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了早膳,何氏带着相思在老太太院子外头行了一礼就步行往大房走去。

“三娘,你记住,无论如何大面上都不能错,聪明的姑娘能让不喜自己的长辈,哪怕装也要装作与自己亲近。”

第二十七章

全新的被褥,全新的帷帐,还有全新的衣衫首饰,若是孟若饴此时此刻在这里,便又要嫉妒发狂了。

相思往被子里缩了缩,愉悦的舒了口气,哪怕这里处处都很陌生,色彩也因为是在孝期很是素淡,可一想起曾经那个病重昏迷的她在这间屋子里受到了极好的照料,这才能顺利的回到二房得到重生,心底就觉着暖洋洋的。

有时候并非是自己的生身之母才能让人感受到母爱,也并非血脉相连,也同样能够感受犹如同母般的手足之情。

翻了个身,相思又想起何氏对她说的话,那样的话似乎也只有极为亲密的长辈,甚至是母亲才会如此直白的教导她。兴许上辈子的她听不进去,可是已经吃了一辈子性格上的苦楚,相思已经很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个世道,为女者苦,她们不但不能如男子般肆意洒脱,反而要被家族、名声所累,活得战战兢兢一日不得安宁。这世上只听说过《女则》《女戒》,又何曾听说过《男则》《男戒》男人为了权力财色控制女人,女人竟也以此为傲,甚至用这些枷锁锁住自己还不算,还要锁住自己的孩子后代。

只是,到底还是有路的,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过的不幸福。

世人给女人画了框框,女人哪怕走不出来也可以在框框内得到她们想要的。

相思就想做这样的女人。

“明儿开始,好好练字吧。”闭上眼睛,相思无声的说道。

练字,最是养练气的功夫。

呯——

梅姨娘铁青着脸将东西扔在地上,那手法到与孟高鹏有些许相似。

“姑娘,您可别气坏了身子。”梅姨娘身边的老嬷嬷担忧的过来说道。

梅姨娘双目充着血,咬着牙恨道:“若是让我知道是谁截了胡,我一定不会放过他!”

“哎,真是的,原本好好的事情,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就出事呢?”老嬷嬷皱着一脸橘皮,摇着头叹息。

梅姨娘冷冰冰的问道:“消息没有走漏?”

“都是家里没人的混混,这些人早些年都是从外地讨饭过来的,背景很干净。”老嬷嬷扶着梅姨娘坐下,仔细瞧了瞧窗外。

“那谁会知道,是咱们要把东西弄走,还在咱们定好的地方杀人夺财呢?”梅姨娘死活都没想通,这个主意本就是她灵机一动,想着天降连绵大雨,若是弄湿了老太太的私库,老太太必然将东西送到儿子那里,到时候她再送过去一部分,之后就算被人偷了,旁人也怀疑不了她,谁知道她不但没成,反到是丢了自己那部分!

“难道真是混混平日里吃酒让人套出来了?”老嬷嬷也很无奈。

“现在不光是这件事,衙门都上了门,死的那些人都被带走了,咱们的尾巴要是没收拾干净…”梅姨娘光是说,心里都发毛,别看老太太现在宠着她,容忍着她,甚至待她如同正经儿媳,可一旦发现这些钱是她动了脑筋才没的,那等待她的不死也要送回家去。反正儿子是孟家的子孙,她又带不走。

老嬷嬷也想的出来,忙安慰她道:“都是咱们自己人安排的,绝对没有尾巴,姑娘放心。”

梅姨娘靠在椅子上揉着眉头,喃喃道:“放心,我怎么放心!”

老嬷嬷心疼的给梅姨娘按着肩头,却听梅姨娘道:“老太太是不是闹得厉害。”

“可不么,府里人都快跟着大房的人守孝吃素了。”老嬷嬷是个爱荤的,没了口腹之欲便极为不满。

“明儿个将我库里的两个箱子给老太太抬过去。”梅姨娘闭上眼睛,忍着心痛说道。

“姑娘!”老嬷嬷手一顿,呼道。

“老太太丢了东西,还是在鹏哥儿这里丢的,要说心里没疙瘩是不可能的。虽然这么点儿东西抵不上丢的,但到底能安抚一下老太太。”梅姨娘扯了扯嘴皮道:“更何况,正房那位可是什么血都没出…”

老嬷嬷立刻就明白了,连连应下。

“当然,咱们也不能这么算了。”梅姨娘一下睁开眼睛,目光中都是火苗子,“我受了那么大的难,关氏凭什么逍遥自在!”

雨过天晴,一连好些日子都是艳阳高照,就连温度都回暖了一些,原本秋日的天气竟跟夏初一般。

相思住到大房之后,一直都很安心的在屋子里练字,大房的大姐孟辛桐最是个严苛的先生,往往一页只要有一笔不妥,就是整篇重写,这若是换了个真正九岁的娃娃,怕是早就写不下去跑出去玩儿了,可相思想要练的就是气度,所以生生忍了,老老实实受罚。到让何氏心疼不已,说了孟辛桐好多次。

因着住在大房便利,孟霍然也开始在偶尔外出的时候给相思带些小玩意,家里长姐幼妹有的,相思总有一份,甚至有时候忘了孟端方,都还记得孟相思,直让本就觉着相思居心叵测的孟端方越发闷着气,老想着从相思身上找补回来。

不知不觉,大家都熟悉了,有时候相思甚至都觉着自己应该是大房的孩子,二房那就是上辈子的事情,最好这辈子永远与她无关。

“我想着这都快入冬了,先去寺里给老爷子做场法事,捐些香油钱。然后给孩子们求个平安符…”何氏坐在食案旁,还没等孩子们与孟大老爷开始举筷,便先说了这么一句。

陈国就有入冬前给家里未成年的孩子求平安符的习惯,相传开国的时候异常艰难,老百姓都活不下去,多的是过不了冬天的幼小孩子,所以长辈都希望能够通过求平安的方式,求得孩子们安安稳稳度过每一个冬天。

孟大老爷拿起筷子,给何氏夹了口菜,才道:“是该去了,明儿让他们备车吧。”

说完,这个话题就结束了,大家食不言寝不语,只能安安静静的将晚膳用过。

待到用完了晚膳,早就按耐不住心中激动的孩子们凑到了一块儿,尤其是孟端方,这些日子在家里都快憋坏了。老爷子没去的时候,他即便年纪小,也常常与学里的小伙伴相约出游,可自从祖父没了,孟端方带着孝自然没法登别人家的门,小伙伴也不可能与他一处玩耍,这次上香,他是头一个坐不住的。

孟尘惜也是满心欢喜,她拉着相思的手道:“三姐姐肯定没去过明觉寺,那里的斋菜好吃,后头还有一片梅林,咱们可以过去逛逛。”

相思上辈子是去过明觉寺的,没想到故地重游居然是这么奇妙。

“大姐姐可是要抓紧时间去,否则日后议了亲,就出不了门了!”孟端方挤眉弄眼的说道。

孟辛桐横他一眼道:“咱们还在孝期,你说这样的话是想让人笑话?”

孟端方缩了缩脖子,垂头丧气的坐稳了身子,明明爹娘私下里都开始给长姐物色夫婿,但他们自己却偏偏不能议论,好像说了就是不合规矩,当真不公平。

旁人见状,俱都是笑,相思自然也跟着翘起了嘴角。

“你笑什么!”孟端方凶巴巴的对相思举着拳头,吓唬道:“臭丫头,再笑,我就揍你!”

谁知道还没出拳呢,自己的脑袋到被狠狠揍了,孟端方泪眼朦胧的抬头一看,咽了口唾沫,就见自家长兄就站在他身后。

“让你再欺负三娘,小心揍得你明天下不来床,就别去了。”

孟端方又惊又怒,哇呀呀叫了好几声,飞快的跑了出去。

孟霍然也不理他,只对着相思道:“明觉寺路上有一家糖葫芦,最是香甜,明儿个我买给你,这又不是荤,母亲不会说的。”

相思睁大黑亮亮的双眸,软软的到了声谢。

孟霍然只觉着浑身的毛孔都舒坦了,果然还是妹妹好,弟弟是什么鬼东西!

一夜下来,估计只有两个大孩子加上相思睡的很好,其余两个年纪较小的,起床的时候完全没有精神,早膳都没怎么吃,一上马车就忍不住靠着睡了过去。

到是相思精神极好,坐在窗口,小心的往外看。

何氏见状,到是宠溺的笑看她,并没有呵斥。

这一路,相思上辈子也是走惯的,只是这辈子再看,却觉着半是陌生半是熟悉,有些酒楼饭馆现在还没开张,有些胭脂铺子成衣店面等到相思嫁人之后却都关了门不知所踪。

心中默默对着上辈子的印象,说不出是新鲜还是怀念。

“呀!!打人啦!打人啦!快来人啊!”

马车路过一家茶馆,突然就见一人冲了出来,差点没撞到相思他们的马车,车夫赶紧避让,到让马车渐渐停了下来。

何氏过去赶紧抱住了相思,可相思还是从被风吹起的窗帘缝隙里瞧得一二。

一个穿着布衣的姑娘正扶着一个少年对一个锦衣的男子说着什么,似乎格外愤怒,至于那个锦衣男子压根不用细听,就能听见他扯着嗓子喊道:“我就打他了怎么着!你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居然我几日未见,就勾搭起了男人!”

第二十八章

何氏哪里还能让孩子们听到这些,赶紧让车夫绕开先一步走了。

相思没了热闹可以看到到也无所谓,她转头便和孟尘惜玩起了华容道,孟辛桐在旁边时不时说上两句。

何氏到是真正松了口气。若是刚刚她没看错,那个锦衣的男子便是肃宁侯府的庶长子,近来她虽然足不出户,可外头的消息没断,听说这位庶出的长子看上了个六品小官儿的女儿,整日的纠缠,到弄的人尽皆知,她原以为这个庶长子平日沉默寡言还与嫡出弟弟交好,是个好的,现在看来,庶出就是庶出,到底上不得台面。

出了闹市,马车快速的上了大道,马匹也放开了蹄子奔跑,不需多一会儿明觉寺就到了,相思还颇觉着有些遗憾,一路上车外的秋景可是不错。

何氏将孩子们从车上带下来,大的牵着小的,小的拽着大的,好似真正的一大家子出来上香,相思被何氏紧紧牵在一侧,孟尘惜又牵着她的手,孟辛桐站在孟尘惜后头被她拽着,从何氏到孟尘惜一溜儿的美人,就连山上的小和尚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咦,大哥呢?”孟端方还在迷糊,等被山上的冷风一吹,也就清醒了,旁边都是姑娘家他落个没趣,反身想找孟霍然说几句却发现长兄并不在身边。

何氏知道长子应该去寻那位肃宁侯庶长子了,便推了推幼子道:“你大哥有事儿后一步到,如今咱们当中就只有你一个男子汉,你可怕?”

孟端方立刻就挺起胸膛道:“自是不怕,母亲放心,我这一身的本事比大哥可是不查。”

孟尘惜捂着嘴依在相思身边直笑,相思也侧过头躲在孟辛桐身后窃笑。

何氏摸摸儿子的头,好笑道:“那你便头前带路吧。”

孟端方应声,扯了扯广袖就装腔作势的走在前头,何氏带着女孩子们跟在后头。

何氏是寺里的熟人,寺庙里的小和尚一见就跑了过来,领着他们进了庙门。

跪拜,进香。相思跟在大家身后很虔诚的叩拜着,她不知道为什么有人可以重来一次,有人却死后如灯灭,不过看她前世今生,她到相信天理昭昭疏而不漏,人在做天在看,终归会有报应在头上。

她前世做过坏事这辈子也没手软,所以早就做好下地狱的准备,只是人之所以是人,总归还留有一丝底线,她既然想要这辈子舒舒服服安然到老,就必然要守住这最后的底线。

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相思跪拜后许愿不是家人安康,也不是自己的因缘平顺,而是前世那个人在这辈子可以有仇报仇,康健到老,若是能娶上一房知冷知热的贤妻那就更好了。那个人生性多疑,但要是想对人好却又是绝对没有保留,如此渴望温暖又有真性情的男子,要是和上辈子那样与她厮混,当真可惜了。

“若是他能事事顺心,安然到老,信女愿折寿十年…”相思不自觉的就许愿道。

“女施主到是好些日子没见着了。”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老和尚正与何氏相谈甚欢。

何氏温柔的看了一圈孩子们,笑着道:“家里办丧,总不好出门,大师看起来比往日还要精神。”

“过奖了过奖了。”大师捋着雪白的胡须,光光的脑袋上顶着也不知道多久之前点的戒疤,“既然家中的孩子们都来,为何不让他们抽一支签?”

何氏却摇头道:“个人有命,富贵都皆有定数。若是有些事情提前让他们知晓,无论好坏都容易动摇本心,移了性情,到不如什么都不知晓,脚踏实地…命里有的便终归会得到,失去的也不会觉着可惜,且对孩子们来说未知并非恐惧,而是新鲜有趣。”

老和尚眯着眼睛点点头,不由道:“女施主大智慧。”

“不敢不敢。”何氏谦虚的低头道。

上完了香,总不能立刻就赶回去,众人等了孟霍然赶来上完了香便去了客人住的禅房,女孩子们许久不出门,盼的就是寺庙的美食,寺庙后头的美景。

孟尘惜本就是个喜欢游记,贪爱自然的人,兴许旁的事情她能乖乖坐上一天,让人觉着无趣。可对于那片梅林她是心悦已久,自然是坐不住了。

何氏也不拘着孩子们,她让孟霍然陪着孟尘惜一同去看梅花,到是相思,原本还想歇歇,却被硬拉着一道去了。

两个女孩子跟在孟霍然身后,嘀嘀咕咕说着孩子们之间自己的悄悄话,泛黄的落叶一片片掉在地上,她们的绣鞋从上头踩过发出咯吱咯吱碎裂的声音。

孟霍然从小厮手里拿过两支糖葫芦,给两个女孩子一人一支,笑着道:“别告诉端方,他吃这个没个数,甜了该坏牙了。”

小厮兴贵偷偷撇撇嘴,明明是少爷出门只记得给两个妹妹带糖葫芦,到把小少爷给忘记了,这会子到是冠冕堂皇的说上这话。

相思与尘惜可管不了端方,让丫头取了上头套好的皮纸,一口咬在红色的果子上,咬着嘎嘣脆,酸酸甜甜不用说就知道多好吃。

孟霍然只见着相思那红嫩嫩的小唇瓣被糖汁洗得水滑发亮,一双大眼透露出满足的笑意,此时只觉拿什么给这个妹妹都是值得的。

“这是定安伯府的大郎?”

孟霍然立刻回过神来,一眼便见迎面来了好些人,打头的是一高贵的夫人,还是熟人。

“原是夫人,到是小子眼拙,还请夫人不要见怪。”

那夫人看起来三十来岁,应是与何氏差不多大,只那头上戴的身上穿的,相思只消一眼,便能知道她的地位不凡,绝对在何氏之上。

“你何必客气,你与承硕小时候便一起玩耍,只是大了才有些生疏。这感情啊,只有越处才会越深,日后可要常来常往。”那夫人很是亲近的说道。

孟霍然有些惶恐的躬身道:“夫人说的极是。”

那夫人又见孟霍然身后两个小丫头,忍不住咦了一声,问道:“我记得你只有一个胞妹,另外一个是…”

孟霍然急忙解释道:“这是我幼妹五娘,这是我叔叔家的闺女三娘,我母亲很稀罕她,近来都住在我们府上。”

那夫人一听是孟家二房的女儿,目光就带着探究,不过很快就转头道:“是你母亲稀罕的,定然是个乖巧的好孩子,可惜咱们将军府里女孩子太少,日后有机会大郎就带着妹妹们来将军府上游玩,我会劝着你们母亲答应的。”

“那就多谢夫人了。”孟霍然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那夫人又看了相思一眼,只觉着她落落大方并不畏缩,便知道定不会是庶出,再看她虽是低眉顺目然脊骨挺直只是虚弯,心里到有了点点喜欢,也难怪何氏会接到身边来。

“我最喜欢你家大姐,那一手的绣活,前些日子郡王妃见着我还说来着,有时间让她去我那儿坐坐。”说完这话,贵夫人就带着一群人走了。

相思站在原地,还能听见有人对那贵夫人道:“小郡主说是今儿来明觉寺,也不知道去哪里了,郡王妃已经派人去寻了。”

“那是大姐要议亲的人家。”孟尘惜小大人似的凑在相思耳边道。

“是谁家啊?”相思好奇道。

“镇国将军府。”孟尘惜努努嘴道:“刚刚和大哥说话的,是他们家夫人,说不定将来会是大姐的婆婆。”

“小丫头片子,知道的到不少,回去别胡说啊!”孟霍然想想,又威胁道:“要是你乱说,下次就不带你来了。”

孟尘惜绷着脸,侧到一旁,算是懒得理他。

相思再次望向那几乎消失的人群,孟尘惜说的没错,刚刚那位还真是大姐未来的婆婆。镇国将军府并非是普通的将军府,甚至将军都不是一般的武将,而是宗室。

陈国的皇帝并不是那么多疑残暴,兄弟之间也多有活着寿终就寝的,那子嗣当然也就不少。像是镇国将军已经分家了几代,从最初的王爷分成了将军,待到大姐的夫婿成亲分出去,便连镇国将军都不是了,只能混个辅国将军,日后一代代的分家,直到宗室连个爵位都没有了。不过这与相思也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看来,今儿求平安符的人也不少。”孟霍然不看错眼,就怕两个小丫头走丢。

“若不是母亲身边的小丫头提醒着,母亲还不一定记得来呢…”孟尘惜透露道。

“我也以为母亲心血来潮。”孟霍然摸摸妹妹的发髻笑道。

三人一路说笑进了梅花林,相思忍不住抬起头看着那些含苞待放的花枝,待到冬至前来,风雪弥漫之时,也只有这欺霜傲雪的梅花可以一枝独秀了。

“那个…那是不是二哥!”孟尘惜说完,就急着跟了上去。

孟霍然没看清楚,但又不能丢下妹妹,所以也跟着跑了。

相思无奈,迈着小短腿紧紧跟在两人身后跑了起来,心中大骂孟端方不受管教,回去非和大伯告状不可。

第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