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韩元蝶笑道:“和我有什么相干?”

“程哥总说,有些地方不好想法子,全赖齐王殿下肯说话,不过那也是齐王殿下看着韩姑娘的脸面呢。”洛三笑着解释。

以前洛三等人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甚至是多的话一句没有,韩元蝶问话都只答话,其实是只瞧着韩元蝶那是高门大户的小姐,娇滴滴的样子,他们都自觉粗糙,不会说话,生怕吓着人家小姐,或者得罪了人家小姐。不过是见着程哥尊重韩姑娘,自然不敢怠慢,但也只管听吩咐,不敢搭话。

倒是这些日子来,一则见的多了,熟悉了些,渐渐发觉韩元蝶虽然是高门大户的小姐,可并不骄矜,十分温柔,还常常照管着他们的饮食起居。二则程安澜出事,虽然并不是人人都知道韩元蝶跟洛五说了那样的话,豁出性命去救程安澜,但连程家这样一家子亲祖父叔父的都迫不及待的要跟程安澜划分界限,反而是韩家这样的姻亲没有动静,韩元蝶也没有置身事外,还一如既往的常问着程安澜的事儿,照样儿的照管他们。

这样的嫂子,虽然还是小姑娘,可多叫人敬重呢?洛三这些人,那是刀山血海里滚出来的人,经历过多少生死,自然更明白,更敬重这样的心田,也知道了程哥为何这样敬重韩大姑娘,自然越发觉得程哥这福分,实在叫人羡慕的紧。

这渐渐的,这些豪爽男儿就越发的不把韩元蝶当了外人,只当嫂子看了,说话也就不一样了。

韩元蝶也发现了这样的转变,笑道:“我哪有那么大体面呢。”

“自然是有的。”洛三笑道:“程哥早跟兄弟们说过呢,若不是有韩姑娘在帝都调度,别说咱们,就是程哥也没有今日。远的不说,单说那宅子,程哥只会出银子,咱们兄弟也任事不知道,还不都是赖韩姑娘吩咐么。若不然,还不知道乱成个什么样呢。”

韩元蝶柔和的笑道:“你们都是在外头办要紧事的,哪里得空儿理那些,我横竖闲着,也不过吩咐两句罢了。”

韩元蝶其实自己没什么感觉,她那天性中生就的体贴照顾人的性情,使得这些对她来说,这些事都是十分自然而然的,随手就能办的事,倒是今儿得了程安澜要回来了的消息,叫她欢喜起来。

不知不觉中,她居然会因为知道他要回帝都而欢喜起来,韩元蝶在这一日快要结束,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一点,不由的有点发呆了,可是,偏偏又是遮不住藏不住的欢喜。

江南危局,历经近三月,终于渐渐平静下来,这是一年里头最冷的三个月,可再冷也不如江南官场的阵阵寒意。

齐王获救之后,入东安郡王钦差行辕,近一月之间,钦差大臣东安郡王与齐王在江南发落了两省官员,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江苏巡抚方鸿与其下属扬州知府、淮扬总兵等,均因治海匪无力,致匪患猖獗,为祸百姓,或罢免官职,或降职,或入罪。

江苏巡抚虽非一方诸侯,也为正三品大员,便是钦差大臣位高权重如东安郡王并有皇子身份的齐王殿下也不好轻易定罪处置,于是押解入帝都,交三司审查,并奏请圣裁。

江南官场如此震动,帝都朝廷自然也几乎都注目江南了。

这样的情况下,程家那点儿事,哪里能入得了帝王之眼呢,那一回在朝堂上恐吓了程家之后,皇上也就没空理会他们了。大理寺去程家走了个过场,闹的个鸡飞狗跳,把程家三爷关了两天,又把老太太给吓的病了一回,才给皇上上了个本,轻描淡写的表示程家确实没有与江南联系,只是‘听闻’。

要说左梅生能坐到大理寺卿这个位子,那也不是撞大运来的,于秉承上意而言,做的十分到位,知道皇上并不是真想查谁,只是不满意程家,朝廷还没动,他们就先给程安澜定了罪,于是把案子截在听闻这里,让程家倒了霉,就结案了。

后头无非就是御史台弹劾程家的奏折也还风风火火不肯歇着,连续上了好几次,折子里主要说的便是‘妄度上意,以宗族为儿戏,为亲不慈,为臣不贤,卖子钻营’等,简直批的体无完肤。。

程家不仅不敢有动静,简直连出门都少了,老太爷告了病假,一家子都以侍疾为由,哪里也不去。

到得程安澜卫护着齐王殿下回京的时候,已经是正月里了,程家这个年过的是凄凄惨惨,不仅是年酒都没请,就是自己程家的族亲,也有些不肯上门的。

当然,程家终究是伯爵,又有富贵,肯上门的还是有的,只是今年大不如前罢了。

程安澜在江南当然听到家族这样儿戏,可江南本来形势紧张,忙正事都来不及,哪里还有空理这个,只不过是前一道消息说家族开了祠堂将他除族,程安澜没有理会,不久又一道消息说家族又开了祠堂,将他记了回去。

江南一众钦差官员有暗笑的,有明笑的,如齐王殿下这样的,那得了信儿之后便毫不迟疑的哈哈大笑出声,没有丝毫顾忌。

不若东安郡王般自持,东安郡王世子萧文梁到底是年轻人,虽说早前只与程安澜相识之情而已,但这些日子在江南,同仇敌忾,又共同经历了不少事,不仅对程安澜颇为佩服,更有了不错的交情,他是唯一个忍着笑,拍拍他的肩表示同情的人了。

倒是程安澜惯常一张脸没什么表情,除族也好,记名也好,两次得信儿的表情一模一样,竟是谁也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便是进京之后也是如此,程安澜身负朝廷之命,按例回京之后需的先面圣或者由发文之部接见,缴了差使才能回家的,程安澜随齐王殿下,东安郡王入宫缴旨,众人发现,这位小程将军,虽说离了帝都有三个月之久,可其受人瞩目之处,简直比去之前还要更强些,单进宫这一路,碰见的人的目光火热的程度,那叫一个殷切,就是不能搭话,也要多看一眼。

可惜程安澜脸板得紧,他人高马大,且西北大军中养出来一身杀伐之气,便是此时不着戎装也一样凌厉,加上这是奉了旨意进宫,身边又是两位王爵,众人就是目光再殷切热情,也动摇不了程安澜分毫。

倒是齐王殿下看的真切,调侃道:“小程你倒是真出风头,我猜啊大家伙儿都在打赌你回头回不回家去。”

“为何?”程安澜简单两个字,竟顿时把齐王殿下噎的脚下一滞。

然后摇头笑起来,简直看不出,看着如此冷峻的小程将军,装傻竟然还是一把好手啊!

东安郡王神色不动,萧文梁伺候父王进宫,跟在后面,憋了笑捧齐王殿下的场:“我赌程将军回去走马胡同,王叔要不要出一百两银子来赌一局?”

齐王殿下笑看他一眼,对东安郡王道:“二哥这个儿子还真是教的聪慧的紧,小程进了城就打发底下人把他的东西都送到走马胡同去了,当谁没看见呢,这活生生的就要讹我银子呢吧?”

东安郡王笑道:“殿下的银子,连我都讹不了,何况他?殿下这是白夸他了。”

虽然这是在拿程安澜打赌说话,可他就能当没听到似的,任他们怎么说,八风不动,连脸上表情都没有丝毫走样。

萧文梁在后面轻笑,这一趟江南之行,他是更深刻的明白了父亲平日里的教导,东安郡王府的立足之本到底是什么。

他终于明白父亲当初虽然更看好安王殿下,但也只是不动声色的略微偏向交好的缘故,夺嫡之事波诡云谲,除非真是利益攸关,否则拉着大旗铁杆般的支持,只能让自己陷于被动,毕竟诸位皇子中还未封太子,根本于尽忠无关。

萧文梁回想当初,若是皇觉寺之局真正落入安王殿下的算计里,这一次在方鸿与的事件里,东安郡王府就十分被动了。

哪里还有此刻与齐王的谈笑风生呢。

第 89 章

这一日两位钦差进宫缴旨,程安澜是作为钦差的侍卫首领随侍进宫的,按理说,没有他说话的地方,也没有需要他才能说的话来,可不知道皇帝是不是因着救回了儿子心情好,还是因着别的什么缘故,皇上问了东安郡王和齐王殿下些话之后,倒是转而问程安澜:“卿在江南,可有听说你家宗族将你除族一事?”

“回陛下的话,微臣知道。”程安澜答的四平八稳,可是也就这样一句,然后就没话了。

“嗯?”皇帝疑问了一下,程安澜只管愣着,一声不吭。

这可真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啊。

皇帝还觉得有点好笑起来,便问:“程卿没有什么话要说吗?”

程安澜又愣了一下,然后反而去看看齐王殿下,齐王殿下憋笑,见程安澜看过来反而就把目光转开了,一副不关我事,你别看我的架势,程安澜便道:“微臣领旨在江南办差,不料后院起火,出了这样的事,还请皇上处置。”

‘扑哧’一声,这是齐王殿下实在没忍住,笑出声来,皇上转过头去看他一眼,他连忙就正了脸色,把笑压回去,好像刚刚那一声跟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似的。

皇帝那是问程安澜私事,可程安澜的口吻,完全就是公事的样子,张口就是奉旨办差,是出的公差,所以这事儿该怎么解决,那就是皇上的事了。

其实皇上想一想,都觉得程安澜这回答很妙,程安澜其实就是不愿意说他打算怎么办,可是皇上问话,是不能不答的,于是他便往公事上扯,把问题丢回来,其实是他深知,一则,朝廷也是有规矩的,不会轻易去伸手臣子的家事。二则,他摆明了刚立功回来,皇上不会因为这样的家事把他怎么样。

皇上真是要处置,也不会对他不利。

皇帝都觉得白问了这一回,还没话好答,便道:“程卿家中的私事,自然由程卿自己处置,并不与朕相干。”

程安澜依然八风不动的应道:“是。”

可他却抬头左右看了一下,那简直明晃晃的在说,既然是我的私事,皇上您在这御书房问什么呢?

可是他没说,回答的又实在老实,皇帝都觉得自己好似看走了眼,原以为这是个老实没心眼的孩子,可这会儿看起来,连他老人家都不好说这到底有没有心眼了。

齐王殿下一脸正经,他可笃定这家伙不是什么真正的老实人呢。

这次江南之事,皇上随口勉励了几句,没有留下自己亲儿子齐王殿下,只吩咐东安郡王留下密谈,连萧文梁都给打发走了。

程安澜心无旁骛,出了宫,直奔走马胡同,就像齐王殿下说的,他早打发人把东西送回了走马胡同,这会儿回去,就预备着拿了东西去韩家。

只是叫程安澜意外的是,黄鹂依然在走马胡同,程安澜见她迎出来,是真觉得奇怪:“你怎么在这里?”

黄鹂四平八稳的答道:“前儿府里把我打发出来的,身契都过了名字,老太太说是我伺候了大爷多年,如今大爷孤身出来,外头现买人只怕不知道伺候,便打发我跟着出来伺候大爷。”

身契过了名字的意思,大约就是程安澜单门独户了,把黄鹂的身契过到了程安澜这一户名下,不再是程家的丫鬟了,程安澜其实不大精通这些庶务,便只唔了一声,却问道:“那后来没叫你回去?”

“原是打发了人来叫我带着大爷的东西回去的。”黄鹂答道:“我去问了韩姑娘,韩姑娘说叫我别理会,等大爷回来了再说,我便没回去。”

“嗯?”程安澜听说,还笑了笑:“你怎么想起来去问韩姑娘来着?”

“大爷既然单立了门户,那自然是听大爷的吩咐。”黄鹂道:“大爷不在,再没人的,只是韩姑娘与大爷下了定了,又没要退亲,那今后就是大奶奶了,我便想着问韩姑娘是一样的。”

程安澜乐了:“不错不错,你想的很好。”

这还没成亲呢,说到韩姑娘是今后的大奶奶,他就觉得心中爽快舒服,程安澜笑道:“先前我打发人送东西来,你可看见了,有两个红的麒麟箱子,搁在哪儿呢,你拿出来搁二门上去,我要送出去的。”

“都还在二门上。”黄鹂说:“这里没人使,只有门房上两家人,这会儿还没闲下来搬东西呢。”

“那也好,我正好装车走。”程安澜不以为意,抬脚便要走,黄鹂连忙道:“大爷先把衣服换了,洗把脸吧,您这样子去,就是韩姑娘性子好,不说什么,到底人家老太太、大奶奶都在呢,只怕说您不尊重。”

程安澜本来不在意,这会儿听这样说了,倒就停住了脚,黄鹂在这里,自然是井井有条的,她拿出衣服伺候程安澜换了,门口又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子端着大盆子进来搁在院子里:“黄鹂姐姐,热水拿来了。”

她也没进屋,也没进来给程安澜请安,把盆搁下就走了,黄鹂便道:“这是韩姑娘打发过来的人,韩姑娘说了,原本大爷说洛爷他们几位都是暂住两日,找到宅子就要搬走的,这宅子本来不预备人住,如今既然大爷打发到这里来了,今后说不得就要长住了,这厨房里的人不比外头伺候的人,需得知道根底的才好,便从韩家庄子上挑了一户人先过来支应着,有五口人,大娘原本就是厨上的,手脚最利落的了,就是小姑娘,也能帮着跑个腿,送点儿东西。”

黄鹂一口一个韩元蝶:“韩姑娘的意思,如今既然住了人,那每日里也要动火,连同二门上的人也就一起预备了,才算得规矩,且洛爷他们虽说营里管饭,可有时候也是闲在这里的,有个小厨房,不用太大,平日里预备着点儿,就是爷们不妨想要用点儿宵夜,也便宜些。”

“小姑娘庄子上过来的,还没教过规矩,现也只得先使着。”黄鹂把水端进来,绞了帕子给程安澜。

听黄鹂汇报这些琐事,程安澜只简单的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话,当然,也只有黄鹂这样简单的丫鬟才没有发现程安澜眼睛发亮,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男人在外头带兵打仗,拼死拼活,大把的银钱弄回来,不就是给家里这里也添了东西,那里也添了人吗?虽然韩元蝶还没真嫁过来,这大大的宅子还没几个人影,跟前就这一个丫鬟,可是这一样一样的说起来,简直就想是她嫁过来了一样的了。

韩元蝶这会儿正兵荒马乱呢,韩元蝶的同胞弟弟韩承信和二叔父的儿子韩承益不知怎么的,在许夫人房间后头暖阁里就打了起来,把几上两个花瓶都打的稀烂不说,还把才半岁的小家伙,三叔父的长子韩承冠吓的大哭起来。

韩元蝶跟妹妹们在暖阁外头帮着三婶娘郑氏分线,看她绣花儿,郑氏一手极好的绣活,扎的花儿比内务府尚宫局的绣娘还鲜亮,韩元蝶对这些自己不大精通的东西都有明显的好奇心,虽说其实不大学,却很愿意看。

这边刚起一个头,就听得里头噼里啪啦花瓶打碎的巨响,把孩子们吓的静了一下,接着又打了起来,然后就听到小家伙哇哇大哭,郑氏吓了一跳,连忙丢下东西进去抱儿子,韩元蝶也赶着跟进去,见韩承益和韩承信扭打在一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怎么打起来了,还不快住手!”

乳娘们忙都上去分开两个小少爷,韩元蝶问:“怎么回事?”

这话还没答,有丫鬟进来报:“程将军来了。”

哎呀,他回来了!韩元蝶刚要转身出去,程安澜已经走了进来,他不是规规矩矩在门口等的那种人,早顺腿走进来了,见这里头一片狼藉的场面,不由分说一手提起来一个来隔开:“怎么打架了?”

他问的是韩元蝶。

可是韩承信被他提在手上,反笑起来,还欢呼一声:“程哥回来了!”

“二弟抢我的小车!”韩承益连忙告状,韩承信扮个鬼脸,韩元蝶见他没反驳,知道他肯定抢了,便道:“回头让娘打发人给你买去,你把大弟弟的还给他!”

“二婶娘说一起玩的!”韩承信不愿意,那是那种木头的小车,做的十分精致,虽然只有巴掌大,跟真的样子一样,里头做着小人儿,而且轮子还能转动,能拉着往前走,算是个稀罕东西。是韩承益的舅舅从外地进帝都给他带的。

程安澜顺手把韩承信和韩承益都搁在地上:“不许打架,我给你们一个更好更大的,一起玩!”

“真的?”韩承信抱住他的手,他才不到四岁,又是个大眼睛的胖乎乎样子,差点儿够不到人高马大的程安澜的手,连韩承益也赶紧跟着问:“真的?”

程安澜后头跟着的兵士已经把他带过来的箱子抬到了院子里头,程安澜拎着韩承信,后头跟着韩承益,开了个箱子,果然拿出来一辆大的,更精致的,另外还有些小弓箭,小剑小刀,小木马之类的玩意儿,小家伙们欢呼声不绝。

打发了小家伙,程安澜刚一转头,就看到韩元蝶笑眯眯的脸。

第九十章

看到圆圆笑眯眯的样子,那样的清澈纯净的大眼睛,那一瞬间,真有一种花儿宛如初初盛放的感觉。

程安澜在面对流言视而不见的定力,面对众人好奇时的从容,面对齐王等人调侃时的毫不在意,甚至是面对帝王时的镇定,这一瞬间似乎统统都不见了,他好似回到当年那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样子,对着一个可爱的也凶巴巴的小姑娘,有些局促的摸摸头。

然后他仿佛带点儿讨好的说:“我给你带了好些东西,你看看?”

韩元蝶笑的大眼睛宛如月牙儿般:“嗯,我看看,你坐坐吧,什么时候进的城?是不是先进了宫?”

按照规矩当然是要先进宫的。

程安澜很顺脚的就在这院子的石头桌子边坐下来,韩家的丫鬟便从里头倒出茶来,程安澜喝了一口:“昨儿到京,跟着齐王殿下在驿站歇的,今儿一早进城来,就进宫去见圣上,这才出来。”

说着两口就把茶喝的到了底。

这在以前,也是叫韩元蝶看不惯的习性之一,韩元蝶在大家子惯了,任何事情讲究个矜持克制,骤然一看这种在外头兵营里呆惯了的武将的行动,便觉得粗糙。

不过这会儿,也不知道是前一世看惯了无感,还是这一世角度不同了,韩元蝶这会儿倒是真没往粗糙上感觉,反倒笑道:“皇上肯定没赏你茶!”

“皇上哪里肯理会我。”程安澜老老实实地说:“我本也是护卫齐王殿下进宫的。”

“齐王殿下也不理你吗?”韩元蝶笑问,她一边说一边看程安澜送过来的东西,自然都是些江南的特产,看起来精致鲜亮,韩元蝶心中有数,多半不是他亲自买的。

江南有世家有官员,有的是精明能干的人,可以帮他收拾这些东西,不过看这用心,还是可见程安澜绝对是让人笼络的地位了。

韩元蝶一样样的吩咐丫鬟:“这个、这个,拣出来给祖母使,这个送二婶娘,还有这个,给二妹妹…”

程安澜在一边听着,看着她一样一样的分派,他也看不出有没有章法,只是随口道:“嗯,齐王殿下也不理,出了御书房就给淑妃娘娘请安去了。”

“那你不是连饭都没用么?”韩元蝶打开一个盒子,看到是一盒十把绢制折扇,吩咐丫鬟搁在一边:“这个留着送人正好。碧霞,先前我看厨房做了栗子粉糕,你去拿一碟热热的来,再给程将军倒杯茶。”

然后又打开一盒,盒子上是江南最有名的云丝坊出的丝线,云丝坊以丝线颜色细腻著称,最有名的便是号称单白色就有七种白。

差不多儿去江南的,都要当了特产带回来,送人是最好的。

韩元蝶便笑道:“这个正好给三婶娘,三婶娘花儿扎的那么精致,这也就是给三婶娘不算糟蹋了这丝线了。”

她还笑道:“三婶娘好容易回来一回,定要给我扎几个新鲜好看的花样子,今后我也好照着绣呢。”

韩三爷是特特的带着妻子儿子回帝都过年的,因有职在身,也不能长久留在帝都,眼见的过了年就要走了,韩元蝶这还未雨绸缪上了。

说起来韩元蝶其实还是挺有当家主母的架势的。

三婶娘郑氏抱着刚刚哄的不再哭的儿子,听了这话笑道:“我还想着回来家里,找嫂子们、大姑娘寻几个新鲜花样呢,到底是帝都,自是比我们那边穷乡僻壤的好。”

她也是有眼力价的,虽说没见过程安澜,更没见过他们相处,可眼见得这样自然,丫鬟们也无异色,老太太和大嫂子都没过来,便心中有了分数,只在这里说笑了两句,就顺便指了件事,抱着儿子走了。

韩元蝶接着把东西都清理分派好了,连给宫里淑妃娘娘、六公主的也都装好了,才走进去坐着说起正事来:“你从宫里出来,就过来了?”

“我先去了趟走马胡同,早前我是打发人把东西都送那边儿了,就过去拿东西。”程安澜说:“我看那边都收拾的很好,嗯…”

程安澜想了想才想出话来赞扬:“什么都很清楚。”

韩元蝶扑哧笑出来:“黄鹂是个好的,东西交给她都是放心的,不过那边儿呢?你不去?”

她说的哪边,她和程安澜都心中有数,且也只是在她跟前,程安澜不像在外头那样只管不理会,程安澜道:“我还没回去,这会儿也不打算回去,嗯…你觉得呢?”

程安澜本来打的主意就是看看他们家圆圆怎么说。

韩元蝶手托着下巴,歪歪头,有点儿意外,甚至是不由的思绪飞的远了一点儿,现在她算是明白一点儿程安澜了,是以回想起上一世的有些事情,她几乎都能想到些可能的结果。

上一世虽然没有江南危局,没有程家这样明目张胆的将程安澜除族这样的事,可是有好几次,他们两口子是有机会分出来,搬到外头自个儿住的。

程安澜也似乎是问过她的意思,可是她当时,口是心非的表示,逼着家里分家或者单自个儿搬出去,总不是什么好名声,叫人在背后说着不好听。是以也就搁下了。

韩元蝶想:我当时怎么就那么傻呢?自己的日子,管别人在背后说什么呢?别人怎么说,那也是别人的想头,日子却终究还得自己过呢。

照着她如今知道的程安澜的脾气本事,若是当初她说的不一样,便不是她提出要搬出来,只要愿意附和程安澜,说不准就真搬出来,或许她的结果便不一样了…

前世今生,那曾经有过的无限可能,韩元蝶一时间想的有点多,叫程安澜看起来,她便好似在左右为难,一时难以下决断似的,连大眼睛看起来都呆呆的了。

叫他心疼。

是的,程安澜觉得,这样的韩元蝶叫他心疼,叫他心中原本刚硬的念头都柔软了下来,他不想她这样,不想她露出这样的表情,他宁愿自己艰难一点,换她不要这样为难。

何况,如今他长大了,就算回到那个地方,他也艰难不到哪里去,而且他也能够保护她的。

他只愿意看她笑,看她大眼睛闪烁如天上星子,快乐纯真,不用苦恼不用为难,就像他从小那会儿见到的她,程安澜虽然不善言辞,可心中却是透彻明亮的,不由的便道:“就是回去也不要紧的。”

咦?韩元蝶更歪了歪头,程安澜这是什么个意思呢?

程安澜不愿意回去那是肯定的,如今的韩元蝶多么了解他啊,程安澜生母之死,程家脱不开关系,生父又不在了,程家多年来只当没他这个子孙,凡事没为他想过,而且看如今,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连除族这种事是做了出来,也确实没有回去的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