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怀中孱弱瘦小哭声都格外的轻的小公主,玉贵人心里翻江倒海般的不是滋味儿,她好不容易才有了身孕,到头来却只生下这样一个孱弱的女儿,没能讨得皇上欢心,反而因着这个女儿而让皇上厌弃。

玉贵人抱着小公主的手猛地一紧,小公主吃痛,哇哇的哭出声来。

听到这哭声,惠妃伸手将小公主从她手中夺了回来,脸色一沉,怒斥道:“混账,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说完这话,瞪了身旁的嬷嬷一眼,冷声道:“好生照看着小公主,小公主若有一丁点儿的闪失,本宫都算在你的身上。”

那嬷嬷原本见着玉贵人的动作已经吓傻在了那里,这会儿听着惠妃的话,面色一白,扑通一声跪在惠妃面前,重重的磕头道:“娘娘放心,奴婢一定好好伺候着公主。”

惠妃将手中的襁褓交到那嬷嬷手中后,没好气的留下一句话,道:“身子是你自个儿的,孩子也是你自个儿的,你要想作践,本宫也管不着,你好好想想吧!”

说着,就径直朝殿外走去。

回到正殿后,惠妃铁青着脸坐在了软榻上。

站在殿内的宫女连忙倒了杯茶,端了上来。

惠妃拿起茶盏灌了一口,冷声道:“吩咐下去,给本宫好好盯着玉贵人,别让她闹出什么事来。”

那宫女连忙应了一声,看着自家娘娘阴沉的脸,心里一紧,娘娘这次是真的生气了。不然,怎么会让底下的人看着玉贵人。

说起来,玉贵人也是个没用的,任性而又跋扈,藏不住一点儿的心思。就拿芝答应的事情来说,玉贵人的手段就有些小家子气了些。私下里讽刺几句摆摆脸色也就罢了,当着众人的面都能给芝答应脸色看,明摆着就是失了分寸。

不管如何,芝答应总是皇上的人,皇上都不嫌弃,她一个小小的贵人又闹腾什么,没得降了自己的身份。

她刚想着,就听自家娘娘开口问道:“这几日,永和宫可有什么动静?”

那宫女想了一下,才回禀道:“奴婢差人打听了,德妃娘娘喝了好些药可依旧没什么起色,太医说了,德妃是郁结于心伤了身子,调养起来就格外的慢些。”

听着这话,惠妃微微颔首,若有所思的说道:“到底这后宫都是皇上的,德妃风光的时候,怕是也没想到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境地。”

那宫女点了点头,道:“娘娘所言甚是,不过也是德妃出身不好,哪里比得上娘娘出身高贵。”

惠妃抬起头来瞥了站在面前的宫女一眼,淡淡地开口:“什么出身不出身的,说到底还不是全凭皇上的喜好,皇上要瞧上了,哪里还管什么出身?”

那宫女站在那里,没敢应声,良久才听惠妃道:“好了,本宫想一个人静一静,全都下去吧。”

“是。”那宫女应了一声,福了福身子,这才朝殿外走去。

才刚转身,又听惠妃道:“密嫔那里的眼线,都撤了吧。”

那宫女诧异道:“娘娘!”

“密嫔是皇上心尖儿上的人,她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那宫女虽然依旧有些不解,却只是应了一声,她知道自家娘娘是个有主意的,很多事情也不好多问。

永和宫里

德妃红着眼睛躺在床上,听着嬷嬷的话,本就疲惫的脸上愈发的苍白了些。

“十四阿哥一到晚上就哭得厉害,吵着要见娘娘,皇贵妃新换了两位嬷嬷,哪里和之前的一样尽心,听说十四阿哥瘦了整整一大圈儿。”

“小十四。”德妃的眼睛里布满了泪水,却又一丁点儿都没落下来。

“娘娘,您千万要宽心些,这种事情急不得。”那嬷嬷急忙出声劝道。

正说着,一阵脚步声从殿外传来,一个宫女掀起帘子走了进来,一进来屋子里就有了一股浓烈的药味儿。

“娘娘,该喝药了。”

看着那宫女手中的药碗,德妃不由得皱了皱眉。

“嗯,你放下吧。”

那宫女缓步上前,将药碗放在桌上。

德妃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道:“本宫有些饿了,你到小厨房拿些点心进来。”

“是。”那宫女应了一声,就朝殿外走去。

她刚出去,德妃就迅速的拿起桌上的药碗全都倒在了痰盂里。

“告诉秦太医,过两日,本宫的病就该好了。”

“是,娘娘放心,秦太医对娘娘还是忠心的。”

德妃点了点头:“嗯,秦太医还是不敢背叛本宫的,本宫听说玉贵人早产了?”

“是,生了个小公主,秦太医的方子是极好的,过些日子,怕就有人看出小公主的异样了。”

德妃刚点了点头 ,就听外头有人回禀道:“娘娘 ,四阿哥来给娘娘请安了。”

第115章 解忧

“娘娘,四阿哥来给娘娘请安了。”殿外有宫女回禀道。

听到这话的德妃先是怔了一下,过了一会儿仿佛才回过神来,眼睛里露出一抹复杂的神色,道:“快进来吧。”

片刻的功夫,就见四阿哥胤禛从殿外走了进来。

“儿子给额娘请安。”胤禛行礼道。

德妃坐在床上,看着跪在自己面前恭顺有加的儿子,心里头突然就有些不是滋味儿。

“起来吧,这些日子你时常过来,额娘在病中也没见你,你不会怪额娘吧。”德妃满是慈爱的问道。

听见德妃这么说,胤禛直起身来说道:“儿子不敢,给额娘请安乃是儿子应尽的孝道。”

听见胤禛的话,德妃反而有些不知该如何接话了,自己这个儿子,不知为何她总是亲近不起来,德妃心道。

“起来吧,跪久了膝盖疼,这几天天凉,让伺候的人用心些。”德妃嘴上虽说着这话,脸上却微微有些尴尬,这些年,自己又何曾对他说过这些话。这骤然一说,还真就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看着跪在地上神色依旧冷清的胤禛,德妃心里头就更不是滋味儿了,若不是听了孝懿仁皇后的教唆,这个儿子怎么会对她这么疏远呢?佟家的两个女儿,生来就是她的克星。仗着出身压了她这么些年,连她的儿子都被佟家的两个女儿夺了去。

“是,儿子知道。”胤禛应了一声,这才从地上起来,规规矩矩的站在了那里。

德妃的眼睛闪了一下,在心里头微微叹了一口气。

“你是个孝顺的,额娘有你这个儿子就很知足了。”德妃露出一副很是欣慰的样子,看着站在那里的胤禛,转而又有些黯然的说道:“只是你十四弟......”

德妃低着头,语气中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伤心:“听说你十四弟整日整日的哭闹,人都瘦了一圈儿,额娘这心里头实在是放不下!”说着,就失声痛哭起来。

胤禛站在那里,停顿了半晌,才开口劝道:“额娘宽心些,十四弟是皇阿玛的儿子,贵妃娘娘定会尽心照看十四弟的。”

听见胤禛的话德妃拿起帕子擦了擦眼泪,声音有些沙哑:“总归是皇上的旨意,额娘再舍不得又能如何,额娘知道因着你十四弟年幼额娘便偏疼一些,你一定要体谅额娘,当年额娘也是逼不得已才将你送到了孝懿仁皇后那里。”

德妃的声音顿了顿,这才接着说道:“只是有句话,额娘不得不说,即便你十四弟养在了皇贵妃名下,他也依旧是你的亲弟弟。”

“是。”胤禛应了一声,说道:“太医说了,额娘的病还未痊愈,如今还是安心养病为好,千万不要想太多伤了神。”胤禛放在身侧的拳头紧了紧,眼睛里闪过一抹嘲讽。

“嗯,额娘的身子你不必担心,有太医看着也该好了。”德妃抬起头来看着站在那里的胤禛,轻声道:“额娘还病着,就不留你用膳了,免得过了病气反而不好了,你用心读书便是。”

胤禛点了点头,道:“儿子谨遵额娘教诲,额娘若没什么吩咐,儿子改日再来给额娘请安。”

德妃笑着点了点头,“去吧,外头天冷,让伺候的奴才给你加件披风。”

四阿哥离开后,张嬷嬷偷偷地瞧了一眼自家娘娘的神色,这才说道:“娘娘早该如此了,四阿哥性子冷,却也是个孝顺的,娘娘的好四阿哥嘴上不说都会记在心里的。”

德妃细细的想了片刻,道:“本宫的儿子,本宫还不知道,他心里头只记着自己是孝懿仁皇后的儿子,本宫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德妃看着四阿哥离开的背影,眼睛里闪过一抹恨意。

“娘娘宽心些,四阿哥可是从娘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只要娘娘肯费些心,四阿哥总有一日会明白娘娘的苦心的。”

德妃叹了一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异样:“纵是有那么一天,本宫依旧觉着不甘心。”

胤禛就是再孝顺,也比不过她的小十四,她只要想着小十四如今在承乾宫里的日子,心里就像是被刀割了一般。那种感觉,要比当初刚出生的四阿哥被孝懿仁皇后抱走的时候要强烈的多,因为在她心里,胤祯才真正算得上是她的第一个儿子。

当年四阿哥刚出生,她连看都没来得急看一眼就被别人抱走了,然后所有的人看着她的目光都充满了同情和嘲讽,就好像在说,她一个宫女即便是得了皇上的宠爱也没有资格养自己的孩子,甚至,她还要装出高兴的样子去孝懿仁皇后那里谢恩,那种被人羞辱的感觉,她至死也不会忘记。

更何况,胤禛的身上,有太多佟佳氏的影子了。那清冷的性子,还有站在那里就让人觉着高人一等的样子,太像佟佳氏一族的人了。

有些时候,她甚至觉着胤禛当着她的面一副恭敬孝顺的样子,心里头还不知道怎么瞧不起她呢?

他是孝懿仁皇后的养子,玉牒都记在了孝懿仁皇后的名下,是半个嫡子,若不是孝懿仁皇后死了,他怕是一辈子都不愿意承认还有一个宫女出身的亲额娘吧。

也只有她的小十四,才是真正属于她的。

可是这会儿,她偏偏又不得不先将胤禛笼络过来,多一个儿子,总是多一分助力的。

德妃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嘴里吩咐道:“本宫觉着有些不适,你去太医院一趟,传秦太医过来给本宫把把脉吧。”

“是,奴婢这就去。”张嬷嬷应了一声,眼睛里闪过一抹诧异。

秦太医虽是娘娘的人,可娘娘却很少传他到永和宫诊脉,也不知道娘娘是不是有了什么主意?

张嬷嬷掩下眼中的异样,福了福身子,这才转身朝殿外走去。

没过多久,张嬷嬷就领着秦太医走了进来。

“微臣给娘娘请安。”秦太医将手中的药箱放在地上,恭敬地跪在地上请了个安。

张嬷嬷使了个眼色,站在殿内的宫女全都会意的退了出去。

殿内,只留下德妃和秦太医两个人。

“本宫病了也有好些日子了,却不知为何总是不好?”德妃的目光在秦太医身上审视了片刻,若有所思的说道。

她的话音刚落,秦太医的面上就带着一丝慌乱,道:“娘娘恕罪,容微臣给娘娘把把脉。”

德妃点了点头,将手放在软枕上,由秦太医上前把脉。

“如何?本宫的身子可有什么不适?”德妃淡声问道。

秦太医把了把脉,迟疑了一下,道:“娘娘乃是郁结于心,加之娘娘前些日子着了风寒身子有些虚弱,容微臣给娘娘开几服药,调理两日便好。”

德妃轻笑一下,出声道:“本宫倒是觉着,这心病乃需心药医,不知太医可有什么法子。”

一时间,秦太医的额头上便冒出一层冷汗,战战兢兢开口道:“不知娘娘的意思......”

德妃看了他一眼,道:“皇上将十四阿哥交由贵妃娘娘照看,想来是信得过贵妃的。”

听着这话,秦太医的面色一紧,只听德妃接着说道:“倘若十四阿哥在承乾宫里出了什么茬子,太医说皇上会怎么想?”

皇上定然觉着,是皇贵妃怠慢了小十四,没能好生照看着。即便一时半儿不能将小十四还给她,只要这种事情出上几次,皇上总会震怒的。

等到皇上震怒了,就是她的机会了。

唯一让她有些不忍心的,就是小十四怕要吃些苦头了。

可若是狠不下心来,她怕是一辈子都夺不回她的小十四了。

这些日子,她想来想去只有两个法子能让胤祯回到自己身边。一是了结了皇贵妃的性命,二是让皇上自己改了主意。

前者实在是有些难办,即便是成功了也很容易惹得皇上猜忌,还是后者,更有可能一些。

只要她好好谋划,总有机会在承乾宫里动些手脚的。

秦太医张了张嘴,压下心里头的震惊,小心翼翼的问道:“娘娘的意思,是......”

“本宫信得过你,也就不绕弯子了,本宫要你准备一些药,用处你自然也明白。只是有一点,千万不能损了十四阿哥的身子。”德妃一字一句的开口道。

秦太医跪在地上,身子有些微微的颤抖,这样的事情,可不是拿着他的脑袋去冒险吗?谋害皇嗣,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虽说德妃的意思只是下些轻微的药,可这种事情若被查出来,头一个掉脑袋的就是他自己。

可这个时候他又不能开口拒绝,这位娘娘的性子他是最清楚不过的,倘若他有一点儿的犹豫,他今日就得横着出这永和宫了。

都说德妃娘娘是个城府极深的,他算是体会到了,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下得了手,六宫里可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

“娘娘放心,微臣定当尽心替娘娘解忧。”

第116章 长进

从承乾宫请安回来后,王密蘅懒懒的倚在殿内的软榻上,方桌上摆着一碟酿制好的梅子和两碟点心,一碟翠玉豆糕和一碟红枣糕。

“主子,您千万别往心里去,玉贵人自己跌倒早产了关咱们什么事儿,哪怕是到了皇上那里咱们也有说头。她们呀是嫉妒主子的福气,主子偏要多生几个阿哥给她们瞧瞧。”秋梅愤愤不平道。

听着秋梅的话,王密蘅刚喝到嘴里的茶差点儿喷了出来,什么叫多生几个阿哥给她们瞧瞧,这种事情是能拿来赌气的吗?再说了,她哪只眼睛看到她为这事情生气,她觉着自己好像还没良善到那个地步吧?

她有了身孕是不假,一不留神把玉贵人给气着了也不假,可这并不代表着玉贵人自个儿摔了一跤不小心早产了她就得愧疚得自我谴责觉着对不住人家。

也不知道这丫头是从哪里看出来她心里不安的,明明和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她自然犯不着为着那些拈酸吃醋指桑骂槐的话生闷气,到头来,气着的还不是她肚子里的孩子。

瞧着自家主子的神色,秋梅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不是她多心,实在是襄嫔那话也太难听了些,什么叫主子一出来玉贵人就不好了,这分明是在说是主子害得玉贵人早产了。

“主子没生气就好,这宫里头流言蜚语多了去了,咱要都在乎,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左右,皇上看重主子,那些人再怎么说也是没用的。”见着自家主子毫不在意的样子,秋梅在心里头暗暗鄙视了自己一番,觉着自己还是没有主子沉得住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听到这些话多多少少都会生气的,偏偏自家主子是个例外,这会儿还有心情吃点心。

王密蘅放下手中的茶盏,随口打趣道:“哪里就有那么多的气生,你这丫头一口一个皇上,瞧着比本宫都上心呢。”

听了这话,秋梅立即便有些恼羞成怒,蹬了下脚,恼羞道:“主子,奴婢还不是替您着想,主子再说这样的话,奴婢可就什么都不敢说了。”说着,便要转身离去。

王密蘅急忙拉住了她的胳膊,道:“好了好了,不过是随口说一句,你便恼了。那本宫问你,这几日,你那浅绿色的荷包是给谁绣的?”王密蘅说着,眼睛里满满的都是八卦的色彩。

那荷包是王密蘅不经意间发现的,瞧着那样式,不像是自己用的,倒像是给心上人绣的。

秋梅喜欢梅花,却也断然没有把梅花绣在荷包上的道理,那荷包正面绣着两只鸳鸯,反面绣着几朵梅花,由不得她不多想。

秋梅神色一慌,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主子恕罪,奴婢......”

王密蘅看了她一眼,秋梅才支支吾吾说道:“主子恕罪,奴婢幼时已经和表哥定下亲,表哥说了,等着奴婢放出宫去......就和奴婢成亲。过些日子就是表哥的生辰了,奴婢才想着......”

又是一个表哥和表妹的故事啊。

王密蘅听完后,心下很是有一番感触。秋梅伺候了她这么长时间,事事尽心,算得上是她身边最得力的人。可她的事情,她却知之甚少,倘若不是偶然见着她藏在篮子里的荷包,她怕是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些事情了。

没听到她说话,秋梅不免有些紧张,刚想开口告罪,就被王密蘅亲手给拉了起来。

“起来吧,你既有这个心,本宫总是要替你周全的,再等两年本宫替你和皇上求求情,早些把你放出宫去。”王密蘅握着她的手,柔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