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那边听说了就又把孙妈妈几个给送来了,敬泰也跟着过来了,看着二姐还没下去的肚子摇头叹气,说:“姐啊,你这样这肚子还有下去的时候吗?”

二姐气得要打他,他笑着赶紧躲,又跟二姐求饶,说:“这回生起来该省点劲了吧?”

这回孩子生在八月,又是一个热天。二姐这回痛了两天才生下来,还是个儿子。

生下来了段浩方抱着两个儿子夸二姐能干,二姐拧着他恨道:“都是你惹的!这回说什么也不听你的了!管你要找谁去!”

段浩方抱着两个儿子和二姐大笑道:“有了你和儿子们我谁都不找!”

吴冯氏在家里烧香给菩萨还愿,吴老爷笑道:“咱家这菩萨就是灵,求儿子就给儿子,求一个给两个!”

吴冯氏也得意,觉得自己家里这菩萨灵验,这话不知怎么的就传出去了,邻居里有家里生不出孩子的就想办法求吴冯氏进来拜一拜。

二姐知道了让人去替红花拜了拜,又把香灰带回来包在黄纸里给红花,说:“要是真的有用也是件好事。”她是不信这个的。

红花拿了却当成了宝贝压在枕头底下,谁知过了半年还真怀上了!宝贵他爹跑到二姐屋前磕了三个响头,说这都是托二姐的福。等红花生下来见是个儿子,宝贵他爹更是把二姐夸到天上去,说这都是二姐的福气带来的,又领着宝贵跑去给二姐磕头。回家后几乎把红花抬到天上去,可红花这几年的心早就凉了,见宝贵他爹这样也只是一哂,回头下了床扔是跑二姐屋里去侍候着。宝贵他爹这回也不说什么了,如今红花做什么他都没二话。

二姐连生两个儿子的事大太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叫董芳云多去跟二姐说说话。“你多在她的屋里坐坐,多沾点福气,看能不能再生个儿子出来。”后来更是把二姐用的褥子要过来让董芳云用,说这样能生儿子。

二姐觉得别扭,另拿了一条没用过的送过去。

结果几个月后董芳云也怀上了,大太太赶紧过来谢二姐。

二姐哪里敢居功?只说这都是大太太的诚心感动了菩萨。

大太太却说这都是二姐带来的福气,说来说去连院子里的婆子都开始这样说,这个说二姐进门刚圆房就连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小声说二姐这边刚进门段浩方就有了两个儿子!她就是命里旺子!

这下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说二姐屋子里的丫头嫁了人几年都生不出来,二姐往她身上吹了口气说她能生,她回去就生了个儿子!又说董芳云也是几年就生了一个儿子,结果在二姐屋里坐了半天回去就怀上了。

这话越说越邪乎,慢慢的开始有人想偷二姐的东西,偷件衣裳什么的回去给自家媳妇穿上说包生儿子。

让张妈妈拿住狠狠打了一顿才消停点了。

等董芳云真生了个儿子之后,连老太太那边也把二姐叫过去了,上下打量了一番拉着她的手笑道:“我就知道你是个有福气的!”

二姐只是陪笑。

董芳云生了儿子后大太太特地带了东西来谢二姐,等把大太太送走了晚上段浩方回来,说今天段浩守请他吃饭。

“他特地谢我,也让我带话回来说谢你。”段浩方说着就笑,二姐这下可出名了。

二姐摇摇头,严令自己院子里的人不许再乱传这种话!

段家这几年连着都是喜事,二姐和董芳云都生了儿子,老太爷高兴,家里的日子也好过多了,段老爷就悄悄把段浩方叫过来说:“该把你娘接回来了。”

段浩方赶紧说早就应该接回来,他这就去,又问段老爷段章氏在哪里吃斋。

段老爷说他其实是把段章氏送到一个亲戚家去了。

“按说你应该叫姑姥姥的,她是一个人住,我正好送你娘过去陪陪她。如今二姐孩子也生了,家里也没事了,我就想把她接回来。”

这把人送出去简单,接回来却要先跟老太爷打声招呼。段老爷自己不敢去,让段浩方去陪老太太说话时把要接段章氏回来的事说了,过了几天看老太爷那边没说什么这才敢打扫屋子准备东西去接人回来。

老太爷和老太太那边没什么说的,段浩方回去跟二姐说了声,让她看着人去收拾屋子。

现在院子里魏玉贞很少出门,婆子们有点什么事倒是都来问二姐。

二姐心里一跳,这都三年多了她早把段章氏忘到脑后去了。听说她要回来心就沉下去了,要是她回来还是爱找事怎么办?这可是正经婆婆。现在家里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虽说都是长辈,可是住在各自的院子里平时根本见不着面,偶尔一见也都是说些客套话,也没什么嫌隙。

她一边看着婆子收拾屋子一边不安,又想要是段章氏想把孩子抱过去养可怎么办?婆婆想养孙子她可是拦不住。

等段浩方回来了她这么跟他说,他却说:“孩子就是咱们养着,娘要养也要先轮着大哥那边。别怕,到时有我呢。”

他打定主意要是到时段章氏说要养他的孩子他就把段浩平的儿子推出去。

挑了一个大晴天段老爷和段浩方把段章氏接回来了,二姐站在院子里迎,远远的看见一个穿着素色袍子的人跟着段老爷进来,走近一看居然是段章氏!她穿着的衣裳明明是尼姑袍!

二姐一下子就傻了,段老爷和段浩方也是一脸发愁,回来了顾不上多说赶紧把段章氏给塞回屋里让婆子看着,段老爷又出去了,段浩方却把二姐拉回屋跟她交待了一番。

段家那个姑姥姥寡居多年,信佛。段章氏一去她算找着人说话了,三年下来段章氏也信佛了,世人皆苦,她一身是罪,只有遁入空门方能解脱。

段老爷和段浩方却是不知道的,要是他们再晚去两天段章氏就把头发剃了。

等把段章氏送回屋,她立刻就在屋子里挂了副观音像,下面放一蒲团,盘腿一坐开始闭着眼睛念经。

段老爷看得头痛,让二姐把孩子抱过来让她看。结果她看了一眼说世俗之事已经与她无关了,巴拉巴拉一大串,又让段老爷他们都出去,不要妨碍她跟菩萨说话。

关上门出来段老爷坐在那里发呆,二姐抱着孩子站在那里也不知道这会儿能说什么,还是段浩方说先让段老爷宽宽心。

“既然已经把娘接回来,再慢慢劝她吧。”

段老爷叹道:“也只能这样了。”

等回了屋两人躺在一起时段浩方紧皱着眉不说话,二姐也不敢说话,想了想过去说:“不如,多跟娘说说大哥的事?”

段浩平到现在还没放出来,今天看看段章氏的事,二姐怕他也给关傻了。

段浩方却不是在想这个,这段章氏要是真一门心思要出家去,老太爷那边可怎么交待?

他长叹一声:“……这个年,又没法过了。”

第 168 章

段老爷很发愁。

三年前他送段章氏去的那一家的姑姥姥为人最是严谨守礼,不然也不会死了男人后没孩子也不肯改嫁,就这么一个人寡居多年。

那时段章氏的性子越来越古怪,家里的事情又多,偏都挤到一块去,他实在腾不出手来安置她,院子里就两个年轻媳妇也拿她没办法,这到底也算是自己家的丑事,段老爷也不愿意闹到最后让老太太、大太太和二太太都知道都来看笑话。左思右想,眼看着她是越闹越过分,就干脆把她送到浩方他姑姥姥那边去静一静心。

本来想的是过了年就接回来,谁知过了年后老太爷带着几个孙子跑吴家去了,段老爷想去没能跟着,这心里就敲起了鼓,接人回来的事就先放下了。

等老太爷从吴家回来,更是喜欢浩方家的二姐,天天都会让人问上一遍。段老爷就想着,大约这算是老太爷回来的头一个重孙子才这般看重?他就害怕这会儿把段章氏接回来,要是她还是那么爱找二姐的事,又惹恼了老太爷反而不好。就亲自去看了一次后让她再在那边多住几个月,等二姐生了再回来。

段章氏不在,段老爷只是跟老太太说了声,道她去替全家祈福吃斋了,老太太说多亏她的孝心,又说:“我看就她是个不省心的!不然浩平也不会变成那个样子!”

段老爷自然不敢跟老太太说浩平是养在她跟前的,只能点头答应着,回来叹了几次后就算了。

这儿子没养好的账又算在了段章氏的头上,段老爷想老太太是这么想,老太爷必定也是这么想,还是让她在外面多住一段吧,就她现在的脾气回来只怕也是招祸的。

二姐来年六月时生了个大胖小子,全家都高兴极了,老太爷尤其高兴,亲自吩咐办满月,又当场起了名字。就连浩平那个儿子的名字都是托这个孩子的福才得的,段老爷想等到去接段章氏的时候可要先嘱咐她一遍,别再跟二姐过不去了。

这时他已经得知老太爷买了吴家的地,整个段家也没有不知道二姐如今的风光是怎么来的了。都说是吴老爷为了让女儿过上好日子才赔了血本,段老爷听了也只是一笑。

段老爷就带了东西去看她,去了几次后那姑姥姥让人跟他说她是寡居,虽然是自家亲戚也让他不要来的那么勤快,又说段章氏在她这里住着,少不了她吃少不了她穿,他要是不放心还是把人接回去的好。

后来他就让婆子去看,送东西递话什么的,每回婆子回来都说太太挺好的,人看着也安静,笑眯眯的也不发脾气了。段老爷也放了心。

接着听说老太爷买了地就要雇人去种,全家都在忙这件事。他也开始忙了,就先把段章氏这事给放下了,觉得她在那边住着也不错,少生气对身体也好,家里乱七八糟的还是让她在那边住着好了。再说这边二姐刚生了孩子不能侍候她,她回来了只怕还要生气,不如再等等的好。

段老爷就想,等忙过这一阵再说吧。可是没等忙完,二姐又怀上了。

那会儿刚过了年,新买回来的地要盯着人种,段老爷忙得脚不沾地,段浩方又是忙外面的事又是要备着二姐肚子里的孩子,屋子里还有个刚会爬的小昌伟。段老爷就把这话又给咽回去了,只是在先跟老太太悄悄提了一句,想着先探探口气,哪知老太太说:“家里刚安生几天,就让她在外面多住两天吧!”

段老爷让老太太给噎了回来,只能抽出空来自己带着东西去看段章氏,这回一见倒是觉得人看着虽然是清减了些,身上穿的头上戴的都没那么花哨了,可精神却好极了。

段老爷把家里的事给她说了遍,又说二姐刚生了一个又怀上了,说:“你再住两个月,再等等我就来接你回去。”

段章氏拉着他问段浩平怎么样,抹泪道:“我可就担心他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有人管没人管。”段老爷就结巴了,他哪里敢去跟老太爷说把段浩平放出来?只是含糊的说他在小屋里住着倒是吃胖了点。

他怕段章氏再问段浩平的事,那个大儿子在小屋里住着,他偶尔也能过去看看,久了倒觉得这么着挺好的,要是真搬回来了又闹起来他可是真撑不住了。

这些年段老爷觉得自己老得快了,精神头一天不如一天。以前还觉得自己能再把段浩平教回来,现在倒觉得只要家里能太太平平的,不吵不闹的,他就知足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管不了那么多了。

又一年的八月,二姐又生了个儿子,家里的日子眼看着是越来越好了,浩方也越来越有出息了,老太爷似乎也慢慢把他这一房的那些污糟事都忘得差不多了,见他也有点笑模样了,他就想着差不多能把段章氏接回来了。

他找了个机会跟段浩方说了这件事,两父子就跑了一趟,想着要是能趁着过年的时候让二姐抱着两个孩子,段章氏也跟着一起去磕个头,到时再求老太爷让浩平也搬回来,这个坎就迈过去了。

想的都挺好,结果一见到人他就傻眼了!她的头上居然戴着一顶尼姑帽子!离得远也看不出来这头发是剃没剃,反正段老爷是坐地上了。

这下可不敢再让她住在那里了!段老爷倒是知道这姑姥姥吃斋信佛,可他没想到她能哄着段章氏出家!

这边把段章氏拉上车,衣裳东西什么的都不要了,赶紧回家!

路上段老爷和段浩方跟段章氏说话,越说越让人发愁。她口口声声都是她要出家赎罪,要替段家全家赎罪什么的。

段老爷听了是心惊胆战!连忙喝止她不许再说!什么叫替段家全家赎罪?谁有罪?这不是明摆着说老太爷吗?

段章氏白了他一眼,闭上眼睛开始嘀嘀咕咕的念经。

段老爷这头就又开始疼了。

回了家躲躲闪闪的回了院子,还不敢让人瞧见。她这么一身尼姑袍子,让人看见了怎么说?念经啊吃斋啊信佛啊都没事,可她不能去当尼姑啊!这要让外人知道了会怎么看段家?这家里该是出了什么事才会让一个正经太太去出家啊!

悄悄把她领回院子,段老爷交待二姐多带两个孙子去陪她说说话,看能不能让她改了主意。这边就拉着段浩方出去了,发愁道:“这可怎么办?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到时她要是还是这个样子,你爷爷那边可怎么交待?”

段老爷急得团团转,段浩方也是一筹莫展。他跟段老爷说:“要不,先哄着娘把那身衣裳换了,然后再说别的。”

段老爷连连点头:“对!对!先换衣裳!你叫二姐赶紧让人给你娘做新衣裳!赶紧的!”

段浩方就回去交待二姐,二姐就让人去请裁缝婆子,请来了倒犯了难,段章氏如今还是一身尼姑袍,这可不能让人看见!可做衣裳不能不量身啊。二姐想了个主意,拿她以前的衣裳给那婆子去,说就照着这个做。

婆子拿着衣裳说奶奶可不是我要推,只是这话总要先说在前头,这比着衣裳做,做出来可未必合身啊。

二姐道你先去做吧。

段章氏以前的衣裳都留在那个姑姥姥那边了,听说早就都舍出去了,家里的衣裳都是旧的几年前的,根本也不能看。

段章氏回来的事很快大太太和二太太都知道了,二太太就兴冲冲的过来看,让二姐给拦在外头。

二太太道:“这听说回来了怎么没见着人啊?我可就盼着她回来陪我说话呢!”二姐眯眯笑,“娘这刚回来,身上还不大好,爹说让娘先歇几天再去跟二伯母你说话呢。”

送走了二太太,大太太也让人把二姐叫过去问了,如今这家是她在管,见段章氏回来也不去让老太太见见就过来问。

二姐仍是拿话搪塞了回去,大太太也没有多为难她,只是对二姐道:“我知道如今你身边的事也多,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只是你娘既然回来了,怎么着也要去老太太那边说一声。”

二姐从大太太那边回来,见了段浩方跟他一学,段浩方又去问段老爷,段老爷叹道:“让二姐去说一声吧。”

二姐就带着两个孩子去见老太太了,把段章氏夸了一通,说她吃斋的时候天天念着老太太的好,求菩萨保佑老太太长命百岁什么的。

老太太抱着两个重孙子笑呵呵的,听了二姐的话说:“告诉你娘,让她别掂着我这把老骨头了,多顾着点自己的儿子吧。”

二姐回来原样学给段老爷听,自己是一句都没多说。她知道这话说到底还是归到段浩平身上了,既然是大哥,那自然轮不到她说三道四,干脆装个哑巴。

到了晚上段浩方回来,两人躺在炕上闲话,二姐一边抱着孩子摇晃一边问他:“大哥的事到底要怎么办?你有什么主意没有?”段浩方靠在枕上看着二姐奶孩子,两只眼睛只在她胸脯上打转,说的话这耳进那耳出,听了只是嗯了声。

二姐说了半天不见他应,抬头就看到他眼里正往外冒邪火,瞪了一眼道:“跟你说话呢!”边说边轻轻踢了他一脚。

段浩方趁机抓住握在手里揉捏,他望着二姐贱兮兮的笑,笑得二姐身上也热起来,叫张妈妈进来把孩子抱出去睡,这边关上门段浩方就拉着二姐倒下去了。

两人妖精打架般折腾了一场,完了二姐一身汗喘着躺在那里恼道:“要是再有了,我就咬死你!”

段浩方体贴的下炕倒了茶端来口对口的喂她,哄道:“有了就生下来,我又不是养不起?多子才多福呢。”说着放了茶手脚又不老实起来,二姐裹了被子滚到里头避开他的手,嗔了他一眼闭眼装睡。

段浩方嘿嘿笑着去熄了灯再回来,仍是把二姐扯到怀里抱着,掖紧了被子角两人挤在一个被窝里。

二姐让他这么一岔倒把段浩平的事给忘了,这会儿想起来推他又问了遍。

段浩方看着黑洞洞的屋顶叹了声,说:“还能怎么办?这次过年我就是下跪也要让他搬回来。不然,爹就该怨我了……”

二姐听他话里味道像是对段老爷也有些心凉了,想起自己,忍不住劝他道:“爷,这家里孩子多就容易有这些事。哪怕是一个爹娘生的也有个轻重偏向,人心长左边,它本来就是偏的。还是别多想了吧。”

段浩方搂她搂得紧了些。二姐也知道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事,她心里最清楚。

毕竟爹娘偏向不算什么,最多儿女自己过自己的就行。反正我既然不盼着你偏着我,我把自己过好了不就行了?但偏偏不是这么回事。

像这回,虽说是段老爷和段章氏偏着段浩平了,可他们自己偏不算数,去下跪磕头的却是段浩方,他要是不去,反而落埋怨。这就不由得段浩方心里不多想了。

二姐拱到他怀里,靠在他心口上轻声说:“有我和孩子们跟你在一起,我们才是一家人呢。咱们一条心,孩子跟我什么时候心里都记着你……”这话说着说着也说到她心里去了,她闷着头往他怀里拱了拱不吭声了。

段浩方听了她的话心里也是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全翻出来了。

“……嗯,我有你和儿子,知足了。”他把二姐再往怀里带了带,压在她额角上亲了一口,拢了拢被子道:“睡吧。”说着在二姐背上拍了两下。

二姐闭上眼,他也跟着闭眼睡觉,心里长长的叹了一声。

对着父母兄弟,他问心无愧。他原本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从小长这么大都是靠自己才能有现在的出息。父母养他一场,说的话他都会照办,就是大哥,看在一个爹娘的份上,日后他也不会不管他的。

只是说到底,还是他自己的家最向着他。

段浩方突然觉得眼睛有些发酸,父母兄弟不说能不能帮他一把,他也不求他们记着他的好,他不图他们一个谢字,只要日后不要恨他、骂他就行。

第 169 章

又是一年新年时,大街小巷都响着鞭炮声,小孩子们穿着新棉衣在街上跑来跑去追逐打闹。

如今段家可是这街坊四邻里都要竖起大拇指夸一夸的好人家!

这个说段家家风好!没见一家子男人就没一个往屋里乱拉的吗?上到老太爷下到各房的小辈,屋子里连一个通房丫头都没有!更别提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了。哪一家的姑娘要是能嫁到段家,那才是上辈子烧了高香呢!

那个说段家老太爷可是个有本事的人,早年就是白手起家。又是去南边赚了大钱回来的,一家儿子个个都成才,连孙子都是好样的,不信你看那大爷段浩守,三爷段浩方,不都是数得着的吗?

听说还有个二爷啊?怎么没见过?听说二爷身子不好,从小就是个孝顺孩子,还是在老太太跟前长大的呢。念书学问都是一等一的,就是老天不长眼啊,多好的孩子天天躺在床上吃药,连屋子都出不去。听说他娘为了儿子祈福,发下大愿只要二爷能好起来,她就吃一辈子的斋!听说已经吃了三年了。

多好的人家啊。

段家有这样好的名声,段老太爷又是个阔气爱交朋友的,过年的时候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二姐被大太太叫去招呼客人,说要她带上两个孩子。魏玉贞就留下来照顾段章氏,两人都没让出屋子。

段老爷再怎么瞒还是没瞒住,段章氏天天在家里穿着尼姑袍的事还是让人知道了。

老太爷和老太太都没吭声,眼看着是要过年了,家里的客人多,大太太就跟二姐提了句,说今年家里事情多,有什么事都等过了年再说。

段老爷听了二姐传回来的大太太的话,心里明白这话也不是大太太敢说出来的,只怕这是老太爷的意思,就让人从外地买了两个丫头回来天天看着段章氏不让她出屋子,又把魏玉贞也喊过去守着。

他也不敢再提段浩平的事,天天在屋里长嘘短叹,段浩方劝他凡事想开些:“爹,别愁了,这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段老爷叹道:“只怕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他摇摇头,这些年家里的事一件接一件,就没个完了。

终于把年过完了,老太爷这才腾出手来理一理家里的闲事。他先是黑着脸把段老爷叫去骂了一顿,把段老爷骂得跪在地上哭得泪流满面,回屋就大病了一场。

段章氏身上的尼姑袍子也让老太太派了几个婆子硬是剥了下来换了,老太太派过去的婆子说,吃斋可以,拜菩萨也可以,念经什么的都可以,就是不许再在家里穿尼姑袍子,也别再说什么出家的事。

“不然,休书给你备着!我们段家丢不起这个人!”

段章氏听见休书吓了一跳,因为那婆子说给了她休书也不会让她继续留在这里,而是会将她送回娘家去。她娘家早没人了,亲娘在她出嫁前就死了,家里只有继母,这个时候回去还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只怕娘家也不会要她了。

这一吓,她倒是不敢再说出家的事了。其实段老爷把她接回来后她也慢慢缓过来了,之前住在那个姑姥姥家的时候,天天听她讲经念经,一开始她还想着家里的事,后来老也得不着信就不再想了。再说那姑姥姥说的还真有些道理啊。

姑姥姥跟她说你这辈子受罪是因为上辈子造了孽,这辈子就是来让人家报仇的。这叫因果报应,所以你就该受着,不能想着再报复回去,不然这孽就又跑到下辈子去了。

姑姥姥跟她说,你是不是觉得你那继母欺负你啊,说不定上辈子是你欺负她,或者你杀她全家了什么的,所以她这辈子就来报仇了。

段章氏就想,原来是我上辈子对不起她啊,她就想她上辈子是怎么对不起继母了。比如上辈子继母是她的丫头,然后她打她骂她卖她了。她就想她上辈子是怎么打继母骂继母最后还把可怜的她卖掉的,越想越觉得痛快,越想越觉得就应该是这样。

然后她又跟姑姥姥说二姐:“她就是来抢我的儿子的!把我儿子迷的都不认我这个娘了!这也是我欠她的?”

姑姥姥说要是这辈子二姐欠了你的,那下辈子就该她还你了。

“因果到头终有报,谁都躲不掉的。”姑姥姥捻香晃头,一派高深的说。

段章氏越听姑姥姥的话越相信,也不知道怎么让她哄着就要剃头出家去了。

姑姥姥跟她说积福积德,日后死了才能到极乐去,不然带着一身的罪孽就要下地狱受苦去了。

段章氏就害怕了,她也不是多善良的人,自己越想越害怕,把自己吓个半死后,只怕自己不够虔诚,狠不能立刻剃个头出家去好好在菩萨面前磕头赎罪。

可让段老爷接回来后,她越想越不对头,这要真剃了头可就长不回来了!又听婆子说要给她休书,要送她回娘家,她更不敢提当尼姑的事了,就连平常念经也不再念了,反正那经也是跟着姑姥姥胡乱念的,姑姥姥拿经书给她看,她也不认识字,念给她听,她一句都听不懂。

她就喜欢跟人讲因果报应,这辈子吃苦啊,上辈子你肯定做坏事了!这辈子有人给你小鞋穿啊,下辈子他肯定要还给你的!

魏玉贞陪她陪了几天,她就扯着她说因果报应,说着说着魏玉贞也陷进去了。两人越说越热闹,上辈子怎么怎么欺负别人了,这辈子那人就来报仇了,我肯定把人家欺负的挺狠的吧。这辈子受气了,下辈子他肯定要还给我的,他下辈子怎么还啊?当牛做马都太重了。魏玉贞很善良的说,下辈子他当丫头侍候我就行了,牛马都是畜生,那太狠了。回头见了阎王我会替他求情的,只要他当丫头来侍候我就行。段章氏就夸魏玉贞大度,是个当嫂嫂的样。

两婆媳越来越要好了,二姐偶尔去看一眼回来都打哆嗦。段浩方听她说了就让她日后还是少去那边。

“天天说那些没用的,回头你也跟着信了可坏了!”段浩方害怕二姐也跟着去说因果。

二姐连连摇头:“她们那也叫信佛?说出去都要笑死人的!”那根本是两人自己哄自己玩呢。

段老爷看段章氏好得差不多了,也不说要出家做尼姑了,就领着她去跟老太太磕头。

老太太逮着机会好好的教训了段章氏一通,可段章氏却特同情的看着老太太,把旁边的段老爷吓得不轻,赶紧拉着她出来生怕她再说出什么因果来。

等回了屋他问段章氏,刚才老太太训她,她乐什么?

段章氏长叹一声,悲天悯人的说:“我就想啊,上辈子必定我是婆婆她是儿媳妇,这辈子她才会这么来报复我,这么一想,我就觉得她其实也挺可怜的。”

段老爷让她气得跳脚:“你就住嘴吧!”这人怎么就糊涂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