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辞只好讪讪一笑。

沈怿轻哼一声,走到他跟前,随手揪起他锁骨上的那串链子,淡淡道:“七宝璎珞?我大梁的男子,是不带这种饰物的。但据我所知戎卢部族的人,倒是有这个习惯。”

晏寻微不可见的皱了一下眉,听他鄙薄地一笑:“想不到,锦衣卫里,还有外族人。”

“你真的是戎卢部族的人?”书辞看他并未反驳,不免惊讶。

晏寻冲她摇了摇头,“也不全是,我是在戎卢部长大,但自小无父无母,也不知究竟是哪里人。”

“原来是这样……”

一个话题结束,四周忽然莫名陷入一种僵硬而尴尬的气氛之中。

沈怿和晏寻两人话不投机,干脆不吭声,书辞站在他们对面,也不知道怎么吭声,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只能生硬的开口:“嗯……快到时间吃晚饭了。”

“我姐今天不在家,要不,咱们一块儿吃?”

这几日都是她悄悄去厨房留饭给自己,也的确没有同桌一块儿吃过,晏寻虽心向往之,又有些犹豫:“不会害你被人发觉?”

“没事的,我家的下人不多,我已经吩咐他们不可以来后院了。”书辞把柴房的门推开,“你们等我一下,我去看看饭菜好了没有。”

剩下两个人干站着,沈怿倒也客气,颔首冲他示意:“请。”

由于只有她一人在家,饭菜不多,书辞借口想在自己房里吃,刘婶自然没有怀疑,只是奇怪她为何非得亲手端菜,几次想帮忙,又都被挡了回去,只得作罢。

书辞右手本就不便,一路走来,沈怿自然瞧出端倪,待晏寻从她手上接过碗碟,他将她拉到自己跟前。

冷不丁碰到伤处,书辞倒抽了凉气,“你轻点……”

沈怿看了她一眼,放轻了动作,持起她的手腕,不由分说地将袖子撩上去。

臂膀上肤光胜雪,却赫然有一排暗红的牙印,看愈合的程度,大概已经伤了有几天了。

他瞳仁紧锁,皱着眉问:“谁咬的?”

“这个……说来话长,得空我再讲给你听。”

沈怿不吃她的缓兵之计,当下明白:“他咬了你?”

见他眸中的复杂的情绪,书辞竟莫名地心虚,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原因的……”

还没等她解释,晏寻已站了出来,神情认真:“这件事,我会负责。”

沈怿冷冷道:“不需要。”

他微颦起眉:“你又不是她什么人,凭什么替她回答?”

沈怿不以为意地轻哼一声,似笑非笑:“早晚得是。”

书辞夹在他俩中间万分尴尬,只得两头安抚:“菜快凉了,有什么话,吃过饭再说,好吧?”

她正想绕过去盛饭,胡同内忽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是有人大力踹开门的声响。

三人皆是一愣,只见偏门外涌入一队锦衣卫,将整个院子团团围住。

作者有话要说:

【同是天涯被捡人】

【工具人何苦为难工具人……】

狗链子一出场进展简直非一般的快……老王用了二十几章达到的效果,而他,只需要一章!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狗链子得的病,当然是——狂!犬!病!啦!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说笑】

现在明白他为什么叫狗链子了吧!←_←

【吸了任家的血,就是任家的人噢!】

☆、第三十八章

这群人闯进门, 二话不说当即将几个房间踹开, 翻箱倒柜开始找东西。

动静闹得太大,连下房里的丫头婆子们也跑出来凑热闹, 一见这阵势立马傻了眼, 纷纷缩了回去。

“你们……”书辞拦也没法拦,只见他们粗鲁至极,连茶盏花瓶之类也一并打碎在地, 不禁又气又惊, “你们这是作甚么?”

为首的锦衣卫一副公事公办的口气,“奉上头的指令, 言家有私藏禁/书之嫌,我等是来查案的。”

“查案?什么禁/书?”她越听越糊涂,“官爷,这里面有误会吧?”

那人相当不耐, 立时将腰刀拨开了些许:“官府办案,几时轮得到你多嘴!”

沈怿不动声色地朝前迈了一步,袖下的手已握成拳, 牢牢盯着他的动作……

“可是……”

可是你们这么砸下去,我心疼钱啊。书辞忍不住腹诽。

正想问他若是没找到禁/书, 这些东西是不是给赔, 背后一个声音忽然响起。

“柯江,让他们别找了。”

那人闻声抬头, 光影间走出来一个人,剑眉星目, 俊朗清秀,原本冷峻的面容被灯烛染得温和了几分,

一见是他,柯江忙施礼:“晏大人。”

晏寻略微颔首,轻轻应了声。

“数日找不见大人,唯恐您被何事绊住抽不开身,我等才依大人的意思来此搜查。”

这个大人自然是指肖云和,晏寻思忖着颔了颔首,“知道了,这里我已经查过,没有问题,把人都带走。”

“这……”

柯江显得有些迟疑。

他皱起眉:“让你带走就带走,有什么事我担着。”

晏寻虽年轻,但毕竟官阶高于自己,柯江无法,只得领命,将手下的人召回。

锦衣卫陆陆续续从院中撤走。

知道离开太久,他也必须回去向肖云和复命,晏寻等人都散去,才朝书辞道:“我得走了,你放心,他们不会再来。”

她说了句多谢,“那你保重。”

“嗯……”他想了想,又补充,“谢谢你救我一命。”

书辞微笑道:“别那么客气,你不也帮了我的忙么?”

晏寻从怀中摸出一块玉牌,放到她手中,“这是我的信物,往后若遇到麻烦,直接去北镇抚司找我,或者,报我的名字也行,没人会为难你。”

居然还有信物!

这种有人罩的感觉简直不能再好了,书辞感激地点头:“好!”

见她高兴成这样,晏寻也不由一笑,再道了别,转身出去。

书辞分外愉悦地将人送走,低头乐滋滋地端详那块玉牌,上好的和田玉,镂空边缘,正中刻着“晏寻”二字,像个尚方宝剑,她瞬间觉得这一口咬得一点都不亏。

不经意转过眼,沈怿正靠在门边看她,凉凉道:“送个玉就把你收买了?这么舍不得,干脆嫁过去算了。”

“你不明白。”书辞白他一眼,“这个东西可不一般,比免死金牌都有用。”

“你看……刚刚不就躲过一劫么?锦衣卫千户,手下多少人得听他的,就是大理寺顺天府也得卖个面子。”说完不禁赞叹,“这回这个人救得值。”

沈怿闻言侧头睇她:“意思是,我这个人救得不值了?”

“没有。”她笑道,“你也值你也值。”

这话简直敷衍得可以,他摇头故作怅然:“真是够势利的,亏我这么多次帮你忙,给你解围,出生入死,到头来竟还比不过一个张口咬人的狗。”

言罢,便一声长叹。

“世态炎凉,人心难测,我算是看明白了……”

想起前情种种,书辞听着歉疚不已,眼见沈怿抬脚就要走,忙上去拉住他。

“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神色清冷,“我知道,像我这般没本事的无名小卒,哪里配和人家锦衣卫大人相比。”

见他这么刻意看轻自己,书辞也怪难过的,“这哪儿跟哪儿啊,我又没说我喜欢他。”

沈怿淡淡问:“那你喜欢上谁了?”

“我……”

她顺口就要答,忽然间对上他的目光,声音戛然而止,后半句却也不知要说什么。

沈怿微侧着头,眸子正一转不转地望着她。

这一刻想起了很多事,胡同里的月光,长街上的大雨,还有漫山遍野,无边无际的芒草丛……

心里莫名的一软,书辞不自在地微微垂头,两手局促的放在腰间,含糊不清的支吾。

沈怿站得近了些,居高临下,像是把她整个人装了起来。半晌才伸出一只手,将她手腕轻轻握住。

他缓缓牵起袖子卷上去,指腹轻柔的在那道牙印上摩挲,面具后掩盖着的表情,瞧不出是喜是怒。书辞只能看见他那双眸子,神情专注至极。

“还疼么?”

“……有一点。”

沈怿无奈地看了她一眼,“让你乱捡人,现在知道厉害了?”末了又问道,“好好的,他咬你作甚么?”

“好像是得了什么病,病发时只能喝人血,喝烈酒才能缓解。”书辞也很无辜,“当时我手边又找不到酒。”

“那你就让他咬?”他皱眉薄责道,“也不知道躲一躲。”

“你以为我想的?这可不是一般的疼。”书辞摇了摇头,“可他手劲太大,我实在挣不开。”

“他还对你用强?”沈怿微眯起眼睛。

这话听着说不出的别扭,她只得解释:“发病的时候估计神志不清,也……不能算用强吧?”

沈怿将她袖子放下,冷声道:“再有下一次,让他试试,我绝对炸了他那张嘴。”

书辞刚收回手,闻言忍不住好笑,心下浮起丝丝酸甜,又飞快抬眼望了望他,“都是意外,都是意外,好了不说这个了……咱们先吃饭。”她索性抱着他的胳膊拖回屋里,沈怿倒也由她拉拉扯扯。

因惦记着家中的满地狼藉,书辞给他盛了碗饭,使劲往里夹菜,“一会儿你先吃着,我得让下人去收拾一下。”

沈怿握着筷子慢腾腾地玩弄,倒也不急着吃,只是忽然说:“你可知,这些锦衣卫都是群心狠手辣之徒。”

“我知道,他们是替皇上办事的,有时候六亲不认。”

“何止六亲不认。”他看着她,“这群人手段极其厉害,有一百方法让你死,也有一百种方式让你生不如死。这一点,连肃亲王都自愧不如。”

书辞若有所思地沉默着。

“你别看他表面上对你有礼。”他悠悠吃了口菜,“没准是另有所图……听见那段对话了么?他们之所以来你家,是因为本该来的人,其实是他。这答案就不言而喻了,他原是要对你下手的,不过由于伤重不便才放过了你,否则,你早就遭他毒手了,还傻乎乎地把他当好人。”

“可他毕竟把玉牌给了我……”

“给了你又如何,说不定,这还是个烫手的山芋,准备设计陷害你的。”他说得一本正经,连书辞都不由动摇起来。

书辞沉吟片刻:“那……我要扔掉?”

“依我看,毁掉最好。”沈怿漫不经心地吹了吹汤,睇她道,“记得要离他远一点,这种人可能没安好心的。”

与此同时,肖府书房内。

烛台上的灯火跳动,光亮不稳。

肖云和从太师椅上起身走了过来,定定看着面前的青年:“这么说,人是你调走的?”

晏寻神色未变,不卑不亢道:“是。”

他的脸阴沉得可怖,唇边的肌肉似怒到极点般微微抽动。

长袖随着他的胳膊在空中划出一个弧度,猎猎作响。

空寂的四周能清楚的听见那“啪”的一声。

肖云和不是习武之人,饶是用尽全力,这一巴掌打下去,在晏寻看来也就还好的程度。

“你倒也痛快,就这么承认了。”他气得发笑,手指冲着他,“好啊,你瞧瞧你办的事儿,自己失踪几天音讯全无便罢了,连我的人你也敢擅动?怎么着,翅膀硬了,还是临时想撂担子不干了?也成,横竖病得快死的人不是我。”

晏寻伸出拇指,轻轻抹去唇角的血,仍平静地叫他息怒:“此次发病误了您的事,是属下无能。不过,属下这些天已在言家找过了,并未发现碎片的下落。想来是消息出了偏差,也未可知。”

肖云和怒气未消,胸膛起伏不定,“你当真找过了?”

他面不改色地回答:“找过了,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没有遗漏。”说着又抬眼,“言家附近有内军守着,所以一直没机会把讯息带给大人。”

肖云和听完,皱眉干瞪着他,半信半疑的样子。

晏寻一面观察他的神色,一面解释,“属下这么做其实全是为了大人您着想,大人不是教导过属下做事应该收敛么?这样动不动就掀瓦拆房子的,太过张扬了,万一被肃亲王的眼线发觉,岂不是对大人不利。”这句话恰恰是上次他亲口对他说的,此时此刻被他用在这件事上,倒让人无法反驳。

沉默了良久,肖云和才转身走回案后坐下,气息不顺地吐纳了片刻,方道:“我的事他查了那么久,怕是早就知道了……不过你这么说,也有道理,眼下他掌控内军,咱们得来的情报的确不一定准,罢了,你下去吧,我一个人静静。”

晏寻抱拳施礼,依言退出门。

等走到回廊上时,他才大松了口气:好在是应付过去了……

尽管被沈怿连吓带唬了一通,那块玉牌书辞到底还是没有销毁,毕竟是人家的东西,万一哪天心血来潮想瞧一瞧讨回去,自己岂不是百口莫辩。

而且她也发现,锦衣卫虽名声在外,但晏寻却是出奇的好相处,在街上为数不多的几次巧遇中,他几乎每回都有停下来和她说上半天的话,语气平易近人,连半点官架子也没有,和某位王爷的气场完全不一样。

这就愈发改变了她对锦衣卫的看法。

今年润七月,夏季比之往年要长,每天都是灼热的大太阳,连着半个月没下雨了。

言则也连着半个月没有回家了。

事情得从数日前隆安皇帝在南御苑观看了一场比武说起,安家的大公子文武双全,尤其是在射箭上颇有造诣。见他耍了一套剑法,打了一套拳,皇帝甚是愉悦,当下便要赏,不料这位年轻公子推了金银财宝,只说想与肃亲王手下的言校尉比试一场。

少年有好胜之心,对于这个要求,沈皓自然没有异议,觉得既是要比,那索性正式一点,干脆下了道圣旨,定好时间地点,赢了有赏,输了也得罚。

安公子又认为,老前辈说不定会让着自己,所以罚得罚重些,大家比试也更加公平认真。于是闹到最后变成了,输者直接降职一等守城门一个月。

虽然从一开始便不打算放水让着他,面对如此天降横祸,言则也是有苦说不出,只好没日没夜在营里苦练箭法。

安家这是正面和言家杠上了,青年人气性盛,不用细想书辞也知道背后是谁挑唆的。

“咱们老爷这么个练法,会不会吃不消啊。”紫玉一手提着食盒一手举着伞给她遮太阳。

书辞摇头轻叹:“难说,上回见他就在用膏药擦手臂,没准是伤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