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走了之后,众人都聚在了宁云兮身边,云明飞面带忧虑的说道:“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知府都派了人来,兮丫头你要不就躲躲吧,我总觉得这其中有问题。”

宁云兮带人去杀人的事,众人并不知道,他们一行人从后山穿山而过,杀完人又悄无声息的回来,没有惊动任何人。

“没事,舅舅和大家伙只管好好修炼,问题我会解决的。”有东方亦玄在,那些人就算是想要找她麻烦,也绝对不敢动作太大,而那些小打小闹的麻烦,她都没看在眼里。

打发走了众人,宁云兮和玄十便说起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既然这个知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如一起铲除了吧!”

宁云兮是个怕麻烦的性子,尤其是在经历过末世的杀戮后,她很多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最干脆果断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直接将麻烦的源头消灭掉!

“只要您吩咐,属下立刻就去安排!”玄十抱拳道,看着沉稳,神色却有些跃跃欲试,显然也是赞同的。

“那就这么办了!”宁云兮也不犹豫了,那个曹知府就是个典型的贪官污吏,除掉他,就算是为人民服务了!

官差们回去之后,添油加醋的将发生的事情报告给了曹知府知道,曹知府当下大怒,立刻就想派更多的官差去抓人,他现在也顾不得引出玄王的事情了,只想着要给宁云兮一个教训,不过却被手下的人阻止了。

“大人,那群人若真是匪盗只流,派官差去怕就不合适了。”

“什么意思?”

“官差人数太少,去了也未必能捉人归案,还不如去找总兵大人,这剿灭匪盗的事,本就是官兵的事啊。”

“对,本官这就去找王总兵,如此恶徒,定然要斩草除根!”

曹大人是在去往总兵府的路上死的,死因是突发疾病而亡,大夫和仵作都找来验了尸,也没有发现其他问题,只能匆匆下了葬,至于宁兮村和宁云兮的事,自然而然的也就不了了之了。

湖云城一前一后死了两个大人物,多方势力受到影响,凡是有点脑子的,又有点心思的,都在这个时候动作起来,湖云城很快就乱成了一片,但这显然与宁兮村无关,宁兮村再次恢复到了平静之中,不过关于它的传说,却是渐渐流传起来。

这事过去不久,东方亦玄就派人送了一封书信,信中表示这件事的后续他都已经摆平,让宁云兮不用再操心,而信的最后,是东方亦玄对宁云兮的思念,以及表示他会尽快赶回来。

东方亦玄离开之后,就直奔南疆而去,然后在那里,找了个机会故意泄露了自己的行踪,等到对方发现之后,又带着人连夜消失了,不过他这次消失,却不能立刻就回来,而是去了一处秘密据点,打算暂留两个月,将异能者军队的雏形培养起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东方亦玄手下的异能者已经多达两百人,这其中的觉醒成功率有一半左右,而没有成功觉醒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还可以再次觉醒,虽然几率会更小,但东方亦玄也没有放弃这些人,因为凡是能够接触到异能的人,都是他千挑万选选出来的人,放弃掉哪一个都是巨大的损失。

赤玄军分为天地玄黄四支,最先觉醒的人中,几乎全部都是天支和玄支,但在安稳下来之后,觉醒的人选就偏于地支,地支主要负责暗地里的活动,像是刺杀之类,异能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更加有用。

原本东方亦玄只是想着将天支的军队打造成异能者军队,但大概人都是贪心的吧,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和了解,他的想法也变得愈发大胆起来,已然打算将天地玄黄四支都变成异能者!

“主子,这是第五批人选的名单和资料。”玄一送上来厚厚的一叠资料,都是赤玄军中能力和人品上层,且十分忠心的战士。

东方亦玄一一看过,从中挑选了五十人,道:“将这些人列入到备选名单里,做进一步调查。”

“是!”

在东方亦玄忙着培养异能者军队的时候,宁云兮那里也在忙着为东方亦玄扬名,她所写的《大话北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售了,而为了不辜负她的书,她在私下里还做了许多活动,派出不少人去帮着东方亦玄扬名。

“这《大话北疆》可真是有意思,那方玄亦虽然身世悲惨,却武功了得,为国为民,堪称民族英雄,就是可惜了,这样的英雄却遭遇了那么多的苦难,唉,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了?”茶馆内,有人谈论道。

“结果自然是好的,玄王大胜而归,怎么会输呢。”有人立刻插言道。

听了这话,就有人好奇的问道:“我们说的是方玄亦,和玄王有什么关系?”

“啊,你还不知道吗,这方玄亦方将军的原型就是玄王殿下啊,虽然其中有些夸张的成分存在,但大体上都是真的,尤其是战场上的那些故事,都是根据真实情景描述的,我有个当兵的小弟就在玄王的军队里服役,话本里那场雪山追击战,他还参加了呢!”这人特别自豪的说道。

“什么,你小弟参加了雪山追击战,那你快点说说,玄王真的是那般英勇吗?一个人就能打败一群人,不是说玄王身体不好吗?”

“据我那个小弟描述,玄王确实英勇,一马当先的就去追了敌人,不过玄王身体也确实不好,追上敌人之后,当场就晕了过去,在床上休养了好久,才能起身哩,唉,真是可惜了。”

“这么说,玄王真的是带病出征啊,皇族就没有其他皇子了吗,怎么玄王病了,还让他去啊?”这个时候,突然就有人提出了另一个疑问。

“谁让玄王殿下聪慧英勇呢,就算是体弱多病,也比旁的皇子强啊。”

“快别说了,你这是在胡言乱语什么呢,想被抓走吗?”

“嘿嘿嘿,我这不就是随便说说嘛,咱们不说那个,就说说玄王,听说玄王面如冠玉,貌若潘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真想看看啊。”

“你这人就是喜欢胡言乱语,若是让玄王听了这话,一定要赏你板子吃吃!”

如同以上这类的对话,在许多地方都发生着,宁云兮派了一批人,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着她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快众人便都知道了,玄王虽然体弱多病,但却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他俊美无涛,为民为过,当称皇子典范,就是十分可惜,玄王因为这一次的战争,病情加重,眼看着就要坚持不住了!

“好人不长命啊,这般的少年英雄,怎么就要不好了呢!”百姓们敬佩强者的同时,也十分同情弱者,而玄王殿下这两样全都占据了。

“是啊,这般为国为民的英雄,真是可惜了,我明日上香的时候,一定要为玄王殿下祈福,希望他可以长命百岁!”

“对对对,咱们一起给玄王祈福,上天听到了咱们的心声,就舍不得收走玄王殿下了。”

“啊,你们要为玄王殿下祈福吗,那正好,我也要去呢,咱们明日一起去。”

百姓们十分喜欢跟风,很快为玄王殿下祈福,就成为了大夏国全体百姓的日常活动,就这般没过几日,连朝中的大臣们都听说了,大臣们对此反应各异,有欣慰敬佩的,也有妒恨质疑的。

这一日上朝的时候,就有大臣提出了这件事,“启禀皇上,最近京中百姓都在为玄王祈福,微臣以为此举不妥,玄王虽然有功于北疆,但借此笼络民心,有结党营私之嫌,还请皇上明察!”

此话一出,朝堂中一片寂静,玄王殿下性情乖张,整个朝堂上都没有一个朋友,不过,他的嫡亲哥哥却是在的,但三皇子此时却纹丝未动,像是没有听到这番话一样,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三皇子和九皇子的关系一直冷冷淡淡的,本就没有多好。

仁忠帝微微眯了眯眼睛,语气平淡的问道:“笼络民心,结党营私,魏爱卿,你可是有什么证据?”

“回禀皇上,这是民间流传的一本话本,说的就是北疆的故事,内容极为浮夸,引得百姓只知玄王,却不知陛下您的英明!”

“放肆!”仁忠帝身旁的大太监元泰公公呵斥了一声,魏大人才讪讪的闭了嘴,但手里捧着的话本,却还是呈到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没生气,就是有些好奇,打开翻了几页,最初还不甚在意,但看着看着就有些感兴趣了。

“兮狂吗?倒是真有些狂傲。”仁忠帝看了数十页后,翻到了最前面,见到了兮狂二字。

宁云兮的这本《大话北疆》,内容可谓是张扬肆意,将她冷漠表象下的狂傲都彰显了出来,仁忠帝也是一位睿智的看客,从这字里行间中,自然也就感受到了作者的那份狂傲和不羁,这才有了如此品评。

众朝臣仍旧没有言语,他们可不知道这书是个什么东西,倒是那位魏大人,觉得狂傲不是什么好词语,认为皇帝陛下这是在斥责宁云兮,当即便有些欣喜的说道:“正是如此,此书作者受玄王招揽,写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书,请陛下严惩!”

大概就连宁云兮自己也没有想到,她随随便便写的一本书,竟然被人在朝堂上弹劾了,连带着还有玄王殿下。

不过,玄王殿下表面上没有朋友,却并非真的没有人站在他这一方,或者说是正义有理的一方。

“陛下,微臣有一疑问,想请魏大人解答。”就在朝臣们等待皇帝陛下反应的时候,一位年轻斯文的大臣站了出来,正是御史吕柯,一位以清廉公正成名的官员。

“吕大人有何疑问?”魏大人皱眉道。

“民间话本众多,神仙妖魔,精灵鬼怪,写什么的都有,魏大人可看过?”吕柯问道。

“本官一心只读圣贤书,哪有时间去看那些不入流的杂书!”魏大人冷着脸回答道,怕众人误会,还解释了一句,“就是这本反书,还是手下人觉得不妥,呈报上来的。”

“魏大人此言就有些过了,这书如何陛下还没有定论,怎么就是反书了。”吕柯摇了摇头,说完这话也没有给魏大人反驳的时间,立刻又说道:“不过这也难怪魏大人孤陋寡闻,随便看个话本都要在朝上说上一二,且不说这本书到底是不是在说玄王殿下,就说话本本身的内容,就是虚构的成分居多,除非是至愚至蠢,无法明辨是非之人,不然哪会怎会将之当成事实,说出去都让人觉得可笑!”

第122章 圣旨招进京

“吕御史,你这是在说本官至愚至蠢?你可知此书所带来的影响,天下百姓为玄王祈福,却不知陛下英明,甚至其中还影射陛下和皇后不仁,待亲子凉薄,如此妄议皇家之事,本就是大罪,你如此维护玄王,维护反书,可是与之有所勾结?”魏大人恶狠狠的说道,连这位御史都牵扯了进来。

吕柯虽然年轻,却也不是个怕事的,当即便反驳道:“下官只不过说了句公道话,魏大人就说本官与玄王有私,如此这般说来,岂不是与魏大人有不同意见的人,就都是与玄王有私,若是陛下也赞同下官意见,是不是陛下也与玄王有私?”这话就有些大胆且过分了。

“放肆!”仁忠帝冷冷的斥责了一句,却没有太多的怒气,而是直言道:“这书朕看过之后自有评论,尔等都退去吧。”

退朝之后,仁忠帝就在御书房里看起了那本《大话北疆》,话本中的主人公叫做方玄亦,这名字不熟的就算了,但知道东方亦玄的,自然而然的就会将两者联想到一起,也就不怪那魏大人言之凿凿,说这故事时写玄王的了。

故事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主人公从小备受压迫,但却天赋超然,在苦难之中遇到奇迹,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最后入伍成为了一名士兵,征战沙场,直至成为保家卫国的将军。

《大话北疆》全套总计三部,现在只出了第一部 ,仁忠帝看到最后,故事已经发展到方玄亦方将军带兵深入北疆,却不知道最后战果如何,看着让人怪着急的。

“这书怎么只有一本,应当还有下一本才是。”看完之后,仁忠帝意犹未尽的问道。

元泰公公原本也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但在皇帝看书的时候,他便机灵的出去打探了一番,“回皇上的话,这书只写了一本。”

“哦,那为何不写完?”仁忠帝有些不满的问道,他天天看奏折,偶尔看到一本这么有趣的书,倒是颇为喜欢,至于里面那些貌似在赞扬东方亦玄的内容,他虽然能够感觉到其中的一些深意,却并没有太在意,毕竟东方亦玄身体不好,他根本就不需要过多防备。

想到这里,仁忠帝在心中叹息了一声,若是东方亦玄的身体没有出问题,如此英勇的儿子…

“兮狂此人貌似很擅长写系列话本,以前还写过两本儿童读物,这一次大概也是想着一本本写出来吧,毕竟写作也是需要时间的。”元泰公公不甚确定的说道,毕竟他也只是有点了解。

“儿童读物?那是什么,有趣吗?”仁忠帝好奇的问道。

“说是给孩子们用来启蒙的书籍,陛下若是有意,奴才这就让人送来?”元泰公公也不知道有没有趣,他又没看过。

“…嗯,那就送来给朕看看,还有再查查那个兮狂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给玄王写书。”在仁忠帝看来,这本书就是写给玄王的,只不过有许多杜撰的内容罢了。

“是!”

关于宁云兮的资料,以及宁云兮所写的那几本书,很快就都呈到了仁忠帝的面前,仁忠帝随意的翻了翻,然后神色就变得不那么随意了。

“朕就说这人怎么有点耳熟,原来是她。”仁忠帝像是自言自语道,而他口中的她自然就是宁云兮。

东方亦玄被宁云兮救了一命,对宁云兮十分感激,不仅给予其庇护,还为其扬名,这些消息仁忠帝早前是看过的,只是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再一看,立刻就想了起来。

“这丫头也就十多岁吧,竟然还是个文武双全的。”仁忠帝不由得想到了自家的儿女,一个个貌似都不如个农家丫头厉害呢。

“元泰啊,你说我把这丫头配给九皇子如何?”仁忠帝想了想,突然说道。

元泰一惊,但随即便回答道:“老奴哪知合适不合适,只不过这姑娘的身份,是不是有些低了?”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农家女,怎能当得起王妃呢,就算是玄王命不久矣,也不能随便婚配了啊。

“那就做个侧妃吧,小九应当是喜欢的,不然怎会如此护着。”仁忠帝对那个冷心冷情的儿子还是有所了解的。

仁忠帝有了这样的想法,但一时间却也无法下旨,因为就连他也找不到东方亦玄的人影,也不知道这人到底是去了哪里,不过虽然不能下旨婚配,却也还能做其他事,仁忠帝一道圣旨,直接让宁云兮入了京!

“小村长,你快点出来啊,发生大事了,皇帝下旨让你去接呢!”

宁云兮见到传旨公公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发懵,她好好的在家写书画画,怎么就招惹到了皇帝呢,难道是刺杀的事情被发现了?除此之外,宁云兮也想不到旁的事了。

带着满腹狐疑,宁云兮领着一干人等跪地接旨,皇权社会,多少也要给皇帝一些面子。

“宁氏云兮接旨…宁云兮聪慧温婉,文武双全,曾救助玄王于危难之中,朕心甚悦…择日进京…”宣旨太监语气略显高傲的宣读道。

宁云兮直接忽视了那一大段夸赞她的废话,最后只总结出了四个字——择日进京!

“宁姑娘,接旨吧。”负责来宣读圣旨的公公,见自家都读完了,对方还是没有动作,忍不住提醒了一句,神色中隐隐还透着一丝不屑,村姑就是村姑,连接旨都不会。

宁云兮皱着眉头,一副十分不高兴的样子,站起身,单手接过了圣旨道:“我就是一个村姑,什么都不懂,让我进京做什么?”这话问的可谓是十分不客气了,不过对方大概也就是这么想的,她也没有客气的必要。

宣读圣旨的公公都有些吓呆了,反应过来之后,涨红了脸呵斥道:“放肆,你怎敢如此说话,不要脑袋了啊!”

“我平日里就是这么说话的,你不想听,那你告诉我,我该如何说话?”宁云兮满脸的不高兴,她好不容易建好了村子,怎么就那么多的麻烦呢,就不能让她好好的过日子吗?

宁云兮口中虽然说着自贬的话,但语气不卑不亢,背脊挺直,那骄傲的样子,可是没有半分的谦逊和卑微,公公们都是在宫里混久了的,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这般不给面子的,自然也不是第一回 见了,但那些不给他们面子的,可没有身份如此低微的…

宣旨公公的名字叫做莱德,是在元泰公公手底下办事的,平日里敢这么不给他面子的,除了皇室王族,也就几位一二品的大臣们敢如此,就连那些三五六品的官员,见了他们也十分客气!

“你竟然敢如此对咱家说话,咱家代表的可是皇上,现在就可以治你一个大不敬之罪!”莱德公公那尖锐的声音,让宁云兮十分难受的后退了一步。

宁云兮微微眯起了眼睛,语气冷漠道:“那你想如何治我的罪?”平日里宁云兮还是很平和的,也不愿意找事,但这皇帝的圣旨突然冒出来,又是这么个玩意来宣读,她就十分不高兴了,而她不高兴,自然也就不喜欢阿谀奉承那一套,哪怕对面是皇帝呢。

想到皇帝,宁云兮就不由得想到东方亦玄,东方亦玄曾经和她说过,他这个做皇帝的父亲,也不过就是个冷心冷肺的不负责任的父亲,对他根本就不好,现在这人找到了自己这里,目的是什么暂且不知道,但估计也没什么好事就是了。

莱德自然是想给宁云兮一个教训的,但是他猛地想到了什么,脱口而出的话就又咽了回去,眼神深沉的看着宁云兮道:“姑娘说笑了,咱家念在姑娘不懂礼数,自然也不会与姑娘计较那么多,还请姑娘早早收拾,随咱家上路吧!”

此时宁兮村大半的人都围在了周围,见到这一幕,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宁云兮看着莱德的反应,倒是有些好奇了,不过再一想,也就明白了些什么,无论如何,她都是玄王的救命恩人,现在又是皇上要见的,这太监就算是再瞧不起她,也得好好哄着,不过这般小人,大多都是心胸狭窄之辈,有了今日的口角,日后若是有机会,定然会找她麻烦。

宁云兮这人吧,其实也不是什么心思细腻的,但大概是危险经历的多了,对于某种潜在的危险,总会十分敏锐的发现,就像是身边的一些小人之流,只要想到日后这些人会在不经意处给她找麻烦,她就一个都不愿意留着了。

“稍等!”宁云兮想了这许多,其实也不过是眨眼的时间,而她虽然不想进京,这个时候却也不好真的抗旨不尊,除非她现在就想搬到皇上,不然都是个麻烦。

麻烦麻烦,怎么就非得有这么多的麻烦找上门呢,她原本还想着天气好,下午去池塘捞鱼呢!

“玄十,告诉你家主子,若是那个人惹我不高兴了,我就不客气了。”趁着收拾行李的时候,宁云兮找来玄十,冷飕飕的说道。

玄十最初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不知道宁姑娘这是要对谁不客气,但很快救想到了圣旨,以及圣旨的主人…

“宁,宁姑娘,属下这就派人去通知主子,您可千万别做傻事啊!”玄十反应过来之后,都快着急哭了。

“做什么傻事,我难道是去自杀的不成。”宁云兮嫌弃的瞪了玄十一眼,然后收拾了两套衣服和一些银子就跟着传旨太监上路了。

一路去京城,宁云兮一个姑娘家自然是要做马车的,传旨太监不喜她,也不让人理会她,她就一个人坐在马车里,闲来无事还睡了一觉,折腾了好几天,这才到了京城。

人到了京城,却也不是立刻就能面见皇上的,宁云兮被安排在了一间客栈里,连官方的地方都不是,实在是有些亏待,但宁云兮也不在意,打发走了冷着脸的太监和侍卫们,她便一个人出门去逛街了。

原本宁家人是想跟着她一起来的,但都被宁云兮拒绝了,不过玄十等人却是一直跟着她的,此时见她如此悠闲,神色都变得古怪起来。

就在宁云兮拿着银子买糕点吃的时候,近卫中的一人扮做陌生人飞快的从宁云兮身边走过,同时塞了一张纸条给宁云兮,宁云兮拿着糕点吃的时候,十分随意的看了一眼,上书道:主子已道,请安心。

宁云兮撇了撇嘴,她本来也没什么不安心的,就是觉得麻烦。

仁忠帝心血来潮召见宁云兮面圣,但过了几天自己也就忘了,还是太监来复命的时候,才想起这件事。

“你见到了那姑娘,觉得如何?”仁忠帝颇感兴趣的询问道。

莱德心下紧了紧,立刻回话道:“宁姑娘年纪小,大概是有些年轻气盛。”斟酌再三,莱德还是给宁云兮上了点眼药,没给她说什么好话。

仁忠帝挑眉,扫了有些紧张的莱德一眼,若有深意的问道:“那你且说说,她是如何年轻气盛的?”

莱德偷偷看了仁忠帝一眼,发现皇帝陛下也在看自己,当即便吓得跪了下去,“在皇上面前,奴才不敢说谎,奴才去传旨的时候,宁云兮她十分不愿接旨,对奴才也多有质疑,奴才倒是不在意,但想着奴才是给皇上办事的,怎能丢了皇上的脸面,便呵斥了她两句,可谁知她不仅不反省,还讽刺挖苦奴才,实在是,实在是…”

“实在是什么,你倒是说啊。”仁忠帝眼神深邃,外人根本就看不出他的喜怒。

莱德抖了一抖,心中尽是恐惧,总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蠢事,“皇上,不是奴才说,当时跟着奴才一起去的人都见到了,这位姑娘实在是有些狂妄,您,您见到就知道了,奴才绝对不敢妄言!”

“…既然如此,那朕就见见她好了。”年少轻狂?狂妄?被这般形容的姑娘家,他还真是想见见了呢!

第123章 皇上要找事

皇上招宁云兮进宫,来宣旨的公公却没有找到宁云兮,待宁云兮大包小包的回去时,晚饭的时间都过了。

“你就是宁云兮?”这一次来宣旨的公公有些脸黑,板起脸的样子更显严肃,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像是在责问一般。

“我是。”宁云兮说完还咬了一口糖葫芦,她以前可不怎么喜欢吃这些东西,但这家的糖葫芦粒大又圆,看着就让人想舔上一口。

“那你便随咱家进宫吧,皇上已经等了你两个多时辰了。”公公在两个时辰上加重了语气,也不知道那几个侍卫都是怎么办事的,找了一下午都没有找到人,真是废物!

“晚饭不吃了?”宁云兮看了看天色,这个时候进宫,是要请她吃宫宴吗?

公公的嘴角抽了抽,倒是没觉得宁云兮狂妄,就是觉得这丫头大大咧咧的,脑子貌似有点不正常,像是个傻大胆。

“皇上未时宣召,您若是再不进宫,估计就要派御林军来请您了。”公公面无表情的陈述道。

“…有马车或者是轿子吗?”

“有!”

“成,那走吧,我路上吃。”

宁云兮坐在轿子里吃火烧和酱牛肉,十分悠哉的被抬进了宫里,还别说,这还是她第一次坐轿子,晃悠悠的让人特别想睡觉。

“姑娘,下轿了。”外面传来太监提醒的声音,皇宫到了。

宁云兮一路被带去了御书房,此时皇帝已经吃过了晚膳,正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就听元泰公公来报,等了一下午的宁云兮终于到了。

“宣!”

宁云兮这是第一次来皇宫,所见之处都觉得十分新鲜,不过惊讶却是没有的,谁让她在现代,见过更多更新奇的建筑呢,若是让她说来,这古代的皇帝还不如现代的百姓,连抽水马桶都没有的地方,再好也就这般了。

“宣宁云兮觐见!”

宁云兮走进御书房,看了仁忠帝一眼,表情淡然的跪了下,“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来的时候,那几个公公临时教她的。

仁忠帝一直低着头看奏折,也没有注意到宁云兮看自己的眼神,现在听到声音,才略感兴趣的看了宁云兮一眼,语气较为温和的说道:“平身吧。”

面对一个小姑娘,仁忠帝就算是再严肃,也不好故意吓唬人家,所以表现的十分温和。

宁云兮站起身,微微低垂着头,什么也不说,就等着皇上开口,皇上看她这样子,倒是觉得颇为乖巧,有些戏谑的开口道:“你可知朕为何招你进宫?”

“不知。”

“朕听闻你救了玄王,还没有赏赐你,你且说说想要什么赏赐?”仁忠帝问道。

宁云兮想了想,觉得这种时候什么都不要的话,就有些太吃亏了,便道:“小女子也是第一次救王爷这种身份的人,不知道什么样的赏赐能配得上这样的功劳,便随意说上几个,还请皇上定夺。”

“…呵呵呵,行,你且说来听听。”仁忠帝十分明显的惊讶了一下,这小丫头,看着乖乖巧巧的,但这性子,说狂妄也未必就不准确呢。

“皇上您也知道,小女子就是一个村姑,不太懂得礼数,这什么时候行礼,怎么行礼,小女子都不太懂,要不皇上您就赏小女子一个免礼之恩,免得不知何时就惹怒了贵人。”宁云兮声音清清冷冷的,与她话语中的内容十分不符。

“你这胆子倒是真的很大。”仁忠帝再次想到了那句人不可貌相的话,不愧是有勇气救下九皇子,并靠着自己的能力创建了一个新奇村子的姑娘,果然不同凡响。

“小女子哪有什么胆子,这不是皇上您主动说要赏赐,小女子才想到了这么个方法嘛。”宁云兮淡然道,“其实小女子除了这个请求外,还有个请求,您大概是知道的吧,小女子有个村子,只是村子初建,村民也不多,就总是被旁人欺负,若是您愿意,赏赐小女子一块牌匾如何,就挂在村子口的那种,可以震慑小人,还村子一个安宁。”

“…好,好,你倒是真敢说啊。”仁忠帝都被气笑了,多少年了,都没遇到个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肆的!

“既然皇上说好,可是允了小女子这两个小小的请求?”宁云兮才不在意皇帝那话语中的气恼呢,反正她就当做是好话来听了。

“…小小请求?”仁忠帝低声重复了一下这几个字,微眯着眼睛,略有些危险的看着宁云兮。

若说生气吧,也不至于,但若说高兴吧,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仁忠帝此时的感觉有点复杂,一个小丫头,淡淡然然的,骨子里却如此狂傲,让他在惊讶之余,难免就多了一丝好奇。

“这两个请求,朕也不是不可以答应,只是…”仁忠帝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等着宁云兮询问,但宁云兮只是老神在在的站在那里,没有任何搭话的意思,让仁忠帝颇有些憋闷。

“哼,只要你能在十日内写完《大话北疆》,朕便允了你这两个请求!”没有台阶,仁忠帝也只能自己走下来,言语中便也多了一丝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