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不少老匠人愿意告诉她,那些合成后的碎片其实可以继续分离,连办法都会教给她。

香茅子回去就又开始制作新的符阵,她在坊市采购各种火种和工具,在萑丘楼又搭建了几个大大小小的溶解分离炉,每天分化的各种金属锭子就有上百个。

而这所有的劳作,都为她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一个月过去了,香茅子挥捶的动作越来越标准,那块蓝晶石逐渐成了薄薄的一层纱状。

而她的修为也在不断的精进中。

最最关键的是,萑丘楼让她搬空了一大半儿,而除了吞吞吃掉的部分,她自己竟然进账了十枚灵石——上品!

香茅子,真的发达了。

章节119:第三境,舌窍开

香茅子每天都要鸣器坊抡锤打铁。

抡锤,无论这个锤法的名字有多好听,实在不是个雅致的活计。

最开始山河社的小伙伴还轮流要求跟着过来看看。

香茅子也不藏私,过来就过来,她都欢迎。

女孩子们只瞅了一眼,就挂着呵呵的哭笑不得表情,去隔壁宝华坊逛街去了。

男孩子们有不服气的,也要抡锤试试。因为他们觉得香茅子这么做一定是对修行有好处的。

香茅子乐呵呵的把自己手里的锤子递给他们,随意敲。

好一点的论了上百下,差一点的论了几十下就住手了。胳膊疼。

很多人问香茅子为什么能坚持下来?

香茅子就说,因为泼风锤似乎跟立仪剑能相互印证。

立仪剑依旧是他们每日晨起后的第一项重点练习的剑法。如今衣师已经讲完了所有的招式,依然是每隔十日来个大家纠正一次。但是到了后期,更多的是讲述练剑时候的体悟。

这就是大宗门的好处了。

不仅同学之间能相互交流,授业的老师还亲自讲述练剑时候的体悟,以及不同阶段带来的进境。

散修们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往往都是自己拿了剑谱练习,囫囵吞枣不说,更多的是徒有其形。关键过程中的重点、内劲和气机的调整全都靠自己摸索。甚至有的干脆练错的都有。

现在云瑶小筑的学徒们大都能完整的将立仪剑的整体招式打出来。

十天一次的剑术检阅课程上,大家整齐的摆出姿态,齐刷刷的挥舞长剑,真的煞有其势,很好看的。

不过这其中的个人所得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的人只能拿着长剑摆姿势,动作倒是完全对了,可是跟剑没有什么感应,完全是花架子。假如把昆仑剑坞出品的精品长剑换成烧火棍,估计也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衣师并不对她们有太多的要求,对于迟迟不能感悟剑意和剑势的人,他也只是纠正动作。

毕竟,这里是昆仑的外院,只要学会了立仪剑的剑招,起手式,就不算给昆仑丢脸了。

而其余大部分人,都是有些上进心的。有些同学为了能早日领悟剑意,毫不夸张的说,甚至连睡觉都抱着剑。

这部分人的剑,跟“花架子”们不一样。

渐渐的,他们在熟悉剑招之后,把灵气和剑招融合在一起。使剑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

当有些小伙伴到达了易脉之后,甚至隐隐能察觉出来,灵气暴走之时剑身里面也有隐隐跳动扩张的脉络之感。

这就是人剑逐渐合一的境界。

到了这个地步,灵气在剑身上游走的时候,就隐隐的有一种催发的气感。

当灵气终于能从剑尖处破障而出,这就是剑气!

剑感易得,而剑气难寻。

这是因为厚积薄发的缘故,没有扎实的功底,没有强大的灵脉和灵力储备,是无法挥发剑气的。

所以衣师跟大家说不要急,只要有了剑感,当实力逐渐提高的时候,剑气都会有的。

这又是宗门和散修的不同之处。

很多散修们喜欢追求剑气,比如剑气的数量,剑气的强度,或者剑气的犀利程度。于是忙着去修炼操控灵脉,甚至可以把催发剑气的几道灵脉用药物逼成狭窄的。

这样很快,剑气就会有一种凌厉的杀意。

可昆仑一直强调厚积薄发。

最开始软绵绵的剑意不怕的、不要急。后面只能发出短短的剑气也不要急。当人的整体实力提高了,后面的剑气就会如山岳倒倾、排山倒海一样碾压过来。

在魂寰百层灵霄塔的擂台上,十层以下往往是散修天下,罕见门派子弟。因为炼气初阶的门派弟子,多是外门或者外院的,基础浑厚而旁门兼收,大家的杀伤力往往比不上追求低端杀伤力的散修。

但是当过了炼气九阶抱朴境之后,散修们就是拍马坐云舟,都追不上宗门子弟们。

所谓厚积薄发就是如此。

到了抱朴境之后,灵力储备稳定而心境锤炼扎实。部分宗门子弟都开始冲击筑基了。就算资质奇差的弟子,筑基无望,这个时候再开始挑选适合自己的五行功法,也都是一通百通。

因为根基牢固,他们往往三五年,就能融会贯通各种杀招。

此刻门派子弟们再上魂寰灵霄塔,一天就能打完十层擂台,秒杀所有散修,然后直接一路冲到三十层左右,才开始徘徊。

宗门的庞大和可怕,就在于此。

不是散修们不懂这个道理,而是他们没有这个资源。

比如云瑶小筑这样的昆仑外院,在大陆廿二州里,有数百个存在。小型的别院有弟子几十人,大型的别院书院数百人也有。

这些外院,无论是老师、灵脉、传送阵、灵田、灵谷、符箓、书阁、灵禽灵兽培育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而大门派靠的是各种秘境资源的垄断,灵脉矿坑的统治,外加庞大的人才储备,这才能运转开。

小门派别说没有灵脉灵矿的资源,单单就人才储备一项就不可能。每个人都忙于修行和探索秘境寻找资源,怎么会有人去教导子弟?!大门派靠的是任务和轮岗,小门派和世家们则只能是父子师徒口口相授。

到了资源更加贫瘠的散修那里,要练功,要种植,要做买卖换取灵石、还要找资源去顿悟。所有门派子弟完全不用考虑的衣食住行功法田地技能心法交流这些问题,门派都会统一安排好。越是大门派,资源越丰厚。可散修们却都要自己苦苦去购买交换。

这些现实,才是逼迫他们不得不急功近利的根本原因。

宗门,即是势力。

天道求存,无非借势。

香茅子每日勤奋的抡锤,从无间断。她的韧性赢得了封长史的认同,炼器师最重要的不是悟性,而是韧性。再好的炼器师的苗子,如果没有这股执着的韧性,那他的天赋也会成为水月镜花。

香茅子是所有同学中剑气突破最早的一个,但是因为根骨的问题,她后续的剑气生成一直比较荏弱。

衣师表扬了她,并叮嘱她不要急,一气将基础夯实再说。

每次都会重点校正她细微的动作和对剑意的领悟。

逐渐的,香茅子从每次的挥剑中,都开始体验到了剑意凝结的那种感觉。剑意,就是将意志力凝聚到剑气的过程。

有了剑意的剑气,方能够做到随心而发,收控自如。

当香茅子坚持挥锤之后,她觉得自己进步最大的就是灵脉拓展的强度,因为锤子带来的震动和灵力输送,每一次都是对经脉的一次锤炼。

随着蓝蔟晶不断的变扁,香茅子的经脉越来越强悍。而当她的经脉重新变得粗壮而强大之时,她练剑的时候,剑身隐隐会带来了风雷之声。

风雷之声,越来越小,而伴随每次劈刺的时候,剑刃的最前端,仿佛凝聚了一个气旋。

这个气旋只有香茅子自己能感受到,它正在不断的旋转变大。

在一个月后的授剑课程上,香茅子脚踏禹步,挥舞着长剑进行劈刺,那个剑尖的气旋越来越大。

衣师发现了这个气机。

他安静的站在旁边,慢慢低调的将周围的人引导到一旁,把位置留给了香茅子。

而沉浸在剑气凝聚中的香茅子,完全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风雷之声渐渐响起,然后随着剑身波动越来越平稳,灵气气团的凝聚越来越强大,此时,风雷之声逐渐消隐。

可周围的灵力压感却越来越强。

剑舞越来越快,最终到了最后一式,剑劈山岳,举剑向天而后之劈而下!

灵气仿佛终于到达了一个瓶颈,香茅子舌绽春雷般,忍不住大喝一声,“开!”

“咔嚓”一声,宛如惊雷在半空中炸裂开来。

伴随这个剑气霹雳,香茅子的剑气将面前的石板直接劈开了长达一丈有余的深深裂痕。

幸亏这个时候,衣师已经将周围的同学都拢到一起,并在周围布置了一个小小的防护罩。

所以除了青石板地面,再也没有其他的损伤。

这是香茅子剑气的第二个阶段,剑芒外放。

而香茅子本人则在大喝一声后,进入了响窍的第三境,“舌窍”开!

香茅子无视周围地块的裂痕,踩着禹步,进行了最后的收势,长剑反转立在身后,左手二指平伸,从身前划过,在胸口正位回归至丹田本位。

青衣少女,凝眉正气,反手持剑,翩若惊鸿。

这一刻,大家都觉得香茅子帅气极了,跟那些在景云榜上传说中的仙子,好像好像的!

啪!啪!啪!衣师轻轻鼓掌。

“不错,这么快就领悟了剑芒吞吐之境,你的根基打的很扎实啊。”衣师微笑着表扬了香茅子。

香茅子这个时候,又有点不好意思,小脸微微涨红了一点,没有说话。

“你现在的境界怎么样?”衣师问。

香茅子喘息未平,却忽然觉得嘴巴里有点苦苦的,似乎唾液都有点苦涩的味道,她苦着脸摇头。

衣师见她不回答,就走过去,轻轻将手里的一道灵气丢到香茅子身上,灵气在香茅子的身上碰了一下才反弹开去,“响窍境?!”

衣师被香茅子的境界给惊讶了一下,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批学徒是去年升仙路走上来了,这才堪堪一年的时间,竟然有人进到第五境。

如果没有大的机缘,那这个学徒的晋升速度,几乎要跟内门弟子一样了。

然后衣行歌就看到了香茅子苦着脸摇头的表情,忽然悟了。他从乾坤袋里掏出一个青瓷瓶,交给香茅子,示意她打开吃一粒。

香茅子嘴巴的苦味越来越重,简直不能忍受。

见衣师给了她一个瓶子,就急忙接过来,匆匆拔掉瓶塞,从里面倒出一粒姜黄色、比黄豆略大的丹药。

立刻塞进嘴巴。

入口生津,甜丝丝的味道在嘴巴里弥漫开来。瞬间化成一股股浓郁的灵力,在周围灵窍慢慢弥散。

那股甜味不仅仅在嘴巴里,甚至填充到了鼻窍,耳窍以及顺着喉咙一直滑到肚脐里面。

香甜又不腻,滋味特别特别好。

香茅子又吞了几口口水,却都是这种浅浅的香甜的滋味。

她惊讶的看着衣师,衣师微微一笑,“这瓶辟谷丹里还有几十粒,是下品的辟谷丹,都送与你了。”

香茅子连忙躬身感谢,“谢衣师。”

衣师说,“你这悟性真是非凡,如果我没记错,你们这批学徒进入小筑才一年吧。”

香茅子盘算了一下,“一年零两个月。”

衣师点点头,“才这么短的时间,所谓一年五境,前途无量。你如今修炼到响窍境,连舌窍都开了,这速度比内门弟子也不差什么了。如果将来你能进入外门,希望你能进入剑魂或者剑鸣等以剑修为主的剑坞。”

香茅子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他们这群外院弟子,对昆仑外门其实并不是很了解。

衣师见他们都听不懂,就多说了几句,“昆仑外门,号称九百九十九剑坞,以坞为名,其实是各有师门传承。每个剑坞,都有一位金丹长老坐镇。昆仑剑坞,其实也代表了昆仑最庞大的势力范围。”

“昆仑山,万剑冢。九百九十九,剑坞纵横呈。故而昆仑所在州郡,又被尊为剑州。”衣行歌缓缓的说。

大家伴随着他的描述,遥想着昆仑剑坞庞大而恢弘的剑坞,觉得将来无论如何都要去剑州亲自看看,那千坞成州的剑州风光。

衣师见他们都向往的不得了,就笑着说,“剑州的剑坞的名字,必须带一个剑字,这里面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比如有的剑坞叫做剑魂,有的叫剑鸣,这种剑字在前面的剑坞,都是以剑修为主的剑坞。而其他类似叫做论剑、云剑、润剑、合剑等剑坞,却并非以剑修为主了。”

“那是做什么的?”有同学追问。

“自然是周围的辅助功法为主了。昆仑这么大的门派,光靠剑修打打杀杀是不够的。比如炼丹制符、比如五行功法、比如炼器、比如拍卖经营,这些也都需要有人来经营,也需要培养专门的人才。那么这类的剑坞的名字,则是剑字在后的了。”

衣师这么一解释,大家就立刻听懂了,纷纷点头大悟。

衣师对香茅子的期许很高,“你在练剑上别有天赋,小小年纪已经剑芒吞吐,将来一定要以剑为主,不要自误。切切。”

这是衣行歌的一番苦心,不忍一个好苗子被其他的杂学耽搁,昆仑毕竟还是天下剑门宗师,各种资源,也多向剑修倾斜的。

香茅子牢记衣师的嘱托,认真点点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按照您的嘱咐去做的。”

衣师伸手轻轻拍了一下她的小发髻,“嗯,我在云浮峰上等你。”说罢结束了本次授课,翩然御剑离去。

姿态潇洒之极。

这,是极大的期许之意了。

而随着此次授课的完毕,第二次考核,也即将来临了。

——作者有话说——

抱歉,昨天其实18点多就更新了,可是后台卡了。技术小哥和编辑妹子加班到23点多才解决问题。真是不好意思,一般我微博会发通知,如果没等到,也请大家见谅哈。

章节120:想得美,做得肥

即将进入到第二次考核,一股巨大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在小筑上方笼罩。

上次两个同学离开的阴影还在大家的记忆中不曾消散。如果有不少同学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补考及格的。

对于这次的考核,每个人都严阵以待。

一时间,连去仙灵通闻打探消息的人都少了,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的跟自己的功课死磕。

除了,香茅子。

香茅子的课程基础极其扎实,她甚至还有点难以理解:这都快考试了,你们着急还有什么用。

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村子里有人并不是初一十五的去仙祝那里供奉,只是当自己有了急难之事,才会拎着一些供果和点心去求神仙保佑。

大家就笑话这样的人不诚心,“平时不拜神,临时抱神脚。”说的就是这种懒人。香茅子觉得自己这些同学,就是临时抱仙脚的人。

所以香茅子无私的把自己的笔记分享出去,她自己依然每日里按时去鸣器坊抡锤。

香茅子如今对抡锤的已经有点上瘾了。

一来这个东西实实在在的打熬她的身体,让她经脉每次通过抡锤强劲的弹震和传送,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二来体能上也有了稳步的提升。最最关键的是,香茅子的那个蓝蔟晶,如今已经渐渐有了澜婉裟的摸样。

虽然还没有迴鸣的极品宝光,可这个澜婉裟已经轻若雾岚,薄如蝉翼,隐隐有了一副上等罗锦的摸样。

对于她的这个态度和出品,封长史师傅是认可的,告诉她如果愿意,现在就可以拿去贩卖,所贩卖的灵石,刨去蓝蔟晶的成本,他们可以一人一半。

但是香茅子还是想去琢磨引发迴鸣的契机,要求再试试。

对于她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封长史还是赞赏的,其实每个有上进心的炼器师都有这种追求,虽然封长史认为迴鸣不是一个能够可以复制的成功,却依然没有反对。任凭香茅子各种尝试。

香茅子在每天不停抡锤的时候,尝试变换着灵力运转的方式,希望能再次进入到迴鸣的状态。

可惜最近这段时间的练习,还没有什么突破的灵感。

没有什么灵感,她就开始琢磨起其他的事情。

香茅子开始去捣鼓那个铜芯的“葫芦”,并试图把它用在什么其他的地方。

那个“铜芯葫芦”正是香茅子从云莲步升台上拆出来的东西。最近香茅子忽然想起这个东西,就把它拿了出来,请教了封长史师傅。

封长史翻来覆去看了几次,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飞行灵器的内核所在。

香茅子眼睛瞬间就亮了。

当时封师傅指点香茅子,“这个铜葫芦其实是云珠核和上等金精合力炼制而成,能够将灵力转化成推动力,这才是飞行灵器的核心。这上面玄奥的符箓就是飞行灵核的代表。”

封师傅将这个葫芦放在了一个测试阵法当中,然后用灵石驱动后,灵力瞬间源源不断的抽取到了葫芦里面,然后从前后两个端口开始不停的喷出强劲的气流。

封师傅点点头,判断道,“这个内核竟然还是好的。”

香茅子听了大为心动,“封师傅,那我能用它也做一个飞行灵器吗?”

封师傅问,“你想要一个飞行灵器?”

香茅子大力点头。

封师傅就问她,“那你这个内核当初是怎么来的?”

香茅子就把自己拆莲台的过程说了一遍。封师傅还问了她当初发现铜葫芦的细节,香茅子想起自己从葫芦两端倒出很多细碎的尘土的事情,也一并说了。

于是封长史就判断,“那就对了。当初你拆的那个云莲步升台,应该是某种代步飞行的灵器。可是制作这个飞行灵器的炼器师,太过贪图莲台的外型完美。所以将里面的内核完全包裹在云浮汐石里面。”

“云浮汐石是最最上等的飞行灵器的载体材料,但是如果完全把内核嵌到云浮汐石里面,每次使用的时候,随着灵气的运转,汐石里面极其细微的粉尘就会逐渐渗透进入到内核里面。”

“这个过程并不明显,可能往往要几十年以上,甚至更久。但终有一日,那细微而稀少的粉尘完全堵死了铜葫核心的灵气孔。这样自然导致铜葫核心没办法运转,莲台也就没办法飞行了。而且如果不破坏莲台整体的外形,甚至没有办法检测和修复。当初那个修士估计也是觉得它彻底坏了,才会将它丢弃的。”

香茅子就问,“那我能用这个铜葫核心再做一个飞行灵器吗?”

封长史摇摇头,“恐怕不行。飞行灵器之所以贵,一方面本身的核心符文就非常珍惜难得。但同时,对它的材料也要求非常苛刻。大部分飞行灵器的材料多是本身就具有中空浮力,或者是自身能运转灵气增加浮力和灵气运转速度之类的天地宝材。比如云浮汐石,就是这样的材料。”

“你知道一个能雕成莲台的云浮汐石的完整的材料要多少钱?”封长史问。

香茅子摇头,她就知道自己当初卖碎片,封师傅愿意给10块中品灵石。不过这还是吞吞吃剩下的,而且也都是碎片了。如果要是完整的,肯定是要更贵的。

封长史师傅伸出两个食指,横竖一比,组成了一个十字,“十枚上品灵石!”

香茅子就用力的抽了一下鼻子,然后咕咚的吞咽了一下口水。

“那,那其他的材料,有没有便宜点的?”香茅子捂着自己的纳戒,小心的问。

封长史师傅摇摇头,“基本都差不多。丫头,这跟飞行两个字挂钩的材料,就跟便宜无缘了。”

香茅子十分失望,不停的用小手摩挲着铜芯葫芦,恋恋不舍。

封长史见她那样子,就出了个主意,“其实以前也有人遇到过你这样的情况,因为一些机缘得到了很好的飞行法器的内核,但是没有钱凑齐买全飞行法器的材料,只能买普通的材料。这个人就自己组装了一台傀儡云豹,大约有六尺长短,攀爬跳跃,无不活灵活现,而且来去如风,凭空一跃,能有三丈以上。虽然不是什么飞行灵器,可是在陆地代步法器里,堪称第一,风头无双。后来这个人干脆给自己起了一个道号,就叫云豹真人,到也在元炁大陆有了一番作为。”

香茅子半张着小嘴,哇,这样也行。这个云豹真人真的很厉害,也特别聪明啊,她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封长史继续说,“不如你也这样,先不要一心去做飞行灵器,而是做个陆地代步的机关兽,然后用飞行灵器的内核去驱动,这样又省钱,而且估计性能也能提升不少。”

香茅子立刻决定,就按照封长史师傅办法做。

封长史还给她推荐了一种材料,叫做“锻藤金”。锻藤金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金属,它有着特别强的变形特色,在特定的温度加入火蚁砂或者黑寐石,都能对其进行各种造型,无论是刻画、拉丝、模具还是任何捏制塑造都没有问题。

锻藤金对灵气还有很强的亲和性和延展性,在传递灵气的时候,折损比较少。缺点就是它的抗损耗性比较差,如果遇到强烈的撞击,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就要更换它的零部件。

不过对于低阶修士来说,它是最最合适的材料了,因为它的价格相对便宜,尤其如果还能有一些炼器的技能的话,就可以自己修修补补,那么不耐耗损的问题也随之解决了。

香茅子就问封长史师傅,如果要炼制小一点的云豹要多少斤锻藤金,她要算算自己钱够不够。

封长史让她先去找云豹傀儡的图纸。

图纸在灵畴坊就有得卖,机关傀儡兽有一家专门的铺子在卖。铺子的名字挺有趣,叫做“偶图有道”,店主姓吕,叫做吕天印,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傀儡师。香茅子来打听云豹的图纸,他见小姑娘生得美又讨喜,很是愿意照顾。

云豹傀儡的图纸有厚厚一叠,在机关图纸里算是比较贵的那种,一套图纸差不都要十枚中品灵石。

香茅子听到了倒抽一口凉气,光一个图纸就这么贵,修仙可真是太花灵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