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睛是不是也看不见?”

“新生儿都是这样。”陈戎说:“别胡思乱想,耳朵的事,过段时间再去检查。”

陈真看着熟睡的弟弟,沉默不语。

北京的秋天黄叶满地,窗外一片萧瑟,从此陈真人生的任务,除了学琴,练琴,补习班,学法术之外,又多了一项——照顾弟弟。还必须把头发剪成寸头,以免被陈朗扯住。

陈戎朝陈真说:“看,你弟弟在朝你说话。”

陈真在给陈朗换尿布的时候,小陈朗的手漫无目的地挥了挥,抓住了陈真的小手指。

陈真一直以为这个小东西活不了太久,新生儿听力初筛,筛出先天耳聋,后面又发现先天失明。但它仿佛带着母亲临死前强大的,坚韧的生命力,活下来了。

陈戎想尽一切办法,却终究无法解决小陈朗先天的毛病,陈真小心地路过客厅,看到父亲在家里踱步,自言自语。

“哪怕能听见,或者是看见都好。”陈戎喃喃道:“否则怎么和外界接触呢…真儿?”

陈戎听到声响,陈真马上站到一旁,手背在身后。

“手里拿的什么?”陈戎问。

陈真摇头,陈戎说:“拿出来。”

陈真退后些许,陈戎走上前去,陈真只得把手里的东西拿出来——那是母亲生前穿过的一件外套。

“拿外套做什么?”陈戎说。

“弟弟不舒服。”陈真说:“一直动,还叫,睡不着。”

陈戎没有再说,陈真拿着外套走了,用它包裹着小陈朗,陈朗渐渐地睡着了。

半夜,卧室里,十二岁的陈真抱着母亲的外套,侧躺在床上,哽咽流泪。

太阳依旧升起,冬日茫茫,北京全城大雪,一片苍白。

“喂!陈真!”同学喊道:“打桌球去吧!”

“不去。”陈真一边肩膀上挎着包,说:“回家有事。”

“走吧。”

“不去。”

“你这几天干嘛了,一放学就往家里跑。”

陈真什么也没说,上了路边等着接他放学的车,回到家里,听到两个保姆小声议论。

“这小孩太可怜了…还不如没被生下来…哎…”

陈真从保姆面前走过去,保姆马上不说话了,他把书包扔到一旁,看见弟弟张着嘴,发出嘶哑的,啊啊的叫声,像只枯巢里等着被喂食的,可怜的雏鸟。

手小,脚小,嘴巴也很小,一切都这么小,陈真用手指摸了摸弟弟的牙龈,似乎长出牙齿了。

陈朗两只手抱住了哥哥的食指,安静下来。

深夜里,陈真困得要死,陈朗又开始叫了,陈真检查过尿布没有问题,也刚喂过奶,不知道在叫什么,陈真一边赶作业,一边摇陈朗的婴儿床,陈朗却叫个不停。

那叫声听起来毫无意义,只是啊——啊——的,声音很小,一阵一阵,就像幼猫的叫声一样。陈真开始以为婴儿都是这么发声的,但逐渐发现,陈朗似乎是在用这种方式哭。

陈真只得抱起陈朗,到处走动,唱歌。陈朗一被抱起来,就不叫了,乖乖地趴在陈真的肩膀上。

其实让他这么叫也没什么,嗓子又不会叫哑,毕竟不是大哭大闹,也不烦。陈真心想,但是陈朗一叫,自己就坐不住。

“没有办法。”周茂国的声音在客厅里说。

陈戎长叹一声,周茂国说:“可怜了兄弟俩。”

陈真抱着弟弟,从虚掩着的门外朝内看了一眼,陈戎走过来,关上了门,陈真看看肩上趴着的弟弟。

陈真初中毕业后,进了一个离家有点远的高中,依旧重复着他家——学校的生活。

“陈真。”一个同学说:“放学去北海滑冰吧?”

“不去。”陈真答道:“有事要回家。”

“你爸管得这么严啊。”同学又道。

陈真摆摆手,说:“改天吧。”

“改天改天。”别人哭笑不得道:“这都改多少次了。”

陈真只是笑笑,不说话,围上围巾,上了等在校门口接送的车。

陈真回到家,换鞋,看到陈朗扶着沙发扶手,正在一步一步的挪动。

“哟。”陈真说:“找什么呢?”

陈朗挪到沙发另一边去,伸手去够电话听筒。

“心情好吗?”陈真问,过去把听筒交给他,小陈朗一感觉到陈真回来,就马上不要听筒了,抓着陈真的手,死活不放,陈真连衣服还没换,无可奈何,只得把他抱起来。

陈真有时候很郁闷,父亲工作忙不在家,只得自己去照看,几次想交给保姆不管了,却常常看到保姆在忙活,陈朗太小,两岁多刚学会走路,还费了好大的劲,陈真一不看着,陈朗不是打坏东西就是摔跤。

做作业的时候,陈真还得背着陈朗,背一会换成抱着,再不行就在床上支个小桌子,让陈朗在自己旁边爬来爬去。只要陈真在身边,陈朗就会渐渐地安静下来,有时候甚至还可以稍微离开陈真身边一点,找点事情,自娱自乐一番。

春天来了,陈朗四岁那年,北京的春天气候很好。

陈真破例带了学校辩论队的队友回家,准备辩论赛的稿子,两男两女,陈真是队长,负责自由人与结辩。

“哈喽。”

“你好——”

“你好呀。”

“这是我弟弟。”陈真说:“陈朗。”

陈朗正在客厅里乱抓东西,队友们进来了,陈朗感觉到地上的震动,拍了拍桌子。

“他听不见也看不见。”陈真有点忐忑地朝几个队友说。

“哦——”

陈真不想告诉同学们自己家里的事,父亲是驱魔师,这职业本来就不能在世俗社会面前曝光。陈朗又先天三失,一旦班上的同学知道了,马上就会传来传去开始议论。无论是同情还是理解,陈真都不想自己成为同龄人口中的谈资。

“先来准备稿子吧。”陈真说:“晚上在我家吃饭。”

“你弟弟长得真可爱。”队友说。

陈真说:“不要抱他,他不大喜欢被陌生人抱,会紧张,偶尔会攻击人。”

队友们点头,围观了陈朗一会,有人问:“陈真,你不告诉你弟弟你回来了吗?”

“先…不管他吧。”陈真事情多得很,没空陪陈朗,说:“待会再说,我一碰到他,他就让我抱,太粘人了,来,现在开始。”

大家嗯了声,陈朗在他们回来前正在抓东西,现在站着不动了,似乎在感觉哥哥的存在,大家尽量避免惊动他,轻手轻脚地从客厅里过去。

“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陈真翻了下稿子,开始准备辩题。

队友们时不时探头张望,见外面陈朗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沙发上。

陈真无意一瞥,瞥见四岁的陈朗静静地坐着。

“继续。”陈真说:“不用那么小声,他听不见。”

模拟进行到一半,外面传来声响,大家都吓了一跳。

陈真家里的沙发桌子都用防撞材料包裹起来了,地上也是地毯,倒不是太紧张。

“你弟弟摔倒了。”队友说。

陈朗把茶几上的木头杯子打翻下来了,自己也摔倒在地上。

陈真示意先不要去扶,观察了一会,朝队友们说:“他一般自己会站起来。”

小陈朗张嘴叫了几声,没有得到回应,陈真有点疑惑,过了好一会,陈朗果然自己站起来了,于是陈真和辩友们便不管陈朗了。

“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世界就是人眼中的样子…”队友说到一半,注意到陈朗正在抓一个玩具,笑道:“你弟弟喜欢什么?”

陈朗抱着个木雕玩。

陈真抬头看了一眼,说:“他喜欢有花纹的东西,由此可见,美是一种主观感受。”

众人笑,片刻后,小陈朗朝着陈真所在的地方慢慢地爬过来,大家自动自觉地抬起脚,让他从桌子下爬过去,陈朗爬了几个来回,最后坐在桌子下,不动了。

陈真试着放下脚,小陈朗马上抱住了陈真的脚。

陈真只好把他抱起来,小陈朗开始捣乱,一会动一下,还会把手塞进陈真嘴里去,弄得陈真没法说话,最后陈真说:“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大家开始吃饭,陈真给陈朗喂饭吃,陈朗又把碗打翻了。陈真忙朝队友们道歉,擦桌子,说:“他偶尔会有点不舒服,季节变化的原因。”

当天送走队友,陈真背着陈朗,朝朋友们告罪道别,大家纷纷表示没关系,还觉得陈朗挺萌的。晚上,陈真看见陈朗自己坐在床上,孤零零的,心里觉得有点难受。

“听到了吗,他们夸你是小帅哥。”陈真道:“说你长得比哥哥还帅呢。”

小陈朗只是坐着,没有任何回应。

陈真有时候心想,陈朗算是人吗?他的基因是人,却没有任何人类世界的认识,在他的精神中,世界一片漆黑,没有过往也没有将来,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他有时候很好奇,三失人群脑海中想的都是什么?

他们的思想世界里,那个永无止境的黑暗,会随着他们的触觉感知外界,而具备着精神的波澜吗?

陈真知道陈朗能区分自己与陌生人,也许是靠气味,却已经不大认识父亲了。

陈戎殉职那天,北京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陈真一身黑西装,抱着同样穿一身黑衣服的陈朗。

来吊唁的人很多,陈真挨个朝他们打招呼,表示感谢,送父亲进焚化炉时,陈真把五岁的弟弟放下来,陈朗难得的很听话。

“跪下来。”陈真小声说,摸了摸陈朗的膝盖,示意他跪在地上。

两人面朝送进焚化炉的棺木跪着,陈朗又朝陈真身上爬,要抱。

陈真眼睛通红,几次让陈朗跪好,陈朗只是十分不安,陈真使劲把他朝地上一杵,带着哭腔,大声道:“跪好!爸爸死了!”

陈朗感觉到了,吓了一跳,不停地喘气,全身发抖,脸上现出彷徨的表情。

“磕头。”陈真忍着哭声,说:“小朗,给爸爸磕头。”

陈朗跪在地上,不知所措,陈真按了按他的头,让他伏身,陈朗不敢动,陈真在一旁磕头。

当天夜里,陈真抱着陈朗,凑在他的头发前,哽咽不止。

“你想爸爸吗?”陈真难过地说:“你不认识他,对吗?”

陈朗伸出手,漫无目的地抓了抓,陈真拉起他的手,按在自己的脸上,抱着陈朗埋头痛哭。

“你想妈妈吗?”陈真道:“小朗?”

陈朗把陈真的鼻涕眼泪抹开,抹了陈真一脸,陈真哭着哭着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又难过地哭了很久,足足一夜,天亮时,才在沙发上睡着了。

又一天,房间里,陈真盘膝坐在地上,燃起心灯,黑暗一瞬间为之飘散。

符文绕着陈真身周旋转,光芒之中,出现了一只魂兽模糊的轮廓。

“小朗?”陈真说:“你看得见我吗?”

七岁的陈朗坐在陈真的对面,不安地动了动,心灯的光芒照耀了两兄弟的灵魂。

陈朗的七魄形态浮现,成为七个灵魂符文,具象化为脉轮,在身前旋转。

陈真的中枢魄化为一只闪光的貂,伸出爪子,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去触碰陈朗的中枢魄。

就在魂兽触及陈朗脉轮的一瞬间,嗡然巨响,两兄弟的灵魂里,出现了一道大闪光。

陈真终于看到了弟弟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具象化为各种古怪的符号,犹如奇形怪状的简笔画线条,就像海洋一般,而在海洋的最中心处,有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的雕塑。

雕塑犹如一座伟岸的图腾,高高屹立着。所有杂乱的印象都围绕着它起伏,旋转,作不规则的运动。

它像是人的形象,有人的特征,又并非形象化的人。

就像现代艺术里表现出的,用支离破碎的构图拼合成的,概念化的“人”。

他由线,点与面组成,歪歪扭扭地矗立于陈朗的内心最深处。

他理所当然地存在于此,指引着思想的世界,支撑着这混沌的星河。

他发着光,照亮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印象海洋。

——未完待续——

第122章 星河如覆(二)

【哥哥。】

陈真握着陈朗的手,在他的手掌里打了个勾。

陈朗逐渐地学会了“语言”,最开始时非常费力,陈真要进入他的灵魂里一整天,才能教给他一个盲文单字,过度使用心灯,令他的身体非常虚弱。

【小朗。】

到得后来,陈朗的学习速度逐渐快了起来,从【你】【我】【哥哥】到【我要喝水】以及三百个基础词意的表达,花了两年又三个月。

接着直到掌握盲文单字的所有词汇,陈朗只花了半年,学会盲文之后,陈朗开始在家里读书,而陈真也要去读完他中断的大学了。

陈朗已经能和陈真交流,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虽然他看着陈朗,还是会常常地想,如果有一天,陈朗能听见或是看见,该有多好。

陈真睡觉的时候,好几次梦见陈朗复明了,变得和普通的孩子一样,然而醒来以后,看见的还是陈朗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摸他的盲文。

【今天心情好吗?】陈真笑着在陈朗的手里写字。

陈朗点了几下,用盲文回答:【好。】

【表达尽量用汉字。】陈真说:【少用盲文,用汉字有助于你和别人交流。】【好的。】陈朗回答。

【我去给你热汤,我们吃饭。】陈真表达道。

陈朗点了点头。

【不要动它。】陈真发现陈朗进来了,在厨房的桌上摸来摸去,马上把刀拿走,递给他一棵菜,陈朗摸了一会,陈真让他摘菜,两兄弟做好饭。陈朗对陈真的依赖渐渐没那么厉害了,陈真也得以认真读书,偶尔听到陈朗在客厅里找东西的声音,便探头看看,笑笑。

那两年里,幻化出中枢魄,损害了陈真的灵魂,他不得不尽量减少使用心灯,但有时候他仍然会用心灯去看一下陈朗的内心。

陈朗的心里,那尊神祗一般的雕像还在那里,从未有过改变,精神世界也渐渐出现了不一样的内容,原先杂乱无章的,浩瀚的线条印象已经逐渐转化为盲文,夹杂着大量的汉字。

没有色彩,只有一些几何图形,与朦胧印象一般的图案。

如果弟弟能看见就好了,陈真有时候想想,觉得人总是贪心的,有了这个就贪得无厌地想要那个,总是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