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明其妙的穿越/到清当自强上一章:第 43 章
  • 莫明其妙的穿越/到清当自强下一章:第 45 章

“娘娘和姐姐更厉害地。只是不像奴婢会显白;奴婢常说。奴婢这是小家子气。永远学不来娘娘和姐姐身上地雍容贵气。”苏荔倒是很坦然。怎么就这也是自己地专业。再弄不好也实在对不起爹妈交了那么多年地学费吧?

“说得跟你吃了多少苦似地。不过也好。倒是替朕提供了个新地思路。你说得对。这样比卖官好。公平买卖。也不会被史官垢病。”康熙每次开捐官之门。都会有一群所谓地正义之士站出来苦谏。真是不当家不吃柴米贵。真扣了他们地钱粮。看他们还会不会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事儿就交给胤办吧。你也好帮着谋划谋划。”康熙再看看那图表。越看越觉得这事大有可为。想想心中有了主意。

胤心肝直颤,兵工厂!苏荔用两张纸,帮自己拿到了一个兵工场。

苏荔也愣了一下,“您本没打算给我们爷做吗?”

看上去似有懊悔之意,胤才明白,原本一向奉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苏荔今天怎么会说这么多话,原来是以为这是自己的工作,于是才尽心的提供想法。怕自己为难。没想到歪打正着。倒是真帮了自己。

“不是你们爷的事,你就不管了?”康熙瞪着眼。

“皇上和娘娘的吃喝。奴婢当然要尽心的伺候了,国家大事奴婢懂什么?”苏荔微笑起来,言下之意已经很明确,公婆的私事,她作为儿媳妇,能做地当然要做。胤的事无论公私,她是老婆,她必须管,其它的事,关她屁事啊!

康熙大笑起来,苏荔地真实倒越来越讨他的喜欢了,更重要的是,苏荔会教孩子,宝宝坐在边上半天了,认真的听着,也不会乱插话,看上去很有些少年老诚的做派,当年老四七岁时可曾这般?那时他也不错,不过没有宝宝灵动。

德妃的嘴角微微动了一下,可最终也没开口说话。苏荔想到德妃昨晚的话,心里又是一惊,难不成自己又多事了?所以娘娘觉得害怕?于是轻轻的挽着德妃微微的笑着。德妃只是挤了一丝笑容出来,但还是没开口。康熙是吃完晚饭走地,苏荔伺候完他们晚饭就向康熙辞行,要跟着胤回家。康熙哈哈大笑,“嗯,不多住几天,让老四多接几次才有面子啊!”

“陛下!”苏荔脸一红,胤望天,当没听见,康熙大笑,显然很高兴。苏荔再跟德妃辞行。

德妃自下午之后便没怎么说话了,只是轻轻的拍拍她的手,“好好过。”

回家的马车上,宝宝突然说道,“太太不开心。”

宝宝专注的看着苏荔、胤,看来他想说的不仅仅只是德妃生气了。德妃似乎从昨晚李德全走后就不太高兴了,宝宝怎么会此时说这些?

“为什么?”苏荔本有些累了,但脑子里还在想铁匠镇的事,上车后便一直靠着车壁假寐,听着宝宝哄蕙芷玩,胤没像以往那样,坐在苏荔的对面,这次,他坐到了苏荔的左手边上,两人似乎都不想说话,却不得不在宝宝地童言童语中同时睁开眼睛。

“额娘去厨房时,太太跟皇玛法说,舍不得十四叔去西北,皇玛法说太太是妇人之见。”宝宝低头想了一下。最后,只是把他听到的如实说出来。

苏荔想想,转头看向胤,“那会你在哪?”

“如厕!”胤想了想,沉声说道,“太太是等着阿玛出去了。才跟皇玛法说的吗?”

“嗯!宝宝带着心肝在后头玩,太太应该以为宝宝和心肝也不在。”宝宝细想想,很肯定的说道。

“爷,昨儿荔儿出的主意是过错吗?”苏荔点头,靠着车壁发了一会儿呆。

“是李德全来套的话,算什么错?你别太多心了。”胤自是知道苏荔想问什么,出主意的事倒不大,而今天提计划更是神来之笔了,更重要地是苏荔显得很坦然。老爷子是聪明人,真有点什么私心的人,老爷子反而不会给好脸。

“大将军王和一个兵工厂。合则两利,分则伤兵,娘娘真神啊!”苏荔不理胤地安慰,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也就是说德妃只怕昨晚就感觉出这事一定有好处了,也许没想到会是这么大的一个计划,事实上也没人知道,只是嗅出了机会,而德妃地天平再一次倒向了自己地小儿子,开始觉得。在老爷子的身边真做成这么大一件事,那比军功更让老爷子深切的感受到十四的能力吧,于是她便想阻止了。

“大将军王多好,手握百万雄兵,让十四选一百次,他也宁可去选当大将军王。做这个小外镇子,一个小小的五、六品的主事即可来做了。”胤很平静,并不为所动,况且也已经习惯邓。看看苏荔轻笑着。

“宝宝你说呢?”苏荔正欲反驳,却看宝宝似跃跃欲试,想表达自己的意见。

苏荔笑了起来,宝宝这点不错,自己曾教过他,大人说话时,不可以插嘴,他想说话,可是拼命的强行克制着自己。用眼神来示意他有话说。

“如果阿玛真的造出好地刀刃。十四叔不是事半功倍吗?而且若是阿玛把工厂建得又快又好,皇玛法一定很高兴的。”宝宝朗声说道。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但毕竟只是七岁的孩子,表达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清晰,但思路还是不错地。

苏荔微笑,正如胤所说这个小镇五、六品的小官便可管理,只是大家的眼睛只怕只会盯上刀剑的工厂吧!如果真的像苏荔设计的那样,形成了规模,那么,一手筹建的胤便手握了一个可随时装备起一个军队的武器库。要知道毛爷爷那句名言用到什么时候都有用,枪杆子里出政权!胤已经一手抓住了天下财权、现在再抓住兵器装备,那把椅子,胤应该又进了一大步吧!

想想默默的闭上眼睛,清理思绪,在现代时,有人说过苏荔是天生好运地人。可是苏荔从不相信这点,哪会有真的靠好运气活着的人?只不过是平时自己努力时候,没让人看见罢了。而今天,苏荔真的相信自己好运气了,当时提及军刀时,苏荔百分百的真没往兵工厂上想,只是因为不想让朝鲜棒子们好过而已;而今天拟定计划也没想过权利、利益。只是听胤说道,中华大地竟无一铸剑大师,真是太没面子了,愤青的潜质再次暴发,再冲动了一把;再就是如她跟康熙说的,她真的以为这事已经交给了胤,因为宝宝的谈话记录上,康熙正在跟胤讨论细节,如果不是交给他了,怎么会谈?于是坦然地帮助他们制定计划,做现场她不成,写计划书还是可以的。这样也能让她误打误撞的帮胤拿到兵工厂,这不是好运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这个计划没有人会想到,于是康熙自不会认为是自己刻意的所为,全都是话赶话的全赶在一起了,康熙不会怀疑自己是别有用心,自己的肩膀上的脑袋是很稳固的,这让苏荔很满意。

当然也有不快地地方,如果说德妃昨天想到要赶自己回府,应该也是怕自己真地出什么主意,让胤在老爷子的面前加分吧?而今天下午竟然眼睁睁地看着苏荔轻轻松松的把若大的兵工厂揽入了胤怀中,怎么让她能安心。可胤和老十四不都是儿子吗?两个谁上位不都是她的亲儿子,将来她都是现成的皇太后,干嘛非要小儿子上,大儿子让?苏荔想想都替胤不平,可是又想,德妃对自己倒是一片真心,让她恨又恨不起来,只能暗自神伤。看来在皇家,儿子还是只要一个就好,没得挑,宝宝没得争,自然也会心态平和。

正是一脑门官司时,一只温暖干燥的大手轻轻的包住了苏荔垂在座椅边上的左手,车里只有两大两小四个人。不用睁眼也知道是她左手边的胤了。她没睁眼、也没挣脱,但过了一会儿,闭目靠在胤的肩上。

网友上传章节 第176章 大计划2

其实回家都挺晚了,以胤的意思是乌喇那拉氏应该已经歇息了,不如直接回睡,明天早上再去请安好了。苏荔虽然也累,可还是老实的去了大院,还好福晋还没睡,苏荔让人带宝宝他们去睡,自己行了礼,便靠在了乌喇那拉氏身上拿出了德妃赏的那个金项圈,并且马上申明,“这个不是我挑啊,爷看到就不肯撒手,本来娘娘让荔儿给您挑东西时,荔儿就想好了,上次您不是说娘娘那套蓝宝石的头面好吗?本来都拿到手上了,真是!”苏荔还在心疼,那个她可替乌喇那拉氏琢磨了好久了,那个能买多少金项圈啊。

“爷,你挑的。”福晋看看盒子,斜睨着胤。

“正好看见了,就给你带回来了。”胤有些尴尬。

“不是有什么爱情故事吧?”苏荔侧头看他们,想想。

“滚!给你三分颜色就开染坊,抱着孩子什么也不说就跑进宫?是谁说什么都不瞒我的?气得爷两顿饭没吃。”福晋当然不会回答她了,马上想到了该摆出大妇的威严的,总不能总这样怄了气就跑,此风不能长。

“姐!”苏荔可怜兮兮的摇着她的手臂,“告诉您荔儿闯祸了,您会向着荔儿吗?还不如跑了。”

“哦,你吵嘴,让我去解释?”福晋还是板着脸。“荔儿错了,真的知道错了。所以跟娘娘说,姐姐对荔儿好呢!不然爷怎么能拿回这个?再说,爷骂荔儿了,让荔儿回家好好的跟姐姐陪罪的,荔儿不在淘气了。”苏荔还是哀求着。

乌喇那拉氏戳着苏荔的额头,看看苏荔没带一丝的傲气跑回来跟自己陪罪,原来略略的不自在便消散了不少,倒是这个金项圈给福晋彻底治好了心病。

那会她刚嫁进宫,第一次给德妃请完安。头都不敢抬的。只看得见这个金项圈在德妃的胸前晃来晃去。后来胤问她怕吗,小小的她摇头说,“不怕,看着项圈就不怕了。”以后差不多大半年,乌喇那拉氏就是看着这个项圈过日子,胤有一天发现了。便问她是不是喜欢这个项圈。乌喇那拉氏怎么可能告诉他,自己是不敢抬头看婆婆!只好点头说是。小小地胤就拍着胸说,以后有机会问德妃要了送给她。一晃快三十年了,没想到胤还记得。虽然迟到了快三十年。

苏荔看看乌喇那拉氏这表情自然明白了,这金项圈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德妃是明白的,不然不会提醒自己乌喇那拉氏是嫡福晋的话了。

晚上她住在了乌喇那拉氏这儿,睡在这儿最好,可以聊天。而且也可能去疑,既然福晋在胤心里是特殊的,那么好吧。她会比以前更敬重她,更好的隐藏自己。

“为什么跟爷闹?”福晋最终还是没忍住问道。

“荔儿自己地问题。跟爷没关系。自己想冷静一下。”苏荔笑笑。想了一下。“是真地。十年了。突然想想觉得没意思起来。想想十年苏荔做了什么?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于是茫然了。”

“那你想为了什么活着?”福晋也茫然起来。大家不都这样吗?为什么苏荔会觉得茫然?会忍不住要发脾气?

“…”苏荔瞠目结舌。本来想通地事情一下子又想不通了。把头埋进了枕头里。“姐!你又把荔儿绕进去了。”

“笨蛋!”福晋拍拍她地脑袋。舒了一口气。照习惯胤今天本应该去苏荔屋地。可是苏荔却非要挤到自己地屋里来。跟当年没孩子时一样。赖在自己这儿打混儿。唉!没长大?怎么可能!是向自己保证她不会是第二个年氏?她本来就不是。她本来就是个善良地人。虽然偶然闹个脾气。但她不存害人之心。即便是年氏伤了她。她也不会真地还手。胤说是因为她瞧不起年氏。而福晋却以为。她只是觉得没有意义罢了。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胤就说要带着苏荔去外书房。李卫也会来。铁匠村地事要摆上议程了。

“铁匠村?”福晋擦擦嘴。

“嗯。要把打铁地都弄过来。”胤简单的说一下,表情倒是很轻松的。苏荔倒没在意,她最多算是秘书,把他们地思绪整合一下,弄得有条理些而已,倒不算是什么成就,她更关心自己的孩子们。

宝宝一边自己吃饭,一边还顾着蕙芷,不时的帮她擦擦嘴,给她挟个菜什么的,苏荔便笑着奖励了他一块面饼。宝宝黑着脸看看苏荔,他就不爱吃这面饼,只是苏荔认为这面饼很有营养,他无可奈何的塞进了嘴巴里。

“哥,我来了!”贝贝在外叫着,几乎同时,贝贝冲了进来。

宝宝来了精神,忙跳下炕,蕙芷也跳了下去,三个小孩又跳又笑,耿氏给他们行了礼,笑着坐到一边。

“你们一进宫,贝贝就跟霜打的茄子一样,早上听说你们回来了早饭都不想吃了,要过来。”

“本来就一直在一起,自然会这样。”苏荔倒不觉得奇怪,宝宝在宫里也不时的念叨一下,只不过,这一两年了宝宝没事跟着李卫出街,再就是跟着苏荔,替苏荔打个下手记点东西什么的,反而跟贝贝相处时间不多了,两人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不再像以前。三个孩子坐在一起,宝宝从怀中拿出两个一模一样地单筒望眼镜,“给你,皇玛法赏的,我问他要了两人,我们一人一个。”

“这是什么?”贝贝可没见过这个,忙伸手接着。

“望远镜,皇玛法说了,做大将军要用的,骑在马上用这个就可以看见远方的敌人,很清楚的。”宝宝拉开示范给贝贝看,一脸期待的看着贝贝。

贝贝看了一下,对着每个人的脸,除了胤,谁都给他一个大大的笑脸。可惜的是,他并没有露出多少欢喜地表情来,“看远有什么用?我又不想当将

“就是,我也觉得不好玩,小哥,哥哥的不好玩。这个好,你一个,我一个!”蕙芷抢过还给了宝宝,改递给贝贝一个花花地圆筒,这可是她要送给贝贝的宝贝。

“这是什么?”

“我不小心摔了太太的洋镜子,太太都不许额娘骂心肝儿,还说岁岁平安,是吉兆。额娘就用碎镜子做的,额娘做了三个。哥哥不要,心肝儿就送给小姑姑了。这个是小哥的,额娘说这个叫万花筒。拿在手上转,里面有好多花的。”其实宝宝刚拿到望远镜时,被蕙芷抢过去玩过,只是那会她玩了一圈之后就还给了宝宝,这哪有万花筒好玩啊!

贝贝学着蕙芷拿起万花筒在手上转着,眼中没有严肃地阿玛,也没有任何人,只有一个瑰丽、五彩纷呈地世界,他笑逐颜开。看上去欢喜无限。

宝宝显得很哀怨,他当时可是特意给贝贝向康熙要地,康熙很是赞赏他这种兄长的态度。还夸了他。他原以为贝贝也会跟自己一样,拿着看天上地鸟,站得高高的去俯视皇城外的市井民间,在望远镜里去找自己的家,还想着,晚上带着贝贝去看星星…没想到贝贝竟然会一点兴趣也没有。

他看向苏荔,苏荔也无奈。宝宝得望远镜时,她还挺高兴的,她小时候,苏老爹买给她地第一个玩具就是一个粉色的塑料望远镜,于是她特意带着宝宝去看鸟,带他去城墙上看市井人家,到了晚上,还特意去看天上的星星。她没天文知识,但她想让自己地宝宝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想想也知道自己没法去逼贝贝喜欢。再就挺稀罕的东西。让不喜欢的人拿去了也是浪费,便让舒心去把平时给福晋做头面的细金丝拿来。小心的把两个单筒连在一起,弄面后世双筒望眼镜的样子。因为两个一模一样,用亮晶晶的金丝绑在一起,倒还不难看。

“额娘,不用闭眼睛了,看得更清楚了。”宝宝试试,有些惊喜。

“呸,现在额娘真闭不上眼了。”苏荔气白了脸,这小子越大越不会说人话了,什么叫额娘不用闭眼了?弄得自己像是死不瞑目一样!

胤拿过去试了试,倒比单筒的好两个眼睛倒是舒服多了。只是挺稀罕的东西,这么用有些浪费了。

“还是荔儿手巧,怎么想地。宝宝也聪明,你看贝贝就没这心气儿。”耿氏卟的笑出来,看看宝宝和贝贝明明只差三个月,怎么这几年差距倒是越来越大了。宝宝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小大人了,而贝贝似乎还是长不大,竟还能跟蕙芷玩到一块,真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贝贝好,看看,就知道什么叫好赖,玩得多好啊。”苏荔笑笑,她倒不是客气,贝贝根本就不看这边了,和蕙芷边玩边讨论,热火朝天的,倒显得宝宝一个人拿个望远镜显得有些孤独了。

“走吧!”胤看了半天了,听到外头钟响,李卫应该快来了,对苏荔说道,苏荔点头,跟在后面,走到一半,想想,伸出手,“宝宝,走吧!”

宝宝看看贝贝和蕙芷,想想,跟着去了,他知道,从此时起,他将走上一条与贝贝完全不同的道路了。

胤头也没回,一点也没有感到不妥。福晋笑笑,下炕跟蕙芷和贝贝玩,耿氏看看苏荔牵着宝宝跟在胤的身后,心中自有思量。

李卫已经来了,在院里坐着,没进书房,看到苏荔和宝宝,忙跟着施礼,宝宝恭敬的回了一礼,胤知道李卫与宝宝之间虽然没有师徒之名,但早成师徒之实,也不阻止,坐下,喝了一口苏荔倒的茶,与李卫对面坐下,苏荔和宝宝拿起纸笔,宝宝以为苏荔带他来是为了做笔记的,表情颇为严肃认真。

苏荔也不阻止,她也不是真要宝宝记下什么,只是让宝宝在边上听听,让他有参与感,她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用,但总比听东家长李家短的傻玩好吧?胤似乎已经默许了苏荔地方式,开始和李卫说铁匠村的事,大致的把昨天跟康熙商量的说了一遍。

“怎么看?”

“这主意好,奴才想干。”李卫一听就是大事件,马上有些按捺不住的兴奋起来。

“那粮草怎么办?你几个脑子?”胤白了他一眼,他叫李卫来并不是让他来干,而是商量细节,并且介绍一个稳健的人来具体执行。

“粮草让户部的田文镜来做好不好?他为人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算是能臣。”李卫是想想,田文镜是李卫户部的同仁,平日虽然关系不怎么好,但那个人却是难得的清官,办这事倒是合适地。

“换换,你还是做粮草,让田文镜做这个。”苏荔停下笔,抬起头。胤没想到苏荔会在人事上插手,有些不高兴。苏荔可不管,历史上地田文镜可是有名的酷吏,而且不知变通,粮食是大事,真让田文镜弄得天怒人怨地,那才麻烦呢。可是这怎么说,又不认识,还不得让胤怀疑,想了想,“李卫,你人灵光,又在地方上待过,粮草关系着西北的战局,不能出一点乱子,更不能让人戳四爷的脊梁骨,这个田大人咱们又没用过,不能往远了派。让田大人监督工程倒是好,他廉洁就不会贪污,刚直就不会被人哄骗。为人刻薄点也没什么,倒是能让工程做得更快点。再说这是大工程,谁知道要做几年,你放心,总有你做的时候,你是好钢,得用在四爷最需要的地方。”

“是这话,凡事分轻重缓急,目前以西北最重。”胤点头,但还是白了苏荔一眼,苏荔对他甜甜的笑笑,低头写计划。

李卫点点头,深深的看了苏荔一眼,苏荔刚刚的话中看似是引用了自己对田文镜的评价,可是她先说的是李卫,你灵光!己却并没有说田文镜为人固执;而且后面她说,为人刻薄一点倒没什么,自己从没说过,田文镜刻薄啊?可是苏荔似乎很肯定了,而且她竟然没说错。

网友上传章节 第177章 大计划3

李卫不愧做过地方官,地方上会有很多工程,也盖过房屋等事,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苏荔没做过这些基建工程,因为没有真的做过,即使想法很好,总会有很多不足之处,好在她一直用的表格,只要重新填上即可,倒是一目了然。

李卫细看表格,他认得的字不多,可是更欣赏这表格的形式,“主子,这个法子能不能教教奴才,真是清楚呢!念书不多的人也看得明白呢。”

“当然,又不是什么大学问。”苏荔欣然同意,心里却在叹息,见过表格的不仅仅李卫一人,可是却只有李卫一个人明白表格的好处,唉!想了想,“李大人,我有点不太明白,你刚刚说就地伐造屋,我不是说这不好,只是你想,要来上千人,几百间屋子,如果这么砍下去,一座山也都砍光了吗?我在一本书中看过,当年明成祖朱棣造北京城时,用的是就地烧砖,以砖建房,砖房不是更牢固一些吗?”

“可是这样成本太高,就地烧砖,就得马上建窑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依奴才看来似乎不太现实。”

“成本当然要计算,但是换个角度。如果现在开始,就可以先让京城附近的砖窑都动起来,先烧砖,由户部定购。然后户部再找要盖房的地方,地方选好了,只砍伐划地的木头,卖给木材商,换成品的门窗;还有就是地挖土,把工地挖出的土卖给砖窑,这样后期的砖几乎可以只要三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拿到,而且,这样很省时间。这样几乎马上就可以盖房子了。想想,这样的花费并不一定比木头贵。但一定比盖木头房子省时间。时间也是钱啊,如果早一天出了兵器,就能马上换到钱。你说呢?”

“换?”李卫愣了一下,拿过算盘算了一下,想想。似乎一时间难以至信。

“对,用换!新砍地木头要变成能用的木料中间的周期太长,而且这需要很多人。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彻底一点,比如说划了地方,再把木材商都召来,让大家来竞拍。户部派人守着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把所有的树都砍走。我们不但不用付出一分一毫的工钱,反而能赚一大笔钱。有了钱,用这些钱再来买门窗。和其它有用地东西。最重要的是。我们省了请工人的银子,人工也是费用。他们拍了,自己去砍;土也是,同时拍卖粘土,让砖窑的老板们来拍,树砍了,他们就可以去挖土。等他们把土挖完了。户部的砖瓦匠就可以进场盖房。趁这时候,就可以好好的设计好这个镇子地各个规划。”

“我知道了。泡茶的方法。”宝宝猛的抬头。

“还不错,额娘说地还没忘记。”苏荔顺手又给宝宝画上了眼镜儿。宝宝白了额娘一眼,转头看着胤。

“阿玛,宝宝聪明吧!”

“学到什么?”

“都是钱!”宝宝认真地说道。胤被自己地口水呛到。瞪了苏荔一眼。吐了一口气。想想。

“木材商会来吗?还有粘土。哪挖不到?非要买咱们地。”

“只要皇上马上下旨。不许用耕地再挖粘土烧砖。前期户部大量地定购砖头。他们就不得不想办法去找土。所以不怕他们不来。”

“您真坏!”李卫叹了一口气。

“谁说地?我可是为了子孙万代地事。您想啊。耕地是什么?那是出粮食地。不能为了砖头让子孙万代都没饭吃吧!”

“木材呢?也不让人砍树了?”

“至少不能乱砍了,朝庭要立法,只准在规定地区域内砍有一定有树龄地树。小树苗,他们还得跟我老实的留在原地,将来总不能把个光秃秃地市镇交人吧?再说树身上全是钱,木材让人拉走了,树根卖给家具店,将来做根雕;树技卖给柴火店,造福百姓。一定要做到物尽其用。”

“您还没算树叶子呢!”李卫拿苏荔打起趣来。

“你倒真提醒我了,可以用来做肥。烧成灰是可以当肥料的,卖…算了,这就别卖了,白送给附近地庄户好了。”苏荔想想,草木灰是很好的钾肥,对农作物是有帮助的。

“您真是…宅心仁厚!”李卫觉得自己牙疼。

“你就谢谢我吧!你想想,这些得罪人的事让你做,你成吗?所以让自诩铁面无私的人先去做,后期快立功了,咱们再把你换上。你就念四爷点好吧!”苏荔呵呵笑着,开着玩笑,胤和李卫一齐瞪眼。

“你也知道得罪人啊?”胤哼哧着,真这么交上去,只怕自己这孤臣的名誉就铁板定钉了,只怕朝臣们首先都会跟自己做对,算得太清,这么大的工程,他们都等着分一杯羹的,这么丁是丁、卯是卯的细到每纹钱,他们得不到好处,谁跟自己合作?

“所以我不能真的管家,手法太狠,姐姐这点就比我好,但工程不同,对那些商人来说,其实这也是双赢的局面,他们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不用去讨好任何人,而我们也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大家其实互拖欠。”苏荔还是天真,她想到的是得罪了商人,但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商人开始时也许会觉得不习惯,但真的从中得到了尊重和好处之后,他们会觉得这样比去给权臣当狗腿子子强得多胤不想打击苏荔,只是点点头。是啊,商人是得益者,可是真的得了益,谁又能真的放过他们?得好好想想了。

苏荔看胤点了头,便高兴的去看宝宝,宝宝忙把记录的东西交给胤。胤看看,似比昨天在宫里做得更好,苏荔也教了宝宝表格法,宝宝已经按表格把工作都填好了。现在还真是像李卫说的,一目了然。想想早上贝贝还只是知道傻玩,而宝宝已经可以帮着自己和苏荔打下手了。苏荔看来真的打算培养一个,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取代的继承人出来。

“所以,现在我们同时要做地。一是定砖,二是找地,三是设计图纸。”胤定定神,看看图纸,清清嗓子说道。

“嗯,再就是。荔儿请爷找工匠商量一下,能不能不盖四合院,而是盖连排的小楼。一排两层的小楼。一家约两间的大小即可。楼下是堂屋和厨房,楼上住人。外面一家一个小院子,每家都一样。盖几排房子就能解决很多户人家,其实盖三层就更好了,您想,万一孩子多的怎么办?有老人地怎么办?院子宅基地,大家都相同。不同的就是楼层。”苏荔顺手画了个楼房出来。她记得乡下盖房两层的是不用钢筋水泥的。所以两层的房子理论上是可以实现。如果全用四合院,那才是盖多少都不够的。

“嗯。这个实在。”胤点头,这么多人一下涌入。胤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总不能盖一些大院子,然后把几家人分到一个院子里生活吧?那不是长久之计,看到这种独立地小楼倒让胤眼睛一亮,宫里小楼多得很,只是二楼的用处一般都不能很大,不过是给康熙或者嫔妃们找个登高远眺的场所,苏荔能想到把二楼也充分地发挥作用,并且达到节约地皮地作用倒是让胤很高兴的。而且他肯定的是,老爷子看到一定也会高兴。

“爷,铁匠铺子倒是麻烦的。”生活区做得差不多了,李卫开始想到生产区。如果一个铁匠用一个炉子,得准备多少炉子?得盖多少房子才够?更何况也不能像住房那样准备两层的房子吧?

“这个别问我,我不懂,看了不会懂,所以荔儿还是建议您多少些铁匠回来,让他们想。”苏荔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想想,“您最好要跟铁匠们说清楚,这厂房可不是他们一家打铁用,而是要很多的人一起打铁用地,等一下,让我想想。”

苏荔觉得自己有点混乱了,自己学地可是给给排水,跟练铁差了十万八千里,开始后悔怎么小时候没想想去钢场参观一下,但想了想又觉得气馁,参观了有个屁用,那儿可是全国部级的单位,那高炉比皇帝地房子还高,自己现在能造得出来吗?只怕原理都没搞清楚,她能做的,就是从管理上把事情理理顺。

“书上说,秦朝地兵器都是可以互为更换零件的,就是说在战国时代,他们就已经实行了标准、,规范化。您看咱们这儿是不是也可试试?虽说是为了刀剑才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可是只是为了刀剑就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现在荔儿也说不清楚,您最好跟兵部的人谈谈,看看以前他们是怎么做的,原则上,还是要跟荔儿的厨房一样,洗衣菜的人不能去摘菜,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厨房其实看不出来,可是工厂越大,分得越细效益越高,产能越大?”苏荔忍不住抛出了工厂,效益,产能等现代词汇,但看胤和李卫并无惊哑之感,心里略安,她自是知道这几个词不妥,可是,现在一时间让她上哪用古汉语来替换。

胤想了想,“你是说,打铁的为一批,把打好的生铁送到各个点,打刀的打刀,打剑的打剑,每一批人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这样也不至于后来技术外流,更重要的是熟能生巧,每天做一样的事,他们能更加标准规范?”胤知道苏荔管厨房的规矩是什么,马上明白了苏荔的意思,苏荔松了一口气。

“对,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还是要标准的,要做到每把刀闭着眼都能插到咬口,套到套里,不管谁打的,都要大小,重量,一模一样。”

“会有点难,但也不是做不到。”胤点头,虽然这跟苏荔管一音厨房有着天壤之别,但他是个极讲究规矩的人,苏荔的这个提议倒是很合他的心意。

“好了,李卫,中午饭爷就不留你了,让田文镜请你上十三爷那儿喝几杯,别醉了。下午你带他到府里来。”胤吩咐李卫。

“主子真疼奴才!”李卫嘻嘻而笑了起来,他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胤让他去向田文镜示好,将来让田文镜感李卫的引荐之恩。

“知道感恩就成了。”胤白了他一眼,李卫打了个千,匆匆忙忙的跑了出去。

苏荔则不再看胤了,奋笔疾书,而宝宝也认真的看着刚刚的记录和表格,并且重新开始画表,重新誊写,看来娘俩已经习惯成自然了。他也坐下,默默的开始写奏折,把思路理清,前期的准备和立马要做的事用骈四、骈六的格式写出来,等他写完了,再看一遍,改了几个字,拿出正式的折子纸誊写一遍;

胤这边刚结束,苏荔的设计的几个表格已经做好了,里面有木材林的面积,还有市面的价格,可能成品门窗的价格…等等,拿着这些表格,将来户部只要往里加入数字,再按苏荔写在下面的算式就可以得出总成本核算表了。

宝宝最慢,因为他想把字写得工整一些,但没没慢多少,很快他就交出早上的表格,更加简洁清晰。胤还没这么快就写完一个折子,也没有这么有把握去做一件事。不禁笑了起来,苏荔很能帮上忙,而且早上他也明白,苏荔不和年氏斗还真是懒得斗,如果她肯把这些事的心思用一半在年氏身上,只怕年氏已经死了好几次了。

“看来你很适合做狗头师爷的事儿!”

“才不是!荔儿只是管家而已,本就是一法通万法通的事儿。”苏荔笑笑,正色的说道“再说,荔儿不想当男人。做女人,相夫教子,做做饭,减减肥,没事骑马锻炼身体,多幸福的日子?”

“可是这些其实都是国家大事。”

“子不是曾经曰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人家子都说了,治国跟煎鱼一样,所以荔儿用管家的方法帮爷做事也没什么对不对?”苏荔嘻皮笑脸,但仍饱含深意的说道,“最重要的是,荔儿要教会宝宝,怎么来治家,掌财。”

胤又笑了,看来自己没事得带宝宝去混混什么叫官场了。

网友上传章节 第178章 胤禛的教育

仨人正做最后的整理时,门外书童来报,十四爷来了,在内院里跟福晋说话呢。苏荔停下手,想了一下,原来很多事不是自己想就可以了。拿了个木盒子把刚刚写好的折子、计划、表格,都放了进去,锁上把钥匙放到了胤的身上,其它的草稿全放到火盆里烧干净。

“怕他来抢活?”胤倒是很平静,其实早上开始,他就一直在等待着,所以即使苏荔和李卫说得热火朝天,他也表现得很淡然。如果老十四真的放弃大将军王的职位,他倒不介意把这事交给他,他自有办法让事情变得对自己更有利,可是以老十四的性子,他肯吗?

“不是怕,而是一定会抢。爷想好怎么应付吗?”苏荔有些烦燥了,本想好了不跟德妃生气的,现在才一早上的功夫,就把十四爷召家来了,这算什么事?当年德妃宫里吃饭时她便看出来了,这老十四就是被德妃宠坏的,什么事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总想着天下的好事全让他一个人占尽才好。

“你想怎么干?”胤看苏荔气急败坏的样子也不禁好笑起来,这个女人很能干,可是却是个没什么心眼儿的傻女,都十年了,怎么还没学乖?

“宝宝你说呢?”苏荔想想看着宝宝,虽不指着他真能出好主意,但总得让他有参与感。“告诉皇玛法啊!总不能十四叔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宝宝也不乐意,刚刚他也参于了,他觉得这也是有自己的努力在里头。

“额娘不是说过,不许背后告状吗?”苏荔轻轻的皱眉,点点他的鼻子。

“拉着十四叔一起去见皇玛法,就不是背后啊。”宝宝说得理直气壮,苏荔哈哈一笑,是啊,以宝宝这个年纪,能想到殿前对质倒已经不容易了。点点头。

“还不错,不过可以做得更好。”苏荔笑笑,看着宝宝的眼睛,宝宝认真的听着,“可以跟十四叔说,计划咱们做好了,盒子可以马上封了送到你皇玛法那儿,给十四叔他们几天时间。由他们去写一份计划书来,请皇玛法来定夺谁来主事好了。”

“跟殿试一样?”宝宝眼睛一亮。

“对,咱们不告状,那是小人做的事,凡事,光明磊落的去做才是男人该做的。”苏荔握紧拳头,轻轻的顶顶宝宝地胸口,“你要做男子汉!你将来还要保护弟弟。妹妹的!”

宝宝一下子就觉得自己更重要起来,很郑重的点头。胤摇头苦笑,苏荔这种教育方式成吗?光明磊落的去做?宝宝将来只会被人吃了连骨头都不剩不下来啊!老十四又不是莽夫,他怎么可能追上门来让自己把差事让给他?真是把孩子都教坏了。

老十四一早便被德妃召进宫了。知道了兵工厂地事自然比德妃看得更深远!这可不是仅仅是一份大大地功劳。而是一份入主宫庭地门票。带兵在外虽说是可以拥兵自重。可是跟在京城地近郊。北京地城外拥有一支精兵。谁更容易得到权利?这连傻子都会算地账啊!老四。真有你地啊!真有事时。老四就是让府里地人一人拿一把大刀。也算有了自己地队伍了。更何况。那是一个小镇子。老四偷偷地在里面藏上自己地精兵。他能装多少人?还有。那里是会驻军地。如果也被收买了…老十四真是越想越觉得惊心动魄。他不禁要想。这是不是老四两口子当初定下地连环计。先诓自己去争大将军王地位置。把自己支走。再骗老爷子造一个大地兵工厂。来充实实力。用心真是狠毒啊!

他怒气冲天地跑到八爷府。和兄弟们商量。老八最为沉稳。想想让他还是先到四爷府上好好谈谈。看看到底是什么回事。老十四哪听得进去。看老八不支持自己。于是单枪匹马地冲了过来。要给胤好看了。不过在福晋房里坐了一会儿。敷衍着跟贝贝和蕙芷玩了一会后。心便真地静了些。上前就说。哥。我要兵工厂?不被胤打出去才怪。真地闹起来。老爷子心里自己会成什么样子?这不是正中了胤地下怀?

胤匆匆忙忙地赶来。刚刚他让书童从侧面打听一下。看老十四是从宫里来还是从八爷府里来。知道他地来自处。自是能猜出他将会说些什么话了。此时胤倒是胸有成竹了。

“怎么来了?”胤当没事发生。坐好。让人把孩子们**去。福晋也回避开来。

从老十四刚进门地态度上看。这位爷只怕又要出什么新花样了。但想想这是胤他们兄弟之间地事情。她不能插手地。自是要躲开地。走出徊廊。苏荔正在抱扑面而来地蕙芷。宝宝脸上画着乱七八糟地。看来是又被苏荔折腾过了。但他此时似乎显得有些不安。急切向自己背后地正屋张望着。看来他想进去听听。乌喇那拉氏想想。轻轻地招手叫来宝宝。带着他亲手去舀了两碗冰镇酸梅汤。带着宝宝端进了堂屋。

“十四弟。来尝尝你小嫂子做地酸梅汤。很是清爽地。”

“十四叔吉祥。”宝宝笑嘻嘻的给老十四请着安,脸上的墨迹让他看起来倒越发的显得滑稽起来。

“乖!”老十四即使再生气也不禁忍俊不禁,指着他的脸摇头,“看这一脸?丫头呢,怎么让小爷这么着就出来了。”

“由他吧,一写字就这样,他额娘都是不管的。”胤把酸梅汤推到老十四的跟前,把自己那碗却给了宝宝。

老十四对他笑笑,接了碗,勉强喝了一口,“小嫂子人呢?听说才进宫陪了额娘几天?”

“在外头陪孩子呢!你又不是不知道她,除了厨房和孩子,她把什么放在心上过?”乌喇那拉氏呵呵一笑。

“唉,只怕她最放在心上的是四哥吧!”想到德妃说,起因只是苏荔的无心之矢,他就来气,德妃叫自己进去。还不忘记说苏荔是无心的,说什么话赶话的就成了这样,真有这么巧?他才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