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华东宸怎么做人?

还不被唾沫淹死?

他若是真心爱着宋欣怡,也许会为了她忍受指责。

可华东宸对宋欣怡没什么感觉。

华东宸一边和宋二太太说话,一边给阿蕙使眼色,祈求阿蕙的帮忙。当初他和阿蕙商议过了,倘若他愿意留在茂城过年的话,可以留在赵家的。

而且他帮了赵家这么大的忙,阿蕙不会见死不救吧?

阿蕙收到了他的暗示,便笑着对宋二太太道:“华少帮了我们家的大忙,我们赵家上下的恩人。大哥准备好好酬谢他一番。二太太,您也给我们家一个招待华少的机会!华少是您的外甥,以后常来常往的,再住到您府上,来日方长嘛!”

大哥的精神从法庭回来,就处在亢奋阶段,现在都没有平静下来。听到阿蕙的话,大哥赵嘉越也对宋二太太道:“正是正是,我们家准备摆酒款待华少,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宋二太太,您可别跟我们抢。”

宋二太太并不放手,还准备说什么,宋欣怡上前一步道:“妈,表哥累了一整日,都快晚了,还是别折腾,让表哥在赵家好好安顿歇几日。您想来看表哥,再来也没关系的。赵太太又不会嫌弃您跑得勤。”

老太太便说:“是这话。宋二太太也别牵扯了。不仅仅我们家要感激华少,我们家那些管事,只怕都要见见他,总不好到您府上叨扰。您就让华少住在这里吧。”

七嘴八舌的,华东宸也很不想走的模样,宋二太太只得松了手。

华东宸暗暗舒了一口气。

被宋欣怡看在眼里,她把头微偏,掩饰自己的难堪。

华东宸见她偏头,明白宋欣怡内心的尴尬,自己也有些不忍。

到底只是有几分不忍,很快就被众人的恭维和寒暄带了过去,华东宸再也没看一眼宋欣怡。

晚上大哥专门去城里的天香楼,请了两个沪菜大厨,宴请华东宸。

自从华东宸到赵家,大哥就一直不怎么信任他。最后也是因为无人可用,才让华东宸出战。

大哥心里挺愧疚的。

饭桌上,大哥放下姿态,举杯敬华东宸:“华律师,从前或有失礼之处,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

华东宸是话阿蕙请来的,阿蕙一直非常信任华东宸。

所以赵嘉越的不信任,华东宸根本没放在心上。他笑道:“认真论起来,咱们两家也算亲戚。大哥若是不嫌弃,叫我一声东宸”

第六十九章亲事难定

华东宸是一个对生活很自信,又充满热情的人。他不会对旁人的冷眼记恨于心。

他原本就没经过法庭的征战,没有地位与声誉,又年纪又小,正常的人都会不太信任他能堪大任。赵嘉越不信任他,也是人之常情。

如今赵嘉越并不碍于赵家家主的身份,很真诚的跟他道歉,是对他的欣赏。华东宸很识好歹,顺势就和赵家攀起亲戚关系来。

赵嘉越更是愿意,便东宸东宸的,亲热叫了起来。

赵家其他人也纷纷唤华东宸为“东宸”,饭桌上气氛热闹起来。

“这宅子是重新盖的,还是原本就有的?”华东宸并不多谈法庭上的风采,甚至不接关于他律师这类话题,只是夸赞赵家的菜好吃,家具摆设古典,房子似前朝的园林,对茂城和赵家都赞不绝口。

他的低调不自夸,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是我爸爸重新盖的。我爸爸很喜欢前朝的园林,所以特意请了设计师,建了这宅子,回头我带你到处看看。”三爷赵嘉林回答道。他很喜欢华东宸,跟华东宸的话题也越来越多。

华东宸自然说好。

华东宸善谈,不管是跟大爷和三爷谈英伦校园的趣事,还是跟老太太、大太太和二太太谈茂城与东沪风土人情的差别,他都能说上一大通,妙语如珠,惹得满桌子人笑。

不管是赵家的男人还是女人,都很喜欢华东宸。

因为对华东宸先有了份感激,再加上他这个人不骄傲,又能说会道,还对茂城很有兴趣,赵家人有什么理由不喜欢他?

晚上,华东宸表示愿意去茂城的戏院听广州戏,三爷就和阿蕙陪着他出门。

等他们走后,二太太对老太太和大太太说:“…从前华家是想和我二叔家结亲,娶欣怡的。我二婶还说舍不得女儿远嫁。如今…哎”

二嫂很替宋欣怡惋惜。

华东宸真是个很不错的男孩子!

只可惜,宋欣怡再也没有这样的福气。

“要不要撮合一下?”大太太问。

老太太忙道:“没有这样的必要吧…东宸倘若还想和宋家结亲,今日宋二太太亲自来请,他就搬去宋家了”

老太太虽然常年住在内宅,可是目光锐利,看人看事最是精准!

这大概是她天生的能力。

她看得出,华东宸已经无意宋欣怡了。

大太太人是很善良的,可她作为大家庭的当家主母,善良是她唯一的优点。她对事情的反应总是慢半拍。

经过老太太的提醒,大太太才知道自己想偏了。好在她虽然不聪明,却也不刚愎自用。家里妯娌和继婆婆比她厉害,她并不因此而心生嫉妒。

老太太聪明内敛,不爱挑事,谨小慎微过日子;二太太出身官宦世家,清高正直,不屑于使小手段;大太太笨些,可是她心虚接受旁人的提点。

所以赵家几个女人特别和睦。

说起了华东宸和宋欣怡,几个人就知道了华东宸尚未说亲。

大太太又道:“小四去了趟东沪,就把东宸请了来。咱们家配华家,应该不差吧?倘若小四能嫁到东沪去”

二太太则道:“只怕不成。孟少帅从小就喜欢咱们家小四,茂城谁不知道?我二婶要是知道东宸想娶小四,一定会把小四和孟少帅、沈少的事加油添醋说得不堪。东宸聪明,是不会看中咱们家小四的。”

老太太也道:“…咱们家小四,只怕在茂城是嫁不出的”

话题从华东宸身上,又转到了小姑子赵嘉蕙身边。

家里的几个女人一致认为:阿蕙这辈子,最好的结果是嫁给孟子楠做正妻,最坏的结果是给孟子楠做妾。

除此之外,没有第三个选择了!

大嫂越想越担心,道:“当初真不该让何礼退亲!”

二嫂不同意,道:“何礼并非良配,这桩婚事原本就是老爷子乱点鸳鸯。嫁给了何礼,小四也不会好过,除非何礼的权势能压过孟家?你们说,可能不可能?小四嫁给了何礼,还不是难堪?”

讨论来讨论去,赵家的三个女人还是觉得,阿蕙除了做孟子楠的妻或妾,再也没出路了。

原本华东宸帮赵家打赢了这场官司,是件很高兴的事。

可话题从华东宸身上转到了阿蕙身边,就变得有些沉重。

最后,老太太及时提出明日用什么菜招待华东宸,把话题从阿蕙亲事上岔开,气氛才重新好了些。

三个女人散了之后,大太太回到院子里,打发佣人哄孩子们睡觉,就和大爷赵嘉越说起阿蕙的事。

“外头的事我不懂,可小四都快满十八了。倘若是内城老派人家,或者再往前二十年,她孩子都该满地跑。如今,她退了何礼的亲,是何礼没本事,可也不能让她就这样悬着啊!”大太太跟大爷道,“长嫂如母,她的亲事该是**心的。如今怎么办才好?总不能任由她这样漂着,不明不白的跟着孟少帅…你帮我拿个主意”

大爷不以为然,道:“小四还小”

大太太急了:“不小了!”

“宁家的嫣然,跟小四一样大吧?曲家的千金,比小四还要大一岁,不也是没有成亲?如今这世道,女孩子早嫁了反而吃亏。你看布匹梁家,女儿嫁得倒是早,三个女儿,两个离婚了”大爷反驳大太太,“如今就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过去了,你也不能拦着孩子们离婚!既然这样,还不如等几年。孟少帅连个说亲的人家都没有,小四和他迟早能成,你瞎操心吧!”

经过去赵家船队去越南运货和陆通这两件事,大爷心里对阿蕙的感情发生了些变化。

他不得不承认,他妹妹有些常人无法匹及的眼界!

倘若不是阿蕙劝他,他是不敢冒险让赵家的船队去越南运军火回来,更加不敢管陆通的事。

所以,大爷觉得,阿蕙如此聪明,她没有定亲,估计是在打孟子楠的主意。

孟督军并不很好看赵家,而孟少帅又是伏低做小的追阿蕙,所以,大爷觉得这件事迟早能成。

根本就没有必要为阿蕙的婚事操心。

还有谁家比孟家更好?

“马上要过年了。”大爷见大太太有些不悦,笑道,“今年过年,只怕比往年要热闹。你好好准备。我听华少爷那口气,是极想过留在咱们家旧历年的。他说,他们家旧历年没什么有趣的”

大太太的注意力果然就被转移了:“要留在咱们家过旧历年啊?”

她很高兴。

可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大太太又想起另外一桩事,“二爷到底是怎么说?快过年了,一封电报也没有。他是不回来过年了?”

大爷顿时就面色微沉。

从冬月开始,大爷就发电报催二爷回茂城过年。

二爷只回了一封电报,说路程遥远,不想奔波,今年家里的祭祀就托付给大爷。他可能明年开春再回茂城。

大爷不敢把那封电报给二太太瞧,又发电报催二爷,无论如何要回来。倘若觉得北平好,过了年再去,赵家也不拦着。

他还有老婆孩子,在外面跟拼头过年,算怎么回事!

这让二太太心里怎么想,让二房怎么过日子?

可二爷再也没有回复。

二太太从来不问。她甚至表现得有些期望二爷不回来似的。

二太太用自己的陪嫁银子,给二房的两个姨太太和几个孩子做了新衣裳,一家人过得比往常都好。

往年过年的时候,从来没见过二太太这样高兴。

“大概是不回来了”大爷叹气。

大太太并没有露出伤感,而是犹豫了一下,低声对大爷道:“…你别怪二弟妹。她前些日子还跟我和老太太说,如今二爷不在家,她们房里过得比平常好多了”

大爷怎么会怪罪?

他倒是心头的一块重石落地了。

“那随便她吧。”大爷道,“今年过年,多分些年货给她们”

大太太见大爷没有训斥二太太的意思,笑了起来。

不过阿蕙的婚事,到底让她心头不安。

次日,吃早饭的时候,华东宸表示,他很想在茂城过年,还说:“家父有趟生意要去香港,母亲和妹妹肯定会同行去玩。我回东沪也是一个人”

赵嘉越和大太太忙表示了赵家的欢迎之情。

中午的时候,陆启平带着陆通,登门道谢。

下午,警备厅的万厅长也来了。他姿态很低,只道:“陆通是学生中的传奇人物,是个英雄;华东宸是咱们中国律师的骄傲啊!我来瞧瞧英雄们”

说得大家哈哈笑起来。

赵家设宴招待了万厅长。

到了晚上,市长陈浩然让幕僚亲自送了帖子,请华东宸明日去市长家做客。

陈市长家里有宴会。

华东宸跟阿蕙道:“明日晚上,你陪我去吧?”

阿蕙知道他想开律师行,需要东沪那边的市政厅给予办理很多的手续。倘若陈浩然能写封推荐信,华东宸回到东沪,办事要容易得多。

他们华家属于清贵门庭,有些钱,却也是政界、军界两头搭不上话。

陈市长抬举他,他自然要去。

“好啊,我明日陪你去。”阿蕙欣然道。

第七十章谁比较重要

华东宸是偷偷跟着阿蕙到茂城来的,连身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要去陈市长家的宴请,自然不能穿得寒酸,大哥嘱咐阿蕙和赵嘉林陪着华东宸去做几身衣裳。

“现做衣裳哪里来得及?”赵嘉林道,“我那里有很多衣裳,好些做回来就没有穿过,我借东宸两套好了。”

大哥蹙眉:“…裁缝店又不是只做衣裳,还有现成的衣裳买。先买一身,今晚去陈市长家里穿。再做几套,过年的时候穿!”

赵嘉林这才领悟到大哥的话,不好意思笑起来。

华东宸则道:“真不用麻烦。三哥的衣裳借我穿就好。一家子兄弟,不用分得那么清楚。走,三哥,咱们挑衣裳去。”

说的很亲热。

大哥便不好再阻拦。

阿蕙见不用陪华东宸出门,便对大哥说:“我去趟孟督军府。”

大哥就喊佣人给阿蕙备车。

他甚至都没问阿蕙去孟督军府里做什么。

阿蕙换了身银红色琵琶襟蜀绣长袖夹棉旗袍,外面穿了件墨色的风氅,透明的玻璃袜配上长鹿皮靴还是很冷,可是这个年代穿旗袍标准的打扮之一。很多女孩子挨冻都要穿着,阿蕙没有例外。

她必须打扮得中规中矩去孟督军府。

孟督军不喜欢阿蕙,更加不喜欢孟子楠没出息的追阿蕙,阿蕙都知道。

倘若她再不伦不类,孟督军只怕更是不悦了。

想到孟督军,阿蕙对孟子楠的心意就减了几分。孟子楠再好,也抵不过孟督军的粗莽强势,也抵不过孟家妻妾平等的不合伦常。

家庭的安逸对阿蕙来说很重要,偏偏孟家没有这一点。

孟督军的官邸前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老虞开车送阿蕙的。

车子在哨岗前停下来,阿蕙递上去名帖,副官让阿蕙稍等,便进去通报。

阿蕙一直站在车外等着。等了大约十来分钟,风吹在阿蕙的发梢,将精心整理的低髻拨弄乱了。她用手压了压头发,突然听到后面又汽车鸣笛的声音。

阿蕙回头,看到一辆汽车缓缓驶进来。黑色的高级轿车,挂着军政府的车牌,阿蕙忙让老虞把车子往旁边挪。

老虞正要开车,后面的轿车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蹦下来一个七八岁的女娃娃。她梳着两个羊角小辫,穿着粉色的风衣,里面是件雪色洋裙。洋裙下,套着乳白色的长筒袜,配上粉色小皮靴,很可爱。

她稚嫩的五官秀美可爱,神态带着探究望向阿蕙。

小女孩的身后,穿着黑色高跟鞋的妇人也下了汽车。她穿着雪色貂绒披风,湖色苏绣暗纹旗袍,肩头纤柔单薄,宽檐帽下红唇妩媚,下颌雪白纤柔。

她牵着小女孩的手,往阿蕙这边走来。

阿蕙想着是孟督军的哪位姨太太,就见这女子面网一掀,一双秋水明眸斜长,流转着璀璨的碎芒。她启唇轻笑:“你可是赵小四姐?”

阿蕙真想着怎么称呼她,哨岗前的副官疾步跑过来,叩靴行礼,称呼:“三姨太!”

原来她就是那个戏子出身,风龙花桥抬进孟督军府,管着孟督军的印章,和孟夫人分庭抗礼的三姨太!

很妩媚的女人,很亲切的笑容,很低调的姿态,应该给人亲切感。

可是阿蕙第一个感觉便是,她不喜欢这个三姨太。

是嫉妒她的美貌与涵养,还是替原配的孟夫人不值?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情绪,阿蕙只觉得三姨太的笑容令她心头膈应。

连那个可爱的小女孩,阿蕙都有几分反感。

但这是人家的家事,孟子楠甚至对此能容忍,阿蕙又何必瞎操心。

她笑着道是:“我是赵嘉蕙。姨太太好。”

三姨太绵柔一笑,对阿蕙道:“你是来看少帅的吧?”然后不等阿蕙回答,扳起脸孔对哨岗前的副官道,“赵小姐是少帅的贵客。什么时候这样没规矩,让贵客在寒风里等?”

那副官期期艾艾,不知道该说什么。

三姨太太便回头对阿蕙道:“上车吧,车子直接开进去。少帅在家呢”

阿蕙道谢,转身要上车。

她快要上车的时候,听到身后的小女孩问三姨太:“妈,那个姐姐是谁?”

“是哥哥的女朋友。”三姨太故意把声音放大,让阿蕙听到。她是想告诉阿蕙,她很赞同阿蕙和孟子楠的关系?

她觉得阿蕙和孟子楠一定能成,所以提前对阿蕙很好,让阿蕙站在她这边?

小女孩却嘴巴一撇:“我不喜欢她,她抢我哥哥!”

阿蕙脚步一快,上车把车门关上。副官开了门前的大铁门,让阿蕙和三姨太太的车子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