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不由得愈加抱紧了宣韶的腰。

宣韶以为三娘害怕,便亲了亲她的额头,轻拍着她的背道:“别怕,已经没事了。我已经派人将这皇城里又搜了一边,就差挖地三尺了。宫里面今日也彻底搜了一遍,就怕那些人还有别的门路将炸药弄到了宫里。好在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

三娘抱着宣韶不说话,只紧紧偎依着他。

突然马车停了一瞬,宣韶立即出声问道:“何事?”

外头的车夫道:“回少爷,是一个小孩子突然冲了出来,小的怕伤了人呢,便放缓了些。”

“有没有伤到人?”

“没有,没有。小的小心着呢。”

宣韶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马车一路回到了庄王府。三娘与宣韶一同去分别给老王妃与姜氏请了安,大致说了一下今日的情况。庄王府原本也派了人去打探,宣韶让那些人回去了。

第五百五十章

两人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后,宣韶听了自己的属下的禀报。原来刚刚她们在路上马车突然停了的那一下,是有人趁机给庄王府的人传递消息。

宣韶淡声道:“他自以为做得隐秘,只是这点小伎俩还躲不过那些侍卫们的眼睛。葵乙当即便让人追了过去,同时又留意那接了东西的丫鬟之后与谁接触了。刚刚葵乙来报,那丫鬟在惠兰下马车的时候将那东西给了她。”

三娘想了想,便明白了过来。当初惠兰身边的那几个丫鬟,她虽然不让她们近身伺候了,但是还是留下了两个在惠兰的院子里的,原本也是想要留着另作她用,不想她们却还与外面的人有了联系,这倒是三娘没有想到的。

惠兰县主和郡王妃她们有几斤几两重三娘还是知道的,自从上一次将郡王妃在外头的那些爪牙都收拾了之后,三娘以为她们在外头已经没有可以用的人了,难不成她失算了?郡王妃还有暗棋?

因为与郡王一家人如今还住在一处,又碍于老王妃,即便是为了皇家的颜面,对郡王妃和惠兰的处置上也是注意了分寸的。可是若是她们真的与外人勾结,要算计她,那便是当真容不得了。

“与惠兰接触的人是谁?”三娘想了想,问道。凭着宣韶那些手下的本事,三娘相信宣韶应该是已经弄清楚了那人的身份。

宣韶面上有些古怪,还是吐出了一个名字:“柳梦成。”

三娘想起上次白兰偷偷告诉她的那件事情,面上也变得古怪起来。她轻咳了一声。看了宣韶一眼,不知道要怎么说。

惠兰县主这样子其实算是私相授受了,若是别人,凭着这一点。三娘也能立时让她身败名裂。可是王府如今还为分,她又是王府内院的当家人,这事情传了出去。她自己也是要被人诟病的。

宣韶注意到了三娘的脸色,猜到肯定是白兰已经将事情都告诉她了,也有些不自在,沉默了一会儿道:“这人也留不得了。”

三娘想了想,却是道:“他不是才得到了皇上的召见,又有镇北将军在后头?若是因为我们一己之私就将人给折腾没了,怕是不好交代。总归他在京中也待不了太久。想个法子先让他离了京城再说吧。”

不管怎么说,在京城里动手还是太扎眼了,这位柳梦成也算是军中新贵。

三娘其实还想要看一看惠兰想要做什么。说实在的,她对惠兰也算是容忍了,全是因为看在老王妃的面上。还有就是见她只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不屑与她计较。但是一个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若是她下了这么大的功夫之后,惠兰恶毒的性子还是不改的话,再留下来也是祸害一个,到时候就怨不得她要清理门户了。

见宣韶不置可否,三娘便又将心思转移到了别的事情上头,这些内院之事不过是些小事情而已,实在看不过眼了不愿意周旋下去的时候她有的是办法让那些堵心之人消失,当年在王家的时候,那些威胁到她还王璟的人。都是最后连到死时都不知道自己是因何而死的。

只是在没有危及到性命和太大的利益的时候,她也不想太过阴狠。

“刚刚回来的时候,你与世子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明日你也会有麻烦不成?”宣韶当时与宣云说,“总归不是你一人”,三娘当时就听出不对来了。

在马车上的时候三娘等宣韶自己开口与她说,不过宣韶没有提。回来之后因为两人都有些饿了。还是先吃了饭,刚刚有说了惠兰的事情。所以三娘现在才寻找了机会过问。

宣韶见三娘这么仔细,连自己那随便的一句话也记住了,不由得有些无奈:“也没什么事情,不过是会被那些人逮着机会掺几本而已。”

三娘听了这话,沉默着蹙眉思考起来。

现在朝堂上的形势,她也知道一些。虽然表面上还算是平静,暗地里早已经是斗得不亦乐乎。皇帝与那帮先帝留下来的老臣们的斗争从他下令一锅端了孙家和另外两家的时候就已经拉开序幕了。

经过一番你来我往,表面上虽然还是皇帝占了些上风,提拔安插了自己的人手。但是一些真正重要的位置还有许多把持在那一帮人的手中,皇帝安插的人手再多,也抵不过那几个重要位置的质量。这也成为顺德帝寝食难安的一个原因。

他的卧榻之侧,可是酣睡了不少的人。顺德帝少年白头之症也越发严重了。

“那些人会利用今日之事,将矛头对准你与世子?”三娘叹息了一声,虽然是疑问的语句,却是心中已然明了。

如今的朝堂之上,虽然还是明挣少,暗斗多。但是双方几乎已经是摆明了车马了。朝臣中有皇帝这边的人,也有以沈首辅马首是瞻的那帮子老臣的人,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一帮子态度晦暗不明不愿意轻易站队的。

不过王家,礼亲王府还有宣韶这些是皇帝的人,这是明摆着的事情。

宣韶伸手将三娘抱在了怀里,让她背抵着自己的前胸坐在了自己的腿上,一边将手从她的衣摆下伸了进去,一边似是漫不经心的道:“嗯,别担心,我不会有事的。”

因为屋子里烧了地龙,三娘只穿了薄袄和中衣。宣韶的手从她的小袄里伸了进去,又揭开了她的中衣,因练武而有些薄茧的烫热的手掌轻轻的摩挲着她的腰际。

三娘连忙按住了他的手,回头娇嗔道:“相公,这里是书房。”两人用了饭之后在书房里喝茶说话。

三娘还想要问问别的事情,自然不岔宣韶饱暖思淫|欲,这会儿动手动脚。

宣韶低头埋在了她颈边。用自己挺直的鼻子去蹭她的动脉,带着鼻音哑声道:“唔,我知道。”

你知道你妹!

三娘暗自翻了一个白眼。不妨宣韶已经攻城掠池,将她肚兜上系在腰间的系带给解了。从背后将她胸前的两团软绵握在了手中,拇指还不忘在两颗顶端上搔刮。三娘现在应该正在排卵期,身体正是敏感的时候。被宣韶这么一撩拨,乳|尖立即就硬了起来,身下涌起了一股热流,有些难耐,不由得仰起头咬着唇呻吟了一声。

宣韶有些痴迷的看着三娘带着红晕的脸,波光滟潋隐含泪光的眼睛,还有弧度完美的雪白脖颈。他也不知道怎么的。刚刚看到三娘蹙眉认真思考的时候,突然就有了冲动,便伸手抓了她入怀。

她是他的妻,他的女人,他是她的夫。她的男人。

“相公,别……别在这里。”三娘虽然被撩拨的有些情难自禁,可还是想着这里是书房。两人正坐在书案后面的椅子上。

宣韶低头含着三娘的耳垂,慢慢舔咬,口中应着,却就是不停手。

他一只手在三娘的胸脯间肆虐,另一之却是拐到了他的裙下,驾轻就熟的就伸到了她的小衣里,四指覆盖在了那幽密溪谷之地。轻轻揉弄。

三娘不知道宣韶今日怎么突然就发了情,可是她上下皆失了手,身体里的骚动也越来越难耐,不自觉的扭了扭身子,却是将自己的要紧之处越发的往宣韶的手中送去。

“相,相公……”三娘忍不住喃喃唤道。脸上的表情似是痛苦又似是难耐。

“嗯?”宣韶的鼻音很好听。手下却不停,更是曲起了中指,插|入了幽径,不急不缓的的抽|插起来。

“我,难受……”三娘脸上潮红,无意识地轻声道,更是侧扬了小脸去蹭宣韶的脸,想要与他靠的更紧一些。宣韶偏头含住了她的嘴唇,并缠住了她的香舌。

宣韶的中指继续在幽径中出入,拇指却是找准了三娘溪谷处的一粒细小的珍珠,时轻时重的撩拨了起来。

“还难受吗?”唇齿间的细语,温柔缠绵。

“嗯……”似是回答,尾音却是一颤,又像是呻吟。

“那这样?”宣韶手下的动作加快。

三娘忍不住将头后仰靠在了宣韶的肩膀上,左右摇摆起来:“相公……你……嗯……君仪……我……停下……快……”三娘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宣韶却是看着三娘的脸,手下并不放缓。

终于,宣韶感觉到自己的手指被三娘剧烈收缩的蜜径绞的紧紧的,紧接着一股花蜜喷射了出来,沾湿了他满手。

三娘只觉得自己那一刹那攀到了云端,脑中一片空白。

还没有等她回过神来,就被宣韶抱着转过了身子,面对着他趴坐在了他的腿上,接着便撩起了她的裙摆。三娘下意识的抱住了宣韶的脖子,还没有缓过气儿,就觉得比刚刚在自己体内肆虐的手指要粗|大的多的东西一下子被送进了她的体内。

宣韶一边亲她,一边抱着她上下动作起来。

三娘原本已经在宣韶的手下泄过了一次身了,身体本就有些酸软,这会儿更是有软绵绵的不行,全凭着宣韶动作,自己只能忍不住发出呻|吟。

事后,三娘精疲力尽的倒在了宣韶的怀里。宣韶整理好了她的衣裳,细碎的吻落在了她的额间,鼻尖,脸颊还有嘴唇上,像是怎么也亲不够一样。

三娘看了一眼周围,发现两人还在书房的的大椅子上,不由得气恼的瞪了宣韶一眼:“哪里学来的手段?等着对付我来了!”

以前她与宣韶在房|事上自然也是有过高|潮,不过宣韶没有用过手。两人也没有在书房里弄过。

宣韶深邃的眼睛盯着三娘,带着笑意。三娘不由得一窒,不可否认,她实在是抵挡不住宣韶的美男计。他一对她笑,她脑子就不清醒。刚刚想要算账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不过,该问的还是要问清楚了,不然宣韶被带坏了她找谁算账去。

“问你呢!哪里学来的?”春|宫册三娘自然也研究过,但是她怕把宣韶吓着,一般都不用的。

宣韶见美男计不管用,只有一边亲着她的唇,一边小声道:“宣云给了我一本奇书,我原本不想要的,他放到了我马鞍下。索性看了两眼。”

宣云!又是宣云!她就知道,这种事情找宣云算账总没错。

宣韶见三娘咬牙切齿的模样,很是松了一口气自己成功将祸水东引了。一边却是想着以后还要与三娘试试别的花样。

三娘从宣韶身上下来,想要去洗洗,不想身体却是一软,差点站不住。她刚刚泄了几次身,已经是强弩之末。

宣韶赶紧扶住,不顾她的挣扎,抱起了她去了屏风后面帮她清洗。

被宣韶这么一番折腾,三娘一沾到床就睡着了,自然是忘了问宣韶的朝堂之事。

不过,果然不出所料的是,第二日,弹劾镇国将军宣韶和礼亲王世子宣云的折子便如同雪花一般的飘到了皇帝的案头。

弹劾礼亲王世子的折子,是说他专横跋扈,扣押朝廷命妇,俨然不将朝廷放在眼中。还有更加诛心的言论说,礼亲王府之手便可遮天,显然已经将朝中所有的贵勋众臣们都不放在眼里了,连皇帝的威仪也不过如此。皇帝看完就摔了折子,自然不是因为宣云,而是因为那帮煽风点火之人。

若说弹劾宣云还仅止与煽风点火,捕风捉影。弹劾宣韶的就要实际的多了。

宣韶身为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在京卫指挥使丁忧之后其实已经是事实上的京卫指挥使司的头头,而京卫指挥使司的职责是负责京城周边防御事物的。

第五百五十一章 出洞

昨日被搜出来的炸药实在不是少数,顺德当时得到宣韶的禀报之后,也白了脸色。想到这炸药要是真冲着皇宫而来的话,顺德帝连觉也睡不安稳了。

所以这么多的炸药竟然被运进了皇城,那么自然就改追究一帮子人的责任了。京卫指挥使司首当其冲,此外被弹劾的还有五城兵马司和都察院巡城御史。

都察院的御史原本只是言官,巡城御史在设立之初本也仅仅是督查京城治安,对玩忽职守,懈怠公务之治安人员进行弹劾。但是因为五城兵马司的官员官位都较低,在京城这种随地都是皇亲国戚,三品以上大员一抓一把的地方,很多时候都有些力不从心,受掣肘处颇多,于是渐渐的在朝堂上有弹劾之权的巡城御史便渐渐参与到京城治安的具体事物中去了。

因此这次炸药事件,这些人都被沈首辅一派揪了出来,加以批斗。

顺德帝收到折子当日按下不发,朝堂之上,对那一帮乘机上窜下跳的人也都装作视而不见,最后早早退朝。

只是那一帮子老臣也不是吃素了,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接着这件事情大作文章。在皇帝宣布退朝之后,沈派的言官们更是向打了鸡血一样,卯足了劲儿要回去写更为激昂的折子呈上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顺德帝烦不甚烦,这种被步步紧逼到无法喘息的感觉,让他不由得想起了继位之初的那几年。

又摔掉了手中的一本弹劾宣韶的折子,顺德帝冷笑道:“这年头讨债的怕欠债的,被偷的怕做贼的,颠倒黑白倒打一耙的事情,他们倒是做得越发得心应手了!当朕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给朕拟旨,镇国将军宣韶,礼亲王世子宣云,机敏果敢。智勇忠君,这次更是解了京城之危,朕要大大有赏!”

被宣来议事的王显和其他几位大臣沉吟不语,最后还是王显上前一步道:“皇上。这次京城危机能解,确实是镇国将军与礼亲王世子的功劳,赏……是应该的。只是这赏赐与这些弹劾奏章并不相干。”

赏与罚并不相干,皇上的赏赐也不能将这些折子挡回去。

顺德帝闭了闭眼,吸了一口气,已经冷静下来了。他只不过是被这些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气着了,心中不甘心罢了。只是他年纪虽然还轻。终究是经历过风浪的,知道坐在他这个位置上,意气之争是最无用的。

“知道了,你们回去之后立个章程出来。”皇帝很多时候也都是不能随心所欲的,顺德帝也知道关键时刻只能大局为重。该赏的赏,该罚的哪怕是做做样子也得罚。

顺德帝已经打定了主意了,这次不能让自己人吃太大的亏。

若是不能压下那帮子人的嚣张气焰,还在摇摆不定的那些人。会又更多的投入沈派门下。如今不仅仅是赏和罚的问题,这一场拉锯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顺德帝从御书房出来之后,想到自己今日还没有去太后面前请安。便带着人往后宫去了。

顺德帝是一个孝子。再忙的时候也都会抽空去看皇太后,与她说说话。在皇太后面前,他总是记得不把朝堂上的情绪带过去。

在走到慈安宫前面的花园的时候,一个眉目清秀的宫女提着一个花篮子拐了过来。见到圣驾她似乎是愣了愣,忙在原地站了,将花篮放下,蹲下身子请安。姿态恭谨,头未抬起半分。

顺德帝原本并没有在意,只是走过去了一步之后又突然停住了,转头看了那宫女一眼。

“你过来回话。”

宫女忙低着头上前了几步。又躬身蹲下,等着皇帝发话。

皇帝打量了她两眼,语气温和道:“起来吧,怎么这么冷的天还来花园?”

今日的天气格外寒冷,花园子里就更冷了。顺德帝看了看她放在地上的花篮子,里面有几支淡黄色还含着苞的腊梅。

见皇帝的视线停留在那几棵腊梅上。早有机灵的内侍上前去将篮子拿了过来。顺德帝原本也只是看看,见篮子放在了自己面前,便随意的拿起了一支放在鼻下闻了闻。腊梅虽未盛开,香气也钻入鼻间,让顺德帝精神一振。

领命起身的宫女,依旧低着头轻声道:“听别的姐姐们说腊梅快开了,奴婢便赶着过来摘几只回去养着,这样等它开了的时候,房间里的香气会许久不散。”

被带着花香的冷风一吹,顺德帝刚刚在御书房里沉郁的心情也散去了许多,闻言笑道:“还有这回事?”

“奴婢曾经试过,确有其事,不敢欺君。”

顺德帝点头笑了笑,对提着花篮子的内侍道:“捡几只好看的等会儿给太后,剩下的送到勤卷斋吧,找个梅瓶好好养着。”

勤卷斋是顺德帝在宫内的小书房,平日里看书批折子接见近臣都在那里。

内侍有些意外,看了那宫女一眼,忙应下了,赶紧吩咐宫女去找梅瓶。

顺德帝很心安理得的将人家的花篮子给占为己有了,也不问问人家宫女愿意不愿意,在他心里,不反对就是愿意。

好在临走之前他还对自己的近侍太监高公公吩咐了一句:“去挑两件上好的红狐和玄狐披风送去宜春宫,红狐披风赏给魏嫔,玄狐披风给这位……莺,莺歌?”

莺歌闻言一愣,忙跪下谢恩。顺德帝叫了一声平身,便带着自己的随从往慈安宫去了。

高公公显然也还是认得莺歌的,对她也十分和蔼:“莺歌姑娘,这么冷的天以后出来要穿的厚一些才好。快回宫去吧,赏赐咱家等会儿就差人给宜春宫送过去,”

莺歌忙又谢过高公公,高公公笑了笑追着皇帝的步子去了。

莺歌这才缓缓抬起头来,她握紧的手心已经汗湿了,还有些发抖。

皇帝去看魏嫔的时候她虽然没有刻意往他面前凑,但是有时候也会照面。顺德帝对她的态度虽然一直和蔼,但是也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不想,今日远远看了她一眼便认了出来。还叫出了她的名字。

今日与见皇帝也是在她意料之外的,她牢牢记得三娘的话,欲速则不达,刻意反而落了下乘。现在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她并非急功近利之人,所以平日里向来只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

莺歌深吸了一口气,想起来自己是来摘花的,便又返回了园子,打算再摘几只回去。虽然没有了花篮子,用手拿着也是一样的。

她提醒自己,不要被恩宠冲昏了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目的还有初衷。

“少夫人,奴婢已经去探过方姑娘了,方姑娘伤了右手手掌与左胳膊,奴婢已经将您给她的伤药送了过去,方姑娘让奴婢替她向您道谢,还说等她伤好了会亲自上门谢过。”庄嬷嬷从外头走了进来,行了礼之后躬身回道。

三娘将手中的笔放了下来,随手将放在自己身边的一个紫铜提粱暖手炉递给了庄嬷嬷。温声道:“这么冷的天,幸苦嬷嬷了,先暖一暖手吧。”又让白芷去端了个锦杌子来。让庄嬷嬷在自己身边坐下了。

庄嬷嬷忙双手接过暖手炉,谢了三娘,这才坐了,又接着道:“奴婢去的时候王妃给方姑娘请的太医正好出来,王妃很关心方姑娘的伤势,还派了自己身边的嬷嬷去照料。还好这天儿冷,方姑娘倒是能少受一些罪,奴婢刚刚瞧着,方姑娘两只手都被白纱布包裹住了,虽然瞧不见伤势。不过听她身边的丫鬟说,太医诊过了之后道方姑娘的伤势好好敷药调养,也不会留下太明显的疤痕。您又给她送去了去疤灵药,应当是无碍的。”

三娘点了点头,放了些心。

昨日礼亲王府混乱,方静宜又刚刚受伤。需要医治,三娘和王筝便没有过去。听说方静宜已经回了自己府上,三娘一早就打发了庄嬷嬷带着药去探望。她这里还有宣韶从蒋太医那里拿来的伤药,治疤痕是最好的,这个她之前试过。想着方静宜那纤秀又擅于弹琴的手,三娘觉得若是这么毁了当真是可惜了,便将药给了她。

蒋太医这人,医术虽然高。但是由于年轻时候的一些经历,有妙手而无仁心,护短又小气。他的某些药虽然效果很好,平常人却是求都求不到的,就拿伤药来说,即便能请的动他去看诊,他给你的药也与宣韶从他那里得来的大大不同。

好在因为有宣韶在,三娘在他那里弄来了不少的好药作为平常的备用药。蒋太医曾经因此心疼的呲牙咧嘴,提起三娘就吹胡子瞪眼,在背后骂她败家。不过他虽小气,对宣韶这个徒弟还是真心不错的,基本上有求必应。

“少夫人……”庄嬷嬷看了三娘一眼,又看了看屋子里立着的小丫头们。

三娘便婆子和小丫头们都出去了,只留了白英和白果伺候。

“嬷嬷有什么话就说吧。”三娘看着庄嬷嬷道。

庄嬷嬷想了想,斟酌着道:“少夫人,按理奴婢这内院的下人是不该管这些事情的,但是奴婢今日在外头听说了,又觉得不与您说一声心理不踏实。”

三娘闻言心中一动,朝庄嬷嬷道:“可是关于相公和礼亲王世子的事情?”

庄嬷嬷见三娘似乎心里有数,便放了些心,点头道:“正是此事。奴婢刚刚从方家出来的时候,正好在伯爵府外院听到两位清客在谈论今日朝堂之事。说是有人上折子弹劾我们姑爷和礼亲王世子,早朝的时候皇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昨日发生的大事总还是需要人承担。奴婢虽然不太清楚朝堂之事,但是也直到若是弹劾的折子多了,皇上他也……奴婢告诉夫人这些,是想要夫人心中有数,若是姑爷回来之后心情不顺,您就多担待一些,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惹了姑爷生气。”

庄嬷嬷见的多了便知道的清楚,男人在仕途受挫的时候脾气最为暴躁,一不小心就会引起他的不满,最需要好好哄着。在庄嬷嬷心理,她的主子是三娘。姑爷仕途顺不顺不是她能管的到的。但是帮助自己的主子不被夫君厌弃,让两人关系融洽却是她需要做到的。

庄嬷嬷又小声的教了三娘许多哄人的手段,三娘一脸认真的听着,虽然她觉得可能大多用不上。但是别人的经验总是值得好好学习研究的,而庄嬷嬷也是一番好意。

最后三娘点头道:“我知道了,嬷嬷。您放心,我不会惹了相公生气的。”

庄嬷嬷见孺子可教,心中高兴,告辞退下了。

“小姐,姑爷真的会被弹劾吗?”白英小心翼翼的问。

在她的印象里。被弹劾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那些言官们一个个都如狼似虎,不大目的誓不罢休,一咬住了就不会轻易放了。被盯上的官员小则丢官降级,大则丢命抄家。当初孙家的人也是先被弹劾了才会被关到刑部大牢。

白果也有些紧张:“那皇上会降罪吗?”

三娘想了想,吩咐丫鬟道:“你们出去不要乱说,若是碰到府里有人议论也要立刻制止,免得人人惊惶。”见丫鬟们似乎被弹劾两个字给吓到了。三娘笑着安慰道,“你们放心,不会有事情的。即便真要降罪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你们别忘了你们的姑爷是姓宣的。只要他不想着反天,看在已故世子的份上,皇上和太后都会顾惜的。”

白英和白果闻言觉得自家小姐说的十分有道理,不由得放了心。

“不过嘛……”三娘偏头想了想,突然话头一转。

白英和白果的心又被提了起来,同时问道:“不过什么?”

三娘莞尔一笑,用一根铜钎子轻轻拨弄着暖手炉里的碳,漫不经心道:“不过有些事情,有些人那如意算盘打的还是太响了一点儿。想要颠倒黑白,恶人先告状。也要看他们够不够格!”

想拿我家相公随意揉捏?我会让你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三娘在心中冷笑。

白英和白果看着三娘的表情,不由得缩了缩脖子,感觉好像有种雪花落到了脖子里那种冰凉的想让人打颤的感觉。

三娘抬头看见两个丫鬟小心翼翼的看着自己,不由的失笑,吩咐道:“去厨房看看我昨日吩咐她们准备的鳆鱼泡好了没有,做起来耗时。这会儿应该在在蒸笼里蒸着了,否则晚上就来不及炖了。”

宣韶在外头总是很忙,三娘怕他累着,从是会想办法给他补身子。好在无论是什么,宣韶都会默不做声的吃掉。

最喜欢跑厨房的白果自然是欢喜的接下了这个任务,蹦蹦跳跳的去了。刚刚的担忧也一扫而光,在她心理,她家主子这么笑了,倒霉的从来就是别人,所以她倒是一点儿也不为自己家姑爷担心了。

白果才一走,老王妃身边的张嬷嬷就过来了。

“少夫人,王妃让您给姚姑娘和县主备车。”

三娘闻言顿了顿,不动声色的笑道:“悦容表妹和惠兰要去何处?”

张嬷嬷道:“表小姐说她想要去一趟礼亲王府看望王妃,昨日因为礼亲王府有大事,礼亲王妃又忙乱所以没有过问礼亲王妃的伤势。她那里有几个治疗烧伤的方子,想要给礼亲王妃送去。我们王妃已经准了,并差人去礼亲王府问过了。因少夫人您要忙内院之事,开始王妃便没有让人过来烦您,自己派人去的。”

礼亲王妃昨日也受了些轻伤,不过因为昨日实在是有些混乱,便谢绝了探访之人。姚悦容与礼亲王世子的婚事虽然上面还未有明旨,但是大家都知道应该是不离十了。所以姚悦容要去给礼亲王妃送药也不算是失了礼数,她身份毕竟还是不同的。这会儿又得了老王妃和礼亲王妃的同意,三娘自然是不会拦着,何况她她不想拦。

三娘沉吟了片刻,点头笑道:“我去吩咐管事给备一份礼,虽然礼亲王妃说了谢绝探望,但是悦容表妹既然要去,我们府里不表示一下也失了礼数。就劳烦表妹和惠兰带过去了。”

张嬷嬷笑道:“少夫人思虑周全,王妃也是这个意思。王妃说了,准备些什么,少夫人您拿主意就是了。”

三娘便招了婆子进来,吩咐了一番,让她去了库房。又吩咐了人去备车。

“麻烦嬷嬷回去回禀王妃一声,也让悦容表妹和惠兰准备好出门事宜,等车和东西都备好了,我让人过去请她们。”

张嬷嬷见三娘安排的很是妥当。便连忙行礼退下,去给老王妃回话不提。

“小姐,您真的放心让县主和姚小姐单独出门?”白英作为三娘身边最得用的大丫鬟,三娘有些事情还是会对她说的。虽然对姚悦容她有些看不明白,但是惠兰县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知道的,她害怕惠兰县主又会想出什么阴损的招数。

三娘撑着下颚想了想,点头轻声道:“不怕敌动。就怕敌不动。”

她会安排人跟着姚悦容和惠兰县主的,还会让申嬷嬷给她们两人单独行动的机会。姚悦容的路数她至今还看得扑朔迷离,所以这次她若真能有所行动,她到还真的要谢谢她了。至于惠兰县主,三娘也想要看看她到底想要联络外人做什么。

多做多错,不做无错。

白英闻言想了想,也明白了三娘的意思。

三娘便让她去叫了白兰进来,吩咐了她几句。白兰点头退下了。

姚悦容从王妃院子里出来了之后。便回来自己的院子,换上了出门的衣裳。她今日穿了一身粉蓝色底子五色刺绣缎面交领长袄,粉红色襽裙。端庄又清雅。丫鬟真在给她梳头,姚悦容手中却是拿着一只紫玉佛手簪一边把玩着一边若有所思。

“姑娘这簪子看着眼生,是哪里来的?还怪好看的。”给姚悦容梳头的丫鬟笑着道。

姚悦容在镜中抬眸看了她一眼,虽然没有什么情绪,却是让丫鬟脸上的笑容一僵,忙低了头认真给姚悦容插上一对凤头金簪,不敢再说话。

姚悦容拉开梳妆台上的首饰盒子中间的那一层,欲将手中的紫玉佛手簪放了进去。这只簪子是昨日回来之后,突然出现在自己头上的。姚悦容想到在见宣云的时候,宣云的手在自己的发髻上停留了一瞬。当时他说是在给她摘树叶子,却原来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这只簪子插在了她的鬓边。

“小姐,县主来了。”丫鬟匆匆过来禀报。

姚悦容的手一顿,最后还是反手将那只小小的紫玉佛手簪插到了自己的发髻上。发簪虽然精致贵重,却也不是十分鲜艳,倒是与礼亲王世子给人的印象格格不入。

姚悦容起身去去外头迎了惠兰县主进来。

惠兰县主今日看上去心情十分好的样子。拉着姚悦容左看右看,点头道:“今日这身装扮很好看。”

姚悦容笑了笑,对惠兰道:“表姐过来帮我看看这副耳坠可与衣裳相配,说着便拉着惠兰往自己梳妆台前走。”申嬷嬷看了她们一眼,也没有紧跟着,而是与主动与她搭话的姚悦容的丫鬟小声闲聊了起来。

姚悦容趁着惠兰低头看耳坠的时候,小声在她耳边道:“表姐,你今日求了我说非得出门见一见您的意中人,让我请求王妃带你出府,我一时心软,便应了你。只是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你身份矜贵,平日里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惠兰在心里撇了撇嘴,暗道:什么意中人,不过是个愿意为她卖命的奴才罢了。若是以前她都懒得搭理,可是现在她实在是需要人帮她一把。不然光只天天守着她寸步不离的申嬷嬷就让她如鲠在喉。

第五百五十二章 埋伏

她也曾试探的问过老王妃什么时候可以打发申嬷嬷离开,老王妃却是坚持要让申嬷嬷待到她出阁。她是忍不下了,再让申嬷嬷这种恶毒的嬷嬷在她身边,她怕自己哪一日想不开就要自己把自己给结果了。

对于姚悦容的话,惠兰县主也不过是笑了笑,并没有答应。在她心理,这位表妹十分好糊弄,正是她用来拜托目前困境的帮手。上了她这一条船还想要逃开?那还真是异想天开了。惠兰早已经下定了决心要笼络住姚悦容,让她为自己办事。现在她的处境虽然比之前要好一些了,但是离真正的自由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不知道外头的马车准备好了没有。”惠兰县主将手中的耳坠亲自为姚悦容戴上,随口问了一句。

正在这个时候,外头有婆子进来了行了礼道:“原来县主也在这里了,少夫人还打发了人去您的院子呢。少夫人说马车已经备好了,让奴婢过来问县主和姚小姐什么时候可以出门。”

惠兰是主,姚悦容是客,所以惠兰县主做主道:“都准备好了,这便出门吧。”

那婆子忙先告退,下去吩咐了。

两人来到二门上车,姚悦容注意看了看马车周围的人。待上了车之后才似是不经意的道:“今日跟出来的人与昨日好像有些不同呢,外头那些随从的面孔就不一样。”

惠兰扯了扯嘴角:“自然是不同的,你昨日没听人家说他们不是我们庄王府的人?今日是我出门,换上的自然是庄王府的随从。别人的随从,我小小一个县主怎么指挥的动。”

“县主,请慎言。”申嬷嬷板着脸道。

惠兰今日却是有些不同,闻言反而朝着申嬷嬷笑了笑,只是她的笑容有些冷,让申嬷嬷皱了皱眉头,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惠兰县主却是没有回嘴。只低头捧着茶杯,看着杯中袅袅升起的白色水雾,眼神灰暗不明。

姚悦容却是看了申嬷嬷一眼,笑着道:“嬷嬷也太过严正了。这里又没有外人,表姐不过与我说几句闲话罢了。”

申嬷嬷不好对姚悦容说教,低头不语。

姚悦容笑了笑,与惠兰县主道:“我只是瞧着昨日那几个大表哥派来保护大表嫂的随从像是功夫极好的样子,有些好奇罢了。平日里倒是很少见到这种随从,瞧着到比礼亲王府的侍卫还要厉害一些。还以为府中女眷出门他们都会跟着呢。”

惠兰县主随意道:“他宝贝那女人宝贝的紧,自然要派人好好看着。至于别人么。哪里有那么多人手。也不过就是一个四品的京卫指挥佥事罢了。”

见惠兰所知道的比她还少,姚悦容笑了笑,捧着茶杯喝茶,也不再打听。

过来一会儿,马车却是缓缓停了下来。申嬷嬷皱眉,正想要出去看一个究竟。外头的马车夫道:“县主,前面的路被一个堆着货物的大推车给堵上了。侍卫们正在想法子将那推车移开。还请您稍等片刻。”

惠兰县主嘴角不着痕迹的往上扬了扬,应了一声:“知道了。”

过来一会儿外头又起了一些争执。似乎是那大推车的主人回来了,对王府的侍卫擅自移动他的推车不满。

若是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惠兰县主一定会趾高气扬的指使人将那挡路的抽几鞭子赶开,今日却是极有耐性,半点不满也没有。

又过了一会儿,外头的动静终于平息了。马车又缓缓走了起来。

对这一行人中大部分的人来说,这是不过是一个路上的小插曲罢了。没有谁放在心上。

惠兰县主与姚悦容的马车进了礼亲王府,礼亲王妃见了姚悦容十分的欣喜。姚悦容与惠兰县主也陪着礼亲王妃说了许久的话。最后礼亲王妃又留了两人吃饭。

所以当惠兰县主与姚悦容打道回府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下来。

惠兰县主出来的时候看了看昏暗的天色,又看了一眼站的离着自己有些远的前贴身侍婢菊儿,菊儿朝着惠兰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惠兰县主勾唇一笑。

等到了二门,上了马车,马车缓缓使出了王府大门。不过才走出没有多远。惠兰县主就抱着肚子倒了下去。

姚悦容和申嬷嬷一惊,申嬷嬷忙上前去查探:“县主,你怎么了?”

“我肚子疼。”惠兰县主倒在了马车的厚厚褥子上。天色已经有些暗了,马车里挂着两盏防风灯,惠兰县主脸上的表情十分痛苦。

“这可如何是好?要不我们再回去礼亲王府,让王妃找个大夫来看看?”姚悦容一脸担心。

惠兰县主忍者痛道:“再回去怕是叨扰了王妃了。我应该是今日晚膳的时候贪嘴,见这时节还有螃蟹多吃了两只才会如此。我记得我原来的丫鬟菊儿那里总是带着些保济丸,嬷嬷去给我取来服了吧。”

姚悦容看向申嬷嬷。

申嬷嬷见惠兰县主似是疼的十分厉害,这里也没有别的人伺候,便点了点头:“奴婢下去给县主取药。”说着便叫外头停车。

马车缓缓停了下来,靠着边儿停了。

这里虽然还是皇城,但是这一段路却是有些暗。申嬷嬷往最后那一辆马车走过去,不想才一掀帘子上了车,便被被人从后面袭击,倒在了地上。

走在最前面的马车似乎是下了命令,马车又开始走了起来。

最后这一辆马车却是在走到拐角处的时候没有跟上。王府派来的随从都是紧着第一辆主子的马车保护,黑暗中根本没有人注意最后一辆小马车。

申嬷嬷还没有完全丧失神志,她有些艰难的睁眼想要看清楚袭击她的人,却是看到了一个背着光面对着她的男人。车厢里靠在车壁上坐着的几个丫鬟早已经丧失了神志,似乎是晕了过去。

申嬷嬷张了张嘴,却是发不出声音来,最后还是抵不过晕眩的感觉失去了神志。

那名男子冷冷看着申嬷嬷,伸手将她架起抗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跳下了马车。迅速往暗处奔去。想要赶在前面的人发现之前将申嬷嬷带到别的隐秘之处,暗地里处置了,让她死不见尸体。

只是不想,他才奔进了哪家府邸的后巷。前路就被一个人给挡住了。男子一惊,小心的扛着人后退,后面又出现了一个人。前后路都被堵上,男子终于发觉出了不对。他谨慎的问:“你们是什么人?”

两名拦路的人没有说话,并两人同时攻了上来。男子才发现,这两人是穿着黑衣蒙着面的。他吃了一惊,将肩上扛着的人扔想了前面的黑衣人。从自己的衣袖中掏出了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