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近几百年的杂技项目中,古代绝技“蝎子爬”早已失传,但在旧时的军队里,却得以将其继承并且保留了下来,在军中会使这套本领的,大多是受朝庭招安的绿林盗贼,他们偷城踹营的时候,能够倒立起来,以双腿抱住城墙边角,快速攀行而上,见者无不吃惊,故称“蝎子倒爬城”。

其实这形同“蝎子爬”的倒行攀登之技,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只不过没人敢轻易尝试,甚至头脑正常的人连想也想不出这种姿势,司马灰祖上曾是清末军官,又是绿林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实有通天彻地之能,使得这一脉至今仍有传人,司马灰自幼就随“文武先生”练过这项绝技,但火候不足,从未在人前使用。

这时司马灰提住了一口气,贴着地缝不住向下移动,没几下就爬到了赵老憋身前,借着附近团团飞舞的萤火虫,发现赵老憋口鼻中都在流血,早已摔得人事不省了,虽然身上那件厚实的皮袄算是救了命了,烧伤却极为严重,再伸手一探,发现鼻息尚存,背回去说不定还能有救。

司马灰立刻反转过来,用一条皮带缠在赵老憋腰间,另一条与他自己的皮带相连,将赵老憋绑在背后。幸亏赵老憋是个皮包骨头的干瘦身子板,加上部队里的武装带足够结实,司马灰勉强还可将他拖住,眼瞅这土壳子底下极是脆弱,说塌就塌,再也不敢多作停留,正要在从原路攀回去,却听赵老憋忽然伸吟了一声,已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有气无力地抬手指了指地缝深处。

司马灰低下头,顺着赵老憋的手指一看,见地缝里的萤蠰层层叠叠,光雾围裹着漆黑如玉的“雷公墨”,正好落在下方半米之处,距离不远,几乎是触手可及。

赵老憋的意思,似乎是让司马灰先把“雷公墨”带出去,因为地缝深达数百米,土壳和岩层随时都可能崩塌,将地底裂缝填埋得严严实实。赵老憋虽然身受重伤,但他脑中贪念更重,实难舍弃这块千载难遇的“雷公墨”,还妄想据为己有。

司马灰身后背着赵老憋,爬在壁上已觉吃力,而且受力太重,地层内侧的土石崩落更为剧烈,他见势头不对,心知活命要紧,哪里还去理会“雷公墨”,当下深吸一口气,施展“蝎子爬”迂回攀向地面。

罗大海和夏芹在上边,看到土壳子大块大块地不断蹋落,有好几此都险些将司马灰活埋了,不由得俱是心惊肉跳,终于见他接近地面了,忙伸出手连拉带拽,使出吃奶的力气,将司马灰和赵老憋拖了上来。他们也就是刚刚脱身出来,就听得“轰隆”一声,大量剥落的泥土沙石已把地缝埋了个密不透风,“雷公墨”和无数灯笼虫,都随之压在了地底,再也难以重见天日。

司马灰已是汗流浃背,坐倒在地喘着粗气,他刚才逞得一时血勇,现在想来也觉后怕,只要再晚上一步,此刻就已埋尸地下了。

罗大海见司马灰完好无损,才放下心来,他又去看了看赵老憋的伤势,看完一抖落手,叹道:“连烧带摔,这人可没救了,恐怕现在送医院也来不及了,趁早刨坑埋了为好,要不然摊上人命官司,咱可吃不了兜着走了。”

司马灰定了定神说:“好不容易才把他从坟窟窿里拖回来,你好歹也得想点办法给抢救抢救再开死亡证明,这还带着活气呢,哪能说埋就埋?”

罗大海无可奈何地说:“咱又不是医生,怎么抢救?不信你自己看看,这个老赵现在真是出气多进气少,半边脸都烧没了,人也摔成血葫芦了,很快他就要两腿一蹬听蛐蛐儿叫去了。”

司马灰忽然想起一件事:“夏芹的母亲是军区医院的医生,她受家庭环境熏陶,多少也应该懂些医术。”于是赶紧让夏芹先给赵老憋采取点急救措施,然后再想办法送医院。

夏芹不满十六岁,哪里经历过这些事情,她虽然懂些医学常识,但现在看到赵老憋全身是血,脸颊烧没了一半,两排牙床暴露在外的可怕样子,心中就只剩下一个“慌”字,哪里还能施救,何况她母亲的确是医生不假,可却是位“妇科医生”。

司马灰实在不想看着赵老憋就此死了,即便只有一线希望他也不肯放过,蹿叨夏芹说:“妇科医生也是医生,你别有太多顾虑,死马当成活马来医就是了,何况老赵他一个将死之人,根本不会在乎你医生前面挂的是什么头衔。”

夏芹经不住司马灰和罗大海一通央求,只好大着胆子去检查赵老憋的伤情,除了脸部的烧伤很严重,肋骨也可能折断了好几根,刺破了脏器,造成了内出血,所以嘴里边全是血沫子,呼吸断断续续,神智时有时无。这螺蛳坟地处荒郊,根本来不及送去医院,即使及时送去了,也肯定救不活。

夏芹虽然忙活了半天,但她既没经验也没医疗器械,终归是束手无策,急得流下泪来。

这时就听赵老憋咳嗽了几声,竟然再次从深度昏迷中醒了过来,罗大海还以为是夏芹真有起死回生的医术,连赞她本事高明。

但司马灰却看出赵老憋是回光返照,性命也只在顷刻之间,不禁心下黯然,低声问道:“老赵头,你还有什么亲戚朋友吗?想让我给他们带什么话?”

赵老憋望着司马灰看了看,摇了摇头,又断断续续地说:“想不到俺赵老憋……这辈子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到螺蛳坟这小河沟里翻了船,看来这就是命啊,唉……命里八尺,难求一丈,这话说得果真是不假。但俺更没想到……你司马团头年纪轻轻,竟会施展‘蝎子倒爬城’这门绝技,你是跟谁学的本事?”

司马灰见赵老憋随时都会咽气,觉得也没什么必要再对他加以隐瞒,就简单说明了自家的出身来历。

赵老憋略显惊讶,但他也感觉到自己命不久长,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俺赵老憋在世上无亲无故,念在咱们爷们儿多少有些交情的份上,你们就帮忙把俺这把老骨头埋在螺蛳坟里,活着看不到‘雷公墨’,死后作了鬼守在旁边也好……”说到这,他颤微微指着那地底下,有气无力地说:“黄石山上出黄牛,大劫来了起云头……”

司马灰向其所指之处看去,正是刚才塌方埋住了“雷公墨”的地方,他又听赵老憋最后几句话说得很是古怪,忙问道:“你说什么?”

可赵老憋忽然间目光散乱,不等把话说完,就一口气转不上来,死在了司马灰面前。

司马灰三人虽然都与赵老憋相识不久,但毕竟患难一场,亲眼目睹他死于非命,都不免有些难过,守着尸身沉默良久,直到荒野间的“萤火城”四散消失,才用石片在地下挖了个浅坑,将他葬在其中。

司马灰心想“雷公墨”已经被埋入了地缝最深处,今后世界上恐怕再也不会出现“萤火城”的奇观了,又寻思着要等到清明节前后,再来给赵老憋祭扫一番。

三人别过了赵老憋的葬身之地,缓缓走回“螺蛳桥”,一路上各自想着心事,谁也没有开口说话,等走到桥下的时候,罗大海才想来问司马灰:“赵老憋临死时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司马灰摇头说:“我也没听明白,大概是弥留之际的胡言乱语。”他心中却寻思,死人的口中问不出话,如今这赵老憋的身世来历,还有“雷公墨”里隐藏的秘密,都已变成了一串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司马灰心事重重,他抬起头来,发现此时的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回想这一夜发生的事情,真跟作了场噩梦似的,伸展了一下周身酸疼的筋骨,对夏芹说:“你整晚上都没回家,你爹非疯了不可,这时候多半正带着人满世界找你呢,你赶快回去吧。”

罗大海也赶紧嘱咐说:“千万别跟你爹提我和司马灰,我们俩的名声可向来都是很好很清白的。”

夏芹摇头说:“没关系,我提前跟他说过我在姨妈家过夜。”

罗大舌头笑道:“司马,你看看人家小夏对咱多好,她从她爹那听说最近要清洗藏污纳垢的社会团伙,就特意跟家里编瞎话夜不归宿,大老远从城里赶过来给咱通风报信。”

夏芹又摇了摇头,表示并非如此,她犹豫了一下才说:“其实我这次来找你们,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我很担心你们知道了之后,又会闯出什么大祸来,所以还没想好到底该不该说。”

司马灰和罗大海闻言都是一怔,忙问她究竟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反正在人民群众眼里我们生下来就是祸头,如今从城里到城外,凡是能捅的搂子也都捅遍了,还能再惹什么大祸?却不知:“世事茫茫如大海,人生何处无风波。”

(第一卷完)

第二卷 蚊式特种运输机

第一话 野人山

司马灰和罗大海听了夏芹说的话,都感到十分奇怪,隐隐觉得这件事情小不了,但实在想不出她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能带来什么样的惊人消息,于是不断追问究竟。

夏芹看看四周无人,才吞吞吐吐地说:“我表哥……从农村……逃回来了。”司马灰和罗大海几乎不敢相信这话是真的,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原来夏芹的表兄,名叫夏铁东,一米八六的大个子,鼻粱上总是架着一副眼镜,但并不显得文弱,看起来反而有几分睿智。他喜欢打篮球,文革刚开始时正好在北京读大学,曾经看过不少西方小说,思想比较激进,有雄辩煽动之才,热衷于参加各种运动,也是最早那批红卫兵的骨干成员之一。

由于夏铁东心胸宽阔,为人诚实重信,遇事敢于出头,加之文武双全,精力充沛,知识面也很广。国家大事也好,世界形势也好,就没有他不知道的。同时又很重义气,遍读马列毛和各路中外名着,例如普希金的诗,随便是哪一段,他都能倒背如流。而且在此人有种特立独行领袖群伦的气质,所以身边总有许多追随者。

在司马灰和罗大海十三岁那年,曾跟着回到湖南的夏铁东参加过大串联,重走长征路,再上井冈山,那半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历,又听这位老大哥讲了许多“革命真理”,当时夏铁东告诉他们:“只有吃大苦,涉大险,才能成大事。”二人受其影响,深以为然,从心底里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

后来随着周总理发出指示,全国范围内的大串联运动终于落下帷幕,夏铁东重新回到北京,而司马灰和罗大海则混迹于长沙街头,彼此间失去了一切联系。只是风闻夏铁东由于种种原因,被卷入了很严重的政治事件,虽然还没有最后定性,但他的大好前途算是完了,年前去了陕北的一个贫困地区插队。

可就在两天前,夏铁东突然和另外一男一女两个知青,偷着跑回了老家,他不敢在街上露面,只好找来夏芹,让她帮忙去召集以前的朋友,说是要与那些人再见一面,然后他就打算越境离开中国,这辈子都不见得还有机会活着回来了。

夏芹知道夏铁东和司马灰、罗大海之间的交情不错,所以她很担心以司马灰等人无法无天的性格,不但不会进行有效的劝阻,反而会跟着夏铁东一同潜逃到境外,因此犹豫了许久,最终才吐露实情。

司马灰听完这件事,就对夏芹说:“小夏你太多心了,你表哥是什么样的人我最清楚,他绝对不会做投敌叛国的事。你就看他这名起的,夏铁东,铁了心扞卫毛泽东思想,这样的人能潜逃到境外去投敌?你便是割了我的头我也不信。”

罗大舌头也表示认同:“林冲那么大本事,想到水泊梁山入伙还得纳个投命状,老夏现在只不过是个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又没掌握国家机密,他就算真有心投敌叛国,可能人家也不带他玩。”两人当即决定,要尽快去跟夏铁东见个面。

次日傍晚,司马灰带着当初跟夏铁东一起串联全国的几个同伴,过江来到了市区,在烈士陵园附近一处简陋的民房当中,他们又见到了已分别数年之久的夏铁东。

夏铁东明显比以前黑了,人也瘦了许多,神情更是郁郁,但是在陕北农村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下,身体却比以前更加结实了,他看到当年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兄弟,都已经长大了,心里非常高兴,以对待成年人的方式,与司马灰和罗大海紧紧握了握手,重逢的喜悦难以抑制,使三个人的眼眶全都变得有些湿润了,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

随后陆续又来了很多年轻人,把原本就不太宽敞的房子,挤得满满当当,他们都是与老夏要好的同学和朋友。众人就和在生产队里开会一般,团团围坐了叙话,如此就显得司马灰和罗大海这伙人年纪偏小了,活像是一帮小喽罗。

夏铁东见来了许多老朋友,心情更加激动,一番感慨之后,与众人说起别来经过,他六八年到陕北阎王沟插队落户,开始还觉得是去农村锻炼,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可到了之后才逐渐发现,那个地方根本就不欢迎他们,因为土地贫瘠,不论生产队里的劳动力再怎么增加,一年到头的收成也只有那么多,大部分时候都是守着地头看天吃饭,与他的人生理想相去甚远,不到一年就觉得实在呆不下去了,而且一想到这辈子都要在这鸟不拉屎的荒凉地区扎根,就完全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夏铁东虽然才华出众,但这种人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理想主义的情绪太严重,他和当时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对世界革命充满了向往与热情,觉得在国内开荒种地很难有什么作为,就将心一横,跟两个同伴逃回了老家,他告诉众人今后的计划:“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与其窝窝囊囊呆在家里,带累着爹娘受气,还不如趁现在投身到世界革命的洪流中去。”

罗大海等人都对真刀真枪向往已久,但他们并不明白夏铁东言下之意,在旁问道:“日本鬼子早投降多少年了,什么地方还有八路?”

夏铁东说“虽然法西斯基本上是被消灭光了,可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要美帝国主义一日不灭亡,世界人民就一天没有好日子过”。

在场的大多数人一听这话,可都对此没有信心:“人家老美那可是超级大国,就咱们这几个人过去,怕是解放不了他们。再说咱们就算有这份决心,也没处搞到船和武器啊,别说火箭大炮轰炸机了,连菜刀都合不上人手一把。总不能每人腰里揣俩麻雷子,驾条渔船就想横渡太平洋吧?”

夏铁东又说:“超级大国都是纸老虎,没什么大不了的,美军残酷而又虚弱,全是少爷兵。另外他们美国人也不全是大资本家,百分之九十九还都是被剥削的劳动阶级,咱们可以利用毛泽东思想,把敌人内部的无产阶级和工农兵兄弟们武装起来,煽动他们高举义旗来个‘窝里反’,只要能够做到里应外合,再加上卡斯特罗在老美后院跟咱们前后夹击,不愁打不垮美帝。不过……眼下咱们的力量确实还很薄弱,想直接从太平洋登陆美国本土不太现实。这不美帝正在侵略越南吗,我看咱们干脆先去支援越南人民,到热带丛林里打游击埋竹钉,跟美军较量一番,等到光荣凯旋胜利归来的那一天,也可以让国内这些人好好瞧瞧,看咱们到底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

这些年轻人虽有满腔的雄心壮志,却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此言一出,立即有好几个同伴齐声响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抛头颅撒热血,用二十八年的时间打出了一个新中国,我们怎么就不能再用一个二十八年,解放全人类呢?”

罗大海更是惟恐天下不乱,有这等热闹他哪能不去,而且黑屋地区很快就将不复存在了,他们这伙人要是留在城里,在今年年底之前,也都得被赶到农村下乡落户去。

虽说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几百万解放军离开了农民兄弟的有力支持也照样玩不转,但事实上没人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一辈子,在当时那批年轻人的心中,只有军人才是最光荣最神圣的职业,既然在国内当不了兵,去越南打仗也是条出路,反正抗枪就是比抗锄头强。又寻思兄弟们都是千辛万苦远道去支援越南人民解放事业的,没功劳也有苦劳,而且要说到战术经验和战略理论可是咱们中国人的强项,从古到今打了好几千年,论资排辈理所当然是老大哥,去了越南那边,怎么还不得给咱们安排个团长、师长之类的职务。

司马灰虽然是在北京住了十几年,也天天到学校上课,但他自小有“文武先生”传艺授道,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很重,不是单一教育模式下形成的思维结构,所以他对夏铁东今天所说的计划并非十分认同。不过司马灰总觉得“义气”二字为重,既然罗大海等人都决定要跟夏铁东去越南参战,他自然不能落于人后,况且离了“黑屋”,自己也无从投奔,就决定跟随众人一同南下。

选择去越南的人,大多是无家可归,又觉前途渺茫的右派子女,除了个别一两个不敢去之外,其余众人各自留下血书表明心迹,随后砸锅卖铁,凑了些路费,一同离家出走。

夏芹见司马灰和罗大海果然要跟众人同行,不禁追悔莫及,在送行的时候,还想劝他们回心转意。但司马灰哪里肯听人劝,他知道夏芹的口风很严,不会对外泄露自己这伙人的去向,不必再对她多嘱咐什么了,又想到这如今是去远乡异域同美军作战,那枪林弹雨可不是闹着玩的,炮火无情,凶多吉少,万一做了沙场之魂,这辈子就真回不来了,毕竟故土难离,心中不免有些不舍,恍惚之际,本来想说的话也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