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怕阿蕙给四哥四嫂添累赘。

阿蕙道:“我陪着二嫂吧。”

说话间,佣人进来说车子备好了,女佣也拿了二太太的披肩来。二太太胡乱裹在削瘦肩头,对老太太道:“让小四陪着我们,不碍事的。你们早些睡,不用等我们的”

老太太便不再说什么,起身和众人一起,送二爷和二太太他们到大门口。老太太不停叮嘱,倘若有什么需要赵家帮忙的,给家里来电话。

二爷应付说知道了。

上了车,二爷坐在副驾驶座上,阿蕙和二嫂坐在后排。

车厢内幽暗,看不清面容,也无人说话。

车子缓慢行驶,进城的时候,被守城驻车盘问,说入夜了不能通行。茂城很久都不锁城的,最近不知道为何。

二爷给了守城门口几位驻军每人两块银元,说了是赵家人,对方根本不买账,还是要下车检查。

最后二爷说了是宁雍的亲戚,要去宁家看望的,那守城驻军才同意放行。

进了城,二爷就抱怨:“如今咱们家连宁家都不如!”

语气里满是恨意。

阿蕙和二嫂都没有接话。

二嫂是不想反驳二爷,怕火上加油。

阿蕙则是跟二爷同样的感触,在这个年代的茂城,正经商户人家活路越来越少。前世就算不得罪何礼,赵家也是难以维持的。

需得有个强有力的背景才行啊。

“小四,你觉得呢?”二爷突然回头问阿蕙,“你看着这些,心里舒服吗?”

阿蕙眼眸一冷,问他:“二哥这是什么意思?”阿蕙想的了他说让阿蕙给孟子楠做妾的事。

看来为了地位身份,二哥是不惜手足之情的。

他要是敢说出来,阿蕙就敢扇他。

只是他并没有说。

他只是转回了身子,语气冷淡道:“没什么意思。世态炎凉罢了。”

阿蕙一阵好气。

二嫂却偷偷捏了捏阿蕙的手,黑暗中冲阿蕙笑了笑。她的意思阿蕙明白,让阿蕙不要和二哥冲突。

阿蕙也微笑,反握住二嫂的心。想着前世她落魄时二哥要把她出卖给警备厅,二嫂也是这样拉着阿蕙的手,帮着阿蕙逃走,还塞了一块满是汗水的银元给阿蕙救命。

阿蕙心里暖暖的。

赵家后来那么落魄,二嫂都对荒唐花心的二哥不离不弃,足见她对二哥的感情。为了二嫂,阿蕙也不忍心对付二哥。

这是她找到一个容忍亲哥哥的新理由。

可总是忍让,只会助长二哥的气焰。

阿蕙冷笑道:“爸爸走的时候,倘若是把偌大家业交到我手里,赵家受人轻待,便是我赵嘉蕙的不是。如今呢?二哥说世态炎凉,是怪我这个做妹子的没去给人做妾,换来哥哥的荣华富贵吗?”

二嫂忙咳嗽,低声道:“小四,别说了。”

二爷却气的涨红了脸。他转身对着后座,怒道:“要不然养你何用?你不给娘家添砖加瓦,还在娘家吃了十八年的饭。”

“我不想和你吵架。”阿蕙道。

“难道我是在和你吵?”二爷反讥。

兄妹俩一语不合,谁也不肯先退一步,二爷只恨不能打阿蕙。

二嫂劝一句,还被二爷骂了回来。

二爷的话越说越难听。

“阿俊!”二嫂终于怒了,“我坐在这里,听得一清二楚,小四不曾说错什么,反而是你这个做哥哥的没有度量。赵家的确是不如从前,谁心里愿意这样?你自己怎么不想着光宗耀祖?反而要靠妹妹?”

二爷愣住。

他被二太太这番话说得哑口无言。

而且他打心眼里就没想到二太太就替阿蕙说话来反驳他。

“停车!”二爷气急败坏,终于冲司机道。

“停车吧。”阿蕙和二太太同时出声道。

司机左右为难,听到大家都这样说,只得靠边把车子停了。

二爷喊停车,原本只是想着给二太太或者阿蕙一个向他道谢、挽留他的机会,不成想,这两个女人想也不想,直接让他下车滚蛋。

二爷身上的钱都在门口打点了驻军,现在是深夜,身上没钱,他停车也不知道去哪里。

可是犹豫间,车子已经停了。二爷一赌气,也不顾了,推开车门下去了。

第四十章

原本宋家出事,二太太心情是很沉重的。路上却吵得如此厉害,把二爷赶下车去,让二太太感觉胸口一股闷气倏然舒了出去。

幽暗中,她淡淡笑了笑。

多少年没有这样痛快过?

很久了吧?

对阿蕙,二太太心底也升起一缕好感。

二太太宋欣暖,出身茂城世家。宋氏一族的祖先乃是东南封疆大吏,迁移至茂城已达百年,盘踞已久,声誉响彻东南。到了二太太父亲这一辈,朝廷已经靠不住了,家世落魄得厉害。

二太太的亲哥哥宋欣煜乃是前朝秀才。后来废科举,宋欣煜读书前途被毁,踌躇满志却心灰意冷的宋欣煜只身北上碰运气。

他正好碰上了袁大帅天津小站练兵。

宋欣煜虽说前朝秀才,却不拘泥迂腐。他自幼爱好兵法,后来革新,他有朋友考取了官费生去日本留学,步兵科毕业后,给宋欣煜带了好几套新式兵书。宋欣煜念书天赋极高,他自学日文,半年的功夫,愣是把新式兵法的日文全书略微通透。

小站练兵之际,他因为精通新式步兵训练法则而被上司看中。他的上司为人正直,又很惜才,见宋欣煜学问深厚,就推荐他进了北洋武备学堂官军班学习。宋欣煜优异成绩毕业后,上司又推荐他拿了官费去德国留学。他学成回国,便在北洋政府做事,虽然不是现任总统的嫡系,却也在北洋政府的官场上颇有声望。

因为宋欣煜,宋家在东南这群靠着新贵中,乃是真正的望族。

虽然新起的军阀并不怎么敬畏宋氏,却也不敢贸然去招惹宋家。

二太太送欣暖有这样的哥哥,原本可以嫁入更好的门第。

至少可以嫁到比船舶赵家强很多的人家。

可二太太是个特别执拗的人。她情窦初开的年纪,遇上了风流俊朗的二爷赵嘉俊,一颗芳心从此为郎相思。

赵家是商户,却是难得的民族良心商户。这样的声誉,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宋家愿意把二太太嫁到赵家,除了二太太自己的坚持之外,就是看中了赵家这份独特的名声。

虽然赵家没什么权势,可名声好,在清贵名流中,地位是很高的。宋氏也以和赵氏结亲为荣。

嫁到赵家的二太太,新婚燕尔也是甜蜜的。

只是她的丈夫从来都不安分。他对每个女人都好,疼爱你时将你捧在掌心,不疼爱时便弃如敝屣。

这些年二爷荒唐得越来越过分,可二太太坚持没有和赵嘉俊离婚,除了她自己的倔强之外,还有三个缘由。

第一是,她已经有了个儿子,今年八岁,在赵家子嗣里排行第二,聪明机灵,让二太太割舍不下。虽说这个年代离婚是种潮流,可宗族仍然看重子嗣。她可以离开赵家,她的儿子赵家却是不可能给她带走的。为了这个,二爷再荒唐,二太太也心甘情愿忍下来。

第二是,宋氏乃是前朝望族,族里有叔伯是前朝举人。他们依旧食古不化,思想迂腐,说什么“族无犯罪之男、家无再嫁之女”,以此作为祖训,是不允许家族的孩子们轻易离婚的。

家族的声誉比命都重要。

嫁出去的女儿哪怕是在婆家被折磨死,都不能和离。

戏文上有女方和离,娘家还去帮腔的,都是些小门小户做派。大族根本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也许前几百年可以,近一百年是不会出现这等荒唐事的。

二太太哪怕离婚,也过不得娘家那关。没有娘家的支持,她离婚后去哪里落足?

第三就是因为二爷赵嘉俊。他是个薄情的人,他娶回来的两房姨太太,张口便骂、伸手就打,稍微不如意,就会拿妾室出气,可他从来没有动过二太太和孩子一根手指头。

也许在别人家,丈夫不动手打女人不算什么值得歌颂的优良品德,只是基本教养。

可在赵嘉俊房里,却是种奢侈。他没有度量,他风流花心,他脾气暴躁。可就是这样的人,在生气的时候还能控制自己不动妻子和儿子,便是真真的难得。

碍于这一点,二太太对他其他的缺点,都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虽然对二爷已经死心,可再麻木的心也会被触动。看着二爷时常逗留花坊,二太太一年大部分时间是独守空房,她心里一直憋着气。

是不敢撒、不能撒的气。

而今天,那股子气倏然就卸了几分,让二太太感觉心里轻了不少。

人常说,姑嫂难相容。主要还是因为哥哥。妹子一般都是护着哥哥的,哥哥比嫂子亲,而夫妻之间常有口角是难免的,不懂事的小姑子就会在这个时候帮助自己的哥哥。

这样,自然招嫂子讨厌;而小姑子也讨厌对她哥哥不好的嫂子。

从前的阿蕙就是这样。她性格比较开朗,也直爽任性,倘若二太太和二爷不和,她也是怪二太太,甚至把二爷的花心归咎到二太太教夫不力的头上,所以她不喜欢二太太。

而二太太碍于身份,不会和小姑娘一般见识,心里却也对阿蕙很淡,没什么感情。她能体谅阿蕙,却不喜欢她。

直到今日,二太太才觉得这个小姑子还蛮顺眼的。

阿蕙和二太太两人虽然沉默不语,却明显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善意。虽然二太太也疑惑过阿蕙这突然的善意从何而来,可很是享受。

入了夜的茂城,灯红酒绿,莺歌燕舞,热闹非凡。宋家又是住在英国租界,正是繁华地段,车子饶了好几处,直到九点多才到宋家。

二嫂让司机直接把车子开到了她二叔宅院门口。

佣人看到是姑奶奶回来,忙开了门,让车子直接开到了内院。

宋家二房处处灯火通明。

阿蕙搀扶着二嫂下了车,两人在佣人的带领下,径直去了正厅。

远远的,便能听得女人哭诉之声。

还有软语安慰。

阿蕙和二嫂脚步加快,进了正厅。

她们刚刚进门,宋二太太就看到阿蕙的二嫂,泪眼婆娑中起身,上前迎了二嫂,紧紧攥着她的手,哭得可怜:“欣暖,我这是造了什么孽?让我碰上这样的事!你妹妹平素最是乖巧,哪里会如此大逆不道?定是那姓莫的妖言蛊惑,她才迷了心窍”

二嫂并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只是轻轻拍着宋二太太的后背,让她别哭。

正厅内满满一屋子人,二嫂的母亲及族人全部来了,还有宁雍一家人。

宋二太太好似特别依赖二嫂,自从二嫂进门,就没有再撒开二嫂的手,一直哭诉着她的噩运。

阿蕙则趁机挤到了宁嫣然身边,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

宁嫣然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跟阿蕙耳语:“欣怡是留书出走的。她才从英国回来,原本就不太适应老式的生活,宋二太太管得又严,她哪里受得了?不准她穿短衫,不准她挽袖子,不准她见男同学,甚至男同学打电话来,宋二太太都拦下,还仔细盘问,弄得大家都笑话欣怡。她一周前和我去骑马,回来被宋二太太骂了两个小时,说什么淑女不该如此行事,骑马的都是疯丫头。整整一周都在念叨。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欣怡从英国回来,做派自然和从前不同,可宋二太太处处指责她…她是自愿跟莫成林走的”

阿蕙知道莫成林,虽然现在他并不怎么出名。

莫成林是民国初年有名的才子,他留下很多锦绣华章和诗词,连阿蕙都很佩服他的见解。

只是他也是出了名的风流浪子,一生结婚四次,感情一直漂泊。虽然在男人们的世界里传为佳话,却是女人的灾难啊!

宋欣怡大概是欣赏莫成林的才华吧?

只是阿蕙一直没见过莫成林,她也不认识他,更加不知道宋欣怡如何认识莫成林的,所以问宁嫣然:“莫成林是谁?”

宁嫣然解释道:“是宋家的远房亲戚,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前不久才道茂城求学,身上没几个钱,就来投靠,宋二老爷欣赏他,让他住在家里。他一直追欣怡,可宋二太太嫌他穷,不肯把欣怡给他,还要让欣怡和东沪的华家定亲”

原来是这么个缘故。

阿蕙点头,她又问宁嫣然:“走了多久?现在找到踪迹了吗?”

“中午还见她吃了午饭。”宁嫣然道,“是下午走的,时间不长。”然后她声音更低,“倘若暗暗派人去找,或者称病,三五年欣怡回来,照样风光嫁人。可是你看宋二太太,恨不能毁了欣怡,一点小事就弄得满城风雨。现在大家都知道欣怡和莫成林私奔了,就算欣怡以后回来,也没脸见人了。”

的确,与人私奔过,以后门当户对的人家,谁愿意娶宋欣怡?

这个宋二太太,逼得女儿私奔不算,还要如此大张旗鼓找,等于给宋欣怡的人生抹黑。

“我妈要是这样,我就跟她断了母女关系。”宁嫣然看着还在不停哭诉的宋二太太,恨声说道。

而那边,宋二太太一直在强调,她是多么委屈,多么难受,教养出如此不规矩的女儿。

连阿蕙也觉得看不下去。

宋欣怡的自卑,不仅仅是她自身的原因,只怕跟这样一个愚蠢又强势的母亲有关吧?

阿蕙突然觉得宋二太太和孟子楠的父亲孟督军性格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想关心孩子,却把孩子逼向了深渊。

第四十一章

碰到如此母亲,除了自怨命途多舛,还能做什么?

阿蕙和宁嫣然在客厅角落里说话,其他人则围着宋二太太,听她的哭诉,说着好话安慰她。

“欣怡简直是个傻蛋。”宁嫣然还在说,“莫成林那个家伙,一看就是色心不小的,跟了他能有什么好结果?他要是真的为了欣怡好,就不会带着欣怡走,毁了欣怡的名声…还那么穷!他追欣怡,不过是看中了宋家的地位,妄想入赘,平步青云罢了”

阿蕙只是听着,没有说话。她和宋欣怡的关系还没有好到可以指责宋欣怡的地步。

而宁嫣然不同。

两人正说着话儿,便有个中年人步履匆匆走了进来,然后走到宋二老爷和宁雍身边,把找寻的情况告诉他们。

客厅里终于安静下来,大家都侧耳倾听。

阿蕙和宁嫣然的位置离宁雍和宋二老爷不远,听得一清二楚。

“…码头、火车站都找遍了,还是没有踪迹。已经叫人去下一站找。天已经黑了,只怕”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宋二太太闻言,哭得更加凄厉。

客厅里原本安静,她一哭,痛彻心扉般,让众人各自心头一颤…

莫成林…

他写的一手好文章。阿蕙记得,前世莫成林去世后,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将他的随笔公开发表,其中便有些他早年在云贵山区生活的片段记录,写的很是妙趣横生。

可以看得出,他那时候春风得意,心情极好,便是夏夜草房蚊虫纷飞,他也妙笔生花,写得很有诗情画意。

他还写他的妻子在溪边浣衣,景色别样动人。

只是后人将他文章里的妻子,默认成他的第一任妻子。至于他第一任是时候结婚的,因为他年少不出名,所以无从考证。

前世的宋欣怡是后年年初嫁人的,至于她曾经有没有与人私奔过…阿蕙还真的不知道,反正前世和现在有很多不同。

难道…难道前世的宋欣怡就…

当初看到华东宸,阿蕙知道他不会和宋欣怡结婚,因为今年九月,宋欣怡会和北平的望族公子定亲,她尚未和华东宸发生点什么,就没了下文。

可前世宋欣怡为何不选择华东宸,反而要远嫁到北平去?

难道这中间,曾经发生过阿蕙根本不知道的事?

阿蕙沉思片刻,见客厅里又嗡嗡低语,才起身,向宁雍和宋二老爷的方向走去。

宁嫣然正在和阿蕙说话,见阿蕙突然一言不发走快,愣了愣,也忙跟着阿蕙走过去。

“亲家叔叔,宁叔叔,通往贵*州的火车今天下午开了吗?”阿蕙声音比较低。她不想被宋二太太听到,从而以为阿蕙知道宋欣怡私奔的细节。

阿蕙和宋欣怡连接的纽带是宁嫣然,其实她们两人彼此很少谈心,倘若没有姻亲关系和宁嫣然,阿蕙和宋欣怡就是陌生人。

只是外界总觉得她们是好友。

阿蕙透露一点蛛丝马迹,宋二太太以为她包庇宋欣怡私奔,阿蕙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的。看宋二太太的作风,她不像是个明理之人。

阿蕙的问题,让宁雍有些吃惊,不知阿蕙为何会有此一问。

而宋二老爷就像普通人一样,以为阿蕙和宋欣怡是至交,宋欣怡发生了什么事,之前跟阿蕙通过风,阿蕙才会如此说,所以他表情有些急切看着阿蕙,问:“阿蕙,你是不是知道什么?欣怡将她的事和你说过?”

阿蕙连忙摇头。

她的预料一点不差的。

顿了顿,她才道:“欣怡是从英国回来的,倘若她要走,大家肯定以为她会往海外走。可倘若反其道而行之,是不是更有把握?”

宁雍不由思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