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当日许湳柏坠崖后,警方通知其在北京的家属同事,同时也对他的住所进行了搜查。韩沉在北京警局也有哥们儿,意外地发现了这份资料,今天让人带来了岚市。

 

其实不是许湳柏的资料。而是他的父亲、许慕华教授的一本残旧的日记。

 

许慕华。国内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也是苏眠曾经就读国家公安大学的教授。数日前,韩沉和苏眠回北京时,还在公安大学看到了他的档案。而根据档案记录,他在4。20案件当年,就因病逝世了。

 

但是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许慕华也参加了当年的七人团案件调查…这大概也是北京方面保密的内容。

 

直至今天,看到了这本日记。

 

这晚回到宿舍后,苏眠就独坐在灯下,将这本日记,详详细细地读了一遍。

 

“2008年10月9日,我收到公安部邀请,加入最近一系列连环杀人案调查组…”

 

“犯罪分子极其凶残。我与我最得力的弟子一起,作出了其中几人的画像。但他们不是普通连环杀手,他们还是极有组织性和计划性的悍匪。即使有画像,也找不到他们…”

 

看到这里,苏眠心头一动。一方面,之前她和韩沉就怀疑,当年警方与七人团爆发血战,很可能跟许湳柏的叛变有关。现在看到其父原来在案件调查中处于这么重要的位置,更加证实了原本的猜测。另一方面,不知道许教授提到的“最得力的弟子”,会不会…是她呢?而许教授描述的当年的困境,跟现在她所遇到的,如此类似。

 

犯罪心理,并不是万能的。他们已经有了A的详细资料;对于L和R,她甚至能描述出他们的喜好和特征。但他们太训练有素,太擅长隐匿。你知道L连喝口水都要用带着香味的手帕擦嘴又怎样,他躲起来了,你找不到他。

 

再往下看,苏眠却更加相信,自己当年就是许教授的弟子。因为他对几名杀手做出的画像,与她之前所做的,如出一辙。连语言和措辞都很近似。想必她当年就是受教授耳濡目染。

 

这让她稍稍有些感伤。

 

又一个陌生而熟悉的人。

 

又一个在案件后不久去世的人。尽管档案记录是病逝。

 

再往下翻,除了为她的画像,补充了一些更详尽的细节,就没有其他收获了。日记终止于2009年3月15日。也即420大案发生前一个月。当天,许教授只是记录了一下天气和自己的饮食。

 

但他最后写的几句话,却吸引了苏眠的注意。

 

“以前,国内从未出现这样团队性质的连环杀手。国外即使有,也绝不像他们这样训练有素、能力素质优秀。我之前一直想要做出每个人的精准画像,帮助专案组抓住凶手。一张、两张、三张…我已经做了十多张画像,却没抓到几个人。我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的思路错了?

 

如果他们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团队,我要画的,到底是几个人?到底是谁?”

 

 

这晚苏眠睡得一直不太安稳。模模糊糊的脑子里,许教授日记中的话,总是反反复复地出现。隐隐感觉到有个念头就要破茧而出,但又抓不住。

 

结果这天天没亮,沉睡的韩沉就被这女人摇醒了。一睁眼,就看到她黑着两个眼圈,炯炯有神地望着自己。

 

“韩沉!我读懂许教授的话了!我有新想法!我要画的,到底是几个人?到底是谁?不是三个人,是一个人!不是他们各自的画像,而是画出这个组织的画像!”

 

韩沉微蹙眉头:“组织的画像?”

 

“对!”苏眠的目光变得幽沉,“还记得许湳柏的话吗?’我的人生早已结束。直至遇到他,才开始真正的燃烧’。这个组织只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一个人的灵魂。做出了组织的画像,就做出了那个人的画像…”

 

她顿了顿:“第四个人,S的画像。”

 

第四卷 惟不忘相思 第151章 S的画像(上)

 

初冬的天空总是灰白,鸟儿嘶哑叫着掠过窗口,建筑物显得很寂静。

 

苏眠立在圆桌前,人依旧漂漂亮亮,头发却被她自己一早上抓得像鸡窝。还有根圆珠笔插在头发里…权当发簪用了。

 

黑盾组众人坐在桌旁。韩沉离她最近,长腿交叠,手肘撑在椅子扶手上瞧着她,倒是见怪不怪了。苏眠浑然不觉自己的邋遢,习惯性伸手捋了一下长发,转头看着众人。这动作她依旧做得极美极有范儿,男人们于是都笑了。韩沉也笑了笑。

 

苏眠满不在乎地扫他们一眼,乌黑的眼睛里写满冷冽,开口:“七人团的第一个共同特征:他们都曾经遭受过严重心理创伤,并且这创伤都来自家庭。”

 

众人的神色也沉肃下来。听她继续说道:“狙击手T,我们已经查知了他的身份和家庭。他有那样一个父亲,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自私,他现在很可能已经是奥运金牌选手,而不是作为连环罪犯自杀结束生命;

 

A,他的背景刚查清楚,更不用说。贫穷艰难的家境,惯偷被人打死的父亲,病死在家中的母亲…这些都会对当年还是孩子的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

 

L,虽然还不清楚他的身份。但基于前期对他的画像,他生活在一个长期压抑扭曲的家庭,才导致了他的心理变态;

 

此外还有辛佳。虽然她的家庭富有而有名望,但是她死前却对韩沉说了这样的话:’很多事,并不像表面那样光鲜;很多人,过得也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快乐。是他们发现了我,救赎了我’。这话的暗示意味其实挺明显的。而且她一个千金小姐,工作也是在高校里,跟外界接触很少。除了家庭,还有什么能带给她这样的伤害?”

 

讲到这里,苏眠倒是下意识瞟了韩沉一眼。就事论事,这儿倒是还坐了位能带给辛佳巨大伤害的人。

 

她的眼神韩沉如何不懂?

 

他的神色淡淡的…没搭理她。

 

旁边的小篆却是一拍大腿:“对哦!真是每个人都遭受了家庭伤害!”唠叨插嘴:“但是小白,总结出这个,有什么用呢?”

 

苏眠微微一笑,抄手往桌子边缘一靠,答道:“尽管许湳柏和R的情况,我们还不清楚。但以许湳柏的家庭状况和他的性格,以及许父在420之后的突然病重死亡。我想,许湳柏很可能也是得不到父亲和家庭认可的,并且矛盾很大。

 

天下变态何其多,并不是所有人都遭受过严重家庭创伤。从统计概率看,也就一半一半而已*。6个团员里,却已经中了5个。这很可能不是巧合。而是…”

 

她顿了顿:“S挑选团员的标准之一。”

 

众人安静着。韩沉看着她,也没说话。

 

“七人团是个冷静、理智、聪明、残忍的团队。S作为核心人物,必然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样一个人,却制定了这么一条’感性’的标准。只能说明,S对这一点,执念非常非常深。甚至有可能是他变态的成因。”她说道,“所以,可以得出S的第一条画像:他曾经遭受过极其严重的家庭创伤。”

 

唠叨、小篆都若有所思的点头。冷面开口:“严重到什么程度?”

 

苏眠想了想答:“譬如长期的虐待,譬如家庭中有可能发生过弑亲案件。”

 

众人静了静。苏眠继续说道:“S的第二条画像:他很可能是警务系统或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即使不是,也必然在这个系统中学习过。也即:他曾是警校生或在相关专业求学。”

 

大伙都听得愣住了。苏眠笑了笑,解释道:“七人团的第二个共同特征:忠诚。对于心理变态者来说,利益不能使其忠诚,强迫亦不能。唯有理解和共鸣可以做到。S理解他们,并且能给他们指引,被他们视为精神领袖。

 

而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团队是什么样的呢?首先,组织严密,几乎从不留下作案痕迹和证据。一次作案,做到这一点,还比较容易。那么多次作案,就很难了。加之每个杀手的犯罪手法还不同,就会涉及痕迹鉴定、地理学、犯罪心理学、刑侦、法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说明,S对警务知识和运作流程,非常非常了解。

 

其次,T的狙击、A的爆破、R的挖心…既能发挥个人所长,又能彻底释放他们心中的情绪,让他们得到满足和享受。这说明,S还懂犯罪心理。

 

这种懂,与高材生邵纶的自学模仿画像还不同。邵纶当时虽然做出了司徒熠的画像,但他的犯罪手法其实是拙劣的、青涩的。所以反过来被司徒熠控制。但S,却是能利用犯罪心理学、或者还有刑侦学的知识,以及对警务系统的了解,带领每个团队成员,形成自己独特、安全、并且变态的犯罪手法。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屡次提到’真正开始燃烧自己’的含义。

 

而中国警务系统和犯罪心理学现状,对系统外公开的学习机会其实很少。就好像你如果不是系统内的人,很难查阅、搜索到相关资料。他要熟悉到这个程度,就必须在系统内工作过或者学习过。”

 

苏眠一口气说完这番话,小篆频频点头,韩沉静默不语,唠叨挠了挠头,冷面思维也很敏锐,又问道:“许湳柏也满足你说的这两个条件,会不会是他起到这个作用?”

 

苏眠摇头:“不可能。首先,他不够聪明,设计不出这些犯罪手法。其次,如果真是他设计的,那他就应该成为精神领袖了。”

 

唠叨插嘴道:“那有没有这种可能…他不一定是警务系统的人,但他是个犯罪老手,跟警察周旋多年,一直没被抓到?所以才这么了解警务系统?”

 

苏眠还是摇头:“不会。这就说到S的第三条画像了:当年,他的年龄应该在20-30周岁间,男性的可能性较大。”

 

唠叨吃了一惊:“这么年轻?”

 

苏眠点头:“就这么年轻。两个原因:一、已知的七人团的几个成员,年龄都不大。当年T和A甚至还不到20岁。如果S的年龄与这些人差距较大,承担的又是精神领袖身份,那对于这些遭受过家庭创伤的团员来说,就一定会成为’父亲’一样的存在。但是无论是许湳柏坠崖前谈及S的态度,或者L和R的诗歌中谈到S的词句,并没有流露出这样的情感。相反,更多像是把S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他们的核心。所以我推测,他们的年龄相差不会大,很有可能是同龄人。二、当年七人团的作案,突然崛起、突然爆发,公开挑衅警方,并且也导致了后来的血战、七人团的败落。尽管计划周密老练,但做事风格显得意气。

 

另外,女性的作案特点,一般来说,跟男性是不同的。会更细腻、杀人手法也会不同。但这个组织及其成员,从始至终,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女性的气质。所以我想,领导者更可能是男性。”

 

这番话说完,众人都点了点头。

 

苏眠又道:“最后三条画像:一、这个组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门专业技术。有些是具有天赋,但全都离不开后天学习和培养。专注于专业知识或技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变态者时常波动的情绪,起到安抚和缓解作用。所以我想,S必然也擅长一门专业技术。并且很可能将其作为自己的身份伪装。

 

第二,S能让这么多的成员信服并且忠诚,还能精湛地设计犯罪。他必然是聪明的、博学的。具有很强的个人魅力。

 

第三,S能将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加以培养,必然需要一定的财力才能做到。”

 

讲到这里,众人都看向桌前的白板。刚才讲述的过程中,苏眠已经写下了关于S的六条画像:

 

1、现年25-35周岁,男性;

 

2、曾经遭受过严重家庭创伤。长期虐待或发生过弑亲案件;

 

3、高学历,成绩十分突出,博学;

 

4、富家子,能够自由支配相当数量的资金;

 

5、当年曾经是警务系统或相关专业工作人员。或者曾在相关专业求学过;

 

6、擅长一门专业技术,并将其作为职业。

 

“五年前的案件,警方必然审讯过大量的嫌疑人、证人或者涉案相关人员。还有当年参与办案的所有刑警、民警…”苏眠说道,“首先在那些人里寻找S,说不定会有收获。”

 

这时,沉默许久的韩沉看她一眼,开口:“我也来画个像。”…老墨:今天就一章,明天补。

 

第四卷 惟不忘相思 152.第152章 S的画像(下)

 

第136章

 

他也来画像?

 

苏眠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瞅着韩沉。其他人也颇有兴致地看着他。韩沉没有苏眠那套犯罪心理学家的讲究,做个简报还非得站着、还昂首挺胸、还得画白板。他就垂眸沉吟片刻,椅子一转,看着众人。

 

“还记得T策划的一系列犯罪吗?”他问道。

 

众人微愣。

 

“T的作案,有四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