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是在星期六举行,迎旭酒店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全都是来参赛的选手和前来看热闹的群众。

广场上前搭起了台子,台前搭上了帐篷,摆好了桌子和炊具,按照比赛项目依次进行,团队赛和个人赛同时进行。第一个比赛项目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小吃蚝烙。代表海霸王出席比赛的是于路,阿海不肯抛头露面,就连于路都没法说服他去参加。

钟彦宏心急火燎地去劝说:“要是于路输了,砸的可是海霸王的招牌!”

阿海不以为意:“海霸王本来就是于路的,他要是被人砸了招牌,那就是他学艺不精,输了就输了。”

“你就不怕你老婆丢人?”钟彦宏问。

阿海说:“他搞不定,我自然会出手。不过我觉得可能没有这个机会,他对你们本地的小吃还蛮有心得的。”为了比赛,这段时间于路和阿海也做了不少功课,将参赛项目反复研究了好多遍,还有赵晓阳这个助手帮忙,应该出不了什么差错。

钟彦宏听他这么说了才放心。

蚝烙是于路从小就做的,做了很多年,直到阿海来了之后,煎蚝烙才没有成为他的主业,不过海霸王的菜单上,蚝烙依旧占有一席之地,只要有人点蚝烙,动手的永远都是于路。所以这第一场比赛,他就不可能输。

每场比赛都是有时间规定的,超出时间的视为弃权,丧失参赛资格。做完之后,就送到评审席上请评审们品尝,六位专家评审和四十位大众评审,吃完之后打分。专家评审每人手里握着十分,大众评审每人一分,总计一百分,得分最高者获胜。

于由于没有次序要求,先做完先呈上去,于路是第一个做完上台的,按说任何比赛,第一个出场的总会吃亏,因为评委打分都会压着点,但是阿海却认为美食比赛未必如此,此时大家都空着肚子,嘴里没有别的味道,第一口尝到的东西,能够调动起品尝者的全部味觉,所以效果反而比最后吃的要好很多,因为吃到后来,肚子饱了,味觉被其他的味道覆盖了,就很难真切地品尝到食物的真正滋味。

于路上台的时候,等了半个上午的人们终于看到了希望,大家看着他盘中金黄香浓的蚝烙,眼睛歘就亮了,都不不约而同地拿起了筷子。于路将自己做好的蚝烙放到台子上,让评审们依次尝过。

专家评审们给出了五十六分的高分,大众评审也给了三十八的高分。专家评审中,唯一给于路打八分的,就是美食栏目组的编剧赵良义,点评的时候,他从蚝烙的健康性出发,说蚝烙是动物油煎食品,太过油腻,不算健康饮食,要扣一分,另一分扣在生蚝原料上,因为这已经不是吃蚝的最佳季节,蚝烙不够鲜美。

赵良义说的不无道理,但这都不算是于路的失误,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这点可以看出来,这家伙是个极其挑剔严苛的家伙。果然,后面上来的蚝烙,他的评分就再也没有超过六分,不是火候问题就是技术问题,简直就是挑刺专家。也正是拜托他的挑剔所赐,于路稳拿了第一名。

一直在开小差观看比赛的张易伟跑回去跟阿海报喜,阿海脸上淡淡的:“赶紧去忙你自己的事。”

张易伟说:“师父,大家都在外面吃免费的,今天咱们的生意我看好不了。”

“你管好不好,做好你分内的事。”阿海板着脸说。

于路一举夺魁,拿下蚝烙第一名后,又开始做春饼。春饼也就是春卷,也是本地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之一,将面粉和面擀成薄皮,绿豆放在石磨中碾过,去皮,泡入水中洗净蒸熟,晾干水分,与虾肉、香菇丝、蒜末、味精以及鱼露等调味做馅料,猪肉切条用料酒、精盐、生抽等腌制,取一张半面皮,半张做底,放上馅料,再放上腌制好的猪肉条,裹成长条状,用面浆糊好面皮,放入六七成熟花生油中煎至金黄,便是大家都熟悉的春饼。

春饼外脆内嫩,十分爽口,滋味特别。春饼的馅料并不是固定的,可以随意搭配各种时蔬,于路便在春饼中加入了拉过油的胡萝卜丝,并用吸油纸除去胡萝卜丝上的油脂,使之清脆爽口而不油腻。

外面的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海霸王里头也热闹非凡,因为大家都在密切关注着外面的比赛。张易伟无疑成了最忙碌的人,他在会场和饭店之间来回奔波着,及时向大家汇报比赛的进度和结果。整个上午,一共比了三个项目,于路无一例外都得了第一,每比完一场,张易伟就神气活现地回来汇报结果,别提多得意了。阿海虽然不说什么,心情也是格外的好,毕竟长脸的是他的人。

虽然广场上人山人海,但是这天中午,海霸王的客人并没有爆棚,原因是这次活动的另一重点在于免费品尝传统美食,选手们做的小吃除了提供给评审们品尝点评,剩下的就全都送给食客们免费品尝了,场上场下的互动非常热闹,会场的氛围也分外热闹融洽,等到比赛完,大家几乎都吃饱了。

中午的时候,评委和媒体记者都被安排在海霸王吃饭。大家对海霸王的菜品赞不绝口,今天于路比赛时表现出来的实力原来只是管中窥豹。

赵良义问梅如玉:“这菜都是于老板的手艺?”

钟彦宏替梅如玉回答:“不是,这是海霸王的大厨阿海师傅的杰作,于老板的手艺基本上都是跟阿海师傅学的。”

赵良义颇感惊奇,于路今天的表现就已经非常令人惊艳了,他师父的厨艺更是已臻化境。

饭后,评审们都被安排在酒店里休息,梅如玉单独请赵良义喝茶:“赵老师,我说的不错吧,海霸王的厨艺出神入化,阿海师傅是我见过的厨艺最好的师傅,您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当初我的建议?”

赵良义沉吟了一下:“不知道有没有荣幸结识一下阿海师傅?”

梅如玉说:“阿宏,去帮忙请阿海师傅过来喝茶。”

钟彦宏起身去请人,不多时,便将阿海和于路都叫了过来。刚进门,便对阿海说:“阿海,这是电视台的赵老师。赵老师,阿海师傅来了。”

阿海朝对方伸出手:“你好,赵老师!”

赵良义看着阿海,一脸意外:“海先生?”

阿海不解地看着对方:“我姓于,不姓海。”

赵良义一脸不好意思:“哦,对不起,认错人了。”

梅如玉在一旁笑着说:“赵老师也觉得像是不是?我第一次看到时也认错了。”

阿海坐了下来,他旁边的于路脸色却有些不对劲了,梅如玉和赵良义都把阿海错认成别人,这绝不仅仅是巧合吧,何况阿海的身份本来就是来历不明。于路紧张起来,心几乎都要从嗓子眼跳出来,答案似乎就在眼前,他拼命压制着想要冲口而出的问题,理智告诉他这事最好还是私下里问梅如玉好比较好。

赵良义已经和阿海谈了起来:“没想到阿海师傅这么年轻,你从事这个行业多长时间了?”

阿海说:“年头不短了。”

赵良义说:“阿海师傅对本地的小吃也有研究吗?”

阿海说:“会做,称不上研究。”

赵良义又和阿海聊了一些关于当地传统饮食的话题,末了赵良义说:“如果我们将春饼选在海霸王来拍摄,由你来当主角,你意下如何?”

梅如玉和钟彦宏都喜形于色,看着阿海,希望他会答应,阿海看了赵良义一眼,说:“春饼选在海霸王制作可以,但是我不能做主角,让我们老板出镜就可以,我不喜欢拍照。”

赵良义有些诧异地看着这个年轻人,现在居然还会有人拒绝上电视,还真是少见。赵良义点头:“也可以,回头再跟你们约时间。”

阿海点头:“好。”

本来最该高兴的于路却木然没有反应,钟彦宏拍了一下于路:“于老板,大喜事啊,恭喜。”

于路这才反应过来:“啊?什么?”

阿海扭头看他一眼,从进来开始,于路就很安静,不知道在想什么,他说:“赵老师说春饼制作选在我们店里。”

于路赶紧起身,朝赵良义鞠了一躬:“谢谢赵老师的信任,我们一定努力配合做好。”

出了梅如玉的办公室,阿海问于路:“怎么了,上午太辛苦了?”

于路摇摇头,站住了:“不是。阿海,你有没有想起一些你以前的事?”

“没有。”阿海不假思索地回答,走了两步,发现他没有跟上来,扭头看着他,“怎么了?”

于路看着他,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说了:“你刚才有没有注意到,赵老师和梅老板都把你错认成了别人。”

阿海说:“这世上长得像的人多了去了。”

于路摇头:“这世上长得像的人确实很多,但是跟你长得像的人我们不能不留意,说不定那就是你的亲人,我们就能找到你的来历了。”

阿海伸出手来拉他:“你想那么多干什么,那么急着让我回去?”

于路说:“你就那么不想回去?”

“不想,我在这里挺好的。”阿海说。

于路鄙视他:“你这是乐不思蜀。”

阿海凑近他:“因为你值得。”

于路在他快要亲上自己的时候退开了:“别闹,这是在外面。”

阿海勾起嘴角笑了一下,拉着他的手:“那我们回自己的地盘去。”

刚走到楼梯口,便碰到有人从下头上来,还是熟人,迎旭的大堂经理李欣恬小姐。于路赶紧抽回自己的手,李欣恬看见了这一幕,脸上有些讶异,但还是职业性地笑了一下:“于老板,阿海师傅。”

于路尴尬地朝她点头:“李经理。”

阿海没有做声,只点了一下头,便往楼下去了,于路也赶紧跟上。李欣恬扭头看着他们的背影,男人和男人牵手,说实话,还真不多见,但也不是没见过,作为酒店员工,形形色色的客人都是见过的,自然不会不懂那是什么意思,她的眉头皱了起来。

由于已经确定春饼在海霸王做,于路自然没有了压力,下午的比赛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不知道是裁判偏心,还是实力本就如此,七个单项比赛,于路拿了六个第一,只有一个粿品输给了一家专门做桃粿的百年老店,那家店的模子种类多且漂亮,糕点师傅做了几十年,还会手工雕花,这一点临时磨枪的于路肯定赶不上,所以也是输得心服口服。

最后综合评比的大奖自然是花落海霸王家,五万元大奖在于路手里还没捂热,就被钟彦宏拿走了:“今天你们已经赚得够多了,这份大奖就归我了。”

于路笑了笑,并没有抗议,而是问:“玉姐还在么?”

钟彦宏说:“还在,刚刚还在陪赵老师说话,你找她有事?”

于路说:“嗯,我去找她问点事。”

钟彦宏说:“哦,你去吧。我去给小刘警官送点心。”

于路点头:“好。”

于路去了梅如玉办公室,她正好一个人在里头,于路敲了敲门:“玉姐,打扰一下。”

梅如玉抬头,高兴地笑了:“阿路啊,快进来坐,喝杯茶。今天辛苦你了。”梅如玉烧上水,开始泡茶。

于路摆摆手:“没事,不用客气,玉姐。我有个事想跟你打听一下。”

梅如玉放下夹茶叶的镊子:“什么事,你尽管说。”

于路说:“我今天听玉姐和赵老师说,你们觉得阿海跟一个人很像,是真的吗?”

梅如玉点头:“对呀。”

“跟他长得像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于路双手十指交叉,难掩内心的紧张。

梅如玉说:“是在g市认识一个人,家里是开酒楼的。”

于路的手指抠进了肉里:“那家人姓什么,你知道他们更具体一点的情况吗?”

梅如玉点头:“姓海。他们开了一家海极鲜酒楼,在g市非常有名,甚至在全国很多大城市都有连锁店,你在网上都能搜得到他们家的信息。”

“你跟他们熟吗?有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于路继续问。

梅如玉摇头说:“我跟他们家并不是很熟,联系方式我得找找才行,以前在酒会上碰到过海先生,拿到过一张名片,不知道放哪儿了。”

于路点头:“那就算了,谢谢玉姐。”

梅如玉看着于路:“阿路,你问这些做什么?”

于路扯起嘴角强笑了一下:“没什么,就是觉得好奇,什么人跟阿海长得那么像,打听一下。谢谢玉姐告诉我这么多,没事了,我走了,谢谢玉姐的茶,非常香。”

梅如玉说:“不客气。等赵老师联系你们录制节目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一声。”

“好的,玉姐。”于路点头,起身离开。

第48章 失忆or离家出走

于路回到店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办公室上网,他搜了一下海极鲜,里面跳出来很多相关的信息,有官方网站、百科词条、地图信息,还有相关的新闻。

于路打开百科词条,看了一下海极鲜背景资料,这是一家股份公司,始创于八十年代,总店位于g市,目前在全国各地有三十多家分店。除了酒楼,还有酒店业务。词条里还有它的创始人海鸿的信息,是一位年过八十的老人,海极鲜的现任总裁叫海哲,上面还配有他们的照片,老人满头银发,海蜇不到四十岁的样子,看起来非常年轻。

于路看着海鸿和海哲的照片,立即就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那轮廓、眉眼,分明就是阿海的样子,难怪梅如玉和赵良义都管阿海叫海先生。于路紧张得眼皮猛跳起来,没想到阿海家里竟然有这么惊人的背景,难怪当初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觉得他不是普通人。

于路像窥探到什么不得了的秘密,他赶紧将整个网页都关了,握着鼠标的手心都忍不住冒汗,怎么办,要不要告诉阿海?于路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恐慌之中,从资料上可以看出,阿海跟自己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如果他回去的话,他们之间就再无交集了吧。阿海果然就像阿南说的那样,是个天使,然后会了无痕迹地离开,走出他们的生活。

但是如果不告诉他,把他留在这里,又能留他多久呢?他家里条件这么好,肯定有门当户对的妻子或者女朋友,而不是跟自己这个乡下穷小子牵扯不清。

于路心中如有十二级台风过境,所有的东西全都吹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不成样子。他无力地瘫坐在椅子里,脑海中完全放空,根本不知道该想些什么。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啪嗒”一声按亮了屋里的灯,阿海的声音响起来:“你干嘛?在屋里又不开灯,阿冰到处找你。”

于路回过神来,抬头看着阿海,他正牵着于冰,于冰看见于路,兴高采烈地扑上来:“阿伯!”

于路抱住侄儿,将他放在自己腿上坐着:“吃饭了吗?”

于冰叉开双腿坐在于路腿上,与他面对面:“吃过了。阿伯你没吃饭。”

阿海说:“你一直都在这里?没吃饭吧?”

于路摸摸肚子:“忘记了,没觉得饿。”说着抬头看了一眼阿海,他正挂在桌子边上坐着,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看着自己,于路冲他笑了一下。

阿海说:“赶紧去吃饭。”

于路抱紧于冰,想着又要恢复到以前和于冰相依为命的日子,心中不由得有些悲戚。“不想吃,今天不吃了。”

阿海挑眉瞪他:“你要减肥?”

于路不搭理他,低头和于冰玩找中指的游戏。

阿海觉得于路今天不对劲,他屁股挪过来点,用手推着他的额头往后仰,使他的脸对着自己:“怎么了,没病吧?不烧啊。”

于路看他一眼,反问他:“我怎么了?”

阿海当然不知道他怎么了,但就是觉得他不对劲:“没事就去吃饭,这都几点了,要打烊了。”

于路看了一眼手表,还真不早了,已经九点半了,于冰打了个哈欠:“阿伯,去吃饭,不要饿肚子。”

于路说:“好吧。”虽然没有食欲,但是空荡荡的胃却在闹腾,还是要去安抚一下它的。

阿海先站了起来:“蛋炒饭?”

于路说:“随便。”

店里的客人寥寥无几了,只有几个留下来加班的员工在收拾东西。厨房里已经没人了,阿海先切了一些火腿丁和胡萝卜丁,又抓了一把豌豆,先用葱粒爆锅,再将火腿、胡萝卜、豌豆等下热油锅炒两分钟,然后倒入打散的蛋液,等鸡蛋八成熟时,从饭锅里舀出一勺已经冷了的米饭,觉得少了,又加了一勺。于路说:“少点,吃不了那么多。”

阿海并没有倒回去一些,继续炒饭,颠锅,关小火炒至米饭变软,加入少于盐和葱花,炒匀,盛在盘子里,放在于路面前:“吃吧。”

于路看着盘子里的蛋炒饭,红黄白绿橙搭配着,米饭颜色呈半透明状,煞是好看。味道也香浓诱人,本来没觉得饿,食欲却全被挑起来了,他拿了一双筷子:“我吃不了这么多,你也吃点。”

阿海还没说话,于冰就挤了过来:“阿伯,吃什么?我也要!”

于路拿了一个小碗,给他拨了一点:“这是你的。”又要另外去拿碗给阿海分饭。

阿海说:“你先吃,吃不下再说。”他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来,点燃了,缓缓抽着,看着面前一大一小两个男人吃饭,眼里一片温柔。

于冰扒了一口,尖叫起来:“阿伯,好好吃!这是什么?”

“蛋炒饭。”于路扒了一口,口腔里被一股子香浓的味道填满了,没想到蛋炒饭也能这么好吃。

于冰说:“下次我还要。”孩子就是这样,这次还没吃完呢,就已经想着下次了。

阿海问:“好吃吗?”

于路低着头:“嗯。”阿海的温柔叫人沉溺,但是他却清晰地意识到这温柔只是偷来的,他很快就要还回去了。想到这里,他鼻子里都酸酸的,以后没吃饭的时候,还会有谁给他做蛋炒饭?

于冰很快扒完饭,眼巴巴地瞅着于路的碗里,于路感受到他灼灼的目光:“不能吃了,吃多了肚子会疼。”

于冰舔嘴巴:“我还没饱。”

阿海将自己的烟掐灭,将于冰抱起来:“叔叔明天再给你做。”

于冰非常大方地在阿海脸上亲了一口,留下一个油唇印:“谢谢叔叔。”

阿海拿了自己的毛巾擦了一把脸,又细心地将于冰的嘴巴擦干净了。

于路看着他的动作,忘记了吃饭。阿海放下毛巾:“吃饱了?”

于路点了下头:“嗯。”

阿海将于冰放下来,端过于路吃剩的蛋炒饭,就着他的筷子,将剩下的饭都扒完了,于路吃惊地看着他,这个男人,居然吃他的剩饭。

阿海扒完饭,将盘子筷子放进水槽里:“收拾东西回去吧。”

阿海开车,于路抱着于冰坐在车后座上,于冰咿咿呀呀唱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阿伯,我们明天要跳舞!”

于路低头看他:“跳什么舞?明天星期天,不上学。”

阿海说:“要六一了吧。”

“哦,儿童节啊。”于路终于反应过来,“阿冰也要跳舞吗?”

“嗯,我也跳。老师说要爸爸妈妈去看,我没有爸爸妈妈。”于冰天真地仰头看于路。

于路摸摸他的脑袋:“你有阿伯和阿叔。”

“还有阿海叔叔!”于冰补充。

阿海在前面轻笑:“算你小子讲良心。”

回到家,于路躺在沙发上,也不帮于冰洗澡。阿海很主动地牵着小人儿去洗澡了,将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送到床上。于冰还拉着他:“阿海叔叔,讲个故事。”于冰原来没有听睡前故事的习惯,后来上了幼儿园,睡午觉之前,阿姨会给他们朗诵一个童话故事,于是就养成了听睡前故事的习惯,只要他没有先睡着,就一定会要求听故事。

阿海耐着性子给他讲了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于冰听完,还觉得意犹未尽:“阿海叔叔,再讲一个。”

“明天再讲,你阿伯身体不舒服,叔叔要去看他,你乖乖睡觉好不好?”阿海心里惦记着于路,恨不能早点去看看那边的情况,无奈这个小的又缠人。

于冰听说要去照顾阿伯,便不闹了:“那我自己睡。”说完拉上小毯子盖上自己,闭上眼睛睡觉了。

阿海熄了灯,只留了一盏晕黄的床头灯。出了卧室,看见于路在沙发上躺平了,也没看电视,只是直勾勾地盯着头顶的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什么。

阿海坐在他身边,伸手拍拍他的脸:“你今天神不守舍的,怎么回事?”

于路抹了一把脸,盯着阿海,要不要告诉他,自己帮他找到家人了?可是真不想那么早告诉他,让他多留一会儿吧。他眼珠子转了转,想了个措辞:“没事,可能比赛太紧张,累了。”

“几道点心而已,会比做一天菜还累?”阿海显然不相信。

于路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阿海俯下身去,将鼻子抵在于路鼻子上:“我给你放水泡个澡?”

于路察觉到这个动作过分亲昵,他伸手挡在自己鼻子前:“不泡了,冲一下就好。”说完撑着胳膊准备爬起来,阿海伸手搂住他的腰:“一起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