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苏糕也进了几次宫,姐妹两人讨论起肚子里的孩子,又讨论如何养胎等,日子也不算难过。

到得年底,苏糖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合宫欢庆。

仁德太后便拿出孔应郎写的诏书,加盖了印章,递与朝臣观阅,说道孔应郎病已严重,恐怕不能好了,因传位给儿子孔安泰,着令择吉日登基。

众位大臣这阵子请求见孔应郎一面,只在帘外叩见,见躺在床上的人明显病重,已有心理准备,如今见得诏书,且又是仁德太后亲自出示的,自无怀疑。

待过了年,孔安泰满月时,钦天监择了吉日,便拥了孔安泰登位,改国号为开平。仁德太后晋位为太皇太后,苏糖为皇太后,加封罗映雪为一品安国夫人。

苏糕这时候却是产下一个女儿。女儿出生数日,宫中自有圣旨下,封了她为县主。苏糕一时感叹道:“这是一个好命的。”

孔心镜笑道:“她姨妈是太后,她外婆是安国夫人,她父亲是世子,她母亲是一品诰命夫人,她能不好命?说不定,她日后也能成为皇后呢?”

苏糕这次产女,却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心有余悸的,点着女儿的额角道:“拼着命生下的你,长大可得孝敬我。”

孔心镜抱起女儿,笑道:“该喂奶了!”说着有意无意看苏糕一眼。

苏糕红了脸,别过头不理孔心镜。

孔心镜却去捅她,“喂,府里请了两个奶娘呢,要不要留一个挤奶给你喝?”

“呸!”苏糕啐孔心镜一口,“还不抱了女儿给奶娘喂奶,小心她饿着。”

宫中。苏糖看着奶娘给孔安泰喂奶,再看看孔安泰那张肖似孔应郎的脸孔,却是百感交集。

一时,苏嬷嬷过来悄悄耳语,苏糖听得几句,不由惊讶道:“竟有此事!”

苏嬷嬷道:“可不是么?安国夫人这个岁数了,竟然还有人上门提亲,确实叫人讶异。”说着笑了。

罗映雪虽常住在宫中,但她在宫外,也购有宅院。今日里,却是有媒婆上门向她提亲。

苏糖笑问道:“可知道提亲的是谁?”

苏嬷嬷应道:“是新任兵部侍郎。侍郎中年丧偶,儿女皆不在身边,这阵子和安国夫人走得近,却生了心思呢!”

苏糖哈哈笑了,“我阿娘好桃花运。”

苏嬷嬷道:“是呢,兵部侍郎好相貌,家世又好,安国夫人若嫁与他,也是一桩良缘。”

正说着,却有内侍进来禀道:“皇后娘娘,季宰相求见。”

季蓝田很快就进来了,气急败坏道:“皇后娘娘,您须得给臣下做主。”

“此话何解?”苏糖含笑看着季蓝田。

季蓝田虽已中年,这会竟是无法冷静,不顾苏嬷嬷在旁边,已是道:“皇后娘娘,我和安国夫人情投意合,请皇后娘娘成全。”

“咦!”苏糖虽早知道季蓝田爱慕罗映雪,这会听他亲口说了出来,还是有些意外,一时沉吟着道:“若我阿娘同意,我自然没问题。”

季蓝田脱口道:“我马上着人到安国夫人府中提亲!”

第三十八章 (结局)

季蓝田想和罗映雪结亲的事,仁德太后很快就听闻了,她极表赞成,又忙令人喊苏糖过去商议,只道:“如今季蓝田监国,又掌着兵马,一朝有异心,也是不可收拾。若和安国夫人结了亲,有安国夫人牵制于他,对你和安泰都是好事。”

苏糖道:“我阿娘是一个有主意的,纵是我,也不能左右她的想法。和季蓝田的事,还得她自己点头。”

正说着,宫女来报,说安国夫人进宫了,苏糖忙告辞,出了慈宁宫,去凤仪宫见罗映雪。

罗映雪果然是来商议婚事的,只和苏糖道:“如今太上皇生死未卜,你又体弱,皇上年幼,朝局变幻莫测试,也只有笼络住季蓝田了。”

苏糖看定罗映雪道:“阿娘决定要嫁给季蓝田了吗?”

罗映雪一笑道:“当然,我也颇有几分喜欢季蓝田。且怎么说也好,毕竟他养大你和糕娘,也有几分养父的情份在内。我如今嫁与他,他自然要看待你和糕娘如亲生,不再生出什么异心来。且他自己无儿无女,若是娶了我,当然更不会再生出什么儿女来。不把你们当亲生也难。”

苏糖道:“阿娘别忘了,他还有季候风这个侄儿。”

罗映雪微微一笑,“若和季蓝田定了婚事,我便要使季候风出海,去接太上皇回来。太上皇能够回来,不管季蓝田也好,季候风也好,便只能老老实实当臣子。太上皇未能回来,季候风便也不能回来了。”

那一头,孔心镜听闻季蓝田要和罗映雪成亲,却是吓一跳,一旦季蓝田成了苏糖的阿父,便是国父,权势更上一层,到时真要生异心,简直天时天利啊!待听得罗映雪要使季候风出海,却又变了脸色,看来还是罗映雪厉害一些。有她在,想动摇小皇帝的地位,还是颇为困难的。

待得秋季,罗映雪便和季蓝田成了亲,接着派季候风出海去迎孔应郎。

苏糖自打季候风出海后,便日日盼望着,只希望孔应郎能平安归来。

仁德太后也日日烧香拜佛,求神佛保佑孔应郎平安。

待小安泰一周岁时,便有消息传来,说道孔应郎已解了毒,正随季候风归来。

苏糖听得消息,整个人伏到罗映雪怀中,哭了一个痛快。

罗映雪任她哭着,待她哭完,这才道:“好啦,快好生准备一番,迎接太上皇归来罢!”

孔应郎是在六月份归来的。

当时满朝文武听说久病在床的太上皇突然病好了,先是不敢置信,待孔应郎走到金殿上和他们见面,这才惊喜交集,跪倒叩拜。

皇帝年幼,太后体弱,本来害怕这天下会成为季家的天下,如今可好,太上皇病好了,自然要自己协助皇帝理政监国,再不须季蓝田监国了。

孔应郎见过了朝臣,便去见仁德太后,见完才进凤仪宫见苏糖。夫妻两人在殿中又哭又笑的说话,一会儿,奶娘抱着安泰来了,安泰见一个男人拉着他的阿娘说话,很是不满,上去拉开,呀呀喊了几句。

孔应郎这才去抱安泰,含笑道:“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呢!”

稍迟些,孔心镜和苏糕也抱了女儿进宫请安。

孔应郎只让众人坐下,转头又去拉苏糖的手说话。

苏糖见人多,便悄悄道:“大家看着呢!”

孔应郎俯在苏糖耳边道:“他们要是识趣,就该赶紧告辞,待我们夫妻亲热过了,再来拜见才是。这倒好,咱们还没亲热呢,这些人全涌来了。”

“报,国公爷和安国夫人来了!”

“报,太后娘娘来了!”

随着禀报声,季蓝田和罗映雪进来了,仁德太后也进来了。

仁德太后却是不放心孔应郎的身体,是领着太医过来给孔应郎诊脉的。

太医给孔应郎诊过脉后,恭喜道:“太上皇身体已无碍了!只须多多休息,便能恢复如常的。”

孔应郎却又让太医给苏糖诊脉。

太医明白孔应郎的意思,诊完脉之后道:“太后娘娘身体却是壮健了许多,将来自然能给皇上再添弟弟和妹妹。”

孔应郎哈哈笑了,让太医退下,含笑看苏糖。

苏糖回看孔应郎,两人眼角含情,心中百般滋味。

说话间,苏糕的女儿却是饿了,只去寻奶娘的身影。安泰虽一岁多了,也并未断奶,一时也去寻奶娘,却又不舍得离开苏糖,只呀呀的叫。

罗映雪便道:“让奶娘进来喂奶罢!”

两位奶娘极为腼腆地进来了,行了礼,便各自抱了苏糕的女儿和安泰,背过身子准备喂奶。

苏糖这几天等着孔应郎回来,饮食无心的,今天更是吃得少,这会也饿了,忙着人去传膳。一时嗅得一股甜香的奶味,不由自主就站了起来,凑到奶娘身边,神使鬼差道:“我也想喝奶!”

苏糕嗅得奶香,跑过去拉着苏糖道:“妹妹,我们让人挤两碗奶来喝罢!好久没喝过了,居然怀念起来了!”

不知道谁耳尖,听到苏氏姐妹的话,惊叫道:“太后娘娘和世子夫人奶瘾发作,和皇上并县主争奶喝呀!”

季蓝田和罗映雪道:“当年,我喂她们喝了十四年奶,把她们养大,养得如花似玉。如今一个是太后,一个是世子夫人,你该感谢我!对了,咱们还年轻,不如也生一个罢!”

“啐!”罗映雪不由推了季蓝田一把,一时倒有些意动,是哦,太上皇回来了,朝中有人坐镇,不须自己太过费心了,这个时节,再生一个也不是不能考虑。

苏糖听得闹哄哄的说话声,忆起当年曾说过的话,向苏糕道:“记得咱们那会出了季府,要往国舅府去时,丫头们恭喜咱们,说道将来生下儿女,自然安稳。我当时说,对呀,将来有了儿女,我们就跟儿女一起喝奶,多热闹!如今果然应了那句话。”

苏糕笑着牵了苏糖的手,低声道:“咱们能平安活到现在,生儿育女,夫婿疼爱,便是上苍怜惜了。”

苏糖看着奶娘怀抱中的安泰,转头去看孔应郎,一时心中溢满幸福,笑道:“是的,咱们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中有俊俏夫婿,是不负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