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玲珑,顾妈妈上前道:“小姐去哪里了?怎的用了那么长时间?”

现下这儿除了顾妈妈外,还有侯府的几个伺候着拿东西的婆子。另外郜家那边,除了郜心兰贴身丫鬟外,也有其他的跟着伺候的人。

玲珑就道;“和心兰玩得久了点,去旁边空地上看小鸟去了。”

“是啊。”郜心兰点点头,“寒天里,小鸟也不怕冷,在空地上跑来跑去的。”

丫鬟婆子们就笑。

顾妈妈神色放松后也跟着笑了。

·

刚才的事情其实是运气好。

无论玲珑还是郜心兰其实心里都明白,倘若沈芝雪或者穆少媛往她们这儿多瞧几眼,或是再往她们这边多走几步,都少不了要发现她们。如果两边真的当场碰上,以沈芝雪和穆少媛的脾气,私密事情被撞破,这事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会闹成什么样子,根本就未可知。

沈家人和穆家人私下见面本就十分奇特。

现下是以往根本瞧不起庶子之庶女穆少媛的沈芝雪,居然和穆少媛走到了一起。这事儿就愈发诡异起来。

若说两人之间没甚“谋算”,任谁也没法相信。

这次的遭遇让玲珑突然记起了一件事。

那件事是在去傅家庄子摘葡萄时候发生的。如果不是再遇到了两人在一起,她那时候还以为自己是看错。

现下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可以证明穆少媛与沈芝雪过往甚密。倘若对方只说是偶遇,她和郜心兰根本无法证明什么。

玲珑没把握自己能在这种事情里全身而退。且她并不知道穆少媛抱了什么样的目的,已经做了什么样的安排。

为了稳妥起见,她和郜心兰商议好,今日可不能再乱跑了。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可没法处理。

郜心兰也是心里紧张得很,自然而然地答应下来。

之后玲珑和郜心兰没再远离长辈,而是跟在傅氏与卢氏身后,规规矩矩地穿梭在庙宇间。

寺里人多,总是有事儿要做,回到侯府,玲珑方才有空把今日见到的情形细细梳理。

看到穆少媛和沈芝雪在一起,玲珑有些吃惊,却并不觉得很出乎意料之外。

其实她早就隐隐地发现了些端倪。

上次在庄子里摘葡萄和大皇子的人对上时,玲珑就隐约看到人群后有两个女子。

其中一个无疑是沈芝雪。

另外一名女子,年龄和沈芝雪差不多。只不过画了浓重的妆容,所以辨不清原本素颜会是怎样。

可玲珑当时就觉得莫名熟悉,一下子没想起来是谁。后因血迹的事儿病倒,暂时没能记起这一桩。

直到菖蒲苑内休养了几日后,她回忆起远远看到的那些情形,才恍然记起应该就是穆少媛。

毕竟一起成长了几年,能够从对方的动作和身形来辨出一二。不然的话,只那浓妆艳抹的样子,是绝不会往穆二小姐身上想的。

二十七那天回到府里,玲珑曾遣了冬菱去问二小姐在二十二那天的去向。

冬菱回来说,二小姐身子弱,一天都在青兰院歇息。袁老姨娘一直都在那边照顾她。中午的时候,袁老姨娘还去过厨房一趟,说二小姐想吃燕窝,让厨里炖一盅。

听闻这桩事后,玲珑只道自己是想错了,或许不过是有点像而已,毕竟当时人多嘈杂,看不甚清。

现下再看到穆少媛异状,再看到她和沈芝雪走在一起,玲珑便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玲珑暗自警惕,寻了傅氏说起此事。

如果穆少媛只是在自己家里耍点小手段,傅氏不会去管。可是沈家是什么人?大皇子是什么人?穆少媛如果和他们掺和到一起去,就不能不问了。

“这事儿我先记着。”傅氏道:“我会遣了人留心看着她。你且放心就是。”

·

腊月下旬小年这天,玲珑一大早就起来了。

宫里早几日就遣了人来说,小年这日中午设宴,请了亲朋小摆几桌。定国公府和怀宁侯府都不例外。玲珑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虽然说是小摆,可是宋家人都要到场,另外郜、孟、沈、穆四家也要来人。加上王妃们贵人们的外家,少说也得有个十来桌。

另人意外的人,徐太太竟然也答应了出席小年这天的午宴。

这件事还是郜太后遣了人来跟玲珑说的。

之前玲珑进宫见太后的时候,曾经趁着旁边没有旁人的时候,与太后提起过一次徐太太这事儿,告诉郜太后自己努力过了,可是对方就是不给机会。

“再这样下去,怕是没有机会认识的。”玲珑对此也很无奈,苦笑道:“有机会见的话,还有可能让关系慢慢好一些。连见的机会都没,也不知道往后会怎么样。”

而后她把自己赠茶的事情与郜太后讲了。

郜太后也觉得徐太太这做法不太妥当。

虽然九门极其重要,徐大人和徐太太伉俪情深,若是能够和九门提督的夫人关系好起来,往后郜家的路能够容易不少。可对方这样看不起玲珑,很有可能就是不愿和郜家结交。

这样的情形下,强硬逼着反倒是会适得其反。

郜太后便道:“我想法子让你们见一见吧。能成就成,不能成便罢。”

这次宴请想必就是太后娘娘想了办法来促成的。

难得徐太太肯答应。

或许,这次算得上是宋家家宴,参加的都是皇亲国戚与宋家沾亲带故的人家,或者是开国将领之家,想要攀附九门提督的人少一些。再或者,徐太太婉拒宫中宴请多次,这回再不肯好似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无论如何,能够见到人总是好的。

得了这个消息后,玲珑赶紧准备起来,想着借了这个机会结交一下。成或者不成,对方喜欢或者厌恶她,无论结果如何,好歹也是努力过的。

玲珑早起梳洗打扮后,去见侯爷和傅氏。

闲聊之时,傅氏似是不经意地和穆霖说道:“今日侯爷突然说要带上二小姐,也不知她有没有准备好的衣裳首饰。要不我遣了人去问问?”

玲珑听后心猛地提起。

姑母断然不会随便说出这样的话来。想必是打算提醒她,穆少媛今日也会过去,又因侯爷也在寻不到合适的机会,故而这样侧面提点一句。

穆霖不甚在意地说:“无需为她多费功夫。不过是去长长见识而已,没什么。有她母亲在,你不用操心。”

傅氏笑道:“也是。二太太和袁老姨娘总会为她准备妥帖的。”

穆霖点点头没有说话。

玲珑便明白,应当就是袁老姨娘帮了忙。所以侯爷没有反驳姑母那句话。

又是袁老姨娘。

上次穆少媛离开青兰院悄悄去了西山,也是有袁老姨娘“陪在她的病床边”。

怪道穆少媛要想了法子让袁老姨娘重新在侯爷跟前得脸。原来是想让袁老姨娘助她一臂之力。

只是不知道穆少媛的用意是什么。

又闲聊了一小会儿工夫,穆家人陆续到齐。大家出发时,玲珑却是和傅氏她们道了别,并没有同穆家人一同走,而是往国公府菖蒲苑去。

即便没有和七叔叔提起过,可是,她就是觉得这样的家宴,跟着七叔叔一起过去更好。

没有原因。

看到玲珑出现,飞翎卫们都高兴得很,一路过去都打着招呼,“小姐来了?今儿天气有些冷。可得多穿一些。”

玲珑笑着和他们说着话。

长溪恰好往外走着,瞧见玲珑后,笑道:“爷在后头习武场呢。等会儿过来。小姐先去书房稍等片刻。”语毕,赶忙把玲珑请进了书房中。

帘子掀开,热气扑面而来。

玲珑解开斗篷。后面长溪顺手接了去,好生给她叠了,放到旁边的桌子上。

书房内生了火盆,暖融融的,一点都不冷。

虽然入了冬,天气寒冷。可郜七爷自小习武,不惧寒。因此他的屋子里整个冬天都不生火盆。

现下这个情形倒是起了。

玲珑不由地朝火盆多看了两眼。

长溪发觉,笑道:“原本屋里是不生火盆的。七爷说,小姐今儿不会随着侯府的人去,一定会来菖蒲苑寻他,所以一大早就让人生了火盆暖着屋子,生怕凉着了您。”

第45章

玲珑开心地绕着那火盆转来转去。连屋里何时又来了人也没发觉。

“原来你喜欢这盆。”含笑的低沉声从身后缓缓传来, “既是如此, 不如我遣了人把它送去侯府。”

玲珑欣喜回头,几步跑过去,拉着男人的衣袖开心地仰头,“七叔叔,你何时过来的。”

“在你全心全意盯着那火盆的时候。”郜世修道:“为了看它, 连我进屋都没发觉。”

玲珑乐呵呵地看着他,也不反驳。

看着她的笑颜, 郜世修忍俊不禁, 拿过斗篷给她披上, 牵了她的手往马车旁去。

·

皇上早已遣了人让指挥使大人过去见他。入了宫后, 郜世修前去静宁宫, 玲珑就带了冬菱和顾妈妈另择旁路去静安宫见郜太后。

这条路原本不是玲珑常走的。不过因为今日有宴请,她不耐烦总是强作笑容和旁人客套地打招呼, 索性择了小路去。一看到有人就往旁处绕, 不怕会迷路。

眼看着静安宫就在前面不远处了,好歹没有再另选旁路。结果在这道上就遇到了个老熟人。庄嬷嬷。

看到玲珑来了,庄嬷嬷笑着行礼, “婢子有事儿要求郡主,还望郡主答应。”说着指了顾妈妈, 又道:“今日有点忙不开,有事儿我需得找了顾妈妈商议。还请您行行好, 可把她让给我一两个时辰吧。”

比起庄嬷嬷, 顾妈妈在太后身边时间更久。想必是有甚事情不好解决, 所以寻了顾妈妈相帮。

玲珑笑着应了。

她时常在宫里住着,对这边的路熟悉非常。即便顾妈妈不在旁边陪着,她也不惧抄小径而走。更何况又有在东宫伺候过的冬菱跟着,现在距离静安宫也不算太远,路不算偏,无论如何她都能顺利到达。

庄嬷嬷忙唤了顾妈妈,两人脚步匆匆地往旁边偏殿去。

玲珑继续行着,没多久,却听不远处平时无人的地方有争执之声。

这旁边再过去一段路就到太后宫殿了。玲珑怕这争吵会影响到静安宫那边,于是打算过去看看。

黄氏今日参宴,到了宫里后首先见过了郜太后。

往年的时候,虽然皇上一直很器重老爷,可是太后娘娘与她不甚亲近,先郜皇后待她也并不和善。

有次她被人冤枉,郜太后和先郜皇后明明在场,明知事情真相,却是一句公道话也没有帮过她,让她颇为失望。

她不知是不是自己话少不太会打理人际关系的缘故。

好在老爷一直在外任职,等闲不会回京。即便回京,也有马老夫人善待着她照拂着她,所以她和马家的关系甚好,把对方当做正儿八经的亲戚看待。回京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马老夫人送茶去。

现下见到郜太后,双方都有点尴尬。

毕竟当年那件事情郜太后和她都不可能忘记。

于是礼貌性地谈了几句话,黄氏匆匆告辞。未免碰到人,择了小路走。一来二去有些迷路,绕来绕去还没寻到妥善的去处。

结果,在行至一个非常窄小的路上时,和对面过来的二人撞了个正着。

沈静玉和沈芝雪原是在宫里走走,到了这附近才惊觉距离郜太后的静安宫不远了。

她们不想和郜太后的人遇到,索性从旁边找了偏僻的小路而行。结果不太熟悉路,就和另外一位太太在半途相遇。

这条道路十分狭窄。即便沈静玉和沈芝雪同行,也是一前一后地走着。如果两人并行,势必要有人的裙摆被旁边的灌木给勾到。

今日前来参加宫宴,谁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前来,谁也不想衣衫破损狼狈地出现在宴席上。

如今有了另一方人出现在路上,少不得要有人退后让出路来。

沈静玉冷冷地看着对面那位太太。

今日因为是家宴,无需按品着装,黄氏身穿栗色菊花刺绣镶边对襟褙子,头戴赤金莲花簪,佩珍珠耳坠。除此之外,并未涂脂抹粉,也再无其他配饰。

黄氏幼时家道中落,贫苦长大,养成了朴素的习惯。夫君徐大人乃是寒门中武举出身,也不是奢侈的脾性。夫妻俩一道都是简朴而为,除了在喜好之物上很舍得砸钱之外,平素这些衣着穿戴大都是怎么舒适怎么来。

若非今日需要参加宫宴,黄氏也不会特意打扮一番。

可就是她这样特意打扮过的,在沈家姑侄俩看来,却还寒酸得可以。

“请让一下。”沈静玉语气不善地说。

这语气让黄氏柳眉轻蹙。

如果对方客气一点,她或许还会稍做退让。可她看了看对面那神色倨傲的姑侄——

“为何如此?原是我先来,”黄氏道,“要让也该是二位来让。”

她本就走的步子慢。这条路,她差不多走了三分之二了,而那对姑侄才刚走上来不过四五尺距离。

无论是从晚辈的礼貌来说,还是先后关系来说,都该是那两个人避让才对。

“凭什么。”沈芝雪从对方这位太太的衣着判断,对方应该就是个跟着权贵亲戚来打秋风的,不屑道:“我偏要说是我们先来的。你能如何。”

“你这也太不讲理了!”黄氏身后冲出来一个丫鬟,气道:“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我们先来的,自然是你们先让!”

她这语气让黄氏眉心紧拧。

沈芝雪的脾气一点就爆,登时驳斥,“我就不让你能怎样!”

黄氏笑道:“那就站在这儿,等人来评理。”

沈芝雪还欲再说,旁边那丫鬟又窜上前来,哼笑道:“你们就是仗着自己在京城认识的人多罢了。我们天天认识的人少,到时候你们如果转挑了偏心你们的人来评判,那可不划算。”

这“评理”二字是黄氏说出。

沈家姑侄本没还没接这个话茬,这丫鬟就把这句话倒扣在了对方那边。

沈芝雪气坏了,她也没料到一个丫鬟也会过来和她叫嚣,讥笑道:“哟,你可真是有胆色。这样乱扣盆子的事儿你也敢惹过来。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我六姑是谁吗?就凭你个伺候人的也敢和我叫嚣,哪儿来的胆子!”

丫鬟哼道:“我管你是谁!你知道我们夫人是谁…”

“心梅!”黄氏呵斥道:“退下!”

名唤心梅的丫鬟非常不甘心,指了沈芝雪道:“太太您看她。”

“退下。”黄氏冷冷地说:“若是不退,你且等着回去挨罚吧。”

张妈妈从后头上前来劝黄氏。

黄氏揉了揉眉心,低声道:“这下子有理也成没理了。”

对方一看就是身份尊贵的大家小姐。

原本黄氏和她理论还说得过去。心梅这样一掺和,倒是显得是黄氏纵容家仆恶意生事,故意刁难对方。

黄氏叹了口气,转身出了小路。

沈家姑侄得意地昂首离去。

走出几步的时候,沈芝雪还在和沈静玉嘀咕:“…看那寒酸样子,说不定跟着哪个亲戚来打秋风的。居然一点规矩都不懂。纵得下人也没个样子。”

这话说得不高不低,随风飘来。

黄氏怒火中烧,没心情再从刚才的路行一回,就选了另一条路而走。

心梅刚才的气愤还没消去,对着黄氏的时候语气依然有些不善,“太太也忒好心了些。您什么身份?也值当给她们让路?旁人若是知道了,好的会说一句您宽宏大量心善。若是往不好听里讲,恐怕就是怯懦没主见了。”

黄氏淡淡地看着心梅,微笑,“原来你是这般想我的。”

语毕,她看也不看旁边的大丫鬟,继续前行,“原本我想着你照顾过母亲,替我进过孝,所以高看你几分。现下瞧来,许是我错了。以往太过纵容。”

黄氏一向脾气很好,从来不说难听的话,对下人也十分和善。这样的言语对她来说已经是十分严重的了。

心梅暗惊,忙上前赔罪。

黄氏却只和旁边的张妈妈讲话,根本不搭理她。

心梅气得咬着嘴唇,把唇边都咬得泛了白。

玲珑顺着之前的争吵声往前行时,恰好就看到了不远处而来的黄氏。

黄氏原本神色不佳,看到玲珑后却是瞬间面露笑意,快速上前来问道:“小东家怎的在这儿?”

她倒是没有太意外见到玲珑。

京城里权贵甚多,初次见到玲珑,她便觉得这位小东家无论品貌还是行事,都一定出自高门。只是她一向不去多问旁人私事,因此没有多说什么。

现下在宫里看到玲珑,黄氏便思量着这是哪一家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