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灰道:“奇迹不是个东西,我先前那句话的意思是想说——只有出现奇迹般的偶然因素,咱们才有可能成功,就是指希望非常渺茫。你仔细想想,要在一座煤炭森林里寻找一部电话机,和到茫茫深海里打捞一根细针有什么区别?”

刘江河文化水平不高,还特别认死理:“毛主席曾说过,群众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咱们工农兵就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不能创造奇迹?咱们现在全力以赴创造一个奇迹,不就是能找到AΦ53型磁石电话机了吗?”

司马灰正在寻思对策,随口对刘江河解释:奇迹这种东西能分成很多种类,有实质的也有非实质的。实质的奇迹大多能通过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达成,但还有一种真正的奇迹,是诸多偶然性因素叠加才能出现。当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名法国士兵,不甘心沦为炮灰,就开小差逃回了国内,结果被判了绞刑,也就是环首死刑,直至气绝身亡。行刑的那天刽子手给他套上绞索,准备将这名逃兵吊死,没想到绞索接连断了五六根,始终没办法完成死刑,只好延期执行。还有在二战的时候,一名纳粹军官要枪决一名关押在集中营里的犹太人,手中的鲁格枪却突然卡壳了,他又换了另两把枪,仍然出现了机械故障,不得不就此罢休。绞索断裂和鲁格手枪出现故障,都是发生机率很低的意外情况,更何况是在同一时间内连续出现,当时就好像有种无形的神秘力量,在保护着这些人。在常量中集中产生出无法解释的变量,进而促成某种不可能出现的结果,这就属于“奇迹”,也可以说是“运气”或“因果”。反正咱们现在很需要这种东西,但它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绝不是这世界上任何人力能够创造。

刘江河在驼队的养父常找人代笔给他来信,说是你到无线连参军都好几年了,技术没少学,到现在也才是个班长,连干部都不算,怎么就不见你立个功呢?牧区去当兵的几个小子可都立功了,真是把我的肚子都气胀了,你也得给我好好干,为人民服务不能总挂在嘴上说,更要有实际行动,再说你要是不干出点成绩来,今后怎么娶“洋缸子”?

这些来信的语言混杂,逻辑条理也都不大通顺,可对刘江河的刺激还是不小,他又看穆营长和宋地球先后牺牲,深受触动,憋了鼓狠劲要将任务完成。但他毕竟缺少经验,远不如其余三人沉得住气,一看找不到“磁石电话机”,就心急火燎,恨不得挖地三尺。此时听司马灰说了这些话有理有据,好像水平也不比宋地球低太多,这才稍稍安下心来,觉得司马灰经得多见得广,总能创造出些“偶然因素”来。

胜香邻也觉奇怪:“司马灰看你那副不学无术的模样,从来说不出什么大套理论,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罗大舌头说:“他还不都是听宋地球讲的,可说归说,练归练,咱们现在也指望不上什么偶然因素,想搜寻到那部AΦ53型磁石电话机谈何容易,它总不能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他边说边往前走。一脚踏到一个凸起的事物,踩下去感觉不像煤炭,蹲下来拿矿灯照了照,见是个竖立放置的扁长匣子,上边布满了漆黑的煤灰。罗大舌头扒开灰土,赫然是个铝壳,上面还有白漆印的字样是“Магнит Телефон——79013”,侧面还有一行铭牌般的压印“Прифронтовыми”。

胜香邻的母亲懂得俄文法文,五十年代中期曾在学校教课,她受家庭环境影响,俄法两国的语言文字都能认识不少,中苏友好时期,司马灰等人也在学校学过一些,可水平远不及胜香邻,此刻有所发现,就让她上前辨读。

胜香邻在矿灯下看了看,对司马灰说:“这应该就是那部AΦ53型磁石电话机了,压印的标志可能是军工代号。”

司马灰感觉很是意外:“这座煤炭森林规模如此庞大,沟壑裂隙不计其数,咱们在里边钻的脑袋都晕了,它怎么会突然被罗大舌头发现?”

罗大舌头极其不忿地说:“哪次有倒霉事都少不了我,喝口凉水都塞牙,就不能轮到某些偶然因素在我身上出现一回?那法国逃兵和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的犹太人,又能比我罗大舌头强到哪去,凭什么我就不能偶然了?”

司马灰仍然觉得情况不对,与其说是偶然因素,倒不如说是神为你安排下的命运,你罗大舌头命中注定要遇到这部“AΦ53型磁石电话机”,不管有多少意外情况出现,该发生的就一定会发生,否则这里边就有鬼了,得小心电话机是特务布置的“诡雷”。

罗大舌头听罢直摇脑袋:“你这种说法未免也太唯心主义了,我不就是运气比各位同志好点吗?”他又问胜香邻:“香邻,你看司马灰是不是在胡说八道宣扬封建迷信。你相信这世界上会有神存在吗?”

胜香邻仍在注视着煤层中的磁石电话机,听到这句不合时宜的问话,犹豫了一下才答道:“我只能告诉你,苏联人不相信。”

众人还是觉得司马灰推测的第二种结果比较靠谱,小心翼翼地拨开煤屑,从匣子中拿出话筒,却没有任何异常发生,铺设在地底的电话线则是越拽越长,但有些区域已被坍塌下来的煤块埋住,无法顺着电话线向前搜寻,也不知道线路究竟与什么地方相连,而这部磁石电话机的底下,更有凿穿在煤层中的长钎固定。

众人见无异状,就推测这部电话应该不是“诡雷”,均想:“宋地球临终前曾嘱咐过,摇通了这部磁石电话,就可以进入罗布泊望远镜,但电话另一端的人无论说什么,都绝对不能相信。现在既然已经找到了磁石电话机,说明宋地球掌握的情报非常准确,可后面的事却又让人难以置信。罗布泊望远镜废弃许多年了,不可能还有任何活人留在地底,这部电话接通后能和什么人通话?苏联人在蕴藏地下万米深的大煤壳子里,铺设磁石电话机能有什么意义?除非它并不是用来与人类进行通话?”

罗大舌头说:“你们也太多心了,因为我罗大舌头天生就不是一般人,所以我出现的地方都充满了偶然因素,你们对此不要感到心理不平衡,十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长呢,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嘛。至于磁石电话机能打到什么地方,还得先由我来打一通才知道,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一边唾沫星子四溅,一边抓起电话去摇侧面的手柄,不料用力过猛,竟把那有些糟腐的木质手柄摇断了,怎么装也装不回去,急得他额上冒出汗来:“脱扣了?这……这纯属偶然……”

司马灰和通讯班长刘江河的心里也跟着一寒:“糟了,这部电话机就靠摇柄给磁石发电,此类制式设备,一旦损坏了很难维修。”

胜香邻又用矿灯看了看电话机下固定的长钎,她若有所悟,对其余三人说:“我想咱们能找到磁石电话机,并不是什么偶然因素,煤炭森林中绝不止这一部AΦ53型磁石电话机,至少有成百上千部。”

第三话 深空透视

罗大舌头听说地底还有上千部“AΦ53型磁石电话机”,心里终于踏实了不少,抬手抹去额上的冷汗说:“我的娘啊,幸亏不是偶然因素,刚才我真以为我犯下了一个难以挽回的巨大错误,后老悔了,要是把唯一一部磁石电话给鼓捣坏了,那我罗大舌头可就要变成历史的罪人了。”

司马灰见罗大舌头刚才有些得意忘形,就泼冷水让他冷静些:“你趁早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只有伟人才犯得下巨大的错误,你罗大舌头算老几,真是二百斤面蒸个大寿桃,我就没见过你这么大个的废物点心,还他娘妄想成为历史的罪人?咱以后谦虚一点行不行?”他又问胜香邻:“你能肯定苏联人在煤炭森林中,确实铺设了数量众多的AΦ53型磁石电话机吗?我听着怎么跟埋地雷似的?”

胜香邻说:“咱们应该到煤壳间的裂缝里仔细搜寻,在地形深陷低洼的区域里,都有可能找到第二部磁石电话机,我现在仅是猜测,等有了结果我再同你们解释原因。”

司马灰点头同意,带着其余三人在附近展开搜索,果然没走出多远,就在一株炭树根上发现了线路,寻着电线找过去,很快就在一堆煤屑中找到了第二部“AΦ53型磁石电话机”。

司马灰看事情总算有了眉目,就勉励胜香邻道:“今后好好干,将来我提拔你。”

胜香邻说:“你别冒充革命老干部了,快摇通这部电话,看看能得到什么回应。”

这时通讯班长刘江河早已迫不及待地摇通了话机,但听筒里没有任何声音,他惟恐自己手拙,忙问司马灰:“是不是这部电话机也出现故障了?”

司马灰察上前检查了一下说:“不会,苏联生产的设备和器材都很耐用,完全是基于核战争之后的适用理念,构造简易坚固,要确保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转,不应该接连两部都出现故障,可能是另一个点的磁石电话机还未接通,也可能是线路被人故意截断了。”

胜香邻说:“你别胡乱分析了,这部电话底下也有探钎凿入煤层,所以我觉得AΦ53型磁石电话机并不是用于通话联络。”

司马灰听得不解:“军用便携式磁石电话机的存在,就是为了指挥所与前线建立直接联络,不能接通电话还要它来做什么?苏联人总不可能吃饱了撑的,在这地下一万多米深的大煤壳里,进行架线演习。”

胜香邻提醒众人说,你们还记得罗大海审问工程师田克强的时候,曾提出过一个问题——物探分队是做什么的?其实物探就是“物理勘探法”,原定协助咱们行动的克拉玛依钻探分队里,配有一个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物探小组,当时我也感到很奇怪,“罗布泊望远镜”是深度钻探工程,通过重型钻探设备挖掘原生洞窟,从而窥探各个地层结构的不同物质,直接获取岩心样本,这种任务完全不需要物探专家参与,但是看到电话线路连接着凿入煤层深处的长钎,我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苏联人很可能在地底布置了无数部AΦ53型磁石电话机,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物理探矿系统,使用的原理是“地场深空透测法”,也被简称为“地网”,他们一定是想探测煤炭森林最深处的未知区域。

毕竟隔行如隔山,司马灰与罗大舌头、刘江河三人又都是土包子。对什么“地场深空透测法”闻所未闻,也根本理解不了,使用“磁石电话机”也能寻找矿脉?既然“罗布泊望远镜”已经通到了地底,再继续挖开这座大煤壳子不就是了吗,他们为何还要如此大费周折?

胜香邻知道要探明“罗布泊望远镜”里的一切谜团,探险队剩下的四名成员就要紧密配合,现在必须让每个人都清楚,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状况,只好耐心解释说:我所做的探勘测绘工作,主要是绘制各种以高等深线标注的地形图,等深线地图大多是根据物探分队提供的“极化率”数据作为参照,所以我懂得一些物探原理。简单来讲,物探中的电磁法,就是将探钎和磁罐埋入地下,再由跑极的人员背着线架子把电话线与探钎连接,手摇“磁石电话机”发电后产生的电流,会通过探钎传导入地底,并在地层中产生电磁波,物探分队则利用仪器读取反射出的“极化率”数据,转给测绘员将这些数据绘成图表,以此推测地质结构轮廓,以及矿层矿脉的分布情况。

罗大舌头和刘江河都听得俩眼发直,一时半会儿还真搞不清楚,干张着嘴,半句话也接不上来。

司马灰倒是明白了几成,虽然原理根本不懂,但也能知道这些“AΦ53型磁石电话机”,相当于在这座大煤壳子里铺设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地网”,通过它就可以隔空探测出地底深渊里的详细情况。

胜香邻见只有司马灰的脑子还算开壳,就说:“我再作个很直观的比喻,如果说这些AΦ53型磁石电话机和它的线路是无数条感应神经,那罗布泊望远镜的洞道底部,就是个大脑中枢,神经网以它为中心,以放射状向四周分布,透视探矿系统获得的数据,都会反馈到罗布泊望远镜里,那里可能会留有一些仪器,甚至还可能存在一部向地底供电的高功率发电机。”

罗大舌头恍然道:“你要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咱们摸着线路往前找过去,就能找到罗布泊望远镜那个一万多米深的大窟窿了,根本用不着摇通磁石电话机,其实就算挂通了也不会有人接听,可老头子先前嘱咐的那些事又是什么意思?”

胜香邻道:“我想宋教授不会无缘无故说那些话,或许罗布泊望远镜里确实存在一部可以摇通的磁石电话机。”

司马灰说:“苏联人挖掘的洞道,抵达这里之后就停了下来,转为使用什么大地电磁法进行探测,这一定是因为他们觉察到了煤壳下的未知区域十分危险,不敢直接深入,所以我估计下边就是地底极渊,咱们距离真相已经不远了,不用顾虑太多,先找到罗布泊望远镜,然后再做计较。”

众人当即带上背包和步枪,寻着附近铺设的电话线路向前攒行。这座蕴藏荒漠地底几千米处的煤炭森林,是远古时期沉入地下的茂密植物残骸形成,由于植被生长覆盖于起伏不平的山地,因此沉入地下后也呈波浪状分布,基本上仍保持着古森林的原貌,只不过全部残骸都化为了漆黑的煤炭岩脉,煤炭森林内部的沟谷裂缝又构成了一片洞穴网,地形崎岖无比,塌方的区域间也找不到线路所在,但陷落处埋设的“AΦ53型磁石电话机”数量很多,接连找到几部之后,就能掌握线路的总体走势和分布规律,此时有了具体的参照物作为指引,总算不再像先前那样没头没脑地乱走。

“AΦ53型磁石电话机”的线路,最多可以铺设“20000延长米”,在这结构复杂的古树煤层间,逐步找过去也不是片刻之功。刚行到途中,忽觉地面有些颤动,震得煤屑纷纷掉落,伴随着阴森的冷风,就听那煤层深处有一阵阵沉闷的声音传来,仿佛是栖息在黑暗深渊中的某个生物正在移动。

众人听得头皮子都跟着发乍,立刻停住脚步蹲下身来,罗大舌头叫苦道:“这好像是要地震了,怎么又他娘的让咱赶上了,最近出现的偶然因素确实太多了。”

司马灰摸出赵老憋留下的发条金表,他先前已按宋地球配戴的手表校过时了,此刻一看时间,竟和在溶洞里遇到“黑暗物质”的时间完全一样,他到现在也没搞清楚那天地间大劫残留下的灰烬究竟是些什么,心中不禁有种莫名的恐慌涌现。

胜香邻对司马灰说:“那些黑雾般的浓重尘埃,可能是由于地压作用产生的特殊现象,它具备一定的周期性,间隔大约四十八小时。要是宋教授还在,他一定能解释其中原因,不过煤炭森林周围存在频繁的上升热对流,应该不会波及到这里,你也不用对此事过于担心。”

司马灰说:“你还记得1953年遭遇航空事故的”伊尔-12空军运输机“吗?当时机上全部乘员的手表指针,都永远停留在了一个位置,你现在看看这块怀表现在是几点钟?”

胜香邻看到表盘上的指针,也觉心惊肉跳:“12:30分!”

司马灰说:“53年那次无法解释的航空意外,以及溶洞中出现的黑色尘埃,很可能都与地底极渊里存在的东西有关,比较走运的是现在时间并没有停止,说明咱们所在的区域暂时还算安全……”

通讯班长刘江河有些好奇地问:“万一时间停下来不动了,咱们身上会发生什么事?”

司马灰摇了摇头:“那我就不知道了,我也希望咱们永远都用不着知道,因为我当初也曾问过老宋这件事,他的回答就是如此。他还说1953年在库姆塔格出事的空军运输机,是多亏有晴空湍流把它推离了航线,又有驾驶员丁得根处变不惊迫降成功,否则那架伊尔-12将会永远消失。”

第四话 中心测站

“时间”大概分成三个部分——“过去”永远静默、“未来”遥不可及、“现在”飞逝而去,司马灰对“时间”的理解,基本符合这一观点。

通讯班长刘江河却对此没有半点概念,仍在固执地追问:“空军运输机为什么会在天上永远消失?它去哪了?”

司马灰无法解释,只能凭自己过往的经验嘱咐刘江河:“对未知事物存有强烈的好奇心,可不是什么有益身心健康的事,它早晚会把你拖进无法摆脱的危险之中。”

这时胜香邻提醒司马灰:“地颤和塌方会导致封闭在煤层中的有害气体出现,停留时间久了很不安全。”

司马灰何尝不清楚眼下的处境,于是告诉其余三人:“手中武器务必处于随时都能击发的状态,提防绿色坟墓派遣的跟踪者。”说完就用毛巾蒙住了口鼻,顶着不断塌落的煤屑继续往深处走。这一路摸索着在煤炭森林中行了许久,四周逐渐恢复了寂静,附近的电话线路则是越来越密集,推测距离地底洞道的距离已经不太远了。

走在前边的通讯班长刘江河,忽觉脚底踩到一片碎煤上,他身前是个大煤坑倾斜的下坡,当时黑咕隆咚的也没能察觉到,使身体失去了重心向下滚去,多亏司马灰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拽住,再用矿灯向下照视,黑漆漆的也看不到底,但“AΦ53型磁石电话机”的各条线路,都已从四面八方延伸向下。

众人找了个相对平缓的区域下到煤坑里,发现四周都有爆炸留下的痕迹,可能当初是用爆破作业的方式,在这座“煤炭森林”内部轰出了一个巨大的陷坑,坑底都被厚重平整的水泥墙壁填满了,两侧和高处都不见边际。

众人上前用手摸了摸粗糙的墙壁表面,深感其构造简单,坚固耐用,尤其是在“煤炭森林”这种逼仄压抑的空间内,更充分凸显出使人颤栗的神秘冷酷以及机械化的一丝不苟。

司马灰惊叹道:“这东西就是罗布泊望远镜?我怎么觉得它像是一座楼房,或者说是钢筋水泥结构的碉堡和地底防空壕。”

罗大舌头也纳闷:“要说是楼房它总得有门和窗户才对,这八下子不透气,整个就一密封的大水泥灌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