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楣 作者:弄雪天子

顾婉带着一个简陋的随身商店回魂重生,这一次,她不会在厌倦名门贵女的身份,她会认认真真地读书习文,当好名门千金,绝不嫁那个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公子哥儿,惟愿兄长康健,合家团圆,惟愿生活安逸,相公有情…

楔子

顾婉的眼泪被风吹得簌簌地落下。干冷的风刮在脸上,如刀一般,肌肤割裂一样的疼。

她把整个身子,都缩在一件儿虽然旧了些,料子到好的皮袄里,倚着门框,向外面看去——窗外一片素白,上琅已经很多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乞丐坐在早已经没了枝叶的老槐树旁边,瑟瑟发抖…

顾婉打了个哆嗦,心口刺痛。连忙返身回到屋里,拣了一条旧毯子,又从厨房里寻了一碗野菜小米粥,送出门,然后再不看老乞丐的千恩万谢,便回返把大门关好…

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再无其它。

回到失去人气,一片苍白的房间,愣愣地在床边坐了好一阵,寒风吹得她脸颊生疼,顾婉叹了口气,勉强振作起精神,爬起来,向床头放置的铜镜里看去。

镜子里面是个干瘦的小姑娘,六七岁的模样,很瘦小,头发枯黄,脸上没一点儿血色,很陌生——她究竟是镇南侯夫人顾婉,还是二十一世纪宅居家中的普通女孩儿顾婉…

过了不知道多久,腹中因为饥饿火辣辣的疼,顾婉才回过神——她这是回到前世了,前世的七岁…

第一章 重生

顾婉拿起桌上的牛角梳子,一下下地把略有些枯黄的头发梳起,心里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她能两次回魂再生?

她的第一世,过得的确很苦,不过,生逢乱世,又有谁不苦?她虽然父母双亡,流离颠簸了几年,又遇上狠毒的叔母,害得她一生不能用子嗣,却有疼她如珠如宝的兄长,后又遇上真心关爱她的舅舅。

嫁给荣淮安以后,因为夫君只把她当一件儿摆设,一个能让他功成名就的梯子,而只有他青梅竹马,才是那个男人心上的人,又有婆婆永无休止的刁难…顾婉的生活,也因此算不上太好!

可天底下比她还苦的女人多得是,她至少是衣食无忧,有钱有闲,活到六十八岁,熬死了那个被他丈夫千娇百宠的女人,无疾而终。

临死前,并没有觉得不甘心,顾婉的欲望从来都不大,她一直觉得自己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是不错的了。

可她死后,她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有了新的人生…

顾婉只当自己投胎转世没有喝孟婆汤,那一生无父无母,她就靠着前生还算娴熟的女工刺绣,赚钱生活,早早自立,十几岁就帮着院长照顾其他的小孤儿,上学之后,听从师长建议,顺利地考了医学院,毕业就在孤儿院附近,开一家诊所,一心一意地治病救人,顺便帮助照顾孤儿院的小孩子们,一直到三十三岁车祸死亡…

虽然来不及和相亲的男人结婚,来不及生个曾经求了一辈子的孩子,有点儿遗憾,可她这短短一生,生活的挺充实,也没觉得有必要再来一次,但她偏偏又这么莫名其妙地又重新回到了前世!

顾婉叹了口气,回来了也好,虽然她总说自己的命不是最惨的,可那一生,没儿没女,哥哥还为了她熬坏了身子,常年卧病,后来还遭到叔母毒害,英年早逝,嫂子也没有生育,他们顾家这一支算是绝了后,舅舅和舅母一样不曾留下个后人,曾经显赫无比,名满朝野的刘家,也一日比一日衰落…那样的人生,总不能牵强附会的说有多好!

这一辈子,只要哥哥,嫂子生活快乐幸福,她少让舅舅操心,如果可能的话,重振刘家家业,若是不能,那享一世安康,也就是了。

头发梳起来,还在守孝,也没有戴头花,顾婉在镜子里仔细端详自己,虽然模糊,可她还是看出来,镜子里小女孩儿的容貌堪称秀丽,虽然因为年幼,尚没有长开,但也已经可以想象未来是何等的花容月貌。只是一口牙齿,泛着黄渍,没有娇养出来的千金小姐那样的雪白的贝齿…

上一次初去大庸城,被人笑是丑姑娘,到也怪不得别人,毕竟,她幼年丧母,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养,又是逃难去的,一路上连饭都吃不饱,疲惫不堪,哪里还有力气注意容颜,那时候的模样,面黄肌瘦的,恐怕只比乞丐好一点儿有限…

饥饿的感觉一阵接一阵袭来。

顾婉叹了口气,把梳子放回桌上古旧却精致的梳妆盒里,勉强下床,挪动到厨房,墙角的米缸前,果真如她所料,里面只剩一些谷子,即使省着,大约也不够吃半月的,又四处看看,灶台上还搁着一小碗野菜粥,黑乎乎的,别说吃,只是看,顾婉便反胃的厉害。

不过,她还是咬咬牙,端起碗把野菜粥搁在锅里热了热,趁着热乎,三两口灌进肚子里面。

吐出口气,顾婉总算觉得身上有了些气力,苦笑,她已经不知道多久不曾有过饥饿的感觉——现在,不是考虑‘为什么重生’这样复杂命题的时候,先把肚子填饱,想办法活下来,才是第一要务。

想了想,有一个念头在脑海里闪过,顾婉返回房间,慢步走到床头,从床下的一个小竹篓里拿出一串用铁圈儿穿起来的钥匙,才抬头望向床边石桌上一盏被擦的尘灰不染的莲花烛台。

仔细端量了一下这盏烛台,顾婉眼睛一亮,伸手把六个莲花花瓣一片片竖起,随着最后片花瓣被挪动,脚下的青砖忽然像水波一般,由右向左,裂开了一条能容一人通行的缝隙,露出里面大青石的石阶…

别看机关尚算精巧,但这只是一个很粗陋的地窖,上面有透光的地方,所以光线到不算黑暗,顾婉望过去,就见墙角处搁着三个箱子,顾婉走过去,把箱子一一打开,顿时就眼前一亮——

竟然是一箱子的古董玉器,什么和田白玉制成的摆件,玉牙璋,白玉镂空透雕香囊,玉八仙纹执壶,足足有几十件儿,都是上好的古物。

她连忙又开了另一个箱子,这一次,箱子里的都是珠宝首饰,想来是母亲的嫁妆。

顾婉只欣喜了片刻,紧接着就忍不住长叹了一声:“娘亲,你既然这么有钱,怎么没想到要多储藏些粮食?”

要是太平盛世,有这么一大笔财富在手,顾婉未来的生活绝对有保障了,只可惜,在灾荒连年的乱世,这些东西远远比不上粮食更吸引人。

其实,也不是顾婉的娘亲刘燕没有储藏粮食,她虽然是百年望族的千金出身,从小不染人间烟火,但那也是从前,在这个世间生活几十年,又哪会那般无知,实在是顾婉的娘亲长子年幼,还在外求学,丈夫早亡,她一个病弱寡妇,深知财不可露白的道理,根本不敢拿出太多宝贝来换粮,怕别人眼红出事!

偏偏最近几年,年景不好,天灾人祸不断,村里的地都荒芜了大半,连种子粮都没留下多少,各处粮行的粮食价格也持续高昂…

刘燕农活做不好,租种她家那三亩良田的农户,自己的嚼用都不够,饿的就差卖了闺女养活儿子,刘燕心善,实在没法子,想着家里不缺银子,就免了他们的租…

谁曾想,今年的粮食这般紧缺,她自己偷偷买来的那点儿粮食,根本不够吃,等到她还想再买,已经病得起不了身,村里也十室九空,想找人帮忙都难了。就是家里现在的粮食,还是王嫂子,郭大爷看他们娘俩艰难,主动帮忙从城里捎带回来的…

所谓乱世的黄金,盛世古董,就算这些东西价值连城,可是眼前离太平盛世还有八年,八年这么长的时间,这点儿家当哪里能保住?

顾婉想到,上一世她年纪太小,还不懂事,母亲去世的时候又来不及交代,虽然她也从舅舅口中知道自家有挖地窖暗室收藏珍贵物品的习惯,却从没有当回事儿,这些宝物她更是一样儿都没得,全让替她收拾屋子的叔母得了去,其中有两样,她仿佛还在堂妹的嫁妆里看见过…

如果只是这些,也就罢了,反正古董玉器和珠宝首饰,就算再珍贵,也只是值钱而已,钱总是能重新挣来的。而第三口箱子里装的满满一箱子书籍,才是最大的财富。当年顾婉的叔叔婶婶,堂哥堂姐,能摇身一变,从寒门变成贵族豪门,这些书,正是他们进身的阶梯…

这时候可现代不一样,知识是少数人才能获得的,只有皇宫大内,百年望族,才会拥有藏书,寻常老百姓,大多数根本就不识字。

“不知道能不能用它们换到些粮食…”

顾婉皱眉,拿起一个羊脂白玉的扳指,就在这时,她眼前忽然出现一排楷体大字——公平买卖,童叟无欺,劣质羊脂玉工艺品一件儿,可换积分二十八分。

手一僵,顾婉瞪大了眼,满脸不可思议,差点儿把手里的羊脂玉扔了…

愣了片刻,顾婉按下砰砰直跳的心,终于发现,这居然是一个商店系统…

根本顾不上疑惑,纠结,她稍微研究了一下,第一反应,迅速地选了一个小小的白玉戒子换了三十点儿积分,然后开始购买粮食,厨房里三口空荡荡的米缸都填的满满的,堪堪把积分花得差不多,然后才用零点三积分兑换了一碗浓浓的玉米粥,灌进肚子里!

不是她不想吃更加丰盛的食物,只是很清楚现在的身体饿的久了,一下子吃太多,有害无益…

一碗热乎乎的玉米粥下肚,顾婉终于松了口气,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不管这粮食是怎么来的,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她心里就踏实多了。

第二章 兄妹

更新时间2012-8-18 8:00:44 字数:2407

顾婉挎着竹篮,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王家的院门前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接连三天的大雪没有停下的迹象,天阴沉沉的,像笼了一层黑纱,一点儿日头的影子都不见。

叹了口气,扫了扫肩膀上落的雪花,举手敲门。

主人家显然是早就在等待,她敲门声响起没片刻,破烂的,有些漏风的斑驳大门便吱呀一声,打开,里面走出个顶多二十出头,却已经风霜满面的妇人。

“婉娘来了?”一看见顾婉,王梅满是焦急的脸上露出一抹喜意,“快进来,外面冷,嫂子煮了锅面汤,一起吃。”

“嫂子,不了,家里还生着火,我哥来信说就这几天到家,我得等他…”顾婉笑了笑,把篮子递过去,“这是今天的药,还是两碗煎成一碗,给蓉妞喝下去…王嫂子安心,蓉妞就是受了寒,喝了药,发发汗,会好的。”

说着,顾婉把篮子往王梅怀里一推,也不顾她阻拦,扭身就走。

王梅喊了几声,见拦不住,不觉叹了口气,她弟弟王刚听见动静,出来只看到了顾婉越走越远的背影:“姐,这顾家的小娘子还真是本事,吃了她给的药,咱们家蓉妞的身子真好了,我刚才去看她,她还直嚷嚷着饿。”

王梅喜得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笑道:“那是自然,顾家和咱们可不一样,人家是,一家子都识文断字,会读书,刘夫人一看就是大家闺秀,不是咱们乡下人家养出来的,以前没觉着,这刘夫人一去,婉娘也显出来了,沉稳大气,不愧是读书人…”

“姐,看看,我才一句话,您就把顾家的小娘子夸得跟朵花似的。”

“我当然要夸,要不是有婉娘在,我家蓉妞怕是过不去这道坎儿了。”王梅心里一颤,又想起那日女儿嚎哭不止,身上烫得怕人,整个人都打起摆子,神智也不清醒,村里唯一一个草药郎中都发了话,说是熬不下去了,她一个寡妇,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在身边,要是蓉妞去了,哪里还有她的活路,幸亏顾婉听见动静,过来看过,说家里有草药能治。

王梅叹了口气,她当时也是病急乱投医,并不觉得顾婉一个小姑娘就真能救活闺女,却不曾想,真是碰到了贵人…那时,自己慌乱得几乎崩溃,明明只是个小女孩儿的顾婉,竟然那般沉稳,有条不紊地开方子,拿药,煎药,还一夜不眠不休,和自己一块儿给蓉妞用温水和着酒水擦拭身体,终于让女儿平安度过鬼门关…

“我本来觉得,刘夫人一去,就剩下婉娘和顾大郎,这顾家的日子恐怕难过了,现在看来,婉娘有本事着呢,这医术,可比村东头的郭贵强得多,还认识草药,等他们家大郎回家,兄妹团圆,这日子一定能过得下去。”

王刚点头称是,眼睛里也流露出几分莫名的羡慕,这个时代,人们对识文断字的读书人有一种天然的敬畏,王家姐弟两个,没有一人质疑顾婉一个七岁的孩子,居然能开得出药方,认得出药草…正是因为顾婉念过书。

丰朝,景天十二年冬

老天爷似乎也发现,这个仅仅太平了十多年的短命王朝,再一次进入仿佛永远无法避免的末日轮回,一整年天灾人祸不断,入了冬,草原上的蛮族和坐拥江山的水姓一族,因为一个女人而结下深仇,起兵作乱,以至于商路断绝,上琅这座本因为位于边陲,无人觊觎的小镇上,也渐渐失去了以往的安宁。

现在这世道,群雄并起,水家再也坐不稳江山,到处是土匪豪强,即使是曾经偏安一隅的小地方,也一样荒凉了,青壮年不是让朝廷拉了壮丁,就是落草为寇,出去讨生活,剩下的,多只有老弱病残…

东南角上最后一家米行也关了门,顾安然牵着一头瘦驴,在米行门前散落的招牌下面停了一下脚步,终于还是叹了口气,继续向家的方向走去。

天擦黑的时候,顾安然终于到了家门口儿,望着那已经斑驳的大门,停步,三年未归,近乡情怯…失去了一直辛苦维持家庭的母亲,今年只有十五岁的他,能不能担当起责任,照顾好唯一的幼妹…

眼睛干涩,泪水一落下,便凝结成冰。

天上风雪大作,铺天盖地的雪打在身上,顾安然即使穿着那身狼皮制成的旧袄,也几乎抵挡不住酷寒,浑身冰冷,没有半丝热气…

略显笨重的大门吱呀一声,大开。

顾安然的头上,立时就被罩上了一把油纸伞,他一抬头,便看见了站在布满斑驳绿苔的台阶上,穿着孝服跺脚的小姑娘!

坐在垫着厚厚的,灰扑扑狼皮褥子的床上,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米粥,顾安然吐出口气,四处张望了下,眸子深处,隐约露出惊讶来——

他在外求学,往常娘亲来信,总说家里生活还好,可他知道,现在世道乱,日子艰难,家中又只有寡母幼妹,娘亲还常年卧病在床,生活比其他人家,想必更难些,若非答应亡父,一定要好好读书,他是万不肯离开,但现在看来,娘亲和妹子把日子过得不错,床上的被褥干净暖和,还是全新的,刚才看妹妹生火造饭,打扫屋舍,有条不紊,显然已经是一把好手…

只是,妹妹也太瘦弱了些,母亲的身体向来不好,怕是很难好好照顾她,反而要她这个稚龄的女孩儿,来操持家务…

顾安然心里一疼,心里又是骄傲,又是愧疚,一抬头,正看见顾婉端着一盒墨黑色的药膏,走过来给他上药。

“婉娘,你别忙,哥没事儿!”

顾婉抬起头,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轻手轻脚地给顾安然把药涂在冻得红肿干裂的手上。

顾安然舒服得呻吟了一声,他这一路行来,风寒露重,体内寒气凝结,弄得满手冻疮,疼痛刺骨,这会儿,一抹上药膏,这双手宛如握着暖手炉,热烘烘的,舒坦极了。

“婉娘,这是什么药?”

“前些年村里来了个郎中,我跟他学了几手,只是自家制的。”顾婉简单说了几句,就不再多言,她已经几十年没有见过自家大哥,生怕说话时露了痕迹…她可是知道的,自家大哥一向是聪明人。

当然,顾婉纯属多虑。

“我们婉娘真是长本事了…”顾安然欣慰地一笑,眯着眼睛享受宝贝妹子的服务。

现在的顾安然,仅仅是个少年。他看着身体瘦弱的仿佛一阵风便能吹走的妹子,只剩下满满的心疼,听说妹子学会本事,只有高兴,又怎么会有什么怀疑?

上好了药,示意他自己再揉搓一会儿,顾婉就取出针线,帮他将衣服袖子上破开的口子缝好。

随着她的动作,顾安然的目光落在床上放着的一个针线篓子上——里面是一个还未完工的香囊,香囊的样式挺普通,但面上绣得图样,却是极为别致的,和市面上大多只有吉祥如意的图案,瑞兽之类的刺绣不同,竟是绣了一幅‘泼墨山水画’,新颖素雅…

第三章 打算

更新时间2012-8-19 8:14:58 字数:2331

顾安然眼睛大亮,实在没想到,婉娘小小年纪,女红就这般好,这一点儿可比娘亲强得多,从小到大,娘亲是连个帕子也做不出来的。

他心中喜悦,口中却依旧劝道:“婉娘,你别在晚上做这些绣活,仔细眼睛。”

火光如豆,黯淡得使人神伤!

“大哥放心,婉儿心中有数。”

其实,她现在身体不大健康,本想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只是后来发现,在自家那个奇怪的商店系统眼中,很多珠玉首饰,居然和自己那稍微上点儿档次的刺绣,或者看得过去的书法作品是一个‘价码’…

顾婉有点儿舍不得娘亲留下的东西,不说这些全是母亲的陪嫁,有纪念意义,再者说,别看乱世的时候它们不值钱,但在太平盛世,这可都属于想买也买不着的珍品…既然舍不得,又急需积分购买能让他们一家熬过冬日的生活用品…最好的,也最值得的办法,自然是多下功夫做些女红拿来换。

摸了摸顾婉毛茸茸的脑袋,拉了拉被绣上了一株绿竹,比以前更精致的衣袖,顾安然微微一笑,也不多劝,妹妹精通女红,那是好事儿,再说,正在守孝,妹子有个事情打发时间,也不至于烦闷…想起守孝,顾安然心下一阵抽紧,看着满屋子的素白,目光凄然。

“大哥放心,娘是在睡梦里去的,没有痛苦,走得很安详,王嫂子和郭爷爷帮着把丧事办了,如今,爹娘合葬在后山。等明日天亮了,妹妹和大哥一起去祭拜…”

顾安然点点头,伸手把顾婉拉入怀中抱紧,眼角只余下一滴晶莹的泪珠儿,顾婉的眼睛也一热,把头深深地埋进顾安然的怀里,回来之后,第一次觉得欣慰——哥哥还健健康康地活着,今生今世,她再也不会让大哥伤了身体,落得缠绵病榻,膝下无子,晚景凄凉的下场…

上辈子,这个大哥极疼爱她,一路逃荒,有吃的,全部留给她这个幼妹,自己忍饥挨饿,路况难走,他一个略显文弱的读书人,甚至是几十里山路,背着自己,那一段路程,顾婉甚至都不记得他们经历了多少次的险死还生,每一次,自己都是被牢牢护住的那一个。

若说,在这个世上,还有无条件对她好的,恐怕就只有大哥,就连舅舅,也要比大哥差上一筹…

上一世,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正是在上琅的日子,哪怕缺衣少食,可两兄妹相依为命,心里踏实,不过,这辈子,还是得走。

上琅不是个能常住的地方,现在还稍微好些,等过几年,朝廷战败,全国大乱,草原蛮族进犯,这上琅首当其冲,当年可是被流寇和溃兵闹到十户十空的地步了,留在这里,简直就是找死。

但是走,也要有计划,不能像那一次出行一样,什么都来不及准备,害得他们两兄妹吃尽了苦头,若非老天爷眷顾,他们还有几分运道,两个人根本就活不下来!

顾婉想了好几天,已经考虑清楚,到了景天十五年,他们两兄妹为娘亲守完这三年孝,就离开上琅,也不能直接去大庸城,而是先往涯州。

虽然新朝在大庸城立都,大庸也是全国最繁华的所在,可是,新朝沐家的大本营是在涯州,新朝建立之后,从涯州跟着出来的旧人,最得信任,比别的地方的人员起点都高,如果顾家能在景天二十年,沐家王朝赢得天下,开创盛世之前,在涯州站稳脚跟,对将来的发展无疑是有益处的。

当然,除此之外,顾婉最看重的,还是涯州的太平。

在天下大乱的几年里,人命贱如草,只有涯州一地没有乱起来,天下群雄,四大世家,也只有沐家是真正看重治下百姓,愿意给治下百姓一个太平。

本不显山不露水,最多只能在四大世家中垫底的沐家,最后却轻而易举地击败各地英豪,一统天下,大概正是因为沐家最得人心,涯州的百姓心齐!

这段时间,顾家最重要的是做好长途跋涉的准备,要是换了以前,这一路上肯定会过得很苦,但现在,顾婉却有了些许底气,觉得他们兄妹二人,想要平平安安地出行,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有那么一个系统商店在,至少可以做到衣食不缺,只要能吃饱肚子,人怎么也能活下去。

说起来,顾婉觉得她这个商店,如果能具现出实体,那就是一个大商场,现实存在的‘衣食住行’都有,可是,你要是想要找个什么修真典籍,兑换个游戏技能什么的,那绝对没有,带了修真,游戏字眼的全是小说,一个积分一堆,等于白送。

武术秘籍到有很多本,还便宜,差不多一个积分也能换一摞,都是二十一世纪新华书店里就有出售,几块钱一本,反正在二十一世纪,没听说有什么人照着书本就能练出武功来。

吃一颗就能延年益寿,百病全消的神丹也没有,治疗各种疾病的药丸子到不少,中药、西药一应俱全,顾婉花了十点积分,换出来试验过,效果还相当不错,都是高质量的…当然,想利用这些,你首先得知道怎么对症下药,要不然,良药也变毒药。

一挥半个国家全灭的神兵利器没有,你要是想要个瑞士军刀,那到有,不过,可能是距离现在的年代有点儿久远,要求的技术比较高,积分要两百个一把,如果用绣品来换,那她至少要花两三年的工夫,做出五十副很上档次的绣品,这才足够。

要知道,这个商店收的珠宝等东西还好,只要是属于自己的就能兑换,但刺绣字画之类的艺术品,却必须是出自身为主人的顾婉的手,别人的根本不行,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无论如何,顾婉觉得,有了这么个商店存在,就算挺简陋,他们兄妹两个总算是生活有了些许保障。

这些话暂时还不必说,顾安然才刚回家,一路上风尘仆仆,一身的疲惫,没说一会儿话,顾婉就赶紧端来热水给他洗漱了一下,安排他先休息。

虽然是不愿意妹妹担心,很听话地躺下了,可顾安然的心里藏着事儿,也睡不踏实,天还没有亮,就起了身…推开卧房的门,鹅毛般的大雪劈头盖脸地打了他一身,拂拭了下雪白的孝服上的冰渣子,心下一叹,上琅的冬天是越来越冷了,不知道今年又有多少老百姓饿死冻死…

门外积雪深厚,顾安然是读书人,满肚子的诗书才情,以往也像其他文人墨客一般,最喜欢白雪皑皑的雅意,现在,却只觉得凄凉萧瑟。

第四章 家祭

更新时间2012-8-20 8:16:30 字数:2088

借着天际边最后一抹月色,顾安然和顾婉去后山拜祭了娘亲,山地荒凉,那座墓也显得简陋,可这样的乱世里,能够不至于荒郊埋骨,有一副薄棺,已然是幸运,若非村里人心善,愿意冒着风雪进山伐木,帮他们制出一副棺材,他们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顾安然恭恭敬敬地跪下磕头上香,把纸钱点燃,叹息道:“婉娘,咱们要好好谢谢王嫂子和郭爷爷。”

顾婉点头,默默道:“这辈子女儿会努力护住大哥,大嫂,孝敬舅舅,振兴刘顾两家…让爹娘可以瞑目。”

雕漆的食盒盛着的饭菜还残留着一点儿热乎劲儿,顾婉一样样拿出来,摆放到娘亲墓前——芥菜猪肉的水煎包,红豆糕,葱香千层肉饼,麻婆豆腐,小鸡炖蘑菇,香焖羊肉,还有一只烤鹅腿…

所有的食物都用陶瓷的盆子装着,分量不多,种类却是多样。

顾安然当初看到顾婉折腾出这么多吃的,闻着便香气四溢,也吓了一跳,生怕自家妹子把家里的存粮都消耗干净…可顾婉坚持,她这辈子,不想委屈她的娘亲了,她的娘亲素来喜爱美食,上一世祭拜,什么都没能供奉的上,这一次,总要尽尽心。

如今丰朝的饮食非常简单,做菜的法子也不过是炖、煮、烩三种,煎、炒、炸都是传说,调料更是很少,这次,顾婉花了五点积分兑换出来的材料,做成的饭菜,虽然家常,却色香味俱全,想来,能让娘亲觉得心满意足了!

鹅毛大雪飞落,顾安然扶着顾婉,默默地凝视着半山上简陋的坟墓,顾婉看着娘亲简陋的墓地,脑海中母亲的容貌,已然模糊不清,只偶然忆起,心底深处尚残存了一丝暖意。

忽然,一阵踢踢踏踏,略显凌乱的脚步声响起,顾安然心里一紧,一只手护住顾婉,另一只手摸向腰间搁置的一把匕首。

居然是一伙扶老携幼逃难的人。人数并不算太多,也不过二十几个,成年的汉子有六七人,其他的俱是妇女老弱,推着推车,背着包袱,步履蹒跚,走得很缓慢。

顾安然见他们面相都还好,即使是有两个梳着辫子的,四五岁的小姑娘看到墓前摆放的供品流口水,也不曾出言讨要,心里便一松,这些大约都是善良百姓,虽然逃难,到还有点粮食可吃,不至于穷途末路…

“娘,我饿。”一个小姑娘趴在她母亲的怀里,咬着手指头瞪着墓碑前的美食流口水。她的母亲似是叹了口气,从车上的布袋里拿了一小块儿窝窝让女儿抱着啃食…

顾婉心里一酸,她上辈子见惯了乱世人离乡背井,大部分时候,也能做到漠然视之,可只要自己有余力,还是想要伸伸手,“大娘,小妹妹年龄还小,风雪甚大,仔细患了风寒,我带了些米粥,胜在热乎,让孩子喝一点儿吧,对身子有好处…”

说着,顾婉就从食盒中拿出一只海碗,取出用皮子牢牢裹紧的水囊,乳白色的,浓稠的带着葱花姜片的米粥倒出来,周围吞咽声四起,小姑娘窝在母亲怀里,垂涎三尺。

“喝吧。”顾婉不由分说地把碗递到小女孩儿的怀里,说是小女孩儿,实际上,也有四五岁,比顾婉不过小一二岁。

这一下,小女孩儿再也忍不住,开始大口大口地吞咽,不过片刻,一大碗粥就进了肚子,小女孩儿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血色,她的母亲叹了口气,对顾婉笑了笑:“小娘子是个好心人,好心人必有好报…”

见这个做母亲的,盯着女儿的目光充满了怜爱,顾婉心下长叹,把水囊整个递了过去,强行塞到对方手中:“大娘,我这粥里面加了不少驱寒的药材,前路艰难,喝一些也能防止生病。”

前方带队的是个穿着灰色皮袄的中年汉子,回头瞧见顾婉的举动,目中也隐约流露出感激之意,却并不曾驻留,只是轻声道了谢,就带着逃难的乡亲,继续步履蹒跚前行。

顾安然走上前,扶住妹妹,望着渐行渐远的灾民,轻‘咿’了一声,低声道:“这伙人虽然看着落魄,老弱居多,但到都不似我以前见过的灾民那般麻木…”

顾婉脸上也浮现出几分欣悦,果然,再苦再难的世道,还是有很多人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活着。

两兄妹说了这么两句话的工夫,前方又出现状况。

这伙灾民路过不远处的山间小径时,他们前方迎面走来一骑着土黄色瘦马的少年,两方正好‘狭路相逢’。

顾婉探头看去,就见那少年大约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高高瘦瘦,面孔白净,长得很秀气,眼睛里一直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身上披着白狐皮制成的斗篷,腰间配有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脚上是一双鹿皮的马靴,料子好,做工精致,虽然是半新不旧的,却也能看得出,这少年家境不错,或许,还是个世家子弟。

灾民顿时有点儿慌乱,因为山道狭窄,两边儿积雪深厚,他们带的东西又多,根本无法让路,带队的是老实人,似乎不想惹事,看着迎面而来的少年便有些局促。

那少年却丝毫不以为意,朗笑一声,低头拍了拍他的那匹马:“老伙计,咱们避一避,让人家先过去。”

那马似能听懂人言,很是不满地撩了下蹄子,那少年哭笑不得地拍了拍马头:“好吧,好吧,等晚上给你喝上好的女儿红。”

闻听此言,土黄马这才不情不愿地踢踏着挪步到旁边的山沟里,踩踏得积雪飞溅,还不忘晃晃身子,甩得那马上少年摇摆半天,差点儿没一头栽下…

顾婉不觉莞尔一笑,这主人和马,都甚是有意思!

她忽然觉得自己的重生还是挺有价值的,至少,已经有什么东西在发生改变,上一次陪同大哥来给娘亲扫墓,因为她年幼不懂事,哭闹不休,折腾得大哥也疲惫不堪,更是误了时间,自然不曾看见这么有趣的人和马。

顾安然显然也觉得很有趣,等到一人一马,还有那伙儿灾民去的远了,才收拾好东西,携着妹子下山。

第五章 匪患

更新时间2012-8-21 8:01:04 字数:2146

兄妹两个回到村里时,上午已然过去大半,只是浓云密布,太阳未出,天色还是显得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