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种炒作会不会给黎昭带来负面影响,这不在姚莎莎的考虑范围内。在她眼里,像黎昭这样的,最多也就红个半年一年,后续没什么资源,也就无人关注了。

反正早晚都要凉的人,不趁机利用都对不起自己。

然而姚莎莎跟她的团队还没有高兴多久,就有营销号把张小源不久前发的微博截图发了出来。

吃瓜小姐姐:虽然天天吃瓜,但也很久没见到吃相这么难看,手段这么low的团队了。几个小时前,有个疑是黎昭经纪人的微博账号,发了一条调侃自家艺人没情商,不知道送女同事回家的微博。没想到几个小时后,就有人拿这事大肆炒作姐弟恋,这些热搜是谁买的,用脚趾头也能猜出来。剧没播完,某野鸡公司旗下的艺人团队,就这么迫不及待地踩着人家小孩营销,不就是欺负他背后没有团队支持?【配图】

看到吃瓜小姐姐发的这条微博,姚莎莎的团队慌神了。他们不是怕这条微博的内容,而是有些怵这个微博账号。

因为这个营销账号,由草莓娱乐旗下宣发团队管理。

“难道……黎昭签给了草莓娱乐?”姚莎莎潜意识里不想接受这个猜测:“这不可能!”

作者有话要说:庭庭:那小孩不错。

孙总:我懂,我真的懂!

大家好,我是存稿箱一号,明天见~

第13章 嫉妒

“你先别慌,我去托人打听草莓娱乐那边的消息。”姚莎莎的宣传经纪人拿不准草莓娱乐那边是什么意思,赶紧掏出手机,联系知道点内情的朋友。

打听一圈后,经纪人神情疑惑:“草莓娱乐那边没有签约黎昭的消息传出来。”

“那他们凑这个热闹干什么,做慈善吗?”大惊后大怒,姚莎莎说话没了顾忌:“就算是大公司,做事也要讲规矩。”

按照常理,两家如果没有利益冲突,一般是不会多管闲事的。她跟黎昭不过是两个十八线网剧演员,发生能碍着草莓娱乐什么事?

“你先别急着骂,想想最近有没有得罪过草莓娱乐的人?”经纪人想得比姚莎莎更多,也不敢去得罪草莓娱乐。

“我倒是想得罪他们,那也要有机会碰上。”姚莎莎没好气地低骂一声:“现在该怎么办?”

“先不要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发出去的通告能撤掉就通通撤掉。”经纪人见姚莎莎被吓得变了脸色,安慰道:“现在剧还没有播完,黎昭那边不会把事情闹得太僵,后面若是有记者问起这事,你就说是外面捕风捉影,跟黎昭只是普通的朋友。”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友接触的有趣消息很多,容易抛到脑后的事情也多不出几天就会把这件事忘记。

他点开黎昭经纪人的微博,看到了张小源几小时前的微博内容。

想到对方早就防着他们捆绑炒作,经纪人心里有些不痛快,剧播的时候炒作一下,流量起来对双方都有好处,何必把自家艺人搞得像贞洁烈女一样?

在业内丢了大脸,姚莎莎这边不敢再有动作,忍气吞声地转发了张小源的微博,表示这都是谣言,她跟黎昭只是普通朋友。

但是网友很快就发现,姚莎莎工作室转发张小源微博后,张小源既没有回复工作室的评论,也没有转发工作室这条微博,任谁都看得出,姚莎莎这边在唱独角戏。

原本不懂前因后果的网友,顿时看明白这件事里的猫腻,对姚莎莎一阵嘲讽。还有黎昭的颜粉在张小源微博评论区留言,说张小源戴罪立功,暂用不用独自滚出娱乐圈了。

“张小源好刚一男人,你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家崽崽啊。”

“小源哥记得回去告诉崽崽,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也不能被野花采。”

“我家崽崽的居家照真可口,想对他进行脖子以下不文明的行为。我还要穿崽崽睡衣同款,四舍五入就是跟崽崽睡在一起了。”

“小源哥,开面馆不好玩的,起早摸黑也赚不了什么钱,你千万别带崽崽走上错误的道路!”

默默刷着评论区的留言,张小源有些无语,带黎昭退出娱乐圈开面馆这个梗,是过不去了。推了推趴在沙发上玩手机的黎昭:“昭昭,明天去台里录节目,我陪你一起过去。”

半大的崽儿,总是不要脸的人盯着打主意。

“明天一早就要出发,你为了帮我搜集各公司的资料,已经连续几个晚上没能好好休息。”黎昭收起手机:“没事,我单独过去就行。”

张小源想着还有好几家公司的人要去面谈,时间上确实有些安排过来。

“那你多注意点。”张小源没有太多与电视节目团队接洽的经验,只能提醒他谨言慎行,多长几个心眼。

自家艺人没有人气时他担心,有了些人气还是担心。后续的各种合作,也要由他来接洽,他怕自己忙不过来耽误黎昭的发展。

必须要尽快把昭昭发展路线定下来,还要组建专业的工作团队。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昭昭现在……没钱。

“小源哥。”黎昭察觉到张小源这两天心理压力大,开口劝道:“不用考虑太多,去年我在剧组跑龙套、做替身都能好好过日子,现在再差也不过如此。如果真混不下去,我们就回去开面馆。”

“你可别想着开面馆了。”张小源打个寒颤,听到“面馆”两个字,就想起那铺天盖地的#张小源独自滚出娱乐圈#话题。

黎昭嘻嘻一笑,拿出手机看晏庭发来的微信消息。

晏庭:你是演员,住的地方安不安全?

虽然在网上有了些人气,但是黎昭出门也没被什么人认出来,顶多有小姑娘觉得他长得好看,会偷偷看两眼。

昭昭好运来:暂时还安全。

晏庭:早点安排搬家的事,我这边有很多房子,你挑一套住。

昭昭好运来:那怎么行,亲兄弟明算账,我不能占你便宜。

晏庭:拆迁户,房子多。

黎昭:……

黎昭:嘤嘤嘤,我要患上仇富病了。

盯着“嘤嘤嘤”三个字看了很久,晏庭神情前所未有地郑重。

“先生,发生了什么事?”秦特助上前询问:“需要尽快处理?”

“没事。”晏庭把手机翻个面,倒扣在桌面上。

香果电视台《同行有你》节目,创办至今已经近十年,一直很受观众喜爱。即使现在电视收视受到网播平台冲击,《同行有你》仍旧是很多热门影视作品宣发时,最想去的栏目组。

原本他们这期的嘉宾,邀请的是某个当红组合,可惜前几天这个当红组合成员爆出□□,节目组不得不临时更换嘉宾,让《霸道女总》主创团队来填档。

节目组常邀请各界大咖参加录制,接待这种网红剧组,更是驾轻就熟,甚至算不上多重视。

倒是《霸道女总》主创很早就赶到了电视台,剧组还给栏目组工作人员准备了见面礼。就连平时最嚣张的宋喻,到了香果台以后,也收敛了不少。

录制前,节目组给三位主演拍了宣传花絮,黎昭穿着白衬衫,手里拿着书,微笑着对镜头道:“今天,你要跟我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吗?什么题不会,我教你好不好?”

节目组的摄像很满意,长得好看的男孩子,拍什么都招人稀罕。

趁黎昭拍完的间隙,早就等在旁边的姚莎莎主动上前跟黎昭说话,还没来得及走近,黎昭蹭蹭往后连退几步,堪称神一般的蛇皮走位。

《霸道女总》剧组其他主创人员看到这搞笑一幕,纷纷扭开头装作没有看到。若是几个月前,或许会有人出来“好心指教”黎昭怎么跟前辈相处,但是到了今天,剧组里其他人,已经不想得罪黎昭了。

姚莎莎捆绑黎昭炒作,剧组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唯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姚莎莎突然收了手。这种蹭热度的好事,像姚莎莎这种女人竟然会这么轻易收手,背后肯定有其他原因。

宋喻臭着脸坐在旁边,他对姚莎莎跟黎昭的态度始终如一,那就是讨厌。

“姚老师,该您拍了。”摄像师的话,解除了姚莎莎的尴尬。黎昭转趁机溜出屋,找到洗手间,洗去化妆时不小心蹭到手背上的粉底。

对着镜子整理好衬衫衣领,他在洗手间又躲了一会儿,才走出去。

然而千躲万躲,他还是没有躲过姚莎莎的围追堵截。

“黎昭。”看到黎昭出来,早就等在外面的姚莎莎掐灭手中的烟,慵懒地看向黎昭:“还有半个小时节目开始录,我们可以谈一下。”

“这个……我觉得没什么必要。”黎昭站在原地没有动,甚至还默默退了一步,大有退回男厕所的架势。

这里是嘉宾专用的洗手间,工作人员为了尊重嘉宾的隐私,一般不会过来这边。

“呵。”姚莎莎冷笑:“你知道要在这个圈子里混,最重要的是什么?”

黎昭看着她不说话,眼神变得复杂至极,然后默默地、默默地双手环住了胸口,犹如一个掉入狼窝的花姑娘。

“做人要懂得识趣,尤其是不懂事的后辈。”姚莎莎撩了撩肩膀上的卷发:“除非你这辈子一直能踩在别人肩上,不然……”

“莎莎姐所谓的识趣,是想我半夜在酒店给你开门,还是配合你炒作?”黎昭笑起来的样子像是纯洁无暇的孩子:“可我是个演员,卖艺不卖身的那种。”

“好。”姚莎莎冷笑:“有本事你一辈子都这么有原则。”

刚入圈的小孩,总以为有点人气后,就可以为所欲为。只有遭到社会的毒打,才会明白这个圈子的不易与规矩。

“有没有原则不重要。”黎昭笑得眉眼弯弯:“大不了就回家开面馆。”

姚莎莎嗤笑出声,进了这个名利场,谁经受得住璀璨星光的诱惑?

“既然你那么想开面馆,怎么不现在就滚出娱乐圈?”姚莎莎毫不掩饰自己对黎昭的恶意:“你这种什么都不付出,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凭什么比我们所有人都火?!”

“大概……”黎昭笑,仿佛看不出姚莎莎对自己的厌恶:“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姚莎莎气得手抖,以前在剧组怎么没发现黎昭说话这么气人?

“好好好!”姚莎莎面色扭曲:“你现在有了点人气,就狂得不知道自己是谁。难道家里没人教你,什么叫风度?”

听到“家里没人”四个字,黎昭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是啊,他们死得早,没来及教我。”

姚莎莎:“……”

胸口不断翻涌的是什么?

是她的憋屈与愤怒。

哒、哒、哒。

走廊上传来皮鞋摩擦地面的声音,姚莎莎瞬间收敛起愤怒情绪,露出招牌的笑容。

入了这一行,喜乐悲欢都不能由自己。

“我打扰到你们了,那可真不好意思。”宋喻双手环胸,靠着墙斜眼看两人,看不出半点不好意思:“节目开始录了,站在厕所门口干什么,搞行为艺术?”

姚莎莎转身就走,走了两步,忽然转头用满是恨意的眼神看向黎昭。

被大咖大腕无视疏离,她能够忍受,甚至觉得这就是大腕的地位。但黎昭不同,一个什么都不如她的穷小子,就该在她面前点头哈腰,做不到就是冒犯。

与这双恐怖的眼睛对上,黎昭微愣,随后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

有时候对付敌人,只需要笑容,就能把她气死。

作者有话要说:昭昭:我是嘤嘤怪。

庭庭:怪、怪 可爱的。

我是二号存稿箱,大家明天见,请记得给我好评哦,爱你们,么么哒

第14章 喧嚣的热闹

事实上姚莎莎确实被黎昭脸上的笑容气死了。两年前,她用这种眼神恐吓过一个位刚入圈的女艺人,从那天以后,女艺人以为会受到她的报复,吓得惶惶不可终日,最后消失在这个圈子里。

她没想到,这一招对黎昭完全没有用处。因为她不知道,黎昭在很久很久以前,就看过更恐怖更残忍的眼神,他的胆子是吓大的。

这个笑容后,气氛变得莫名尴尬。三人一前一后走着,没有谁率先说话。

进了录播室后台,化妆师给三人补妆,策划过来给三人讲台本大概流程。旁边的刘导看三人都不说话的样子,愁得脑门上的头发多掉了两根。

气氛僵成这样,到台上谁还看不出他们剧组的主演不合?以前他总能压着黎昭,捧着另外两个,可现在黎昭人气最高,剧组还要靠着他维持热度,真是谁都得罪不起。

《与你同行》节目组好像看不出《霸道女总》主演之间的不对劲,录制开始后,就让三人站在一起做游戏。

观众区有不少小姑娘举着黎昭的灯牌,这是他第一次直面这些热情可爱的小姑娘,心里还挺开心,两眼亮闪闪地朝观众区招手。

现场顿时传出震天的欢呼声。

在粉丝眼里,自家崽崽自带光环,美颜盛世。

像黎昭他们这种第一次上《与你节目》的艺人,节目组都会给他们一个展示才艺的机会。姚莎莎唱了电视剧的主题曲,宋喻打了一段架子鼓,把现场气氛炒得很热闹。

“昭昭来,身为一个让无数女子都想变成霸道总裁的男人,你想给大家带来什么才艺?”

休息区的姚莎莎露出不屑的笑容,像黎昭这种连大学都没上过的穷小子,能有什么才艺?

黎昭确实不会那些需要花很多钱和很多精力的乐器,也不懂专业的发声。甚至连标准普通话,都是这两年一点点慢慢练习纠正过来的。

但剧组已经同意节目组的流程安排,他只能配合宣传工作。

面对台下粉丝期待的眼神,黎昭拿着话筒走到台中央,与主持人互动几句后:“宋哥的架子鼓帅气,莎莎姐的歌声悦耳,我站在这里,就真的是献丑了,请大家不要嫌弃。”

“不嫌弃!”台下有粉丝大声喊:“崽崽,就算你在台上站着不动,我们都不嫌弃!”

男主持一脸搞怪:“谁,是谁说的这句话?没想到你们竟然有这样的要求,我是不是该满足你们?”

现场观众顿时大笑出声。

“没有才华的人,好为难啊。”黎昭摇头叹息,在兜里摸了摸,忽然掏出一束漂亮的花。

“奇怪,我身上怎么多了一束花。”黎昭弯腰行了一个绅士礼,把花送给最前排举灯牌的小姑娘:“来,小妹妹,祝你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现场观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算什么祝福?

收到花的小姑娘,激动得脸颊通红,不管黎昭说什么,都只顾得上点头。别说崽崽只是让她好好学习,就算是让她去考年级第一,她也会拼了命去学习。

“昭昭,你今天要给大家表演的,就是这个魔术?”主持人见黎昭来到现场,还不忘提醒未成年粉丝好好学习,被逗得哈哈大笑:“要不是因为你长得太帅,我们差点以为,学校里教导主任误入了咱们这档节目。”

“哥!哥!哥!话不能这么说。”另一个主持人赶紧抛梗:“你这样有歧视教导主任颜值的嫌疑。”

“老师,我错了。”主持人赶紧朝镜头鞠躬致歉:“为了表达我的歉意,我决定让昭昭再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来,昭昭,帮哥一个忙。”主持人亲密地伸手揽黎昭的肩膀:“再给大家表演个节目。”

“为了您下次遇到以前的教导主任不挨批评,我只能厚着脸皮继续献丑了。”

工作人员端上一个盖着红绸的托盘,黎昭揭开红绸。

“哇哦。”三位主持人凑过去看:“这是……排箫?”

“对,排箫。”黎昭长得好看,只要一笑起来就是最讨老人喜欢的乖乖崽。他双手拿起托盘里的排箫:“排箫在我国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迄今为止,最早发现的排箫,距今已经三千年。因为造型美观,曾有古人称它为凤翼。可惜的是,由于我国排箫的吹奏方法遗失,我们现在用的吹奏方法,都是从海外引进的。”

“制作排箫的材料有很多,我手上的这个……”黎昭仔细看了看:“应该是苦竹?”

台下的粉丝没想到自家崽崽在演奏乐器前,竟然还进行了一段科普,大家都乖乖听着,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谁说科普无聊的,明明超有意思的,她们可以听十个小时。

崽崽的声音好好听,站在台上的姿态也好看,这是什么绝世小仙男?!!

休息区的姚莎莎冷笑,提前背下这段没内容,不容易吧?仗着观众注意不到休息区这边,毫不顾忌地沉下了脸。

宋喻在暗地里翻个白眼,把凳子挪得离姚莎莎远了一点。

他怕傻逼会传染。

“昭昭似乎对这个很了解,”主持人问:“是因为从小就学吗?”

黎昭摇头:“小时候照顾我们的老爷爷,退休前是音乐学院的老师,来到我们那里以后,平日会教我们吹两首曲子,可惜我小时候不懂事,老想着贪玩,所以只学到皮毛。”

院长跟他们说,真正喜爱乐器的人,都会拥有自己最喜欢的乐器。而他很少在排箫上花费精力,实在没脸称自己“会”这个字。

苦竹制作的排箫,发出的声音比其他材质排箫更清脆一些,不过黎昭没有吹那些名曲,而是吹了首当地的民间小调。

现场收音的效果,比不上专业的音乐大厅,但是现场观众,仍旧从这首不知名的曲子里,听出了几丝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