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玉心里就有些慌,然后她就想着,这事万不能让娘知道了。便是娘真的知道了,到时她也要将这事栽赃到旁人的身上去。

这马车里除却她,余下的旁人也就只有叶明兰和叶明月了。

她抬眼望了一望,只见这两个人依然是自顾自的坐在那里摇着自己手里的扇子,压根就没有往她这里望一眼,仿似根本就不晓得她的扇子扇面破了一般。

但方才自己那样的惊叫声,这两个人不可能没有听到的。

叶明玉的心里就有些着了恼。

她好歹也是她们的姐姐,可她们两个人竟然敢这样的轻视她。

她再一瞧,见叶明月手里拿的是一柄白绢绣梨花春燕黑漆红木柄的团扇,叶明兰手里拿的是一柄白绫绣兰花蝴蝶棕竹柄的海棠形扇子。打眼一瞧,无论是扇面料子,还是上面的刺绣,抑或是扇柄,都是叶明月的团扇要更好一些。

叶明玉想了想,然后撒手就将自己已经坏掉的扇子放到了一旁,转而对叶明月说着:“五妹妹,你可有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叶明月闻言,摇着团扇的手就一顿。但随即她复又慢慢的摇着团扇,然后偏了头,似笑非笑的望着叶明玉,说着:“没听过。”

叶明玉只被她这句话给噎的一时都不晓得该说什么了。

叶明兰自然也晓得叶明玉这是什么意思,但是事不关己,她何必要开口去说什么?没的待会还要将叶明玉的那股子邪火引到了自己身上来,所以还是坐在一旁只当没有听见,由着她们两个人去争论好了。

这时就听得叶明玉在那里耐心的同叶明月说着孔融让梨的典故。叶明月是一副要听不听的模样,唇角则一直弯着,要笑不笑的样子。

末了叶明玉就在总结着:“所以这个典故的意思就是,这小的,就该让着大的。便是得了什么好东西了,兄长姐姐没有的,那也该将自己的这东西让给自己的兄长姐姐。五妹妹,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叶明月笑吟吟的点了点头,“所以待会儿要是席间有梨,我一定挑一个最大的给三姐姐。”

然后又状似一脸天真的问着叶明玉:“三姐姐,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叶明玉:.......

其实她只是想要叶明月手里的团扇而已,谁要她真的让了大的梨子给她?她不会举一反三的吗?所以这个叶明月到底是真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意思,还是她压根就是个傻的?

虽然叶明玉晓得叶明月的绣工精湛,但到底没有见过叶明月在读书上面如何,所以她心里便有些鄙视的想着,到底爹是小娘养的,娘又是个商女,这五妹妹竟然是连孔融让梨这样的典故都不晓得。饶是她都说的都这样的清楚了,这个五妹妹竟然还不明白她的意思。

但是叶明玉还是不敢对叶明月用强。

反正也不晓得为何,她潜意识里就觉得叶明月是个不好惹的。若是惹恼了她,只怕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譬如说祠堂扮鬼吓唬人的那次,最后自己可是反被叶明月给吓到了。而且说起来她毕竟是有个户部郎中的爹和一个庶吉士的哥哥......

于是叶明玉便沉着一张脸望向了叶明兰。

对叶明兰她可就没有那么多忌惮了。

叶明兰是姨娘生的,平日里瞧着又惯是温柔沉静,更何况自己毕竟也是她的姐姐,论理她说什么了,叶明兰是不该违逆的。

于是叶明玉就直接将自己的右手对着叶明兰伸了过去,说着:“将你手里的扇子给我。”

今日原就天热,而叶明玉生的也较为丰腴,更是怕热了,哪里还能离得了扇子?自己的扇子不慎被自己失手给拍破了,找叶明月要不来,那就找叶明兰要。左右叶明兰的这扇子虽然看着一般,但总好过于没有。

叶明兰万料不到纵然是她不出声,可叶明月的这股子邪火最后还是烧到了她的头上来。

她自然是不想将自己的扇子让给叶明玉的。叶明玉觉得热,难不成她就不觉得热了?且凭什么叶明玉的扇子被她自己给弄坏了,她转头就找自己要了?还要的这样颐指气使的?她是丫鬟了,还是仆妇了?叶明玉就用这样命令的口气同她说话?

她同叶明玉一般儿都是武安伯府里的姑娘。

只是她虽然是气的双臂都软了,可面上到底也并没有显出什么怒色来,只是握紧了手中扇子的棕竹柄,同时轻声细语的说着:“三姐姐,这扇子是我最喜爱的。”

“你可真是眼皮子够浅,没见过好东西。这样的一柄破扇子就成了你最喜爱的?”叶明玉的语气里满满的都是不屑和鄙视,“这样的扇子你就是送给我我都不要。不过是今儿先给我用一日,等回去了我自然会还你。放心,我才不会要你的这把破扇子呢。”

叶明兰听了她这话,只气的暗地里银牙暗咬。

明明是想要用她的扇子,可竟然还用这样不屑鄙视的语气来说她。

她有心想要不给,但自己在武安伯府里的地位实在是尴尬。

她说起来虽然是武安伯府里的姑娘,是主子,但蒋氏的那性子,原就极是看不上庶出的子女,平日里言语之间又一直打压,不说叶明玉了,便是连府里地位稍微高些的仆妇丫鬟都瞧不上她。可偏生自己的姨娘又是个不争气的,只会一味的唯唯诺诺,从不敢与人高声说半个字,她能指靠得上谁?又敢多张扬放肆?所以在叶明玉等人的面前也就唯有一直温婉柔顺,从来都是她们说什么她都不敢违逆的。

但是现下,她也不晓得为何,就是不愿意将手里的扇子给叶明玉。

为什么她要给呢?就因为自己是姨娘生的,而她叶明玉是太太肚子里爬出来的缘故?可自己这么些年一直顺从她还不够的吗?

叶明兰紧紧的抿着唇,右手更是牢牢的攥着扇子柄,用力之大,连指关节和指甲那里都是青白一片。

第40章 宁远侯府

叶明月唇角带了笑意的坐在那里,一面有一下没一下的摇着手里的扇子,一面瞧着眼前的这出戏。

她压根就没想过要帮叶明兰。

为什么要帮呢?方才叶明玉找她要扇子的时候,叶明兰坐在这里可是一句话都没说。但凡自己性子稍微软弱些,只怕这当会她的团扇就已经在叶明玉的手里了。所以这当会她也没打算要开口帮叶明兰说话。

只是后来她瞧着叶明兰的神情慢慢的就有些不对劲了。

不是害怕,也不是伤心,反倒是满目悲愤。

叶明月立时就晓得要遭。

但凡是个人,那都有自己的一个底线。而一旦触及到那个底线了,只怕就会不管不顾,哪怕就是豁出命了也要去反抗。

眼下叶明兰可能就是被叶明玉给逼迫到了这个临界点了。

但是这样狭小、逼仄的一个车厢,若是她们两个人之间真的发生了点什么,只怕必然是会殃及到她的。且这到底是在永安侯府的门前,今日来给徐老太太贺寿的又都是高门世家,要是她们两个人真的在这里闹出点什么来,那武安伯府往后可真是会沦为旁人口中的笑柄了。而他们二房说起来毕竟也是武安伯府的一份子,到时连带着他们一家子也会被满京城的人笑话的。

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叶明月心中瞬息万变,快速的度量了一下现在的局面,然后立时就晓得自己该帮谁说话。

左右叶明玉一直讨厌她,便是自己再帮她说话,她心中也不会感念她半分。且这事说起来原就是叶明玉不占理,所以自己是万不能帮叶明玉的。倒不如去帮叶明兰,说不定这样她心里还会念着自己的几分好呢。

于是叶明月就笑道:“三姐姐,你方才说的那个孔融让梨的典故,我想起来了。好像这个典故不单单是说做弟弟妹妹的要谦让着哥哥姐姐,做哥哥姐姐的也一样要谦让着弟弟妹妹,是不是这样的啊三姐姐?”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她更是状似一脸天真的望着叶明玉。

叶明玉只被她这一句话给臊的紫涨了脸皮,片刻之后又咬牙反驳道:“胡说什么。当然是做弟弟妹妹的要谦让着哥哥姐姐了,哪里有做哥哥姐姐的谦让着弟弟妹妹的理?你有见过做长辈的谦让过做小辈的吗?”

“可三姐姐跟我和四姐姐是平辈的关系,并不是长辈小辈的关系。”叶明月的声音有些冷了下来,“若是三姐姐觉得我这话说的不对,不若现下我就将我说的这几句话告诉祖母和大伯母,让她们给评评理?”

叶明玉就有些慌了。

纵然蒋氏再是不喜庶出的子女,可说到底方才的事她可是半点理都不占的。

哪里有自己的扇子坏了,然后就去找自己的妹妹强要了?还说了长辈小辈这样的话出来。务必要她们都谦让着她。且说起来叶明兰毕竟是大房的庶女,她是三房的嫡女,她这样对叶明兰,听在林氏的耳中,林氏会怎么想?说到底将来是大房要承袭爵位的,便是现下有祖母罩着,可往后怎么办呢?所以暂且还是不要彼此闹僵的好,不然她回去又要挨母亲的一顿骂了。

叶明玉想到这里,由不得的就狠狠的剜了一眼叶明月,然后就气鼓鼓的坐在那里,再也不理会叶明月和叶明兰了。

叶明月当然不会在意叶明玉对自己是什么态度了,她只是照样坐在那里闲散的摇着手里的团扇。

好在片刻之后马车终于是进了宁远侯府的大门,一直到二门那里才停了下来。然后就有各人的丫鬟请着自己的姑娘下马车。

叶明月扶着黄鹂的手下了马车,身后叶明兰也扶着荷香的手下了马车。

外面明晃晃的日头,照在人身上简直就要把人给晒化了一般。叶明月忙举了手里的团扇在面前,略略的挡了挡日光。

随后她便望向四周,一眼看到的都是各家前来贺寿的女眷。

来之前她也稍微的了解了一下这宁远侯府的情况,晓得这宁远侯府同他们武安伯府一样都是军功起家,祖上都是同着太、祖一块儿马上打了这天下下来。只不过宁远侯的这祖上是个极其聪明的。他晓得太、祖因着自己是军将出身,最后却夺了这天下的缘故,所以心中对那些同样是军将出身,同时又有才能的人大为的忌惮。于是等到天下大定,再不必大兴兵戈的时候,这宁远侯的祖上就称病上书致仕,悉数将自己手中的兵权都交了出来不说,还不肯受任何有实权的官位,只是领了一个宁远侯的空闲爵位,日日在家中养鱼遛鸟。同时他又严令着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再从军,转而是重金聘请了饱学之士来教着他们读书,要他们往后走从文的路子。

太、祖见着他这样的识趣,赏赐不断不说,更是对他的子孙后代尤为的照顾。而他的子孙后代也是代代都会出一两个争气的。旁的不说,只说现任的宁远侯,也就是今日过寿的老太太的儿子,非但是身上世袭了宁远侯的爵位,同时还官至正三品的通政使,管着一个通政司。也正是因着这,所以今日老太太七十大寿才会有这样多的人前来恭贺。

不过好在宁远侯府的丫鬟仆妇显然是一早就受过训练了,所以现下纵然是不停的有女眷进来,可这些丫鬟仆妇依然是面上带了得体的笑容,给各位女眷指着路。有那等身家显赫的,自然是会有丫鬟仆妇特地上来迎接着,然后在前面引领着她们一直往里走。

相对于宁远侯府来说,武安伯府自然算不得显赫,所以并没有丫鬟仆妇前来迎接,只是沿路有丫鬟仆妇面带笑意的指引着她们该往哪里走。

寿宴设在花园里的三间花厅里。一路都是十字海棠的花街铺地,两旁绣墩草,中间夹杂了一些萱草,纤细的花茎上开了或金黄或橘红的花,瞧着就觉得很温暖宁静。

远远的听得丝竹盈耳,又循着塘沿走了一会,绕过一带朱红栏杆,便到了那三间花厅。

花厅门上窗上的湘妃竹帘子早就是被高高的卷了起来,可以看到里面熙熙攘攘,或坐或站的都是各家的女眷。

有小丫鬟迎了出来,随后引领着蒋氏等人入了花厅。

叶明月不着痕迹的四处望了望,便见花厅明间正面的描金漆画花梨木罗汉床上正坐了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

她穿了宝蓝色盘金彩绣云蝠寿字纹的杭罗褙子,头上戴了镶红蓝绿宝石的寿字簪子和云头凤纹的赤金簪子,正满面带笑的坐在那里同着旁边的人说话。

叶明月便晓得这就是今日的寿星徐老太太了。

蒋氏扶着冬梅的手要给徐老太太行礼,林氏薛氏和叶明月等人见状,忙也都屈膝行了礼下去。

虽说是身份尊卑有别,但蒋氏毕竟也近六十岁的人了,说起来也是亲家,徐老太太不可能真的让她给自己行礼。于是她忙唤着旁边的丫鬟扶了蒋氏起来,请着她旁边落座。

至于林氏和薛氏,还有叶明月她们,毕竟是晚辈,今日又是她的寿辰,所以徐老太太便端坐在罗汉床上受了她们的礼。

一时众人行毕礼直起身站了起来,徐老太太先是望了望林氏和薛氏,随后又望了后面一溜儿排开的叶明珠等人,然后她的目光就落在薛氏和叶明月的身上。

宁远侯府和武安伯府毕竟是亲家,所以武安伯府里的人徐老太太都是识得的。只不过叶明云嫁过来的时候薛氏随着叶贤嘉在外地任上,所以徐老太太便不识得她和叶明月。

当下徐老太太便笑着问薛氏:“你便是三太太?”

薛氏赶忙的屈膝又行了一礼,随后面上陪了笑意的回道:“劳老太太垂问,正是。”

徐老太太点了点头,目光又望向了叶明月。然后她的目光中就带了诧异之色。

她活了这么一大把的年纪,见过美貌的小姑娘也不少了。旁的不说,被人称为京城双姝的两个,一个是亲家的女儿,素日她也常见的,一个更是自己的孙女儿。可眼前的这个小姑娘,虽是年岁不大,但生的肌肤雪白、粉嫩,当真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一般。若是公道的说一句话,可真是把自己的孙女儿和叶明珠都给比下去了。

徐老太太就问着蒋氏:“这位也是你的孙女儿?怎么我以往竟然都没有见过?”

蒋氏见着徐老太太望着叶明月时面上诧异的神情,早就是觉得心里不自在的了。这当会听得徐老太太发问,但她少不得的又得面上陪了笑意的回道:“这孩子随着她的父亲和母亲一直在外地任上,年前腊八才回了京。最近也一直没得空闲,所以就没有带她来拜见过您。”

徐老太太便晓得这是叶贤嘉和薛氏的女儿了。于是她便笑着对蒋氏说道:“亲家可真是好福气,竟然是生了这样齐整的一位孙女儿。”

一旁的众位夫人女眷听得徐老太太夸赞叶明月生的好,于是便也附和着都夸了叶明月几句,又恭贺着蒋氏和薛氏。

薛氏自然是面上得意,但蒋氏面上的笑意则是甚为的勉强。

而叶明月是面上做了害羞的模样,微垂了头。但一面眼角余光还是迅速的在花厅里面各处扫着,看苏莹可有过来。

随后她就在东南角落那里看到了苏莹。

第41章 花园相见

苏莹穿了水绿色绣五彩花草纹样的褙子,正温婉和顺的坐在孙氏的后面。

早先薛氏和叶明月等人进来的时候,她的目光就一直望着她们两人了。但碍于母亲目前就坐在自己前面,她也并不敢开口去同薛氏和叶明月说话。

这当会对上叶明月的目光,不晓得为什么,她忽然的就觉得眼圈有些发热,于是忙垂下了头去。片刻之后她方才又抬起头来望着叶明月。

在一块儿相处了十来年,叶明月如何会不晓得苏莹的性子?这当会虽然苏莹面上扑了米粉,两腮上又打了胭脂,瞧着粉粉白白的,如三春枝头刚盛开的桃花一般,但叶明月晓得,卸掉这些脂粉,底下的那张脸定然是很憔悴。

她便微微的侧了侧头,对着苏莹眨了两下眼睛。

苏莹会意,随即便也不再看叶明月,转而是双手交握着放在膝上,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在那里。

这时一屋子年长些的女眷都在闲话一些趣事,片刻的功夫过后,就有丫鬟过来说着:“大奶奶差奴婢过来说一声,戏台子那边都好了,请着老祖宗和众位夫人姑娘都过去看戏呢。”

这丫鬟口中的大奶奶,名叫做沈琳,是现任梁国公的嫡长女,嫁的是宁远侯的长子。

梁国公的祖上原袭封的是会宁伯的爵位,只是后来有了从龙之功,于是皇帝便将这会宁伯的爵位提升为了梁国公,同时梁国公的世子又尚了公主,从此这梁国公府一脉便更是圣眷优渥了。只不过现任梁国公多少有些荒唐,仗着自己和现如今的皇帝说起来原也是表兄弟的关系,所以颇有些仗势欺人,办差也不仔细,后来便渐渐的不得皇帝喜爱了。不过好在他生了一个很是争气的儿子,现下弱冠不到的年纪便已是正三品的昭武将军了,又领着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的头衔,是以满京城里的人谁敢小觑了梁国公府?而也因着这,沈琳在这宁远侯府里也是无人敢得罪的。

现下沈琳遣了丫鬟过来说戏台子那边已经好了的事,徐老太太便笑着同花厅里的众位女眷笑道:“既然戏台子那里都好了,那咱们就都听戏去罢。”

众人自然是答应了。徐老太太就又笑着对一群夫人说道:“咱们去听戏倒也罢了,只是可别拘了这些年轻的小姑娘们硬陪着咱们一块儿去。我这花园子虽一般,但有几处的景致尚且还能入得眼,你们若是有不想看戏的,大可以到处去游玩,沿路都会有丫鬟们照应着。”

众位夫人闻言都笑了起来,于是便纷纷的问着自家的女儿是要一起去看戏呢,还是要去花园子里游玩呢?

叶明月今日原就是为着要见苏莹一面,同她好好的说几句话儿才来宁远侯府的,若是一直和这些夫人太太们待在一起,可还怎么同苏莹说话呢?可巧这会儿听了徐老太太的话,她巴不得一声儿,忙对着苏莹递了个眼色。苏莹会意,对着她微微的点了点头。

于是叶明月当先对薛氏说道:“娘,我是不耐烦去看什么劳什子戏的。不若这样,我带了黄鹂和小茶去这花园子里逛逛?左右徐老夫人都说了,这园子里各处都有丫鬟们照应着,您也不用担心我会在这里迷了路。”

薛氏方才得众人好一番恭维,说她生了这样一个相貌齐整的女儿,现下正是两腮喜气盈盈的呢。

她听得叶明月这样恳求着,又想了想徐老太太方才说的话,又见黄鹂和小茶都跟着叶明月,于是便觉得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就说着:“那你便去逛逛。只是记得不要走远。再有,日头大,在长廊下树荫底下走走便罢了,可千万别傻站在日头里,仔细晒黑了。”

叶明月忙答应了,随后就带了黄鹂和小茶转身走了。

等得绕过了一道弯儿,眼见得看不到徐老太太和薛氏等人了,叶明月便吩咐着小茶,让她留在这里,待会若是看到苏莹过来了,立时便引着她过来见她。

小茶答应了。叶明月便和黄鹂一块儿往前走,打算找一个隐僻些的所在,待会儿好和苏莹说话。

孙氏既然防苏莹防的那样的紧,就算是苏莹待会儿找了个借口出来,指不定的孙氏还会暗地里遣了丫头跟随着她呢。为了不让苏莹回去遭到孙氏的责骂,这次她与苏莹的会面势必是要办的妥帖些。

先时徐老太太说她这宁远侯府的花园子一般,只有几处的景致可入得眼,叶明月虽然知道这是徐老太太的谦虚之词,可是这当会自己亲眼瞧了,她一时就觉得,这徐老太太实在是太谦虚了。

若是说这宁远侯府的花园子还算一般的话,那满京城里也找不出几个还能看的花园子了。

一路走来,或古木,或琪花,或假山,或池塘,没有一处不是极妙的风景。

这般的找了一会,叶明月便发现了一处很好的所在。

那是一座盖在水中央的水榭,底下几根粗木架了空,托着一间四面俱雕镂着十字海棠格心槅扇的屋子。格心上面都糊了雪白的高丽纸不说,屋子四面又都是芦苇掩覆。正值仲夏,一丛丛的芦苇笔直翠绿,有风吹过来的时候,齐齐的弯了腰,绿波一片。

叶明月觉得这处就甚好,人在里面,推开了四面的槅扇,不说有芦苇掩映着,旁人轻易看不到里面的情形,便是自己在里面,若是细心的观看,自然是可以看到四壁的情况的。

只不过现下这水榭的四壁槅扇却是紧紧的闭着,也不晓得里面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通向这水榭的是竹桥,走在上面颇有些晃晃悠悠的意思。

叶明月晓得黄鹂怕水,这竹桥只怕她是不敢来走的。于是她就吩咐着黄鹂在岸上候着,她自己却是抬脚上了竹桥。

只是走到水榭的门旁,她正待要推了门进去看看里面是个什么样的情形时,却忽然听得里面有人在说话。

她当先听到的是一句钰哥哥。

其声清泉过石一般,极是轻柔动听,想来是一位年纪不大的少女。

叶明月的第一反应是,好可惜,没想到这里竟然已经有人了。

然后这时她便听到了另外一道声音。

“我对你说过很多次了,不要叫我钰哥哥。”

其声冷漠,淬了冰渣子一般,听在耳中便会觉得浑身发寒。

叶明月心中骤然一惊。

若是她没有听错,这应当是沈钰的声音啊。

再是联想到这宁远侯府的大奶奶正是沈钰的亲姐姐,今日既然是徐老太太过七十大寿,沈钰也是应当过来贺寿的,且方才那少女唤的也正是钰哥哥......

看来方才说话的这男子必然就是沈钰了。孤男寡女的在里面,谁晓得他们在做什么呢?自己就这样傻不愣登的撞破了他们的好事,若是教沈钰发现了自己在这里,他不会一时羞恼之下就杀了她灭口的吧?

叶明月想到这里,心中只暗暗的叫了一声苦。当下她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想,忙转身就要离开。

但脚底下的毕竟是竹桥。方才她过来的时候不慌不忙,脚步又轻,所以竹桥并没有响声。可是这当会她多少心中有些慌乱,脚步就重了起来,于是立时便有轻微的咯吱咯吱的声音响了起来。

但叶明月现下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她只想着要快点离开这里,然后重又混入到人群里去,到时沈钰哪里会晓得在屋外偷听到他们说话的会是谁?反正他总不可能一一的查问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