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这府里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心情不好。

庄王府外院,庄郡王的书房里。庄郡王正与他的得力幕僚柳居安。

外院的书房里也是烧了地龙的,庄郡王只穿了一件宝蓝色卐字文的夹袍,舒服的坐在自己的太师椅上。

柳居安束手立在书案的一侧。两人正在商议着什么。

最后柳居安笑着道:“郡王爷,这次的两江总督还有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等几个重要位置大多数还是我们的人占了上风,沈首辅那边让您稍安勿躁,等到明年开了春,会有个大大的人情送给您。”

郡王爷宣怀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说实在,宣怀的相貌还算是不错的。只是常年阴沉的目光让他看上去有些阴暗,使他遗传自宣家人的优秀容貌打了一些折扣。

“只是……”柳居安突然皱了皱眉。

郡王爷懒懒的抬眼看了他一眼,柳居安跟随他多年,对他深有了解,见状便道:“如今我们是不是也到了该下定决心的时候了?”

“这是何意?”宣怀右腿搭在了左腿上。斜靠在了太师椅上。

柳居安皱眉道:“今日朝廷下了圣旨夺了那位的爵,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年后怕是还会有一场动荡。沈阁老现如今门生遍布朝野,但是大多是文臣。手下虽然也有几个投奔而来的武将,毕竟职位都不高,尤其是北疆那一块……因先世子之故,更是犹如铁板一块,这些年来无论怎么努力,也仅仅是在外围使力。”

郡王爷听到“先世子”几个字,眼睛微微一眯。似有黑云在其中翻滚。

柳居安看了郡王爷一眼,接着道:“要想对北疆那边动手,唯有抓住根源。”

郡王爷有些阴鸷的眼神盯了柳居安一眼:“这是何意?”

柳居安微微一笑,甚至还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现在镇国将军被掺下去了,下一次轮到的人就是先世子了。”

宣怀垂了垂眸子,似是漫不经心的道:“这是连死人也不放过?”

宣怀话虽然是这么说。脸上却没有半分怒火,柳居安自然是明白他的心思的,闻言又是一笑:“只要能利用,哪里还管什么活人死人?掺的虽然是先世子,到时候被拉下马的可是一群大活人了。”

宣怀微眯着眼睛,看着案上的一个黄玉麒麟镇纸,没有言语。

柳居安接着道:“只是,郡王爷若是不早些做决断的话,怕是会被殃及池鱼。”

宣怀闻言,立即抬头,眼神尖利的朝柳居安脸上扫去。柳居安虽然微微低了头,却是面不改色。

宣怀盯了他半响,终于收回了目光。

他半响没有说话,柳居安也没有再说话。宣怀看着手中的镇纸,又像是透过镇纸在望着别处。书房里安静了下来,似乎能听到外头刮着的北风声。

半响宣怀出声道:“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柳居安低头行了一礼,正要告退,宣怀却是道:“梦成还没找到?”

柳居安闻言身子一顿,语气中终于带了一些为人父的担忧:“还没有,这孩子也不知道去哪里了,连个信也不捎回来。”

宣怀淡声道:“孩子长大了,想管也管不了了。不过他到是个成器的,你让他好好待着,他是从我府里出去的人,我以后自会提拔他。北疆以后就缺他这种心思活络的年轻人,我瞧着他将来前途必定大好。”

柳居安闻言面上十分欣喜,低头有施了一礼:“梦成能有今日,全赖郡王爷的提拔,今后也定当为郡王府鞠躬尽瘁。”

宣怀点了点头,摆手让柳居安出去了。

第二日便是大年三十,即便依旧是下着大雪,毕竟是一年一节,晚上,三娘在宣韶的搀扶下去了老王妃的寿辉堂。

郡王爷大年夜都没有回内院,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庄王府里主子本就不多,又有许多没有出席,所以这个年过得有些冷清。

郡王妃心情却是不错的样子,瞧着三娘和宣韶,脸上笑盈盈的,至于因何而高兴,那就不用拿出来说了,所以到了老王妃面前,她的高兴便收敛了许多。

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府

也许是因为心情好的缘故,郡王妃见了三娘还给了一个笑脸,至于这笑脸的真实性就不用去深究了。

三娘与宣韶都是面色不变,以前如何现在就是如何,夺爵的事情外头闹得是满城风雨,但是到了当事人身上,却是有些漫不经心了。

老王妃倒是很喜欢两人这种不以物喜的沉稳态度,也没有再就这件事情多说什么。

郡王妃却是聊着聊着就说起了大年初一进宫朝拜之事。

“往年跟着母亲都能直接去内殿见太后,母亲虽然有几年没有进宫朝贺了,不过依着我们府里的脸面,今年必也会比别人多几分便利。别的不说,对三娘这个有了身子的人,是再好不过的了。”郡王妃看着三娘笑吟吟道。

三娘没有回话,果然郡王妃突然捂住嘴,好像自己说了什么不该的话一样,有些歉意道:“哎哟,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昨日……呵呵,这样到也好,入宫见驾最然瞧着长脸,毕竟还是幸苦的。你才有了身子,将将三个月,还是在家里休息的好。毕竟还年轻嘛,以后去也是一样的。”

郡王妃说这话的时候,面上不掩同情,不过谁也看得见她眼里的那点幸灾乐祸。

宣韶失了镇国将军的职位,三娘自然也没有了镇国将军夫人的头衔。大年初一入宫朝见,是要有品级的外命妇。三娘如今是不用去了的。

郡王妃自以为自己这话能打击到三娘,给她些难看。不想三娘却是没有听见一般,只小声问着王妃的病情。老王妃也没有搭理郡王妃,将她晾在一边,只与三娘说话。郡王妃被冷落了,站在哪里十分的尴尬。

“母亲,要不要请悦容出来吃饭?”在满屋子人面前落了个没脸,郡王妃讪了半天,终于插嘴道。

老王妃这下终于给了她一眼。不过还是没有搭理她,只问三娘道:“这大过年的,悦容那边怎么办?”

三娘笑道:“礼亲王府不是派了个嬷嬷来么?虽然今日是过年,但是那古礼却是马虎不得。毕竟新年年年有。婚事却只有一次。我们虽然也想着悦容表妹,到底也不好耽误了她。等会儿祖母送一桌酒菜过去与悦容妹妹就是了。”

老王妃便没有说什么,只吩咐了张嬷嬷等会儿给姚悦容送一桌酒菜,并给她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也备上一桌好的。

郡王妃也不想在这里受闲气了,接着这个机会说要去厨房瞧瞧。

老王妃淡淡“嗯”了一声,让她去了。

郡王妃一出了老王妃的正房,就冷笑了一声。甩着帕子往外头去了。走到廊下的时候,却瞧着三娘身边的丫鬟白芷手里拿着一个小手炉子往这边来了,郡王妃不由得眼睛微微一眯。

这段日子,她没有少派人去接触这位据说是三娘身边很得信任的丫鬟,也没有让人太过小心的隐藏行踪。这丫鬟虽然没有当着她的人的面拒绝自己给她划拉的那一个大饼,也没有别的表示。久了她便有些无趣,正想着要另外找别处下手。

白芷显然也看到郡王妃了,忙束手退到一边。给郡王妃让路。

在郡王妃要经过她面前的时候,却是认不出抬眼看了一眼。郡王妃心中一动,脚步一停。转头看着白芷笑道:“你是三娘身边的白芷?这是干什么去啊?”

白芷屈身福了一福,小声道:“刚刚少夫人走的时候忘了那手炉了,奴婢便回去取了来,怕少夫人回去的时候冷。”

郡王妃亲切道:“你倒是个细心的。不过你家少夫人现在正在陪王妃说话呢,王妃房里有地龙,用不着手炉。我正要去厨房,听说你识字,便来给我炒个菜单子吧。”

白芷想了想,又墩身福了一福:“是。”

郡王妃见三娘的丫鬟被使唤动了,心中自然是高兴。让白芷跟在自己的身边,一起往厨房去了。

“我瞧着你就是个聪明伶俐的,心中十分喜欢,你放心,有机会的话我会抬举你的。”

白芷顿了顿,低头小声道:“奴婢多谢郡王妃。”

郡王妃看了白芷一眼。嘴角一勾。

等到了厨房,郡王妃看了一眼厨房递过来的菜单子,想了想,便又加了两道自己的儿子宣安喜欢的菜,把另外两道给换了下来。

不想厨房的管事却有些为难道:“这道清炖鸡孚还有开水白菜是给少夫人准备的,换下来怕是不好吧?”

郡王妃闻言脸色就是一沉,冷冷瞪想厨房的管事。厨房管事一身冷汗,却也不敢答应说换菜,让郡王妃脸色更为阴沉。最后只能忍着气道:“那就添两道菜,银子从我账上走!”

管事这才应声退下了。

郡王妃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没有当众发飙。

她自己也察觉出来了,自从她这次从佛堂里出来,外头的形势就有些不对劲了。以前自己收下干活儿的人都有些使唤不动了,就更别提那些老王妃和三娘的人了。

前些日子又收回了她管外头的账目的权利,让她在府里寸步难行。现在这全府上下只知道有个被老王妃疼到心坎儿里的少夫人,根本就没有她这个郡王妃的地位了。

郡王妃眼睛微眯,眼神有些阴冷。

她觉得自己受够了,想着上次姚悦容无意间说的那句话,或许真的到了该自己动手的时候了。

可是想着要自己要如何事成,郡王妃还是有些担心的。她自然不怕手中沾染上一两条人命,她是苦恼怎么将这件事情神不知鬼不觉的办成。让人怀疑不到她的头上。毕竟谋害婆婆的罪名太过严重,一旦被人识破,她这一条命便也要到头了。

郡王妃正想着,一旁的白芷却是说话了:“郡王妃,县主如今病好了吗?什么时候能回府?”

郡王妃飘远了的思绪又收了回来,闻言却是心情更加低落,强笑道:“要过一阵子了。”她原本也想着要借着过年的机会让惠兰回来,不想无论她怎么求,王妃都不搭理,这么想着她心里对王妃更加不满起来。

白芷笑道:“您如今当家做主,自然是想要什么时候接县主回来,就什么时候接回来。您是怕天儿冷,路上不便吧?”

郡王妃看了白芷一眼,脸色淡了一些,正想说话,外头有小丫鬟进来,说是三娘身边的白果过来了,找白芷的。

白芷忙歉意的对郡王妃告罪了一声,退了出去。

郡王妃看到白芷的背影,想了想,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婆子。那婆子会意,立即悄悄跟了出去。

白芷与白果两人站在廊下小声说话。

“白芷姐姐,可算是找到你了,你怎么来这儿了?白英姐姐正四处找您呢。”

白芷道:“我来厨房看看给少夫人准备的膳食,她最近胃口不好,许多东西一入口就吐。”

白果却是撅嘴道:“我还以为你是被郡王妃给使唤来了呢。”

白芷闻言顿了顿,岔开话题道:“你来找我有何事?”

白果却是不岔白芷转移话题:“我说白果姐姐,您可别范糊涂。如今在这庄王府,王妃面前最得脸的可不是什么郡王妃,而是我们家小姐。郡王妃也就是空又一个头衔罢了,她连府里的账目都管不了呢。听王妃身边的张嬷嬷说,等我们小姐生产之后,这府里还是要让我们小姐管。到时候郡王妃怕是又要让王妃给打发到佛堂里去了。”

白芷一愣,轻叱道:“胡说八道些什么呢。”

白果不以为意:“这又不是我说的,全府上下都知道。不让你以为王妃为何不愿意让郡王妃再接管庄子上的事情?不过是为了方便我们小姐以后接管王府罢了。郡王妃以后还是要被送到佛堂里去的,你瞧瞧现在王妃对她不冷不热的。不说别的吧,就连惠兰县主,她这个当母亲的都没有能给接回来,这还大过年呢。”

白芷垂头不语。

白果又轻笑着道:“说起来,郡王妃也挺可怜的。不过谁要她挡了我们家小姐的路呢,我们家姑爷现在刚刚被夺了爵,王妃为了给姑爷和小姐挣脸面,以后必定会狠狠压制郡王妃。说起来其实我们还是沾了郡王府的光,毕竟老王爷不在了,庄亲王府名存实亡,可是有了郡王府的颜面,即便我们这一房半个爵位也没有,外头也不敢欺凌我们这一房。说起来,郡王府也不过是为了我们这一房做了嫁衣裳,可怜郡王妃她还不知情。若是我的话,一定早就闹着要分了出去了。”

白芷皱眉:“分出去?现如今大家还算是庄王府的人,分出去成了郡王府不就矮了一节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算盘

白果嗤笑一声:“姐姐你也是个傻的。这庄亲王的爵位早就没有了,即便皇家礼遇,也不过只得一个面子情罢了,真正撑起门面的还是庄郡王。现如今我们姑爷被失了爵位,本就艰难,更是需要郡王府的支撑。小姐自己昨日还对白英姐姐感叹了一句,说好在家里还有郡王的爵位在,不然她连出门应酬的由头都没有了。你说这是不是我们沾了他们的光了?”

见白芷不说话了,白果又压低了声音道:“若是她们分出去就不一样了。郡王妃在这府上连家也当不成,分出去之后她便是堂堂正正的当家主母郡王正妃,谁也压她不住,走到哪里都要被人高看两眼。我们家小姐更是不能与她比了。”

白芷叹气道:“听你这么一说到还有些道理,不说别的,就说惠兰县主吧。现在郡王妃想接县主回来都要看王妃的脸色,若是分了出去,谁还能比她这个当母亲的更有权利照顾自己的女儿。”

“何止呢!我再告诉你一个秘密。”

“哦?还有什么秘密?”白芷似是被挑起了兴趣。

“我刚刚听老王妃院子里的姐姐说,王妃现在这么偏爱我们这一房,偏偏我们姑爷又被夺了爵位,王妃很有可能会求了老王妃让我们姑爷袭了郡王爷的爵位呢。”

“这……不可能吧?”

“啧怎么就不可能了?你可别忘了,我们姑爷的爹原本就是名正言顺的庄王府继承人。现在王妃还不让郡王这一支分出去,难保不是打着这样的主意呢。”

“可是……”

“你也甭可是了,我也是瞧着多年的姐妹情分才来提醒你的。不过刚刚我与你说的事情你可不能说出去啊,不管怎么说都是我们沾了光。要是被那边知道了,有了什么变数,那可就糟糕了!”

白芷点头:“这个我自然是明白,你放心吧。”

不远处的廊珠后面一个身影蹑手蹑脚的离开了,白芷眼神微微一偏。什么也没有说,白果悄悄吐了吐舌头。

那边郡王妃见嬷嬷回来了,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只要是有事。便将人都打发了出去,问嬷嬷刚刚听到了什么。

那位嬷嬷不敢隐瞒,忙将刚刚听到的话加油添醋的说了一遍。

郡王妃先是一呆,继而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最后却是捂着胸口站都站不稳。嬷嬷急急忙忙上前去将她扶了,这才发现郡王妃受伤冰凉,还发着斗。又看着她脸上扭曲的神色。心中明了,郡王妃这是被气到了。

“王妃你没事吧?”

郡王妃捂着胸口大声喘气,说话都有些结巴:“她们……她们竟敢……竟敢欺我至此!我,我不活了……呜呜呜呜……”说着竟捂着脸哭了起来。

那嬷嬷在一边急的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半响,等郡王妃哭够了,扭着帕子狠声道:“她们打得好算盘!我若是让她们得逞了,我就不用做人了!沾着我的便宜。还使唤我,不给我脸面,我要让她们后悔!”

白芷没有再回郡王妃这边来。只跟个小丫鬟打了一声招呼,便与白果走了。

那边,老王妃院子里,宣安从外院回来了。请了安,便老老实实的陪着老王妃说话,老王妃对他也十分和蔼。

三娘笑着瞧着说话的祖孙两人,心里有些奇怪,惠兰县主那样就算了,怎么老王妃这些年竟然也能容忍郡王妃将儿子给惯成这个德性?虽然宣安这人品格上看不出什么太大的不好,但是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与宣韶相比。宣安实在是……

这时候外头有丫鬟来报说姜氏来了。

老王妃闻言声音一顿,眉头皱了起来。

三娘忙笑着起身道:“母亲来了啊,祖母,我出去迎一迎。”

老王妃看了三娘一眼:“坐下,我这里这么多人,哪里需要你出去迎!”说着便指了一个丫鬟出去。

三娘松了一口气。她就怕老王妃不让姜氏进来。

大年夜,阖家团员的日子。若是这种场合都不让姜氏出席的话,摆明了就是将她摒弃在宣家之外了。

她之前也怕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打算让姜氏与她和宣韶一起来的。不过姜氏死活不肯,说自己不舒服,看看再说。三娘当时便想到,姜氏可能是因为害怕见到宣怀面上尴尬,三娘也不好勉强她。便想着姜氏若是实在不来的话,就借口她生病了。反正不能让人以为是老王妃不准她过来。

现在姜氏愿意出来,应该是得到消息,庄郡王今夜不会回来的缘故。

想着因为庄郡王宣怀,姜氏连自己的院子都不出,三娘心里就憋闷的很。恨不得那一家子早些滚蛋。

因为今日是过年,姜氏怕犯了忌讳,不敢穿得太清淡,便穿了一件棕绿色的褙子,外头照了一件褐色披风,圆髻上还插了一对佛头金簪。姜氏进屋后丫鬟便伺候她将披风脱了下来。

无论是棕绿色的褙子还是头饰都很普通,甚至还是过时的,但是穿在姜氏身上却依旧让人眼前一亮,有些人即便是荆钗布裙也遮掩不住满身的风华。她这个婆婆就正好是这样的女子。

三娘和宣韶起身,宣安也跟着起身。姜氏先上前去给王妃行礼,王妃今日无论是看在年节的份上还是看在宣韶和三娘的份上,都不好为难姜氏,便点了点头:“起来吧。”声音虽然淡淡的,总算也没有让姜氏难堪。

这边宣韶和三娘还有宣安也赶紧给姜氏行礼。

见礼完毕,姜氏便在下面左手边第一个位子坐下了,也不说话,只低头坐在那里。

过了许久,郡王妃回来了,看见姜氏来了,她脸上一变,原本就有些不好的脸色更加难看。她装作没有看见,对老王妃汇报厨房那边准备的差不多了,再等上一刻钟就能传饭了。

今年的年夜饭也就她们这几个人吃了。老王妃便吩咐郡王妃等一刻钟就开饭。

郡王妃应了一声,她看了坐在一边低头不言的姜氏一眼,打算往外走,不想走了两边身子却是一晃。

宣安在她旁边不远处坐着,见了忙上前扶了她:“娘,你怎么了?”扶着她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

老王妃也皱眉道:“你这是怎么了?”

郡王妃勉强笑了笑,面上有些虚弱道:“前几日受了些凉,一直就不是很舒服。这几日下雪又冷的很,刚刚在外头走了一会儿,进屋子里来就有些头晕。”

老王妃道:“既如此你就坐着歇歇吧,我让人去请大夫进府。”

郡王妃看了老王妃一眼,有些欲言又止。

老王妃皱眉:“有事就说,这副样子做什么。”

郡王妃拍了拍自己儿子的手,让他坐到旁边去,这才对老王妃道:“儿媳原本想着府里头三娘有了身子,母亲您又不能操劳,连悦容那孩子也要忙着备嫁,也只有我能站出来当家理事了。因此这几日我虽然身上不舒坦,也都咬牙挺下来了。只是现在瞧着,我这病怕是越发严重了,怕是……怕是当不好这个家了。偏偏马上就要正月了,府里的事情就更多了。母亲,您看这如何是好?”

老王妃闻言看了郡王妃半响,却是没有言语。她以为郡王妃是因为自己这段时间驳了她好几次面子,心里不舒坦,打算以退为进与她叫板。

毕竟现在整个庄王府,能管家理事的人也只有郡王妃了,她的确可以接着这个机会给自己谋些好处。

说起来,老王妃这样想也没错,毕竟依着郡王妃的性子这样做才符合她的一贯风格。

三娘再一边听了,却是低头抿了一口手中的茶,掩饰住了嘴角的笑意。抬头却是看见坐在自己身边的姜氏往她这里看了一眼。三娘冲她笑了笑,便正襟危坐起来。

“那你说说如何是好。”老王妃的声音淡淡的,听不出别的情绪,似乎在等着郡王妃开条件。

郡王妃却是看了姜氏一眼,笑容满面:“母亲,说起来您也不止我这一个儿媳妇呢。媳妇身体不好,不如让大嫂出来管家如何?”

王妃这下倒是有些惊讶了,郡王妃想要姜氏出来管家?别人不清楚,庄王府的人可都知道,郡王妃最讨厌的人就是她的亲姐姐。这下老王妃有些不知道郡王妃心里卖的什么药了。

郡王妃见老王妃沉吟不语,叹了一口气,面上更是有些气虚的样子:“媳妇若是能坚持得下去,也不会想着要麻烦大嫂。可是我今日已经晕了好几次了,实在是……媳妇也不想偷懒,等媳妇病好了,自然会接着出来管事的,还请母亲怜惜媳妇这一次。”

老王妃闻言倒是气笑了:“你这话的意思到是我刻薄了你才让你当家的?罢了,你这么一说我还真不敢使唤你了,明日开始你便好好歇着吧,府里的事情不劳你费心了。”

第五百七十三章 分府

老王妃淡淡“哼”了一声。

郡王妃却是看向了姜氏笑道:“大嫂,以后府里的事情就要劳烦你了。你支撑几日,等我病好了再接回来。”

姜氏看了郡王妃一眼没有答话。

老王妃虽然说了不让郡王妃管家,却没有说要让姜氏接管。

屋子里便静了一静。

郡王妃这时候心理却是舒坦了。原本她将姜氏拉了出来,是怕老王妃因府里没人管事,不肯放她。如今老王妃既然说了刚刚那样的话,自然是拉不下脸来再让她管家的。而老王妃对让姜氏管家却不置可否,郡王妃觉得自己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老王妃再不看重她这个儿媳妇,她在老王妃眼里也比姜氏好。好与不好,都是比出来的。

郡王妃正要再说几句话暗中刺一刺姜氏,一直坐着没有说话的三娘却是将手中的茶碗放了下来,对老王妃道:“祖母,既然郡王妃身子不舒服,那这内院还是暂时由孙媳管着吧,等郡王妃病好了孙媳在再交回去。孙媳最近身子很好,连孕吐都很少,况且如今已经过了头三个月,胎儿已经稳下来了。”

老王妃闻言皱眉,摆了摆手正要说话,郡王妃却是拿眼睛往三娘腹部一扫,捂嘴笑道:“你肚子里这个孩子到真乖巧,我怀着安儿的时候可被折腾得不行,吃饭的时候在桌前闻到肉味都要吐得天翻地覆的。倒是怀着惠兰的时候没有什么反应,胃口也特好。你这一胎莫不是……”

话虽没有说完,但是大家都知道她的意思是三娘肚子里怀的是女胎。

王妃看了她一眼道:“不是说病了吗?怎么还有那么多话?孩子健健康康的就好,哪里那么多的名堂!”

郡王妃闻言笑脸一僵。

老王妃这意思是孩子健康就好,男孩女孩都没有关系?这也太偏心了吧!

三娘看着郡王妃微微一笑,虽然只是礼貌的一笑,郡王妃却觉得那笑容里带着些挑衅,不由得忍不住“哼”了一声。

她一出声,老王妃就皱眉朝她看去,吓得她立即重重咳嗽了几声来掩饰。却更是委屈的要死,心中狠狠道这家不分也不行了,这府里哪里还有她的位置啊!

三娘道:“祖母,这管家之事……”

之事这次她还没有说完,旁边一道声音就开口打断道:“母亲,让我试试吧。”

开口的竟然是姜氏。

屋子里的人都朝她看过去了,连老王妃眼中都有些讶异。

三娘闻言却是并不意外,她刚刚故意将事情往自己身上揽,早就已经料到老王妃不会同意的,她想要的也不过就是将姜氏给推出来。

不过三娘口中却是道:“祖母不能操劳,母亲你又清静惯了……还是我管吧。我真的没事的。”

姜氏摇头,眼睛却是一直盯着坐在上头的老王妃,目光平静却也坚持。

老王妃看了她半响,又皱眉看了看三娘的肚子,终于点头道:“既然你提出要管,那便你管着吧。”郡王妃撂挑子不干,府里也只有姜氏能站出来撑门面了。

姜氏闻言起身福了福,应了一声才又坐下了。

“你对这内院的事情怕也不熟悉,我到时候会让张嬷嬷去帮你。”老王妃淡声道。

姜氏闻言低声谢过了。

就这样,庄王府的管家权落到了向来不问俗世的姜氏身上。

郡王妃在一边撇了撇嘴,虽然是她提出来的,这会儿见真让姜氏管家了心里却又有些酸。

“时候差不多了,传饭吧。”老王妃吩咐自己身后的张嬷嬷。

郡王妃身子不适,老王妃也不去指使她了。

这一顿年夜饭也就这几个主子们吃,热闹什么的还真谈不上,到底少了几分过年的气氛。

等用完了饭,大家坐着喝了一会儿茶,老王妃便道:“今日便不在一起守岁了,等会儿你们都各自回自己的院子去吧。”一屋子的病号还有孕妇,熬夜自然是不行的。

大家都应了。

又坐了会儿,大家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就,便散了。

等人都走光了,老王妃回到了自己的寝居室,坐到炕上闭目养神,一边问跪在她身前给她按摩腿脚的张嬷嬷:“你说她这次是什么意思?”

张嬷嬷一边小心的按着脉络给老王妃揉捏,一边道:“奴婢也不知道,瞧着到不像郡王妃的做派。”

老王妃睁开眼,望着虚空中的某一点,似是在思考。

张嬷嬷揉捏了一会儿便起身朝外屋去吩咐丫鬟打热水进来给老王妃泡脚,回来的时候见老王妃还是在那儿出神,便道:“您也不用想太多了,左右还有您在这儿坐镇,府里乱不起来。别人想要掀起什么风浪也是自不量力。”

老王妃回过神来,叹息了一声:“我到不怕她出什么幺蛾子,我只是腿脚不好,身体可没坏,别的大毛病也没有。太医说了就我这身体状况,还能活到七老八十的。我还能看着曾孙儿娶媳妇呢。”

张嬷嬷闻言笑了:“您说的是那,那你还想那么多做什么?放宽了心吧。”

老王妃又闭上了眼睛,在张嬷嬷以为她不想说话了,正打算去看看水来了没有,老王妃却是又开口道:“姜氏管家,你帮忙看着点儿。她没当国家,怕是要手忙脚乱一阵子了。那些管事们又有老二媳妇留下来的人,给她使绊子的事情定不会少。怎么说她也是韶儿的母亲,又事要当祖母的人了,给她些脸面吧。”

张嬷嬷忙应了,想了想又道:“只是奴婢也不能时时刻刻跟在大夫人身边看着……少夫人身边有个庄嬷嬷,以前也是宫里出来的,管家是把好手,之前少夫人掌家的时候她也出了不少力。您看要不要让庄嬷嬷也帮忙看着些?有庄嬷嬷在,正好等以后少夫人接管的时候,也能轻松一些。”

老王妃沉吟了一会儿:“这样也好,不过庄嬷嬷毕竟是三娘身边的人,你先去问问。若是三娘身边缺不了她,那也便罢了,你就将我这院子里的事情多分派些出去,劳累一些吧。”

张嬷嬷笑道:“这是奴婢分内之事,说不是劳累。”

丫鬟将热水抬了进来,老王妃便坐直了身子。张嬷嬷伺候她将较上的一双白色羊绒袜脱了,扶着她的脚泡到了热水里,一边还在水中为她按摩足底的穴位。

“说起来,奴婢都没有想到大夫人会主动求您说要管家呢。”张嬷嬷一边低头给老王妃洗脚,一边道。

老王妃淡声道:“也没有什么想不到的,女子都是为母则强。她若是这时候不站出来管,她媳妇就要受累了。第一胎,可不能有个什么好歹。”

张嬷嬷笑着应了,不再多话。

三娘宣韶还有姜氏从老王妃的院子出来之后,一起往回去。

傍晚的时候雪就停了,温度却是更低了。三娘见姜氏穿的不厚便让白芷将自己的手炉给她拿着。

姜氏正要拒绝说让她自己拿着,却见宣韶将三娘的手握在自己的手中,便将出口的话又吞了进去,接过了白芷递来的手炉。

一路上,地面,树枝还有府里的各类建筑上都铺上了一层雪,在满府的灯笼光照下,印衬得王府里十分的亮堂,尽管地上难免会有些滑,但是因为宣韶在自己身边,三娘每一步都走得十分安心。

三娘和宣韶的院子是先到的,三娘让宣韶去送姜氏,姜氏又不放心说要夫妻两人进去,她自己回去。最后还是三娘说她与宣韶一起陪着姜氏回去,再回来。

姜氏虽然不想让三娘多走路,无奈三娘却说自己想要多走走,对身体好,姜氏也只能接受他们的好意了。

一行人又陪着姜氏走到了关雎院。

“你们回去吧,我从廊下过,里头灯火通明的,什么也不怕。”到了关雎院门口,姜氏便让两人回去。

三娘和宣韶便也不再坚持,三娘道:“娘,以后要辛苦您了。”现在在私下里三娘也不喊姜氏母亲了,她喊娘。

姜氏知道三娘说的是让她管家的事情,摇头道:“娘不辛苦,你好好保重身子,别的别想太多,娘虽然没有什么用,也不能让孩子受苦。”说着便扶着彩蝶的手进去了。

三娘与宣韶一直看着她走进了正房才往回走。

宣韶将手从三娘的背后伸过去搭在她的腰间,半搂半抱着她走,三娘几乎整个身子都在宣韶的怀里了,三娘挣了几次挣不脱便也由着他了,任她脸皮再厚这时候也有些脸红。丫鬟们都低头看脚。

走到半途,半空中突然闪亮起来,接着便是五颜六色,火树银花。

“是烟花。”三娘停了步子,扯了扯宣韶的衣袖,仰着头笑道。

宣韶也跟着停步,抬头看了两眼,之后视线却一直停留在三娘的脸上。

三娘微微扬着头,眼睛笑得成了一弯月牙,红的绿的黄的紫的一系列颜色在她晶亮的瞳孔中轮番变幻,璀璨至极。

三娘看够了,转头想要与宣韶说话,却正好撞进了他墨玉一般的眼睛里,两人便这么对望着,一时都忘了说话,也不移步,一轮紫色的烟火在两人头顶的上空炸开成了扇形,接着又变成了红色,然后是紫色……

时间仿佛就要定格。

直到一阵风从侧面吹来,将树枝上的积雪吹散,落了下来,飘落了一片在三娘的脸上,沁凉的感觉让她猛然回过了神,不由得轻咳了一声,低下了头。

“相公,回去吧?”

宣韶眼中笑意更浓,揽着她往两人的院子去。

“你喜欢烟花?”

三娘笑道:“远观着便好,你不用弄回来了。里面的火药还有硫磺我现在闻多了不好。”

宣韶便没有再说什么。

两人回了院子,洗漱完毕,躺在了南炕上。外面不知哪一家还放着烟花,三娘搂着宣韶的腰,靠在他胸前,焰火依旧热闹,透过玻璃纸将两人身上也镀上了一层一层的五光十色。

“相公,一年要过去了。”三娘嘴角弯弯,笑着抬头道。

“嗯。”

“愿有生之年,每年都能与相公一起守岁。”

宣韶眉眼一动,低头看着三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