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小太监顿时脸色变得苍白,两个人连忙点点头,连声说道:“是、是、是,古公公你有什么要问的赶紧问吧,奴才们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信,绝对不敢欺瞒古公公。”

这是胆子比较大、比较机灵的太监说的,而那个傻乎乎的小太监也连忙在一旁附和着。

古冷意咳嗽一声,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来问你们。你们听人说到皇长公主手中有可以废除皇上的遗诏,你们这是听谁说的?你们竟然敢在宫中捏造这样的事儿,倘若传到皇上和两宫皇太后的耳中,你们是不想活了吗?”

那小太监偷眼看了古冷意一眼,见古冷意神色愈加平和起来,似乎并没有追究两个人的意思,只不过是从他们口中知道真相,心里这才放下心来。

他点了点头,对古冷意说道:“古公公,奴才并不是胡说八道,奴才是真的听说了这么一回事。”

“哦,你到底听谁说了这么一回事?”古冷意望着他,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

那小太监见事情已经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只有把真相说出来才能够保命,所以便对古冷意说道:“古公公,这件事儿奴才也是听旁人说的,不过人家说这事儿是万安宫中的小莲给传出来的。”

“万安宫中的小莲那又是谁?”古冷意皱皱眉。

那小太监连忙凑上前去,小心翼翼的对古冷意说:“古公公,这小莲原来是万安宫中的一名宫女,那一日她看到皇长公主十分生气的回到万安宫中,原本想借机向皇长公主大献殷勤,便去炖了一碗银耳莲子羹想给皇长公主送过去。而就在这个时候她听到皇长公主在和零落姑姑说话,她听到皇长公主对零落姑姑说她手中有先帝的遗诏,遗诏之中是可以废立皇上的。当时小莲听到这件事儿后整个人被吓傻了,也没有敢出来把那银耳莲子羹给皇长公主送过去。她听了这件事之后整个人十分害怕,所以便告诉了她的好姐妹翠萍,而翠萍又转告了别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情便慢慢的在宫中传了开来。而我跟翠萍的堂兄关系是极好的,这事儿就是他告诉我的,翠萍的堂兄是在这宫中做侍卫的。”

古冷意听他这么一说,顿时了然一新。

如果这小太监说的是真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多半是错不了的。

古冷意顿时脸色发白,心中也十分惊慌害怕,但是他不想在小太监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怯弱的一面,所以他努力抑制住自己心中的情绪。

点了点头,说:“好,这件事情本公公已经知道了,那么本公公又来问你另外一件事情,你一定要据实回答。那南内的朱见辰景王爷他不是素来笃信佛吗,宫中的人都说他脾气是极好的,而且与世无争,又甚得皇长公主的欢心,你是听谁说他生性暴躁的?你可知道倘若是捏造皇亲的坏话这可是天大的罪名,你是不是想株连九族?”

那小太监一听,原本有些扬扬得意的脸上顿时变得像秋风扫落叶一般。

第二百四十四回 贵妃怨

他连忙给古冷意跪了下来,恳求他说道:“古公公,这事儿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倘若你告诉别人,那么奴才全家就一定没命了。奴才虽然来了宫里做了几年太监,但是奴才老家还有一个六十岁的老母亲啊。求求你了,古公公。”

“你竟然知道你就不要在宫里胡说八道,你非但在宫里胡说八道,而且见人就说。而今这件事情连本公公都已经知道了,你让本公公可如何帮得了你。只不过话又说回来,本公公是说倘若有人要捏造景王爷的谣言,那一定是会得到惩罚的。可是倘若你说的是真话的话,这事儿要被皇上知道了,那还是一桩大功呢。”

那小太监听古冷意这么一说,顿时才明白过来。

那小太监素来就是精灵的人,他从古冷意的话中终于是听明白了。

古冷意说这些话原来只不过是想告诉他,只要是他肯把事实真相说出来告诉皇上,那么皇上非但不会怪罪他还会嘉奖他。

听到这里,他这时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他连忙给古冷意跪下来,说道:“古公公,那么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尽管问奴才就是了,奴才一定把我知道的全都告诉你。”

古冷意见把那小太监吓得差不多了,这才缓缓的说道:“好。既然如此,那么本公公就考虑不把这件事情说出去。本公公且来问你,你说那景王爷是一个脾气十分暴躁的人,动不动就翻脸杀人,你是听谁说的呀?”

那小太监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之色,他神秘兮兮的对古冷意说道:“古公公,奴才真的是听人说的,至于具体是听谁说的奴才也不记得了,只不过那人跟奴才说这件事儿的时候说的十分神秘兮兮的,这事儿似乎是从南内流传出来的。说的是原来那景王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十分信佛的人,实际上则是十分的残酷和嗜杀。原本有两个太监在南内给他守南内的大门的,但是过了没有多久那两个小太监就被他杀死了,而且踪影全无。又过了不多久又换了两个人,就这样南内守门的太监不停的换来换去。我听人说那都是因为被景王杀死了的缘故,而且到了半夜的时候有很多人听到从南内传来了哀鬼痛苦的声音。这些事情都是千真万确的,好像是从南内守门的一个太监的口中传出来的。”

“啊?”

那古冷意听了这些话身子微微一颤,这些事情让他实在是太为震动了,他可完全没有想到这么一回事儿。

只不过他听那小太监这么一说,又似乎真的有这么一回事。

他好像隐隐约约的也听过别人说朱见辰换南内的守门人换的特别快,那些守门的小太监却踪影全无。

想到这里,他不禁陷入了深思之中。

而那小太监又神秘兮兮的对古冷意说:“古公公,其实这件事情要查证那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倘若古公公想知道的话,那么就尽管带人在南内的院子之中翻土去查就好了,一定能够挖出这些人的尸骨。因为景王他不能够出南内,所以他把这些人害死之后一定是埋在南内的院子里。”

听到那小太监这么一说,古冷意蹙着眉点了点头。

过了很久,他才恐吓那两个小太监说道:“你们今天跟本公公说的话本公公希望你们不要传出去,倘若你们传出去的话那么一定没有你们的好果子吃,要是你们不想活了非要传播这些谣言的话,那么你们就等死吧。而且这事儿万一传播的不对,倘若进了皇上和两宫皇太后或者是景王爷的耳中,你们两个就等着株灭九族吧。”

那两个小太监见古冷意忽然之间又板着脸,两个人顿时变得很害怕,连忙向古冷意苦苦的哀求,请求古冷意不要把这事儿传出去。

古冷意见他们两个似乎知道害怕了,这才连连点头说道:“罢了,本公公看今天你们告诉了本公公这么多事儿,这件事儿本公公暂且不追究了,只不过你们不要告诉任何人向本公公提起过这件事,也不要告诉任何人见过本公公,可知道吗?倘若不然本公公一定不会就这么跟你算了。”

那两个小太监素来知道古冷意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而且是皇上十分信任的人,不管他说什么皇上都对他言听计从。

而今他既然对自己说了这番话,那他一定是有能力做到的。

那两个小太监知道倘若古冷意真的要对付自己绝对是一如反掌的事情,而古冷意竟然让自己不要把这件事情说出去,那么对自己一定是有好处的。

所以听到古冷意这么说,他们两个连声说:“是。”

古冷意看把两个小太监吓唬的差不多了,便匆匆忙忙的赶回到乾清宫中。

现在他也顾不得再去御膳房给皇上端银耳莲子羹了,因为权衡之下他觉得哪件事情为重哪件事情为轻。

来到乾清宫之后,他见到皇上便给皇上跪了下来,而这个时候朱见深正在有些烦燥的等待着古冷意。

见到古冷意两手空空的回来,不禁勃然大怒道:“你这个狗奴才,朕让你去给朕找一碗银耳莲子羹,但是你这去了半天两手空空的回来,你是不是不想在朕的身边当差了?”

古冷意心里觉得十分委屈,但是他仍旧是强忍着心中的不满和委屈,对朱见深说道:“启禀皇上,奴才并不是有意如此,只不过是奴才听说了一件很重要的消息,所以连忙赶回来把这件消息告诉皇上,希望这件事情能对皇上有帮助。”

“啊,出了什么事儿?”

朱见深听古冷意这么说,他的神色有些严峻的说:“你最好把这件事情给朕说清楚,而且这件事情一定是很重要的。倘若不然,朕一定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你,你不要在这个时候专门来挑拨离间。朕已经想到了怎么应对皇长公主的方法,不是吗?”

朱见深其实潜意识里见古冷意这么匆匆忙忙的赶回来,又听他这么说,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儿,可是他自己心里面是很不想接受这个事实的,他可不想真的是出了什么事儿。

倘若真的是出了什么事儿的话,那么自己这地位——

想到这里,他就觉得浑身惊颤。

古冷意看了他一眼,古冷意叹口气便把自己是怎么样遇到那两个小太监而又怎么样听到那两个小太监说话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向朱见深说了一遍。

朱见深听完之后,忍不住勃然大怒,便对古冷意说道:“这是哪里的两个小太监竟然在这里造谣,朕绝对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古冷意你来朕说清楚这两个小太监是哪个宫里的,朕一定要好好的收拾他们。”

古冷意听他们这么说,顿时变得十分心惊。

他没有想到朱见深在这个时候他自己想到的是怎么样对付这两个小太监,而不是赶紧想想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该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他语重心长的对朱见深说道:“皇上,事到如今您要处理的事情不是怎么样跟这两个小太监算帐,而是应该想个办法怎么样把这件事情解决呀。”

朱见深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变得横眉冷对,他用力踢了古冷意一脚,对古冷意说道:“废话,这事儿还要你来教,难道朕不知道怎么做,还要你一个太监来教吗?”

古冷意顿时觉得心中的屈辱无穷无尽的蔓延起来,但是他强忍着对朱见深一字一顿的说道:“皇上,老奴跟了皇上这么久,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皇上您着想。皇上,您想呀,倘若这个时候皇上不赶紧想个办法怎么把这件事情摆平了,那么接下来倘若皇长公主手中当真有遗诏的话,她要是把皇上给——”

说到这里,古冷意便不敢再说下去。

朱见深双眼像利剑一样狠狠的盯着他,用力说道:“古冷意,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是说朕的皇位保不住了吗?你是听谁说的?朕是先帝亲自立的皇帝,难道就这么容易被人给拖拉下水吗?你不要这么天真好不好。”

古冷意见朱见深到了这个时候还仍旧自欺欺人、冥顽不灵,他便只好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而朱见深看古冷意在那里不停的摇头,不禁很生气,又上前去狠狠的踹了他一脚,说道:“古冷意,你跟了朕这么久,不帮朕出谋划策反而还在这里说一些话来刺激朕,你到底是怀了什么样的心思啊?”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之中露出了凶神恶煞的表情。

显然是他刚刚同周太后商量好了怎么做,但是没有想到古冷意回来的这一番话立刻打翻了他心中全部的希望,让他顿时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郁闷之中,所以他难免变得十分暴躁起来。

而古冷意慢慢的爬了起来,跪在地上望着朱见深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良久,才缓缓的点头说道:“皇上,奴才所做的当真全心全意为了了皇上,而奴才说的事儿也是真话。倘若皇上愿意听奴才说好话的话,那么奴才什么样的话都可以跟皇上说,可是事到如今却不是说好话的时候呀。倘若皇长公主手中当真有遗诏的话,这件事情还是十分棘手的,我看皇上还是赶紧想想办法到底怎么样把这件事情给度过吧。”

那古冷意一边看着朱见深,一边对他说。

朱见深仍旧是怒火中烧,他恶狠狠的瞪了古冷意一眼,说道:“哼,我就不相信皇长公主能当真把朕怎么样,难道她还能当真把朕给废了不成?她手中又有先帝的遗诏又怎么样?”

说到这里,他便怒气冲冲的坐回到坐位之上,用力狠狠的拍着案几。

过了良久良久,朱见深这才冷静下来,他想起古冷意说的话觉得古冷意所说的也是不无道理的。

如果简怀箴手中当真有那遗诏的话,那么她想要废掉自己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毕竟自己现在是奢侈才逼死了李贤,简怀箴要想废掉自己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他本来以为只要忍受一顿皮肉之苦就能把这件事情给混过去了,谁知道事实上却并不是如此。

而简怀箴手中竟然还有先帝的遗诏,这可怎么办才好,而且最重要的是南内又有朱见辰。

倘若自己真的不当皇帝了,那这皇室也并不是后继无人。

朱见辰跟他一样,一样是姓朱的,而且简怀箴跟之前的景泰皇帝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景泰皇帝也素来很敬佩简怀箴。

简怀箴要立他的儿子为皇帝,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朱见深不禁陷入了深思之中,而古冷意跪在地下一句话也不敢说。

过了良久良久,朱见深才点点头,望着古冷意说:“那你说这件事情该怎么办才好?”

古冷意见朱见深现在终于从愤怒之中摆脱了出来,他连忙说道:“其实这件事儿奴才想了好久好久,也始终想不出应该怎么办来。”

朱见深听他这么一说不禁又怒气腾腾,对他说道:“你回来跟朕说了这么一席话,跟朕说了这件事情,但是当朕让你想主意的时候你又跟朕说你什么主意都想不出来。古冷意,既然如此,朕养你在身边又有何用?好,倘若你给朕想不出主意来,朕就把你调到御膳房去做一个打杂的小太监。”

古冷意听朱见深这么一说,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知道朱见深狗急跳墙,现在不管是什么事儿他都做得出来的。

倘若自己没有为他想出主意来,那么他一定会把自己给调到御膳房当杂役的。

他惊的不行,过了半晌才缓缓的对朱见深说道:“皇上,既然如此,那奴才一定尽力为皇上想出。一就是皇上请少安毋躁。”

“朕怎么能够不急躁?皇长公主她手中竟然有遗诏,随时便会动手。倘若一不小心,朕的皇位就被她给夺走了,你叫朕如何能够不急躁、如何能够安心?”

古冷意的脑子飞快的转着,但是他只觉得大脑之中一片空白。

过了很久,怎么样都想不出主意来,但是有一点他却想到了。

他对朱见深说道:“皇上,奴才自问奴才的聪明才智比不上一个人。倘若皇上可以把她给请来的话,说不定她能够为皇上您出谋划策。”

“哦,你说的那个人是谁?”朱见深立刻不失时机的说道。

“我说的这个人就是万贵妃万贞儿。”

古冷意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把万贞儿推出来是因为他觉得他和万贞儿乃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当初是万贞儿把他推荐到这乾清宫中来做事儿的。

倘若他自己要沦落到御膳房中做杂役的话,那么临死也要拖上一个人。

而倘若万贞儿当真能够出谋划策为朱见深想了好主意,而让朱见深保存地位,自己又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和权势的话,那么万贞儿也一定能力得到朱见深的青睐,朱见深也一定会奖赏于他,这对自己而言也是一件好处。

毕竟怎么说万贞儿都是自己这身边的人,她一定能够对自己有所助益,所以古冷意才在这个时候把万贞儿给推了出来。

而朱见深顿时两眼放出光来,他说道:“是啊,朕怎么在这个时候把万贵妃给忘记了呢。”

虽然之前的时候朱见深跟万贞儿之间多生龃龉,而朱见深又三番五次的处罚过万贞儿。

但是不管怎么样,每次他遇到事儿的时候万贞儿总能够为他出谋划策,只是不管那些计策之后效果如何,怎么说万贞儿都是能够帮得上他的人。

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觉得平静了一些。

他便对古冷意说道:“那你现在还等什么,还不赶紧去把万贵妃给请过来。”

“是。”

听到朱见深这么一说,那古冷意连忙急匆匆的去请万贞儿了。万贞儿此时此刻正跟陈嬷嬷两个人在议论最近宫中发生的事情,毕竟朱见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万贞儿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因为万贞儿自己心里也明白,她虽然不管怎么不喜欢朱见深也好,怎么不把朱见深放在心里也好,两个人毕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倘若朱见深出了什么事儿,那万贞儿也一定得不了什么好果子吃,所以她心里很担心这件事情的进展。

但是这个时候她总不能毛遂自荐向朱见深表明她的立场要为朱见深出主意呀,因为那样子朱见深是不会信任她的。

她太了解了朱见深了,朱见深是一个很刚愎自用的人,所以她也一直很焦急,却一直没有任何对策。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下人传旨说:“古冷意古公公来了。”

万贞儿一听,连忙说道:“快传古公公进来。”

于是,古冷意便走进来向万贞儿行了一礼,对她说道:“贵妃娘娘,最近可好?”

万贞儿看了古冷意一眼,神情有些古怪,声音有些低沉的说:“本宫一切还好,倒是古公公你有些日子不见,整个人竟然消瘦了。”

古冷意只好苦笑着说道:“并不是奴才消瘦了,而是皇上消瘦了。皇上最近遇到了太多的事儿,他整个人几乎是处于崩溃的状态了,所以他现在才让奴才来找贵妃娘娘,希望娘娘您能够为他出谋划策。”

万贞儿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而古冷意继续在一旁缓缓的说道:“娘娘,不管怎么样娘娘跟皇上现在是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倘若皇上真的被皇长公主废了的话,那么娘娘您也不是贵妃娘娘了,到时候您只是一个废帝的妃子,到时候您的处境想起来都让人觉得忧虑。”

万贞儿一听古冷意这么一说,顿时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她万贞儿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才进入到这皇宫之中,进入到这皇宫之中她又施行了那么多的手段才保住了自己的这一条性命,而且还到了今天做了贵妃的地步,在后宫之中可以翻云覆雨。

倘若当真朱见深出了什么事儿的话,那么她万贞儿也一定是第一个被殃及的,到时候——

想到这里,她就觉得浑身颤抖,而且她一个孩子都没有。

虽然表面上她是贵妃,但是实际上她的地位却远远不像是两宫皇太后那么尊崇。

既然是朱见深被废了,其余的人当上了皇帝了,那两宫皇太后仍旧是在宫中受到尊敬的长者,但她万贵妃呢,到时候便什么也不是了。

第二百四十五回 山前路

想到这里,她就惊出了一身冷汗,所以她知道自己也不用在古冷意面前拿捏什么架子了,便有些惶急的问道:“好,本宫一定帮皇上就是。你且跟本宫说说到底事情怎么样了,古公公你原本也是跟着本宫的,也不是什么外人,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就是,不必隐瞒。”

“是,奴才从来不敢跟娘娘隐瞒。”古冷意连声说道。

于是,他便把朱见深怎么去跟两宫皇太后求救、而钱太后怎么样闭门不见、周太后又怎么样帮朱见深出了主意、之后朱见深整个人便沉稳了下来的事情向万贞儿说了一遍。

万贞儿听说之后,她目光之中露出十分悠远的深思。

过了好久,才说道:“皇上,未免高兴的太早了。”

“是啊,奴才当时的时候也还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没有想到现在事实证明了,皇上的确是高兴的太早了。”

于是,他便把怎么样听到两个小太监说话、又向两个小太监追问、两个小太监就把皇长公主手中有遗诏可以废立皇上、可以拥立景王朱见辰的事儿跟万贞儿说了一遍。

万贞儿听完之后,叹口气说道:“没有想到果然是如此。”

古冷意代表朱见深去找万贞儿,让万贞儿帮朱见深想办法。

万贞儿虽然心里面也很讨厌朱见深,但是她却没有办法不帮朱见深想主意,因为怎么说,一来这朱见深是他的夫婿,朱见深是皇上,而她现在是皇贵妃,只有朱见深好她才能好。

倘若朱见深遭遇了什么不测,或者被替换了皇位,那么她也得不到什么好下场,如果朱见深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接下来她一定也会受到惩罚。

到时候她的宠幸不在,这后宫之中,曾经吃过她亏的人,一定不会轻易跟她算了。

所以,于公于私,万贞儿都应该要帮朱见深出主意。

万贞儿想了想,她对古冷意说道:“现在外面到底是一个什么形势,古公公,你匆匆忙忙的就来找我,你可了解现在外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吗?”

朱见深派古冷意来的时候,都没有提起这件事,古冷意听万贞儿这么一问,他微微愣了愣说道:“这个事,皇上倒是没有提起,不过我觉得这件事情始终也是有点麻烦,皇长公主同李贤是至交,娘娘你也知道的。而今,皇上为了一己私欲,竟然把李贤给逼死了,这是什么样的过错啊?虽然皇上是一朝天子,天子可以昏庸无道。但是当今这个天下毕竟还有皇长公主在看着,所以我始终觉得她不会这么轻易就跟皇上算了,因此,这件事情棘手得很。”

万贞儿听古冷意静静的讲完之后,她便点了点头说道:“何尝不是,皇上素来都很精明的,为什么这次竟然做出这么糊涂的事来?”

古冷意摊了摊双手,无可奈何的说道:“谁也没有想到,那李大人当真去自杀啊,李大人虽然屡次三番的要挟皇上,皇上并没有轻信。结果他竟然真的为了进言皇上而自杀,撞柱而亡,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有些匪夷所思,若不是因为奴才亲历,奴才也不敢相信。”

古冷意虽然心里还是往朱见深这边靠的,因为他与朱见深乃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是提起李贤仍旧是免不了唏嘘不已,因为李贤的壮举实在是让他觉得很佩服。

虽然古冷意做了很多坏事,也做了很多错事,但是这都没有办法妨碍他对一个忠臣良将的赞美。

李贤竟然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为了苍生,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怀啊。

想到这里,朱见深在朝堂之上的模样就会浮现在古冷意的面前,而李贤信誓旦旦的样子,也会在他面前同样的出现。

他想来想去,实在是没有办法不佩服李贤,对于李贤他心里充满了崇敬,这是一种对忠臣良将的崇敬。

但是,当万贞儿凛如寒冰的眼神刺的过来的时候,他顿时愣了愣。

半天才说道:“娘娘,这件事您是怎么看的?”

那万贞儿冷冷的笑了笑说道:“古公公,我倒想问你,这件事你倒是怎么看的?你古公公素来是一个铁血心肠的人,也不知道做过多少事,可是为什么这次竟然起了侧隐之心呢?”万贞儿逼视着他说道。

古冷意没有想到万贞儿竟然是如此的目光如炬,一下子就看出了自己的心思。

他微微一愣,半天才说道:“娘娘,我原本也不想同情李大人,可是我一想起那惨烈的场景,就忍不住生出几分恻隐之心,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还请娘娘不要怪我才好。”

万贞儿点了点头说道:“好了,这些事都不要提了,现在你赶快想想办法应该怎么样帮皇上吧。要是不能够帮皇上的话,皇上的地位把保不住了,你和我恐怕都性命难保。你因为这后宫之中的人都是善肠,你以为他们会这么轻而易举的放过我们吗?我们之前做过的错事,他们一定会逐一跟我们算帐,到时候,恐怕我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古冷意听万贞儿这么一说,顿时浑身一凛,寒衣便凛然而起。

他点了点头对万贞儿说道:“是,娘娘。”

万贞儿便在那里想了好久才对古冷意说道:“我想来想去,始终想不出一个好法子,古公公,你倒是说说你现在心里有什么办法?”

古冷意也摇了摇头说道:“皇上之前的时候也曾经屡次三番的问奴才意见,但是奴才怎么都想不到,便向皇上引荐了娘娘。奴才只知道现在这个时候,皇上好,便是娘娘好,便是奴才好,所以帮皇上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他的言下一意,既使是选错了的话,那谁让他们选错了人呢?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便是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万贞儿叹息了一口气说道:“我看这件事情还有先去查清楚才好,倘若皇长公主手中真的有遗诏的话,那这件事情就另当别论。而皇长公主手中没有遗诏,只有金玉杖的话,我们倒也不必如此的恐慌,你只不过是听小太监说皇长公主手中有遗诏,你能真的确定吗?”

那古冷意想了半天,才要了摇头说:“并不能够,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是八九不离十的,因为这事是从皇长公主宫中传出来。而皇长公主宫中的人素来不大爱往外传消息,但是,只要是他们传的消息,多半是没有错的。”

万贞儿很不以为然,她觉得古冷意这么说,他有些带个人色彩的。

但是,她也并没有跟古冷意抬杠的,她在那里想了老半天才说道:“这件事情,你再容我想想,你先回去回禀皇上,让皇上稍安毋躁,就说只要本宫想出了法子,本宫便去见皇上。”

古冷意听说之后,只得向万贞儿行了一个礼:“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了,还希望娘娘能够想出一个好的主意来帮助皇上才是。”

说完,古冷意便向万贞儿告辞而去。

古冷意回到乾清宫中之后,朱见深听说他并没有带来什么好主意,心里自然是十分失望的。

但是失望归失望,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身边谋臣是越多越好,所以,就不要跟古冷意过不去了。

要不然的话,让古冷意跟自己的对手,那么这对自己也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现在古冷意还能够在身边帮自己出谋划策,要是自己跟古冷意过不去的话,到时候自己身边真的是一个可以值得信任的人也没有了。

古冷意倒也没有料到朱见深没有生气,他便在一旁细声对朱见深说道:“皇上,这件事情您也不要太放在心里,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是我们大家都想办法,一定能够想出办法来的。而今这个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那么就让万贵妃想个主意吧。贵妃娘娘素来是机智,而且又非常有才华的,她一定能够想出好主意来的。”

朱见深虽然觉得在这个紧要关头,完全寄希望于别人,那是行不通的。

但是,事到如今,又有什么办法呢?

只得叹口气说道:“好吧,一切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吧。”

于是,便各自不提。

万贞儿便跟陈嬷嬷商量怎么样可以帮朱见深,万贞儿想了半日才说道:“陈嬷嬷,你看这件事,事到如今该怎么办才好?”

陈嬷嬷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想事情素来是古公公想出来的比奴婢想出来的多,而今,古公公都想不出来了,奴婢又怎么能想得出来,不知道娘娘可有什么主意?”

万贞儿恨恨的说道:“每当要心主意的时候,脑子中却是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出来,实在是太气人了。只不过,事到如今,便是想不出来,那也要想一想,倘若当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的话,那可怎么办才好?倘若皇上真的被皇长公主给废了的话,那么到时候…”万贞儿说到。

“娘娘,你想得也很对,可是奴婢心里却有另外的想法,不知道娘娘可否听一下?”

“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听听就是,你跟本宫之间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呢?”

陈嬷嬷见万贞儿让自己说,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是娘娘许可,那我也就跟娘娘说了,我觉得事到如今,皇长公主未必能够原谅皇上。倘若我们把把都压在皇上身上的话,这未尝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以奴婢的主意,娘娘不如做好两手准备,两手抓,两手都用。到时候,不管是皇上那边出了什么问题,还是另外一边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都有办法可以应对啊。”

她说话的时候十分的语重心长。

万贞儿苦笑着不以为然的要了摇头说:“你说另外一边是哪一边,你说的可是皇长公主那一边吗?陈嬷嬷,你素来都是很聪明的,为什么这次可就糊涂起来了呢?你说皇长公主那边,你以为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之后,皇长公主她还会信任于我吗?皇长公主根本就不信任于我,我又怎么能够取信于她?又怎么能做好两手准备?所以你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

“启禀贵妃娘娘,奴婢所说的并不是皇长公主那边,皇长公主便是手中再有权势,但是,她毕竟年纪大,终有一天到老去。到时候,这天下掌权的也并不是她啊。”

陈嬷嬷喋喋一笑,继续阴恻恻的说道:“娘娘,既然皇长公主不能够一辈子掌握这天下,那也就不是皇长公主了,皇长公主对你并没有什么好感,这另外一个人却并非如此,说不定他还有很多需要仰仗娘娘的地方呢。”

万贞儿听陈嬷嬷这么一说,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

她便开口问陈嬷嬷道:“陈嬷嬷,你所说的那个人是谁?”

陈嬷嬷倒是微微笑了起来说道:“娘娘,你素来都是十分聪明的,为什么这会可就糊涂起来了呢?奴婢所说的那个人不是旁人,而是景王朱见辰。”

“什么,景王朱见辰?”这次轮到万贞儿大惑不解了,万贞儿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件事情又跟景王朱见辰扯上什么关系了呢?

而且那景王朱见辰一直都闭关在南内,他手中也没有什么权利,要是向他靠拢又有什么好处?所以她不以为然。

而陈嬷嬷继续在那里煽动说道:“娘娘,其实这件事情也是不无道理的,你想想,而今皇室的子孙一个是只有皇上,而另外一个人就是景王朱见辰,景王朱见辰虽然闭关在南内,可是他毕竟是景泰皇帝的亲生儿子,也是皇长公主所器重的人。据奴婢所知,皇长公主同景王的关系素来很好,要是皇长公主有立景王之心,那也是不难理解的。”

万贞儿之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想,所以当他听到陈嬷嬷这么说的时候,整个人顿时呆立住了。

她想起之前的时候,夏了了曾经来找过她,其中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一样。

她便对陈嬷嬷说道:“陈嬷嬷,姜还是老的辣,你果然是想法比我更全面一些,你可还记得夏了了吗?”

“夏了了就是夏妃,奴婢当然记得了,贵妃娘娘怎么忽然提起了她?”

“她前几日的曾经来过本宫这里,你也是知道的,当时她跟本宫谈了一席话。那话的意思也无非是景王说像而已。由此可见,景王并非是我们平日了见到的那样,每日都蜗居在宫中看佛经,而是另外有狼子野心。要是本宫想得不错的话,说不定皇上遭遇的这一连串事情,都是景王给制造出来的。所以,本宫就设想出了一个帮助皇上对付景王的法子。”

“什么,娘娘你决定不向景王靠拢,而真的要一直帮助皇上吗?”那陈嬷嬷有些不以为然的说到,因为最近实在发生了太多事,让她彻底的对朱见深失去了信心。

但是,万贞儿去目光如炬,她继续说道:“不错,本宫一定要扶助皇上,你倒是想想,要是本宫扶助的景王的话,要是以后景王当上了皇帝又能怎么样?难道他能够封本宫为皇贵妃,还是能够封本宫为皇后?都是不可能的事,说不定到时候狡兔死,择鬼碰,本宫的下场会落得十分凄惨。所以,与其去博一个未知的未来,不如好好把握现在。”

陈嬷嬷听万贞儿这么一说,陈嬷嬷觉得万贞儿的聪明才智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了的,这万贞儿实在是太精明了,她说得的确是有道理。

虽然说现在靠拢朱见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且有可能帮助自己逃脱跟着朱见深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