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澈和顾恒就在附近的一家茶楼喝茶。

“我觉得你现在变化很大。”顾恒一直瞅着李澈,笑容耐人寻味。

李澈浅浅呷了一口茶,不紧不慢道:“有什么变化?”

顾恒想了想:“怎么形容呢?以前的你比较难以靠近,除了我,现在,你身上的气质完全不一样了,变得亲和,柔软。我想,是媛媛改变了你。”

李澈哂笑:“是啊,我现在很满足。”

以前的他,活在阴影里,随时有可能面对死亡的威胁,心中怀着仇恨,还是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想做什么想说什么都要现在心里过个好几道才敢付诸行动,才敢做。

因为那时候他力量还很单薄,一直在积累。

那时候,他的目的就是为母妃报仇。

但自从有了媛媛以后,在各方面对他的帮助都很大,媛媛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的定心丸。

也是媛媛让他体会到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东西,爱情,亲情,友情。

她对每一个人都很真诚,可以毫无保留的付出,只要她能做到,就会尽全力去做,做不到也会努力的去尝试。

所以,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她,愿意站在她身边,有那么真挚的令人羡慕的友谊,而不是因为她的身份、地位。

顾恒举杯,诚心诚意的:“祝福你。”

李澈也举杯跟他碰了一下:“好兄弟,一辈子。”

顾恒突然的有种情绪像泉水一样冒出来,让他的眼眶差点湿润。

他们一直是很要好的朋友,从他成为他的伴读那一天起,有些话不用说,但彼此心照不宣。

因为他是君,他是臣,再要好,也得先把君臣关系放在前面。

但,此时此刻,他说了这样的话,带给他的感动,那种冲击竟然是这么猛烈。

“怎么?不想跟我做一辈子的兄弟啊?”难得看到顾恒流露出这种感性的神情,李澈故意开玩笑,缓和下气氛。

顾恒笑道:“你这话,我会记一辈子的。”

你在我心里,不仅是君,也是好兄弟。

这辈子,就给你卖命了。

顾恒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小宅子里的聚会接近尾声,朱媛媛不能出来太久。

大家脸上虽然笑着,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胡侃海侃的,来掩饰心里的不舍。

这将是最后一次和杨晨一起喝酒了。

最后一次四人帮的聚会。

“兄弟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四人帮,是永远的四人帮,来,干杯。”朱媛媛举杯道。

心里默默地说:你们,永远都是我的好兄弟,不管我是太子妃,还是未来的皇后。

李澈接到朱媛媛,在回去的马车上,李澈看朱媛媛一直笑,但那种笑是他从来没有在她脸上看到过的。很复杂,很难形容。

“聚会还开心吗?”

朱媛媛莞尔:“当然。”

就在不久前,她还在想,如果没有她的出现,康妍儿和邱雨嘉的命运会是怎样?

现在她想通了,一切都是命运,如果她不曾来到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认识那么多可爱的人,屠季也许会在他父亲的安排下,在小衙门里眯着眼睛做个小小书吏,而不是研制了香水,香胰,坐拥第一大花圃。

赵海生也许会怀才不遇,还是江南一个喝着酒骂天骂地的愤青。

方大同或许还是那个无所事事,整天看小黄书,妻妾成群的纨绔子弟。

她看了看李澈,也许没有她,他还坐不上这个太子之位哦!

☆、第568章 开战

满月酒过后,唐念双便回去了中韩,方大同也一起走,现在那边很需要他。

一个月后,太后在睡梦中平静安详的离开了人世,而和北赵的战争终于紧接着打响。

一到开战,各种协调,花钱如流水,让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的皇上疲于应付,所有问题都交给太子,自己安心养病去了。

李澈肩上的担子很重。

北赵很彪悍,又是精心筹备了良久,战争一开始,便势如破竹,连下七八座城池。

这还是在李澈铲除了所有潜伏在军中的内奸,提前有准备,李洛在前方浴血奋战的结果。

南楚过虽然与卞唐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长姐有给他传递消息,南楚不过是在观望罢了,一旦卞唐不敌,处于明显的败势,绝对会趁虚而入的。

好处不能让北赵一家独吞了去。

中韩处于中立,但依据之前签订的合约,中韩还是在暗中为卞唐提供紧缺的铁矿,战马什么的。

西秦深陷在内乱中,无暇顾及其他。

所以,这场战争只能靠自己,而且不能输,否则必将面临南北夹击的不利局面。

到那时,卞唐就真的危险了。

李澈每天忙着看前方传来的战报,与将军商议如何制定作战计划。

朱媛媛则是做着后方的动员工作,凑钱,凑粮,凑药。

“太子妃,这些真的都捐出去吗?”

冯管事心疼的看着好几大车的箱子,那里面可都是真金白银啊!几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太子妃说捐了就捐了。

朱媛媛淡淡道:“都捐了。”

国破家亡,没什么好不舍的,保住这个国家,财富可以慢慢再积累。

再说了以后这整个国家都是她和李澈的,还在乎这些?

冯管事只好摆摆手,鬼杀押运着马车朝户部而去。

太子妃捐出所有财物的行为,震动了京都。

一个瑞福记,一个玉液酒坊,传闻,太子妃在各地还有个大同商行,专们与外商做生意,生意做得到底有多大,没人清楚。只知道那一大船一大船运进运出的货物都是大同商行的。

最后累积出来的数目更是让人惊悚。

但这只是少部分人知道内情,对外是不公开的。

太子妃带了头,淑妃动员后宫嫔妃,率先节约开支,捐献财物,然后约谈各位朝臣命妇,动员农工商士,总之全国上下总动员,有钱捐钱,有力出力,保家卫国。

全国上下抗敌的热情高涨。

大批大批的士兵奔赴北境,大批大批的粮草运往北方。

终于在开战后的第二个月,战局有了转变,从溃败到僵持。

这日,李歆瑶和杨朵朵来东宫看望朱媛媛,李莞彤也过来坐。

大家逗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话题便转到了战局上。

如今顾恒也去了前线,负责押韵军饷和粮草,靖南侯和儿子李涛是一开战就奔赴战场,李洛更是一直战斗在最前沿。

太平盛世的时候,武将在家清闲,还总是被臣瞧不起,如今,国难当头,全靠这些武将流血流汗。

所以,身在武官之家,每到这个时候是最揪心的。

她们常来东宫,也是为了打听消息。

“也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李歆瑶担心地问。

朱媛媛笑道:“已经有所好转了,北赵原本扬言两个月拿下京都,据北赵的探子汇报,北赵的物资最多维持三个月,只要挺过这个月,北赵就会因为物资不足,渐露败势。”

跟自己姐妹,朱媛媛没什么好隐瞒的。

北赵倾巢而出,是打算一路掠夺一路攻打,以战养战,而李洛一开始有意避其锋芒,诱敌深入,耗一阵,撤退的时候,更是带走所有粮草,人去城空。

北赵的军队不能就地得到补给,战线一拉长,后方补给无法及时供应,数十万大军便是拖也要拖垮的。

果然,一个月后,北赵的攻势就弱了下来。

制定出这样的策略,还多亏了南宫墨宇的精确周密的情报。

对于战局,朱媛媛并不怎么担心,她坚信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北赵,因为她还有最厉害的杀手锏没有用出来。

“可是战场上毕竟刀剑无眼,想想都整宿整宿的睡不着。”李歆瑶愁苦着。

杨朵朵安慰道:“顾恒不用上战场的。”

真正要愁的人是她才对,她的李洛一直战斗在最前线。真正的血肉搏杀。

不过,她也不愁,李洛说过他一定会回来。

她信他。

真的回不来的话,她这辈子也不会再嫁给别人了,一辈子守着他。

李莞彤情绪低落,闷闷的不说话。

歆瑶和朵朵起码知道自己的心上人在什么地方,可她呢?

南宫墨宇一点消息也没有,她连想念都找不到方向。

朱媛媛看莞神情黯淡,彤闷闷不乐的样子,就知道莞彤肯定是想起南宫了。

她也在为南宫墨宇担心。

就在一个月前,玉蝉给她来了封信。

告诉她南宫的一些事情。

南宫墨宇原来是西秦一吐司的长子,因为各种原因被家族抛弃,那时候他才十岁,这次重回西秦帮助西秦王平息内乱,也是要夺回本该属于他的一切。

但西秦的局势十分混乱,南宫能否如愿以偿尚不得而知。

她希望朱媛媛能派些人手给她,还有财物。

朱媛媛心想,南宫以前说过,有件事说不定要请她帮忙,指的就是这件事。

但到最后,南宫决定去做这件事的时候,还是没有开口。

南宫定是看她和李澈当时的状况比较艰难,所以没开口!

这就是朋友,你需要他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赴汤蹈火,但你有难处的时候,哪怕他比你更艰难,也不会给你添麻烦。

朱媛媛当即就让吴引带了两百精兵去西秦,人数虽少,但都是能以一挡十,甚至以一挡百的勇士,另加伍拾万两白银。

卞唐也在打仗,这是她能给出最大的诚意了,希望能帮到南宫。

只是这些事,还是不要告诉莞彤的好,知道南宫现在处境艰难,莞彤更加忧心。

莞彤一直以为南宫在哪里做生意呢!

☆、第569章 胜利属于你们

“大家都不用太担心,吉人自有天相,我们就等着他们凯旋而归!”朱媛媛笑着安慰三个姐妹。

莞彤也许听不懂,但没关系,只要南宫的事能成功,什么身份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而且,她把莞彤给南宫写的那些信,隔三差五的一封信,全都让吴引带了去。

相信南宫不是铁石心肠的话,看了一定会有所心动的。

南宫是个缺爱的家伙,他只知道默默的关心别人,只会给予不知索取。

即便爱上玉蝉,也只是默默守护。

一旦有这么一个人对他倾心,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他,为了他每日勤练剑术,一日不落,只为得到他一声表扬。

南宫能不感动吗?

“哎…也只能是为他们祈祷了,我准备明天去西山寺,去许愿。”李歆瑶道。

“可惜我不能去。”李莞彤怏怏道。

要是可以,她也去求个签,问问南宫到底在哪里。

杨朵朵朝她努努嘴,想去还不容易,求太子妃就好了。

李莞彤会意,眼巴巴地望着朱媛媛,期期艾艾地撒娇:“嫂子…”

朱媛媛哂笑:“好,谁让我是你嫂子呢,要去就正大光明的去,去给父皇祈福,给前方的李洛祈福。”

皇上最喜欢有孝心的孩子,她出面去说,肯定能答应。

李莞彤开心的笑了:“还是嫂子好。”

战争又僵持了两个月,卞唐军队开始反攻。

一支从未出现过的火枪队大显神威,打的北赵军队心惊胆战。

一看到那红色的旗帜上两杆枪的标记,就闻风而逃。

捷报频频传来,京都街头出现了一种简单的刊物叫做报纸。

每天会刊登一些朝政要闻,百姓喜闻乐见的趣事,美欣赏,人物专访,连载一些故事,还有一些商家开展活动的广告,当然还会及时的报道前方的战况。

两钱一份,内容丰富,价格低廉,大家争相购买。

不消说,这报纸又是朱媛媛的杰作。

当权者,控制舆论是统治的重要手段,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民心所向,民意的力量。

朱媛媛就是意识到着一点,所以早就有心办报纸。

但之前的条件不允许,现在时机成熟,报纸应运而生。

而前方的战况牵动着每一个的心,大家都迫切的想要知道最新的情况,报纸的推广有了这个契机,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的就被广大群众接受了。

官员们更是人手一份。

虽然这报纸的运作人是一个叫傅春安的,但有些知道内幕的人清楚,这背后有太子妃的影子。

这让人们不由的想起第一个创办《松涛》的杨晨,太子妃的哥哥。

当年《松涛》问世,在人学子影响巨大,到如今,也是学子们争相购买的重要刊物。

真是有其兄必有其妹。

一样的惊艳绝才。

很多人在想,如果杨晨不是英年早逝,必定会成为继宋子楚之后,卞唐第一权臣。

没错,顾相自上次遇刺后,身体大不如前,已经告老,宋子楚众望所归进了内阁。

虽然宋子楚目前在内阁排第三,但严阁老和杨阁老也都年纪大了,还能再干几年?以后内阁第一相非宋子楚莫属。

反攻势如破竹,而且北赵得到消息,说是西秦已经镇压了土司的叛乱,有意趁火打劫,打劫的对象自然是北赵。

因为这两国在西北的领土向来纷争不断。

这消息更加引起北赵皇室的恐慌,根本无心恋战。

李洛送来请战书,要趁此机会开疆扩土。

李澈禀明皇上,皇上萎顿的精神也被这好消息,被两个儿子的雄心壮志激励的精神抖擞起来。

御笔一挥…准。

卞唐立国百余年,第一次开疆扩土,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还是在他的任上,怎能不叫人激动,热血沸腾?

于是,从被侵略,到反侵略。卞唐打了一场漂亮的战斗。

朱媛媛给这场反侵略的战争取了个名字,叫自卫反击战。

好叫天下人知道,卞唐素爱和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之。

三个月后,北赵投降,割地赔款,三分之一的领土归位卞唐的版图。

消息传到京都正是除夕前夜。

这一日,京都沸腾了。

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大肆庆祝。李澈代表皇上登上城楼,向人们宣布这一重大喜讯。

“我们终于打赢了这一仗,这是前方将士们不畏流血牺牲换来的胜利,是我们卞唐人们上下一心,赢得的胜利,这里面,有你们每一个人的功劳,你们出的钱,出的粮,正是有你们的支持,才有今日的辉煌。所以,为自己骄傲,为身为卞唐的子民骄傲,胜利是属于你们的…”

李澈慷慨激昂的发言,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人们热泪盈眶。

什么时候听到过当权者说这样的话?

从来功是当权者的,过是底下人的。

正因为有这样睿智,英明的皇上和太子,所以才有今日的胜利啊!

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句:“皇上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的声音响彻京都的上空。

朱媛媛在东宫都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抱着儿子露出欣慰的笑容。

高高在上的皇帝或许能震慑人心,但百姓们是否真的对你心悦诚服?发自内心的到底是畏惧还是敬重?

不过,她相信,李澈今日说了这一番话后,他已经完全掌握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