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众下人打发下去以后,苏礼抬手揉揉额角,却见半夏苦着脸站在一旁不声响,便问:“这又是想起什么了,怎么还苦着脸?”

“姑娘,这如今又加了花销,咱们这可是坐吃山空啊。”半夏苦着脸在心里不住地盘算。

额,银子问题,苏礼的钱一直都是半夏管着,也不是说她自己管不明白,主要是比较懒,除了刚开始见到那么多钱觉得挺兴奋,之后她便觉得厌烦了,半夏用什么还要到她这里来支,她干脆教了半夏简单的记账法子,然后把银钱一股脑地都丢给半夏料理。

最近事情繁多,已经好些天没看账本了,便奇怪地问:“不是每月都有月钱,怎么还会坐吃山空?”

“姑娘这阵子是没看账本,每月十五两的月钱,奴婢和宋妈的月钱各二两,两个小丫头和赵妈的月钱各五钱,这便去了不少,再扣掉吃喝,便也就只剩不到五两的样子,若在添个胭脂水粉,园子里哪个姑娘生日什么的,都少不得要自己添钱,哪里还能省的下钱,这样下去,少不得的要动用家里带来的银子。”

苏礼一听她说,觉得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再接过账本看看,就越发的觉得问题有些严重,总不能一直靠着家里给的银子贴补。

那边半夏还在不住地抱怨:“旁的都不论,那都是不得不花的,但就说三姑娘那边,一同去学规矩礼仪,今日借纸、明日借笔、后天又借丝线,真是没有她不借的东西,姑娘恒是还不知道,三姑娘还打发四喜来借过茶叶,怎不知道府中怎么就这么短了她的用度。这些虽说是公中发的,但若是不够用了,便也只能自己买来填补,哪里有再去要的道理,她自己倒是会省钱,平日里都是盘剥别人。”

一听到苏禅的这些个事儿,苏礼就觉得十分闹心,赶紧叫半夏打住别再说了,心里却愁得很,自己本就不是什么会做生意的材料,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打理,但是钱不够花却又是个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问题。

第四十七章先斩后奏的武试

苏礼这边还在为银钱闹心,外头就听到一阵喧闹,只见秀兰着急忙慌地一头撞进来,还不等她说话,就喘着粗气道:“姑娘,快去正房看看吧,大老爷要打咱们爷呢。”

苏礼听到这话,也是一惊,忙问:“这是怎么了?哥哥可是闯了什么祸?”

“没有啊,这几日除了进学,在园子里练练身手,也没做什么旁的事情。”秀兰一边说着,一边也上前帮着半夏给苏礼换衣服、梳头发,收拾齐整以后匆忙朝正房赶去。

还没等进门就听到里头传来骂声,正是大老爷苏浩的声音:“你爹娘将你托付于我,如今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跟家里商量,却让我如何跟你爹娘交代。”

说起大老爷,苏礼只见过一次,觉得人没什么话但也并不凶,却不知道苏祈到底做了什么,惹得他这般生气。

苏礼快步进屋,只听苏林氏在一旁劝道:“老爷,您莫要动这么大的肝火,看把孩子都吓着了。”

“你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吗?”苏浩没个好气地训道。

“那是不是也没有我说话的份儿?”苏礼刚进屋,正好迎面瞧见,老太太也被人扶着,从另外一边进得屋来,听见儿子这样的话,面带不悦地问。

“母亲大人,儿子不是这个意思。”苏浩听到老太太这么说,忙上前赔罪。

“真是一点儿也不让我消停,刚刚歇下就听说你在这边发脾气,祈儿做了什么要你这样大呼小叫的?”老太太在榻上坐下,看着下头跪着的苏祈问。

“母亲大人,老四他不声不响地自己跑去考了武试。”苏浩余怒未平地看着苏祈说,“这么样的大事,他连跟长辈商议都没有,就自己决定了,等三弟回京后,我要如何跟他交代。”

老太太一听这话,也沉下脸来,半晌才说:“由着去吧,有什么可交代的,若不这样自作主张,反倒不是他的儿子了。”说罢也不管这边,起身便径自离开。

苏礼此时顾不得揣摩老太太话里的意思,走到苏祈身旁也跪下道:“哥哥顽劣,让伯父费心,侄女在此给您赔罪。”说着还用手偷偷扯苏祈的衣襟,示意他也别直挺挺地跪着,先陪个不是再说别的。

“礼儿你起来吧,本就不关你的事情,你赔的什么罪。”苏浩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神色间却缓和许多。

“无论怎么说,惹得长辈气恼,便定然是我们小辈的不是,尤其哥哥还是这般先斩后奏,更加是大不该的,也不怪大伯跟他动气。其实此事侄女也有责任,哥哥先前就流露过,想要去参加武试的念头,但侄女并未太过上心,若是当时能多加留意,多问几句,今日便不会弄成这般模样。”苏礼扭头嗔怪苏祈道,“哥哥这回实在是大不该,大伯向来是通情达理之人,你喜欢武举不喜文举,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细细与大伯分说,难道大伯会硬拗着你的心,让你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吗?偏生要弄这般的先斩后奏,若不是怕大伯气坏了身子,妹妹我也不会上来劝慰,实在是希望你多挨几句骂,让你也长长记性。”

苏祈听着妹妹这番话,明着是在责备自己,实际上却等于是在帮自己开脱,心下一喜,便也不再犟着不说话,也磕头道:“大伯莫要动气,都是小侄一时想岔了心,才做出这大不该的错事,大伯若是还有余怒,便着人打小侄一顿,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苏浩在官场打滚多年,哪里听不出苏礼话里话外的意思,但见两个小辈都跪在眼前服了软,武试虽取了成绩登记在案,可武举的时间却还早得很,现在计较也没什么用处,便挥挥手道:“罢了罢了,待我修书一封送去给三弟,看他是什么计较,你们先下去吧。”

二人便磕头退出正房,出了月亮门,苏礼理也不理苏祈,扭头自顾自地上车准备回房。谁知道苏祈也上前,拦住要上车的半夏,自己钻进车里,略带讨好地叫了声:“妹妹!”

“别来叫我妹妹,现在记起我是你妹妹了?武试这么大的事情你也都不来跟我商量,便自作主张地去了。你是借着进京陪我的由头来的,现在弄得这般,日后爹娘岂不是要埋怨我。”苏礼扭头朝里不去看他。

“不会的,爹娘素来都知道我顽劣,哪里会怪妹妹。”苏祈只得陪着小心劝。

“顽劣?我可是没看出来,我只瞧着你心里有大主意呢。”苏礼想起刚才老太太的态度,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自己小心谨慎地想要弥补关系,却又被苏祈一杠子事儿给搅合得前功尽弃。

“其实这回去参加武试,真不是我刻意瞒着妹妹。今日我去进学,见沈兄跟夫子请假,说是下午要去参加武试,我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武试,便是筛选能够参加武举的人选,武举两年一次,武试却每半年都有,交五文钱谁都能进去考,我心里一动,便跟着沈兄一同去了,谁成想录了不说,出来时还正碰上大伯…”苏祈的声音越说越低。

“合着你的意思,若是不碰见大伯,你便一直瞒着我们不成?”苏礼真想上去捶他几下,然后又想起武举的事儿,便问:“哥哥真的是下定决心日后要做武官?”

“那是自然,妹妹你是最知道我的,我什么时候耐烦读那些个经史子集,能征战沙场才是男儿应为之事。”苏祈一说起这个,立马就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说什么边陲的局面,朝廷的打算,反正说来说去,总体意思就是,朝廷几年内一定会对外用兵,到时候便是他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苏礼瞧着他满是憧憬的面孔,叹气道:“哥哥,不是妹妹说话不好听,沙场上生死难料,你只瞧见那凯旋而归的,却如何不想想还有多少埋骨疆场的。妹妹只劝你,武功什么,当作强身健体的本事便好,读书进学才是正途。”

不料苏祈听了她的话登时恼火起来:“若是人人都似妹妹这般考量,那岂不是都没人保卫国土?我原以为妹妹是个有见识的,没想到却也跟别人一样。”说罢也不叫停车,便掀开帘子跳下车去。

第四十八章兄妹间的小别扭

苏礼也被他气得够呛,一路气着回到自己屋里,不顾半夏地劝阻,连喝了好几口凉茶,心里一个劲儿地告诉自己,跟个十几岁的孩子计较什么,这才稍稍平复下心情。

她想起自己当初高中的时候,几个老师轮番劝导,说你文科成绩那么好,文理分科一定要选文科,进了文科班就是重点培养的苗子,以后考重点大学就不成问题…就是这样一劝,把原本在文理科之间摇摆的自己直接推去了理科。所以现在的情形,首先要帮苏祈弄明白他真正的心意,而不是一味地反对他。

虽说道理是如此,但难道苏祈真实的心意就是想去打仗,就也由着他不成,苏礼在心里暗骂,那个呆子,喜欢什么不好,哪怕是个喜欢美女的风流少爷,也比喜欢去真刀真枪拼命的好。

忧心着一夜都没睡好,第二日清早起来便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只好涂些脂粉遮掩起来,这才去老太太房中请安,却意外地看见苏祈刚从里面磕头出来,跟没事儿人似的冲自己挤眉弄眼,也不知是什么事情美成这样。

苏礼进去给老太太磕头的时候,只听老太太在上头说:“刚才老四来说,今日学里的先生有事,给他们歇一日,说想跟你去城里逛逛,我寻思着你到京城以后,也没出去逛过,有老四跟着我也放心,嬷嬷那边你自己去告个假,莫要去些不该姑娘家去的地方,也莫要回来的太晚。”

“是,孙女明白。”苏礼心道,自己这二哥也不知是太大大咧咧,还是个混不吝,昨个儿老太太那样的态度,他今天也真敢就来讨恩典要出府去玩儿。

“碧菡,从我屋里给四丫头拿十两银子。”老太太吩咐过身边的丫头,又扭头对苏礼道,“看见什么喜欢的物件自己买来顽吧。”她倒也跟苏祈一般,好像昨晚上的事儿都没经过似的,态度虽说不上和蔼可亲,却也算得上是温和,出去逛街还给了十两银子,这种跟苏禅相当的待遇。让苏礼心里只觉得不踏实。

手里攥着十两银子,苏礼满腹疑问地从屋里出来,见苏祈还在院中等着自己,便也挪动脚步过去,还不待说话,就见他对自己一揖到底说:“昨个儿是我犯浑,妹妹莫要同我一般见识,今日只当是给妹妹赔罪。”

苏礼先是板着脸不说话,但见他又是作揖又是可怜巴巴地瞅着自己,到底还是消了气:“看你还知道赔礼,便原谅你这次,只盼着你莫要再犯,凡事咱们都商议着来才好。我去跟嬷嬷请假,等下换了衣服去偏门找你,今日还有事要与你商议。”

“妹妹可要打扮得好看些。”苏祈见她不似还在生气的样子,便笑着说。

苏礼奇怪地瞧他一眼:“哥哥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我平日都很难看不成?”

“瞧,妹妹多心了不是,我哪里有这个意思,不过既然要出门,精心打扮打扮,总是没错的。”苏祈一叠声地叫冤。

“反正也是要戴帷帽的,打扮得那么好看给谁瞧。”苏礼嘴上说着,但回屋之后,却还是摊开好几件衣服挑选起来,爱美对于女孩子来说,都是难以免俗的。

半夏见她罕见地有兴致,便也在一旁出谋划策。她看了半天,想穿那身天青色的衣裙,被半夏嘟囔着:“姑娘,进京前夫人给您做了好几身儿的新衣,结果到了京里您却只管穿旧的,就算是要谨慎行事,也不至于连穿身新衣服都不行吧。”

“好,那今个儿就穿新衣服。”苏礼好脾气地应着,刚想伸手去拿那套月白色的,却被半夏直接塞套桃红色的到怀里:“姑娘平日里穿得太素,稍微有点儿颜色才好。”

苏礼在家时候的衣服都是偏冷色调的,头一回穿这么鲜艳的颜色,由着半夏给穿好衣服绾起长发,对着镜子瞧瞧,心道也就现在是十四的模样,虽然衣服鲜艳,却并不觉得喧宾夺主,反倒衬得脸色红润,带着几分喜气儿。

半夏见自家姑娘头一回这么听劝,也越瞧越觉得欢喜,伸手就要拿那套珊瑚红的头面,被苏礼一把拦住:“衣服鲜亮头饰就要简单素净,从头到脚都红着的那是灯笼,再说等下还要戴帷帽,头饰简单些就好。”

等收拾停妥来到偏门外,只见苏祈已经命人准备好马车,自己却坐在高头大马上等着,一见半夏扶着苏礼出来,便眼前一亮地说:“妹妹早就该这样打扮,平日里素净得都快要不食人间烟火了。”

苏礼隔着帷帽的纱幔,见苏祈今日也是刻意打扮过的,显得人极其精神,便也打趣他道:“看哥哥今日这番打扮,妹妹却只觉得可惜。”

苏祈刚下马过来扶苏礼上车,听她这话奇怪地问:“可惜什么?”

“可惜今个儿不是上元节。”苏礼见二哥这么殷勤,便也不跟他客气,扶着他的手坐进车里后说。

“上元节?”苏祈有些没反应过来,疑惑地摸摸鼻子。

半夏忍着笑说:“姑娘的意思是说,爷若是在上元节这样上街,定然会有许多姑娘家给你塞荷包香囊的。”

“好啊,连你个小丫头都敢取笑我!”苏祈佯装不满。

“奴婢可不敢取笑爷,不过是替姑娘说出来罢了,爷可莫要错怪了奴婢。”半夏笑着钻进车里。

“再不出发怕是要误了时辰,此番便先饶过你。”苏祈自己找着台阶朝马儿走去。

苏礼心里只想着不知京城都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却没注意苏祈的这句话,等车走到坊门口,听到外头传来熟悉的声音:“能陪苏家四姑娘逛京城,沈某不胜荣幸。”她这才知道原来苏祈还约了沈青昊,登时便气不打一处来。她闹心的却并不是什么规矩,只是气苏祈怎么就如此想把自己跟沈青昊撮合到一起,若不是顾忌着还有外人,她真恨不得就此回家去。

第四十九章凭空冒出的荷包【加更】

除去心里的不悦,公平地说,沈青昊的确是个不错的向导,不仅对京城十分熟悉,还很会揣摩别人的心思。

苏祈喜武,他在介绍的时候,就偏注于一些建筑古迹曾经发生过哪些历史事件,尤其是在哪里抗过敌军,哪里是出征的地方,哪里是点兵的地方,那里是凯旋回朝接受嘉奖的地方。而对苏礼却更多介绍的是奇闻异趣,或是民间流传的故事。

他声音好听,讲故事也条理清晰,所以让苏礼也渐渐听得消了心头的气,开始抛开烦心事,专心享受这次出行了。

三人在城外转了一上午,基本将几处名胜全都逛了个遍,这才拨转马头回到城中。

沈青昊笑着说:“苏老弟,四姑娘,咱们先去找个清静素雅的酒楼用过午饭,下午再逛这城中如何?”

“如此甚好,沈兄不说还罢,说了我才觉得自己已经饿了。”苏祈笑着应诺,“我们对这京城也不熟,哪家好吃还请沈兄挑选,算我们兄妹请你。”

沈青昊不置可否,又往前走了大半挑街的样子,一挑鞭梢指着前头不远处地一座酒楼道:“听说这家的酒菜都做得别有风味,不过我倒也没去吃过,不如咱们去试试看如何?”

苏祈只要有的吃就好,从来不挑剔,苏礼就更不可能反驳,三人便下马、下车进入酒楼,小二立马迎上前来,口齿伶俐地问:“给爷请安,给姑娘请安,您几位?是想坐在大厅图个热闹呢,还是上楼去咱们的雅间求个清静呢?”

“自然是去雅间。”苏祈说着便朝楼上走去。

苏礼见自家二哥蹬蹬快步上楼,反倒是沈青昊侧身请自己先行,心里无奈脸上却又不好表现出来,忙推说自己走得慢,让他先行。

沈青昊以为苏礼是觉得,自己跟在身后看见她上楼的姿势比较不雅,便也没在坚持,微微拱手后便朝楼上走去。

见沈青昊已经上楼,苏礼忙让半夏掏出三两银子递给小二道:“这是今日吃食的定钱,我先放在这儿,待吃好后多退少补,莫要让别人结了账,你可明白?”

“小的明白,不管谁来问,小的只管说这钱已经结了。”小二反应也快,手里又攥着半夏给他的十个铜板赏钱,自然是满口答应。

苏礼这才迈步上楼,小二也很快上茶、上热毛巾,并且躬身问:“请问二位爷和姑娘想吃些什么?”

三人推让半天,最终还是沈青昊一比二不敌,没的推脱便点了几种招牌菜,然后说:“再配四样凉菜、四样果子,来一小角酒,便也差不多了。”

等着上菜的时候,苏祈跟沈青昊聊得火热,苏礼插不上话也并不想插话,便小口抿着茶水。小厮都在屏风后的门口候着,里间只有半夏伺候,所以苏礼进屋之后便已经摘下帷帽,反正跟沈青昊又不是没见过,便也懒得弄那些烦人的规矩。

沈青昊倒真是很有风度的人,见苏礼不吭声,便渐渐将话题带到近日京城的新鲜事上,而后又问:“不知苏老弟和四姑娘下午想去何处逛逛?又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呢?”

“我这妹妹,别的都不上心,只要给她本书,那便万事大吉,不看到尾都不舍得挪开眼睛。”苏祈笑着说,“家里的书都快堆成了山,所以你只要给她丢在个书铺子,那便美死她了。”

“哦,原来四姑娘喜欢读书,倒是个不错的爱好,却不知平日都喜欢读些什么?”沈青昊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让人觉得他确实是发自内心地称赞,但苏礼却总觉得他的态度疏离而且说不出的怪异。

“不过是些杂书罢了,譬如游记、杂记、史书倒也看看,不过却只是当故事来看,可没学到什么大道理。”苏礼也中规中矩地回答道。

“倒是些寻常姑娘家不常涉及的门类,不过博览群书总还是有好处的。”沈青昊稍稍停顿一下,装作无意地说,“四姑娘如此涉猎广泛,女红却还如此精湛,实在令人佩服。”

苏礼一愣,心道他却是如何得知自己女红精湛的?下意识地便扭头去看苏祈,心道定然是这家伙又背着自己做了什么事情。

“别,别看我啊。”苏祈见妹妹投来的目光十分不善,忙不迭地摆手否认道,“妹妹给做的香囊扇袋都在家里没带来,本想央求妹妹重新做给我的,这不还没来得及说,所以我可真是什么都没做。”

他见苏礼的目光中还是充满怀疑,忙去找沈青昊求证道:“沈兄,你可莫要害小弟,我可从未给你看过我妹妹的手艺,别说看,提都没提过半个字。”

沈青昊的神情也有些疑惑,看看苏祈着急的模样,开口道:“四姑娘莫要错怪苏老弟,确不是他,不是姑娘自己差丫头送来的吗?”

苏礼一听这话,登时满头黑线,难怪一直觉得他对自己的态度十分诡异,难道竟是这个的缘故,不过自己却从未做过这样的事,皱眉问道:“实在不明沈公子说的是什么,我何时差丫头给沈公子送过东西?”

“就是这个荷包。”沈青昊从怀中掏出一个绣工的确精湛的荷包,上头不是平常的花草蝶鸟什么的图案,却绣的是幅纵马疾驰,掠起漫天落花的样式。

“恐怕沈公子是搞错人,我从未绣过这样的荷包,更别说是让丫头拿去送人。”苏礼板起脸来冷冷地说,“敢问公子何时收到这个荷包?”

“前日傍晚。”沈青昊思忖着说。

“从入京后,我屋里的丫头只半夏出府过一次,还是前几日的上午,这些都是有据可查,还望沈公子莫要凭空乱说,实在担不起。”

“这,当时来送东西的丫头,只说是苏四爷的妹妹,难道是我搞错了…”沈青昊一脸的尴尬表情,“实在是苏老弟每日只把你挂在嘴边,那丫头说是妹妹,我便直接认为是四姑娘…实在是对不住了,姑娘莫要跟我一样计较。”他语无伦次地说罢忙起身作揖赔礼。

第五十章依旧别扭着回府

重感冒中,浑身酸疼不说,主要是咳嗽得死去活来,连晚上都睡不着几个小时,这几天坚持不断更,不过加更可能就要看情况了。

苏礼这下是彻底没了兴致,但在外头却不好发作,只得压着性子吃过饭。下午逛店铺她便借口要买些姑娘家用的,只约好时间地点,便领着半夏走了。

“姑娘,您说那荷包到底是怎么回事?”半夏手里抱着苏礼刚买的书,虽然看见自己姑娘心情不好,却还是忍不住问道。

“府中自我之下,其余姐妹都比哥哥小,都能自称是妹妹,但若是在外头特意说是四爷的妹妹,那除了我还能有谁?”

“姑娘,会不会是又有人陷害您啊?”半夏心里总还是习惯性地把苏祯当作个胆小的孩子,“六姑娘不像是有胆子做这种事情的。”

“若是只为陷害我,那随便弄个荷包还不简单,再说咱们刚来的时候,也给了姐妹们不少荷包做见面礼,用那个岂不是更能陷害我?刚才你也看到那荷包了,无论是样子还是绣工,分明都是花了心思的。”

“姑娘这话说得倒是有理,既然不是针对姑娘的,那咱们便不用理会了。”半夏听了苏礼的分析便放下心来,将注意力放在了身旁的店铺上,京城的繁华可是她从未见过的,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反倒是苏礼兴趣缺缺,只由着半夏闲逛,心想,难道老六只见过那一面,就看上沈青昊了?

“姑娘,姑娘,您想什么呢?”半夏见自家姑娘眼神呆呆地,忙唤道,“您不是说要买点心嘛,听说这儿是城中最大的点心铺子。”

苏礼这才抬头,发现自己已经随着半夏站在点心铺子门口,面前站着一个满脸堆笑地伙计:“姑娘,您打算买点儿什么?”

“你们铺子的老板是谁?”苏礼抬头看见门外挂的牌子,没挪步却忽然问。

“哟,您真是问着了,我们铺子的老板说起来,在京城可是鼎鼎大名。”伙计虽然眼神中露出不解,但见苏礼主仆的衣服不似小门小户,继续殷勤道,“正是苏家四老爷,我们铺子开张不到两年,便做到京城最大了…”

谁知道苏礼听了伙计的话,竟说:“忽然不想吃点心,咱们去看看丝线吧!”说罢扭头就走。

“咦,姑娘,您不是说要买些点心孝敬老太太的,怎么…”半夏忙追上去,不解地低声问。

“你也知道我是要买给老太太的,若这点心是四叔家里的买卖,你说老太太会高兴?”

待苏礼买好东西,来到约好的会面地方的时候,只见苏祈和沈青昊已经在等着自己。

苏祈见到妹妹过来,忙放下手中的长剑,迎上来帮忙拎东西,嘴上还说:“妹妹不让我跟着,还买了这许多的东西,万一累着可怎么是好。”

“若不分头走,还指不定要逛到什么时候呢,且不说咱们,今日都耽误了沈公子一整天,难不成还让人家陪着你到天黑。”苏礼将手中的东西都递给苏祈,扭身向沈青昊俯身行礼道,“我们兄妹今日真是偏劳沈公子了。”

“四姑娘莫要见外,我与苏老弟脾气相投,这点小事可当不起谢字。”沈青昊估计还在为中午的事情尴尬,所以一听到苏礼说话就有些慌乱,想要回礼,却发现自己手中还举着兵刃,又手忙脚乱地放下长剑,这才抱拳俯身。

与沈青昊告别之后,苏礼便板着脸不再说话,看着半夏把买来的东西都收拾到车上,自己也踩着踏脚凳扭身上车,吩咐车夫这就回家。

苏祈忙也反身上马,亦步亦趋地跟在车窗便,吭哧半天才问:“妹妹还生我的气呢?”

“昨天的气已经消了。”苏礼还不等他高兴,又说,“现在生的是今天的气。”

“额,今天…”苏祈一顿,忙叫冤道,“今天那荷包的事儿,确实不怪我啊!”

“原来连自己怎么惹我生气都不知道,那我还跟你说什么!”苏礼哼了一声。

“好妹妹,就是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才问你的,你就告诉我吧,我一定记着,以后定然不犯的。”

“哥哥今日真是胡闹,这是能随便乱来的事情吗?妹妹如今尚未定亲,与自己哥哥出去倒也罢了,却又有别家的公子,这算是什么事情,若是传扬出去,妹妹以后如何做人?”其实苏礼虽然这么说,但是真正闹心的并不是规矩,而是她总觉得苏祈似乎很热衷于把自己跟沈青昊撮合在一起,便觉得心里不舒服。

苏祈见状忙赔着小心说:“妹妹莫要生气,是我考虑的不周到,其实昨个儿武试结束,本来是跟沈兄说好,今日他领我出去逛逛京城。这不是昨晚惹得妹妹不高兴,我才想把妹妹也带出去转转、散散心的,谁知道这又犯了别的错处,左右都落不是。”

苏礼听说他不是刻意将自己和沈青昊凑在一处,心里稍稍觉得舒服,见现在也没有外人,便说:“哥哥对我好,我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京城老宅不同自己家中,要处处讲规矩,哥哥也该多注意才是。先不说人家如何看咱们,要是被人抓住什么错处,岂不是给爹娘抹黑,待年底爹娘回京,咱们怎么有脸面去见他们。”她在后宅被算计的事儿,她半点儿都不敢告诉苏祈,生怕他一时怒气上来,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如今也只能旁敲侧击地劝。

“妹妹说的极是,我今后定然留意。”苏祈见妹妹说话的语气缓和下来,忙不迭地应诺。

“还有武举之事,听说还离着挺远,所以我也劝哥哥好生想清楚,就算自己喜欢,也要替爹娘和兄妹想想,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更何况是去从军,爹娘在家该如何担心,大哥和我会如何挂念,哥哥就全然都不顾及吗?”

“妹妹莫要说这个了,我自有计较。”一提到这个苏祈便马上转移话题道,“礼儿,刚才沈兄将荷包给我,说让我去还掉,这我去哪里还啊?要不还是给你吧…”

“我…”苏礼刚想说,又不是我的,给我做什么,转念又想,说不定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便转口道,“不管是哪个妹妹绣的,还回去总归是伤人家的面子和心,但放在哥哥身边也的确不合适,拿来我先收着吧。”

第五十一章大家一起牵红线

转眼来到京城已经月余光景,忙碌准备了几日后,便迎来了端午节,家中老少早就已经佩上香囊,大清早的时候,半夏就在门外悬挂上艾草,这才回屋伺候苏礼起身,嘴里还止不住地说:“悬艾草,驱蛇蚁;佩香囊,避五毒。”

苏礼赖在床上笑着说:“你当我是小孩子呢?”

“多念叨几句总归是错不了的。”半夏也笑着说,“姑娘赶紧起身吧,今个儿要去老太太屋里用早饭,然后一起去看赛龙舟。”

一听说有龙舟看,苏礼登时来了兴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不知道这古代的赛龙舟是个什么样子。

梳洗完毕先去给老太太请安,早饭倒也简单,软糯的粥,配上各种小菜,然后就是摞得老高的一盘五毒饼,苏礼从来没吃过,心里有些担心,还不会是把五毒包进去的饼吧?看其他人都吃得很自然,她才也拈起一个放在嘴边,咬掉一个小角朝里头瞧瞧,黑乎乎的也看不出是什么馅儿,只好硬着头皮咬了一口,味道倒是出乎意料地不错。

早饭用过之后,苏礼悄悄问半夏:“那五毒饼里头包得到底是什么?不会就是五毒吧?”

半夏扑哧一声笑出来,半晌才回说:“姑娘还真是敢想,若是包着那五毒,哪个还敢吃?我昨个儿问过宋妈,她说其实五毒饼就是玫瑰饼,只不过上头印了五毒的花样罢了。”她见苏礼脸上有些讪讪,忙又说,“不过也怨不得姑娘不知道,这五毒饼只有北方才吃,姑娘怕也是头一回吃呢。”

早饭过后,家里便开始忙碌起来,外头的下人套车、备马,里头的丫头媳妇子们备吃食、用物,忙了大半个时辰,这才所有人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浩浩荡荡地朝河边赶去。

河边早就搭起了棚子,外头也都悬挂着艾草,苏府被分到的位置还算比较不错,地势平坦而且视线开阔。众人先将老太太扶下车安顿好,然后才按照辈分一一分配座位。这样的场合老太爷自然也不会缺席,也不好各坐各的,便也来到一处,只不过二人互不说话。老太太将一帮孙女叫到眼前说话解闷,老太爷便将几个孙儿叫到身边,说他的生意经。

苏禅腻在老太太身边,其余几个姑娘都规矩地坐着,苏礼见这边也没自己什么事,便悄悄起身来到隔壁的棚子,一眼就瞧见老五抱着本书正看得出神,忍不住凑上去问:“妹妹在看什么?”

“杂书罢了。”老五似乎不太习惯别人来搭话,茫然地抬头左右悄悄,才确定苏礼的确是跟自己说话。

“妹妹真是好性情,什么时候都能静下心来看书。”苏礼这话倒是实话,她自己也喜欢看书,但是却也喜欢凑热闹,比如今天的赛龙舟,她便一直雀跃地等着开场,哪里还看得进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