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博没觉得有啥好高兴的。首先两场雨并不能解决庄稼生长问题。其次,他是有报酬的,不是白做的,所以不是贡献。

雨停的时候,正好是周末了,江博就去找吕县长了。他现在对路很熟,也不需要人送,就和家里人打了声招呼,自己出门了。

不过到了县政府,没找到吕县长的人,倒是碰到李秘书了。

李秘书现在对这个年纪不大的天才,已经不仅仅把对方当孩子看待了。

当人的本事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年龄这东西已经不是问题了。

所以李秘书对江博还是很客气的,“江博同志,你需要什么吗?吕县长不在这边,我们县里这阵子不是搞车辆改造和人工降雨吗?县长去汇报情况了。”

江博觉得这事儿可能找李秘书也是没问题的。就把自己的需求和李秘书说了。

李秘书听着听着,嘴巴张开,都说不出话了。

要自行车的链条还可以,车轮也行。反正到时候帮着找报废的车子嘛。可后面要钢材,要电机……

还有啥子……

李秘书听不懂了。

“这不行啊,江博同志,有些材料咱县里也没有,也弄不到。而且这些都是县里的公家资源,咱不能随便动的。这都是要上交国家的。少了一点,咱没法交代啊。”

就算是县长,也不能随便动用公家资源的,那不都乱套了吗?

江博也知道肯定不能无偿得到这些东西的。

这里太穷了,一点东西都显得很宝贵。而且什么都是公共财产。

他道,“我可以和你们换。如果其他地区的车子还需要改发动机,我可以帮忙画图。如果不需要改造车子了,你们看还有什么需要改造的。”

李秘书:“……”这口气好大哟。好像要改啥都能改成功似的。

不过这事儿甭管是答应还是拒绝,那肯定都是要县长这边开口的。他一个秘书可不敢做主呢。

毕竟前几天还听县长说过,别的县里还找他打听改发动机的事儿呢。

“要不,咱等县长回来再商量?我先帮你把能找到的东西找到。”

江博点头,“也行,没有钢铁就用木板,要快。每次走路过来,很累。”

李秘书很想喊一句,您老这简直就是旧社会的大老爷作风。

走几步都这么累,以后还怎么在岗位上艰苦奋斗?

不过喊是不敢喊出来的,万一得罪这位小大爷,耽误了县里的事儿咋办。

吕县长回来可饶不了他。

……

这会儿云山地区的政府里面,吕县长意气风发的接受了地区专员的表扬。

云山地区专员知道平安县的车辆改造情况后,对此表示很赞扬。

“平安县是会主动解决困难的县,平安县的同志都是自立自强,自力更生,不给组织拖后腿的好同志。”

吕县长笑开了花。

其他县里县长心里都冒着酸气 。

以前是酸他们平安县有矿,就和旧社会的大财主一样,不受穷。别的地方的老百姓穷的叮当响了,平安县的老百姓好歹能靠着这矿活下去。

现在酸的是,啥好事都给平安县占去了。大家一致投票让平安县晚点领救济粮,结果平安县上榜了。领导说平安县人民要挖矿,要生产钢,对国家很重要,要让他们吃饭好干活。

后来人工降雨又来了。又给平安县给遇上了。领导给的理由是,人家那边飞机正好顺路,连带着给平安县下一场雨。

现在呢,平安县的车子跑的都比他们快了。

啥好事都给他们占了,能不气吗?

地区专员给表扬完了之后,又给平安县批了点物质奖励,对车辆改造中的工人进行物资和精神奖励。

可把吕县长乐坏了。觉得对江博的承诺也算是做到了,地区的奖励这不就下来了吗?

然而很快,吕县长笑的就不那么开心了。地区专员让平安县这边资源共享,帮助其他县里也改造车辆。

吕县长:“……”怎么帮啊,这车辆改造可不是简单的事儿。苏江博同志说了,每一款发动机的改造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他要看过之后才能决定怎么改。

问题是苏江博同志还是个孩子,人家还要上小学呢,哪里来的时间改车啊。

“这个……我们县里的技术人员也比较忙碌,就一根独苗苗,平时上上下相很忙碌。无法去支援其他县啊。”

地区专员就道,“那就让其他县里的同志把车子开去你们县里集中改造。”

吕县长很犹豫。

这事儿虽然风光,可到底有些麻烦。

地区专员又道,“当然,各个县里也不能坐享其成,需要改造车辆的,也要给平安县一部分补贴。”

其他县里县长立马表示没问题。

“咱们肯定不让平安县的兄弟白干的。”

吕县长这才勉强接受了。有好处就好,有好处了,才能和苏江博同志谈嘛。

等吕县长回到县里听到李秘书找他汇报的情况之后,顿时乐坏了。

他还嘀咕着怎么和小同志谈呢,这小同志就自己找上门来了,有的谈就好。

吕县长严肃道,“咱县里要重视人才。苏江博同志是个人才,对于人才的需求,我们也是需要重视的。能找到的物资就赶紧找,找不到的没关系,我到时候找其他县里要。这么多兄弟县,肯定没问题的。”

于是第二天,江博刚放学回家,就被李秘书骑车接走了。

马兰惊奇道,“咱家小博又干啥啊?”

宋楚边写作业,边道,“可能是造车的事儿,小博哥说要自己做一辆车,得找县里要资源。”

马兰:“……!!!”

县里这边,江博得到了吕县长热情的招待。红糖水,饼干准备的妥妥的。

江博没喝红糖水,倒是把饼干给装在纸包里面,然后塞进自己的小书包,准备带回去给宋楚吃。

吕县长笑眯眯道,“小李都和我说了,你要的那些东西,我们肯定给你找到。”

江博知道这肯定是有所求的,于是不客气道,“找到之后,还需要你们帮我做东西。”

吕县长道,“没问题,咱有机械厂,你想做啥都行。”

“我想做一辆车。”

吕县长差点喷茶,试探的问道,“自行车?”

“应该算是电瓶车吧。如果你们能给我提供足够的工具,也可以做成小汽车。”

吕县长这下子真喷了。

他们那个破机械厂,可做不出一台车啊。

要是能做车,他们早就和红旗一样闻名全国了。

“小博同志啊,咱没这个技术啊。”

“没关系,我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你们只需要配合。”

吕县长觉得很不靠谱,这孩子改改发动机就算了,还造车呢。

不过既然孩子这么说了,那他也没意见。只需要配合就行了,到时候做不出来,也不是他们的错误了。于是吕县长爽快的答应了。又提出了县里的需求。

江博一听这么多车,还有些不满意。

画图也是很辛苦的。

但是想到自己的车,他又只能忍着答应了,但是又提出了条件,“可以,但是每周只改一个县。我还有别的工作。也许你们可以等到我放寒假。”

“寒假就太晚了,咱早点改完了,不就能在寒假给你好好造车吗?”

江博道,“那还是一周一个县,我很忙,没时间。”每天要接受楚楚的思想教育呢。

吕县长道,“你还有别的工作,啥工作啊。需要县里给你帮忙吗?”

江博摇头解决,“不需要,我自己学习。”

吕县长好奇,这么聪明的孩子,平时到底都学习啥了。“你现在都学一些啥啊?”

“……思想品德教育。”

“……”吕县长真呛到了,咳嗽完了之后表示,“是该好好学学。”

晚上李秘书把江博送回来的时候,还顺便把地区那边给的奖励拿回来了。

一些米面油,可都是好东西。楼道里的邻居们看到了,眼热的不得了。等李秘书走了之后,都来打听咋又给送东西了。

马兰也不清楚,就问自己儿子。

江博对于家里人很有耐心,解释道,“说是一个叫地区的地方给的奖励,就是改造发动机的奖励。”

马兰就知道,这事儿还惊动地区了。

邻居们这才知道,原来县里前阵子搞的热热闹闹的车辆改造,还是人家苏老师家的小博搞的。

一个个的又是目瞪口呆。还想找马兰八卦呢,马兰表示自家要吃饭了,有时间再聊,就把门给关上了。没给其他人八卦的机会。

马兰当然没时间和他们八卦了,她还有事儿要问自己儿子呢。“儿子啊,听楚楚说你要造车?你咋又学会造车了?”

江博道,“不是什么好车,很简单的车子。”只能在县里当代步车的那种。连高速都上不了的。

这不是重点好不好,重点是造车啊。

先是改发动机,现在又要造车,你还是个孩子啊。

马兰觉得怀疑人生了。

苏志峰认真问道,“怎么想着要造车了?你真的会吗?孩子,这可不是小事儿啊。要不爸爸先教你学自行车,等你长大点,你也可以自己骑车了。”

男娃嘛,肯定是喜欢车子的。

江博道,“自行车太累了。”

“……”

宋楚这会儿也完成了今天的大纲工作,跑过来凑热闹,“我知道,小博哥这车子是小车。”

江博就把自己的车子造型那出来给他们看了。

这车子造型有些怪,像边三轮,但是似乎又比边三轮要高端一些。

江博道,“可能还要改,今天和吕县长谈过了,他们给的资源比我想的多。也许可以做更好的车。”

马兰问道,“儿子,你咋会做车呢?”

人工降雨和改发动机还能说是从书上学到了知识。可造车貌似书上学不会啊。

江博想了想,“看发动机的时候,就顺便看了下构造。”说完又认真解释道,“我做的车比这车简单,没那么复杂。”

“……”马兰和苏志峰都无法想象,看了下构造之后,脑子里就会造车了?

宋楚担心他们怀疑,就道,“咱小博哥可是天才,天才做的事儿,咱普通人肯定不太懂的。爸爸妈妈你们别操心了。”

两口子觉得自家闺女说的很对。他们儿子本事太大了,大的似乎都用不着他们操心了。也操心不了。

于是江博又开始忙碌起车辆改造的事情了。

他和县里约定的是集中一天检查车子,然后给他一个星期的时间画图。

这次县里还给提供了专门的图纸。江博每天上课就画图,下课给宋楚辅导功课。

晚上接受一个小时的思想教育。

马兰看着自家儿子闺女这么厉害,也比之前更拼了,每天都主动加班,下车间去采访工人找素材。

这样一来,苏志峰倒是每天负责起孩子们的吃饭问题。

一家子都这么忙,大院里的邻居们连八卦的机会都没了。于是江博改发动机这事儿倒是没闹起来。

只在小范围传播了一下,因为还没得到具体消息,传播的速度也不广泛。

这么忙忙碌碌的日子里,马兰同志终于完成了工会胡主任交代的任务。写出了两篇工人的报导文章,得到了胡主任的另眼相看。

胡主任大手一挥,马兰同志的工作就变了,以后专门负责写稿子了。

徐美丽一听,怜悯而愧疚的看了马兰一眼。觉得以后自己要对这个弟媳妇更好一点了,她心里愧疚啊。

这种愧疚的心情在宋楚他们的书正式出版之后,更是无限放大。人家娃带她家娃上进,自己还坑人家。太亏心了。

十一月六号,宋楚他们就收到了姑姑从省城寄过来的样书。

看着上面绿色的封面,还有几个小朋友的身影,宋楚他们乐坏了。

姑姑苏文丽还给写了信过来,告诉他们,这书已经在省城书店上架了,会陆续在下面县里上架。

拿着样书,甭说孩子们了,连大人们都激动的眼红。

毕竟书上面有自家孩子的名字呢。

第27章

拿到样书之后,大人们的心算是落地了。孩子们更是当宝贝一样的翻看着。

几个孩子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写的书。

特别是苏宝刚和苏宝明兄弟两。两人平时就是读书不聪明的孩子,也不喜欢读书。从来没想过能写书的。

现在看到书上有自己的名字,两孩子前所未有的激动,心里都受到了冲击了。觉得写书比到处闹腾要更有趣。以前真是浪费时间了,以后还要继续写书。

苏宝亮和苏宝芳兄妹两心情就是另外一番了。

他们之前一直在被妈妈冯姗催着上进,他们心里压力大,越被催,反而越是觉得自己不行。

可现在自己出书了,突然觉得自己似乎也确实很优秀,没必要压力大,只要努力一把,还是可以更优秀的。

宋楚没那么多的感慨了,就抱着书笑,和马兰道,“妈,这书好不好?”

马兰骄傲道,“好的很呢。我看肯定会畅销的。以后我们家楚楚也是小作家了。”

宋楚笑眯了眼。

最淡定的就是江博了。看着宋楚傻乐的抱着书的样子,他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在高兴什么。

宋楚和他分享自己的喜悦,“小博哥,你高兴不,这可是咱们一起写的书呢,大家都出力了。大家都成功了。”

江博道,“很简单的事,没什么开心的。”

宋楚:……

江博觉得自己可能没理解宋楚,就问道,“所以你到底在开心什么?”

宋楚就激动了,“以后会有很多人看到我们的书啊,他们看完书之后会很开心,也会很喜欢我们了。我们给别人带来了快乐啦。”

“……哦。”所以别人开心,和他有什么关系?但是楚楚开心,他……也可以开心一下。于是弯着唇笑了笑。

宋楚特别开心,“小博哥,就是要开开心心的。”

因为这件喜事,老苏家的人再次在老宅这边聚餐。这次大家都掏钱拿票买物资。家家户户的拿着肉,拎着鱼,和过年似的。

有邻居看到老苏家这么热闹,过来打听。苏老太就骄傲道,“我孙子孙女他们写的书出版了,都上架了呢。写的可好了,回头拿给你们看看。”

这消息可把邻居们给惊呆了。

上次老苏家的孙子上了报纸,他们惊了一次,结果这次又出书了?

而且还是孙子孙女一起出的书。

老苏家这孩子们都是咋教的,咋一个比一个出息的。

苏老太很想吹吹,可家里忙着庆祝热闹,可没时间搭理别人,只能憋住了。

“过几天就上架了,上架了你们就知道了。”

…………

《狗洞后的世界》一经上架,很快就在平安县里面畅销了。

倒不是说这本书名气大,而是广告实在做得好。

首先是上架之前,在样书拿回来之后,老苏家当爹妈的人都坐不住了。

钢厂这边,都不用马兰出马,徐美丽就吹开了。

她在单位待了十来年,人缘广,认识的基层工人也多。拿着样书就在单位里宣传这是他们家的孩子们写读书。然后用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美好的语言来赞美这本书。赞美的马兰都没好意思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