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们回娘家瞧瞧的日子,小玫是新媳妇,原本该回娘家的,但陈父之前就说过今年要回乡过年,等过完初五再回来,让小玫初六再带了林三爷回娘家。小玫也晓得爹娘难免现在情形好转,难免有回家显摆一下的心,这是人之常情,既这样安排,小玫也就听从。

既然年初二不能回娘家,那就该和丈夫在家里待着,烤烤火,说说话,若有雪下来,还能赏下雪。但小玫刚把一个红薯埋进炭盆里春燕就进来道:“太太派柳嫂子过来了。”小玫刚起身相迎就看见柳嫂笑眯眯走进来,别的管家人等还能趁过年时候回家歇歇,但柳嫂是片刻离不得林太太的人,自然没有回家。

瞧见小玫柳嫂就忙行礼下去:“三爷三奶奶过年好,今早舅太太遣人送了几篓蜜桔,说是大冬天好容易才得了这么几篓,也该各自尝尝。太太让小的给三爷三奶奶送一盘蜜桔过来。”那盘子蜜桔总共也没超过二十个,但冬日想吃口新鲜水果是难事,况且桔子一月前就下市了,这会儿都正月了还有这红的可爱的蜜桔,又是林太太特地送来,小玫忙亲手接过请柳嫂坐下,剥了个桔子送到柳嫂手里:“柳嫂子辛苦了,这是婆婆送来的福气,柳嫂子也尝尝。”

柳嫂忙起身双手接过笑着道:“既是三奶奶分的福,小的也不敢推辞。”虽接过了却没有往嘴里送,依旧笑的恭敬:“太太还说,今儿是各位姑奶奶归宁的日子,三奶奶娘家既回了老家,要到初五才回来,一个人在家也是闷的,想请三奶奶回去陪陪几位姑奶奶呢。”小玫瞧一眼丈夫,林三爷专心致志地在剥桔子,听到柳嫂这话就笑着道:“是我糊涂了,今日既是姐姐们归宁,那大嫂二嫂也定归宁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人难免有些忙不过来,正该过去帮忙,哪能在家闲着?”

这样说就是走了,小玫让柳嫂稍等片刻,自己进去里面换了衣衫出来,新春大节的又要见几位大姑子小姑子,小玫难免要打扮华丽些,发上的首饰也选了做工精致繁复的。等小玫一出来,柳嫂眼往小玫身上一瞧就喝一身彩,大红销金外袍,里面衬了妃色袄,那袄边绣了蔷薇,石榴红的马面裙,发上戴了一支凤头钗,钗口衔的珍珠垂到眉前,鬓后燕尾上戴的是对蝴蝶小簪。

再披了白狐氅衣,如那画上的仙女一样,柳嫂啧啧赞道:“早晓得三奶奶容颜出色,可从不晓得竟这等出色,况且,”柳嫂生生把后面那句话给咽下去,一点没有做过丫鬟的那种萎缩感,而是端庄大方,不晓得的人哪知道这是做过几年丫鬟的?

柳嫂已经转口:“就委屈三爷三奶奶坐了小的过来的

那辆车,小的在背后跟随就好。”柳嫂这样有体面的管家娘子们出门,坐的车和主人们坐的也差不了多少,林三爷见小玫这样着意打扮,不由想起那日自己姐姐和小玫说的,明白小玫要做什么,握住她的手轻声道:“没事,别人都不过是异母所出,除了三姐四姐,剩下那几个都是妹妹,自不会说什么。”

小玫见丈夫关心自己,瞧丈夫一眼就抿唇笑了由他扶了自己上车,柳嫂在后面瞧着,虽说新婚小夫妻这时恩爱是常事,可是瞧三爷这眼神话语,和一般的恩爱那是不一样,那是真的喜爱,这种喜爱可不常见。

到了林家下车进屋,一路往林太太上房来。林太太上房内除了五位归宁的姑奶奶,秦姨娘她们也全都在。林太太身边一个着浅粉色袍子的俏丽少妇在那道:“这位三弟妹,还真不知道长成什么样,竟能让三弟动了心。二姐姐,你是三弟的同胞姐姐,听说又见过三弟妹,还请给我们讲讲,三弟妹到底是什么样的?”

林二姑娘只专心致志在剥一枚桔子,剥好了先拿一瓣奉到林太太那边,再依次几位姨娘送过去,最后剩下的才往自己嘴里送,只淡淡地道:“不就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还能长出什么花来?倒是四妹妹,听说你贤惠得紧,腊月里又给四妹夫纳了个美妾,四妹妹也真不怕四妹夫,”

说着林二姑娘故意停住不说,林四姑娘一张俏脸不由被气的一白,想再说时林三姑娘忙打圆场:“二姐四妹你们在闺中就常爱说笑,这会儿还要斗几句口,真是不斗口显不出你们是姐妹不成?你们啊,还是好好地和我们说几句话,别自顾自地说。”姨娘们互相比,姑娘们自然也不会落后,虽说林太太待几位庶出女儿都一视同仁,什么东西都是一模一样五份,既不会多也不会少。于是有心的姑娘就多往林太太面前凑,指望能多得些青眼,但林太太甭管是谁往自己面前凑,还是那样淡然相待,面上的亲热是有的,多的也就没了。

林四姑娘的亲姨娘原本也是得过宠的,但林老爷房中年轻娇艳的妾不少,生下女儿不久就失宠,这位姨娘自然难免在女儿面前念叨几声得宠和失宠的日子是不一样的。就算失宠后也没少了吃穿,但和得宠时的滋味自是不同,林四姑娘把这话记在心里,日日和姐妹们争短论长,那时就和林二姑娘闹过几次。出阁后也记住姨娘的教导,生怕失宠,着意奉承丈夫。这样的举动难免让林二姑娘有些不喜,要知道虽是庶出女儿,但林家也是好吃好喝好穿好好教着,出嫁也没少了一两的嫁妆银,做正妻就要像自己嫡母一样,而不是学亲娘

一样只晓得讨男人的好。

两姐妹出阁前不合,出阁后林二姑娘又看不惯这个妹妹,况且做妇人又比不得做闺女时候腼腆温柔,言语之间的火气难免比以前深。林太太秉持着出了阁的女儿就是客,只要不败家里名声一点小错就由她们去,更不会出言多说一句。只有林三姑娘在闺中就宽厚,出了阁也打些圆场。

林四姑娘刚又想了一句就听到脚步声响,接着丫鬟掀起帘子:“三奶奶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晋江不知道咋回事,开头贴上的竟然是乱码,又重新删除贴了才是正常的,吓死我了吓死我了。

小玫听的心花怒放,但还是故意道:“不然不然,你当时是局外人,自然觉得烦杂无比,但等你做了局内人,享过依红偎翠的福,那时就觉得软香温玉各种让人挣不开。”林三爷含笑看着妻子讲完才唔了一声:“原来娘子你这等贤惠。”小玫没料到丈夫会说出这样一句,不由有些卡住,难道说自己弄巧成拙了?

心里在想怎么转弯就听到林三爷笑了:“看来这回我真是娶到宝了,竟娶得似母亲一样贤惠的人,小玫…”不等林三爷说完小玫想都没想就冲口而出:“我做不到婆婆那样贤惠,而且三爷觉得,婆婆过的很开心吗?”林三爷脸上的笑已经收起来,只是看着小玫没说话,小玫既说出了心里的话就索性道:“三爷,你是庶出子,现在自是过的很好,可是小时候呢?”

林三爷脸上的笑已完全收起来,小玫觉得心跳的极快,但还是继续往下道:“三爷就算恼我我也要说,庶子媳妇是难做的,婆婆那边要奉承好,姨娘这边也不能少了一丝恭敬,比起来,做庶子也差不多是这样。三爷,当日的你是否也如此?你既如此,可曾想过让你的儿子也这样过?”

林三爷没有接话,小玫只觉得远处那些放爆竹的声音都离自己很远,但心跳声依旧清晰可辨,下一刻他是不是会生气会暴怒?任何人都不会接受被这样戳开伤疤。小玫只感到身子一软,接着就被林三爷抱进怀里,林三爷的声音很轻:“你说这些我早都知道,只是这样的话我不能也无法和别人说。小玫,将心比心,当日我是庶出子,也曾看见姨娘为了那些事伤心落泪,母亲她贤惠宽厚,可是我毕竟不是她的亲生子,不敢去问她心里是否真的快活。是否真的毫无怨言?”

林三爷的声音越来越低,小玫乖乖被丈夫抱在怀里,等他说完才道:“将心比心,你也不愿我那样是不是?也不愿以后你的孩子这样矛盾,是不是?”林三爷把小玫的手握在手心,重重一握没有说话。小玫明白他的意思,脸上漾出笑容手却摸上他的耳朵使劲一扯:“好啊,刚才还故意骗我,哄我说那样的话,你这个坏人。”

小玫软而轻柔的手扯在耳上,林三爷虽觉得有些许的疼却十分受用,这样娇嗔的打闹,才该是闺中的乐趣,而不是那横眉竖目,肆意辱骂,嘴里说着娘子我下次不敢了,手里却把小玫抱的更紧。笑声传出车厢传进车夫耳里,车夫不由打个哈欠,这人人都团团圆圆的,只有自己还要赶车送人,等把三爷三奶奶送回去,自己也立时归家,去吃那顿已经晚了的年夜饭。

年初二是媳妇们回娘家瞧瞧的日子,小玫是新媳妇,原本该回娘家的,但陈父之前就说过今年要回乡过年,等过完初五再回来,让小玫初六再带了林三爷回娘家。小玫也晓得爹娘难免现在情形好转,难免有回家显摆一下的心,这是人之常情,既这样安排,小玫也就听从。

既然年初二不能回娘家,那就该和丈夫在家里待着,烤烤火,说说话,若有雪下来,还能赏下雪。但小玫刚把一个红薯埋进炭盆里春燕就进来道:“太太派柳嫂子过来了。”小玫刚起身相迎就看见柳嫂笑眯眯走进来,别的管家人等还能趁过年时候回家歇歇,但柳嫂是片刻离不得林太太的人,自然没有回家。

瞧见小玫柳嫂就忙行礼下去:“三爷三奶奶过年好,今早舅太太遣人送了几篓蜜桔,说是大冬天好容易才得了这么几篓,也该各自尝尝。太太让小的给三爷三奶奶送一盘蜜桔过来。”那盘子蜜桔总共也没超过二十个,但冬日想吃口新鲜水果是难事,况且桔子一月前就下市了,这会儿都正月了还有这红的可爱的蜜桔,又是林太太特地送来,小玫忙亲手接过请柳嫂坐下,剥了个桔子送到柳嫂手里:“柳嫂子辛苦了,这是婆婆送来的福气,柳嫂子也尝尝。”

柳嫂忙起身双手接过笑着道:“既是三奶奶分的福,小的也不敢推辞。”虽接过了却没有往嘴里送,依旧笑的恭敬:“太太还说,今儿是各位姑奶奶归宁的日子,三奶奶娘家既回了老家,要到初五才回来,一个人在家也是闷的,想请三奶奶回去陪陪几位姑奶奶呢。”小玫瞧一眼丈夫,林三爷专心致志地在剥桔子,听到柳嫂这话就笑着道:“是我糊涂了,今日既是姐姐们归宁,那大嫂二嫂也定归宁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人难免有些忙不过来,正该过去帮忙,哪能在家闲着?”

这样说就是走了,小玫让柳嫂稍等片刻,自己进去里面换了衣衫出来,新春大节的又要见几位大姑子小姑子,小玫难免要打扮华丽些,发上的首饰也选了做工精致繁复的。等小玫一出来,柳嫂眼往小玫身上一瞧就喝一身彩,大红销金外袍,里面衬了妃色袄,那袄边绣了蔷薇,石榴红的马面裙,发上戴了一支凤头钗,钗口衔的珍珠垂到眉前,鬓后燕尾上戴的是对蝴蝶小簪。

再披了白狐氅衣,如那画上的仙女一样,柳嫂啧啧赞道:“早晓得三奶奶容颜出色,可从不晓得竟这等出色,况且,”柳嫂生生把后面那句话给咽下去,一点没有做过丫鬟的那种萎缩感,而是端庄大方,不晓得的人哪知道这是做过几年丫鬟的?

柳嫂已经转口:“就委屈三爷三奶奶坐了小的过来的那辆车,小的在背后跟随就好。”柳嫂这样有体面的管家娘子们出门,坐的车和主人们坐的也差不了多少,林三爷见小玫这样着意打扮,不由想起那日自己姐姐和小玫说的,明白小玫要做什么,握住她的手轻声道:“没事,别人都不过是异母所出,除了三姐四姐,剩下那几个都是妹妹,自不会说什么。”

小玫见丈夫关心自己,瞧丈夫一眼就抿唇笑了由他扶了自己上车,柳嫂在后面瞧着,虽说新婚小夫妻这时恩爱是常事,可是瞧三爷这眼神话语,和一般的恩爱那是不一样,那是真的喜爱,这种喜爱可不常见。

到了林家下车进屋,一路往林太太上房来。林太太上房内除了五位归宁的姑奶奶,秦姨娘她们也全都在。林太太身边一个着浅粉色袍子的俏丽少妇在那道:“这位三弟妹,还真不知道长成什么样,竟能让三弟动了心。二姐姐,你是三弟的同胞姐姐,听说又见过三弟妹,还请给我们讲讲,三弟妹到底是什么样的?”

林二姑娘只专心致志在剥一枚桔子,剥好了先拿一瓣奉到林太太那边,再依次几位姨娘送过去,最后剩下的才往自己嘴里送,只淡淡地道:“不就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还能长出什么花来?倒是四妹妹,听说你贤惠得紧,腊月里又给四妹夫纳了个美妾,四妹妹也真不怕四妹夫,”

说着林二姑娘故意停住不说,林四姑娘一张俏脸不由被气的一白,想再说时林三姑娘忙打圆场:“二姐四妹你们在闺中就常爱说笑,这会儿还要斗几句口,真是不斗口显不出你们是姐妹不成?你们啊,还是好好地和我们说几句话,别自顾自地说。”姨娘们互相比,姑娘们自然也不会落后,虽说林太太待几位庶出女儿都一视同仁,什么东西都是一模一样五份,既不会多也不会少。于是有心的姑娘就多往林太太面前凑,指望能多得些青眼,但林太太甭管是谁往自己面前凑,还是那样淡然相待,面上的亲热是有的,多的也就没了。

林四姑娘的亲姨娘原本也是得过宠的,但林老爷房中年轻娇艳的妾不少,生下女儿不久就失宠,这位姨娘自然难免在女儿面前念叨几声得宠和失宠的日子是不一样的。就算失宠后也没少了吃穿,但和得宠时的滋味自是不同,林四姑娘把这话记在心里,日日和姐妹们争短论长,那时就和林二姑娘闹过几次。出阁后也记住姨娘的教导,生怕失宠,着意奉承丈夫。这样的举动难免让林二姑娘有些不喜,要知道虽是庶出女儿,但林家也是好吃好喝好穿好好教着,出嫁也没少了一两的嫁妆银,做正妻就要像自己嫡母一样,而不是学亲娘一样只晓得讨男人的好。

两姐妹出阁前不合,出阁后林二姑娘又看不惯这个妹妹,况且做妇人又比不得做闺女时候腼腆温柔,言语之间的火气难免比以前深。林太太秉持着出了阁的女儿就是客,只要不败家里名声一点小错就由她们去,更不会出言多说一句。只有林三姑娘在闺中就宽厚,出了阁也打些圆场。

林四姑娘刚又想了一句就听到脚步声响,接着丫鬟掀起帘子:“三奶奶到了。”

、姑嫂

这一声如撤了锅底下的柴,人顿时安静下来,一直坐在角落处的林六姑娘方才没说话,嫁人这么些年,费了多少力气,才算把丈夫的心往自己这边拉了下,可就算这样,也不过是一点点。换了以前,四姐这样讨好四姐夫,林六姑娘就算嘴里不说也要心里嘲讽几句,但现在心里竟还有几分羡慕。

毕竟四姐家还能有银子养得起那些妾,还肯舍得花银子。而自己婆家家底还是有些,但婆婆吝啬至极,一个铜板都要掰成两半花。自己的吃穿用度比起在闺中时候已经俭省许多,用的还全是嫁妆的出息,但还是被婆婆念叨个不停。身边只剩得两个丫鬟一个嬷嬷也被她唠叨养了这么一屋子的人,更别提养几个妾这样会被她视为浪费米粮和钱财的事。

林六姑娘想起自己遭遇眼里又有了泪,满屋子的人哪个不是一身新衣,首饰也十分精巧,就连五姐发上也有一对鸳鸯发簪,而五姐嫁的丈夫论起来家底还没有自己婆家家底厚呢。可新年大节的还是穿新衣戴新首饰,而自己身上穿的还是前年做的衣衫,先不说式样时不时兴了,就连料子都已有些黯淡,首饰更是样样戴过的。

而这一切都是自己选的,当初若能嫁去方家,现在早已是当家奶奶了吧?林六姑娘手里紧紧握住帕子,看着走进来的小玫,当日小玫在邱玉兰身边时候林六姑娘就晓得小玫在丫鬟里容色出众,可今日更觉得她身上添了种从容感,那种低眉顺眼的恭敬早已不见。仿佛她天生下来就该是这样的,而不是生在一个穷人家里,为了给父亲治病被卖做丫鬟。

林六姑娘不知道自己已经紧紧握住双手,那曾涂满蔻丹的长指甲早被婆婆以不好做事的理由剪掉,若不如此,此时那长指甲也该被折断了。耳边已经响起笑声:“六妹妹这是怎么了,看着三弟妹就不说话,难道说三弟妹长的太好,六妹妹你瞧直了眼?”

原来小玫已经和长辈们依次见过礼,林太太让她去和那些没见过面的姐姐妹妹们互相问候。林二姑娘是林三爷的同胞姐姐,自然担了这介绍之责,甭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是真高兴还是假高兴,见小玫过来自然要亲亲热热问候一番。林五姑娘是妹妹,已先和小玫问候过,这才来到林六姑娘面前,按说林六姑娘是妹妹,见到嫂子过来该主动起身先行问候的。

但林六姑娘一直沉浸在自己思绪里面,小玫已过来站定她还没有动弹,小玫是新嫁娘这算来又是和小姑子头一遭正式见面,不方便开口林二姑娘就笑着开口打圆场。林六姑娘这才感觉到周围一片寂静,下意识往林太太那边瞧

去,见林太太的眉已经微微皱起,曾姨娘坐的远一些,只是忧心忡忡瞧着林六姑娘。

林六姑娘深吸一口气才急忙站起对小玫行一礼道:“方才,”只说的两个字林六姑娘就说不下去,昔日见小玫,自己是富家女儿,小玫是服侍人的丫鬟。今日虽非易地而处,但小玫是嫂嫂,自己是小姑,还是个嫁的不尽人意的小姑,异日说不定还要恬着脸求几位哥嫂帮忙。林六姑娘脑中无数念头,心中酸楚更深,但新年大节,总不能哭泣伤心,面上带笑勉强道:“给三嫂嫂见礼。”

干巴巴说了这么一句林六姑娘就再说不出别的,林二姑娘是晓得林六姑娘嫁的不是太如意,但林六姑娘不说,也不会像揭破林四姑娘一样揭破,毕竟林四姑娘那是主动挑衅,而林六姑娘没说什么。林二姑娘只是笑着道:“好了,都见过了,三弟妹我们还是各自坐下,陪母亲和姨娘们说说话,这一年到头来,也难得在家里这样陪着说笑。”

林二姑娘打圆场,林太太就已经笑了:“你出阁后这张嘴是越来越巧了,难怪上个月见你婆婆,她赞个不停。”林二姑娘把小玫送了坐下却走到林太太身边用手给她捶两下肩才道:“我婆婆和母亲恰是一对,从来都是宽厚慈爱的,我平日啊少些错处就是了,哪有婆婆说的那么好。”

当着这么一家子,这样母慈女孝林太太也十分受用,笑着对秦姨娘道:“我就说你是个有福气的,瞧瞧,现在二姑奶奶这么好,娶的媳妇也好。以后你的福气不小。”被林太太这样当面称赞,秦姨娘手脚都有些不晓得往哪里放,急忙起身赔笑道:“太太是有大福气的人,奴能沾沾太太的福气就好,哪还能指望有什么自己的福气?”

这话让林太太越发受用,黄姨娘在旁气的肝疼,自己也有儿子,怎么就不得林太太一句赞?急忙开口就道:“说的啊,我们啊,都是沾了太太的福气才有这样的日子过,太太宅心仁厚慈爱无比,这福寿是多多的。”林太太抿唇一笑,见黄姨娘还是打扮的花红柳绿的,不由心中叹气,这黄姨娘啊,不但照样不会说话,连这打扮也和原来差不多,也不晓得在外面给自己儿子挣些脸面。

黄姨娘不会说话,别的姨娘们可不大像她一样,立即你一言我一语的奉承起林太太来。林太太一一都收了,不管这些是真心还是假意,这就是做正室太太该受的奉承。

姑娘们也彼此聊一会儿,很快丫鬟们又抱了跟自己娘来外祖父家的孩子们来认三舅母,虽说林家的姑娘们全都出阁了,但姐妹们年龄相差不大,最大的林二姑娘的长子也

不过四岁,最小的就是林六姑娘的女儿了,刚刚两个月。剩下那些会走路说话的都不多,七八个孩子,小玫也只听的有三个人会叫舅母,别的都要丫鬟们抱着行礼,好在小玫早有准备,礼物已经备好,除了林二姑娘家的那三个儿子多了一个荷包外,别的全都一样。

孩子们大都太小,认过舅母林太太就吩咐丫鬟们照样抱到旁边屋里好生照看着,见状有几位姨娘已经请示林太太想去照看下孩子,这样顺水人情林太太自然允了,姨娘们退下去几个,林太太也笑着道:“你们难得回娘家来,晓得你们平日在婆家也是要侍奉公婆料理家务极忙的,今儿回来就好好歇歇,园子里梅花已经开了,想去赏梅的就去,不想去赏梅的就回自己原来闺房好好歇歇,别再陪着我了。”

姑娘们齐齐起身,赞了林太太一番这才退下。林二姑娘自然约了小玫去赏梅,见林二姑娘和小玫走了,林四姑娘的唇又翘起:“哼,也不知道二姐姐是被什么蒙了心,一个丫头出身的人有必要这样吗?”说着林四姑娘还等着两个妹妹说话赞同,但林五姑娘只是瞧了姐姐一眼就没说,林六姑娘兀自沉浸在自己思绪里。

林四姑娘见没人接口就去扯林五姑娘:“难道你不觉得,和这么个人做姑嫂,真是面子都没了。”林五姑娘性子和几个姐妹都不大一样,不爱多开口,况且做姐姐的说嫂嫂,自己这个妹妹就更不能开口,见林四姑娘逼自己开口脑中还在想怎么摆脱就听到身后响起林三姑娘的声音:“四妹妹这心直口快的性子还真是没改,纵然有什么,嫁进门来就是林家的人,母亲都同意了自有她的道理。况且虽只一面,也觉得这个弟妹没有轻狂劲儿,为人又温柔。虽说出身不好,但总好过家里有一头母老虎惹的城内人人都拿我们林家说事的好。”

林四姑娘的嘴巴又撅起,林五姑娘忙道:“三姐姐说的有理,总是母亲定的,三姐姐,我才做了一件衣衫给你小外甥女,但我扎的花没有三姐姐你扎的好,今儿特地带了来,想烦三姐姐指点一下呢。”林三姑娘伸手戳妹妹额头一下:“都说正月不动针线,你还叫我指点下你?分明要我破戒。”

林五姑娘忙道:“不用姐姐动手,我也不动,只要姐姐说扎什么样的花更好就是。”说笑着两人走远,林四姑娘的嘴还是撇了下,都在那装,哪有特地带件袄来娘家的,纯是不想和自己说话。林四姑娘还想拉林六姑娘说话,哪晓得林六姑娘也不见了。这么不通人情道理,难怪嫁的不好,林四姑娘心里嘀咕一句也转去寻地歇息一会儿。

林家的

花园不小,梅花也种了十几棵,此时或含苞或盛开,小玫和林二姑娘赏玩一会儿小玫就笑着道:“常听林七姑娘说家里的梅开的不错,曾约过我们姑娘过来赏梅,但每次都不得空,哪晓得我竟先看到了。”林二姑娘哦了一声:“你的出身,你竟不忌讳?”

小玫深吸一口清冽的梅香才道:“忌讳?二姐姐,我就算忌讳了也能堵住别人的嘴吗?”

作者有话要说:降温一星期什么的,顿时感觉好虐啊。

这一声如撤了锅底下的柴,人顿时安静下来,一直坐在角落处的林六姑娘方才没说话,嫁人这么些年,费了多少力气,才算把丈夫的心往自己这边拉了下,可就算这样,也不过是一点点。换了以前,四姐这样讨好四姐夫,林六姑娘就算嘴里不说也要心里嘲讽几句,但现在心里竟还有几分羡慕。

毕竟四姐家还能有银子养得起那些妾,还肯舍得花银子。而自己婆家家底还是有些,但婆婆吝啬至极,一个铜板都要掰成两半花。自己的吃穿用度比起在闺中时候已经俭省许多,用的还全是嫁妆的出息,但还是被婆婆念叨个不停。身边只剩得两个丫鬟一个嬷嬷也被她唠叨养了这么一屋子的人,更别提养几个妾这样会被她视为浪费米粮和钱财的事。

林六姑娘想起自己遭遇眼里又有了泪,满屋子的人哪个不是一身新衣,首饰也十分精巧,就连五姐发上也有一对鸳鸯发簪,而五姐嫁的丈夫论起来家底还没有自己婆家家底厚呢。可新年大节的还是穿新衣戴新首饰,而自己身上穿的还是前年做的衣衫,先不说式样时不时兴了,就连料子都已有些黯淡,首饰更是样样戴过的。

而这一切都是自己选的,当初若能嫁去方家,现在早已是当家奶奶了吧?林六姑娘手里紧紧握住帕子,看着走进来的小玫,当日小玫在邱玉兰身边时候林六姑娘就晓得小玫在丫鬟里容色出众,可今日更觉得她身上添了种从容感,那种低眉顺眼的恭敬早已不见。仿佛她天生下来就该是这样的,而不是生在一个穷人家里,为了给父亲治病被卖做丫鬟。

林六姑娘不知道自己已经紧紧握住双手,那曾涂满蔻丹的长指甲早被婆婆以不好做事的理由剪掉,若不如此,此时那长指甲也该被折断了。耳边已经响起笑声:“六妹妹这是怎么了,看着三弟妹就不说话,难道说三弟妹长的太好,六妹妹你瞧直了眼?”

原来小玫已经和长辈们依次见过礼,林太太让她去和那些没见过面的姐姐妹妹们互相问候。林二姑娘是林三爷的同胞姐姐,自然担了这介绍之责,甭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是真高兴还是假高兴,见小玫过来自然要亲亲热热问候一番。林五姑娘是妹妹,已先和小玫问候过,这才来到林六姑娘面前,按说林六姑娘是妹妹,见到嫂子过来该主动起身先行问候的。

但林六姑娘一直沉浸在自己思绪里面,小玫已过来站定她还没有动弹,小玫是新嫁娘这算来又是和小姑子头一遭正式见面,不方便开口林二姑娘就笑着开口打圆场。林六姑娘这才感觉到周围一片寂静,下意识往林太太那边瞧去,见林太太的眉已经微微皱起,曾姨娘坐的远一些,只是忧心忡忡瞧着林六姑娘。

林六姑娘深吸一口气才急忙站起对小玫行一礼道:“方才,”只说的两个字林六姑娘就说不下去,昔日见小玫,自己是富家女儿,小玫是服侍人的丫鬟。今日虽非易地而处,但小玫是嫂嫂,自己是小姑,还是个嫁的不尽人意的小姑,异日说不定还要恬着脸求几位哥嫂帮忙。林六姑娘脑中无数念头,心中酸楚更深,但新年大节,总不能哭泣伤心,面上带笑勉强道:“给三嫂嫂见礼。”

干巴巴说了这么一句林六姑娘就再说不出别的,林二姑娘是晓得林六姑娘嫁的不是太如意,但林六姑娘不说,也不会像揭破林四姑娘一样揭破,毕竟林四姑娘那是主动挑衅,而林六姑娘没说什么。林二姑娘只是笑着道:“好了,都见过了,三弟妹我们还是各自坐下,陪母亲和姨娘们说说话,这一年到头来,也难得在家里这样陪着说笑。”

林二姑娘打圆场,林太太就已经笑了:“你出阁后这张嘴是越来越巧了,难怪上个月见你婆婆,她赞个不停。”林二姑娘把小玫送了坐下却走到林太太身边用手给她捶两下肩才道:“我婆婆和母亲恰是一对,从来都是宽厚慈爱的,我平日啊少些错处就是了,哪有婆婆说的那么好。”

当着这么一家子,这样母慈女孝林太太也十分受用,笑着对秦姨娘道:“我就说你是个有福气的,瞧瞧,现在二姑奶奶这么好,娶的媳妇也好。以后你的福气不小。”被林太太这样当面称赞,秦姨娘手脚都有些不晓得往哪里放,急忙起身赔笑道:“太太是有大福气的人,奴能沾沾太太的福气就好,哪还能指望有什么自己的福气?”

这话让林太太越发受用,黄姨娘在旁气的肝疼,自己也有儿子,怎么就不得林太太一句赞?急忙开口就道:“说的啊,我们啊,都是沾了太太的福气才有这样的日子过,太太宅心仁厚慈爱无比,这福寿是多多的。”林太太抿唇一笑,见黄姨娘还是打扮的花红柳绿的,不由心中叹气,这黄姨娘啊,不但照样不会说话,连这打扮也和原来差不多,也不晓得在外面给自己儿子挣些脸面。

黄姨娘不会说话,别的姨娘们可不大像她一样,立即你一言我一语的奉承起林太太来。林太太一一都收了,不管这些是真心还是假意,这就是做正室太太该受的奉承。

姑娘们也彼此聊一会儿,很快丫鬟们又抱了跟自己娘来外祖父家的孩子们来认三舅母,虽说林家的姑娘们全都出阁了,但姐妹们年龄相差不大,最大的林二姑娘的长子也不过四岁,最小的就是林六姑娘的女儿了,刚刚两个月。剩下那些会走路说话的都不多,七八个孩子,小玫也只听的有三个人会叫舅母,别的都要丫鬟们抱着行礼,好在小玫早有准备,礼物已经备好,除了林二姑娘家的那三个儿子多了一个荷包外,别的全都一样。

孩子们大都太小,认过舅母林太太就吩咐丫鬟们照样抱到旁边屋里好生照看着,见状有几位姨娘已经请示林太太想去照看下孩子,这样顺水人情林太太自然允了,姨娘们退下去几个,林太太也笑着道:“你们难得回娘家来,晓得你们平日在婆家也是要侍奉公婆料理家务极忙的,今儿回来就好好歇歇,园子里梅花已经开了,想去赏梅的就去,不想去赏梅的就回自己原来闺房好好歇歇,别再陪着我了。”

姑娘们齐齐起身,赞了林太太一番这才退下。林二姑娘自然约了小玫去赏梅,见林二姑娘和小玫走了,林四姑娘的唇又翘起:“哼,也不知道二姐姐是被什么蒙了心,一个丫头出身的人有必要这样吗?”说着林四姑娘还等着两个妹妹说话赞同,但林五姑娘只是瞧了姐姐一眼就没说,林六姑娘兀自沉浸在自己思绪里。

林四姑娘见没人接口就去扯林五姑娘:“难道你不觉得,和这么个人做姑嫂,真是面子都没了。”林五姑娘性子和几个姐妹都不大一样,不爱多开口,况且做姐姐的说嫂嫂,自己这个妹妹就更不能开口,见林四姑娘逼自己开口脑中还在想怎么摆脱就听到身后响起林三姑娘的声音:“四妹妹这心直口快的性子还真是没改,纵然有什么,嫁进门来就是林家的人,母亲都同意了自有她的道理。况且虽只一面,也觉得这个弟妹没有轻狂劲儿,为人又温柔。虽说出身不好,但总好过家里有一头母老虎惹的城内人人都拿我们林家说事的好。”

林四姑娘的嘴巴又撅起,林五姑娘忙道:“三姐姐说的有理,总是母亲定的,三姐姐,我才做了一件衣衫给你小外甥女,但我扎的花没有三姐姐你扎的好,今儿特地带了来,想烦三姐姐指点一下呢。”林三姑娘伸手戳妹妹额头一下:“都说正月不动针线,你还叫我指点下你?分明要我破戒。”

林五姑娘忙道:“不用姐姐动手,我也不动,只要姐姐说扎什么样的花更好就是。”说笑着两人走远,林四姑娘的嘴还是撇了下,都在那装,哪有特地带件袄来娘家的,纯是不想和自己说话。林四姑娘还想拉林六姑娘说话,哪晓得林六姑娘也不见了。这么不通人情道理,难怪嫁的不好,林四姑娘心里嘀咕一句也转去寻地歇息一会儿。

林家的花园不小,梅花也种了十几棵,此时或含苞或盛开,小玫和林二姑娘赏玩一会儿小玫就笑着道:“常听林七姑娘说家里的梅开的不错,曾约过我们姑娘过来赏梅,但每次都不得空,哪晓得我竟先看到了。”林二姑娘哦了一声:“你的出身,你竟不忌讳?”

小玫深吸一口清冽的梅香才道:“忌讳?二姐姐,我就算忌讳了也能堵住别人的嘴吗?”

、第 126 章

林二姑娘的手正放在一支梅枝上,听了这话手稍稍用力就把那支梅折下来放在鼻下嗅着梅香,含笑道:“梅香梅香,无梅花之娇艳,却有梅花之清香。三弟娶了你,很好。”听到大姑子这句话,小玫这才算松了口气,但面上依旧平静地道:“人不忘本方能立的正,总是忌讳来忌讳去,忘了自己本心,渐渐什么都变了。今日当了二姐姐才说这样的话,若是别人我也不会说。”

林二姑娘含笑握了小玫的手:“很好,我算是知道三弟为什么娶你了。你也见过我们姨娘,晓得她是个面软心活,受不起人几句撺掇就跳出来白白受些闲气的人。娶了个不好的呢,那自不必说是家宅不安宁了,娶了个好的呢,只怕又软弱些,到时姨娘听了人的挑唆,未免要做张做势,这家宅还是不安宁。”

能说出这样的话,算是这个大姑子彻底接纳了自己这个弟媳妇,小玫凝神听着,等林二姑娘说完才道:“家宅安宁本是我们做女子的本分,况且婆婆是个宽厚仁德的人,等姨娘搬到那边住后,若闲闷,就该多请姨娘往这边和婆婆说说话。”林二姑娘拍拍小玫的手:“你果然是个聪明伶俐的明白人,走吧,我们来这会儿时候也长了,该去见见姨娘了。”

小玫和林二姑娘说笑着走了,一棵比别的梅树高大的树后传出林四姑娘不屑的声音:“一个梅香丫鬟罢了,二姐姐还对她这样和颜悦色,还说了那么多掏心窝的话,倒不见二姐姐对我们姐妹这样。”和林四姑娘在一块的是林六姑娘,原本该去和自己姨娘说说话的,可林六姑娘总觉得不想去见曾姨娘,不想看见她哭哭啼啼说对不起自己。索性也不带丫鬟就往花园里来,逛不多大会儿就瞧见林四姑娘也来了,总是姐妹,林六姑娘也和她一起逛着。

此时听到林四姑娘这样说,林六姑娘并没接话,过了很久才道:“都是命,这在家和出阁可不一样,出阁的好坏就是一生。”林四姑娘的下巴紧紧收起:“六妹妹没出阁前还好,怎么出了阁就这样瞻前顾后的。都似你这样,既讨不了婆婆的好,又得不到丈夫的疼,实在是…”林四姑娘还想再多说几句,望着林六姑娘那样索性也不再说,更不愿和她一起逛这园子,绕过梅花林就急急走了。

林六姑娘轻叹一声,命啊,都是命,讨好婆婆得到丈夫的疼就要把嫁妆双手奉上,而这不用别人说,林六姑娘都万万不肯,那些嫁妆奉上了,就再回不到自己手里,到时在家里更加难过。还不如牢牢攥住嫁妆,任由婆婆不喜,手里有银钱,她再多说什么风凉话也受不了什么大苦。不然依了婆婆那性子,

没了银钱,自己只怕一个丫鬟婆子都不能留住,成日穿旧衣吃冷饭去厨下辛苦。

用过了午饭又谈笑一会儿,各位姑奶奶们也就携了夫婿儿女告辞,小玫送走了几位姑奶奶,又回去陪林太太说了会儿话,林大奶奶她们也各自归家,见了面谈笑几句,小玫也就和林三爷一起回家。

林太太本安排了马车送的,林三爷说今儿街上热闹,离的也近,不用备车就走路回去顺便逛逛。既然林三爷坚持如此,林太太也就没让马车相送,林三爷携了妻子身后只跟了个双喜就信步往家里走去。

年初二开店的铺子不多,一些小贩就趁这个机会在平日不能摆的店铺门口摆了小摊,放眼望去,这些小摊就跟一眼望不到边一样。小玫从没见过这样的事,每过一个小摊子都要停下脚步问一问瞧一瞧。见妻子喜悦,林三爷也很高兴,凡是小玫问过瞧过的都让摊主包起来让双喜拎着,一个两个摊子没注意,等走过七八个摊子小玫才发现了,忙按住林三爷的手:“我不过随便瞧瞧,再问一问,又不是要买,再说买回去也没人用。”

林三爷本已让摊主把东西包起来,听了妻子这话就呵呵一笑:“值不得几个银子,再说初六不要去你家吗?到时带去给小舅他们玩。”小玫摇头叹气:“你啊,都快把桑渊惯坏了,这样可不成。”摊主已经把东西包好,听了这话也哈哈一笑:“这位爷和奶奶想是新婚?正是因为是新婚,所以才这样甜,况且小舅本是上客,自然要多对他好才是。”

林三爷听的眉毛都快飞起来,忙数了铜板递过去,小玫见他多给了几个,不由手悄悄地往他胳膊内掐了一下。林三爷当然明白小玫是什么意思,和她继续往下走,笑着道:“这新年大节的,不在家团圆着还出来摆摊,不就是想多挣几个,得了几句好话让我心里欢喜,他也能多赚些,这两厢便宜的事为什么不做?”

原来他还会这样想,小玫抿唇一笑没有接话,林三爷已凑到她耳边道:“我晓得你是这家里掌钱的,那样大主银子就你做主,这样小些银钱你就让我花了吧。”这人来人往的街上,丈夫对自己这样亲热,小玫一张脸不知什么又红到耳根,伸手推他的脸一下:“好了,知道了。我们快些回家吧。婆婆已经说过,初八是个上好吉日,让姨娘那日搬过来,我们回去再把姨娘的屋子收拾起来,等过了正月再买几个丫鬟回来。”

就这样一家一计过起日子来,林三爷听着妻子在那絮叨着以后要做什么,喜悦已溢满心底,除了说好再没别的可说。双喜瞧着前面这对夫妻,其实小玫

做了三奶奶也没什么不好,她又和气又有主见,待下人们也好,比娶个不知道底细的要好。就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娶媳妇,不用再看着三爷三奶奶这样恩爱而羡慕?

初六小玫回了娘家,陈父过年过的满脸都是红光,也不晓得受了多少奉承和好话。见了女婿陈父也十分欢喜,拉着他说东道西,陈母把女儿拉到房里才道:“你爹这回回去可长脸了,别人晓得他不仅做了掌柜还把你嫁到林家,只说是祖上有德,祖宗保佑,还说你祖父祖母的坟埋的好。要真埋的好,也不用受那么多的苦。我啊,拉你进来不为别的,你爹这些日子有些飘飘然了,可要重重说说他。”

小玫笑着应了又道:“难道娘没有重重说说爹?”陈母瞟一眼女儿:“我自然是重重说过他,可是这种事情,总要全家大小都说了,他才明白事情好坏。”小玫还没笑出来就见陈父推开门进来,对小玫摇头道:“你瞧瞧你娘,话还是那么多,生怕我走邪路,你娘都嫁了我这么几十年了,还这样信不过我。”

陈母起身把丈夫往外推:“去,去,我们母女说悄悄话呢,不要你在旁边,还不快些去陪女婿。”陈父又呵呵一笑:“我这不是想和女婿喝两口酒,不晓得好酒被你藏到哪儿了,特意来问你吗?”陈母嘴里嘀咕一句就出去给他寻酒,陈父这才瞧着女儿道:“我进来是特地告诉你,别看林家门第高,这受了什么委屈就回家和我们说,你爹我当年也是能打的,就算我打不过,桑渊也快长大了。”

小玫嗯了一声:“我晓得,爹爹,你女婿对我很好。”这自然是能看的出来的,可陈父总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女儿良多,能帮女儿的也只有这些。陈母已拿了酒瓶进来:“去,快陪你女婿喝酒去,让桃儿给你备些下酒菜,前几日的卤肉冻鱼都还有,再炸盘花生就成。”桃儿在另外一边屋听见已经应了:“哎,我知道,已经在这切着呢,花生也要炸得了。”

陈母这才坐下对女儿道:“你爹和你说什么?”小玫抿唇一笑:“没说什么,就说要是他欺负我,我爹就去打他。”陈母笑出声:“这人,还是这样。反正娘晓得你是个聪明孩子,也没什么好叮嘱的,就一句,咱们家虽然穷,也不怕不结这门亲。”

小玫觉得心里暖呼呼的,这就是一家子,做什么事都不怕没人支持的一家子。

初八是秦姨娘搬到这边的日子,一大早林三爷就带了小玫过去那边接她。林老爷是从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的,早早的就出去外面应酬,林太太对秦姨娘说了几句话,不外就是去到那边宅子

要对媳妇慈爱,闲了时就过来这边和自己斗牌说话。秦姨娘应了又给林太太磕头也就起身跟自己儿子媳妇离去。

虽然不是头一回搬出林家宅子,但秦姨娘的心情和上回有不同,上回心里满是喜悦,想着怎么对待媳妇,这回心里就添了几分忐忑。当看见儿子儿媳站在那等自己的时候,秦姨娘还是忍不住要落泪,林三爷是明白自己姨娘的心,上前扶住她的胳膊:“姨娘,这是大喜的事,您哭什么,我们一起回家吧。”

作者有话要说:梅香在古代也是丫鬟的代称。所以林二姑娘是一语双关。

林二姑娘的手正放在一支梅枝上,听了这话手稍稍用力就把那支梅折下来放在鼻下嗅着梅香,含笑道:“梅香梅香,无梅花之娇艳,却有梅花之清香。三弟娶了你,很好。”听到大姑子这句话,小玫这才算松了口气,但面上依旧平静地道:“人不忘本方能立的正,总是忌讳来忌讳去,忘了自己本心,渐渐什么都变了。今日当了二姐姐才说这样的话,若是别人我也不会说。”

林二姑娘含笑握了小玫的手:“很好,我算是知道三弟为什么娶你了。你也见过我们姨娘,晓得她是个面软心活,受不起人几句撺掇就跳出来白白受些闲气的人。娶了个不好的呢,那自不必说是家宅不安宁了,娶了个好的呢,只怕又软弱些,到时姨娘听了人的挑唆,未免要做张做势,这家宅还是不安宁。”

能说出这样的话,算是这个大姑子彻底接纳了自己这个弟媳妇,小玫凝神听着,等林二姑娘说完才道:“家宅安宁本是我们做女子的本分,况且婆婆是个宽厚仁德的人,等姨娘搬到那边住后,若闲闷,就该多请姨娘往这边和婆婆说说话。”林二姑娘拍拍小玫的手:“你果然是个聪明伶俐的明白人,走吧,我们来这会儿时候也长了,该去见见姨娘了。”

小玫和林二姑娘说笑着走了,一棵比别的梅树高大的树后传出林四姑娘不屑的声音:“一个梅香丫鬟罢了,二姐姐还对她这样和颜悦色,还说了那么多掏心窝的话,倒不见二姐姐对我们姐妹这样。”和林四姑娘在一块的是林六姑娘,原本该去和自己姨娘说说话的,可林六姑娘总觉得不想去见曾姨娘,不想看见她哭哭啼啼说对不起自己。索性也不带丫鬟就往花园里来,逛不多大会儿就瞧见林四姑娘也来了,总是姐妹,林六姑娘也和她一起逛着。

此时听到林四姑娘这样说,林六姑娘并没接话,过了很久才道:“都是命,这在家和出阁可不一样,出阁的好坏就是一生。”林四姑娘的下巴紧紧收起:“六妹妹没出阁前还好,怎么出了阁就这样瞻前顾后的。都似你这样,既讨不了婆婆的好,又得不到丈夫的疼,实在是…”林四姑娘还想再多说几句,望着林六姑娘那样索性也不再说,更不愿和她一起逛这园子,绕过梅花林就急急走了。

林六姑娘轻叹一声,命啊,都是命,讨好婆婆得到丈夫的疼就要把嫁妆双手奉上,而这不用别人说,林六姑娘都万万不肯,那些嫁妆奉上了,就再回不到自己手里,到时在家里更加难过。还不如牢牢攥住嫁妆,任由婆婆不喜,手里有银钱,她再多说什么风凉话也受不了什么大苦。不然依了婆婆那性子,没了银钱,自己只怕一个丫鬟婆子都不能留住,成日穿旧衣吃冷饭去厨下辛苦。

用过了午饭又谈笑一会儿,各位姑奶奶们也就携了夫婿儿女告辞,小玫送走了几位姑奶奶,又回去陪林太太说了会儿话,林大奶奶她们也各自归家,见了面谈笑几句,小玫也就和林三爷一起回家。

林太太本安排了马车送的,林三爷说今儿街上热闹,离的也近,不用备车就走路回去顺便逛逛。既然林三爷坚持如此,林太太也就没让马车相送,林三爷携了妻子身后只跟了个双喜就信步往家里走去。

年初二开店的铺子不多,一些小贩就趁这个机会在平日不能摆的店铺门口摆了小摊,放眼望去,这些小摊就跟一眼望不到边一样。小玫从没见过这样的事,每过一个小摊子都要停下脚步问一问瞧一瞧。见妻子喜悦,林三爷也很高兴,凡是小玫问过瞧过的都让摊主包起来让双喜拎着,一个两个摊子没注意,等走过七八个摊子小玫才发现了,忙按住林三爷的手:“我不过随便瞧瞧,再问一问,又不是要买,再说买回去也没人用。”

林三爷本已让摊主把东西包起来,听了妻子这话就呵呵一笑:“值不得几个银子,再说初六不要去你家吗?到时带去给小舅他们玩。”小玫摇头叹气:“你啊,都快把桑渊惯坏了,这样可不成。”摊主已经把东西包好,听了这话也哈哈一笑:“这位爷和奶奶想是新婚?正是因为是新婚,所以才这样甜,况且小舅本是上客,自然要多对他好才是。”

林三爷听的眉毛都快飞起来,忙数了铜板递过去,小玫见他多给了几个,不由手悄悄地往他胳膊内掐了一下。林三爷当然明白小玫是什么意思,和她继续往下走,笑着道:“这新年大节的,不在家团圆着还出来摆摊,不就是想多挣几个,得了几句好话让我心里欢喜,他也能多赚些,这两厢便宜的事为什么不做?”

原来他还会这样想,小玫抿唇一笑没有接话,林三爷已凑到她耳边道:“我晓得你是这家里掌钱的,那样大主银子就你做主,这样小些银钱你就让我花了吧。”这人来人往的街上,丈夫对自己这样亲热,小玫一张脸不知什么又红到耳根,伸手推他的脸一下:“好了,知道了。我们快些回家吧。婆婆已经说过,初八是个上好吉日,让姨娘那日搬过来,我们回去再把姨娘的屋子收拾起来,等过了正月再买几个丫鬟回来。”

就这样一家一计过起日子来,林三爷听着妻子在那絮叨着以后要做什么,喜悦已溢满心底,除了说好再没别的可说。双喜瞧着前面这对夫妻,其实小玫做了三奶奶也没什么不好,她又和气又有主见,待下人们也好,比娶个不知道底细的要好。就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娶媳妇,不用再看着三爷三奶奶这样恩爱而羡慕?

初六小玫回了娘家,陈父过年过的满脸都是红光,也不晓得受了多少奉承和好话。见了女婿陈父也十分欢喜,拉着他说东道西,陈母把女儿拉到房里才道:“你爹这回回去可长脸了,别人晓得他不仅做了掌柜还把你嫁到林家,只说是祖上有德,祖宗保佑,还说你祖父祖母的坟埋的好。要真埋的好,也不用受那么多的苦。我啊,拉你进来不为别的,你爹这些日子有些飘飘然了,可要重重说说他。”

小玫笑着应了又道:“难道娘没有重重说说爹?”陈母瞟一眼女儿:“我自然是重重说过他,可是这种事情,总要全家大小都说了,他才明白事情好坏。”小玫还没笑出来就见陈父推开门进来,对小玫摇头道:“你瞧瞧你娘,话还是那么多,生怕我走邪路,你娘都嫁了我这么几十年了,还这样信不过我。”

陈母起身把丈夫往外推:“去,去,我们母女说悄悄话呢,不要你在旁边,还不快些去陪女婿。”陈父又呵呵一笑:“我这不是想和女婿喝两口酒,不晓得好酒被你藏到哪儿了,特意来问你吗?”陈母嘴里嘀咕一句就出去给他寻酒,陈父这才瞧着女儿道:“我进来是特地告诉你,别看林家门第高,这受了什么委屈就回家和我们说,你爹我当年也是能打的,就算我打不过,桑渊也快长大了。”

小玫嗯了一声:“我晓得,爹爹,你女婿对我很好。”这自然是能看的出来的,可陈父总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女儿良多,能帮女儿的也只有这些。陈母已拿了酒瓶进来:“去,快陪你女婿喝酒去,让桃儿给你备些下酒菜,前几日的卤肉冻鱼都还有,再炸盘花生就成。”桃儿在另外一边屋听见已经应了:“哎,我知道,已经在这切着呢,花生也要炸得了。”

陈母这才坐下对女儿道:“你爹和你说什么?”小玫抿唇一笑:“没说什么,就说要是他欺负我,我爹就去打他。”陈母笑出声:“这人,还是这样。反正娘晓得你是个聪明孩子,也没什么好叮嘱的,就一句,咱们家虽然穷,也不怕不结这门亲。”

小玫觉得心里暖呼呼的,这就是一家子,做什么事都不怕没人支持的一家子。

初八是秦姨娘搬到这边的日子,一大早林三爷就带了小玫过去那边接她。林老爷是从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的,早早的就出去外面应酬,林太太对秦姨娘说了几句话,不外就是去到那边宅子要对媳妇慈爱,闲了时就过来这边和自己斗牌说话。秦姨娘应了又给林太太磕头也就起身跟自己儿子媳妇离去。

虽然不是头一回搬出林家宅子,但秦姨娘的心情和上回有不同,上回心里满是喜悦,想着怎么对待媳妇,这回心里就添了几分忐忑。当看见儿子儿媳站在那等自己的时候,秦姨娘还是忍不住要落泪,林三爷是明白自己姨娘的心,上前扶住她的胳膊:“姨娘,这是大喜的事,您哭什么,我们一起回家吧。”

、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