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灰摸出背包里的“鲨鱼腮式防化呼吸器”,有这家伙罩在脑袋上,应当能起到隔绝电波的作用。

胜香邻拽住司马灰道:“你别逞能,地骸是种来自以前的古老物质,经过了无数次毁天灭地的大劫难,水火都不能侵损,你下去之后怎么将它毁掉?何况空洞中心虽然薄弱,但有种无形的巨大吸力,一定是在底部形成了重力井,血肉之躯根本承受不住。”

这时地面上矗立的一个大铁架子,轰然倒下来砸向墙壁,司马灰猛听身后恶风不善,急忙躲向旁边,随着装满矿物岩心标本的铁架倾斜,里面装的石块也纷纷掉落,其中一层的几块晶体岩心由于体积较大,被挡在了边角处,胜香邻似是发现了什么,她也不顾铁架随时会被“空洞”吞噬,竟从墙壁上爬到下方,探身去取那大块无色的矿物结晶。司马灰熟识物性,知道那是从地层中挖掘出来的“硼砂”,在枯竭的湖区地层中十分常见,心想都死到临头了,还舍命捡这些矿物标本做什么?

司马灰这念头一转,立时醒悟过来,硼砂遇水既成浓酸,可以加快“地骸”再分解的速度,阻止“空洞”继续向四周侵蚀,当即上前相助。二人依托墙壁,用脚将沉重的铁架向外蹬开,几块“硼砂”顺势落向黑雾围绕的空洞中心,一瞬间就溶在了洞底的黄水中。枯如蝉皮在高浓度硼酸腐蚀下分解极快,不多时仅剩下一片犹如昆虫肠筋的物质。随着空洞的消失,附近的黑色尘埃渐渐散去,库房下的地面面目全非,已和测站底层贯通,形成了一个旋涡形的巨大坑洞,四周的水泥箱梁也都已扭曲变形。

二人抹了抹额上的冷汗,均知这次实是险到了极点,要不是发现了“硼砂”,最多再过几十秒钟,就得被虚无的“空洞”吞没。而且越寻思越是后怕,试想如果田克强暗中潜入“保密舱”,众人大概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多亏了这厮心理畸形,偏要让别人在临死前理解他作出的“伟大牺牲”,否则结果不堪设想。

司马灰本来对宋地球让胜香邻加入探险队颇有微词,常言道是:“伍中有妇人,军威恐不扬。”这虽是旧话,可司马灰总觉得胜香邻不过就是个测绘员,又没阿脆的医术,也不是玉飞燕那路盗墓贼,跟在身边就是添个累赘。但这次绝境逢生,才感觉到自己的见识也未必能比人家多到哪去,甚至还大有不及之处,于是说:“我回去一定得号召罗大舌头他们积极向你学习,争取揭起新一轮学、比、赶、帮、超的热潮。”

胜香邻却认为司马灰这种人,虽然身手胆识俱是不凡,但思想品质大有问题,经常通过耍嘴皮子来歪曲事实,谁知道此时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所以也不拿他的话当真。

二人担心罗大舌头和通讯班长刘江河也遇到了危险,稍作喘息,就找到一处水泥箱梁的裂缝爬出仓库,等返回到上层供电机附近,发现那二人根本没发觉下边出了什么事,仍在跟那部苏联制造的功勋型发电机较劲。罗大舌头自称手艺娴熟,却没想到越修故障越大,他看司马灰回来,就推说先前估计不足,现在看来至少再需要五个小时,才能恢复地下供电。他趁司马灰去察看地下供电机,又问胜香邻:“你们怎么去了那么久,司马灰那小子没干什么坏事吧?你要是受了欺负尽管跟我罗大舌头说,我这当哥的必须给你做主。”

胜香邻道:“非常感谢你的提醒,但我们广大群众早就看穿司马灰邪恶的反动嘴脸了。”随后她将在下层遇到的情况,捡紧要之处对其余二人说了一遍,并把烧毁了一半的密电记录本交给刘江河道:“司马灰说你可能懂得五十年代的苏联武装力量通讯密语,你看看这些记录还能解读吗?”通讯班长刘江河以前从没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但在前来执行“罗布泊望远镜”探测任务之前,曾特别受过为期两个月的强化训练,虽属临阵磨枪,可也算是有备而来。他当即从身边拿出一个译文本子和铅笔,在电石灯下逐字逐行去辨读残缺不全的密电记录。

罗大舌头听说地下线缆已被“空洞”破坏,即使将“功勋型发电机”修复了也没什么用,索性停工不干,同司马灰和胜香邻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司马灰说“86号房间”现在已经尸骨无存,咱们总算解决掉了一个最大的隐患,但“绿色坟墓”派遣的人员是否只有田克强一个,也根本无从判断,说不定下一个敌人随时都会出现,未知的危险仍是无处不在,这此脱难实属侥幸,下次可未必还能这么走运。

罗大舌头说:“那咱也不用长别人锐气,灭自己的威风,要我看这田克强也算不得怪异,当年在东北山场子里,曾有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来做伐木工人,平时跟大伙一起吃饭干活,下河洗澡,都没什么两样,唯独晚上说梦话。木营子里都是七八个人睡一条通铺,半夜里黑灯瞎火,就听他一个人口中念念有词,谁也听不明白说些什么,就跟鬼上身似的十分吓人,即使堵上嘴还是有声音传出,后来大伙才知道,这汉子后脑勺还有一个小头,就躲在头发里,发青眉秀,长得模样还不错,而且眼中有珠口中有舌,白天大脑袋醒着小脑袋睡觉,夜里这小头就睁开眼口里嘟嘟囔囔地说话,这汉子却对此茫然不知,最后找个土郎中拿烧红的烙铁给它烫死了,自此再没变怪发生过,这汉子可不比区区田克强邪乎多了吗?”

司马灰说:“什么区区,还他妈蝈蝈呢,‘86号房间’只是地下组织按插在物探分队的一个特务而已,但咱们都没能识破他的手段,以至吃了大亏,他虽是行事诡秘,终究还是个活人,可‘绿色坟墓’的首脑却如精似怪,跟这‘86号房间’截然不同,咱们绝不能凭以前的经验,来判断今后可能遭遇的危险。如今既没能恢复地下供电设施,也不清楚‘罗布泊望远镜’最深处的详细情况,只知道极渊是个地幔与地壳之间的洞窟,应该就处在那个什么……摩霍维奇不连续面之间,而它内部的一切情况都还是谜,当年中苏联合考察队的22名成员在地底神秘失踪,还有每隔48小时就发生的一次剧烈震动,都还无从知晓,但就算‘罗布泊望远镜’通往地狱,咱现在也得硬着头皮下去探个究竟。”

这时通讯班长刘江河告诉司马灰,密电记录残缺不全,而且大多采用双重加密暗语,只有拿到后方交给专家,才有可能全面分析其中内容,现在只能解读出其中反复出现多次的一句话:“地底没有曙光。”

罗大舌头道:“你这不是废话吗,地底下什么光也没有,别说曙光了。”

司马灰却发现刘江河脸色有些不对,就拦住罗大舌头,问道:“你是不是知道些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通讯班长刘江河迟疑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道:“曙光可能……可能是……苏联的R-1潜地火箭。”司马灰继续追问,发现刘江河这个毫不起眼的无线连通讯班长,竟然知道在1953年底,苏联海军一艘战术舷号107的615型Z级柴油动力潜艇,携带两枚“R19潜地火箭”出航,并因领航仪器故障,出航后离奇消失,苏军到处搜索无果。这条钢铁的巨鲸,隶属苏联武装力量第40潜航支队,续航能力为11000海里,动力为三部6000匹马里的P37-D型柴油机,排水量水下2475吨,水上1952吨,长91米,宽7米5,包括舰长在内搭载成员72人,在完全配给状态下,自持力可达五十三天。由UKB-17局设计,代号为曙光的潜地火箭,是一种在水下发射弹道导弹的助推系统,五十年代还处在试验阶段,属于高度军事机密,苏联虽在此方面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曙光潜地火箭已经在激烈的战备竞赛中被迅速淘汰。

1955年苏联方面根据一些特殊渠道得来的情报,认为失踪的Z-615潜艇可能就在罗布泊地下洞窟里,希望与中方合作进行钻探发掘,一是寻找“潜地火箭”,二是探明极渊内神秘的地质结构,条件是提供专家与设备,并交换重要技术,但苏联专家团并没有找到既定目标,又在1958年底突然撤离,“罗布泊望远镜”的洞道也被炸塌。

其实在理论上,即使地下与海底相通,这艘续航能力仅为11000海里的Z-615柴油动力潜艇,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极渊”内部,苏方只是根据一些模糊的情报作出判断,而最终事实也证明了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判断。可到目前为止,除了那支失踪的中苏联合考察队,还没有任何人亲眼看见过“极渊”里究竟存在着什么。

第二话 冥古

司马灰听得很是诧异,这些事就连宋地球也未必了解,无线连的刘江河怎么能知道得这么清楚?

罗大舌头也纳闷:“我南征北战这么多年,连真正的潜艇什么模样都没见识过,更别说苏联潜水艇的详细战术性能了,刘江河你小子该不会是特务吧?”

通讯班长刘江河看出众人疑惑,赶紧解释:苏联部署的“罗布泊望远镜”深度钻探计划,确实是为了寻找离奇失踪的“Z-615柴油动力潜水艇”,其实潜艇和上边搭载的72名乘员,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秘密是“R-1潜地火箭”,作为军事机密,当时是只有少数人才知道内情,至今也仍然未到解密期限。

这次前来执行“罗布泊望远镜”探测任务的人中,只有部队上的军籍人员被事先告知了这一情况,并被允许在适当的条件下,透露给宋选农。此时通讯班长刘江河是原话原说,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地底极渊中很可能没有苏联的Z-615潜艇,所以这个情报并无实际意义,只能作为参考信息。

司马灰再三追问,终于确定刘江河知道的情况也十分有限,看来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必须继续前往“罗布泊望远镜”最深层。至于那艘迷航的Z-615潜水艇,以及失踪的中苏联合考察队、黄金蜘蛛城密室中的夏朝龙印,在司马灰看来并没什么区别,这些谜团就和“绿色坟墓”一样,虽然一切情况仍属未知,却几乎可以断定,它们全部与深陷在地壳与地幔中间的“极渊”有关。

众人到此都将生死置之度外,放弃了恢复地下供电的念头,也不再理会那座救命的“减压舱”了,准备直接进入地底测站下的钻井洞道。

司马灰认为“极渊”可能是处深水,想到贮物室中找氧气瓶或渡水载具之类的装备,但遍寻无果,只得作罢。众人收拾齐整后立刻出发,向下经过被“空洞”侵蚀的中层底部,那些受到严重破坏的水泥墙体摇摇欲坠,测站内部的承重结构失去平衡,有继续坍塌的可能存在。一路涉险下行至底层的“天车”附近,司马灰再次走到侧面的大型蓄水池边缘向下俯视。先前觉得这水泥槽子诡秘无比,现在看来,近似于存放潜艇的船坞,苏联人可能是打算找到Z-615之后,把它在地底分解拆散,然后将残骸一件件用天车吊进这仓库,浇灌水泥彻底封存,根本就没想过要运回国内,这保密工作也算是做到家了。

胜香邻说:“事情可能没你想象得那么简单,如果仅是要将一艘潜艇的残骸拆解,为什么要筑两座如此庞大的水泥槽?它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容纳百余米长的潜水艇了。”

司马灰说:“这倒也是,为什么会有两个同样大小的船坞?难道苏联人认为罗布泊望远镜深处存在两艘潜艇?”

罗大舌头道:“老毛子未免太贪心了,整天寻思怎么占便宜,这潜艇又不是鲸鱼,它也不会下崽儿,哪能丢一个找回俩来?”

司马灰摇了摇头,这件事情实是难以琢摩,根据通讯班长刘江河提供的情报,地底根本没有Z-615潜艇,但苏联人确实掌握了一些情报,并在煤炭森林中使用大地电场透视法,对“罗布泊望远镜”做了精确探测,当时呈现出的信息,一定足以使苏联专家认定极渊中存在那艘消失的潜艇,否则他们绝不会动员这么大的人力物力。退一万步讲,即使那艘在海里失踪的Z-615潜艇真被某种未知力量带到了罗布泊荒漠下一万米深的区域,它也不可能从一艘突然分解成两艘,这是最让人感到无法想象的地方。

如果地底没有“Z级潜艇”,那么苏联人在“深空透视”过程中发现的物体又是什么?司马灰等人现在根本无从估测,只能推断这两个潜艇船坞大小的水泥槽子,多半与极渊里存在的东西体积相当。

这时有一截墙体塌落下来,掉在天车上摔得粉碎,发出轰鸣的回响,乱石溅得脸上生疼,司马灰见上层地面将要蹋毁,惟恐被厚重的水泥箱梁砸成一团肉泥,招呼众人赶紧加快脚步,来至钻井洞道的舱盖近前。看这舱盖属子母结构,母盖可以穿过启重天车,边缘的六个子盖则是留给人员进出,都有轮盘阀门闭锁,地下甚为阴冷,那舱盖表面上都铺了一层白霜。

众人戴上手套转动轮盘阀,将沉厚坚固的舱盖揭开,又将电石灯和矿灯一同打亮,一个接一个钻进洞道。司马灰当先在前边探路,就见重型钻探设备挖掘出的深洞极是空旷,走势垂直陡峭,深邃之中冷雾缥缈,寒意刺人骨髓,光束不能照及十步之外,诡渌难测其万分之一,再回首时,来路早已模糊。

司马灰等人都不清楚这条洞道还有多深,他们从绕在洞壁的舷梯上向下摸索了一段距离,就发现侧面嵌着一座箱体般的密室,内部也有一条白色线路的“磁石电话机”,线路一直连接到洞道深处,并有一部近似雷达的仪器,另有一部“短波发射机”,同时设有独立的手摇供电机,似乎是处“联络舱”,可以在此为深入地底的联合考察队提供支援。

胜香邻对司马灰说:“要是这里的供电机和测绘仪器还能正常工作,我也许能从极化率数据图纸中,看出地底下存在什么。”

司马灰也觉应该尽一切可能,搜集苏联专家利用“罗布泊望远镜”窥探到的秘密,就让众人进去看个究竟。

罗大舌头自告奋勇,上前检视那部手动供电机,司马灰则直奔磁石电话机,摇了几下发现根本不能接通,估计这“罗布泊望远镜”里共有两条用于联络的白色线路,一条通向地表,一条通往地底,从1958年开始就彻底失去了作用。他又看那“短波发射机”式样古怪,就问通讯班长刘江河:“你们无线连应该懂得短波通信,在这地底下10000多米深,还用得到这玩意儿吗?”

刘江河说:“这短波发射机不仅可以发射天波和地波,它也能接收电波信号,但我们连队可从没在这么深的地洞里进行过通信演练,顶多在地下20米的防空壕里用过,地波传导需要看介质而定,如果地层对电波衰耗程度太高,就不能使用了,远不如咱们那部光学无线电可靠。”

司马灰突然想起了黄金蜘蛛城里的“幽灵电波”,觉得苏联人不会无缘无故把“短波发射机”带到地底,其中怕是有些古怪,就吩咐刘江河将它装在背包里带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说着话的功夫,罗大舌头已经使手摇发电机开始运作,顶壁上的两盏应急灯恢复了照明,在深不见底的洞道里,这点微弱的光亮,就像黑暗深渊中的一只萤火虫,但众人精神仍是为之一振。罗大舌头说:“你们还别不信,先前那部功勋型老式发电机,肯定是被苏联人动过手脚了,要不然凭我这手艺还能鼓捣不好它?”

司马灰迫不及待想看“极渊”内部的电场透视图,奈何不会使用测绘仪器,只好瞪眼在旁边看着,就见那酷似雷达的测绘仪器里,显示出密密麻麻的等深线,除了胜香邻之外,其余三人仍是谁也看不明白。

司马灰见胜香邻神情专注地凝视着仪器,秀眉紧簇,也不知是否看出什么结果,忍不住出言询问:“这个穿透地壳的罗布泊望远镜,到底能看到什么?”

胜香邻说只凭原始数据,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但这座配备测绘仪器的联络舱,肯定是用于地形探测,并利用“磁石电话机”为极渊中的考察队提供方位指引。她又将在测站中找到的所有图纸逐一比对,才逐渐有了一些头绪。可能苏联专家推测地壳与地幔之间的极渊,是冥古时期陨冰爆炸形成,这片洞窟隔绝了地幔上升的热对流,而通过电场透视法,也只能探明地底极渊内很小一部分的情况,范围不超过几公里,处在煤炭森林以下1000米左右。由于极渊内部中空,所以“大地电场透测法”产生的磁波难以继续向下渗透,反馈出来的信息大多一片空白,不过这些图纸都是精确到以小时为单位,也就是每隔一小时探测一次,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根据时间的不同变化,还是有少数几张等深线图,窥探到了洞窟底部,而从反馈出的数据来看,有两个区域铁含量十分反常,似是某种体积巨大年代古老的铁质物体,这两个物体的轮廓形状非常接近,应该不是矿脉岩层,它们之间的距离相隔两百米,每一个的体积都与失踪的“Z-615潜艇”规模相当,但从形状上看,并不是苏联潜艇,其轮廓倒像是人耳。极化率数据图毕竟不是照片,又缺少更多的资料和大型测绘设备,胜香邻也很难再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司马灰立时想起了刘坏水说过的话,在胜天远留下的笔记中,曾有“楼兰妖耳”四字,莫非就是指极渊中的两个古代铁质物体?胜天远和宋地球一样,都没能亲自接近“罗布泊望远镜”,所以这本笔记中涉及的内容,可能也与图纸中模糊不清的轮廓相似,只是一个抽象的描述而已,因为“罗布泊望远镜”正处在历史上楼兰-缮善古国的领地内,又因铁质物体形状酷似耳廓,才会如此命名,大概胜天远对它也没有任何深入了解。

司马灰深感情况复杂,虽然探险队是穿越黑门遗址下的地槽,才得以进入“罗布泊望远镜”,但在这里边也没发现什么古迹,为什么每支探测分队,都要有懂得古西域地理风物的人员加入?多半由于地底存在着两个来历不明的“铁质物体”是古人所留,可他绞尽脑汁也琢磨不透那究竟会是些什么东西。直到从春秋战国末期才结束了青铜器时代,再早的时候还没有锻铁的冶炼技术,它显然又不是天然生成,怎会出现在亿万年来日月所不照的地底深渊之中?历史上为什么对此事没有任何相关记载?接近它的中苏联合考察队为何有去无回?它又与“绿色坟墓”有什么关系?此前在溶洞里遇到的“黑暗物质”,很有可能是“冥古”时陨冰爆炸留下的灰烬,可只听说过太古和远古时期,“冥古”时期指的是什么?

胜香邻对此事的了解并不比司马灰多,只知道“冥古”是指天地生成之初,那时候人类文明的曙光,可能还在遥远的黑洞里旅行。

第三话 穿过苍穹

司马灰本以为找到“罗布波望远镜”探测出的图像,就能知道地底极渊里的详细情况,没想到事实却更加让人迷惑,地壳下10000多米深的空洞内,怎么会有两个古老的铁质庞然大物?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是这两个诡异的铁质物体结构简单,从反馈回来的极化率数据判断,最多是两个生铁砣子,而不是其它任何结构复杂的机械,可它们仅在特定的时间才会出现,苏联专家使用的大地电场透视法窥探到的结果,大多都是一片空白。

胜香邻也无法详细解释这些情况:如果不曾亲眼目睹,亲手触摸,根本无从理解,现在任何推测都缺乏足够的依据,毫无意义可言。咱们现在掌握的情况,与1958年深入地底的中苏联合考察队相差无几,可物资装备远远不及,更没有后方的支援协调,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但不解开“罗布泊望远镜”下埋藏的古老秘密,就无法得知“绿色坟墓”的真相,从这个地下组织作出的反应来看,咱们的行动到目前为止完全正确。

司马灰说:“咱们劣势虽多,可优势也不算少,在缅北和南越一带,军阀、土匪、游击队之类的武装力量拿了钱就会给‘绿色坟墓’卖命,但国内多次肃反镇反,挖出了不少潜伏的敌特,像‘86号房间’这样的漏网之鱼终归是少数,‘绿色坟墓’所能采取的行动也极其有限,毕竟六亿多农民八百万解放军,都是咱们坚强的后盾。”

这时罗大舌头已将联络舱的几个角落搜遍,再没任何发现,众人拍下照片后,看时间已经入夜,但在地底昼夜之分毫无意义,就返回洞道内的舷梯旁,看下方有部轨道斗形矿车,大概是用于向地底运送器材物资,可以绕着舷梯边缘的铁轨向下滑行。斗槽里有刹闸,下行的时候不需要动力,上行则依靠人力反复压动杠杆,结构简易,却十分坚固。

罗大舌头上前看了看,觉得这段洞道深达千米,地底又十分阴寒,一步步绕着舷梯往下挪,几时才能抵达尽头?倒不如搭乘轨道矿车省些气力,当即纵身跳了进去。

司马灰和胜香邻敢于涉险,对此也无异议,相继跟着乘上斗槽,只有通讯班长刘江河始终对狭窄黑暗的空间存在一种无法克服的恐惧心理。先前在那“联络舱”里已是勉强支撑,此时坐在冰冷的矿车中,不免牙关打颤,冷汗直冒,用手紧紧抓住两侧车檐,不敢稍有放松。

罗大舌头在车前放开刹闸,轨道矿车在一阵阵颠簸晃动中,缓缓向洞道深处滑行。由于缺少安全措施,他也不敢托大,不时通过刹闸减速,尝试着行出一段距离,状况倒还平稳。

司马灰看坐在前边的刘江河不住发抖,就一巴掌拍到他肩上:“班长同志,我看你哆哆嗦嗦的都快没什么激情了,从事咱们这种伟大而又壮丽的事业,没激情怎么行呢。”

通讯班长刘江河紧张过度,矿车每一次颠簸都觉得会被翻下深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呼吸都已困难,哪里还能说话。

胜香邻对司马灰说:“大伙都已是尽力而为了,他只是在黑暗中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你总挖苦人家做什么?”

司马灰说:“误会了,我这可完全是出于一片好意,我是想给他讲一段真实的模范事迹,来鼓舞斗志。当初我在缅甸的时候,听说有些原始丛林里栖息着很多非常稀罕的野鸟,可它们根本不飞出来,那丛林里又都是毒蛇怪蟒,就连最有经验的猎人也不敢进去,所以一般人很难捕获。我又看当地有个土人经常把鸡养在鸟架子上,从不让它着地,原来鸡在鸟架子上待的时间久了,就反了习性,不再打鸣,而是开始学鸟叫,声音极是古怪。土人就将会将学鸟叫的鸡带到丛林外边,通过鸡叫声将深山老林里的野鸟引出来加以捕捉,他用这种办法逮到了不少罕见的珍异鸟类。”

胜香邻奇道:“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模范事迹?”罗大舌头忙不迭地转身告诉胜香邻:“司马灰是想说连鸡都能学会鸟叫,人类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咱这位班长同志,是不是也应该突破自身的先天条件……”他只顾说话,忽觉矿车颠簸剧烈,向下滑动速度超出了控制,急忙用力放下刹闸。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中,在铁轨上拖出了一道道蓝色的火花,但刹闸在洞道内常年氧化,已然锈蚀松脱,剩下的半截再也无法减缓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