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他们结识。

2009年,木寒夏赴美求学。风臣公司年营业收入破十亿。

2010年,风臣成立集团,年营业收入突破五十亿。

2011年,风臣集团上市。

2012年,木寒夏从纽约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进入某知名国际企业工作。风臣已成为国内排名前十的顶级商业集团。

2013年,林莫臣突然辞去在风臣集团的所有职务,只担任董事长,所有日常事务交由孙志和其他职业经理人打理,只身赴美,担任位于纽约的MK投资公司副总裁。

……

2015年。

……

你问我会等到什么时候?

其实并没有期限。

等她完成梦想,等她终于满身光彩回来的那一天。

我怎么舍得再放她离开?

——第三卷《彼岸无寒夏》完——

——上部完——

讲真,这本书写到现在,我写得还蛮动情的。我知道这些天不少读者都快被虐得意识不清了,其实我也是(哈哈…)有读者可能觉得这本书商战部分比较少,其实并不是我要转型写纯言情文,完全没有。只是在《美人为馅》时,有个读者的留言我印象很深。她说我连着几本书,都是几章破案,再几章言情,感觉都模式化了。虽然其实每本书我都有在努力写出不一样的感觉,但确实应该更加努力,把整本书写得更加融汇自然。而不是要求自己必须剧情言情各半,好像这样才不负所谓的“悬爱第一人”的名头。我不应该被束缚住。所以写这本书,言情和剧情比例是自然生成的,剧情会少一些。但下本书说不定剧情会更激烈。我觉得这样也有新鲜感。也非常感谢你们对老墨的支持,对于我做一些改变,你们耐心接受。这本书前一段争议也不少,但是你们一直坚定地支持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下去。谢谢!后半部我们一起继续努力,争取这本书写得圆满,不留遗憾,不负寒夏。最后。鉴于下一卷就是七年后,物是人非,改变很大,你们肯定也需要时间来缓冲接受是吧。所以明后天停更2天(咳,这真的不是我停更的借口),下周一正式开始第四卷更新。敬请期待,爱你们~

第四卷 山月惧相逢

第70章 (修)

2015年春。

当木寒夏如今回望,她会发现这六年其实过得很快。快,大抵是因为忙碌。起初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忙于学业。毕业后,忙于工作。对于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来说,在美国杀入职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而她做得很好,年年加薪,成果斐然。是商业营销领域的一枚精英。

她有时候也会想,哦,她已过上了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回到了她这一生原应该走的路上。

可曾经,也有另一条路的。那条路不一定不好,那条路上的风景也许更加令人痴迷振奋……每当思极此处,她就令自己收敛心神。仿佛想起的,真的仅仅只是一条错过的路而已。

然而时光已一年年过去,她从当年初到美国时的孤勇女子,成了现在,时时沉稳温和的女人。

工作闲暇之余,她只做一件事:旅行。她本来就是个热爱行走的人,这些年,内心对旅途的渴望更强烈。她走过了美国许多个地方,她也去了南美洲、欧洲、中东……只是从没回过亚洲,没有回过中国。自己的故土,却像一块禁区,六年了,她无法回首。

但于这个已经29岁,不再豆蔻年华的女人深处,她其实知道,终有一天,自己是要回去的。因为越漂泊的人,其实越恋家。她不会永远留在异国。所以当这一天真的来临,她因为工作、因为某些更重要的目的,需要回北京时,她也只是坦然接受。

她在内心深处,深深地明白,已经物是人非了。

北京那么大,商界那么广阔,她要碰上他,其实很难了。

而六年来,那个从未出现过在她面前的人,大概,终于已是陌路,再也不会出现了。

——

飞机平稳行驶在云层间,引擎沉闷的声响似远似近。木寒夏打了个哈欠,睡醒了,摘掉眼罩。头等舱的空姐走过来,微笑躬身:“女士,您看您要喝点什么?”

“红茶,谢谢。”

“好的。”

不一会儿,茶送过来了。木寒夏捧着烫手的玻璃杯,从包中拿出一本杂志。这是她昨天在纽约机场看到后买的。

慢慢地往后翻,就到了这本外文杂志对“中国风臣集团”的专题报道。

她啜着茶,一个字一个字认真看下去:

“风臣集团现任CEO周知溯先生,上月17日出席在田纳西州举行的中美企业家商会,与数位华商畅谈中国经济形势……

风臣集团2014年实现年营业收入300亿元,拥有员工5000余人……

周知溯先生强调,未来风臣集团的主营方向依然是金融投资、房产、服装等领域,同时也会密切关注电子商业、高新科技板块……

记者就周先生现场发言,提出问题……”

整篇报道的主角就是周知溯,并没有提到其他人,也没有什么令人惊异的消息。

一直看到最后一句话:“……我们期待风臣集团在新的一年的表现。”木寒夏合上杂志,就放在飞机上,不打算带走了。

时间过得好快。飞机已经开始下降,层层流云扑面而来。遥遥望去,下方的北京城,似乎还是老样子,四四方方密密麻麻,跟六、七年前没什么两样。但木寒夏知道,它必然已不是她记忆中的模样。什么,都会不一样了。

曾经是她在职场的真正起步地——北京,到了。

——

方宜集团,是国内知名综合性上市集团。业务涉及房地产、商业地产、电子等。近年来发展趋于平稳。因为一些机缘,木寒夏在美国与方宜董事长陆栋结识。两人相交了数次后,才有了木寒夏这次回国之行——担任方宜集团下设一个事业部的副手。而事业部的负责人,是陆栋的独子、集团太子爷、年仅二十三岁的陆樟。

至于木寒夏这一趟走马上任,承担的具体目的,暂时按下不表。

方宜集团旗下商业地产事业部的办公室经理叫冯楠,负责行政接待等事宜。今天就是他具体跟木寒夏联络的。

机场高速挺堵,冯楠的车开得有点慢。他在车流中小心翼翼往前挤,还得应付小老板陆樟的电话。

“我说老大,我就快赶不上接人了,咱能回来再打电话吗?”冯楠说。

陆樟在集团内部有“混世魔王”的称号,从来就不是好相与的人。他在电话那头哼了一声,说:“你去接那个老女人了?”

冯楠:“对啊。”

陆樟:“接个屁!”

冯楠失笑:“大少爷,我知道你烦这些莫名其妙的人。但她是董事长钦点的事业部副总,也就是我的顶头上司,董事长可是交代过要让人家感受到回家的温暖,我能不去吗?”

陆樟忽然又笑了,说:“行,你去接。反正她也呆不久。”

冯楠一听他的语气,就知道这位少爷回头要跟人使坏了。不过人在职场混,谁都要留三分精明。这不是他能干涉的事,谁让陆樟才是董事长独子,将来的大老板呢?

冯楠安慰道:“老大,你也别上火了,既来之则安之,先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呗。好了我不跟你说了先挂了,到机场了。”

陆樟嗤笑一声,挂了电话。

冯楠站在接机口,手里举着个牌子:“方宜集团木寒夏”。等了一会儿,他注意到前方走来个年轻又有风韵的美女。

瀑布般柔黑的长发,鹅蛋脸,眼亮肤白。穿着休闲外套和牛仔裤,却显得气质大方稳重,神色从容。

像个大家闺秀。冯楠下意识多看了两眼。

直至……对方走到他的面前,站定。

冯楠心里卧槽了一声,不是吧。简历一寸照上,可没有这么靓丽动人啊。

但他迅速换上笑容:“您好,您是……木寒夏木总?”

木寒夏微微一笑,伸手:“你好,我是木寒夏。你就是冯楠?”

冯楠忙跟她握手说:“是的是的,我就是冯楠,董事长和小陆总让我来接您。木总,您一路辛苦了,我们先上车?”

“好的,谢谢你。”

冯楠主动接过她手里的箱子,带她往停车场走。见她虽然漂亮又年轻,但是谈吐举止都很沉稳,尤其嗓音温凉平静。既不摆架子,但又不会让人觉得很容易亲近。换句话说,这是个有自己气场的女人。

车一路往市区里开。这些年北京变化还是挺大的,木寒夏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冯楠察言观色,笑道:“木总,您有好些年没回来了吧?这些年北京变化可大呢。前几年南城还跟农村似的,不知道您有没有印象,现在全建得漂漂亮亮的,房子也贵。地铁又通了好多条,京郊那些民营企业,全倒了。现在好的就是金融、地产、互联网电商……不过08年奥运那会儿,每年还有300多天蓝天呢,现在整天雾霾,您瞧瞧这天……”

他一口流利地道的北京话,很健谈,说得又有趣。木寒夏听着听着,仿佛也能想象出这些年城市的变迁。所以听得很专注。

一直开进了国贸地区。

许是这里几年前就已达到北京繁华的巅峰,所以在木寒夏眼里,居然没怎么变样。当然,还是多了一些新的建筑和。车从一座她没见过的、银灰色的摩天高楼旁驶过时,冯楠说:“这里就是鼎鼎大名的风臣集团的总部大楼。您在国外,应该也听过风臣吧?”

木寒夏答:“听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