青年道:“完美无瑕,乃是单对此琴来说,但对我等俗世之人来讲,既然自己胸中尚不可能无瑕,那这完美的琴音反而成了琴艺的阻碍。”

  这话说得太玄,苏纤纤愣了半晌,心下却觉一丝触动。

  青年随手一拂,琴音清越:“高处不胜寒。真正的完美只应该存在于天上,所以此琴也只能在上古黄帝手中才能发出真正的绝响,对我等世间俗人,所求的不应该是完美的琴,而是最适合自己的琴音。”

  “姑娘,你用此琴拂上一曲,便知我所言不虚。”

  苏纤纤也不知自己为了什么,对一名陌生男子突如其来的请求,竟然毫不推拒,应声点了点头,俯身坐下,素手轻动,琴音再次响起。

  一曲既了,店内诸人尚未从这琴音萦绕的世界中清醒过来。青年已不禁击节赞赏:“好琴艺,想不到姑娘竟然有此绝世琴艺,在下何其有幸!”

  这种赞赏苏纤纤平日听得多了,也不以为意,只笑笑颔首致意。

  就听青年接续道:“以姑娘的琴艺,想必明白在下所言不虚了吧?”

  苏纤纤愣了愣,回想方才弹琴之时,刚开始只觉得此琴声音清越,音调更是分毫无差,甚是顺手,可是弹至后来,却觉似有不对,至于何处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青年拿起店内的另一张古琴,仔细调了调,方道:“恕在下冒昧,在我看来,此店中以此琴最适合姑娘,姑娘何不再试试方才那一曲。”

  苏纤纤接过,手按琴弦……

  这把琴若放在平日也算得上难得的好琴,但方才弹过那把绝品,两相比较,便发现此琴实在有诸多不足:琴木质地过软,共鸣不足,声音过于尖锐了些,而且音调也并不都准,有几处或高或低。若非对那青年的话一心存疑惑,纤纤是绝对无心弹下去的。

  可是入调一过,苏纤纤骤然一惊!同样的曲子,同样的旋律,却仿佛奏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如果要说区别,那应该是——对!是灵魂的区别。

  即使在方才的青角下,这曲也只是一支乐曲而已。但在这样一架身具瑕疵的琴下,这一曲却仿佛被赋予了灵魂一般,直指人心。

  苏纤纤慢慢明白,或许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弹琴时总是过于柔化乐曲,对于大部分本应尖锐之处却多滑过。而这琴的瑕疵却恰好补足了自己的缺陷,故而奏出的乐曲,也第一次真正地体现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想!

  既然世人本就并非完美,那所谓完美的出尘也只是一场梦幻而已吧?

  琴声萦绕,苏纤纤骤然觉得,那些缠绕在自己心间的疑惑,那些无法释怀的情愫,那些让自己彻夜难眠的分裂之痛,正在一丝丝慢慢坍塌。

  蓦然抬头,恰对那青年的双目。

  四日相接,这一瞬直如千年!

  一年后,倚醉楼上。

  灯笼被一只只吹熄,苏纤纤轻轻摇了摇头,打断了自己的回忆。

  多少年了,总算要苦尽甘来;此番来到封州,终于将得偿所愿。就让这最后的一支舞,成为化蝶的绝响吧!

  一团漆黑中,却见一道微光缓缓亮起,却是苏纤纤的素臂轻轻举起了一根红烛,就在这一点微光之下,化蝶之舞开始了。

  没有语言能够形容这一场美丽:那是黑暗中希望的曙光,是涅盘后重生的喜悦,那微弱的烛光似乎无法照遍这一片小小的舞场,却又似乎已经照亮了整个世界。

  微光下的苏纤纤仿佛不再是一个人间的女子,她是蝶的精灵,是人间一切美丽的化身。舞姿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点细微的表情,都在极力地诠释着“美丽”二字的含义。

  所有人都忘了自己,全部不由屏息凝视着这梦幻般的化蝶之舞。

  蓦地,苏纤纤一个旋身,人已到了左寒的身边。

  让所有人一惊的是,左寒这时竟然一把扯过了正在舞蹈的精灵,顺手拿过了她手上的红烛——一场梦幻就这样意外地结束,众人一时间不禁都觉得怒气上涌,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头呵斥。

  眼前人是新科状元,是左家堡红人,更是即将迎娶眼前玉人的幸运儿,此时此刻,会有谁去自讨没趣呢?

  就见那左寒手里举着红烛,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忽地一阵风吹过,蜡烛蓦然熄灭,苏纤纤还没有反应过来,骤觉一阵劲风袭来。

  这股风是如此的酷烈,苏纤纤虽不谙武功,却也能感觉得到它带来的决绝杀气,忍不住一声惊呼。

  烛火重燃,只一瞥到那满眼的血红,苏纤纤便立即晕了过去。

  血案·迷踪

  听到敲门声,张延悄悄翻身下了床铺,尽量不惊醒熟睡的妻子,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

  看着面容因为劳累而显得有些憔悴的妻子,张延的心中猛地一疼——当年琴心剑楚宁是江湖公认的美女,更兼身世显赫,可谓才貌双全,追求她的江湖侠少、世家子弟、王孙公子不知凡几,最后却因为一次偶遇,她不惜与家族决裂,力排众议嫁给了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捕快。

  自己这些年来一心办案,终于打拼到了天下第一神捕的位置,守护住了这一方百姓的安宁,可是当年锦衣玉食的楚小姐却成了每天埋首于家事的张大嫂——自己一向宦囊拮据,不仅无法给他们母子更好的生活,还要她每天为了自己担惊受怕。虽说楚宁心甘情愿,乐在其中,从没向他抱怨过什么,但每次看到妻子,张延都会觉得是自己亏欠了她。

  宁儿的瑶琴已经很久没被弹过了吧?张延一面想着这似乎无关轻重的琐事,一面轻轻推开了大门。

  门慢慢地打开,张延愕然看到自己的一班弟兄竟然都在门外等着他。还没等他开口,他的副手、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白发浮云白千帆上前一步,沉声道:“头儿,出大事了!”

  左寒死了。

  这个方才还意气风发的状元公此刻被利箭钉在了倚醉楼薄薄的木板墙壁上,整个胸膛都被这一箭之力震得血肉模糊——这是如何强悍的一箭。

  鲜血自他的胸口流出,蜿蜒地在地板上盘旋。他的右手兀自握着一根红烛,朱红的烛泪伴着淋漓的鲜血,透出一种说不出的狞丽。

  白千帆低声道:“从箭插入的方位来看,应该是从这个座位附近射出的。但根据小二的证言,在出事之前这个座位的客人便已离去了。”他所指的,正是方才张延和莫非平所坐的地方。

  张延没有答言,只低头看着左寒面上那涣散却不肯闭上的眸子。

  想不到自己顺口吟出的诗竟似成了这灾难的预兆,看着左寒脸上凝固的恐惧和不甘,张延长叹一声。

  毕竟幸福曾经离他这么近,近到几乎已经触手可及!

  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洞房花烛……想不到转眼之间,巨大的喜悦就如同七彩的泡沫,被惨然破灭。

  即将到来的幸福同样完全幻灭的还有一个人。

  转头看去,却见苏纤纤木然呆坐在一旁,眼睁睁盯着地上情人的尸体,眸子中竟然没有丁点的泪水,只是透出一分惨淡与凄丽。

  张延心下不禁泛起一阵怜悯。

  眼见不被家族允许的苦恋就要变成大团圆的结局,却眼睁睁瞧着情人死在自己的身边,如此巨大的打击让这样的一个弱女子如何能够承受?他想要开口安慰几句,却一时不知到底该说什么好。

  半晌,苏纤纤站起身来,走到张延身边,对左寒的尸身却似视而不见,双目只是凝视着远方,眼中没有一丝感情的颤动,空洞得让人心疼。

  张延心中又是一悸,忙镇定心神道:“人死不能复生,苏姑娘务必节哀。我们必定会早日缉获凶手,为状元公报仇。”

  苏纤纤微一颔首,可她的眼神仍然空洞着落在远方。

  张延直到此刻才发现,语言是多么的无力。

  让衙役护送苏纤纤回去休息,张延正想再检验一下尸体,却听楼下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接着便看到一名绝色少女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沿着楼梯而上,正是左怜和死者的叔叔、左家堡主、天下第一左锋。

  一时间谁都没有说话,左怜仍是面无表情,看不出她心情的波动,而左锋则脚步沉重,走到尸体前面,轻轻伸手拂落了左寒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同样的没有丁点泪水,但是他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却分明写满了“痛苦”二字。

  半晌,左锋缓缓开口:“左家由我亲手调教的,一共有十五个子侄。到了今日,已经死了第十个。”

  张延心下一阵怵然。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何等的悲哀,更何况还要这样的一个残年老人连续承受这么多次!只不知老人听似平静的语气中到底隐藏了多少仇恨。

  却听老人续道:“堡中总需要有人从事不同的事情,我一直想培养小寒走文路,以便入朝为官,为了培养他的文事,只能让他荒废了武功。真真没想到啊……”他的语气中带着说不出的自责,直让张延听了越发心惊。

  又是沉默了良久,张延方才开口道:“状元公在此遇难,晚辈也是痛惜万分。张延必将彻查此案,早日捉到凶手为左公子报仇!”

  他顿了一顿,又道:“晚辈明白前辈的悲痛心情,只是缉凶报仇乃在下的分内之事。还望老先生能够约束门人,不要因为一时激愤,作出违反律法之事。”

  左锋骤然抬头,双目精光暴涨。张延甫一接触那如同实质一般的目光,竟觉一阵气血翻腾,但他的双目却依然毫不示弱地回望。待两人的目光一交,左锋却又低下头去,恢复了普通老人的神态。

  就听他缓缓道:“我老了,老人都不喜欢血。”

  张延不语。他知道左锋必然还有后话。

  果然,左锋顿了顿,又道:“但是小寒的仇不能不报,否则只怕左家堡内的子弟们全都会不服。我可以约束他们一天两天,却约束不了他们一辈子。”

  张延正色道:“左前辈声威一时无二,若想约束子弟,实在是轻而易举。封州城多年的安定保存不易,希望左前辈能够暂发菩萨心肠,给张某留一些时间。”

  左锋微微一笑,话锋却一转道:“几年不见,神捕的悲梵掌还在第六层天吧?神捕为了朝廷殚精竭虑,却耽误了自家武功的进境,未免得不偿失。此刻是你悲梵掌的要紧关口,神捕何不放下俗务,专心修炼武功?”言毕,他不再理会尸体,径自站起身来,在左怜的搀扶下慢慢下楼而去。

  眼见老人佝偻的身形就要消失在楼梯口,张延才骤然从他将将一句话点破自己武功进境的震撼中清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