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城外二十里那个,没有多远。”沈少夫人安抚他道,“还带着你叶姐姐一道去,娘有人陪,身子也好,你不用担心。”

徐泰然后面还想说什么,但听到珠华一起去,又是个意外,望了珠华一眼,就把自己的话忘了。

话都到此,珠华再推拒也很难,再说到城外庄子上去,对她来说倒比留在国公府里自在,不用管别人的脸色想法。

她就陪着去住一阵,正好可以避开张巧绸正盛的锋芒,也是好事——张老太太和张兴文两个总还不至于干出直接拿刀划花她脸的事,张巧绸可真保不准,蠢人的杀伤力有时是不可预料的。

当下屋里又开始收拾起来,沈少夫人雷厉风行,又打发人去和老太太及国公夫人说。

先前徐世子和沈少夫人再度拌嘴,怒气冲冲地直接出了府门,一路见着的人不少,消息正传到了两位长辈处,此时沈少夫人说要去庄上散心,老太太和国公夫人想一想,便都同意了——沈少夫人身上有封号,和一般做人媳妇的不同,她的自由度原就要高一些,这下又是徐世子没理,不管怎样,他不该找着孕妇拌嘴。

于是便各送了一堆东西过来,又特给配了个随行大夫。

有点麻烦的是叶明光,他现在正式启蒙了,张推官给请了个秀才在家教他和张良勇,平时自己也时常过问,这一去庄子上,肯定就没这个条件了。

沈少夫人考虑之后,想把叶明光留在府里,跟着儿子一起,魏国公府的家学,自然是没得说的。但叶明光坚决不肯,珠华想想把他一个人丢在别人家里一两个月,确实难为了他,便顺了他的意,把他一道带上,只是格外又带上一堆书籍笔墨。

沈少夫人再派人去张家,不知怎么说的,总之张推官同意了,去的人带了一堆珠华和叶明光的日常用物回来,其中包括新给叶明光布置的功课,墨迹未干,洋洋洒洒写了十来张纸,倒是免了珠华的一桩心事。

虽然只是去城外小住,但最终收拾出了七八辆大车的东西,两天后,一行人浩荡往城外而去。

**

隔天。

徐世子在和妻子吵架就没回过府,这天傍晚,他终于再度踏进了正房的门扉。

然后他就傻眼了。

“你们奶奶呢?!”他拧着浓眉质问屋里剩下的三四个丫头。

沈少夫人把大丫头基本全带走了,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和摘星对应的揽月管总。此刻揽月镇定上前:“回世子爷话,大夫说奶奶不宜劳神,要静静养一段时日才好,所以奶奶去城外庄子上了。”

徐世子呆立一会,喷火:“——把徐泰然那臭小子给我叫来!”

揽月应声,匆匆去了。

不一刻,徐泰然过来,行了礼,就大咧咧上前:“爹,你找我什么事?”

“你有脸问!”徐世子狠狠瞪他,“我叫你办的事,你怎么办的?”

徐泰然莫名其妙:“爹叫我办什么——”

他卡住,脸上一副“糟了”的表情。

“居然还要我问才想起来!”徐世子更生气了,“你是见着叶家那小丫头就失了魂吧?我叫你替我跟你娘道歉,你忘得干净就罢了,连你娘走了你都不记得去告诉我一声,养你有什么用,做老子的真是一点也指望不上你!”

徐泰然抓抓脸,有点不好意思地道:“爹,你说什么呢,我就是觉得叶姐姐好看罢了,又没别的心思,哪像你说的那样。”

徐世子冷笑:“连你老子都忘一边去了,还没别的心思,那我现在替你去向她提亲,你要不要?”

徐泰然眼睛一亮,但随即摇了摇头:“不行,叶姐姐有婚约的,我不能坏人姻缘。”

徐世子喷他:“有婚约又不是成了婚,看你这点出息,真不像老子的儿子!”

徐世子此刻虽然暴躁,但他其实很宠嫡长子,没怎么真格罚过,徐泰然也不怕他,就顶道:“爹有出息,怎么不自己去跟娘道歉。”

徐世子叫堵得窒了一下:“臭小子,就不知道为父分忧,我前一天晚上刚和你娘赔了罪,隔天又要去道歉,叫你爹的脸往哪里放?”

徐泰然道:“那爹就不要一直惹娘生气嘛。”

“惹都惹了,还能怎么样,你怎么不说你娘脾气大,我不过说错句话,就不依不饶的,现在更好,还直接去庄子上了,谁家媳妇这么做的——”徐世子说着说着,忽然反应过来了,“臭小子,你还训起你爹来了,我先和你算账!”

他走上前,徐泰然不躲,老实地站着,由他拍了两下,徐世子就下不去手了,心烦地踹他一脚:“去去去,看见你就烦!”

徐泰然“哦”一声,走了。

徐世子在背后心塞地:“……”

养儿子真是没有什么用,老子这么不痛快了,连安慰都不晓得安慰一声!

☆、第75章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童子清脆的背书声回应在村庄的小道上,悠扬动听,所以会出现两遍,因为背书的是两个人,前一个是叶明光,后一个是端姐儿。

不知不觉,沈少夫人领着小辈们在庄子上住了快半个月了,沈少夫人固然舒心,不用管家事也不用和丈夫斗气,孩子们更开心,连珠华都不例外。

这庄子离城二十里,要说也没什么特别景致,他们来的时候已是十月初了,霜降过去,稻米都已收割完毕,田里剩的稻穗都捡光了,放眼望去,只余大片空落落的田地,连田边种的一些树木的叶子都泛黄掉得差不多了。庄上建的屋舍同一般农户比算气派,但往金陵城里一放,就排不上号了,车队刚顺着唯一一条平整宽阔足以行车的道路进来的时候,这周遭景色简直可用荒凉形容。

但住了不上两三天,孩子们就都爱上了这里,没别的,地方够大,庄上全是沈少夫人名下的佃户,没外人,在田庄的范围内都可以随便乱跑。

珠华起初只带着叶明光,场地这么大,终于不用和跳绳踢毽子较劲了,她和叶明光天天早上起来,先绕着田庄跑一圈,跑完再回去吃早饭,庄上有个管事家的媳妇烙的一手好饼,酥香爽口,吃完继续出去晃悠,这回是晨读了,在广阔的天地里读书,跟圈在张家小小的书斋里又是不同的体验。

他两个总是出去,端姐儿又哪里呆得住,不过她才将六岁,晨跑肯定没有体力参与,就挤进了随后的晨读里,大约是摸过叶明光卷发的缘故,她一点也不怕生,由奶娘牵着,跟在叶明光身后迈着碎步,叶明光背一句,她也不管什么意思,跟着就学舌一句。

学一阵下来,回去还真能背几句给沈少夫人听了,只是有时会背岔了,两首窜一起去。不过这就够沈少夫人欢喜的了,同叶明光玩笑:“该给你开束脩了,不知给多少合适?”

“我有钱,我给!”

端姐儿软软说着,就问奶娘要她的小箱子——她专有个精巧的小木箱,放着月钱及逢年过节收到的金银元宝锞子,只是这趟出来散心,当然不会把她的一点家当还带着了。

奶娘拿不出来,只能拿话哄她,端姐儿微微撅了嘴:“叶哥哥,我只能先欠着了。”

沈少夫人就笑,逗起女儿:“你可得记好了,回去要给人家,你要忘了,你叶哥哥还以为你存心赖账呢。”

叶明光终于找着说话机会,忙推辞道:“不要,我自己愿意带妹妹玩。”

他还真不烦端姐儿,端姐儿让教得好,从不乱发脾气,说话都慢声细语的,只有一条让他有些无奈:好摸他的头发,有时会先问,有时小手悄悄地就过来了。叶明光搞不懂小孩子在想什么,开口问了端姐儿就一副无辜脸笑眯眯,说:“哥哥头发好玩呀。”

头发不都差不多,有什么好玩不好玩之分?叶明光不明白,只好求助珠华。

珠华听他说“姐姐,小孩子好难懂”的时候差点笑出来,硬忍住了,道:“你不喜欢的话,那我去劝劝端姐儿,让她以后不要摸你的头发了。”

她觉得叶明光能忍端姐儿一直学他背书已经很不错了,不能过于压抑他,单方面地让一方无限度退让另一方,最终对两方都不是好事。

谁知叶明光想了想,却叫住她:“姐姐,算了,她也没使劲,随她去罢,再过一阵她腻了就好了。”

珠华忍笑道:“……好。”

回头学了给沈少夫人听,两个人都笑成一团,沈少夫人道:“你弟弟脾气倒好,我看比你还温柔些。”

珠华摇头:“光哥儿平时可不这样,不然我觉得好笑呢。”

就把好几年前叶明光为一碗蛋羹和表哥打起来,等长辈来了有条有理告状的事说了,然后总结道:“少夫人别看光哥儿长得秀气,其实他心里主意可正,一杆秤称得平平的,喜欢让人时才让,若不喜欢,他一点也不肯让的。”

她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有私心的,叶明光和端姐儿两个人在身份上不需讳言,就是有上下之分,但她不希望叶明光为此就要被端姐儿压下,在相处里自动低一格,更不希望别人这么认为,所以她点了一下。

沈少夫人听住了,待她说完,大加赞赏:“是吗?那么小就能把事说得条理明晰,真是聪慧非常,比你又强多了。”

珠华:“……”

难得在沈少夫人面前用回心机,又用歪了,箭倒插回了自己身上,膝盖好痛。

沈少夫人看着她的脸色,笑了:“珠儿,你别不服气,光哥儿越聪明,读书越好,你将来才越有依靠,你们姐弟相依为命这么些年,这情分足够弥补你没有父母所依的缺憾了。你那小女婿我没见过,也许现在看着不错,他家道艰难时,你没有弃他而去,你对他也算有些恩义,但男人的心,是最靠不住的,这恩义他一年两年记得,十年八年又如何?红颜未老恩先断,这种先例可太多了。”

她说着,略有些自嘲地一笑,“你看看我便知道了,家世,相貌,能为,哪一样弱与人?没过多久,他还是左一个右一个的纳人了,找的那些贱人,连替我穿鞋也不配,他却当成宝,为着她们来训斥我,连她们犯了错,那罪过都要赖到我头上两分,怨我没管好她们——我倒是想管,照我的管法,统统拉出去发卖了事!”

沈少夫人平常不是会开口诉苦之人,认识这么久,珠华还是头一回听见,大约是她有孕在身,情绪便格外敏感脆弱了些。珠华心下恻然,安慰地挨过去一点,抚了抚沈少夫人的后背。

沈少夫人拔高末尾那一句之后,情绪就平静了点:“我只是想想罢了,真这么管,他更该和我吵翻天了——为几个贱人弄出争风吃醋的模样,我丢不起这个人。你娘去得早,恐怕没人教你这些,我自己的日子不过凑合,也没多少好跟你说的,你不幸真遇上了坏的状况,只能自己想开些,别太自苦,熬几年,等你弟弟出了头,他就不敢太过了。”

珠华心下感激,道:“少夫人别担心我,苏哥哥还欠着我嫁银呢,他不会一边欠着我的钱一边还养什么妾,这个人品,我总是相信他的。至于以后,时日久长,他还完钱要动了这个心思,人心一变,那是没办法的,我管不了也不想管。我就过我自己的日子,也难过不到哪去,不过没男人而已,跟没钱一比,可又容易多了。”

“……”沈少夫人摇头失笑,“罢了,倒是我多虑了,你比我还想得明白着呢。”

珠华默默想,那是她曾经见过比内宅广阔得多的风物啊,虽然如今已经失去,但她的眼界延续了下来,她就是不会把家庭男人当成她生活的全部,以为留不住男人,人生就是失败。

“我真心羡慕你娘。”已经打开了这个话匣,沈少夫人便禁不住又多说了两句,“想当年,你娘去世,你爹才中了金榜,青年进士,多么难得,京里多少人家想抢,说亲的媒人踏破了客栈的门槛,想占个先,说服你爹在热孝里续弦。你爹坚持不允,收拾了东西默默返乡,给你娘办完丧事,又隔了两年,才续娶了一房。他那时已经到外地上任,娶的这个妻子同在京里能娶到的自然是差远了。”

珠华感觉有那么一点点不对劲,凝神听着,听沈少夫人叹了口气,又道,“你娘去的太早,你爹中榜后的风光她都没有沾到,算是个没福的人,可你娘能得一个男人这么待她,她都去了,还把她摆在自己的前程之前,倒又比一般人都有福气了,也不枉在世上走了这一遭。”

珠华听得眨巴着眼——所以,这位贵妇到底是爱她县令爹,还是爱她县令爹对她娘的情谊啊?

她有点琢磨出来了,也许在沈少夫人心中,县令爹开始不过是个年少时美好的影子,她嫁的丈夫要是能一心一意对她,她渐渐也就把这个影子忘记了。但不幸徐世子是个普通的豪门子弟,他循着一般豪门子弟的路线走,该纳妾纳妾,沈少夫人叫他伤了心,又不屑说,就憋着,心里不由自主把县令爹拿出来对比,这一对比,得不到的本来就占上风,何况人后来又去了,留下来的全是美好回忆,活人更没法和死人争,这个影子越印越深,却发泄不出,直到见了珠华,方一股脑全移情到了她身上。

珠华正认真想着,冷不防外面想起一个微粗的声音:“你不高兴我那些妾,为什么不说。”

这一下岔打的,珠华毫无防备,险些跳起来!

她浑身如浸凉水之中,目瞪口呆地见到布帘掀起,一个高大的男子踏了进来。

沈少夫人比她反应快些,愣了一愣就回过了神,低头往自己身边找了找,拿起一个迎枕就丢了出去:“这还要我说!徐盛你惯会赖人,如今还来倒打一耙,这样事也要埋怨我,你但凡脑子里装的不是豆腐就该知道我的意思,还要我说什么,你指望我再求你不成?!”

她气得喘起来,“你休想,我偏不说!”

虽然她气力不大,但这里内室狭窄,徐世子还真叫她砸着了,他抱着那迎枕要说什么,想起来先望了珠华一眼。

珠华也反应过来了,她几乎是瞬间把沈少夫人先前的话在脑里过了一遍,简直运气爆棚,居然没有暴露出沈少夫人的遐思,不然以徐世子对付庶弟的手段,她这个“奸夫”之女可不知有什么下场。

被这一望,她识相地起身,溜着炕边轻手轻脚地出去。夫妻吵架,不管是沈少夫人还是徐世子都不会希望她在场围观。

站到屋外时,几个丫头听到动静已经守过来了,珠华放了心,跟这些下人们比,她其实倒是外人,也不方便再站着,当着她们的面去听人家主人的壁脚,就低声问着一个:“我弟弟和端姐儿在哪里?我去找他们。”

那丫头道:“先前听端姐儿说想去看庄后的柿子树,叶小公子和她在一处,想来应该是陪着去了。”

珠华点点头,谢了她,往庄后走去。

一路慢吞吞走着,她狂跳的心跳终于平复下来,再回想起沈少夫人最后骂徐世子的话,倒有一点点想笑:听着好耳熟,好像她也跟张推官放过差不多的话。

咳,怨不得沈少夫人和她投缘呢。

☆、第76章

叶明光和端姐儿想看的柿子树长在沈少夫人的田庄边上,一共七八棵的样子,长在一处,端姐儿十分有兴趣,打数天前发现了以后,天天都要来看一遍。

此时柿子已经成熟,低矮处的累累果实都已让庄子上的人采收了,只剩零星几个长得太高的,或位于阴面熟得晚一些的仍挂在枝头,这两天陆续红成了一个个小灯笼,本差不多也能收了,但因端姐儿喜欢,便特意没有采摘,留在枝上给这位小娇女赏玩。

珠华依着丫头的话一路寻到了后庄,果见叶明光和端姐儿站在树下,稍远处跟着两个丫头和端姐儿的奶娘,而除此之外,却还多了一个珠华不认得的陌生中年人。

叶明光和端姐儿仰着头正和他说着什么,这陌生人大约三十七八岁,相貌平凡,穿着交领短褐,手里拿着一把锄头,锄头上带着一点新鲜湿润的泥土,似乎刚才还在翻地,单这么看,好像就是个普通的田庄农夫。

但珠华确定他不是。

因为农夫不可能有他那么白净的皮肤,他扶在锄头上的手掌,连一个操劳的裂口都没有,更别提他脚下还穿了靴子——虽然是样式最简单的黑布口靴,但农夫下田,绝不可能舍得穿这种鞋,根本备不住磨损的。

这个时代的阶级差别,有时候会很鲜明地反映在外表上,想弄错都难。

“姐姐。”

“珠姐姐。”

发现了她的到来,两个小的抬头一起唤她。

珠华笑着走到近前,有点迟疑过后,还是向着那中年人蹲了蹲身,端姐儿年纪虽小,豪贵之家出来的,见了她的动作,不等她问出声,已经主动先给介绍:“珠姐姐,这是我大舅舅。”

大舅?沈少夫人有兄弟来金陵了?不对呀,沈少夫人的的兄长是平郡王世子,这种王位继承人同样也受到不能擅离封地的律令约束,怎可能忽然跑到金陵城里来挖地。

这应该是隔了房的远亲了,而且是不知隔了几道弯的那种——略近的一些,地位都低不了,多半也都在封地里关着呢。不过端姐儿叫得这么亲热,看来虽是远亲,两方处得关系应该是很好。

端姐儿认真地又给另一边介绍:“大舅舅,这是我珠姐姐,也是叶哥哥的姐姐。”

中年人扶着锄头,含笑点头,道:“小姑娘不必多礼。”

珠华直起身来,心里猜测着这大舅打哪里冒出来的,应该和徐世子没什么关系,不是一道来的,他这装扮,像是耕田耕了有一会了。珠华目光巡梭着,很快寻到了旁边有翻动迹象的一块田地——距离不远,只和这边隔了一条田垄,不过田垄中间却竖了一块石头。

没来田庄之前,珠华也许不认得这是什么,但现在她很清楚了,这是界石,竖在这里就表示着石头以外的田地已经是别人家的了。

她心里有了数,沈少夫人的亲戚,田地和沈少夫人的挨在一起很正常,看来是人家正在体验生活,忽然见到两个小辈叽叽咕咕地来,所以就停下手里的活,过来一起说话了。

端姐儿上前两步,牵起她的手问:“珠姐姐,是娘来让你叫我们回去的吗?”

珠华回神,低头笑道:“没有,是你爹爹来了,他和你娘有事商谈,所以我避出来,来寻你们玩一会。”

“我爹爹来了?”端姐儿欢呼一声,就要走,想起来又刹住步子,“爹爹和娘在商量事情?那我等一下回去好了,对了,爹爹不会马上就走吧?”

珠华哄她:“不会的,都没有见过端姐儿,怎么会走。”

虽然徐世子一句话暴击的技能点太高,可能没几句话就要被沈少夫人赶出去了,不过女儿在这里,他总是要看过才走吧。

端姐儿就甜蜜蜜地笑了。

边上的下人们也很开心,相视着露出笑容来。近身伺候的都知道沈少夫人是为什么来了庄上,虽然沈少夫人没拿下人撒气,但主人闹不和,下人总是要跟着有点胆战心惊,现在徐世子追了过来,两人和好有望,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端姐儿又和她献起宝来:“珠姐姐,叶哥哥好聪明,大舅舅问他的问题他都能答上来,我哥哥还常被考倒呢。”

珠华了然:原来先前是在考效叶明光,这倒也寻常,这时候凡念得起书的人家,长辈见子侄,问读什么书大概就和后世问“吃饭了没”一样,是必问必答题。

中年人摇头失笑:“泰然将来是从武的,不好类比。不过,明光这份聪慧,确实世所罕见,应该有家学渊源的缘故,不知令尊是?”

叶明光道:“我爹爹早就去世了,我读书是姐姐、二表姐和先生教的。”

珠华吓一跳!

这安利可卖得太虚假了,她哪教得出这种神童来?叶明光的进度现在已不知超越她到哪里去了,她领他替她吹嘘还把她排在最前面的心意,可人家要也考她两个问题,她立时当地就要露馅呀!

忙道:“没有,没有,我只是看着光哥儿不要偷懒而已,书都是请的先生在教,小时候舅舅家的表姐也带着我们学过一阵子。”

“女子也都读书,可见是书香之家了。”中年人口气赞赏地道,“这么说,你们如今是随母亲寄居在舅家了?不知是哪户人家?我也许知道。”

珠华摸摸叶明光的头:“我大舅舅现任应天府推官,不过,我娘也已经去世了,如今只有我和弟弟依着舅舅住。”

中年人凝神片刻,轻“咦”一声:“你父是叶安和?”

珠华怔了下,点头——同在金陵城里,这沈家舅舅知道张推官理所应当,但他能这么快顺着想到县令爹,就有些出人意料了,而且说话的那个口气,怎么说呢,有点拿大的样子,像是上位者对下位者,但又很自然,惹不起人反感。

“你父亲是个有能为的清官,只是去得过早,可惜了。不过如今他有后人如此,也是后继有人了。”

中年人和缓地抚慰了两句,然后便向端姐儿道:“我们去寻你父亲吧,既碰上了,我也当见一见。我们走慢一点,等走到了,他和你娘的事正差不多该商议完了。”

端姐儿本就惦着回去,闻言便点点头,松了珠华的手,转而由他牵着,慢慢一路往回走。

珠华牵着叶明光跟在后面。

她心里对这中年人还挺好奇,看他提起徐世子都没什么巴结之意,可见应该不是落魄贵族,但往金陵城里巴拉一下,就她所知道的那些个人家,又实在和哪一家都对不上号去。当面不好探问,想解开这个疑惑,只能等他和徐世子说话时,她悄悄问一下沈少夫人了。

一行人走至半途,刚遥遥望见前方的所居屋舍,徐世子大步迎上来了,他到众人面前站定,刚冲着中年人躬身行完礼,端姐儿就扑上去了。

“爹爹!”

她欢喜不已,乳燕一般扒着徐世子的腿让他弯腰抱进了怀里。

“乖宝,爹爹想死你了,你想不想爹?在这里住得习不习惯?用饭香吗?”

徐世子照着女儿的脸香了一口,又连声问了一串问题,把端姐儿乐得格格直笑,父女两个闹了一会,徐世子把她放下来:“乖宝,你先回去,爹爹有事和你大舅舅说,等忙完了再来看你,好吗?”

端姐儿脆声道:“好!”

徐世子便邀着中年人往别处走去了,珠华呆呆地看着他们走远——虽然这短暂的会面中,徐世子和中年人几乎没有说话,但从一点举止里已经显露出问题来了,徐世子见中年人要躬身,中年人并不还礼,只是微笑而已;现在两个人一道离去,仔细观察的话,徐世子始终错后中年人一步的距离,这就算是平郡王世子亲至,徐世子也不至于执礼如此吧?

是平郡王本人还差不多。

——所以这难道也是个王爷?可金陵城里没有封过王啊,这是旧京,怎么可能封给哪个亲王做封地。

珠华心里隐隐有了个猜想,可她又觉得不太可能,那中年人看着虽然不像农夫,可也没有多少矜贵之气,他和徐世子走在一起,徐世子比他像个豪族子弟多了,让人一看就想到鲜衣怒马之类的词句。

中年人就只是个普通人而已。

身后还跟着下人,她不好冒昧问端姐儿,只能揣着一肚子纳闷,忍着走到沈少夫人居住的大屋里。

屋里一个丫头也没有,沈少夫人脸色绷得紧紧地坐着,看到端姐儿,她的状态才松弛了些。

端姐儿上去,依着母亲的膝盖,快活地说起徐世子来了的事,沈少夫人勉强露出笑容应和着,端姐儿正开心没看出来,奶娘早已留意到了,心里叫苦,怎么似乎看着又是闹起来的样子。

守着端姐儿说了几句,她忙上去,小心翼翼地道:“姐儿,你饿不饿?我才听说厨房做了新鲜的奶果子,少夫人似乎有些累了,我们去吃果子,等会儿再来好不好?”

端姐儿在外面跑了两趟,小肚子里确实有些空空的,就点头应了,懂事地让沈少夫人休息,又要拉珠华和叶明光一道去吃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