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京中适龄的男子不少,但大多都是豪门世家的公子,并不适合薛姑娘。”贾敏估摸了一下薛宝钗的年纪,大约也知道薛王氏为什么这样着急,只是这事儿她不能应下来。一来他们家跟薛家没有交情;二来薛宝钗的名声如何贾敏并不知道,要是王氏突然泼一盆脏水,那帮着拉煤的林家只怕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薛王氏咬了咬唇,叹了一声,也明白贾敏的态度。

见薛王氏也是爱女心切,贾敏只道:“不过明年是大比之年,定有不少寒门子弟参加科举。薛太太要是不看重人家家世的话,倒可以等秋闱结束之后再看看。”前世是薛王氏认了黛玉为义女,算是对玉儿有那么一点情意,这回提点一下也算是回报这份情分了。

薛王氏深吸了一口气,重重点点头:“多谢林夫人。”

薛王氏给薛宝钗议亲的事情到很秘密,至少王氏自己是不知道的。贾敏也知道这事关薛宝钗的名声,所以即便是徐氏来访,她也没有告知一星半点。廉氏已经带着一子一女奔赴平安州,徐氏膝下空虚,恰巧贾赦的一个姨娘病故,她所出的儿子还小,便将这个孩子接到身边抚养,便是贾琮。

徐氏这些年也看透了,她容颜不再,贾赦纳姨娘也是情理之中,所以看着贾迎春,贾琮出生,端着嫡母的气派对待就是了。不过徐氏聪明,不像王氏那样百般打压贾环,她对贾琮虽然不亲厚,但贾琏该有的东西贾琮绝不会少,也博得贾母赞许。所以贾琮虽然已经记事,但对被接到嫡母身边也没有多大抗拒。

“这便是琮哥儿了。”贾敏招手叫贾琮到她跟前,“眼睛倒是跟大哥一模一样。”贾赦喜欢女色,纳的姨娘姿色肯定是上佳的。贾琮似乎是随了他生母的长相,唇红齿白,比贾宝玉的皮相都好,也更招人喜欢。

“给姑妈请安。”贾琮看了徐氏一眼,便上前作揖。乖巧的小模样叫贾敏想起了从前这个年岁时的林谨枢。

“快坐下。”贾敏让人取来了奶豆腐跟莲蓉糕,“我跟你母亲相熟,你又是我侄子,不必客气。”

贾琮还是小孩心性,见徐氏点了点头,便笑着抓起一块奶豆腐细嚼慢咽起来,吃相也是经过明显教养的。

“琮儿从前是随着他生母一起住的,只是他生母没福气,不能见到琮儿成亲生子的一天。”徐氏道,“这个姨娘从前曾是官家小姐,可惜后来祖上犯事全家抄斩,她也没入官奴,辗转间来到我府上。后来也是我做主开脸给了老爷的。所以琮儿也是她调丨教的,倒叫我省心了不少。”

“琮哥儿也是时候入学了吧,大哥是个什么章程?”贾敏见贾琮年纪也到了,便问道。

“老爷最近喜欢上古扇,哪里得空管这些。”徐氏叹了口气,“我是不想琮儿去家学了。乌烟瘴气的,没的把琮儿教坏。我已经托我大嫂留意着,看看哪里的私塾比较好。不过最近也是忙着呢,东府的蓉儿媳妇又病了,这回怕是真的不好了。”

“不是说已经好了吗,旧疾复发了?”贾敏知道秦可卿是活不过明年了,故而也只是装作吃惊罢了。

“前段时间不是叫去东府赏雪吗,怕是又着凉了。”徐氏叹道,“眼看着就要带年下了,也不知道熬不熬得过去。”

东府赏雪,贾宝玉初尝**,看来这花袭人也是有打算了。贾敏微微垂下眼眸,道:“一切都有天注定。倒是我听说,大嫂娘家有个姑娘适龄,明年得参加选秀?”

“是呀,不过是个庶出的女孩,多半是撂了牌子的。我大嫂已经给她想看好人家了,就等着撂了牌子之后便商讨婚事。”徐氏道,“原本薛姑娘也是有机会参加选秀的,只可惜选秀资格因着她哥哥的事情被取消了,倒也可怜。”

“可不可怜端看人家自己怎么想,指不定人家还觉得是件好事儿呢。”贾敏捧起茶碗抿了一口茶,笑着道。

过了新年,宫里率先传出好消息来,慕容美人有孕,即刻起封为贵人,封号端;甄贵人在皇后病榻前侍奉有功,晋封为小仪。皇后的病与其说很严重,倒不如说不过是为了休养生息,想要作壁上观看着几个妃嫔争宠罢了。甄兰吃过教训之后也学乖了,知道跟着皇后绝不会错,所以先把心中的不平收敛起来,看着端贵人异军突起,狠狠地扇了贾元春一个耳光。

甄兰只可惜当初新人进宫时端贵人没有分到凤藻宫去,不然如今这一场戏就更好看了。

四月,初选开始,皇后也“适时”地病愈,重掌六宫权力。吴贵妃当年吃了一顿教训之后也是低调起来,再也不敢随便安插钉子;贤妃如今更多的时候是跟着安王妃一起逗弄孙子,也不管这些权力不权力的。倒是康妃依旧不死心,这回住在她宫里的端贵人有孕,孩子出生之后势必是要抱给主位娘娘的,到时候只要端贵人诞下麟儿,她手中就又有一个皇子了。

今年选进宫的妃嫔不多,只有两个,家世都很普通,一个封为安选侍,一个封为郑常在,安氏居住在凤藻宫,郑氏则居住在凤和宫。

接下来便是秋闱大比。

“把哥儿抱来叫我瞧瞧。”皇后笑着道。

黎恩把穿着大红色百子千孙图案的小孩子交到皇后手里,笑着道:“出门前给孩子喂食了,妾身担心等一下哥儿会…”

“怕什么,我的侄孙呢。”皇后笑道,“小孩子真机灵,倒叫我想起了曜煦了。”曜煦是皇后所出的儿子,如今已经被皇帝带在身边亲自抚养了。虽然这是莫大的恩典,只是难免叫皇后挂心。

“小孩子身子娇弱,你得多看着。”皇后抱着小哥儿哄着,一边又道,“陈修容的公主去岁因病没了。”

“这好端端的,怎么就没了呢?”黎恩有些不可思议。这个皇女生母不得皇上喜欢,所以死后连葬入妃陵的资格都没有;皇女虽然记在陈修容名下,但是却没有得到皇帝的喜欢,所以宫里人都不敢提起这个孩子。

“她本来就身子娇弱,去岁染了风寒,就这样没了。”皇后叹了一声,“陈修容因为这个伤心过度,如今还躺在病床上。好在宫里位分低的妃嫔不少,所以皇上的意思是,等那些不是主位的妃嫔诞下皇嗣后,抱去给陈修容抚养就是了。”公里没有生育的妃嫔多着,端贵人这一胎不会叫康妃唾手可得的。

黎恩心里明白,将皇后这话记在心里便是了。

十月金秋,秋闱也告一段落。薛王氏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在一众进士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叶徽,苏州人士,二甲二十四名,授七品户部主事。叶徽家有薄产,家中仅有一个老母亲,没有兄弟没有妯娌,又是嫡出的长子,完全符合了薛王氏的要求。请了媒人上门之后,叶老太太对这门婚事也是满意,两家便交换了儿女的生辰八字,合过以后并无问题,便正式定了亲。

作者有话要说:很久前的一章貌似有个bug,刚刚才发现(┳_┳)...

去改回来

第71章

第七十一回贾元春心生毒计

薛宝钗定亲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刺激到了王氏的神经,这个乖巧听话又有钱的儿媳妇没了,对她来说可以说是眼睁睁看着“煮熟了的鸭子飞了”,差点让她什么也顾不上,就想直接上门找自己妹妹理论。只可惜当初王氏压根就没有跟薛王氏定下什么契书婚约,根本没法指责薛王氏推翻婚事。又因为贾元春让人传话出来只说要见见娘家人,王氏只好闷着一肚子的气递牌子进宫去了。

“端贵人,也就是从前的慕容美人有孕的事情母亲听说了吗,”贾元春拨弄着耳珠上的赤金镶翠玉玉兰花耳坠,问道。

“听说了,算来如今已经坐胎三个多月了吧。”王氏知道这个端贵人从前是因为自己女儿的推荐才得了皇上青睐的,如今一朝怀孕倒是把从前的小意奉承给忘记了。她道,“小主为什么这么问,”

“听说皇上有意调遣慕容家的人进京为官,我随口问问而已。”贾元春要笑不笑的模样,“如今宫里的人都在笑话我,说我自食其果,知人知面不知心,举荐了个白眼狼,顺带着还叫慕容氏一家都得到了升迁。”

“宫里的人平日闲着没事儿就爱嘴碎,小主何必理会呢?小主如今是从四品的婉仪,这段时间没有端贵人争宠,小主更应该好生抓住机会一举俘获皇上的心才对。”为着女儿的前程,王氏都把薛宝钗定亲的这口闷气抛诸脑后了,“新进宫的安选侍跟郑常在位分不高,我打听过了,模样虽然柔美,但一股小家子气的也不足为患。”

“可皇上就是喜欢她们这股小家子气,柔柔弱弱地装可怜,一脸狐媚子妖气地把皇上勾引去了!”想到这些天皇上就是留宿凤藻宫也是多去安选侍那里,贾元春心里就直冒火,“我如今肚子一点消息都没有,服侍皇上也这么些年了,只怕皇上就要厌弃我了。”什么从四品婉仪,到底不是凤藻宫的主位娘娘!

“那小主的意思是?”王氏也摸不着头脑了。

“那个慕容氏吃里扒外,我自然饶不了她!”贾元春之前不慎误食了河鲜,因此全身起了红色的疹子,好生休养了一段时间才重回大家视线中。端贵人也是借着那段时日一句怀上龙种升了位分的。“宫里的人都是知道我不能吃河鲜海鲜的,所以送来的份例都用猪肉羊肉等替代掉了。唯独那日,慕容氏送来了两碟点心,我用过之后便病了。后来太医跟我说了,那点心里放了蟹粉!慕容氏那个贱人陷我于如此地步,害我失宠,我定要报复回来!”

“作孽的人呀!”王氏也恨得牙根痒痒的,“皇上跟皇后怎么就不严惩她呢?”

“身怀龙种,皇上哪里会惩罚她?”贾元春抹了一把泪,“再说了,那两碟糕点早早就被处理掉了,要是真的去告状,指不定人家还觉得我是嫉妒慕容氏有孕呢。所以母亲,这次你一定要帮我!”

“那你想怎么样?”王氏道。

“母亲帮我置办几样东西吧。”说罢便抽出一张纸来,叫抱琴递给王氏,“上头这些东西,每样置办一点就行了。”

王氏扫了一眼,大惊失色地看着贾元春,左右扫了一下才道:“这些是…”

“母亲既知道这些是什么,不动声色帮我置办就好了。”贾元春道,“这宫里素来是这样的算计,母亲不要惊讶。”

王氏神色不虞地走出凤藻宫,回头看了看自己女儿脸上平静无波的样子,突然打了个冷战。

“小主,二太太会帮您带进来那些东西吗?”上好的麝香跟番红花千金难得又是伤胎利器,二太太只怕一眼就瞧出了自己主子的打算了。抱琴捧来茶盅,小声问道。

“要是母亲遇到这样的境地,只怕会比我更狠。”当初如果不是有老太太护着,有老爷看着,赵姨娘根本就不可能诞下一子一女。即便赵姨娘儿女双全也没用,探春那个丫头不照样被她母亲笼络来了,贾环那小子也只落得了“蠢钝”的名声,“放心吧,母亲肯定会为我罗致来的。”

端贵人,慕容氏,我倒要看看,你还怎么护得了你的胎儿!

“哦,今日荣国府二太太进宫来了。”甄兰对着铜镜妩媚一笑,拿起一边的鎏金掐丝点翠转珠凤步摇往发髻上一簪,垂下来的玛瑙流苏随着她脑袋的摆动而微微摇晃,“可打听出什么来了?”

“暂时没有,贾婉仪跟贾二太太谈话时都把宫人打发出去了,只留下心腹在近身伺候着。”素竹一边帮甄兰戴上金镶钻垂红宝石耳环一边回道,“听说谈了有小半个时辰,后来贾二太太满脸虚汗地走了。”

“想来是又有什么鬼主意了吧。”甄兰不屑地笑道,“安选侍得宠,端贵人有孕。这两件事就像两把刀一样直直扎在贾元春心窝上,也不知道这回她是要对付谁了。”安选侍惯会做小伏低,皇上也喜欢这样小意奉承的妃嫔,所以这段时日也格外宠爱一些。她又是住在凤藻宫贾元春眼皮子底下的,可不就要把贾元春气得发疯吗!

“小主何必管她有什么鬼主意,只要不是打咱们凤和宫的主意就是了。”难得自己小主最近刚恢复了入宫时的圣宠,素竹就怕她沉不住气去找贾元春麻烦。

“我自然知道这个。”忍字头上一把刀,甄兰吃过亏了还不识趣吗?“叫凤藻宫的人打听清楚贾元春在打什么主意,给我一一详细回禀。”

“奴婢知道。”素竹又道,“夫人今儿递了牌子,带着二姑娘进来给小主请安。皇后娘娘已经准许了。”

“我也许久没有见过母亲跟荷儿了,这回进宫来也刚好见见。去打听一下,今天什么时候到?我也好准备一些吃食给荷儿尝尝。”

“奴婢已经打发人去问了,大约一刻钟后就能到了。”命妇进宫总该先去给皇后请个安的,素竹又端来桂圆茶,“这是夫人吩咐每天都要泡来给小主喝的。”

“知道了。”甄兰心思一转,计上心头。

“小主是想让我多多留意贾府二房的人的动静?”叫素竹将甄荷带下去吃点心后,甄兰便把打算告知甄夫人。甄夫人微微皱起了眉,道,“自从得知小主上回的事情与贾元春有莫大牵连之后,咱们家跟贾家早就没了来往了,这回…”

“不必光明正大地打听,暗中留意着就好。我总觉得贾元春不怀好意,这回也不知道要对付谁了,防范着总是好的。”甄兰摸了摸自己肚子,“我进宫三年一直没有好消息,好在皇上不嫌弃。如今贾元春已有失宠的苗头,我少不得落井下石叫她永世不得翻身,才好平息我内心的怒火。”

“你爹爹什么都没有,人脉倒是不少,此事交由我去处理就是了。”说罢又拿出一枚白玉观音的玉坠儿,“这是老太太叫我交给你的。听说是她当年有孕时在佛寺里求的,你戴着也保佑你早点怀上龙胎。”

“这些都是天注定的,着急也没用。”甄兰道,“倒是妹妹,都十三岁了,娘亲跟爹爹可有给她相看人家?”

“哪里没有,这些天是看得我头昏眼花的。”京城世家子弟多,但很多都是纨绔,上不了台面,还不如金陵书香门第家的孩子。“倒是听说跟贾家交好的甄家里的姑娘已经订了亲,明年就要出嫁了。”

“薛家?”甄兰回想了一下,“便是那个‘珍珠如土金如’的薛家吗?”

“是呀。他家姑娘都十六了,也是时候出嫁了。当初我还以为薛家举家上京是要跟贾家结亲的,结果一转眼人家小姑娘都另结婚事了。”薛夫人笑道,“薛家八房虽然分了家,但是这大房绝对是占大份的。按着王氏那性子,怎么就肯把这么一大块肥肉放走呢?”

“娘亲这话倒是好笑了,荣国府有两房,贾元春的母亲不过是二房太太,早晚是要分出去的,薛家自然是希望找个长子嫡孙的给自己家的姑娘,到时候凤冠霞帔,这才叫美满。”贾宝玉的“威名”甄兰也听说过,“再说了,贾家的子孙里有几个是出彩的。那个衔玉而生的哥儿,听说一直不肯读书,天天跟丫鬟们厮混,不过也是个纨绔子弟而已,谁会把自己家的姑娘嫁给这样的人。”

“小主说得极是。”薛夫人笑道,“莫说荣国府,便是宁国府也是这般。他们府上的一个少奶奶病逝,花了好几千两银子去办丧事,这样大的排场我还是第一次见。听说北静王还亲自去祭奠了。”

这病逝的少奶奶便是秦可卿了。

“真真大的排场。”甄兰哼笑道,“咱们家没去凑热闹吧?”

“哎呦,不过是晚辈的丧仪,值得咱们家出面吗?”甄夫人笑道,“咱们虽然说跟贾家是世交,但也没有‘交好’到去参加个小媳妇丧仪的程度。”

“那就好。”甄兰笑着叫人拿出一盒红宝石的头面,“这是皇后娘娘赏给我的,娘亲带回去吧,就说是我给妹妹的。她年纪也不小了,娘亲还是抓紧时间替她相看好人家吧。”

“我知道的。”甄夫人看了看天色,也知道是时候要走了,“你自己在宫中也要小心。”

甄兰微微一点头。

第72章

第七十二回各家婚事各家知

时光如同白马过隙,转眼间便是又一年。徐氏在自己娘家人的帮助下,终于给贾迎春说来了一门亲事。对方也是京城人士,姓方,单名一个晏字,乃家中次子。方家的家主从前是徐氏哥哥亲兵,后来外放为官,直到前些年才调回京中。方晏不爱读书倒喜欢摆弄刀剑,如今年不过十八却已经是宫中一等侍卫,前途无限。他父亲寻了路子给他谋了一份外放的差事,就等着成婚之后上任。

定下了大婚的时间,徐氏又忙着给贾迎春攒嫁妆。这些东西从贾迎春还小的时候她就开始积攒了,小到每个月月钱,大到从贾母那里得来了赏赐,还有两个庄子的地契。贾迎春的生母是个家生子,压根就没有什么陪嫁可言,那两个庄子还是徐氏从自己的私房中拿出钱来置办的。贾赦对这个女儿虽然不甚理睬,但还是另外再添置了两个庄子,又花了大把的银两叫徐氏给贾迎春打造家具。贾琏跟廉氏也从平安州送来了两箱添妆,贾敏也送来了一箱,算上徐氏自个儿准备的,足足有三十六台嫁妆。

方晏很快就要外放到青州为官,所以他跟贾迎春的婚事也比薛宝钗的还要早,五月初便成婚。六月,方晏便带着贾迎春前往青州。

“自从迎春嫁人之后,荣国府就变得空落落的。”徐氏叹了一口气,“老太太还是那样,整天宠着宝玉那孩子,也不想想他都十五岁了,这样蹉跎下去也只会养成他不求上进的性子而已。如今薛家的姑娘俨然待嫁,迎春也随着夫婿前赴青州,你家黛玉是个什么章程?”

贾敏笑着道:“人家我都相看好了,老爷也赞成这户人家。只是亲事还未定下来,我也不好说。”

“那便是有人选了,恭喜呀。”徐氏想到了最近贾母想的叫史湘云跟贾宝玉结亲,又道,“如今按着老太太的意思,只怕跟史家联姻是必行的了。湘云那孩子一年里头有半年在府里头住着,便是想议亲别的人家也难了。”

那是自然,这样的手段她母亲还是有的。贾敏道:“恐怕史家也有这个意愿。史湘云跟贾宝玉青梅竹马,又是老太太照看长大的,想来两位爵爷也不会反对这样的婚事。说来贾宝玉跟史湘云都有一定岁数了,只怕不日就要定亲了吧?”

“倒还没说清楚呢。”徐氏道,“你知道的,保龄侯还在外放,忠靖侯虽然抚养着史湘云,但这事儿还得跟保龄侯商议。”

贾敏记得再过不久便是元春封妃的时候,大约到时候就会有分晓,也不再多语。

林如海跟贾敏给林黛玉相看的人家是林谨枢好友尉迟鸿轩的堂弟尉迟鸿铭,他的父亲尉迟勋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也是皇帝登基之初提拔的臣子。尉迟鸿铭是尉迟勋这一支唯一的男丁,底下还有两个庶出的妹妹;他的母亲是苏州人士,出身书香门第。这门婚事林如海也是十分满意,跟尉迟勋商议过后,便决定在林黛玉及笄之后下小定。

贾宝玉也听说了林黛玉结亲的事情,想着这样如谪仙般的表妹就要交给一个只会读书的庸蠹国贼,心中难免愤恨。只是最近二老爷越发盯得他紧了,要出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云妹妹又被接回忠靖侯府,他身边两个“解语花”都没有了。

“宝二爷怎么蔫蔫的?”袭人端来了热茶,“可是看书看累了?”

“没事儿。”贾宝玉看着眼前的袭人,“去给我那些糕点来吧。”袭人虽好,可是只略识得几个字,虽然惯会小意奉承温柔体贴,但终究不是一个能一起玩耍、聊天作诗的对象。如今大姐姐在宫中,二姐姐外嫁,三妹妹跟四妹妹又不能长久陪在他身边,他孤孑一人实在是太落寞了。

“二爷可是在想念云姑娘?”晴雯正巧撩开帘子走进来,一身浅绿色绣茉莉花的衣裙显得格外青春靓丽。见贾宝玉这般没精打采的,晴雯便笑着道,“不过是史家太太念着史姑娘叫她回去小住罢了,等哪天宝二爷向老太太说一下,把云姑娘接回来就是了。”

晴雯是新拨来给贾宝玉使唤的。上一批的大丫鬟里,媚人、秋纹都已经配了小厮,就剩下茜雪跟袭人还在贾宝玉身边,所以贾母又拨了晴雯跟麝月过来。其中因为晴雯性子爽朗,容貌又跟林黛玉有两三分相似,所以格外得到贾宝玉的喜欢——大约也是他没办法接触佳人后得到的一个心理安慰。

“云妹妹的家不在这儿,我是知道的。”当初懵懵懂懂唐突佳人,如今宝姐姐跟林妹妹都已经许了人家,贾宝玉才知晓自己当初的心思是哪般,“你回去候着吧,我还要看一会儿书,不必在我这儿伺候了。”相似又有什么用,不过是个赝品罢了。

晴雯不解地眨了一下眼,见贾宝玉没有搭理自己的意思,鼓着腮转头便走了出去。

“你这是怎么了?”正巧遇上袭人端着点心过来。

“哪里是我怎么了,明明是宝二爷怎么了!”晴雯像爆碳一样,噼里啪啦地道,“我不过是见他心情不好劝了几句,只说云姑娘很快就会回来了。却不想宝二爷倒是给我没脸,只说我伺候了。”

袭人乐得见晴雯失宠,但还是一副贤惠的模样,道:“宝二爷的脾性你又不是不了解,魔怔是常有的事儿。等过几天他适应了,自然就回来给你道歉作揖的了。你这几天先别在他跟前服侍着,叫他觉得不能缺了你以后再回来吧。”

晴雯小小地哼了一声,怒气冲冲地便去外头候着了。

“听说林家的表妹跟翰林院掌院学士家的儿子定亲了?”贾元春消息倒是收得挺快,见到王氏后便单刀直入地问道。

“是啊,那丫头不就是仗着有个好家世才议得这样一个好人家么?”有了给贾元春送某些东西的第一次之后,王氏又陆陆续续地往凤藻宫里送来了不少药材。明面上说是给贾婉仪补身子的,实际上的用途她们两人都清楚。“老太太的意思,是也准备给探春议亲了。不过在这之前还有宝玉的婚事要处理。我这段时间是把眼睛都看花了,也不知道挑哪个人家,可老太太的意思,便是史家那个丫头了。”

“史家?史湘云?”贾元春挑了挑眉,“那丫头我倒没什么印象。”

“不过是个刁钻又油嘴滑舌的丫头而已,偏生老太太喜欢她。”史湘云是老太太的侄孙女,将她娉给宝玉岂不是叫宝玉与自己更离心了?王氏很是不喜欢满嘴撒娇爱叫“爱哥哥”的史湘云,觉得她一点矜持都没有,哪里配得上自己儿子!如今薛家这块走不通了,王家又没有适龄的姑娘,贾宝玉的婚事叫她头疼得很。

贾元春却觉得这门婚事很靠谱。一门双侯的史家在京中可是很有分量的,史湘云又失怙失恃,嫁进来后就能完全被掌控,丝毫不怕史家的人来找麻烦,便劝道:“史湘云那丫头虽然无父无母,但母亲要是将她配给宝玉,没有亲家的点拨,到时候不就能完全把持住史湘云那个丫头了吗?而且她有两个官爵不低的叔叔,到时候自然也能提携宝玉一把。”

“所以小主的意思,也是同意这门亲事?”王氏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史湘云明显更偏向于老太太多一些。如今老爷跟宝玉也是极听老太太的话了,再娶一个这样的儿媳妇进来,岂不是叫二房都被老太太掌控?

“我倒觉得还不错。老太太年纪大了,精力自然也就不如从前旺盛,如今宝玉不是多在母亲拾掇的院子里住着么?”贾元春自然知道王氏心中的顾虑,“再说了,母亲调丨教人的功夫不错,从前心高气傲的赵氏不也被母亲收服得妥妥帖帖吗,还担心调丨教不出一个听话乖巧的儿媳妇?”

“暂且不说这个了。”王氏心中还有要考虑的地儿,“倒是探春的婚事…”贾探春虽然是赵姨娘所出,但胜在聪明,知道孝敬她这个嫡母,王氏也不想叫人觉得她虐待庶女,最近也是忙着给相看人家。

“探春的婚事母亲先别忙,左右她还年轻着呢,再等两年也是可以的。”对于这个庶妹贾元春倒是冷淡得多,“如今宫里,慕容氏有孕快要生产,安选侍跟郑常在渐渐隐没人丛中。倒是甄氏跟佟贵人得到的恩宠最多。我年纪比她们大,皇上渐渐地也就不喜欢来我这儿了,要是必要的话,我是想把探春那丫头弄进宫来,算是给她一个机会成为皇上的妃嫔了。”

“小主的意思是,要探春那丫头给你固宠?”王氏皱起了眉,“那怎么行?”

“固不固宠还是二说,我只要她肚子争气就是了。”贾元春如今愈发觉得自己可能被人暗地里下药伤了底子,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生育,“在此之前,我还是得努力成为这凤藻宫真正的主子才行。”

王氏知道一个女子嫁人后如果没有生养,无论在哪里都是郁郁不得志的。比起自己亲生女儿的幸福与前程,贾探春算得了什么呢?

第73章

第七十三回慕容产子终遇险

自从定亲之后,贾敏跟黎恩也开始陆陆续续教导林黛玉一些家务事的处理方法。鉴于林黛玉之前已经有过独自管理庄子的经验,所以触类旁通,学起来也十分快速。贾敏又将府里的厨房跟针线房一并拨给她叫她掌管着,无论发现什么问题都要她自己解决。

林黛玉倒是厉害,原本厨房里采办的人见不是主母管着了,便想随便弄个账出来糊弄糊弄林黛玉,倒不想叫林黛玉一眼就看穿了,只落得自己没脸。

“姑娘又在看账本,奴婢给你添一盏灯吧。”雨燕端来冰糖燕窝后才道,“虽然夫人说叫姑娘看着厨房跟针线房上的事儿,但姑娘也得注意自己的身子,别累着了。”

“哪里会累着,不过是多看了几眼罢了。”雨燕端来灯盏后,林黛玉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微微眯起了眼,搁下手中的账本,舀了一勺燕窝送进嘴里,道,“听说薛家的姑娘就要成婚了,是九月底?”贾迎春已经外嫁,她在迎春出嫁之前也跟她叙过旧,想来如今也有三个多月了吧。

“是啊,听说家具都已经运去新房了,都是上好的酸枝红木打造的呢。”雨燕回道,“只等薛家大爷的婚事一了结,薛家姑娘便要出阁了。奴婢还听说,薛家二房的大爷跟姑娘如今也进京来了。”

这回进京的人便是薛蝌跟他的妹妹薛宝琴,都是来投奔薛王氏的。金陵那边的铺子都由薛家另外六房盘踞着,他们是在找不到好的出路,索性写信给薛王氏,得了她答允后便用自己手上的铺子跟薛家其他六房的人换了京城的铺子,然后坐船上京来了。

“亲戚投奔也属正常。”薛家太太加了女儿之后身边肯定是空虚的,有个侄女在身边也是好的,“对了,今儿哥哥不是让人拿了几本话本给我吗,拿出来我要看。这些天光顾着处理厨房上的人,都不得空闲了。”

“如今夜深,烛光再明亮也会伤到眼睛的,姑娘还是早些睡吧。”雨燕劝道。

“不碍事的,拿来就是了。”

雨燕只能抿了抿唇依言拿来,忽而想起那日大爷遣人送来时那小厮说的话,便道:“听送话本来的人说,他去买话本的时候见到了荣国府的宝二爷还有史姑娘。两人一起在书斋买了《牡丹亭》的话本呢。”

“果真是有闲情。”林黛玉哼笑了一声,继续翻她的民俗妖怪志话本。

九月初,薛蟠迎娶夏金桂;九月底,薛宝钗嫁入叶家。

因着叶家只有一个老太太在,叶徽白日里又是要去衙门的,所以薛宝钗一心侍奉着叶老太太,倒是很快就得到了老太太的欢心,直把她当做宝贝女儿一样疼爱。原本叶老太太还担心薛家出来的姑娘会满身铜臭喜欢计较银钱,却不想薛宝钗倒是不一样,说话有条不紊温声细语,又乖巧又孝顺,果真是没相看错人。

“宝钗那丫头我一直觉得很好,可惜到底不能嫁给宝玉。”王氏对着贾元春感叹道,“如今看来,也只有史湘云这个选择了。”

“薛家出身的姑娘,配不上宝玉的,母亲不必想了。”用蔻丹花染色的指甲微微透出狰狞的红,贾元春扶了扶头上的金凤出云点金滚玉步摇——这是徒淼泽在前天她侍寝完后赏赐的,“慕容氏就要生产了,之前对付她的东西都叫她躲过去了。一旦叫她生了孩子,以后指不定还要怎么得意,母亲倒是替我想想法子吧。”

“小主别担心,那些东西只要她用了一星半点,就足够她吃尽苦头了,如今不过是她走运罢了。”王氏从腰带上解下一个装满了香料的香包,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纸,道,“这份息安香是我叫外头大夫配的,只说是用来对付不听话的侍妾。你叫人给端贵人用上,到时候的效果便可以看见了。”

息安香具有安神的作用,用多了会导致人全身乏力昏昏欲睡。如果慕容氏在生产时遇上此香便会全身无力,到时候只怕是没力气生子了。

贾元春也是听说过息安香的威名的,当年老太太跟她无意中提起从前的事情时就说过,曾用此香对付过太老爷身边的一个姨娘,叫她跟肚子里的哥儿一起命丧黄泉。没想到自己母亲也知道此香,还专门给配好了。她笑着道:“还是母亲考虑得周到。”内务司挑选的接生嬷嬷她都已经收买好了,就等着慕容氏临盆那一天。

“倒是你,身子调养得怎么样了?”王氏关切地问道。

“还不是老样子,只怕也就这样了。”贾元春心里也做好了准备。她伤心过痛恨过沮丧过,但日子总得要过下去,自己不能生育,就只好从别的渠道得到一个孩子了,“母亲回去好生教导三妹妹一些人事,到时候带进宫来就是了。只一样,别跟她说是为了服侍皇上的,就说是为她将来选夫婿做的准备。”

“小主放心,我知道怎么做的。”王氏笑道。

十月初,端贵人慕容氏作动准备生产。康妃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了,接生嬷嬷还有太医也一早就请了过来,只是端贵人是早早地送进了产房了,却一直折腾到晚上都没有把孩子生出来。直到厨房里的热水都烧干了好几遍了,太医跟接生嬷嬷商议过才道:“小主是首次生产,如今体力不支,只怕是熬不下去了…”

“什么熬不下去!”康妃率先喝道,“端贵人一直身强体壮,怀孕之后更是万般小心,那些食材都是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才吃的,又每天坚持散步,怎么会体力不支?是不是你们没有尽心照顾!”慕容氏死了没关系,可她还指望抱养慕容氏的孩子呢!

“康妃姐姐,皇后娘娘还没发话呢,你急什么呢?”贤妃看不过康妃这般咄咄逼人,便出声提醒道,“太医,继续说吧。”

出来回话的太医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对着来坐镇的皇后道:“端贵人虽然平日注重保养,但她毕竟从前的身子就不怎么丰腴,皇嗣在肚子里也是发育太过,所以…”简单来说,便是胎儿太大而产道太小,卡住了。

皇后皱了皱眉,道:“那太医的意思是?”

“敢问娘娘,如今端贵人真的无法顺利诞下皇嗣,该保哪一个呢?”

“皇上的意思,保小的。”端贵人不是皇帝心尖上的宝贝,自然比不得皇嗣重要。皇后也明白,即便是皇帝最最喜欢的女人,一旦面临这样的生死两难的抉择,皇帝也依旧会舍弃大人而保住小孩。

“如此,微臣明白了。”说罢,太医便进去通传了懿旨。

在场的女人都是面带复杂,一方面是为宫里少一个劲敌而感到高兴,一方面却难免兔死狐悲,思及自己以后如果遇上同样的场景,不知会不会也落得跟端贵人这样的下场。等到子时,产房里终于传出婴儿啼哭的声音。接生嬷嬷把孩子整理干净后便抱了出来,微笑着道:“回禀皇后娘娘,是个皇子。只是端贵人力竭血崩,已经殁了。”

皇后微微点点头,对康妃道:“那小皇子就先由妹妹先照顾着,等皇上得空时再做打算。”

“是,臣妾遵旨。”康妃迫不及待地要抱过小孩子,笑着看着襁褓里皱巴巴的婴儿,嘴角的笑意愈发深了。

皇后见状便带着一众妃嫔离开。至此至终,徒淼泽这个皇帝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慕容氏诞下六皇子后血崩而亡,也总算给了她死后的颜面,追封她为端嫔。六皇子在康妃那儿养了一个月,直到白白胖胖的过了满月之后徒淼泽便下旨,将六皇子交由陈修容抚养,以抚慰她痛失爱女之心。康妃得到这个消息后犹如被人狠狠地在脸上揍了一拳,脸色青的白的红的混杂在一起,最后才咬牙起身领旨。

没有了端嫔,宫里还有的是新人。甄兰复宠,郑常在初露锋芒,安选侍小意奉承,再加上贾元春温柔体贴,不到半个月,端嫔就像是在宫中被抹去了的一段记忆那般,早也不会有人记得这个女子曾经也是皇帝最宠爱的女人之一了。

“那把息安香倒是有用。”贾元春笑道。从前她给慕容氏下了都少“好东西”但都被她一一化解了,没想到那一包小小的香料却是叫她愿望成真。没了慕容氏,即便六皇子有陈修容照看着又如何,将来也不过是个闲王罢了。“可笑康妃,还以为自己肯定能够将六皇子养在身边了,却不想还是替人作嫁衣裳。抱琴,那些东西都收好了吗?”

“已经叫人收好了,趁着昭安宫忙乱时已经放去了康妃娘娘的寝宫里了。”一石二鸟的计谋谁不会做,贾元春也只是好好利用一把而已。能抓到是康妃构陷端嫔也好,抓不到也罢,左右那些个证据都留在了康妃殿里了。

“那就好。”贾元春猖狂地笑着,“没了慕容氏那个小贱人,下一个就是安氏了!”凡是敢跟她争宠的女人,就都不得好死!甄兰那个女人如今晓得巴结皇后她自然不能动,但安选侍这样一个家世平平的女孩子也敢跟她争夺皇上的注意力,简直就是不可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