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每次看到小颜师妹脸红的时候,我的心中,都是充满了甜蜜。

然而她并没有陪着我们前往京都,因为离家太久,她魂牵梦萦,一直想要回家一趟,见一见父母和家人。这事儿我也没有办法,于是答应了,让她在金陵附近下了车,而后便一直北上。

我们出发之前,曾经给总局许老的秘书发过车次和时间,到了京都火车站,挤出拥挤的人群之时,一辆吉普车便行驶到了我的面前来。

徐淡定惊叹:“哇喔,大师兄,好厉害啊!”

☆、第六十四章 内应与大势

我有几斤几两,自己也晓得,知道这不过是人家许老给面子而已,难得他老人家还记得住当初我这么一个无名小卒,当副驾驶室上面的那位秘书同志朝我打招呼的时候,说真的,我的心莫名激动了一下。

专车接送,这待遇并非人人可以享受,出车站的人群不时朝我们投来注视的目光,宛如聚光灯一般。

给人高看一眼的感觉,当真是不错,一路从火车站出来,看到道路两侧的首都气象,当真是让人兴奋莫名,在车座上面左右都坐不住。

我在一处离这个国家权力中枢附近的四合院里再次见到了总局许老,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样,许老并没有在日理万机,而是悠闲地给院子里面的花花草草浇水,并且拿着花剪子修理园艺,十分悠然自得,瞧见我们由秘书领着进了来,笑呵呵地打招呼,一点都没有南疆战场上那股凛冽逼人的杀气。

前来的人里面,许老只认识我一个,于是便让秘书带着其他人去偏厅饮茶,而与我在后院那儿一边走,一边聊着天。

我们是在南疆相识的,话题自然也逃不开那一场持续了十年的战争,许老告诉我,说国家现在已经跟安南签署了相关的停战协议,目前的大势,一切都是向前看,不要再上纲上线,要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而我们的职责,则是为了这一个目标保驾护航。

那是一场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战争,无数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那片热土上面,不过通过那场战争,确实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国防能力,也将我们这条秘密战线上的刀锋,给磨砺得不错,涌现出了无数可用之才,大大充实了这个饱经磨难的组织,也使得宗教局能够浴火重生,重新发挥了它该有的作用。

我们两人一起回忆了在南疆并肩战斗的岁月,同时也谈到了现在当局的发展状况。

许老记忆特别好,又跟我谈及了南疆诸人此刻的去处,萧大炮去了西北,王朋和努尔经过短暂过度,已经上调中央,赵承风现在已经是二处行动队的领导,至于张世界、张家兄弟等人,也都各有归属,只要是表现有所突出的,也都相继走上了不同的重要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热量。

他兜兜转转说了这么多,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与这些兄弟们一同奋战过的我,此刻却是已经远离了当局,在茅山之上偏安一隅,专专心心地学艺修道起来。

我走上了跟很多人都不同的道路,别人是师出而入仕,我却是中途而返,重新回归于道门之中修行。

我们谈了很久,果然,许老峰回路转,又谈到了当今宗教局的势力分布问题。

宗教局除了正常对外的办公之外,另外还有一套牌子,也就是神秘的有关部门,专门处理涉及修行者以及诸般神秘事件,它最早是由8341进驻而成,这一批人是局内元老,构成了局中的基础,而后开始陆续地加入军方、道门以及各方的势力,相互牵扯,陆续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来,许老便是8341出身,他对把持局内事物的龙虎山并不是很满意,言语之间,谈到了很多的坏处。

我人微言轻,不敢插嘴政局,于是也就只带了一双耳朵,只听不说,然而没想到许老之所以要跟我会面,却是有一些心思的,自然不会让我这般蒙混过关,于是问我,说你对道门大派陆续掌握要职重权,有什么看法?

我一个根本不在此间的人,能够有什么看法?

不过我也晓得许老在试探我,于是说道:“道门之中,素来以匡扶正义为要,说到危害,自然有,但总体还是好的,不过是需要引导,需要平衡,需要沟通,需要多方调和的……”

我含含糊糊地胡扯了一堆模棱两可的话语,而就在这时,许老突然问我道:“小陈,你可知道当初我为何会在战局正酣的时候,把你从前线调回金陵来?”

他这话儿倒是将我给问住了,结合我这些年的猜测,我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您莫非是算准了我能入茅山宗门之内?”

许老温和的笑容开始凝固,变得严肃起来,沉声问我道:“小陈,如果有一天,当茅山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你会站在哪一边?”

他陡然跑出这么一个问题,实在是将我给弄得脑子乱糟糟,不知道茅山开山没几年,到底犯了什么王法,让许老说出这么一番话儿来,我茅山与局里面,不正是打得火热的时候么?

我陷入了长长的沉默中,然而许老却是步步紧逼,再次问道:“小陈,你愿意作为局里面的耳目,帮我们掌控茅山上面的情况么?”

在一连串的幌子之后,许老突然抛出了这么一个话题来,直接将我给震在了当场。

难道,总局准备再次拿茅山来开刀了么?

许老这是准备让我当卧底,潜入茅山宗门之内做内应,等到时机一好的时候,便立刻站出来,将茅山给踩在脚下,踏上一万遍么?

我在经过最初的震惊、诧异和难以置信之后,开始权衡起了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来。

然而每次一想起,脑海里便浮现出了青衣老道、师父、一尘哥和可爱的陶陶,茅山上无数我所熟悉的人物与景色,特别是小颜师妹……所有的一切,都让我连虚与委蛇的心思都没有,而是认真地说道:“对不起,许老,我是茅山大师兄。”

我表明自己的身份,便是间接的拒绝了他的提议,原本以为许老会勃然大怒,没想到他却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笑声爽朗无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平静地说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小陈,一个人,唯有懂得感恩,懂得有一些东西是有至死不让的底线,方才能够成就大事,这一点,你做得远远要比某些人强,我很看好你啊,希望以后能够在一个旗帜下共事呢。”

我和许老这么一场谈话,在一个莫名其妙地气氛中结束了,随后他带着我来到了偏厅,跟徐淡定和李腾飞见面。

在来的时候,两人已经知道了许老的身份,知道这般高高在上的人物能够前来与他们解蛊治病,那是天大的机缘和面子,当下也是不敢怠慢,又是鞠躬,又是敬言,表现得规规矩矩,十分恭敬。

巫蛊之道,我懂得不多,不过这中医气血之术,倒也是有些研究的,但见许老来到徐淡定的面前,伸手搭脉,闭目而听,仿佛在感受他体内那些不断繁衍的虫蛊。

如此良久,气氛沉默,不过当他再一次睁开眼睛来的时候,却是精光四射,显示出了强大的自信心,接着又开始轮流地询问起了两人中蛊之后的临床表现来,事无巨细,表现出了难得的严谨和专业,李腾飞还小,描述不清,而徐淡定自小接受道门养生功的教育,最是清楚不过,也能够将所有的状况,一一说明清晰。

这一个过程十分漫长,但最后许老却笑着点了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徐淡定看得有些心虚,赶忙问道:“前辈,我这病,可还有治?”

面对生死,即便是再淡定的人物,也忍不住面红耳赤,说不出来的紧张,而许老也不会逗他,温言宽慰道:“你别怕,这阴蛇蛊虽说手法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明白了他下蛊的原理和症状,我便能够推断和还原出蛊毒的具体手法来,对症入药,倒也不难。”

这话儿给了两人一颗护心丸,彼此的情绪都不由得放松了下来,而后许老让两人来到西厢边的卧房躺下,然后叫人弄来了艾蒿叶熏蒸房间,又令人取来一篮子的新鲜土鸡蛋,煮熟了,让我帮忙,在两人的身上滚动。

许老弄了一个香炉,里面放入了各种药材和香料,然后用水蒸煮,将房间里面弄得雾气弥漫,完了之后便让我用煮熟了的鸡蛋在他们身上滚动,只要瞧见那蛋壳有裂痕,便放在一边,换另外一个。

如此忙忙碌碌,足足忙活了两天多时间,那煮熟的土鸡蛋都已经有了满满一脸盆,到了后来的时候,先前滚过的鸡蛋表面黄壳已经全部变黑了,上面裂痕无数,用筷子轻轻戳穿表面,便能够瞧见那蛋白之下,有无数比虫子还要细微的小蛇从蛋黄出爬出,在上面翻滚不休。

许老通过特制的药材熏制,将这蛊毒凝聚,又用煮熟过的农家土鸡蛋,将体内的蛊虫转换而出,这等手段,当真是让人惊叹。

到了第三天,这阴蛇蛊的蛊虫已经是完全拔出了,接下来的便只是调养身体而已,没有必要再待在此处,于是许老的秘书帮我们转移到了军区医院去,我在病房又待了两天,某天中午,那房门被吱呀一声推向,我转过头去,却见我师父走了进来。

☆、第六十五章 所谓天下十大

我这几天在病房里面埋头照顾病人,有点儿昏头昏脑,瞧见师父一身白色的练功服,慈眉善目,愣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惊喜地喊道:“师父。”

我这一声师父将徐淡定给喊得立马爬了起来,我师父可是茅山的掌教真人,即便他也是长老之子,也是有些受宠若惊,刚要跳下床来拜见,我师父一扬袖子,摆手说道:“别起来,你们的事情我也听过了,淡定养身体,且歇着吧。”

我师父和徐淡定随意聊了两句,确定他身体里面余毒已解,也算是安了心,我问师父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他告诉我,说最近全国道教协会在搞一个活动,叫做天下正道十大高手的排行,他是被叫过来开会的。

我顿时就感觉到一阵好笑,俗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修道界之间倘若要排个你上我下,自然是要撸起袖子来干一架,这样得来的结果方才会令人信服,而问题又出来了,那就是像我师父这般的道门高人,未必会去凑那么一个热闹,很多修道之人隐身山林之中,淡泊名利,那么评选出来的天下十大,又如何保证自己的公信力呢?

我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之后,我师父也是笑,上有所好,下有所投,八十年代末期,特异功能和气功热兴起,很多不学无术的江湖二混子就跑了出来,办讲座,弄杂志,一时间喧嚣尘上,扭曲歪化得厉害,上面为了正视听,方才有了办这么一个排名的活动,当然也不是拉出来比试,而是将这些名宿召集过来,弄这么一个评选委员会,凝聚人气。

茅山倘若关门封山,自然可以什么都不理会,但是既然抱着开放的姿态,那么就必须融入这个社会来,所以即便以我师父这般的修为和地位,也不得不三天两头跑到首都来开会,十分无奈。

这些都是国事,徐淡定一个人在病房里面养着,倒也不适合听得太多,师父带着我来到了医院后面的小花园里,我便将下山之后这些天经历的事情,给他一一说来。

师父含笑听完我的讲述,点点头,先是称赞了我在这一系列事件之中的表现,然后又提出了对我的建议,认为我个人的执行力还算不错,但是没有掌控力,对于有些事情的把握不够,导致发生了很多悲剧的后果。事实上,我们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将很多事情都绸缪过了,这样才会不至于太过被动。

对于师父的说法,我表示了同意,他教我的是领导力,这些年来,我虽然一直在茅山之上带着众位师弟师妹,但毕竟单独出外的机会还算是很少,所以也没有太多的经验。

谈了好一会儿,我犹豫再三,还是将那日总局许老对我试探的话语,给师父讲了出来。

听到我的讲述,师父陷入了长长的沉默之中,不过他的表情虽然严肃,但是也没有变得多么的愤恨,思虑了一阵之后,我师父告诉我:“许映愚这个人,其实我是认识的,他师父叫做洛十八,当年曾经和你师叔祖李道子、邪灵教右使屈阳并称为当世最天才。此人很早就从了政,是个比较坚定的战士,考虑问题,也多从国家层面来看待,说出这么一番话儿来,也是没有什么错的,不过当今之世,贵在制衡,相互之间的平衡和稳定,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也正是我想要跟你谈的一个问题。”

我仰起头,问什么事?

师父沉吟了一番,然后说道:“我茅山封山十几年,自断耳目,不问世事久矣,使得现在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远远没有龙虎、青城大,甚至还没有悬空阁、崂山等门第多,我是掌教真人,自然不可能入仕,但并不代表我们茅山在朝堂之上,就没有人在,所以我思前想后,觉得应该派一些人加入朝堂之上,也能够在关键时刻,给我茅山说一些话。”

我听懂了师父的意思,茅山树大招风,倘若没有一两个坐镇朝堂之上的代言人,只怕到时候真的有什么对我们不利的事情发生,连说一句话的权力都没有。

师有事,弟子服其劳,我当即表示道:“师父,如果你不嫌弃,我便下山,重新加入宗教局。”

师父点了点头,然后欣慰地说道:“在我的人选里面,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小师弟杨知修,一个是你。你杨师叔这人,有手段有才学,做人做事皆是一时之选,不过眼光太浅,格局不大,至于你,初生牛犊,无论是品行还是修为,都是值得我所信任的,而且本身便是宗教局的出身,方便,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于年轻,不知道你能不能在这险恶诡异的官场之中,生存下来^”

听到师父对我的评价,我好是一番激动,表态道:“师父,弟子八岁便已经出来闯荡江湖了,经历过的事情也多,倒也不是温室里面长的花骨朵儿,外面风雨多大,我晓得,也不怕,茅山教我养我多年,现如今要让我为宗门出力,自然是义不容辞。”

师父点了点头,然后对我说道:“此事不急,容后再作商量,你要出山,独当一面,也还是需要一些考验的。”

师父不在与我闲谈,与我约好归程,然后离开了医院。

徐淡定在医院里待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用中药养着,总算是将余毒给清除完毕了,又等了我师父两天,方才一起结伴返回茅山。

至于李腾飞,自有老君阁的那名师兄带着,倒也不用我们去操心。

火车上,辞别了前来送行的全国道教协会的工作人员,我问师父,说前些天谈起的那个天下十大,评选出来了没有?我师父笑,说上面当真是出了一个馊主意,原本想要凝聚人心,却不曾想到跑出这么一个果子来,好多人都撕破脸皮地去抢,你是没在,我自个儿倒是笑得肚子痛。

我师父这人平日里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看着就像是得道的仙人,而私底下却有点儿像个孩子,十分平易近人,说话也没有防备,我听师父讲起了好几个段子,果然是笑得哈哈直乐。

世间之人,终究还是有好多看不透名利二字,一旦事关自己,就忍不住撸起袖子上去争抢。

徐淡定在旁边询问,说那掌教师伯你能够在这天下十大里面排得上座次么?

我师父苦着脸,叹气道:“所谓名利,当真是害死人,搞得像是一场闹剧般,我都懒得理会,不过那些人也晓得,倘若自己随随便便弄出一些人选来,那是一点儿公信力都没有的,所以就想拉上我们这些老家伙来作陪……”

官僚主义的事情,说多了也憋气,我们不再谈,难得跟师父一起出外,我颇多兴奋,请教了他很多修行上面的问题,师父事无巨细,都给我仔细解答,很多时候,往往一两句话,便让我茅塞顿开,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一路谈,我师父不由得感慨良多,谈及了往事,说当年他的师父,也即是我师祖虚清真人,便是这般带着他游历天下,见过世间百态,他方才会有今天这般成就,如今回望起来,当真也是怀念。

我苦笑,说师父,要不然你也带着我周游天下一番,说不定我日后也能有你的一半成就呢。

师父叹气,说道:“我当年游历天下,国家遍地烽烟四起,生灵涂炭,一片混乱,而我们则是入世救人,降魔除妖,解除怨气,现如今政权稳固,此类事情皆有国家处理,也轮不到我们这些草台班子来做事,怎么待你做的?一个人的成长,最终还是靠着自己的历练,指望别人,你永远都不能堂堂屹立。”

我敛容,长鞠到地。

火车到了金陵,徐淡定提出去接小颜师妹一起回家,我许久未见她,也颇为想念,自然附和,而我师父却也说道:“我跟她父亲倒也算是老相识了,如今路过,不妨也去走一走。”

三人成行,一路直走,我是识途老马,便从金陵一路来到了句容天王镇,到了萧家,那萧老爷子似乎有感应一般,在门口迎接,我师父与老爷子在门口寒暄一番,然后引入客厅之中饮茶。

路过院子的时候,我瞧见了小颜师妹,她正在跟一个小孩儿玩耍,瞧见我们进来了,特别是瞧见了我师父,慌忙上前过来见礼。

跟她一起的那个少年虎头虎脑,一双眼睛黝黑明亮,像足了刚刚出生的婴孩,脖子上面挂着一块血玉,莹莹之间有光华溢出,他瞧见了我们,也不怯场,走上来与我们见礼,不卑不亢,实在是个不错的孩子。

我师父对这个毫无畏惧的少年很有兴趣,回望萧父,而那老爷子则笑着介绍道:“这是我家老二的儿子,今年五岁了。”

他说完,看向自己心爱的大孙子,那小孩儿则拱手朝着我师父喊道:“小子萧克明,见过真人!”

☆、第六十六章 明空目和关门弟子

这小孩儿奶声奶气,一本正经地说这话,让人颇有些惊喜,我师父瞧见他那一双黝黑明净的眼睛,里面仿佛有星空闪烁,不由看得痴了,回头问萧家老爷子道:“这孩儿的眼睛很有意思,你有没有查验过,是不是传说中的明空目?”

听我师父这般郑重其事的说起,我也有些惊讶,要知道这明空目便如同那二郎眼、天眼、法眼或者佛家的天眼通一般,都是极为厉害的一种天赋神通,拥有这一种特质的人,在符箓之道上面最是擅长,他能够很好地掌控住自己的意志、身体以及与上苍的沟通,整个人达到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而且还十分聪慧,举一反三,最是了得。

天眼经常听说人开启,轻清者为阳,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为阴,下凝而为地,天地之间自有奇葩而出,但是这明空目,百年以来,能够开启的只有一人,而那个人的名字,则叫做李道子。

李道子成名多年,很早便有符王之名,百年来没有一人能够在符箓之道上面超过他,享誉世间,而如今竟然又有一个身怀明空目的孩子,现世了么?

那萧家老爷子极为得意,抚须笑道:“然也,我家二子,自小便没有什么修行天赋,不过生的这个儿子,倒是满堂芬芳,五彩祥云于天上垂落而来,上天如此厚爱,我唯恐遭了嫉妒,特意用那影子石、蜜蜡石、玫瑰金、法体盐、赤鱬鳞制作成石碑护身符,配合血玉、结印册,做成三元风水阵,用了三年时间,方才将其锋芒给缓缓消解了去。”

我师父点头赞叹道:“令祖当年也是茅山长老,你句容萧家世代传承,倒也不差,不过这孩儿当真是宝玉良才,不知道你对他未来的规划打算,是个什么想法呢?”

萧老爷子微笑着说道:“我萧家乃茅山一脉,后生晚辈,自然还是想送入茅山门墙之下修行。我育有四子二女,除了老二和大姐之外,都是不错的材料,只可惜现如今也就只有小囡得入了茅山门墙,正想着将这小子拉扯再大了一点儿,托关系送上茅山,让你们栽培呢,没想到您今天却是找上了门来,我也就厚着这老脸,求您收留了。”

我这老“岳父”说得谦逊,不过脸上的神色多少还是有些得意,要晓得依他大孙子这般的资质,即便入不了茅山,随便送到任何一个名门大派之下,也是一个抢手货,现在说这话儿,倒是为了照顾大家面子而已。

我师父听到萧老爷子这般说起,波澜不惊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几分笑意,又问了一句:“这孩子,可曾读书?”

萧家老爷子回答道:“年纪太小,不敢奠基,只是送到了我们这儿的小学插班读书,他自小就聪慧,别人比他大一两岁,但是考试的时候,却远远没有他厉害,从来就没有拿过第二名。”

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这小萝卜头儿,看着应该也就五六岁的年纪,没想到竟然已经上了小学,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正常的教育,但是也晓得一般小孩儿上学的年纪,大概是七岁,如此说来,这萧家倒是挺有能量的,竟然能够让这小屁孩提前上学。

当然这个并不是我师父关心的重点,他蹲下身来,看着这个模样可爱的小萝卜头,微微笑着说道:“小弟弟,你可想学道?”

这小孩儿一脸惊喜地说道:“当然了,当然了。”

我师父又问:“你为何想要学道?”

小孩儿很认真地想了好一会儿,这才奶声奶气地说道:“我要全国各地走一走,领略那大好河山,看到坏人,我就揍他,看到好人,我就跟他学做人的道理,我有好多想法,好羡慕你们这些高来高去的人;另外,我好想我小姑姑,我也想上茅山,跟我小姑姑在一块儿……”

小屁孩子唠叨不停,我师父却是有了主张,站起身来,对着萧家老爷子说道:“萧兄弟,你先前说想让你孙子入了茅山门墙,我觉得这是最好,正巧贫道缺这么一个关门弟子,你若觉得合适,便让这萧克明,做我徒弟便是了。”

我师父何人?那可是茅山的掌教真人,闻名天下的真修,能够被他列入门墙之中,那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这萧家人听了,自然是兴奋莫名,萧老爷子也是催促自家孙子赶紧跪在地上,叩首拜师。

那小孩儿也是个机灵鬼儿,得知这机会不易,立刻跪倒在地,连着九叩首,将这名分认了下来。

当那小孩儿脆生生地喊着“师父”的时候,我师父笑容满面,将他给拉了起来,摩挲着他小小的脑袋,说道:“我来得匆忙,倒也没有什么礼物,不过你我有缘,此乃我往日从那神秘的天山神池宫中所得的洗髓伐骨金丹一枚,可以祛除杂质,还原本我,对你这种没有入过门的孩童最是有效,你且收着。”

我瞧见师父伸出右手,上面有一粒金色丹丸滴溜溜的转动,香气四溢,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这是我第一次瞧见这般的丹丸,师父这些年为了茅山的崛起,倒也受过许多徒弟,不过却没有瞧见哪个,有这个叫做萧克明的小孩儿这般的待遇,可以瞧得出师父当真是喜欢这孩子。

我仔细地算了一下日期,突然想了起来,五年前的时候,李师叔祖闭关之前,曾经说过一句话,大约就是五年后会有一个小孩儿入山,而那个时候,正是他出关之时。

莫非,就是应在了他的身上?

如此想想,我骇然发现当真便是了,要知道,举世之间,能够身怀明空目之人,一个便是李道子,一个便是这孩儿,想必李师叔祖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收徒,就是在等着这么一个机缘吧?

只不过,我师父又是出于哪般考量,才会将他収为徒弟,而不是留给我师叔祖呢?

难道是不想再认这么一个师弟?

我满心思胡乱的想着,不过这道门之中,不同的门派有不同的规矩,而我茅山对于这辈分之事,倒也不是很在意,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者为尊,当年真武张三丰,前后师法十余人,方才有了这般的成就,自然不会守这陈规旧律。

不过我想着也有些好笑,如此一来,这萧克明可跟他姑姑是一辈了。

这开堂收徒授业,需要上禀祖师,下传世人,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特别是我师父说了“关门”二字,便显得更加珍贵了,这也就是说,我师父从此之后,便不再开堂收徒,而是专心地授业传道了。

萧克明这九个头磕下来,便算是我师父的记名弟子了,待到回了山门,才是正式的传道授业,当下萧家也是杀猪宰羊,摆开了流水席,邀了村里人前来庆祝。

茅山道士虽然不忌荤腥,但是也不过是浅尝则止而已,所以我们几个自然是另备一桌素席,在房间里面用餐,我这人贪肉,不过在师父面前,却也不敢造次,老老实实地夹着青菜豆腐,还要装作津津有味的样子。

办过了酒席之后,次日清晨我们便出发了,这回一行总共五人,带上了小颜师妹,还有这个叫做萧克明的小师弟。

我为了讨好小颜师妹,一路上对这个小师弟十分照顾,那小孩儿刚刚离家,虽然之前表现得十分镇定,小大人一般,不过到底还是有些发怯,故而对我这般主动示好的大师兄,迅速就产生了依赖心理,或许是因为性别的缘故,他特别黏我,就像我的小跟班儿一样,亦步亦趋。

我还没有发现自己对小孩儿有这般的亲和力,瞧见小颜师妹无可奈何的笑容,我颇为得意,想着我若是跟这小子混得很熟了,以后跟小颜师妹,又有许多接近的借口了。

接触久了,我边感觉这小子有着普通小孩儿所没有的机灵,路上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他当初回答我师父的话儿,不由得好奇地问道:“你到底是为了什么,想要学道?”

这小子嘻嘻笑着回答:“哈哈,我大伯伯告诉我,要是有一身本事了,以后就会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陪我玩儿了^”

好吧,听到这个说法,我对现在这个年代出生的小孩儿,已经彻底无语了。

返回了茅山,我师父立刻昭告各峰,办了这个关门弟子的收徒仪式,这孩子因为年纪太小了,所以便一直扔在竹林小苑那儿养着,也算是给我师父的孙女陶陶做一个伴儿,而没有过几天,符王李道子也出了关,传言而来,让那个身具空明目的小孩儿,每个月去茅山后院,待上十天,算是教他符箓之道。

师父在收了最后一个徒弟之后,便再也没有下山收徒了,而是坐镇山中,开帐授业,山中无岁月,如此又过了两年,在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师父找到了我,告诉我一件事情,那就是茅山准备放出一批子弟出山入仕,而只有通过考验的,方才能够出山。

 第五卷 青铜年代

☆、第一章 桃花林下

我上茅山,已经有了六年多的时间,也由当初的那个青葱少年,变成了茅山大师兄,一个有着许多见识和历练的青年人,自从那次在京都的谈话过后,我回来便一直用最严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光荏苒,匆匆而逝,我脸上的风霜已经掩映住了毛头小子的稚嫩,至少从面相上面来看,已经变得十分成熟了。

当选拔人员下山的消息传到我的耳中,我便晓得了等待已久的事情终于就要来临了,于是便立刻报名参与。

与我一同的还有符钧,他本来是想着一直待在山上修行,继而成为长老,接着开堂,传道授业,一直如此下去,便如同茅山之上许许多多的前辈一般,然而瞧见我准备离开之后,苦思冥想好半天儿,便决定与我一同前往山下。

符钧告诉我,说茅山之上,他只在乎两个人,一个是师父,一个是我。

这是一个不擅于言辞的人,所能够表达出来的最让人感动的话语,它一下子就让我回到了当初茅山开启山门之时,那一个倔强的少年,说出“要么拜师求道,要么死”那般决然的话语。

多年时光荏苒,当初那个看着似乎没有什么修道资质的少年,已然凭借着自己那变态的努力和难以计数的汗水,成为了三代弟子之中的翘楚。

没有人能够将茅山入门剑法练得如他那般的纯熟扎实。

没有人能够将茅山经典道藏记得如他那般的倒背如流。

没有人能够比符均花在修行打坐的时间多上几分,在符均的字典里面,从来没有“虚度光阴”一说,他从来都是在打熬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意志坚定如钢铁的男儿,一个没有闭关的苦修士。

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记得师父收他为徒的那一句话,并且当做自己最大的人生格言。

一同参加选拔的还有十二峰的四十多名茅山三代弟子,这些都是茅山重开山门之后陆续收纳的弟子,他们有的是茅山后裔,有的则是与我一般的出身,这些年来茅山一直开堂授业,香火倒也旺盛,这些人倒也只是一小半而已,更多的人,要么就是学艺未精,没有把握,要么就是想要继续留在茅山深造,故而便也没有报名,此次选拔由执礼堂和刑堂联合举办,具体的法子并不清楚,但是也让人跃跃欲试。

我出道甚早,而且作为当代茅山大师兄,对于是否能够通过考验,一点儿担心都没有,当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我唯一关心的重点,在于小颜师妹是否会去报名。

是的,倘若我出了外,而小颜师妹留在了茅山,两地分隔,这些年来我与她建立的默契,是否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慢慢淡化,最后消失于无形之中?

无人可知,所以我在监督完了一众师弟的早课过后,便拉着小师弟萧克明,让我帮我去打听一下,他小姑姑是否有去报名。

两年过去,这小子也是长高了一截,与我最是亲近不过,而当初我们从山下带上来的小毛豆渐渐地长大了,我也失去了总去秀女峰探望的借口,好在有这么一个小传声筒在,倒也没有跟小颜师妹断了联系,萧克明人小鬼大,晓得我对他小姑姑有意思,不过我这两年的刻意亲近,使得他对我这个未来的小姑夫倒也不排斥,甚至一直促成此事,听到我的吩咐,立刻屁颠屁颠地下了山,去找他姑姑询问。

回来的消息让我很振奋,听说小颜师妹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别的没说,而是问出了一个问题:“大师兄去么?”

这反应几乎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让人惊喜的?

夫唱妇随啊!

我顿时就激动得难以复加,恨不得立刻跑上秀女峰上去,与小颜师妹互诉衷肠,然而考虑到周边还有这么多的眼线灯泡,这才按捺下心中的那股冲动,让它化作了美酒,酝酿在心中,久久回味。

大试的日期定在九月一日,一个开学的好日子,初步定为文试和武试两场,分别有执礼长老雒洋和执法长老刘学道主持,随着日子越来越近,更多的消息传了过来,我已经晓得小颜师妹确实报名参加了这场比试,而她也是秀女峰上,唯一一名参加考核的弟子。

修道可以驻颜,这事儿是很多人都能够晓得的事情,便比如说小颜师妹的师傅英华真人杨影,据说已经有五六十岁了,但是现如今却一直都是三十多岁的美貌少妇模样,女子谁人不爱美,特别是有着榜样在前,谁人想去那浑浊的朝堂、滚滚红尘之中打一个滚儿呢?

不值得,不值当。

在大势的前一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在小颜师妹下峰采买的时候找到了她。

当时的她和小师妹张欣怡一块儿,双手都挎着篮子,里面装得满满,我装作偶遇的模样走到跟前来,跟两人寒暄,打完招呼之后,我故作正经地跟小欣怡说道:“咳咳,欣怡师妹,我跟你师姐有些师门要事得谈,你要不然先上去,不用等我们,好吧?”

我这蹩脚的借口引来小师妹的一阵不屑,她撇嘴说道:“不就是谈谈情、说说爱么,还装什么要事相商,真当我小孩儿啊?”

我跟小颜师妹一直以来发于情止于礼,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现如今给欣怡师妹给一下子点开了,我固然是无比尴尬,而小颜师妹却也在是在瞬间,红晕从脸颊蔓延到了耳根子去,不过她终究还是秀女峰上的大师姐,啐了一口小欣怡,轻骂一声道:“你这嚼舌的小蹄子,胡说什么呢,赶紧去,东西都给你。”

小颜师妹在秀女峰上的地位与我一般,到底还是有些积威的,小欣怡一瞧见她故作威势,顿时便吐了舌头,不情不愿地将小颜师妹手上的篮子给接过来,然后恶狠狠地朝我说道:“大师兄,你以后可要给我买糖吃——我要吃上海的大白兔奶糖,整整一袋,你可晓得?”

我朝她挥了挥手,微微笑道:“放心,不止一袋,好事成双,我给你买两袋回来。”

我好言将这小电灯泡儿给哄走,回过头来,瞧见小颜师妹明媚莹白的侧脸,突然感觉气氛颇有些尴尬,而她也撅着嘴巴,没有说话,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弄得我心中一虚,半天都没有能够说出话儿来。

非是我这人太过拘谨,情字一事,最是磨人,它能使铁汉柔情,铁树开花,让滔滔不绝的雄辩者化作哑巴,也能使内向闷葫芦变成话痨,看着美如画中之人的小颜师妹,我满腔的爱意都堆积在了胸口,一时间当真是不知道如何说起。

小颜师妹瞧见平日里统领三代弟子、威风凛凛的大师兄现在如此模样,不由得噗嗤一笑,捅了捅我的胳膊打趣道:“大师兄,你不是有话儿要说么,怎么现在又变成哑巴了呢?”

我低头看了小颜一眼,瞧见她脸颊虽红,但是眉间却有笑意,晓得她心里面也是欢喜的,我一个大男人,自然不想被一个小女子给笑话,于是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平静说道:“嗯,有事,不过我们边走边说吧。”

秀女峰下,一片桃花林,此刻虽然已经萧瑟,周遭却也绿叶丛生,小颜师妹点了点头,与我并肩而走,两人在桃花林中缓步穿过,我问她道:“你决定出山了?”

小颜师妹颔首,说道:“嗯,感觉山外面的世界,或许有一些值得期待的东西,所以就去报了名。”

我下意识地捕捉道了一些东西:“什么东西,是值得你期待的?”

小颜挑了一下秀眉,看了我一眼,然后平静说道:“也没有什么,只不过觉得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去追逐的——你找我,就是问这事儿?”

男女之间的战争,并不是你死我活,然而却更是惊心动魄,我隐隐感觉到了什么,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感觉这树林之中,清风徐徐吹来,花泥芬芳,而小颜师妹身上传来的香味也让我心醉,顿时就控制不住自己,那句按捺已久的话语就脱口而出了来:“萧师妹,你可知道,我茅山宗乃上清派符箓宗,不忌荤腥,可以嫁娶?”

小颜师妹笑盈盈地说道:“我当然晓得了,我入茅山并不比你晚,连这等事情都分不清楚,你当我是啥都不懂的小孩儿么?”

我看着面前这个眉眼儿都透着笑意的明丽小师妹,越发地觉得嘴唇发干了,接口说道:“既如此,你应该也知道你是可以嫁人的;萧师妹你现在的年纪却也不小了,不知道可有良配?”

这话儿说出口来的时候,我满脑门的汗水,而小颜师妹却依旧再笑:“怎么,大师兄你是想做媒人,给我介绍一个?那可能就让你失望了,我心里面,已经有人了。”

有人了?

我的双眼一睁,无数师弟的脸浮现出脑海之中,下意识地一把抓住小颜师妹的小手儿,失声问道:“是谁?”

☆、第二章 郎情妾意,一吻定情

那人到底是谁?

我整个脑子嗡嗡嗡一阵乱响,感觉整个身子都变得发冷,生怕从小颜师妹口中说出“徐淡定”、“冯乾坤”、或者“杨鲲鹏”这样的名字来,若是如此,我可真的有些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小颜师妹可是三代弟子心中的女神,谁若是将这枝花给摘走,不知道会伤了多少少年纯真而懵懂的心,除非他自己便是那只摘花的黑手。

然而小颜师妹却并没有说出口来,而是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扬眉说道:“你当真不知道是谁么?”

我本来不知道那人是谁,不过瞧见小颜师妹那气鼓鼓的脸颊,心中不由得一愣,对啦,这茅山之上,虽然追求和企盼小颜师妹的男人无数,但是与她最亲近的却只有一二人,而我,应该就算是那其中的一个。

倘若小颜师妹口中的那个人不是我,她对我的态度一定是遗憾,是不好意思,是对不起的愧疚感。

然而她没有,一副你好不解风情的埋怨表情,我便算是再蠢,情商再低,也不可能领悟不过来,我可不是符均那般满脑门心思都放在修行之上、不问世事的鲁男子,当下也是惊讶地喊道:“是我?”

萧师妹害羞地转过了头去,撅着嘴说道:“不是。”

这女孩儿越是矜持,我越是心花怒放,想起多年以前在茅山之巅上的那一见钟情,满腹心思围绕其上,继而抛弃了宗教局安稳的工作,入了茅山,到了今天,总算是能够得偿所愿了,当下也是顾不得别的,一把将小颜师妹的娇躯抱在怀里,紧紧搂着,低下头去,用额头抵住她光洁的额头,四目相对,温热的呼吸喷在她的脸上,一字一句地说道:“小颜,你应该知道我有多喜欢你的,除了我,你不可以喜欢任何人。”

小颜身子有些发软,不过神志却是很清楚的,面对着我强势的表达,她有些不习惯地扭了扭身子,颤声说道:“凭什么啊,你以为你是大师兄,我就非得喜欢你么?”

“凭什么?”

我一时语结,脑子有些乱,是啊,所谓爱情,从来都不是对等的关系,你爱了,便强求别人也爱你,世间哪有这般简单而无耻的事情,我凭什么要求小颜师妹,不可以喜欢任何人?

然而很快我就找到了一个借口,脱口而出道:“就凭你夺走了我的初吻!”

这句话对一个未出阁的黄花闺女说出来,的确是有些太流氓了,小颜师妹听在耳中,更是羞愤欲死,双手撑在我的胸口,愤怒地说道:“你这个流氓,那次明明是你强吻了我!”

当初在茅山后院处,我与小颜师妹的那一吻,是我们关系转变的开始,在此之前,小颜师妹一直把我当做哥哥一般,然而唇齿相交之后,再加上我在阿普陀那儿,当着小颜师妹说出来的一番表白话语,使得我们两人的关系迅速就变得暧昧起来,从此也在小颜师妹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现如今,也终于算是生根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