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男配斯文败类这一卦,其实之前已经提到过的。

第11章 旧人?

采薇笑说:“为什么你一心追求理想,到我这里就只有嫁个好人家这条路了?”

文茵睁大眼睛,一脸窦娥冤的表情:“这可是你自己从小到大的愿望,说就想像妈妈一样,嫁个如意郎君相夫教子,做一个好太太,前几年你还差点要学妈妈裹小脚。”

采薇不知原来的她竟然还是个传统少女,也不多辩解,只半开玩笑道:“我已经改变想法了,我也要像你一样,去追求理想。”

文茵来了兴趣:“那你想做什么?”

做什么?采薇想了想,在这个时代还真不知道能做什么?便随口说:“就做个老师吧。”

文茵顿时眯眼笑开,朝窗外男人的背影努努嘴:“那正好,若是做老师,和今日这位先生就更相配了。”

采薇听她又绕回来,哭笑不得地摇头。

码头上渐渐人多起来,是即将登船的旅人和送行的人们。文茵和采薇不敢再分神,小心翼翼注意着涌进来的人们,免得宋之焕看不到他们着急。

也许是宋之焕生得还算出众,当他的身影进入文茵的视线范围时,她几乎瞬间就看到了他。她激动地拉了拉采薇的手,一把拎起箱子,从车子另一头下去,一边朝宋之焕挥手,一边朝他跑去。

两个许久未见面的年轻男女,这会儿再见面,心境跟从前相比,都有了微妙的变化。若不是因为时代所限,大概已经拥抱在一起。但饶是再克制,也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满脸激动地开口说话。

采薇本是要追上去的,可瞅着这两人的样子,估计自己在旁边,还有点不合适,干脆从这边下车,走到护栏旁的男人那边,同他道谢。

“刚刚真是多亏你帮忙。”

暖色的朝阳照在女孩的脸上,让她白皙的面颊,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美得如同山间的花,晨间的露。只是,采薇对自己的美,浑然不觉。

男人转过身,面上带着浅笑,一双眸子温柔地看着她:“举手之劳,姑娘不用客气。”

采薇说:“先生您太客气了。”

男人像是随口问:“那是你姐姐吗?”

他说这话的时,目光并未看向远处的文茵,仍旧温和地凝视着采薇。

虽然他的眼神并不会让女人有被冒犯之意,但采薇被这样看着,多少还是有点不自在。她点头回道:“嗯。”

“她要去留洋?”

“是的。”

“你是来送她的?”

“没错。”

男人若有所思点点头。

正在这时,一个拎着行李箱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朝男人唤了一声:“二少。”

采薇见状,便指了指文茵的方向:“那我过去了。”

男人微笑着点点头,目送她转身离开。

采薇走到文茵和宋之焕这边时,两个人激动的话约莫是已经说完,看起来平静了许多,只是脸上都还带着一点诡异的红潮。

宋之焕道:“听文茵说了,这次她能出来,多亏了他的五妹妹,我诚心替她谢谢你。”

采薇闻言,故意打趣:“文茵是我的亲姐姐,我帮她是分内事,宋公子替她谢我这个妹妹,好像有点奇怪吧?应该是我替她谢谢宋公子才对,还得拜托宋公子对我姐姐多多关照。”

文茵难得像个小女儿般,瞪了眼她。

宋之焕被她这一说,耳根迅速染红,却仍旧郑重其事道:“五小姐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文茵的。”

这会儿闸门已开,开始检票登船,采薇没工夫再开玩笑,朝文茵正色道:“二姐,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路途遥远,可能会吃很多苦,你自己一定要当心。到了美国,要常常写信回来。我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总之你一定要保重,不然我会后悔死的。”

这话一出,也就意味着到了临别时刻,本来因为重获自由,马上开启梦想行程而激动的文茵,眼眶一酸,眼泪啪嗒掉下来,握着她的手道:“好妹妹,二姐为了你这番话也会保重的。你放心,你二姐我虽然没吃过苦,但绝非不能吃苦的人。等我学成归来,咱们再睡一床说悄悄话。”

说起来,采薇和文茵真正相识,不过一个月,那些本不属于她的记忆虽然模糊,可本能一般体会到的感情却再真实不过。见她泪流满面,自己也忍不住满腔酸涩,一股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涌上心头。

不过已经来不及太多伤感,她推推文茵,擦擦眼角,轻笑道:“好了,你们赶紧排队上船吧,别耽误了。”

就在这时,刚刚那位男人,带着和他打招呼的年轻男子走过了,道:“这位是我朋友的弟弟,也坐这艘船去美利坚,他是去读军校的,你们三位不妨同行,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刚刚采薇没注意,现下才发觉这是一位英气逼人的年轻人,有一股说不上来的正气。既然是去读军校的,那肯定身手不错,有他一起同行,倒也多个保障。

她赶紧道:“那正好,你们快去排队吧。”

文茵和宋之焕也笑着点点头。

文茵抱了下她,挥挥手道:“那我真走了,你自己在家要好好的。”

年轻人则同男人道:“二少,我走了,您保重,我姐姐就拜托您多加照顾。”

男人道:“这个不用担心,你在美利坚好好用功便是。”

年轻人朝他抱拳鞠了个躬,随着文茵和宋之焕一同离去。

三个年岁相当即将奔赴大洋彼端的青年,边往登船的队伍走去,边对犹站在原地的人挥手道别。

人越来越多,码头很快从先前的冷清,变得喧嚣热闹。采薇和男人站在路侧,一群大包小包的旅人,急匆匆往这边挤。

采薇一时不妨,被不知谁的行李狠狠撞了一下,撞得她一个趔趄,差点往后栽去。好在男人眼明手快握住她的手腕,将她拉在他的身前,另一只将她的身体圈住,类似一个环抱的姿势,将她与周遭匆忙赶路的行人隔开。

即使是这种下意识的动作,男人依旧是绅士的,那只环住采薇的手臂,并没有真正抱着她,只是一个虚虚的姿势,就连两人靠近的身体,也隔着一点点距离。

唯一接触的,只有握在她腕上的那只温暖干燥的大手。而在采薇站稳后,他的手也很快松开,还为自己的唐突说了句抱歉,又道:“人太多,咱们去边上站着。”

采薇点头,跟着他去了护栏边,行走间,下意识摸了摸刚刚被他握过的手腕。

那上面似乎还残留着陌生的温度。

虽然只是短暂的停留,但她刚刚很清晰地感受到了那只手掌中的薄茧,尤其是虎口,有着让人无法忽略的粗粝。

那绝不是一个拿笔文人的手。那应该是一只握枪的手。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眼男人的侧脸,就如文茵说的,这确实是一个斯文俊雅的男人,从一开始对她们出手相助的方式,到现在走在她侧身,保持着一个恰当又足以护着她离开人潮的距离,无不显示着,这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温文尔雅的绅士。

那虎口粗粝的茧,与他的外表和行为,实在是有些违和。

到了护栏边,男人朝登船的队伍看了眼,将采薇从疑问中拉回神:“快轮到他们了。”

采薇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果然看到文茵他们已经快到检票口,宋之焕帮她提着箱子,而她夹在人群中,边往前走边朝后看,终于越过层层人群,又看到站在了台阶上的采薇,便踮起脚,用力朝这边挥手。

采薇也举起手回应她。

她正激动着,余光忽然看到几个穿灰色短打的男人匆匆朝前面挤去。

她认得这些人,都是江家的家丁,打头那五大三粗的壮汉,是江鹤年的亲随和司机,叫程展,少时是押镖的镖师,有一身好功夫。

采薇心道不好,这么快就被发现了么?

趁着家丁们注意力都在登船的队伍,她赶紧变换手势示意文茵。文茵反应倒也快,迅速矮下身子藏好,似乎是同宋之焕耳语了几句什么,便像鱼儿一般,往前钻去。

采薇目光一错不错地盯着她的方向,看到那抹纤丽的身子顺利登上船,才稍稍松了口气。但也不敢完全放松,因为程展也走到了检票处,不知他和检票的船员说了什么,竟然被放了上去,只不过其他几个跟班,还是被挡在了闸门口。

采薇的心脏扑通扑通直跳,也不知是因为在这冬日的早晨站了太久,还是太过紧张,手脚仿佛都冷得失去了知觉。

她站在原地盯着轮船,一动不敢动,也忘了身旁还有一个人。

不知过了多久,检票结束,轮船的第一声汽笛响起,离八点只剩下十分钟,船马上要开了,码头松散了很多,只剩下送行的人们。

程展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船舷边,但只有他一个人。

显然,他没找到文茵。

采薇那颗提到了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她不动声色地挪到了路边车子旁,挡住了自己的身影。

闸门关闭,程展从里面以一个漂亮的身手翻越出来,朝候在门外的几个家丁摇摇头。

“姑娘,你去年是不是去过苏州?”

采薇刚刚心思全在程展那边,生怕他把文茵从船上揪下来,好在有惊无险。这会儿听到男人的声音响起,才反应过来身旁还有个人。

她转头看他,愣了下,显然没听懂他的话。

男人又轻笑着再问了一遍:“我想问,姑娘是不是去年年初去过苏州?”

采薇哪晓得去年年初的事,不过江太太是苏州人,苏州离上海又不远,什么时候去过都不奇怪。便回他:“我经常去苏州。”

男人的眸光微微闪动,笑说:“看来我没认错人。”

“嗯?”采薇不解。

男人道:“想必姑娘是已经忘了。”

采薇反应过来:“我和先生之前见过?”

作者有话要说:太姥爷不在的第二天,并没有人想他。

本文木有姐妹争男人,但是有兄弟阋墙。所以这个男配是谁知道了吧?

ps明天暂停一天,我整理下存稿。

第12章 谢家

男人弯唇轻笑道:“那日在寒山寺,我不小心丢了钱,是姑娘伸出援手,解我燃眉之急。对姑娘来说,可能只是小事,但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能再遇到姑娘,我很惊喜。”

采薇算是听明白了,这人与原来的江采薇有过一段萍水相逢的交集,只不过她已换了个芯,哪里还记得那种小事,便不甚在意地摆摆手:“不过是小事而已,先生不用挂在心上,何况今日先生帮了我们姐妹大忙,该感谢的人是我。”

男人笑道:“姑娘太客气了。”

冉冉升起的旭日,高高挂在空中。悠长的汽笛响起,巨大的轮船收了锚,慢慢离开岸边。船上的旅人,拥挤在舷边,挥手朝岸边的亲朋好友道别。

码头上的人,渐渐往回散去。程展带着几个家丁也在往回走,走了几步,他忽然朝这边瞥过来。

采薇赶紧矮下身子,同身旁的男人道:“今日多谢先生,我还有事,先走了。”

男人忙问:“姑娘,不知可否告知芳名?”

采薇望了眼红彤彤的天空,随口胡诌道:“我叫彩霞,应彩霞。”

一片彩霞迎晓日。

男人怔愣间,采薇已经没入了回程的人群中。

因为隔得有些远,她又躲在车侧,程展并没看得太清,这会儿看到的也只是一个相似的身影,并不确定。但他反应很快,赶紧吩咐人追上去,自己又回头往闸门跑。

他很清楚,如果码头上的人是五小姐,那么就意味着二小姐确实上了这艘船。

然而到底还是迟了一步,在程展跑到关闭的铁闸门时,轮船已经驶离海岸数十米,就算文茵在船上,也追不上了。

他看着渐渐远去地大船,懊恼地用力拍了几下铁栅栏。

因为确定程展追不上文茵,采薇跑了几步就停了下来,转身对着追来的家丁摊摊手,一副束手就擒的样子。

当然,江家的下人哪敢对江家这位千金动粗,只好声好气地簇拥着她离开。

谢珺还站在那辆雪佛兰旁未离开,他一直盯着采薇的身影,见她似乎是被人强行带走,不由得皱起眉头,伸手从腰间摸出枪,正要追上去时,一个年轻男人忽然跑过来,对他道:“二少,司令今早回公馆了,让你回去。”

谢珺眯眼看了看少女消失的身影,点头:“我知道了。”

他回到车旁,打开后车座坐进去,将枪放回腰间的枪套,手指从皮座椅上划过时,忽然摸到一个硬物,低头一看,却是一枚小小的珍珠耳坠。

女孩儿之前就坐在这个位置,而他记得她藏在黑发下的耳垂上,是有一枚这样的耳坠若隐若现。

他将耳坠握在手心,对开车的副官道:“阿诚,去查一下上海有没有姓应的大户人家,家里有个小姐叫应彩霞的?”

“收到。”

****

谢琨本是江南人,却生得并不像这边的男子,他长得高大粗犷,加上从戎半生的经历,更是让他强壮且精力充沛,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依然矍铄。

谢家在上海有几处宅子,但谢琨喜爱热闹,带着一大家子住在法租界最繁华的霞飞路一处公馆。

此刻,刚从南京回来的谢司令,正和三姨太林月娅坐在沙发喝茶。

谢珺走进富丽堂皇的客厅,穿着白衫的女佣迎上来:“二少爷。”

谢珺摘了手套,交给女佣,走到沙发前,恭恭敬敬唤了一声:“父亲。”

谢司令放下茶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向二儿子,点点头道:“我去南京这些日子,听闻你在上海干了几件大事。”

谢珺回道:“不过是抓了几窝乱党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事,还得多亏三弟那边帮忙。”

谢司令摆摆手,叹道:“季明若能像你这样做事稳妥,孟远当年也就不会白白折在西南。他这性子还得再磨练几年,你做哥哥的得看着他一点。我年纪大了,如今又只有你们这两个儿子,时局不稳,谢家还得靠你们兄弟两个。”

三姨太扶着谢司令的肩膀,娇声道:“司令正是龙精虎壮之年,怎么就年纪大了?”

谢家这位三姨太,年轻貌美,过门不过三年,又惯会甜言蜜语,是谢司令最宠爱的姨太太。

谢珺附和她的话道:“是啊,父亲正当壮年,还有大把时间作为,做儿子的只当全力辅助。”

谢司令被年轻的姨太太和儿子这样恭维,顿时眉开眼笑,拍拍林月娅的葇荑,笑呵呵道:“你们就少给我灌**汤。”

说是这样说,但显然这样的话让他心情不错。

几个人正笑着,厅里的电话响起,佣人走过来接起,递给谢司令。谢司令拿着听筒,也不知电话里的人说了什么,只见他点点头,“嗯”了一声:“我知道了。”

然后皱着眉头挂了电话。

与此同时,一道穿着铁灰色军装,器宇轩昂的身影,从门口走进来,佣人迎上去唤了声“三少”。

谢煊摆摆手,走到沙发前,和父兄打招呼。

谢司令道:“你回来得正好,我刚刚接到消息,说江家那位二小姐悄悄离家,登上了去美利坚的邮轮。本来还打算,下个月月中,在礼查饭店,让你和那位江家千金见面,然后把婚事确定下来。看来和江家联姻的计划,得从新打算了。”

谢家刚刚入沪,有兵有枪,当务之急是笼络本地豪绅富贾。谢煊早已到了娶妻成家的年纪,联姻之事自然就提上了日程。

江家产业遍布全国,是上海数一数二的富户。最重要是,大清亡了后,江家背后没有任何势力依靠,也正需要找一个新靠山。而江家嫡长女才貌双全,是上海滩颇有名声的千金小姐,配谢家嫡出的三公子再合适不过,两家联姻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上上之选。

上海开埠几十年,一直走在时代前列。谢司令当然也听说过,这位江二小姐,从小接受新式教育,是上海滩典型的摩登女性,先前就准备去留洋的。但他想着既然江鹤年接了自己抛出的橄榄枝,联姻之事定然不成问题。

哪知,江家这位千金,竟然违抗父命逃了家。

上海滩这些新派女性,还真是胡作非为得厉害。

江二小姐出走的消息,自然是让谢司令有些恼怒的,但两家毕竟还未定亲,双方儿女也没正式相看,八字都还没一撇,他没理由迁怒江家。

何况就算联姻不成,对于富甲一方的江家,该笼络还是得笼络。

谢煊听了父亲的话,脸上没什么反应,只淡声说:“婚姻大事,但凭父亲做主。”

谢司令道:“无妨,城中豪绅贵胄想让女儿嫁给咱们谢家的,还有一大把,十五那场晚宴,肯定都会带上女儿出席,我会帮你留意一下,你自己若是有中意的,家世背景又正好,就再好不过。”

三姨太笑盈盈道:“咱们家三少一表人才,人中龙凤,我看配天上的仙女都是够的,司令你可得好好把关,家世相貌才华,哪一样都得一等一才行。”

谢煊显然对自己的终身大事无甚兴趣,起身道:“父亲二哥,使署还有公务,我去看看眉眉,就得马上走了,等十五再回来。”

谢珺道:“父亲刚刚从南京回来,不陪他吃顿饭再走吗?”

谢煊说:“下次吧。”

谢司令摆摆手:“我也不缺你这顿饭,你十五早点回来,别迟到了就行。”

谢煊点头:“明白。”

说完,朝后院走去。

谢珺看了眼弟弟挺拔的背影,笑说:“三弟性子如今是沉稳许多了。”

谢司令却不大以为然,扯了扯嘴角道:“我生的儿子还不了解,他也就是表面上看着沉稳,其实心里攒着股劲儿,以后往哪儿使还不知道呢。”

谢珺笑:“父亲您太多虑了,我看三弟真的变了不少。”

谢司令道:“再看吧,若是他能像你这么稳妥,我再考虑把他从华亭提上来。”

谢珺抿唇微笑,拿起茶杯轻轻抿了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