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疑问深深刻进他的心里,成了挥之不去的迷。

“怎么回事?”念卿语声平平,并未显出严厉,眉目间的冷淡却令人不禁屏息。

霖霖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将遇到那个外国人的原委道来,提及被他拍下的照片时,有些迟疑,“我怕老于毁坏照相机,叫那人大闹起来,这里人多眼杂,更加麻烦。”

“懂得轻重就好,下不为例。”念卿摘下面纱,一双眼眸深沉无波。

“是,我记得了。”霖霖屏低声气,素日飞扬脾气在母亲跟前半点不敢表露。

顽劣的慧行也懂得觑看大人脸色,悄悄缩在母亲怀里,一声不吭。燕绮忘了念卿侧颜,心里恍惚了下,忽觉她和他真是像极了,温煦时如熏风拂面,凛冽时如寒冰在骨,两个人竟连一冷一热间神色变幻的样子都相似至此,有如双生之花,连枝之蔓。

膝上慧行突然激动坐起,小手拍着车窗,朝不远处的簇拥人丛大喊大叫。

那是一队上街募捐的学生在义演,草草搭起的木台上,穿了军服,肩扛假步枪,扮作士兵的学生在表演一幕将士踏上前线,与家中父老告别的场景。慧行拍打着车窗,兴奋得小脸涨红,目不转睛看着台上的“士兵”……霖霖笑说,“他最见不得扛枪的人,一见就要癫狂,薛叔叔每次回来都要把枪藏起,若被他看见,非要泼天喊地要去玩。”

燕绮笑,“男孩子么,都是这样。”

慧行却扭头,认真地望住她,“妈妈。我也要打仗。”

燕绮笑出声,“你?你连枪都扛不动。”

慧行不服气地跺脚,“我会长高的,长得比爸爸还高,长到房子那么高,一脚踩下去,像踩蚂蚱一样就把鬼子踩死!”

念卿和霖霖听得忍俊不禁,燕绮却皱眉,“打仗有什么好,你要像姐姐一样好好念书才乖。”慧行不说话,憋了半晌,冒出一句,“妈妈胆小鬼!”

燕绮啼笑皆非,“谁说不打仗就是胆小鬼?”

慧行扭过头不理她,闷闷嘟哝,“怕死的人才不敢打仗。”

“你说什么?”燕绮愕然。

“你怕死才不敢打仗,我才不怕,我要跟爸爸一起打仗!”慧行翻个白眼,一句话惊得燕绮半晌不能言语。六岁的孩子纵然再聪颖,又怎会懂得生死,燕绮不由自主望向念卿,满目疑问。念卿淡然一笑,颔首道,“我是教过他。”

“你……”燕绮皱起眉头,“他还小,生生死死的事情,日后长大自然会明白,何必一早让他面对死亡,他会恐惧,会有阴影,这样长大的孩子怎能健康?”

燕姨话中不悦之意令霖霖有些不安,母亲却仍是那副淡淡的神色反问道,“若他看见路边被炸死的尸体,难道要告诉他,那些人只是在睡觉?”

燕姨更加恼怒,“为何会让他看见尸体?他还这样小,你竟任由他看见血淋淋的尸体?”

母亲微侧了脸,与燕姨相视,“我是可以将他藏在家中,不让他看见外面的死人,但我不能将他一辈子藏在不透风的玻璃樽里。难道你认为大后方就是天堂么,这里是每天都在被轰炸的重庆,就算关上门窗,一样听得到炸弹的声音,空气里都是燃烧弹的味道,你要我怎样欺骗他,哄他相信这一切只是在放烟火?”

燕姨僵了脸色,抿紧唇角,本就纤巧的唇越发抿得窄了。母亲略显苍白的脸颊却有一层嫣红,霖霖知道,那是她罕有的动怒表现。两人目光相对,都不说话,过了片刻,燕姨默然转过脸去看着车窗外。

霖霖不敢多话,从后视镜里看见慧行也睁大黑白分明的眼睛,一会儿看看燕姨,一会儿看看母亲,小脸露出迷惑表情。

“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燕姨低低开口,“只是有些心疼慧行。”

“我明白。”母亲低头看慧行,对他露出一丝温婉笑容,轻轻抚了他头发,“他很勇敢,是个最最坚强的孩子。”慧行听懂姑姑在夸奖他,立即挺了挺胸膛,把下巴高高抬起。燕姨看着他,神色却更添伤感暗淡,“人世这样残忍,早知道,便不该将他带来这世上。”

霖霖心里一凉,从未想过独当一面,令他景慕的燕姨也会说出如此失意的话。却听母亲缓声说,“太平盛世未必就没有苦恼,生老病死,人人都要这么走一遭,既已生在这时代,生在这国家,又有什么可畏缩回避?”

母亲语声低缓,入耳却似洪流撞上巨石,激起久久回声,令心境为之震荡。

燕姨神色也震动,良久沉默,紧抿的唇间却是一声叹息。

她垂目看慧行,涩然开口,“我是个自私又懦弱的母亲。”

霖霖心里一酸,忍不住从后视镜里看母亲,母亲的神色亦恻然。

“燕绮……”她似乎不知要说什么才好,只叹口气,微垂的眼帘抬起,与后视镜中自己的目光相遇,仿佛是知道自己在看她。霖霖怔住,只觉母亲的目光无比复杂,蕴藏着她看不懂的东西。

“每个母亲都是自私的,我也一样。”念卿看着后视镜映出女儿稚嫩的脸和明净的眼睛,放缓了语声,低低说,“我留下霖霖在身边,并非有多么深明大义,只是相信这场仗我们一定会打赢,既然她已经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为什么不让她和我们一起目睹最后的胜利。”

回到家中,听母亲让老于安排明日一早送燕姨,霖霖这才知道燕姨是来带走慧行的。

原以为燕姨会九次留在重庆,这变故顿时令她惊愕不知所措。慧行更是什么也不知道,自顾在院子里撒谷喂他那群宝贝的野麻雀。霖霖忍耐不住,上楼想问个究竟,却见母亲的房门一直紧闭,燕姨在里头也不知和她说什么,两人竟关着门一直说道天黑。

到吃晚饭时,她们才下楼来,看上去平静如常,谁也不再多说什么。

霖霖看慧行一如往常的淘气模样,想着明天他就要被燕姨带走,一时心里耿耿难舍,又不能说破,吃着饭菜竟如同嚼蜡。

今天防空警报只响了一次,日本飞机在空中盘旋示威了一番,并没有丢下炸弹。昨夜击落的那架飞机令城中军民大为振奋,今日报章上大幅登载了照片,街头巷尾都在传扬我方空军的神威……入夜依然限电,母亲吩咐仆人们早些熄灯入睡,各自警醒些,以防夜间空袭。

燕姨在慧行房里,带着他一起睡了。

霖霖经过她的房间,看见行李箱子已经收拾妥当,连同慧行的小物件也收罗齐整。

母亲的房门也关着,却有光从门缝透出。

霖霖迟疑敲了敲门,门却没锁,母亲淡淡说了声“进来。”

床头一盏小灯,墨绿灯罩将光亮映得幽幽。

母亲端坐桌前,专注看着什么,知道是她进来,连头也没回一下。

霖霖轻轻走到她身后,发觉她似乎在看账册,不由好奇,“这是什么?”

“钱。”母亲回答得言简意赅。

“什么钱?”霖霖愣住,探头去看,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你父亲留下的财产。”母亲语声平淡,把账册推到她面前,“我在看,留下我们日后过活所需,还有多少可以捐出去。”霖霖拿起账册看了半天不得要领,茫然问,“我们有很多钱吗,怎么一直在捐,还没有捐完?”

念卿被她没心没肝的话引笑,一手支颐,侧首瞧她,“如果我将你们霍家的钱全都捐了出去,不给你存嫁妆,你会不会怨我刻薄?”霖霖脸腾地红了,爱娇地搂住母亲肩膀,“你又消遣我,我才不要什么嫁妆!”

念卿微微笑,“那样你父亲可饶不了我,不管怎样,嫁妆还得给你留下。”

霖霖羞得将脸埋入她颈间,“我才不嫁人,我要一辈子腻着你。”

“是么。”念卿悠悠笑,“那样有人要心碎了。”

“妈妈!”霖霖跺脚,佯装听不懂她的意思,红着脸岔开话题,“这回你又要捐钱做什么?”

“你燕姨的医院急缺药品,伤病源源不断,轻伤员都用不上麻醉药。”念卿叹息。霖霖听得一阵心悸,却有困惑,“药品紧缺不会是没有钱买,只是供不应求,一时买不到吧?”

“有心买,自然买得到。”念卿淡淡合起账册。

“你是说……那些黑市上的高价药?”霖霖一惊,“妈妈,你怎么能支持燕姨去买这种来路的要,这是在支持贪官败类发国难财呀!”

念卿苦笑,“发国难财的不在少数,我不买,燕姨不买,你以为他们就没有财路了?”

霖霖只觉得怒火蹭地腾起,“可你买了就是助纣为虐!”

“你好端端地站在这里自然可以同我讲大道理,但那些用不上麻醉的伤病,是不会怪我助纣为虐的。”念卿心平气和看她一眼,起身将账册锁入抽屉,缓声道,“霖霖,你要记得,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只有绝对的错与对。”

霖霖听得气闷又懵然,却无法再与母亲争辩,闷闷走到床边坐下,赌气地一抽枕头。

啪一声,枕边日记本子被带落在地。

霖霖俯身捡起,不经意翻过来……还未看清一眼,就被母亲劈手夺了过去。

“我又不会偷看。”霖霖没奈何地嘟哝,心知这个日记本子是母亲的宝贝,向来不许她翻动的。母亲将本子放回枕下,睨她一眼,“等我死了,这些都是你的,到时候随你怎么看。”

“妈,你胡说什么。”霖霖皱眉,撒娇地抱住母亲,“好了好了,我不惹你生气了,你可千万别再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母亲只是笑了笑。

霖霖轻轻靠着她清瘦的肩,一时也不说话。

鼻端闻到母亲身上说不出的淡雅芬芳,莫名就觉得安稳,衣下透出的体温令她有种恍惚回到幼时,犹在母亲怀抱的错觉。橙黄灯光暖洋洋照着,霖霖索性蜷到床上,不肯在起来,偏要腻着母亲睡,撒娇起来叫母亲也奈何不了。

熄灭了台灯,屋子里黑幽幽,霖霖却睡不着,仰躺着眨了眨眼,“妈,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你随身带着这日记本,却再也没有见你写过?”

母亲笑了笑,“谁说有日记本就一定要写。”

霖霖好奇,“难道我们里考茗谷之后,你一个字没写过?”

母亲淡淡嗯了一声。

霖霖越发好奇,“为什么?”

母亲语声更淡,“再世为人,无话可说,如今你父亲一走,跟没什么可写。带着这本子在身边只是怕丢了,我所剩下的,也无非就是这些。”

霖霖窒住,默然伸过手臂搂住母亲。

听她如今提起父亲都是这样心平气和,没有悲伤,没有哀切,却越发令人无可奈何,就像是,就像是……那一句戏文里的话,哀莫大于心死。

母亲说再世为人,便是当自己已死过一次了。

茗谷豹笼里血淋淋的一幕,纵然只是三四岁时的记忆,也是永生忘不了的……母亲又怎么能忘,那个以身相替,惨死在她眼前的人,是她2唯一的妹妹,沈念乔。

念乔。

霖霖在心中默默念着这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她的容貌。

甚至是那只叫墨墨的豹子,她都还记得,记得它曾是幼时玩伴,曾和她一同嬉闹,也记得它被投毒发狂的样子……唯有乔姨的模样,想来竟是一片模糊。仅仅只记得那双含怯的眼,那样温柔羞涩,好似受惊的鹿。

他们说,她是个疯女。

乔姨为什么会疯癫,却没有人肯告诉她,母亲许多年来也是缄口不提。

一切的穆密都藏在那个日记本里。

夜已深了。

霖霖辗转反侧,还是忍不住问,“妈,明天燕姨真要带走慧行么?”

母亲没有应声,呼吸浅匀,似乎是睡着了。

霖霖叹口气,蜷起身子,想着燕姨和母亲在车上那些话,神智渐渐迷糊。

睡意与清醒交替之间,幼时零星记忆却又影影绰绰浮出……那是开满白茶花的茗谷,满目绿茵,远处海天交融,夕阳被云彩滤过,一丝一丝洒落下来……

当阳光照在脸上时,霖霖睁开眼,才发觉天色已微微透亮。

母亲不知几时已起床,房里竟静悄悄,空荡荡。

霖霖翻身坐起,想起一早要送燕姨和慧行,慌忙披衣穿鞋,顾不上梳头就匆匆奔下楼去。

还在楼梯上,就听见慧行的哭声。

“妈妈坏,妈妈骗人……”慧行哭得撕心裂肺,哭声里间杂着母亲温柔哄劝。

霖霖错愕望着门口一大一下两个人,懵然不明所以,“妈,这是怎么回事,燕姨呢?”

母亲抱着慧行,回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慧行却哭得更大声了。

罗妈在一旁唉声叹气,“薛夫人天不亮就悄悄走了,连话也没留一句。”

霖霖怔忪半晌,望了母亲沉静侧颜,“你早知道燕姨不会真忍心带走慧行,是么?”

母亲不语,只将慧行紧紧搂在怀里,满目感伤。

慧行哭得噎住,小手紧揪着念卿衣襟,唯恐再被抛下似的,“妈妈骗我……”

念卿红了眼眶,“妈妈没有骗你,妈妈只是有更要紧的事,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陪你,慧行要乖,你乖乖的,妈妈很快就会回来。”

“什么时候?”慧行扬起涕泪狼狈的小脸,固执追问。

“很快……”念卿抚着他头发,却无法给他一个满意的回答。

透过朦胧泪光,望向清晨云雾见见散开的天际,念卿长睫一颤,到底还是落下泪来。

第十三章

玻璃撞碎的刺耳声响惊醒刚刚入睡的启安。

黑暗里听见响声在很近的地方传来,启安迷迷糊糊开了灯,又听见隔壁咣啷一声,似乎是窗户被风吹得重重撞上,玻璃应声碎裂……外面风声呼啸,夜色翻涌,看似暴雨将至,这样的夜里艾默却没有关好窗户,任凭玻璃撞碎,窗户撞击声一下下传来。

启安有些担心,起身裹了睡袍,匆匆开门出来。店里值夜的是老板娘的侄子小石,他也被惊动了上来查看,正在敲隔壁的门。启安叫了两声艾默的名字,毫无反应,顿时觉得不妙。小石忙拿来钥匙开门一看,果然露台的门和窗户都大敞着,房里空荡荡,不见艾默身影。

风雨将至的深夜里,她怎会突然外出,又会去了哪里?

风从阳台灌进来,吹得桌上纸张四下飘飞,显然她走得仓促,床头台灯还亮着,门窗也没有关好。小石慌忙去关窗户,探身朝外看了看,焦急道,“大门也开着,艾小姐肯定从旅馆出去了,大半夜的,她能去哪里?”

启安走到窗前看一眼浓黑如墨的夜色,窗台外树枝被风吹得不住起伏,带起哗哗声响。

“她恐怕上山了。”启安脸色严峻,“店里有没有手电筒和雨衣,我们得赶在下雨前找到她!”

“有的,我去找。”小石转身跑向楼下工具间,启安快步跟上,反手带上房门的刹那,不经意瞧见床头枕畔熟悉的旧日记本,顿时目光凝住,仿如看见藏满秘密的潘多拉盒子。

也许所有的秘密就在这个一步之外的本子里。

启安怔住,搭在门柄上的手再也移不开,心里知道这是不光明不礼貌的行为,却仍有一个难以遏止的声音在催促着,鼓动着,让他忍不住想要拿起日记本看个究竟。

看还是不看,进还是退,心中正自交战挣扎时,却听小石在楼梯口喊,“手电筒找到了!走,我们抄进路上山!”

启安再无暇多想,复杂目光匆匆瞥了日记本一眼,反手将门锁上。

上山的小路崎岖难走,林间一片漆黑,走到半山听见汪汪的犬吠声。

半坡上有栋破旧小楼是守林人的住处,随犬吠声亮起灯光,有人开门出来,强烈的手电光柱扫向这边,晃得启安睁不开眼。小石扬声叫道,“赵叔,是我,小石头!有客人半夜上山来了,我们来找人的!”

手电光柱弱下去,一个瘦高身影从那门前一瘸一拐走过来,不高兴的嘟囔着,“我说呢,刚才狗子一叫,我还当是刮风惊了它,原来真有人摸黑上山,这大半夜上去干什么,想撞鬼啊!”

给他这么一说,小石心里打个突,想起山顶废墟闹鬼的传说来,心里有些发虚,忙笑道,“赵叔你少迷信了,哪有什么鬼,吓唬小孩呢!”

赵叔哼一声不理睬他。

启安急忙问,“大叔,请问刚才那人上去有多久了?”

“没多久。”赵叔凑着手电筒的光,上下大量启安,“那是你一起的?大半夜跑上去干什么?”

“她……”启安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心里比任何人更想知道为什么。

小石在旁赔笑,“那姑娘可能是胆子大,就想半夜去探险!她是我们店里的熟客了,不是什么坏人,再说山上那破房子又不值钱,没啥好破坏的,我们这就把人找回来。”

赵叔狐疑地看了启安两眼,倒也担心一个女游客上去遇到危险,便亲自打着手电筒领他们上去。风吹得更急,路边杂草发出窸窣怪声,仿佛随时会有野兽窜起。赵叔在前领路,虽然上了年岁,腿脚却十分利索,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了看紧张的小石,“你哆哆嗦嗦怕什么?”

“这黑黢黢的,会不会有什么野兽啊?”小石缩了缩肩膀,惴惴四顾。

赵叔嘿嘿笑,“瞎说,这里过去是大官住的别墅,前山后山都有岗哨,哪来什么野兽。”

“这可不好说,整个山头都废了多少年了。”小石嘀咕。

一直默然跟着后面的启安却开口问,“赵叔,您一直住在这地方吗?”

“是啊。”赵叔闷闷应声,“打小就在山下住着,一辈子没挪过,老了更懒得挪窝。”

启安打量赵叔佝偻身影,看他花白头发,约莫六十上下,应跟父亲是一辈人

正想再问他几句,却被一阵急风迎面刮过,吹得人睁不开眼。

风里挟来浓重潮气,凉飕飕直往衣缝里钻,皮肤上已能感觉到逼近的雨意。

“看,她在那里!”伙计眼尖,抬手一指山顶,果然有微弱的桔黄光线从影影绰绰废墟间闪过。随他话音一落,头顶闷雷滚过,大颗大颗雨点劈头盖脸砸下来。

三人急急冲上山顶,踏过泥泞小路与湿滑的石阶,朝那光柱闪过的地方奔去。

夜里的茗谷废墟分外森然,歪斜的高大立柱与树枝藤蔓纠缠在一起,残破门窗黑洞洞悬在高处,墙壁被爬山虎遮得密实,地上荒草高过脚背,不时有断砖碎瓦磕绊在脚下。

风声呼啸,冰冷的雨点密密打下来,让人睁不开眼。

“艾默——”启安呼唤她名字,穿过大片废墟,朝光柱晃过的一丛黑压压灌木奔去。

盘旋海风和着淅淅沥沥雨声,盖过了启安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