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住在客栈里的那人,的确正是刺客的首领,也正是那天的弓箭手,跟他接头的这个,却是新进京的,但这个人的身份却非同一般。

这人曾经是南安王身边的一名詹士,以前南安王进京的时候,此人曾跟在身旁的。

两人被拿下之后,那詹士先是矢口否认自己的身份,后来被喝破身份,只得招认,可却绝不承认行刺之事,只说上京来是为了私事交际,并无别的意思,跟那刺客首领原先也不认识。

另一名弓箭手却在受刑之后,终于吐露了是南安王命他召集死士,刺杀小皇帝的。

詹士听说后,也只得招认了。

大理寺将这结果呈报到内阁,内阁又向朱儆禀明。

在小皇帝的心目中,“南安王”三个字可谓心腹大患。

毕竟从他小的时候,跟琉璃两人母子相依,就时常听说“南安王”要上京来取他而代之的传闻。

那时候朱儆年幼不懂,觉着这个皇帝自己做不做都一样,何况南安王是亲戚,就算他来做皇帝,只要自己跟母后在一起就满足了,也没什么不好的。

却是范垣给他讲了些自古以来帝王家父子、母子、兄弟等之间为争夺皇位手足相残的例子,一个个都是血淋淋的,动辄千百条性命牵扯在内。

如果只是故事倒也罢了,偏偏都是史书上记载,不容置疑的。

这才把朱儆给吓醒了。知道这个皇帝假如自己不当的严重性。

如今又听说南安王,朱儆怒道:“实在可恨,朕没想难为他,他倒是容不下朕了,既然如此,倒不如……”

徐廉忙道:“皇上!”

朱儆看向徐阁老,徐廉道:“如今南边的土司之变才平靖下来,且南安王向来也安静不生事,这刺杀之举行的突兀,还要再仔细详查才好。如果因此而突然发难,若是南安王臣服倒也罢了,若是因此让他觉着朝廷容不下他,另行生变,反而不好。”

朱儆道:“阁老觉着他会起兵?”

徐廉道:“这只是臣大胆的想法,但毕竟山高皇帝远,南边经过先前那场大战,实在有些禁不起折腾了,所以为稳妥起见,不如先行安抚,暗地里详查,如果查明妥当,再派专人前往南边,最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行事,不动一兵一卒才是最好。”

朱儆听到这里,就问范垣:“少傅你觉着呢?”

范垣点头道:“臣也觉着徐阁老所言甚是稳妥。”

朱儆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照徐阁老意见行事。”

这件事暂时告一段落,众人才都退下,只有范垣留了下来。

朱儆正要回去,闻言说道:“少傅你怎么还不走?”

范垣道:“皇上知道的。”

朱儆愕然道:“你又想把纯儿早点带出宫去?”

范垣难得地微微一笑:“谢皇上体恤。”

朱儆本来要多留琉璃两日,不期然看见范垣这笑,自己微怔,竟不忍再跟他耍赖了。

当下两人出了御书房往回而行,将到寝殿的时候,远远地看见前方一堆人,朱儆矮小,一时没看清,倒是范垣看的明白。

两人还没到跟前的时候,严雪已经带人走了,只剩下琉璃。

朱儆问她先前跟严太妃说些什么,琉璃只说是闲聊罢了,但话虽如此,面上却有些恍惚。

因范垣在旁边,朱儆不便挽留,便许他二人告退。

且说范垣同琉璃出了宫,乘车返回。

车行半道,范垣见琉璃心事重重的,也不做声,便问:“先前严太妃跟你说什么了?”

琉璃是个藏不住心事的,方才忍了半路,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听范垣主动问起来,便忍不住问:“师兄,御膳房点心的那件事,到底是怎么解决的?”

范垣早疑心严雪在这件事上多嘴,只是想不到严雪真的能做出来。

范垣便也不再隐瞒,把实情跟琉璃说了一遍,道:“之前因为她受了伤,皇上开恩,把那挽绪宫女送回去照顾,但就在那几日里,挽绪自缢,留下遗言,说是她自作主张下了毒的。”

琉璃道:“方才,严姐姐说是她自个儿想毒害、毒害我。”

范垣道:“我先前也是这样怀疑,所以那天才去黛烟宫里见她,就是为了询问此事。”

琉璃瞠目结舌,又有点心凉:“真的是她吗?因为讨厌我所以才下毒的?可为什么这么讨厌我?”

这话范垣无法回答,严雪多半是在嫉妒,又叫他怎么说。

琉璃又问:“那你为什么之前不告诉我,这件事跟严太妃有关?”

范垣沉默。

琉璃咽了口唾沫:“你是怕我生她的气,是想护着她吗?”

范垣这才察觉她的语气有些古怪。

琉璃见他不回答,又问:“师兄先前……跟严太妃很好吗?”

范垣抬眸:“你想说什么?”

琉璃道:“我只是想知道,在她进端王府之前,你跟她、跟她很好?”

“是她又说了什么?”范垣终于明白。

“不是,是我自己突然想起来……上次你也没仔细告诉过我。”

范垣凝视着琉璃的眼睛:“我跟你说过了,只是你这会儿又问起来,是在怀疑什么?”

“没、没什么。”

范垣无声一叹,把她揽了过来,想了片刻:“我之所以不告诉你下毒的事跟她有关,是因为知道,她之所以想害‘你’,起因却也是为了你。”

这前一个“你”,自然是“温纯”,而后一个,则是陈琉璃了。

琉璃转了个弯才明白过来,茫然道:“怎么是为了我?”

范垣道:“正像是你所说的,严雪在端王府……乃至宫里,都暗中护着你,她是一心为了你好,而且她、她也明白我对你的心意。”

琉璃脸上微微地发热:“什么话,她那时候就知道了?”

范垣道:“是。她都知道。”

琉璃怦然心跳:“是你告诉她的?”

“我何须告诉她。难道她自己还看不出来,那么多年……”

琉璃低头不语。范垣道:“她一直以为我只钟情于陈琉璃,可忽然一转头娶了‘温纯’,你叫她怎么想,她守护了陈琉璃这么多年,兴许是为了你抱打不平罢了。”

琉璃听到这里,轻声说道:“或许还有另一个原因。”

“什么?”

琉璃回答:“因为她喜欢你。”

范垣紧闭双唇。

琉璃望着他道:“我说的对不对?严姐姐她……喜欢你是不是?”

所以那天在黛烟宫里,才有所谓“捂不热”等话,严雪对范垣所说的那些话,以及先前她对琉璃所说的那些话,不仅仅只有恨而已,也许,更是求而不得的爱恨交加。

范垣垂了眼皮,拒绝回答。

琉璃望着他的样子,慢慢伸手在他的脸上抚过:“师兄。”

范垣应了声,琉璃道:“师兄……喜欢过她吗?”

眼前两道浓黑的眉毛皱了起来。

琉璃道:“毕竟,她那么美,之前先帝都迷住了。不顾非议的非要接进王府,要是你也喜欢她,自然也是理所当然。”

何况人家两个认识的时候,自己还不知道在哪里玩泥巴呢。

只是说着,心里却禁不住的有些酸涩。

范垣道:“哦?我喜欢她才是理所当然?你是不是还有话没说?”

琉璃眨眨眼:“什么话?我不知道。”

范垣笑了笑:“我听出来了,必然是严雪跟你说过了什么,所以你在疑心我。”

“我没疑心,只是想知道发生过什么罢了。”

“发生过什么?你以为我是先帝?那会儿王爷之尊,所做的只是风流而已?”范垣默然说道,“我那时候什么也不是,一心只在书本上而已,难道你觉着我还有闲暇去风花雪月?”

那时候他寄住在寺庙里,所见的只有青灯古佛,耳畔听见的是禅声经语,而他领会的是经史子集,所想的只有自己的前途,虽然正是少年青春,却半点风月之心都不沾染。

对上琉璃清澈的眸子,范垣道:“只有那些没志气的,才会沉湎风月美色,大丈夫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会儿我修身还没有修好,却去做那些事,你也太小看我了。”

琉璃听他冷冷淡淡地说了这些话,却禁不住要笑:“我不是小看你,只是……只是连我看着严姐姐,都觉着这样的美人,甚是可爱,且王爷都也很爱她,难道王爷就是没志气、只贪恋美色的?”

范垣哼道:“我能跟王爷相比?他能三宫六院,我能么?”

琉璃捂着嘴笑道:“三宫六院虽不可能,三妻六妾却是不在话下。”

范垣冷眼看她:“你是说真的?”

“庸脂俗粉自然使不得,”琉璃眨眨眼:“可如果真遇上严姐姐那样的……”

范垣眯起双眼:“你再说一个字试试。”

琉璃望着他,眼神逐渐温柔下来:是呀,如果他对严雪有心,又何必等到这时候。他心中所有的,从来只是……

轻轻地握住范垣的手:“师兄。我知道的。”

范垣微怔,对上她的眸色:“你真的知道?”

琉璃点点头:“人跟人是不一样,你跟先帝就不一样,先帝……”她想了想,叹道:“先帝从来风流多情。”

范垣瞥着她,转开头去。

琉璃道:“怎么啦?”

“什么风流多情,不过是轻薄罢了,见一个爱一个。”

琉璃捂住他的嘴。

范垣也知道自己不该这样说先帝,便叹了口气,把琉璃的手团在掌心:“先前你说贪图美色,其实我也是贪图的。”

琉璃不解,范垣亲了亲她的手道:“只不过,我贪恋的只是一个人,钟情的也只是一个人,除了那个人,世间其他的美色都如皮下白骨,毫无意趣,叫我再难去喜欢。”

所以就算温纯这样出色之美,就算知道是琉璃,范垣起先还总过不了心头这道坎,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眼中只有陈琉璃一人,所以视其他的都如无物,最后,却也因为知道是琉璃,眼前的“温纯”才得活色生香起来。

正月十五元宵这日,范垣早就说好了要带琉璃出外看灯。

毕竟她先前本是个爱玩的性子,只是拘在王府,拘在皇宫,不得自在。

何况先前又出了那件事,倒要趁机让她散散心才好。

晚间,琉璃只在冯夫人面前略坐了坐,便借口逃了出来,范垣接着她,便乘车往朱雀街而去。

外间灯火阑珊,行人如织,公子仕女,耄耋顽童,各种笑语喧哗,不绝于耳。

琉璃太久不曾看这种热闹了,且又跟范垣在一起,心中的快活几乎要满溢出来。

到了朱雀街后,范垣抱了她下地,又怕风冷,替她将风帽兜起来,只露出巴掌大的小脸。

但见两边街头上灯火喧喧,闪闪烁烁,照的一条长街恍若人间天上,行人走在其中,个个快活如神仙。

范垣半揽着琉璃的腰,两人慢慢而行,沿街看灯,走到街口,又见三五个孩子凑在一起,在地上乱放炮仗,范垣怕吓到琉璃,便把她抱在怀中。

琉璃捂着耳朵,望着地上金花簇簇闪烁,不免想起宫里的朱儆,便仰头对范垣道:“若不是儆儿不便出来,带着他一块儿该多好。”

范垣笑笑:“这会儿不许想别的了,只是操不够的心。”

火树银花,照出他温柔的凤眸,美不胜收,琉璃怔怔地只管看。

范垣垂眸望着她,却也情难自禁,仿佛一辈子的心愿终得满足,他揽着琉璃的纤腰,在灯火璀璨笑语喧哗之中,低头吻了下去。

灯影闪烁中,映出深情一吻,琉璃闭着双眼,又是紧张,又是快活,慢慢放松下来,渐渐地竟忘了身在何处。

而就在两人忘情之际,在对面的街头,并肩而立的三人不约而同地看着这一幕,反应各异。

这三人一个是郑宰思,一个是温养谦,另外一位,却是小侯爷苏清晓。

原先郑宰思跟苏清晓两人特去了温家,请了养谦一块儿出来游玩的,三人且说且看,是苏清晓远远地先看见了琉璃,起初还以为是看错了,指给了郑宰思,才认出果然是他们。

郑宰思便笑道:“我的眼睛都要瞎了,没想到首辅大人竟有如此雅兴。”

温养谦的脸白了又红,见他并不是嘲笑之意,便咳嗽了声,脱口道:“你们想不到的事还多着呢。”说完之后却又有点后悔。

郑宰思笑吟吟道:“咱们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

苏清晓很有此意,养谦望着那两人相携而行,其美如画,便叹了声:“罢了,何必打扰。叫他们自在就是了。”

郑宰思挑了挑眉,苏清晓有些失望,略有不舍地仍看着那边儿,猛然间双足立在原地,动弹不得。

郑宰思见他不动,正要拉住,回头见是这一幕,震惊之余,哭笑不得。

其实郑侍郎跟温养谦倒也罢了,毕竟都是见识过的,小侯爷却再想不到,瞪大了双眼,连话都说不出了。

养谦本能地往前走了两步,却又突然回过身来,一手拉着郑宰思,一手拉着苏清晓:“咱们走吧。”

郑宰思笑道:“是是是,这里的灯已经够多,不必我们三个再去大煞风景了。”

养谦红着脸,心里默默地咒骂范垣。苏清晓终于跟找回自己的舌头一样说道:“你们看见了?首辅大人居然……”

郑宰思道:“居然这样有伤风化,是不是?”

苏清晓点点头,郑宰思在他头上敲了一下:“你懂什么,这叫……等你成了亲就知道了。”

苏清晓听见“成亲”两字,眼神一黯,默不做声,只又回过头去。

却见灯影之中,人来人往,范垣却仍抱着琉璃,相依相偎,缱绻缠绵,犹如画卷之中,神仙眷侣。

旁边郑宰思见小侯爷情绪低落,不禁拉了拉养谦,养谦回头看了眼,只是一笑。

郑宰思笑叹道:“这世上最难得就是后悔药了。”

养谦道:“别胡说。”

郑宰思笑道:“你懂什么。我又不是说他。”说到这里,禁不住也回头看了一眼,望着被范垣紧紧护在怀中的琉璃,朦胧之中,眼前却仿佛出现另一个女子的身影。

第93章 成亲

新年开春,钦天监择了个黄道吉日,范垣便从范府搬了出来。

除了琉璃,许姨娘也一同随着出来了。其实起初许姨娘仍是不肯的,范垣知道说不通她,就也没紧着说,还是琉璃出马,才终于让许姨娘改变了主意。

范垣不明所以,暗中问琉璃说道:“你到底跟姨娘说了什么,竟叫她改了主意?上次我跟她又说,她只是不答应,看她的意思,若我不顾她的意愿带她出去,竟要把我当作仇人了。”

琉璃道:“姨娘的心思我略懂些。你也不用多想,毕竟她从小是跟着夫人的,对夫人多敬畏些罢了。”

范垣打量她,总有些疑惑。

琉璃也不想他多问,便笑靠在他胸口:“上次母亲过来,说你的脸色比先前好多了,夸我伺候的用心呢。”

范垣听了,不由也笑了:“我敢用你伺候?你用‘照料’两个字还强些。”

琉璃道:“就说伺候,伺候伺候,难道四爷不受用?”

范垣难禁她这般悄言嗔语,便轻轻挑起下颌,低头一吻:“受用之极。”

***

琉璃之所以不跟范垣说的详细,是因为有些话说出来倒是不好了。

那日她去询问许姨娘的意思,许姨娘道:“原先他并未成亲的时候,也曾提过搬家的事,他一个人出去我也不放心,如今有了你,我最后一点担心都没有了。他执意要搬,我劝不住,只是我是无论如何都不出去的。”

琉璃道:“姨娘若不出去,让外头怎么看四爷?一定会说他半点孝心也没有。姨娘要留下是为了顾全夫人的想法,但就不管四爷了么?”

许姨娘垂着眼皮:“他若真的在意别人说什么,就留下才好。四奶奶你不如也劝劝他,他不听我的,却一定会听你的话,横竖夫人也是你的姨母,本来就是亲上加亲,好好的干什么一定要生分起来呢?”

琉璃点头道:“夫人是我的姨母,对我又好,我本来也该让四爷留在府里才是,但我知道四爷本心是要出去的,他毕竟是这个身份,大家子的事又多,分出去的话各行其是,各得些清闲。话虽不好听,却是正理,迟早晚都是要分家另过的,任凭哪个世家大族都是这样。且如此的话,只怕对夫人那边也是好呢。”

琉璃说了这句,又道:“另外,四爷从来都比我看的远想的深,我哪里要劝他,只是听他的安排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