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几位嫔妃,全都贬了位分,迁宫另住。

查出宫中私自夹带消息的宫人三百多人,一律赶出紫禁城,永不录用。

那些常常在市井走动,仗着和孔家相熟为非作歹的地痞流氓和帮闲的幕僚,全被赶出京师。

孔家一时之间门前冷落车马稀。

朝廷上,揪出七个阴谋诋毁大臣的官员,褫夺功名,遣回原籍。

京中风气为之一肃。

杨姐夫在密报中说,朝堂上一片哗然,大臣都被朱和昶吓到了。

傅云英看完密信,付之一炬。

宫宴那天,钟鼓司内官拦住她的时候,她看到朱和昶的衣角闪过透花窗,知道他就站在后面。

以前他曾故意走在她身后,然后突然跳出来吓她。

朱和昶怜香惜玉,对女子很宽容,这一次发狠将后宫所有妃嫔都发落了,大臣们震惊不已。

傅云英心中没有太大的波动。

这一切在她的意料之中。

兵马司副指挥使,是她的人。她销毁所有证据,再让副指挥使去朱和昶那里请罪。

二哥为她担惊受怕,还受了点伤,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杨姐夫的密信送往荆襄的同时,朱和昶的一道手书几乎同时送出京师。

锦衣卫身负重任,快马加鞭,一路南行。

到达目的地,他滚下马,快步走到一座宅院前。

院门前的亲兵确认过身份,放他进去。

宅院青砖黑瓦,从外面看普普通通,里面却别有洞天,假山瀑布,长廊花池,虽然地方不大,却五脏俱全。

院中搭有蔷薇架,架上爬满油绿花藤,浅色花朵点缀其间,花朵蔫头耷脑,被日头晒了一天,像是要被烤化了。

蔷薇架下,穿太师青云纹地杭罗交领一撒的男人大马金刀地坐在摇椅上,低头擦拭手中长刀。五官深刻,侧脸线条锋利。

一个虎头虎脑、眼睛水润如葡萄的小男孩抱着他的腿,紧紧扒在他身上,大眼睛望着他手里的长刀,口水横流。

周围侍立的亲兵暗暗捏把汗,小少爷这么小,二爷就这么当着小少爷的面擦刀,也不怕把小少爷吓着了!

锦衣卫走进去,奉上皇上亲笔写的任命书。

霍明锦还刀入鞘,接过任命书瞥几眼,嘴角勾了勾。

第158章 (九)

苍山莽莽,云雾茫茫。

正值炎炎暑夏,山中草木葳蕤,野草蔓生,天蓝水清,山风吹拂,各种深浅浓淡的绿翻涌如浪涛,风吹沙沙声此起彼伏。

山中潮湿闷热,酷暑天接连赶了几日路,众人又累又热,疲惫不堪,听到领头的乔嘉呼哨一声,忙勒马停下来。

随从们去打水,傅云英、傅云章、苏桐等人下马,走到一株树冠硕大的槐树底下休息。

槐树有几人合抱粗,枝繁叶茂,罩下大片幽凉浓荫。

傅云英背靠树干坐在毡子上,里头衣衫都汗湿了,热得头晕脑胀,一张秀面红得能滴出血来。

“喝点水,我在驿站灌的,是干净的泉水。”

傅云章让随从牵走自己的马,走到她面前,解下腰间水囊,递给她。

她接过水囊,凉丝丝的泉水滑入喉咙,顿觉浑身清凉。

“二哥,你呢?”

她把水囊递回去。

傅云章摇摇头,“我喝过了。”

傅云英不信,塞好水囊,道:“那先放着,待会儿你再喝一点。”

傅云章笑了笑,拿回水囊,矮身坐到她旁边,拍拍自己的肩膀,“靠着我睡一会儿。”

傅云英摇摇头。

他看一眼她红扑扑的脸,低声说:“没事,我看着。”

也不知是热的还是累的,傅云英眼皮都抬不起来了,还是坚持不肯睡,召集苏桐几人过来商议正事。

苏桐道:“已经到荆襄地界了,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田里稻谷青青,山上开垦了菜地,还有新建的村庄,说明这些流民是想安生过日子的。”

流民和流寇不同。

流寇必须剿灭镇压,而流民大多是在权贵吞并土地中失去耕田,或者被当地官府各种苛捐杂税逼得走投无路的农人,他们逃到荆襄大山里,只是想活下去而已,不会和朝廷对着干。

这种就要想办法招抚,而不是武力镇压。

傅云英他们进山以来,到处都能看到耕作的痕迹,那些流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良民没有什么区别。

虽说流民中也有不老实的,但通常是少数,大多数人已经在荆襄一带生活许多年,甚至形成市镇。

只要安抚好大部分流民,他们绝不会跟着苗八斤作乱。

一直瞧傅云英不顺眼的吏部主事张景贞手中拿了根树枝,在地上划来划去,道:“这里离汉水不远,汉水多险滩峡谷,流经陕西、湖广,于武昌府汇入长江,利于船运。老百姓管流经这一段的叫襄江,曹总督可能用船运兵。”

他们进山以后看到山中空无人烟,十室九空,一片疮痍。

村庄都被焚毁了,可他们却找不到曹总督的兵和被他驱赶的流民。

那么多人,不可能凭空消失,所以他们猜测曹总督走的是水路。

乔嘉道:“已经派出人去前边探路,很快就能找到曹总督他们的营地在哪儿。”

傅云英点点头,见众人都是一脸疲倦之色,道:“日中不宜行路,大家先休息半个时辰。”

众人一路风餐露宿,早已经习惯,也不讲究,各自找了块阴凉的地方,铺开草席,倒下就睡。

傅云章和傅云英继续小声讨论怎么安置流民的事。

说着说着,他觉得肩膀上一沉。

低头看去,傅云英挨着他的肩膀,眼皮剧烈眨动,撑着不想睡,似乎还在努力挣扎,但意识已经朦胧。

布满红血丝的眼睛还没完全合上,就睡着了。

傅云章低笑几声,左手挥开折扇给她扇风。

苏桐走过来禀报事情,看傅云英挨着他合目安睡,忙闭上嘴巴。

他知道英姐是女子,因此一路上都在担心她。她以女子娇弱之身,和他们这帮男人一样日以继夜地骑马赶路,期间没有叫过一声苦。她的随从可能担心她的身体受不了,几次想要更改行程,她没答应。

看她睡着,他默默走开。

乔嘉骑马出去巡视了一圈,回来的时候摘了不少红彤彤的野山果,捧到傅云英跟前。

见她枕着傅云章的肩膀瞌睡,眉头皱了皱。

傅云章对上他的目光,朝他摇摇头。

之前一直知道英姐需要承担多少风险,但这次出行才更深切地感受到诸多不便。若是没有他同行,她可能连睡都不敢睡,必须熬到夜里就宿时才能好生睡一觉。

乔嘉放轻脚步,把洗净的野山果递给傅云章。

“大人喜欢这个。”

他轻声说。

这种南方山中最常见的果子酸酸甜甜,很解渴,傅云英在书院读书的时候常常让王大郎去后山上摘山果,去北方以后很久没吃过了。

傅云章谢过他,接了山果放在一边,继续打扇。

傅云英很警醒,只睡了一刻钟,就揉揉眼睛醒了过来。

见她醒了,傅云章递水囊给她用水擦脸,把扇子往她手里一塞。

“好了,哥哥手都酸了,现在轮到你给哥哥打扇了。不许偷懒。”

傅云英失笑。

傅云章果然躺靠着树干闭目睡去。

傅云英一边吃山果子,一边给他摇扇,觉得这情景有点像小时候,傅云章躺在长廊底下的栏杆上乘凉,逗她帮自己摇扇。她抄完书,搬了张小马扎坐在栏杆前,任劳任怨给他打扇。只摇了一会儿,傅云章就奖励她一锭银子。

她那时候想,二哥果然有钱,出手真是大方。

后来才知道他听莲壳他们说大吴氏经常在饭桌上数落她,怕她在家中受委屈,故意用这种法子给她银子作零花。

一家三口一个月的花费满打满算也才一两,他随手一给就是五两一锭的,也不怕把她娇惯坏了。

她笑了笑,吃了枚果子,继续给他打扇。

半个时辰后,众人收拾行囊,继续往莽莽大山中行去。

山中没有宽阔平坦的官道,路途颠簸难走,骑马跑了一个多时辰,几名派出去的护卫赶回来汇报,“大人,前面河边飘下来不少尸首。”

众人眉头紧皱。

跟随护卫赶到他们说的河谷,只见岸边乱石滩上横七竖八,漂浮着不少已经泡得发胀的尸首,看衣着,都是平民百姓。

天气热,那股气味随着山风飘过来,张景贞忍不住,拨马后退几步,哇的一声,吐了。

傅云英叹口气,道:“顺着河往上游走。”

他们在密林中穿行,草丛茂密幽深,树木遮天蔽日,热得人喘不过气,阔大的叶片上却还有未干的露水,不一会儿,身上外袍就被未干的露水湿透。

这一下里里外外都湿了。

到最后众人只能下马步行。

走了大半个时辰,不远处传来嘈杂人声,间或夹杂着凄厉的尖叫哭嚎。

傅云英心中一凛,拨开草丛,加快脚步。

他们走到一处岸边,只见前方峡谷处,一伙穿罩甲的士兵手持长刀,正将一群手无寸铁的老幼妇孺赶到大江里去。

流经峡谷的水流湍急,深不见底,那些衣不蔽体的老百姓互相搀扶着,不敢下河,士兵举起长刀砍杀,老百姓们吓得大叫,后退是死,往前走也是死,绝望的妇人抱着孩子惨嚎。老人神色麻木,佝偻着腰往大江深处走去,很快被河水冲走,扑腾几下,沉入水底不见了。

可以想见,河中的老百姓心中该有多绝望。

众人脸色大变,纷纷骑上马,轻叱一声,往山下奔去。

马蹄声如雷,士兵们回过头,看到他们一行人从密林里窜出来,心生警觉,提刀上前拦住:“前方何人?”

乔嘉道:“监军在此!你们是谁的部下?”

士兵们面面相觑,为首的百户上前几步,朝被簇拥在最当中的傅云英一抱拳,道:“原来监军已经到了。”

他态度敷衍,傅云英没有理会,指一指江中跪着朝士兵求饶,却被无情驱赶至江心的老幼妇孺,冷声问:“你们在做什么?”

百户道:“监军大人,小的们奉总督之命,追杀流寇。”

张景贞脾气最急,怒喝:“你们这是在残杀无辜!他们怎么会是流寇?!”

百户摊手,道:“大人,你们从京师过来,不知道荆襄这一带的民风,这里的男女老少个个都是流寇,官府命他们出山,他们冥顽不灵,不肯下山,分明就是给流寇做内应!想要彻底平息叛乱,就得斩草除根!”

众人气急。

这些士兵竟然将毫无反抗能力的老人、妇人、孩子赶到江心里淹死,此等行径,令人发指!

就算是对待两国交战过后的俘虏,也会留他们一命,绝不会用上这样的狠绝手段!何况眼前那些瑟瑟发抖的老幼妇孺只是一群走投无路的本国百姓!

傅云英冷笑几声,驱马上前,行到河边。

士兵们握紧长刀,围着她,不让她再靠近。

她脸上阴云密布,环视一周,道:“就算这些人是流寇内应,也应该加以审问再做处置,而不是被你们活活逼死!”

士兵们对望一眼,进退两难。

傅云英怒视百户,一字字道:“本官奉天子之命前来招抚流民,流亡于此的百姓皆是我朝子民,任何人不得滥杀,违者军法处置,尔等还不速速退开!”

乔嘉奔至她身后,举起宝匣。

傅云英接过宝匣,拿出御剑,策马驰往江心,马蹄所踏之处,溅起丈高水花。

她面容冷肃,蹚过江水,衣袍猎猎,手中御剑高举。

御剑折射出道道华彩,光芒万丈。

“尚方宝剑在此,可斩天下奸佞,谁敢不从?!”

看到尚方宝剑,百户愣了一下。

岸上的傅云章第一个下马躬身跪下,苏桐等人也都纷纷下马叩拜。

百户吓了一跳,忙也跟着跪下。

士兵们见长官都跪了,自然不敢再拦着傅云英的马,也都收了武器,低头跪倒。

傅云英直接策马奔往江心,水越来越深,骏马害怕湍急的水流,停在水中不敢动了,她翻身下马,踩着水往前走,拉住那些呆若木鸡的妇人,“皇上不会杀你们,回去!”

老人和妇人们呆愣许久,呆呆地望着她。

山风呼啸而过,水流哗哗响,淹死的人被无情冲往下游,河对岸也有士兵看守,不许这些人逃走。

他们明知越往前走离死亡越近,却没法反抗,只能扶着年迈的父母,抱着幼小的孩子,在屠刀的威胁中,一步一步踏向死亡。

这些天无数没有能力逃走的人就是这么死在河里的。

他们没有反抗官府,没有参与起义,只是老老实实躲在山里耕种,却被官府骗到山外逼死,死不瞑目!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可现在不是乱世啊!

一片寂静,唯有水流冲刷而过的哗哗声响,提醒人们刚才这里的一桩桩惨剧并不是幻象。

终于,有人反应过来。

监军大人来救他们了,那些士兵不敢再拿着刀赶他们去死,他们还能活下去!

妇人抱紧怀中的孩子,坐倒在江水中,嚎啕大哭起来。

这一声凄厉的哭声响起,其他人从震惊麻木中回过神,劫后逢生,抱头痛哭。

傅云英站在及腰深的河水中,湿透的衣袍被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紧紧攥着。

老人浑身发抖,抓着她衣袍的手指节痉挛,从下而上仰望她,双目闪烁着狂热的光。

她站在水中,目光逡巡一周,道:“不用怕,随本官回去。”

男男女女,老幼妇孺,畏畏缩缩,胆战心惊,一眨不眨地盯着她,不敢挪动一步。

她抬脚往河岸上走。

那些人连忙跟上她的脚步,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目光紧紧锁在她身上,生怕一个眨眼,救星就不见了。

越来越多的人蹚水围过来,跟上傅云英。

踩水的哗哗声汇成一片。

山风吹散浓云,大束日光倾泻而下,笼在傅云英身上,她面色平静,身上衣衫湿淋淋的,双眸清亮,抿唇四顾时,不怒自威,让人不由自主便生出一股凛然之意,不敢与之对视。

百户本来还想拦,被她有如天人一般的凛冽气势所慑,竟然动都不都动一下,更别提跳起来阻止她救人了。

岸上,傅云章几人站起身,吩咐随从找阴凉处架起火堆煮热水。虽是酷暑,江水被晒得发烫,可水面底下的水还是冰凉的,妇人和老幼在水里泡了半天,衣裳透湿,得煮些姜水给他们喝下。

傅云英走回岸边,叫来百户,“你们顺着下游看看有没有还活着的,收敛尸首,好生安葬。”

又叫来张景贞,让他监督百户。

张景贞为人暴躁,但也耿直,让他监督百户,百户绝不敢敷衍差事。

百户心不甘情不愿,应了差事,带着官兵离开。

密林深处,茂盛的草丛里,数百支正对着河岸的弓箭已经拉满了弦,蓄势待发。

林中又潮又热,他们在这里埋伏了很久,眼见着那伙士兵逼死老幼妇孺,他们怒发冲冠,双眼赤红,早就按捺不住,只等大哥一声令下,他们就冲出山林,将那伙穷凶极恶的士兵乱刀砍死,让他们血债血偿!

突然冒出一行人骑马冲下山坡,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藏在密林中的无数双眼睛,亲眼目睹那位年轻俊秀的监军大人喝退士兵,纵马入河,将老幼妇孺救了回来。

他们长年生活在大山中,辛苦耕作,没见过什么世面,何曾见过这等风姿洒然、气质出尘的人物?

这位英气勃勃的监军大人竟然是来救流民的!

林中埋伏的队伍有一瞬间的骚乱,众人紧握弯弓的手抖了一抖,齐齐往站在高处的男人看去。

男人体格高大,一脸络腮胡子,右脸上一道愈合不久的新鲜刀疤,双眸锐利如鹰隼。

一人奔回男人身边,小声问:“大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