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的林家人要举家搬来京城的事如一颗石子打破了在京城中的林家的人的生活。

不仅林大人沉默寡言了些,连林贵妃都忍不住心中的愤懑与南宫公主抱怨道:“之前对我们不闻不问,如今见日子好了,便来占便宜了?”

南宫公主拿着绣花盘,一边绣一边听林贵妃念叨,听见她说道激昂处的时候,连忙摇了摇头,捂住了林贵妃的嘴道:“你再如何,也是一宫之主,不要多出口舌之事。”

林贵妃耸了耸肩,有些不屑,“她当年那般如此,我为什么不能说”

“凭大梁朝如今是以孝为刚,连先帝都敬着仁淑太后那么多年,你以为你就能例外?”南宫公主有些苦口婆心的对林贵妃说道。

听了先帝一事,林贵妃才长长叹了一口气,“她当年说得没错,我与哥哥,无论如何都逃离不了她的手掌心。”

关于林家的那些事,南宫公主已在林大人口中听了个大概,她安抚的拍了拍林贵妃的手道:“这都是上一辈子留下的糊涂事,你如今什么都有了,又何苦再为这些琐事而烦恼?”

南宫公主话音刚落,便听见室外传来少年爽朗的声音,“姑姑,你好劝劝我母亲了,最近她火气大得很。”

南宫公主听了噗嗤一笑,往外看去,果然是她这位最活泼的小侄子,“若你听话的话,你母亲自然不会对你发火了。”

南宫公主这些敷衍的话,并没有进到程从容的心中,他自然知道母亲最近如此的急切的原因,首先心中对那江南林家便不喜了三分。

无论林贵妃、林大人心中五味杂成,林家人还是从江南远道而来。

他们来的这天,林大人特地向上峰告假,带着一双儿女在驿站处等候。

林家虽然只是江南的一个小小的士族,但他们这一支在江南扎根多年,不可能轻易离开,如今远离故土,来到京城,只怕所报希望甚大。

从过去到现在,楼氏手中攥着的,不过是一个孝字。

因是要接主子的家人,邓嬷嬷也跟着的林锦初来了,她的身子有些丰腴,是最受不得热的,她擦了擦汗,看了看那越发毒辣的日头,心中有了些疑问,离林家人所报到达驿站的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了,林家人怎么还没有来?

邓嬷嬷偷偷看了林家那三位主子一眼,只见那三位都沉默得很,不说林大人与林锦晨,连最爱笑的林锦初站在那儿,都颇有些寡言。

邓嬷嬷心中最得意的,莫过于调养了林锦初的一身好皮肤,又白皙又晶莹剔透,可这好皮肤是最经不得太阳晒的,邓嬷嬷有些心疼的让十一将围帽给林锦初送过去,不说别的,遮遮阳也好。

林锦初见十一送来了围帽,只笑着摇了摇头道:“祖母远道而来,我这个做孙女的,又怎么带着围帽去迎接?”

邓嬷嬷见林锦初摇了头,想去劝上一劝,但想到今日种种,只怕林家的嫡系与庶系之间矛盾颇深,这林家人,到底是路上耽搁了,还是生生让林锦初一行人等上一个时辰,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不成?

可是如今林贵妃在上,林大人又是驸马,这江南林家到底哪儿来的底气与他们做这些?邓嬷嬷擦了擦汗,只好继续在路边等着。

过了好一阵子,有几辆马车才徐徐的驶了过来,那跑腿的小厮已经在太阳下晒了一个小时,见到马车十分欣喜的跑了过去,见到马车上带的林字旗,喜得往后对林大人道:“大人,林老大人与林老夫人已经到了。”

林大人带着一双儿女抬头看,只见第一辆马车停了下来,一个清瘦的有着白须的老者下了马车,他双眼如炬,看向了林大人。

这便是林大人的父亲林老大人了,林大人自上京以来,便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如今一见,觉得颇为感触,父亲给了他生命,在他母亲当年还在且受宠的时候,也曾教他读书写字,可母亲过世之后,他便似乎忘了他,宠起了学业精进的嫡长兄。

他对林大人来说,是唯一的父亲,而林大人对他来说,却只是众多孩儿中的一个。

林老大人如今已告老在家,按理来说,他女儿是贵妃,应该圣上会施恩于他,赐予爵位,只不过圣上似乎将此事忘了似的,让他在江南只有几分脸面却没有实权,再加上楼氏在他身边长年累月的说起林大人与林贵妃的不好,让他对这一双庶出的儿女,并无好感。

只不过,虽然没有好感,但他更惦记的是自己嫡出的儿女们的前程,为了他们,他舍下脸面来一趟京城又如何?

“给父亲请安。”林大人带着林锦晨与林锦初两人,对林老大人深深行礼道。

林锦晨与林锦初两人待父亲向祖父请安之后,两人才齐齐的对林老大人说道:“孙儿(孙女)为祖父请安。”

林锦初对于林老大人来说不过只是一个以后即将外嫁的丫头片子,他并没有注视林锦初,而只是对林锦晨点了点头。

这么多年,祖父对妹妹都是熟视无睹的模样,林锦晨心中为妹妹打抱不平,心中暗暗发誓,林家长辈不疼妹妹,便让他来疼宠妹妹。

若是在上世,林锦初还会为祖父这可以的忽视而感到难过,可是如今,她已经将林家分割为了两块,江南那些人如何看待她,她通通不放在心上。

林锦初起了身,偷偷看了一眼祖父,林老大人虽然年岁已深,但却身材高大,依稀可见当年的仪表堂堂,只可惜了祖父的一番好相貌,到最后还是个冷心人。叶氏刚嫁过来的时候,他贪图她的美貌而偏宠于她,而等到官场上要用到正妻家中的权利的时候,又将宠爱通通给了楼氏,让叶氏郁郁而终,留下的一双儿女无人照看。

若说这林家中的混乱之源到底是源于谁,那便是这个道貌岸然的祖父了。

林老大人下马车没多久,林老夫人也在一个婆子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与林老大人一般,林老夫人十分削瘦,她穿着藏蓝色的衣衫,手腕上套着一个简单的玉镯,一张干枯的脸上并无笑意,只有两道深深的法令纹如刀刻一般印在脸上,当年叶氏死了,但江南的美娇娘是如春笋一般的,她看了林大人一辈子,也与后院中的庶子庶女们斗了一辈子的气。

为了揉搓那个柔柔弱弱的庶子媳妇儿,林老夫人曾将林锦初带到后院抚育过,林锦初小时不懂事,在仆妇的教唆下,对亲生母亲十分痛恨,最想的便是讨得这位严肃祖母的喜欢。

林锦初小时并不明白,同样是孙女,怎么大姐姐与小妹妹就这么讨得祖母的喜欢,她就做什么都是错呢?到最后,她才知道了,自己身上流着的是祖母对痛恨的女人的血,她做什么都是于事无补的。

可话虽如此,但是林老妇人对林锦初毕竟有名下的养育之恩,林锦初微微往前走了几步道:“孙女给祖母请安。”

若是一般疼爱孙女的祖母,早就将孙女儿速速扶起了,但林老妇人却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她接过了身边仆妇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手,才慢慢的说道:“起来吧。”

林锦晨见祖母对妹妹的怠慢,恨得咬了咬牙,他是记得祖母当年如何折腾他母亲的,如今,又要来折腾他妹妹了么?他往前一步,对林老妇人道:“孙儿与祖母请安。”

林老夫人知自己的丈夫看重男孙,她只微微的点了点头道:“起来吧。”

说罢,林老夫人看了看与丈夫正在说话的庶子,又看向了林锦初,“你姑姑与你母亲呢?”

好大的口气,邓嬷嬷跟在林锦初身后,早就为林老妇人对林锦初的下马威不满,如今有听她如此清淡的说起南宫公主与林贵妃,心中不免憋气。

“今儿宫中有宴席,南宫公主与林贵妃,都在宫中呢。”邓嬷嬷在一旁笑眯眯的说道,这位老太太好拎不清,驸马带着郡主来迎接已经够给面子了?还惦记着林贵妃与南宫公主?

“你是…?”林老夫人有些狐疑的看了邓嬷嬷一眼,她在江南林家独断独行多年,无论林贵妃在宫中地位有多高,她记得的,都是她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的模样。

“这是姑姑派给我的教养嬷嬷邓嬷嬷,她曾跟随过先皇后,又曾伴在姑姑身边多年,在圣上面前都是有体面的。”还没等邓嬷嬷开口,林锦初便抢先开口道。

此番话一出,林老夫人眯着眼重新将林锦初审视了一番,自己好不容易将她养成了那副爱慕虚荣喜欢掐尖的性子,如今到了京城倒全改了?还学会维护下人了?

林锦初已经不是那个做什么都想捧着祖母的小姑娘了,她如今站直了身子,随林老夫人打量。

“来京城的日子久了,居然长进了?”林老夫人嘲讽的说道。

“再如何,也多谢祖母多年的教导。”林锦初笑着对林老夫人再次鞠躬道。

第88章

林锦初与林老夫人请安后,将目光放到了后边的马车上下来的几人身上。

楼氏嫁与林老大人之后,诞下两子,可惜这林家的灵气似乎都被叶氏的一双儿女占了,林家的精灵剔透并没有表现在楼氏所生的两子身上。

楼氏生的大儿因还在江南顶着官儿,全家并没有跟着林家两老入京,只派了嫡长女伺候在林老妇人身边,而林老夫人的小儿林清齐应实在不学无术,便举家跟着林家两老来了京城,想依着父母的面子,谋一个出路。

林清齐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伸了一个懒腰,明明是十分炎热的天气,但他那庶出的哥哥却穿得十分齐整,额上并没有什么汗,任谁看了,都觉得这是一个端方的君子。

呵…就算做了公主的小白脸,还是喜欢与以前一般装相,林清齐撇了撇嘴,虽然林清逸是他名义上的哥哥,可依据古法,庶子可以做一般的家奴。他从小到大都只将他当做一条狗看待。

林清逸娶了南宫公主之后,京城中的人难免对他有不少有色眼光,可他对此并不大在意,仍是低调行事,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己的那摊子事。

林清逸低调,并不代表南宫公主与他的两个儿女低调,南宫公主在宫中来来去去毫无拘俗,林锦晨在国子监第一的考校成绩,林锦初的如花面容与郡主头衔都为林清逸拉去了不少眼光。

圣上曾在朝中言道:“林大人是有大才者。”而左右大臣想一想,林清逸除了编书之外对大家也并没有任何威胁,便通通点头赞同了圣上的言辞。

如今林清逸是翰林清贵官员,而林清齐身上并无官衔,按理说,林清齐应当向林清逸行礼,但林清齐却对此有些不屑一顾,站在那儿,连正眼都不给林清逸一个。

林清逸知道这位自誉为高贵血统的嫡出弟弟的心思,只回了身子当没有看见这个弟弟。

林清齐见林清逸回了身子,一时气急,想嚷嚷出声,林锦晨连忙往前走上几步,笑着对林清齐道:“锦晨给叔父请安,多日不见,叔父的身子越发康健了。”

林清齐见林锦晨过来了,才冷冷的哼了一声,并没有对这个侄子和颜悦色。

听到外面的响动,最后一辆马车上的人,也缓缓的走了下来,这辆马车上坐的是林清齐的正妻冯氏,她母家是江南有名的富商。楼氏当年愣是靠着家中出了一个探花的名声将这位冯氏娶进了门,冯氏的嫁妆丰厚,也改善了不少林家的生活。只不过林清齐是一个混色不吝的,就算正妻待他不错,他也喜好贪慕颜色,在家中娶了不少妾室,生下了不少庶子庶女。

当年冯氏嫁到林家来,是为了想让探花郎得了官位之后庇护母家一二,却不料林家是一团浑水,这探花郎还没有热乎多久,就被贬去了边县,而林家那位据说在宫中十分受宠的娘娘,却只在过年的时候赏下一些节礼,并无其他帮衬。

这么多年,冯氏由一个羞涩的小娘子熬成了第二个楼氏,其中辛酸不可言也。

冯氏的左右手边分别站着她所出的一儿一女,其儿子林锦桦肖似父亲,并不是个读书的料子,却接着读书的理由碰了不少伺候的小丫鬟,女儿林锦瑟不负其名,有一张美丽的脸蛋儿,最是招楼氏的喜欢。

冯氏见林锦初款款的对自己走来,她虽然可以穿得简朴,但手腕上的那流光一闪的玉镯已经说明了她身上的每一件东西都不是凡品。当年舔着一张脸在婆婆面前讨好的图有一张脸的小姑娘如此亭亭玉立,冯氏心中闪过了一丝不爽利。

与冯氏一般不爽利的还有林锦瑟,她在林家后宅之中是最受楼氏宠爱的,当年林锦初每每自不量力想与她斗的时候,都吃了大亏。

如今再见林锦初,她虽然知道她已是郡主的身份,但心中仍是十分瞧不起她。

“给婶婶请安。”林锦初对冯氏行了一礼,微微笑道。

冯氏觉得林锦初的一言一行已与之前大不相同,却看不出到底是哪儿出了细微的变化,只不过她心中想着,幸亏她站在婆婆的那边,坚持要来京城,自己的一双儿女,在江南能有什么出路呢?

“初姐儿越发出落的好看了。”冯氏与楼氏不同,虽然心中有些轻视林锦初,但也知道如今京城是人家的地界,她心中如此想,面上便越发的和蔼。

只不过…看到林锦初手上那对无双的白玉镯,冯氏将本来想将手上脱给林锦初镯子藏了起来,这见面礼看来,要再次好好准备呐…

自己的这位婶婶出自商人之家,向来是面上和蔼的,可看她将叔叔家中的妾室与庶子、庶女全部塞在了江南任其自生自灭的行为,便知道她并不是一个弥勒佛。

林锦初低头羞涩的笑了笑,又转身与自己的堂哥、堂妹行了礼。

林锦桦从小便贪看美色,如今见了这位堂妹,不由得感叹,当年的那个弱鸡只会偷偷哭的敏感小丫头居然也能长成这幅国色天香的模样,只不过她是自己的堂妹,长得再美也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林锦桦百无聊赖,将目光转移到了林锦初的身后,林锦初的身后站着两个穿着粉衣的小姑娘,一个长得圆圆的,十分普通;而另外一个却是天生的美人胚子,她五官精致,眉心长着一颗美人痣,笑与不笑都十分惹人怜爱。

林锦初与林锦桦行礼之后,却发现这位堂哥并没有与她回礼,只呆呆的将目光放到了她身后的思铃身上。

林锦初皱了皱眉,不动声色的移了移身子,将身后的思铃遮了个彻底。

冯氏略微一歪头,便看到了林锦桦那痴傻的模样,心中大骂这个儿子太不争气,她重重的咳了一声。

林锦桦才如梦初醒,堂妹房里的丫鬟可真是绝色,若他求祖母让表妹将这个丫鬟给他,以表妹对祖母的讨好之心,表妹必定不会拒绝。

林锦桦想到此,对林锦初行了一礼道:“堂妹,好久不见。”他声音轻佻,让人一听,便有些厌恶。

林锦瑟因离林锦初不远,当林锦初走过来的时候,她便眼尖的看到了她手腕上的那一对玲珑玉镯,她是林家最受宠的孙女儿,楼氏有什么好东西不给她?而她妆匣里最好的东西都抵不过林锦初随便带的这一对!

当年那个又讨好喜欢又喜欢与自己别苗头却总输的小姑娘,只是来了京城一趟,便由一个乡巴佬成了名门闺秀不成?林锦瑟心中冷笑了一下,倒要看看林锦初对自己会有什么手段。

关于林锦瑟的记忆,林锦初已经十分模糊,她依稀记得上世的她是个好强有心计的小姑娘,自己在江南林家的时候屡屡败于她的手下。

“堂妹,好久不见。”林锦初笑着对林锦瑟道,上世,她后来听说她嫁给了一个江南大族的嫡幼子,日子过得颇为美满,但这美满毕竟是踩着她姑姑与父亲的血走来,林锦初并不祝福。

“堂姐,好久不见。”林锦瑟笑着往前走了几步,在林锦初耳边轻轻的说道,“几日不见,你倒是麻雀变凤凰了。”林锦瑟与林锦初在祖母面前斗了这么久,自然知道林锦初的痛脚所在。

十一离林锦初近,耳朵又颇为锐利,听到此话,双眼一利,狠狠的瞪向了林锦瑟。

“怎么?难道还想为你的主子打抱不平不成?”林锦瑟一双桃花眼微微一挑,尽是挑衅,这驿站来往的人不少,若荣华郡主的下人为难了远道而来的堂妹,不知道这亏是谁吃了。

十一并不是只有蛮力之人,她很快想清楚了这其中的干系,只好低了低头,作一个鹌鹑。

林锦初并没有如林锦瑟想的那般气得跳脚,她随意的左右看了看道:“芳姐儿与菲姐儿这次没有跟着一起来京城么?”

林锦瑟听到林锦初的话,面上变了变色,“母亲在来京城之前,为她们定好了亲事,如今她们在家中学好了规矩,便可以出嫁了。”

芳姐儿与菲姐儿是林清齐最宠爱的妾所出的一对双胞胎,林清齐对她们十分宠爱,甚至超过了作为嫡女的林锦瑟,若不是楼氏与冯氏撑着,林锦瑟在后宅之中,早就背了不招父亲喜欢的恶名了。

“哦。若芳姐儿与菲姐儿出嫁的时候,你与我说一声,我好为她们添妆。”林锦初天真无邪的笑着,狠狠的戳了一下林锦瑟的心肝,母亲准备将这两个小贱人嫁给富商为妾的,却不料她们在父亲面前哭哭啼啼,父亲居然亲自出面给她们定好了亲事,这亲事不说是大户人家,但看在她们是林贵妃的侄女儿的份上,对方也不会为难她们。

“那我便代她们先谢谢你了。”林锦瑟淡淡的笑道。这个林锦初来了京城,长进了不少。

第89章

林锦初笑得甜美,而林锦桦与林锦瑟两兄妹却犹如幻听,难道在第一天,她就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不成?

天上的太阳越来越烈,冯氏听到了林锦初这边的动静,连忙将求助的目光移到了楼氏身上,如今林锦初贵为郡主,她不好出面,但楼氏作为一手抚育她长大的祖母,难道还不能说两句?

楼氏最喜欢的便是林锦桦与林锦瑟这一对宝贝孙女,听到林锦初让邓嬷嬷在驿站便教他们行礼,不由得皱眉道:“放肆,你便是这样对你的兄弟姐妹的”

林锦初听了楼氏的训斥,那长长的睫毛扇了扇,似很委屈的模样。

莫非郡主被祖母训斥得软了?邓嬷嬷在一旁有些着急。

“祖母,邓嬷嬷是元皇后身边的人,宫中的规矩礼仪是一等一的,若不是哪家的公子小姐身份贵重,她可是不轻易教人的。”林锦初声音软软的对楼氏说道,“我这般,也是为了堂兄堂妹好。”

楼氏被林锦初的话憋得说不出话来,这个孙女已经今非昔比了,连她都敢呛声!

林锦初对不远处着急的林锦晨安抚的笑了笑,又对邓嬷嬷笑道:“还麻烦邓嬷嬷了。”

“郡主吩咐的事,老身岂敢耽误”邓嬷嬷给林锦初利索得行了一个礼,笑着对林锦桦与林锦瑟说道,“还请堂少爷与堂小姐跟着我做。”

林锦桦与林锦瑟见一向疼爱自己的祖母为自己出头都被林锦初灭了火,不得不扭扭捏捏的跟着邓嬷嬷开始学了起来。

林锦桦与林锦瑟两人并不精心的跟着邓嬷嬷学,原以为邓嬷嬷会给他们一些脸面,却不料邓嬷嬷十分一丝不苟,他们的动作若不标准,便一次又一次的与他们展示。

邓嬷嬷没叫一句给郡主请安,林锦桦与林锦瑟两人便要跟着叫一句给郡主请安。

驿站的人来来往往,经过时都不由得好奇的往兄妹两身上看去。

林锦桦与林锦瑟的脸羞得通红,而林锦初却是站在那儿,面上没有一丝怯色,仿佛她是真的为这堂兄堂妹好一般。

冯氏见一双儿女刚来到京城,便被林锦初如此揉搓,心中不喜,她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有些哀求的看向了林锦初。

但林锦初并不为所动,直到林锦桦与林锦瑟两人的请安姿势渐渐的标准了,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堂兄与堂妹天性聪颖,果然一学就会。”

林锦桦与林锦瑟面上齐齐闪过一丝羞恼,但却怕林锦初又出什么招儿来整治他们,便齐齐的忍住了。

林锦初见林锦桦与林锦瑟终于安静了不少,她对着楼氏身边的大姐姐林锦如轻轻一笑。

林锦如也没有想到这个祖母养歪了的妹妹变了不少,她对林锦初扬了扬嘴唇,父母不愿意离开江南,却将她送到了祖母身边,不过是希望她能在京城里寻一个好亲事而已。只不过父母也应该看看,如今她的这位庶出的姑姑与叔叔已经飞龙在天,怎么可能还能受得住祖母的拿捏?若是是拿孝字说事,未免太肤浅了一些。

林锦初见大姐姐还是如以往记忆中一般贞静,倒是记起了当初在老宅时,她私下总教导自己不要太过于轻浮与攀比,只不过这些话通通是被她当做耳边风的。

现在回过头看来,这林家的老宅,居然还有一个对她用心的。

众人见过之后,分别上了各自的马车。

在闷热的马车中,林锦瑟一张俏脸被太阳晒得生生的疼,她悄悄的打开了窗帘往外看去,看到了林锦初那辆郡主仪仗的马车,不由得咬了咬牙。

冯氏一边心疼儿女,一边怕这一双喜欢惹事的儿女再次惹到了林锦初,不由得说道:“你看什么看?再如何,人家已经是郡主了,要拿捏你,十分简单。”

林锦瑟听到了母亲的训话,将窗帘拉了下来,撇了撇嘴。

马车入城行驶了半个时辰,停了下来。

林大人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走到林老大人与楼氏马车前鞠躬道:“请父亲、母亲下车。”

林老大人走下了马车,见面前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朱红色双排门,大门口写着林府二字,虽然有着江南的别致,但与他设想的富丽堂皇的驸马府完全不同。

楼氏跟着林老大人下了马车,见到这小门小户的模样,面上也阴了下,“老二,你这是什么意思?自己住驸马府而将父母丢在这灰头土脸的小院子里?“

林大人早已猜测到楼氏会与他发难,他对楼氏鞠躬道:“此座宅邸是当初我刚来京城时,圣上赐下来的宅子,而那驸马府虽然是我的,但却与公主府连在一起,并不是我林家的产业。父亲母亲住在这儿,我每日来与与两位请安。”

当年那个只敢在她面前懦弱,连她将他的亲生女儿养歪了,他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的庶子居然敢在她面前耍花样了?楼氏沉沉的看了林大人一眼,突然笑了,“难得老二一片孝心…”

林老大人被庶子口中的公主压得深深憋了一口气,他年纪大了,又向来不往仕途上走,只要楼氏愿意让他多纳妾室,他如今倒是什么都听楼氏的了。

楼氏刚夸赞完林大人孝顺,又将眼神放到了站在一旁的林锦初身上,“初姐儿是我一手养大的,如今我来了京城,希望初姐儿还能长伴我身边。”

林大人听到此话,心中愤怒,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这个狠辣的嫡母居然还要拿初姐儿做威胁不成。

林锦初站在一旁,微微抖动的睫毛似有些犹豫,邓嬷嬷站了出来,笑着对楼氏说道:“老夫人,您大概不知道,郡主如今是南宫公主的掌上明珠,若南宫公主一日见不到郡主可是要着急的。”

南宫公主,又是南宫公主!楼氏心中暴怒,但骨子里却有一种天然对皇室的敬畏,“若是公主喜欢初姐儿,那便让初姐儿伺候在公主身边吧。”她笑着说道。

“祖母抬爱,初姐儿一定会与父亲经常来与祖父、祖母的请安的。”林锦初在一旁说道,双眼里尽是对楼氏的孺慕之情。

看着那张与自己做了一辈子对的女人的肖似的脸,楼氏心中一阵恶心,她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道:“以后咱们都在京城了,日子还长着呢。”

说罢,楼氏又看向了自己的庶子,“我们既然已来京城定居,那便一定要拜见公主一番,不知公主什么时候有空?”

“公主天天接见各种豪门贵妇,若她时间空下来了,我便来与父亲、母亲说。”林大人面色僵硬,提起公主来并不像是说妻子,而是说一个上级。

楼氏细细观察了林大人的神色,见他并没有像对待林锦初的亲生母亲那般的怜爱,心中暗暗猜测,原来那人说的是真的?自己的庶子娶了公主只是权益之计,以后是要和离的?

“那我们就候着了。”楼氏换了一副和蔼的神情。

林锦初见楼氏要做慈祥的长辈,便拍了拍手将宅子里的仆从都叫了出来,吩咐他们好好的伺候江南林家的亲戚们。

林家在江南并不十分富庶,他们从没见过如此多的仆从,连出身富商的冯氏心中都在暗暗点头,什么是世家豪门范儿这便是了。

林老大人见庶子虽然没有将他迎进驸马府,但却准备了这么仆从伺候他,他心中熨帖了一些,露出了隐隐的笑容。

林大人不知如何面对父亲,也不想面对一直打压他的嫡母,与林家人说了几句之后,借口编书,逃也似的带着一双儿女离开了林府。

林锦初走出门口时,对十一再次确认道:“已经与陈管家说了要好好的盯着他们了么?”

十一点了点头,爽快的笑道:“郡主,您放心吧,他们自然知道,这宅子里真正的主子是谁。”

林锦初凝视着不远处父亲的背影,叹了一口气,父亲饱读圣贤书到有些不谙世事了,她总要想个法子与这些人恩断义绝才好。

林锦晨走到林锦初身边,见妹妹的神色,便知道她心中所想的与自己一样,他想握妹妹的手告诉她,他会永远在她身后支持她,可想到妹妹年纪有些大了,只好拍了拍妹妹的头道:“你放心吧,我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林锦初昂起头,对自家哥哥灿烂的笑了笑。

贤妃最近的日子过得十分不爽利,她收养的三皇子身价大跌,连带着侄女儿的日子都过得不怎么样。

元后去世了那么久,谁还会那么大费周章的抓出前尘往事?贤妃想了半天,觉得除了宫中那个老冤家外没有他人有闲心做这个事,还在圣上面前说自己的儿子只愿意做个贤王?在她看来,想做贤的,通通都是大有野心的!

贤妃拿着佛经有些恍然的想着,一个小宫女走了进来在她耳边说道:“娘娘,那家人上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