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老马家人兵分几路,将自家的喜事,添油加醋的往外面传播开了。

反正就是总结下来,他们家马兰因为儿子出息,现在已经是城市户口,吃商品粮,坐办公室的厂里工人了。

李四喜还故意道,“谁说我们家兰花儿那娃收养错了?这就是福娃娃。咱家兰花儿要是不养他们,那才是傻子呢。什么白眼狼忘恩负义,谁能有这娃娃对我们家兰花儿的恩情大,让我们家兰花吃上商品粮?”

别怪老马家人要这么激动。当初马兰收养了江博和宋楚,没收养队里的人,好些人家养不起孩子的,也背地里酸几句。说什么忘恩负义啊,白眼狼啊,吃里扒外的。进了城里就忘了家乡的人。

要不是老马家人自己清楚内情,老马家的两个儿媳妇早就和马兰这姑子生分了。

李四喜和马三根气死了。但是又不能对外说是自家闺女不能生,孩子是老苏家人自己领的。以后自家闺女回来咋还在队里抬得起头?

如今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那些说风凉话的人被这么指桑骂槐说了一通,都觉得脸上臊得慌。谁也没有回一句嘴。

就连鹅蛋鸭蛋他们兄弟几个,还有大丫二丫都觉得特别有面子,他们嘴里吃着糖,还吹着宋楚和江博。

什么我哥我姐,我弟我妹长得多好,多有本事,多聪明……最后总结一句,“都像我姑,有出息。”

于是等马兰一家四口离开大队的时候,一路上受到了众人热切的眼光。

特别是两个孩子,大伙儿就特别想看看,这么出息的孩子到底长啥样。

之前一直都没仔细看来着,如今看了之后才发现,这有出息的孩子真就不一样,一眼就看得出浑身不平凡的气派。难怪马兰当初要养着两个孩子,马兰才是聪明人呀。活该人家能去城里吃商品粮。

当然,他们内心的想法,马兰是不知道的。要是知道,只会说一句,大家都是马后炮。

回了城里,他们就直接去公安局办了转进户口的手续了。

接待他们的还是田公安。

公安局里的同志们早就知道他们的事迹了。当时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挺骄傲的。毕竟是从他们手里被领回去的,觉得与有荣焉。特别是田公安。

当初田公安是真的希望这两孩子能够过得好。

只是没想到,这两孩子给他的惊喜这么大。大到让他再次看到这一家四口的时候,只觉得恍如隔世。

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发生的变化太多了。

他在公安局里听到的那些消息,都让他无法相信那两个孩子曾经在公安局待过。

也无法相信,那是两个流浪的孩子。

其他公安同志也觉得自己当初简直就是看走了眼啊,那么聪明的孩子,他们竟然都没看出来。

田公安和马兰他们打了招呼,又蹲下来和宋楚他们说话,“你们的事儿我们都听说了,真是有出息。”

宋楚道,“田叔叔,这都是小博哥的本事。小博哥特别聪明。”

田公安看着一直不吭声的江博,心道当初他还担心这孩子身体有啥问题,所以不爱说话,现在看来,天才和正常人,果然是不一样的。

给他们办好了新的户口之后,田公安笑着道,“好人好报啊,恭喜了。”

当初这对夫妻只想收养楚楚来着,后来不忍心两个孩子分开,这才养的小博。小博还是被搭上的。如今也算是得到好报了。

马兰和苏志峰笑了笑,他们倒是没想啥好报,反正做啥都问心无愧就行了。

办成了这么一件大事儿,晚上一家人难得的下了一次馆子。

这还是宋楚第一次吃国营饭店。

上次吃国营饭店的菜,还是苏志峰去饭店打回家里吃的。

看着墙上写的一堆的菜名,宋楚直咽口水。趁着马兰和苏志峰在窗口点菜的时候,宋楚拉了拉江博的袖子,“小博哥,这上面的东西都好好吃的样子。可是好贵啊。”

江博道,“以后我带你来下馆子,我现在有钱了。”

他明天就再给报社寄稿子去。

宋楚已经深谙这里的生活规则了,“光有钱不行,还要有票。小博哥,你有票吗?”

江博:“……”报社只给钱,不给票。

不知道搞科研,除了给奖金之外,还给不给票。如果都不给,他是不是要去参加工作才行?好像也没单位接收他这个年纪的工人。

……

第二天,对于马兰来说,是全新的一天。

马兰终于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逆袭。

她在上班路上还想了想,自己这逆袭,似乎总是靠着别人。第一次是通过她男人苏志峰同志。这次是通过她儿子苏江博同志。

她决定了,下一次逆袭,一定要靠着自己了。

马兰的故事太过传奇,所以到了工会第一天,得到了工会通知的热烈欢迎。

特别是徐美丽,热情的给大伙儿介绍马兰,完了再给马兰介绍其他人。

最后还和马兰保证道,“放心吧,有我在这里,绝对没人欺负你。工作上有啥不懂的,你问我。”

马兰感激不已。觉得徐美丽同志只要不挑事儿,表现的友好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工会里有熟人照顾一下,对她日后开展工作也很有帮助。前期就不担心没人带了。

钢厂是万人大厂,车间包括矿上,人可真多。

所以工会的工作任务还是很重的。光是工会,就有十个干事了,另外各部门还有属于工会的工人代表。这些都是工会管理的。

除了工会主席之外,还有两个主任。

马兰因为只有初中学历,所以被分配的工作指示去负责组织日常会议,没事儿去找人家工人代表了解一下工人们的困难。通俗点就是跑腿的。

除了马兰之外,徐美丽也是干这事儿的。

马兰之前对工会内部工作情况不了解,一直以为徐美丽干的事儿挺高大上,近距离了解之后,才发现,徐美丽同志在工会这工作地位,真不咋样。

安排好工作之后,徐美丽就带马兰去了解工作。

两人一出门,马兰就问道,“大嫂……”

“马干事,请叫我徐干事。”

马兰:“……徐干事,你一直干这个,就没想过干别的?”

徐美丽道,“为啥要干别的,这工作多好啊,不用写写画画的。你不知道,其他人工作可辛苦了,天天拿着笔趴在桌上写。还要出厂报,出文件。写错一个字还要挨领导批评。咱这多好,没事儿到处走走。”

马兰捂了捂脸。人家那干的事儿才是工会核心。

她指望不了徐美丽同志了。要不然她还得在厂里待十年,才能够出头。

马兰打定了主意,要靠着自己在工会混出头来。所以对工作抱着十二万分的热情。

晚上回到家里,还和家里人说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做人要有目标,五年之内升主任,十年之内升工会主席。”

家里人很给面子的鼓掌支持。宋楚道,“我也要考全校第一,我还要争取明年跳级。”

苏志峰咳了咳,“我争取三年内当上年级主任。”

他们都看着江博。

江博:“……赚票。”

“……”

甭管啥目标,反正苏家一家四口前所未有的忙碌起来了。

苏志峰如今带着三个班的课程,每天回家备课。一直都很忙。

至于宋楚和江博,那也完全没闲着。

宋楚还在为了全校第一名奋斗中。要考试了,她得跟上。还要提前完成后面的课程,争取下次报名可以跳级,带着小博哥早点毕业。

江博则没有写文章了。

自从宋楚说没有票就不能去国营饭店吃饭之后,他对这项工作失去了一些热情。加上之前的还有存稿,可以再赚一些钱,所以江博没写了。

而是在思考,如何赚那个票。

一家四口忙忙碌碌的,很快就要到国庆节了。

宋楚也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测试,通过长期以来的努力学习,她终于考赢了所有的三年纪小学生,荣获全校第一名的宝座。

江博的上次寄出去的文章,也再一次登报。

有了之前的事儿打底,江博这次的成就倒是只激起一点小水花而已。这小水花还是因为一小校长锲而不舍的抄文章行为,让学生们发出了怨念。

反而是宋楚的第一名成绩,得到了苏老太和苏校长的认可。苏老太还说接孩子去他们家里吃饭,给孩子煮鸡蛋吃。

苏校长也勉励孩子,“楚楚是个出息的孩子,以后再接再厉,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苏校长认为,江博那种脑子,百年难见。宋楚这样的脑子,也是学习的好苗子。以后稳扎稳打的,也能学出一番成就来的。

宋楚听完之后,特别骄傲,“爷爷,我以后一定是个人才。”

“……”

苏老太在边上笑出了声,然后和马兰他们道,“国庆节你们小妹要回来,你们到时候带孩子回来聚聚。”

苏老太这辈子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对闺女也是疼的不得了。闺女也出息,考入了大学。

她作为闺女,也不用养老,就留在省城那边了。

但是回来的机会也不多。

这次回来,还是听说苏志峰他们养了孩子,孩子也特别出息,所以准备拖家带口的回来聚聚。

听到小姑子要回来,马兰内心呵呵的笑了笑。

对苏志峰的这个妹子,她不予置评。确实是个高知分子,但是清高程度比冯姗有过之无不及。

倒是宋楚啥都不知道,只知道有个姑姑要回来了,高兴道,“奶奶,我姑姑是什么样的?”

说起闺女,苏老太那真是骄傲的不得了。觉得比几个儿子还出息。

“你姑姑特别有文化,在出版社工作呢。”

“出版社就是出书的吗?我姑姑好厉害啊。”宋楚道。

苏老太乐开了花,“是厉害极了。以后你也要像你姑一样出息。”

宋楚点点头。心里纳闷,咋都要像姑一样。老马家也要像姑,老苏家也要像姑。所以孩子们像姑才好吗?

以后小博哥的孩子,是不是也要像她这个姑?

她这么想着,还跑过去小声和江博这么说了。

江博脸先是一红,反应过来之后就黑了。

他不客气的露出一个嫌弃的眼神,哼了一声,转身看着院墙。

宋楚:“……嫌弃啥啊,我以后也很会很厉害的。”

第23章

国庆节这天,马兰和苏志峰单位都放假一天。宋楚和江博的学校也放假了。

马兰一早起来,就给两个孩子穿上了新衣服。然后和苏志峰一起带孩子出门。

“是要去奶奶家吗?”宋楚问道。

“不是,咱晚上再去吃饭就行了,今天带你们出去玩。”马兰抱着闺女,苏志峰牵着儿子一起出门。

宋楚听说可以出去玩,高兴不已。

因为国庆节,外面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街上还有人搞表演。马兰和苏志峰则抱着孩子坐上去省城的车。

“妈,咱这是要出远门吗?”宋楚这是第二次坐这车,知道是要出远门才坐的。

江博没啥兴趣,坐在苏志峰的怀里动都不想动。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被当个大人一样。

对于自己这个孩子模样,江博心里很累。

马兰笑道,“我和你们爸爸带你们去省城玩,你们还没去玩过吧。今天带你们去玩个够,给你们庆祝生日。”

宋楚瞪大了眼睛,“生日?”

“对啊,以后你和小博的生日就在国庆节了。每年咱都和国家一起庆祝生日,多喜庆啊。”

两孩子之前都是在外面流浪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但是人总不能没生日,所以马兰当初给登记户口的时候,就登记的十月一号。想着国家成立的日子出生,沾着全国普天同庆的光,咋样也是有福气的孩子了。

宋楚惊喜不已,“我也有生日了,”她高兴的冲江博喊道,“小博哥,今天咱们生日呢,生日快乐。”

江博:“……生日快乐。”

宋楚是真是太高兴了,末世里的孩子哪里还有什么生日啊。出生之后就只有编号而已,代表着是第多少个孩子。

她从来没过过生日,末世里也没人庆祝生日了。但是小说里面倒是有写过,末世之前是有生日的,亲人朋友一起庆祝。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妈妈,我太幸福了。”宋楚抱住了马兰。

马兰笑着将她抱紧了,心里觉得心疼,以前这孩子是受了多少苦啊。

江博若有所思的看着宋楚幸福的笑容,内心深处也有一些酸涩。

一家四口到了省城之后,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他们直奔省城百货商场。

这会儿十一国庆节,商场里面商品比平时供应多,而且还有活动。果然,去了之后就看到一群人在抢货了。

这场面简直就和大甩卖一样劲爆,但是实际上价格一点都不便宜,还需要各种票证。

不过宋楚看的却是满脸惊奇,看的兴奋无比,“小博哥,真热闹啊。”

江博只觉得闹腾。苏志峰也是忍着头疼。

马兰也想给孩子抢几件大城市来的成衣,于是也挽起袖子准备往里面冲,还冲着苏志峰道,“孩子他爸,照顾好两个孩子,我去了。”

宋楚叫道,“妈,我也去!”

“好,咱是得提前训练一下了。”马兰将宋楚抱起来,就往人群里面钻。

苏志峰:“……你们悠着点儿。”

看着两人进去了,苏志峰和江博都是无奈的站在人群外面。

看着自己儿子面无表情的样子,苏志峰觉得自己终于有个伴儿了,感慨道,“女同志就喜欢买买买。还喜欢抢着买。习惯就好了。”

江博没理他。

苏志峰又道,“当然,咱男人也不能闲着,要赚钱赚票,让她们买买买。”

江博深觉有道理。

两人正说着,宋楚被人举起来了,马兰大喊道,“志峰,接一下孩子。”

原来马兰将宋楚给举起来了,好在旁边还有人托着。苏志峰赶紧几步走过去,就将宋楚接过来了。孩子头发挤的乱糟糟的,看着有些狼狈,但是脸上很高兴。手里还抱着刚刚买到布料,“妈让我先送出来,怕别人说咱买多了。”

苏志峰笨手笨脚的给闺女整理了一下头发,“真有本事。”

这次苏志峰可不让闺女再挤进去了,出来容易进去难,没大人带着,受伤了咋办?

赶紧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旁边人少的柜台看看。

人少的柜台也只有外贸商品柜台了,因为这个柜台的商品都是需要外汇票的,一般人也买不了。

宋楚看着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眼睛睁的圆溜溜的。看到那些漂亮的小发夹,口红,洋娃娃,宋楚看的满心欢喜。“小博哥,你看,真好看。”

末世里为了生存,过去的很多东西都没有生产了。宋楚在实验室,接触的就更少了。

江博看了眼,摸了摸口袋里的钱。

苏志峰道,“楚楚想要吗,以后爸爸想办法给你弄票,然后咱也买一个好不好?”

江博问道,“要什么票?”

“外汇票。”

江博皱眉,这又是个什么票。

苏志峰已经想着等见到小妹了,就找小妹问问,她在省城这边,弄到这种票证的机会肯定多一些的。

这么一会儿,马兰已经从人群里面挤了出来,拿着给宋楚和江博买的新衣服。

从S市过来的儿童成衣。别看衣服小,但是特别费票,而且价钱也不便宜。

可马兰一点也不心疼。她觉得养自家这两个孩子,咋样也舍得的。倒是她自己比以前要节省了。以前每个月都要买新衣服。现在都两个月没买了。

宋楚将小外套套上,红彤彤的颜色,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辫,像小洋娃娃一样的可爱。

江博的是一件米白色的夹克衫,穿在他身上,配着他那冷淡的表情,特别酷。

宋楚高兴的扭了扭身子,“妈,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