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殿下?韩元蝶更奇怪了:“二殿下连闺女都还没有呢,就预订上了?”

六公主嗤的一声笑:“没有闺女不是有妹妹吗?”

皇家的几位公主,韩元蝶这辈子很分得清了,如今已经出嫁的只有三公主,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是在出嫁前夭折的,五公主也没了,现在适龄挑驸马的,也就只有四公主了,至于六公主,自己早就订好了,到时候只管赏了封号和公主府出嫁就完了。

“居然是公主吗?唉。”六公主眼睁睁的看着韩元蝶慢条斯理的端起她面前刚上的茶,试了试温度递过来,实在看不出一点儿着急的样子,不由道:“你不着急啊。”

“我急啊,可是是公主啊,我能干嘛。”韩元蝶说。

然后韩元蝶说:“不过您肯定有办法是不是?”

“嗯?”六公主刚喝了一口热热的红枣茶,就睁大了眼睛:“我?”

“对!”韩元蝶露出个狡黠的笑容来,道:“您和娘娘一向都那么疼我,遇上点儿小事您都要替我出头,今儿这样的事,您这看着都不急,肯定是替我想好了主意了是吧?真是多谢您了。”

六公主笑出声来,在韩元蝶脸上拧了一把:“平日里见你傻乎乎的,我还老担忧,这么傻,今后嫁到程家那种地方去,可怎么办哟。没想到真有事儿还是很明白的嘛,至少知道找人救命呢!”

她娇娇柔柔的说:“其实这事儿不过是看圣心,论理,父皇若是真愿意赐婚,别说我,便是我娘,你别瞧着平日里逞强儿,其实也不敢在里头怎么着。只是照我看着,这事儿不能在里头使劲儿,还得着眼在外头,是以我才来跟你说呀。”

韩元蝶说:“其实跟我也说不着,皇上又不问我的意思,就是四公主,自然也不会理会我的。在外头能有什么用?”韩元蝶不明白的是这个,公主挑驸马,只要公主情愿,驸马身份模样儿又不失礼,做皇上的多半都不会驳回,六公主为什么会这样想呢,跟外头的事有什么关系呢?。

六公主笑道:“我一直觉得,父皇还是很疼我们的,待哥哥们是严些个,常常板着脸,可待我们女孩儿都是好的,个个都疼的。若是这事儿真是四姐姐喜欢了非要不可,父皇说不准还会应,可若是知道这里头纠葛那么多,父皇定然就不情愿了,只怕会委屈四姐姐呢。”

六公主见韩元晴爬过来,小胖手去拔弄她手上亮闪闪的戒指,便脱下来给她玩,对一边守着的乳娘道:“好生瞧着些,别叫她搁嘴里去。”

有些话,她觉得不好跟韩元蝶说,到底两人成长环境不一样,眼界还是有差距的,杨淑妃跟前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且摆明了今后儿子大了多半有夺嫡事,自己不招惹人,别人只怕也要招惹过来,自己的女儿可不能吃亏才是,是以多少要教一教,有些话,也是私底下跟六公主说过的。

这事儿其实最容易搅散的手段,便是把事情往夺嫡里搅合,六公主想了想说:“你就跟程哥说一说,他多半会明白的。”

程哥可不傻。

“哼。”韩元蝶突然还傲娇起来:“我跟他说,我跟他说什么?是他拈花惹草的,我还去管他了不成?不理他!”

“刚才还说你不傻了呢。”六公主笑道:“你瞧你,像程哥这样一心只念着你的人世上可不多呢,而且又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还要怎么样呢?你在这摆什么谱儿?装什么样呢?依我说,你还是收着些儿,可别满出来了。”

她跟哄小孩儿似的拍拍韩元蝶的脸颊:“乖乖的,去跟他说,叫他想法子去。”

韩元蝶扑哧一声笑出来:“在您跟前,我倒也不怕说,其实我觉得是不用跟他说什么,我知道他,便是公主,他也不会应的。”

韩元蝶说,我知道他。

其实她没有任何事实可以支持,在世人眼中,便是青梅竹马也不过是小儿女的打打闹闹,在这凡尘俗世中,别说什么从小儿的情分,暗生的情愫,连多少深情厚谊,海誓山盟,也比不得远大的前程,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

皇家的驸马,不仅仅是一场婚姻那么简单,还有许多的体面,许多的荣耀,权力的顶层,一句话便可以定人生死荣辱。

甚至,连推拒都是极大的风险。

可是韩元蝶说,我知道他。

她说的很笃定。

两世人生才得到这样的笃定,因为她知道,程安澜是会在她枉死后还会为了她连生死荣辱都不顾的人。

这样一个男人,他认定了就是认定了,绝无更改。

当然,韩元蝶还真是乖乖的把这事儿跟程安澜说了,她知道六公主对她好,且生在皇室,又有个那样的母亲,这些事情上肯定比自己有见识,听她的没有错。正好那天程安澜来接她去走马胡同的宅子,说是新送来些牡丹,叫她去看看这花种哪一片的好。

这宅子已经清理的像模像样了,虽然那些家伙住在里头,上蹿下跳的,不过想着嫂子有时候要来,都已经尽量收敛,院子里靠着书房那里本来的假山小院拆掉了,做了小武场,重新彻了墙,改了院子的格局。

看房子的两家人也都已经住进来了,伺候新主子,自然是私底下悄悄打听过主子的身份性子忌讳什么的。是以对程安澜和韩元蝶的关系里头还是有点儿数的,此时见主子来了,忙上前来磕头请安,又送上一壶新泡的花草茶,便很有眼力价的退到外头去了。

两人就坐在了小校场旁边的石头桌子旁,见周围没人了,韩元蝶便把六公主前儿那话跟他说了,她记性本来好,虽不是原话,倒是把六公主的意思说的透彻明白。

程安澜听了点头道:“嗯,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韩元蝶说,也真奇怪,六公主说程安澜会明白,果然他一说就明白了:“我觉得,六公主是叫你闹出点儿事来?”

“嗯。”程安澜道:“倒是有个现成事儿,不过得跟三爷说一说。”

“到底为什么嘛!”韩元蝶不干了,她虽然对外头事懂的不多,可却有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长处,她知道对什么人要用什么法子才好,百发百中。

从杨淑妃到六公主,从齐王殿下到程安澜,没有一个人例外。

第67章

朝廷的事,程安澜不主动说,且他原本就不是个爱说话的,他要说的活或许是该给谁说话便说给谁知道,或许便是别人问起。

齐王殿下问话要答,韩元蝶问起来也要答。也就这些人例外了。

程安澜说:“圣上春秋鼎盛,二爷实在是太着急了些。”

这是齐王殿下的论调,程安澜也心中明白。贤妃娘娘和安王殿下很早就都着急的很,还在四五年前,皇上才刚四十出头,他们就急着又要抓军权,用皇子正妃位拉拢敬国公府。又要抓权臣,不仅母族与阁老联姻,还纳了出身大族旁枝,自个儿有出息的户部尚书杨大人的第三女为侧妃,封了正四品诰命。还要收服弟弟,当年还没封齐王的三爷萧景瑜外出办差事遇刺,随即求娶了韩家女为正妃,差事也辞了不干了,看场面就是怕了哥哥,退到了一边只走马看花的做闲散王爷。

安王殿下无往而不利,看着倒是一切顺遂,春风得意,可皇上难道就不忌讳?如今程安澜刚刚崭露头角,替齐王殿下办几件事,安王殿下就容不得,必要将人牢牢的抓在手里,甚至不惜以亲妹妹的终身大事为筹码。

只要让皇上意识到这一点,这件事就有搅合的希望。程安澜觉得皇上天纵圣明,坐了这么二十年皇位,这点肯定是能意识到的,不过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计,还是要加把火才好。

皇上会很喜欢一个对皇位虎视眈眈的儿子吗?

要知道,前儿端午,宫里春泉宫才报了喜,春泉宫偏殿的梅美人新有了身孕呢。这两年皇上后宫也添了不少美人御女等低级嫔妃,又有两名因生育之功获封主位的娘娘,宫里小主子跑来跑去,皇上便是需要培养继承人,也不是要的这么急吧?

安王殿下如今连个太子还没挣上呢,就一副天下为我囊中之物的架势了,别的皇子就是不出头儿,皇上难道心中就欢喜的很,只觉得这个儿子真是有出息吗?

如今程安澜风头这样劲,又摆明车马的于齐王殿下鞍前马后,安王殿下急吼吼的便要自己亲妹妹嫁给他,这递上圣上跟前,难免不有个拿自己亲妹妹的终身大事做筹码的考语了。

程安澜又说:“大约并不是四公主选中的我,而是二爷选中的我,这些日子我很干了些事儿,安王殿下或许有个眼角瞄到我了。”

“有个眼角瞄到你了就要把亲妹妹,正经公主嫁给你?回头再瞄上别人了呢?二爷哪有那么多妹妹可嫁呢?胡扯。”韩元蝶道,不过她听了六公主的话,又听了程安澜的意思,再傻也明白了,他们的意思,这并不是单纯的婚姻,而是夹杂了争权夺利在里头,现在解决办法就是放大这部分争权夺利给皇上看,一则皇上会不满安王殿下拿自己亲妹妹的婚事做筹码拉拢人,二则,皇上疼爱公主,便不愿意公主落得这样的境地里去。

程安澜干笑了一声。就是他这样的人也知道韩元蝶为什么不喜欢了。

皇上御书房宽大的御案上放着两摞高高的奏折,但在他跟前,却只单独摆了一份,是怀远将军程安澜密奏西北军用粮好坏掺杂,有时候有近三分之一已经霉变,程安澜回京后曾秘密调查,查出西北军军粮共有江南、湖北等共九个粮仓负责收储调运,并都经四川清运司运往西北,军粮途经三个省,并经户部、兵部、连同地方官吏上百人等之手,难以界定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是以程安澜秘密上折祈朝廷安排调查。

西北虽大捷,但也只是驱敌千里,过得两年,羯奴休养生息之后卷土重来,西北军依然要面对大敌,不可轻忽,倒是趁如今整顿军队军需,做好准备,才是上策。

程安澜的折子,皇上已经看了两遍了,这会儿依然放在跟前,虽然没看,眼睛却落在上面。

太监们都远远的站在阶下,这会儿在皇上御案跟前恭敬站着伺候的,却是敬国公府的三爷姚律。

敬国公府嫡长子已经按例请封了世子,只是这位世子爷模样儿温文尔雅,生来体弱,才能平庸,不仅习武带兵不行,就是读书做官也差着些儿,不过背靠敬国公府这大树,又尚了公主,朝廷优待,倒是无忧的。

倒是敬国公府庶出的二爷,三爷,嫡出的四爷,都继承了国公爷衣钵,如今个个都能掌兵,虽还不如国公爷老辣,但也都算的有出息,看起来,虽然没有现成爵位可以继承,靠自己也能搏出前程来。

而最为出挑的便是这位庶出的三爷姚律,国公爷早年便带着少年的他一起在西北军中,后敬国公嫡长女赐婚二皇子后,国公爷以旧伤复发回京养伤,姚律也同样侍奉父亲回到京中,如今虽才二十出头,已经任了兵部右侍郎,可见皇上信重,这个时候,皇上也不怎么避讳的问他:“西北军军粮这事儿,你在西北的时候可有这样的事?”

姚律已经奉旨看过了程安澜的密折,此时奏道:“回陛下,微臣在西北军之时,军粮时好时坏也是有的,偶尔也有霉变一两次,只是数量不多,剔除后也勉强够用,是以父亲当时只是发函到兵部说明,并没有上奏朝廷。”

“这折子里说的三分之一的状况,有没有?”皇上听到姚律这个回答并不意外,随口又问。

“微臣在西北的时候倒是没有的。”姚律规规矩矩的回答,一个多的字儿也没有。

“那么照这折子里所说的三分之一都是霉变的话,在军里会出什么事吗?”皇上又问。

这一次,姚律想了一想才道:“据微臣测算,若是当时无大战,又前后批次的军粮都正常可用,只有一批次的军粮有三分之一的霉变,那也不会有大事。若非如此,只怕便有非战斗减员了。”

皇上好一会儿没有说话,然后才问:“照你看来,这事儿查还是不查?”

姚律并没有犹豫,立时道:“军需为大事,若是军士连吃饱都没有保障,如何作战?且朝廷每年拨数百万白银军需银子,原是足额保证军需的,如今既然有西北将士揭出这样弊端,自然该查。”

皇上有点不明所以的笑了笑,笑的姚律心里头不由的有点发毛,接着,皇上便毫无征兆的换了个话题:“这个程安澜,你可知道他?”

“微臣知道,只是程将军到西北军的时候,微臣已经奉父亲回京了,并不熟识。”姚律一边老老实实的回答,一边在心中想皇上问这句话的意思。

“原来你也不熟呢?”皇上轻轻笑道:“原本还想问问你的,贤妃昨日请见朕,原是看程安澜年少英武,要招程安澜为驸马呢。我倒觉得他虽是出息,到底做事粗疏,只怕配不得公主。”

姚律再是老成,终究还是青年人,城府自然不算的深,此时听了这话,脸上便微微变色,显得有点不自在了,嘴角动了动,终究还是没说出话来,依然保持恭敬的低头。

只是手心里有一点湿漉漉的起来。

皇上见姚律没说话,倒也没问了,今日召见,他其实还是很满意的,温声道:“西北军之事,朕或许还要问问你父亲,你回去把这事儿与国公说一声,若是身子撑得住,写封折子与朕,朕再招他入宫。”

姚律忙应是,皇上才让他退出去。

姚律退到御书房外,从温暖如春的书房出来,叫外头冬月里寒风一吹,打了一个寒颤,才发觉自己后背已经湿了。

看起来,皇上疑齐王殿下已经深了,姚律抬头看看天色,天上阴沉沉的,看着便像是要变天的样子。

姚律刚刚走了两步,便听见里头传出旨意来,命宣召程安澜进宫面圣。

程安澜上了密折,早就等着这次召见了,接了口谕,立刻打马进宫去,刚到宫门口递了牌子,正好碰见齐王殿下从宫里出来。

还带着三岁的小皇孙萧正恒。

小家伙也是锦衣玉带,还不像一般小孩子似的由乳母丫鬟抱着跟着,他向来不爱跟着自己娘亲出入,倒是常常跟着齐王殿下,齐王殿下进宫来跟淑妃娘娘请安,就常带着他。

很潇洒的一个人甩着手走,谁也不要抱。

程安澜见到齐王殿下,忙打千儿请安,又给萧正恒请安,萧景瑜道:“你这是干嘛去?”

程安澜一向老实:“回殿下的话,微臣奉诏觐见陛下。”

“哦~~~~~~”萧景瑜拉长了声音回答了一句,两人眼神一对,什么意思都明白了,萧景瑜弯腰问萧正恒:“我们也去给你皇爷爷请安罢?”

萧正恒很严肃的看了他爹一眼,声音其实还是很奶声奶气的,偏偏腔调又严肃:“爹爹想要干嘛?”

“去给你皇爷爷请安,不是很应该的吗?”萧景瑜对小家伙说:“还有。”

他索性蹲下来,跟小家伙说悄悄话,程安澜武功高,耳聪目明,听了个断断续续“…你表姐,就他最合适…你哄哄你皇爷爷…你表姐可疼你是不是…”

萧正恒小脸上有点纠结:“就是太爱抱我了…”

萧景瑜哈哈大笑。

第68章

萧景瑜也不太忌讳,带着儿子转头就与程安澜一起前往御书房,萧正恒终究是小孩子,忍不住不时的转头看程安澜。

他在王府也是偶尔见过一两回程安澜的,程安澜回京后并不避讳的常出入齐王府,他根基差,又常在风头浪尖办事,越是高调出入齐王府,越是有安全保障。

说句诛心的话,他这样一表现,便是齐王殿下不给他撑腰,只怕也要落个凉薄,寒了臣下心的评语,是以程安澜虽然回京半年就有了个持功傲物,嚣张跋扈的名声,可在京城如今这个暗潮涌动的地方,却过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齐王殿下不说了,便是安王殿下,就是恨的牙根儿痒痒,也只能拉拢他,还不好把他怎么样。

程安澜高大健壮的身形,一身朝服都穿的仿佛劲装一般,虽因入宫面圣照例不得佩剑,整个人却仿若一柄出鞘利剑般锋锐,萧正恒看了好几回,便拉了拉他爹的衣服。

萧景瑜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气,就是说话不方便也不抱他,只是很将就他的弯腰问:“怎么?”

“看起来有点凶,表姐软软的样子,会不会被他凶啊?”萧正恒有点操心,虽然他不喜欢韩元蝶总抱他,可是总是抱过,表姐香香软软的,说不定这人一碰她就倒了。

“你表姐才凶。”齐王殿下提到这个就想笑,还真是一物降一物呢,韩元蝶是个可爱的姑娘,不过不算是个多聪明的姑娘,可是从小儿到如今,她就是降伏得住程安澜,还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

齐王殿下在儿子耳边嘀嘀咕咕的说了两句话,最后道:“你就这样说就行了,记住了吗?”

萧正恒有点迟疑的点点头,又看了程安澜两眼。

程安澜完全一副当不知道他们父子两个在自己这里瞄来瞄去,嘀嘀咕咕的样子。

一时三人到了御书房,当值太监见皇上宣召程将军,可齐王殿下和小殿下都来了,自然也不敢怠慢,连忙进去通报。

萧正恒当先走进去,奶声奶气跟皇帝请安,皇帝便是再冷峻,待这个大孙子也总比待儿子温和的多,招手叫他到跟前来,问他:“恒儿怎么到这里来了?”

萧正恒说:“我随爹爹去跟祖母请安,走到门口,我又想皇爷爷了,爹爹就带我来了。”

这话一说,连皇帝都柔和下来,伸手摸摸他的头,又叫儿子跟程安澜都起来,对萧正恒道:“那恒儿今日陪皇爷爷用膳,这会儿皇爷爷先办事,你到院子里玩罢。”

那小子身负使命,站在御案边上不走,乖乖的说:“我跟皇爷爷学!”

皇帝忍俊不禁,萧景瑜也笑,儿子不走,他也不走,只赖在御书房,皇帝瞪他一眼,他笑道:“什么军国大事,还不能叫儿子听听了,说不定儿子还有主意呢?”

这个儿子嬉皮笑脸惯了,从来不叫人喜欢,也不知道怎么生出恒儿这样的好孩子的。

说起这个儿子,皇帝一直是不太喜欢的,从来不大有正型,读书习武也没什么好成绩,也不似安王那般规规矩矩正正经经,看着就有模有样。只因着这是杨淑妃唯一长大的儿子,又是年长皇子,总算还不算薄待他,不愿意不给他体面,是以长大赐婚后也顺利的封了亲王爵。

皇帝是觉得,这个儿子大约没有什么大的才能,只是出身还好,也还算老实不惹事,知道退让,如今早早的封了王爵,今后一辈子安稳荣华也是不错的。

不过这些日子以来,一向蔫蔫的齐王殿下突然强势如此,皇帝颇有种终年打雁,某日竟然被雁啄了眼的感觉了。是以,这半年来,看到这个儿子就情绪复杂的很,还顺便更不满安王殿下了,这种心理,简直不足为外人道。

大约也就是这种心理之下,加上也不愿意在外头臣子跟前落了儿子的面子,皇帝只是瞪了萧景瑜一眼,倒也并没有真的就把他撵出去,萧景瑜安安稳稳的在一边坐了,看着皇帝也不问西北军粮的事,倒是问起来程安澜年龄属相家族履历之类。

一看就是有铺垫的。

程安澜回答的老老实实,半点儿花巧都没有。

皇帝还挺开门见山的道:“程卿已经年过二十,正是成家立业的时候,朕的第四女,今年十五,朕向来疼爱,许以程卿为妻如何?”

程安澜也不磨蹭,他当即跪下:“回陛下,微臣心有所属,配不得公主。”

皇帝大约心知肚明程安澜会拒绝,只是没料到他拒绝的这样干脆,反倒凝了一下才道:“你敢抗旨?”

“陛下旨意未下,微臣尚算不得抗旨。”程安澜四平八稳的回答。

皇上意有未明的反是笑了一笑:“那朕若此时便下旨令你尚主呢?”

程安澜仰着头:“陛下为人父,自是疼爱公主的,既已知微臣心有所属,必然是知道微臣是配不上公主的,怎么还会让公主下降。既如此,微臣自然也无旨可奉了。”

这傻大胆,还敢说话将皇上的军,齐王殿下在一边笑的直哆嗦,直接说皇上要是敢赐婚,那就是不疼公主,不是好爹,也真不怕掉脑袋。

“好大的胆子!你这是拿话来堵朕呢。”当今圣上模样生的冷峻,脸一板起来安王殿下都不敢抬头,向来不大怕他老人家的,大概就是没什么正型的萧景瑜了,没想到这会儿居然遇到了第二个。

程安澜直挺挺的跪在当地,也不低头,只是道:“微臣只知陛下问话当据实以奏,方为忠君,是以想什么便说什么,不敢随意敷衍。”

皇上好像一时也找不着话来问了,眼见的没台阶,萧景瑜终于在旁解围道:“哎,父皇您不知道,这人天生愣脾气,哪里配得上四妹妹,父皇还是别理会他了。”

这时候站在御案边上一直不言不语也不动的小小的萧正恒突然拉拉皇上的袖子:“皇爷爷,我觉得他还是做我表姐夫好。”

皇上一向疼爱这个长孙,冷峻的脸都融化了些许:“为什么?”

“呃。”他看向自己的爹,见齐王殿下点点头,便说:“以前他也常来我们家玩的,我看他有点傻,是配不上四姑母。”

“你都觉得他傻?”皇上叫小家伙的稚语逗的露出了一丝笑意来:“那还做你表姐夫?”

“表姐…也有点傻…”小家伙对对手指。

程安澜不言语,他向来不怕人说他傻,只要自己想要的事能做到,谁说什么只当耳旁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