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去送你的信。只是路途迢迢,经过批复再传回来,说不定沈明琪的坟上已经开始长草了。你记住,这耽搁的责任与我无关。”

连翘难以置信地看着她,“小姐怎敢这么刻意延误时机还推卸责任?但恐怕要让小姐失望,三日之内回信就会送回来,届时月儿小姐还会不会再故意刁难?”

一语毕,她忽然由微怒转为懊恼。

作为死士,自小受到训练的她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使命感和戒备心,做事从来都中规中矩,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一刻都未尝松懈过。此时此刻却犯了一个永不该犯的致命错误。连翘死死咬唇,通红着眼眶瞪着她。

“看来姚广孝真的不在应天府。”

朱明月却没看她,轻轻道出了她早已猜到的事实。沈明琪被抓的消息连沐晟都是时隔一个月才知道,远在应天府的姚广孝又怎么会及时收到消息,还因此做出了让她去补救的决策?

朱明月将目光望向远方开阔处,距离东川一来一回需要三日的地方:会泽、乐业…府城与府城之间的距离都不算近,而民间有句话叫“私凭路引官凭印”,想要在各府城间行走,必须出示官凭印信或府衙开具的路引,当地的官署不会不被惊动。

“东川附近的州县小镇,哪一个?”

连翘知道再瞒不住,愤愤地别开脸,道:“嘉沣。姚公说离开都城处理些事,在川蜀途经,并不打算久留。小姐有事还当早做请求。”

朱明月淡声道:“我要你亲自去一趟,告诉姚广孝,就说我想要他一个理由。”

连翘不解地抬头:“理由?”

“你自去问便是,他会明白的。”

其实根本不用三日,隔日的傍晚,连翘就带着姚广孝的回馈来了。

朱明月站在窗前的紫檀木桌案旁,正拿着狼毫笔在练字。风吹动宣纸上的墨香四溢,亦如少女一张淡妆精致的面容,乌发雪裳,衣袂翩跹,衬托得身姿曼妙。几瓣桃花被风拽落在她的发间,不及她唇瓣一抹胭脂色。

“不用敲了,进来吧。”

连翘的手一顿,而后推门迈进门槛。

“奴婢刚刚在敞苑遇到王爷了…”

朱明月连头都没抬:“连翘,我希望你明白自己的身份。”

那侍婢咬唇,半天才道:“奴婢把姚公的话带回来了。姚公问:月儿小姐,是不是害怕了?”

朱明月拿笔的手很稳,等着她往下说。

“姚公说,月儿小姐真的很聪明,只听前半句,便知道这便是要去元江搭救沈家当家。而元江府的确厉害得很,百年家史,手握重兵,同时拥有其他土司家族不可相比的两处强悍力量。但世人都说元江那氏如何厉害,究竟怎么个厉害法,小姐难道不想亲自去领教一下?”

“当然,月儿小姐会说,就怕自己有命领教、没机会活着离开。但偌大的一座宫殿小姐尚且游刃有余,现在怎么了?情怯还是胆战?若小姐已不复当年,大可量力而为,但是沈家之路也将会因此遥遥无期。月儿小姐一片孝心,难道就不想早日回归王都,承欢膝下,让国公爷以享天伦吗?”

连翘将那番话无甚表情地说完,偷眼观察朱明月的脸色,却见对方毫无所动。等她写完最后一行字收笔,才淡淡地问道:“只有这些?”

连翘迟疑了一下,抿唇道:“只有这些。”

朱明月徐徐搁下笔,“我让你不假他人之手、亲自过去一趟,是因为有些话需要面授机宜,越少的人知道越好。而不是听这些挖苦的、讨巧的废话。”

连翘怔怔地看着她,那些不甘的愤恨,又似有些自愧不如的不是滋味。好半晌,缓步走上前,凑到朱明月耳畔说了几句话。

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带动没有木支的琐窗一开一阖,发出“吱呀”的响声。连翘说完,又低声补充道:“姚公还说,此事之后,国公府里那棵香樟树旁恭候小姐佳音。”

朱明月来找沐晟时,对方刚跟指挥使廖商议事结束,正带着傅东屏、白珈和孟廉生一道从中苑回到西厢。

阿普居木从回廊的另一侧过来,稳健的步伐铿锵有力,让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抬起目光。

二进院里栽植着几垛半人高的水蜡球,郁郁葱葱,间或还有几株低矮的桃树,随着飞花逐水,飘来几缕媚气的芬芳。沐晟在看到阿普居木的同时,一眼也看见了凉亭内的少女,就伫立在两层台阶上,轻薄的花瓣落在她的肩上、衣襟上,一双清澈平静的美眸,正隔着满苑的翠叶繁花望过来。

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处,良久,她不由得调开视线。

阿普居木向沐晟禀告了两句话,就退下了。这时白珈捅了捅身边的傅东屏和孟廉生,那厢傅东屏正惊艳地踮脚去瞧,他们几个也识相地告辞。偌大的敞苑里唯剩下两人。

片刻,沐晟走向她,“你肯见本王了?”

朱明月低下头:“小女有事想跟王爷商量。”

但没想到他不是一个人。

沐晟朝着她伸出手。

朱明月在原地怔了怔,须臾,跟着他走下凉亭的台阶。

沐晟拉着她走到二进院后面的天井边,缠着藤蔓的花架斜倚着院墙。花架下,三个石凳一张石桌,桌上落了满满的花叶。

自从那日不欢而散,几日来她始终拒绝见他。沐晟并不知道原因,却不想再起争执,只好耐心等着她消气。此刻两人相对而坐,而她坐在花下,垂丝海棠的花枝弯曲下垂,随风摇摇摆摆,似彤云瑰丽,她一袭纯白霓裳,乌发雪簪,眉目如画。

“小女听说,昨日御前传旨的传令官抵达东川府城,可是带来了准许发兵的圣旨?”

她淡淡地开口。

沐晟望着她片刻,道:“不仅是准奏的旨意,还带过来一个消息,奉旨钦差率领着二十六卫羽林军,已经从应天府出发,正在赶来的路上。”

大明的卫所军制,分为直属于皇帝的“亲军京卫”和“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卫所。“二十六卫”就是皇帝的亲军上直,有“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和“羽林前卫”——连御前亲军都派过来了,可见对黔宁王府的圣眷隆宠,同时体现出皇上对这次剿袭的重视程度。

“小女能不能问,一直以来兄长他在为黔宁王府做什么?”

“以商贾的身份结交商贾。”

沐晟毫不避讳的回答,让朱明月微愣,须臾道:“代表什么?”

“如果将整个计划的实施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流官和土官的威逼利诱;另一方面就是利用商贾的力量,蚕食鲸吞。”

朱明月一眼不眨地看着他。

沐晟不急不缓地说道:“云南的商人在各府州县行走,买卖做得越大,往往跟当地的关系就越密切,所以商人是最大的消息来源。他们做生意,也收集情报,其中的商贾高手,就最懂得乱世中的生财之道。沈家多年经商已经积累下很多人脉,像这次楚雄府那些财大势雄最有地位的商人,就是明琪召集去的,代表黔宁王府跟他们商讨一桩‘商旅结军旅’的买卖。”

黔宁王府对所有愿意参与的商贾和商社都许以了重酬,更降低或免除今后他们在云南经营的商税、市税。商人们则要利用经商之便,为黔宁王府打探元江那氏的消息。除此之外还有成群结队常年行走的商队和商社,黔宁王府的人会混迹在这些商队和商社里,利用商家的身份,深入元江腹地。等他们在元江府站稳脚跟,立刻就会以商人的手段,在元江府哄抬市价,恶意造市,逐渐使元江的民间经营崩溃…

好一个釜底抽薪之法。

“可朝廷不是批准对元江发兵了吗?”她仍有些不解。

沐晟道:“朝廷的确准许了黔宁王府的奏请,但是这场仗会耗时多久,没人估计得出来。如果能利用商贾的本事让元江府内部自行消耗,就会使边陲的这场战火加速消弭,从而大大降低兵连祸结给云南造成的损失。”

一切的筹谋其实围绕着三个人:沐晟、萧颜、沈明琪。每人一个方向,三管齐下,比两人的掎角之势更稳固、更周全,也更狠毒。届时三方发力,一面是暴风疾雨,一面是小火慢炖,让元江府在战争的巨耗之下,得不到任何喘息的机会。

“商贾们齐集在楚雄的消息,原本被封锁得十分严密,是其中一个商人随行带着的小妾跟小厮通奸,被发现后小妾被逼着跳了井,那小厮遭到一顿毒打,却逮到机会给逃了。他怀恨在心,一路跑一路散播谣言,商贾齐集的消息也就不胫而走。”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如果不是楚雄府出了事,或许连元江府都要为黔宁王府拍手叫好,因为这一系列的布局实在是近乎完美。然而元江府终究是元江府,能够百年独霸不是没有道理的,选在最薄弱的商贾一环下手,等于是在这完美的布局中撕开一道裂口。

旗鼓相当的两个人,隔着遥遥府城,已在棋局两端彼此相望。

“小女听说在唐时有个员外名唤张璪,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以画松甚有意像,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那么在王爷的计划中,兄长这一支究竟是生枝,还是枯干?”

朱明月说话时,一眼不眨地看着他。

“你想问什么?”沐晟良久开口。

“王爷会不会去救他们?”

也许这样的关心来得有些晚。但若结果已经毫无悬念,还有必要去纠结吗?朱明月曾用话诈连翘说,黔宁王府一定会出面保全那些商贾,从而引出了姚广孝的行踪。真实的情况却是,沐晟跟她说过:养虎为患,不除不行。

怎么除?

自古成大事,不死几个人怎行。成大事者,也必然不会将人命放在心上——这是姚广孝跟她说过的。他是僧人尚且如此,自古慈不掌兵,一个凭借累累白骨功成名就的将军,又怎么会在乎人命呢。朱明月并不怀疑沐晟与沈明琪之间的交情,但是跟大局相比,那二十几个人的性命又显得不值一提。

“在你眼里,本王是不是冷血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算牺牲无辜之人也无动于衷?”沐晟迎上她的视线,些许哂然地苦笑。

“两日前,也就是三月二十七那天,永昌府的驻守卫所传来消息,前去搭救的士兵设关卡在半路上拦截那氏武士,双方拼死抢人,中途却在哀牢山下遭遇了元江府的又一批武士骑兵。景东厅的卫所驻军闻讯赶去增援,也被那氏的骑兵伏击。永昌府指挥使辛珈和景东厅卫镇抚宋兴廉双双受重伤,两府驻军死伤两百余人…”

他的嗓音沉静,讲述的却是地方将士九死一生、血染黄土的惨烈经过。

朱明月听得心惊,不由道:“地方卫所一直都在保护他们?”

元江府来劫人的行动相当突然,等消息传来给沐晟,再下令去救人已是来不及。那么楚雄府、永昌府、景东厅的驻扎守军就是在没有调令的情况下直接去救人。是沐晟给了他们便宜行事的权力吗?

“不仅是地方卫所,还有部分黔宁王府的心腹流官和土官。但是包括明琪在内那些因为替黔宁王府卖命而被生擒的商贾,已经被五百名那氏武士、三百骑兵以伤亡九成为代价,转移进了元江府城,再想去救他们已经是不可能。所以…”

“所以本王不会再分派兵力去元江府了。”

零落的花叶,在沐晟起身走到藤架时,萧索地飘落下来。朱明月望着他的背影,淡声道:“王爷这算是回答?”

“是回答。本王不会救他们。”

有些决定即使再难,也必须去做。这是一旦动手去根除西南边陲的这块顽疾,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之一,即使这样的代价,意味着在责任和多年友情之间取舍。他不会让那些将士去白白送死。

朱明月从他的声音里听到了一抹沧桑的悲恸,让她在恍惚的同时,心里涌出些细碎的叹息:“那么,让小女去吧。”

沐晟蓦然转身,“什么?”

“与其让元江用那些商贾做人质,在兵临城下时当成筹码一个一个杀掉,不如让小女在朝廷的二十六卫羽林军到来之前,去一趟元江府。”她清淡的眸中透出坚定。

“你说…你要去元江府救人?”

沐晟的怔愣落在她眼底,显然是她的这番话,惊世骇俗到让他一时都没反应过来。朱明月的神情却不像是逞能,也不像是开玩笑:“王爷,小女自问没有那个本事比过那些骁勇善战的士兵,能够单枪匹马地闯入元江,再以一人之力毫发无损地将那二十几个人带出来。但是小女知道一个不用动干戈的方法,不仅能进到元江内城,还能进入那氏土司府。”

她终究不是沈明珠,无法做到对即将失去兄长的心情感同身受,也不能完全体会沐晟做出这样的决定究竟有多艰难。可唯有这样,她才更冷静、更公平,做到旁观者清。

孙姜氏曾给她透露过:往年能够进出东川府的外族人,唯有一种——供那氏的继任土司那荣狎玩享乐的美貌少女。这些少女来自川、滇、黔不同的府、州、县,均由当地土官秘密挑选,不定时地送到土司府宅的所在地曼腊山寨,以换取丰厚的酬谢。

“元江府水泼不入犹如铁桶,非摆夷族人想要靠近,难若登天。但若是小女混在那些女孩子中间,就有接近那氏土司府关键地带的机会。届时,从旁打探那些商贾的下落,即可便宜行事。”

她说得条理分明,显然是将一切都打算好了。

沐晟的眼神瞬间沉了下来,眸子里似酝酿着风暴一般:“不行!”

沉浸在思绪中的少女一怔,“什么?”她没听清。

“本王说,不行。”沐晟声线平直,一字一顿地重复道。

“为什么?”

“你根本就不知道元江府是什么样的地方!这些年,你以为黔宁王府派到元江的人还少吗?多少人进得去,却再出不来。你认为你是谁?”

没有成功,是因为没见过昔日姚广孝麾下原燕王藩邸以及亲军都尉府的厉害。

朱明月不能跟他说实情,只能进一步解释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都说那氏土司贪恋美色,不惜与土司夫人反目,多年来不断在各府、州、县搜罗美貌女子。这对于小女而言,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什么机会,用你自己去交换的机会?本王怎么不知道你竟然大义凛然到了这种地步,宁愿把自己搭进去,也要去救一个与你仅有数面之缘、前一刻还不愿意相认的兄长,还有那些与你根本毫不相干的商贾!”

男子忽然而生的怒意,让朱明月蹙起眉,却不答反问道:“对于救人,地方的卫所驻军是不是已经无计可施?那么在黔宁王府不得不放弃他们的情况下,在那些商贾根本无法自救的情况下,派一个人去元江获取消息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何况不管能不能救出来,趁双方交战之前,在对方的阵营里安插一个眼线,也是对商贾被抓所造成损失的一种补救。

“那也不行!”

“王爷怎的如此不讲道理!”

“本王现在跟你讲的就是道理,”沐晟从藤架前走过来,“如果元江府是任人随意进出的地方,黔宁王府也不会苦心孤诣地筹谋这么久,朝廷更不会忍痛应允西南边陲重陷战火…你想要进去很容易,可你是沈家的女儿,就凭这点一旦被发现身份,会有什么后果你想过没有?”

一旦被发现身份,战前被拿来祭旗的,恐怕就是她。

朱明月平静地答道:“小女是自愿的,此去,死生由命。”

“但是本王绝不会同意!”

沐晟再次给了她一个不可违逆的答复,他走到她面前,深邃锐利的眼睛与她直视:“沈明珠你给本王听好,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在开战前都不会再有任何人去救他们。他们生,本王会用条件去交换;他们死,沐家军将一战到底不死不休。而你,本王绝不会让你用那些可笑的、幼稚的想法和打算去送死。类似这样的说法以后也不许你再提!”

他说罢,离开原地。

这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而他的声音不大,却饱含着无限的威慑和决绝,也是第一次,让她感到面前这个男子是不可撼动的。

“如果小女说,非去不可呢?”

沐晟的脚步在那一刻顿住,没有回头,嗓音却冷了下来:“没有本王的允许,你以为你能跨过四座府城去元江?没有本王的允许,连这座府宅你都出不去,更别说还想出东川府!”

少女坐在石桌旁,气急地望着男子离开的背影。晚霞在她身后拖拽出一道橘色的影子,四周逐渐静下来,一直到连翘拿着薄披肩过来,给她轻轻披上。

“黔宁王的态度如此强硬。那姚公的吩咐…”

“你放心,我会让他答应的。”

朱明月淡淡地开口。

连翘低声道:“要不然,小姐便把身份告诉给王爷吧。”

身份?

什么身份?跟他说,她是以锦衣卫的细作身份,代表皇上而来,来查探沈万三的余孽?还是跟他说,皇上对黔宁王府不放心,让她一路随行试探底细?

就算她什么都不说,姚广孝没有给她任何实权,而她是沈家明珠,必须是沈家明珠,那么一介商贾之女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了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的人?

朱明月无法跟他解释这一切。

当初为了让她成为沈家小姐,成国公府连同半个宫闱、连同徐皇后在内,做了一场戏,才让沐晟对此深信不疑,她不能走错一步、不能说错一句话,稍有纰漏,都会让事情变得无法收拾。

“这样的话,以后不要再说!”连翘不知内情,朱明月没有怪她,却也不让她说下去,“好了,你这就去着手准备吧,准备前往元江府的一切事宜。”

连翘见劝不动,且根本不给她开口的余地,咬了咬唇,有些讪讪地答道:“是,奴婢知道了。”

四月的首夏,也被称作“槐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百花芬芳斗奇相继吐艳,芍药相于阶,木香上升,杜鹃归…苑中几棵槐树恰好都开了花,黄白色的花瓣在风中纷纷扬扬,到处是芬芳的香气。也是在这样绿荫浓密、百花争艳的盎然中,迎来了巴蜀的雨季。

四月初二,沈家小姐忽然病重,卧床不起。

初三日,被孙姜氏请进府内诊治的五位东川府郎中束手无策。孙姜氏亲自去庙中为其祈福。

“沈小姐,这样下去真的行吗?”

床榻上的少女,面颊苍白得近乎透明,病恹恹地躺在被衾里,“夫人无须介怀。小女的身体小女最清楚,老毛病罢了。”

孙姜氏不无担忧地说道:“可是一连请了几个郎中,始终也查不出小姐的病情,都说似是顽疾又似食物相冲,抓了几服药始终也不见效果。怎么看都不像小姐说得那么轻呢!”

这是她病倒的第三日,而孙姜氏几乎将东川府的郎中请遍了。

朱明月刚想说几句安慰的话,阿曲阿伊挑开门帘走进来。

“帕吉美,孙夫人,王爷过来了。”

孙姜氏也从窗户瞧见顺着回廊走过来的男子,不由得替朱明月掖了掖被角,“那妾身便先走了,不打扰沈小姐和王爷说话,过会儿再来探望小姐。”说罢,嘱咐着屋里的两个奴婢道:“你们要好好照顾沈小姐。”

苑中的花都开了,沐晟踏着满地香尘迈进门槛,后面还跟着一位军医。而军医的手里端着一个药碗,黏稠的药汤,黑乎乎的。

朱明月不愿见到外人,因此事先让阿曲阿伊放下了床幔,却被进来的男子蛮横地一把掀开。

入目是一张极为出众的俊颜,斧凿刀刻般的五官轮廓,似被窗外的花光耀得分外阑珊。一双深邃的黑眸,看着她时的目光明亮深刻,似透着如银月光。

她将头转向内,拒绝见他。

“给你的药煎好了,起来把它喝了。”

男子的面上说不出喜怒,却没有任何笑模样。这让旁边伺候的侍婢都低下头,阿曲阿伊也退到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

榻上的少女没动静,也没回应。

沐晟将最后一道薄薄的遮纱也给撩开,伸手去扶她的肩膀,很干脆利落的动作,力道却相当的轻。朱明月没有余力挣扎,很轻易就被他半扶半抱地靠在团垫上。

“趁热把药喝了。”

他从军医手里接过药碗,拿到她嘴边。

扑面一阵刺鼻的苦味。

朱明月嫌恶地躲开,“我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