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说了,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努力往上面爬。

高厂长又道,“你知道吗,钢材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的重中之重。因为材料,限制了我们多少技术的发展……”

马兰还真不知道,她立马表态,“我们钢厂的工人都很努力,我们工会一定会鼓励工人好好炼钢的。”

高厂长:“……”

他这拐弯效果不大好。

干脆直说了,“是这样的,上次你们家苏江博同志不是说过,要给我们厂里改善钢材吗,不知道,他啥时候有时间过来瞅瞅?”

马兰:“……”搞半天,还是因为她儿子啊!

这艰巨的任务,马兰还是没接下来。毕竟她也不知道自己儿子最近忙啥,是不是有时间。

所以只能表示会和儿子谈,但是没拍着心口应下来。

她儿子现在是个有大出息的人,她这个没出息的妈没脸给儿子做决定。

中午,马兰带着酸溜溜的复杂心情回到了家里。还没来得及和自己儿子谈钢厂的事儿呢。

吕县长又上门来了。

马兰叹气,咋都惦记着她儿子呢?

吕县长这次是来报信的,神色有些严峻。

马兰担心道,“有啥不好的事儿吗?”

苏志峰也一脸严肃的看着吕县长。

“这事儿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吕县长叹气,“首都农业部那边想让小博去首都农业部,去那边专门研究化肥,搞农业。”

“……”

江博头也不抬,说了一声,“不去。”然后低头吃饭。

宋楚道,“我们小博哥在这里也能搞农业的。”

马兰和苏志峰松了口气。

马兰道,“能推了吗,他去那么远,我们真不放心。”

她是坚决反对儿子进入职场的。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算这时代的同志普遍比较朴实,可也不会一点竞争都没有。她儿子这么小,又单纯,真不放心。

苏志峰道,“吕县长肯定有办法吧。”

吕县长一脸尽在掌握中的样子,“我想到了两种结果。小博如果同意去,那就算了。可他不同意去,我就直接将这事儿汇报给省里研究所,让高所长去说去。农业部重要,可搞技术研究,也重要啊。是不是?”

马兰觉得这吕县长真会踢皮球,高人啊。不愧是能当县长的人。

因为这事儿,马兰倒是没马上和自己儿子谈钢厂的事儿。

毕竟要是农业部的事儿不解决,她儿子这未来发展还不确定,可能会有些麻烦。她不想给儿子添麻烦。至于高厂长那边,她就敷衍说儿子最近忙化肥的事儿,还要等等。

第42章

吕县长知道江博不乐意去首都,很高兴的就回去办公室,然后打电话给了省里的高所长了。

高所长一听农业部那边要把人挖过去搞化肥,顿时急了。

他好好的动力天才,怎么能去搞化肥呢。还指望着苏江博长大之后,扛起国内物理界的大旗呢。这要是去搞化肥了,以后到哪里去找人去。

高所长坚决反对江博走偏了。直接打电话给农业部那边。

“苏江博同志是我们动力研究方面的人才,之前有一项重要技术成果就是他研发出来的,所以这个人才不能安排去部里,他还要继续在科研线上面发展。”

接到电话的农业部领导蒙了。

他们搞化肥的专家,怎么又成动力研究方面的专家了?

这些专家跨专业还挺大啊。

农业部的领导觉得他们华国的专家们真不容易。国家困难,他们都身兼数职,什么都要操心。

不管怎么说,农业部总不能和研究所抢人。毕竟国家现在工业是重中之重。科技力量太重要了。

这事儿总算就这么解决了。

高所长很高兴,给吕县长打电话告知这个消息,又询问道,“苏江博同志最近忙什么?”

“最近忙着写书。”吕县长道。

最近县里工作多,他也没一直盯着苏江博。那毕竟还是个孩子呢,做出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

高所长:“……”这又去写书了?

“写哪方面的?我知道他之前写过文章投稿。这次也是这方面的?”

“好像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吕县长知道这个,还因为江博找他要过这方面的文件,说要收集素材。

高所长:“……”

这还真是多方面发展。高所长头发都要急白了。生怕江博学的东西太多,把他最擅长的给放下了。那可真是损失太大了。

吕县长道,“对了,高所长,我们这次化肥生产不是做的挺好吗,就想着要奖励苏江博同志。”

“是该奖励,你们不能因为他是个孩子就敷衍他。科学研究也是需要经费的。”

吕县长笑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之前是不懂这些。现在了解清楚了就不一样了。我还专门询问过他本人了。他的意思是,想要个发动机。”

高所长问道,“他要那个干什么?”

“他不是有一辆儿童玩具车吗?那个发动机做的不好。他想让厂里给他重做,可是您不是说那个技术暂时要保密吗?我就说给他弄一个咱们现在市面上已经有的发动机。可我们这边弄不到啊,不知道您这边有没有办法。”

高所长:“……”

见带那话那头高所长沉默,吕县长道,“他毕竟还是个孩子,玩心重。我觉得还是要用这种办法鼓励一下,让他对这方面更有兴趣,您说是不是?”

高所长道,“我找发动机厂给他做一个,你把规格报给我。”

吕县长乐坏了,“高所长,您这可真是帮大忙了。您放心,苏江博这边有任何研究情况,我立马和您这边汇报。”

高所长还真不指望这县长了。不帮倒忙就行了。

有了高所长这边承诺,加上农业部的事情也解决了,吕县长觉得浑身轻松,就让李秘书下班后给苏家那边带个信儿,说农业部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发动机过阵子给他们。

李秘书拍马屁道,“还是领导您有本事。”

吕县长感慨道,“这可不是我有本事,要不是小博自己有本事,咱说什么都没用。”

李秘书觉得自家领导可真是个明白人。别看平时不着调,心里精明着呢。

自己这个秘书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呢。

下午下班,李秘书就去苏家说了这个消息。

马兰和苏志峰都放了心里 ,不用担心自家儿子离乡背井了。

和李秘书道了谢,送人出门之后。马兰就把孩子找过来,“小博就不用担心啦,那些领导们还是很讲道理的。”

江博点头。

宋楚也放心啦,就怕别人强迫江博离开。到时候小博哥要更自闭了。

这事儿解决了,马兰就想起了厂里高厂长交代的任务了。

这也拖了这几天了,总要给个答复。于是吃完饭之后收拾好碗筷,就把刚刚洗完澡的孩子叫过来。

江博穿着黑色的短裤,白色的短袖。头发还湿着,怎么看都还是个孩子。

再看看站在他后面,给他擦头发的宋楚。马兰笑了,这还是个依赖妹妹照顾的小孩子呢。竟然被那么多人惦记办大事。

宋楚拿着大毛巾给江博擦着头发,小博哥这人特别不讲究,每次洗完澡之后,都不擦头发。这样睡觉就会头疼的。

她真是操碎了心。

江博坐在小板凳上面,宋楚就能很方便给他擦头发了。

“妈妈,啥事儿啊?”宋楚边擦头发,边道。

马兰就把厂里高厂长说的事儿说了一遍。

“妈妈也只是和你说一声这个事儿而已。你要是不方便,就不管。咱也不是铁人,啥都能办的。”

马兰觉得她儿子办的事儿已经很多了。就算这事儿不能做,谁也不能说啥。

江博皱着眉头严肃的思考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安排。

他现在是县里的技术顾问。确实要做一些事情。但是前提是他不忙的时候。

现在他要帮着楚楚写书,等开学之后还要给苏宝刚他们准备学习资料。

等忙完了,才能轮到钢铁厂那边。

“等开学之后吧,我现在忙,没时间。你和他说,开学后我去厂里看看。”

马兰道,“你还真给他做啊?儿子,妈妈不想你有压力。”

江博点头,“拿工资要干活。不想做化肥了,那东西味道不好闻。”

宋楚道,“对,小博哥那阵子身上都是味道。特别辛苦”

江博皱眉,要不是为了做样子,他根本不用接触那些东西。真麻烦!

马兰心疼了,“儿子,别太辛苦了。你已经很有本事了,就算少做点,别人也不能说啥。妈妈不想你太累。只要你开心就好。”

宋楚道,“小博哥,妈妈心疼你了。”

江博从善如流,“谢谢妈妈。”

他还是很喜欢爸爸妈妈的。别的人都是因为各种目的对他们好。可是只有爸爸妈妈对他们是不要回报的。

“谢啥啊,妈妈才要谢谢你们呢。咱们家都靠着你们了。”马兰说起来心里还挺愧疚。感觉自己这个当妈的做的太少了。

还是太没本事了。要是能像那些大杀四方的女主那样厉害,她就带着儿子闺女吃香的喝辣的。

也许小博就不用为了生活所迫,过早的参加工作。

这么一想,还真的挺心酸的。九岁小孩挑起家庭重担。这要是在上辈子,都要上新闻头条了。她和苏志峰肯定要成为被万千网友谴责的对象。

睡觉的时候,马兰就和苏志峰感慨这事儿。

苏志峰安慰道,“我以前也这么想过,觉得我自己这个当爸爸的没啥用。本来想着多带个班,多赚钱养孩子。结果我工资还没涨起来,他们反而赚钱了。但是后来我想开了。”

马兰好奇道,“咋想开的?”

“我不想开不行啊,我只能安慰自己,没事儿,等我退休了,给孩子们带孩子吧。像咱爸那样,给他们培养孩子。”

马兰噗嗤一声笑了。“都还是小豆丁呢,你想真远。”

“远吗,男娃二十就能结婚了,咱家小博优秀,二十肯定能结婚。”

马兰道,“那也就十年。是挺快的。咱结婚都快十年了。不过咱家楚楚以后不能嫁早了,我咋样也要留到二十五。”

“留三十都行,”苏志峰表示赞同。

两个当爹妈的都比较双标,觉得自家儿子该早结婚,女儿该晚点儿嫁人。

第二天上班,马兰就和高厂长说了江博的情况。

“他最近还要观察化肥的后续反映,这毕竟是上了报纸的事儿,得严谨。另外他还在写书,出版社那边也催。不过我们家小博说了,等开学之后,他来厂里看看。高厂长,您这边也体谅一下,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说实话,我最近看着他都心疼,那脸都瘦了一圈了。”

高厂长表示很满足了,“没事儿,他任务重,我们都知道。能来我们厂里看看就行了。小马,这事儿你费心了。”

马兰笑了笑。

八月底,宋楚的新书终于写完了。

她这本书和之前的书不一样,是小故事系列的。将需要学习的思想名句都融汇到每一个小故事里面。有些像是成语解析那种小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一些上进的思想。做一个上进的孩子。

这次没用寄的,而是亲自送过去的。毕竟要开学了,两个孩子这次就进中学了,马兰就想着带孩子们在省城买点吃的,用的。

宋楚现在还有些怕见到苏文丽这个姑姑呢,担心姑姑又要把她给带回家里去。

好在苏文丽这次没提了,粗略的看了稿子之后,苏文丽道,“这个立意倒是挺好。这些小故事都是你们自己编的?你说你们是咋想这么多的?”

宋楚道,“咱们都出主意了。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们六个皮匠,顶两个诸葛亮了。”

苏文丽又惦记她了。

宋楚抿着嘴不说话了。

苏文丽笑了,“行了,姑不抢你。你好好写书,姑姑这边有些书,你拿回去看。总不能一直写儿童文学,等你长大一点,还是要写真正的文学故事。”

宋楚心里惊喜,脸上还是扭捏道,“其实我挺喜欢姑姑的。”

苏文丽故意道,“真的?那和我回去住两天?”

宋楚:“……那多麻烦姑啊。”

“……”

马兰笑了,觉得挺骄傲。以前自己这个小姑子多高的眼界啊,回回看她不顺眼,现在看中她闺女了,结果她闺女不买账呢。

她揉了揉自家闺女的脑袋,真长脸哟!

回去的时候,宋楚就得到了一摞的书,都是文学书。她兴奋的不得了,打算回去都看完。

反正小博哥已经把化肥弄出来了,她不用去学农了。

第43章

九月一号,宋楚和江博正式的成为了平安县一中的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学生。

宋楚穿着马兰给她做的蓝色连衣裙,背着小书包,心里忐忑。她身边,江博也穿着蓝色的短裤短袖。两人的衣服都是一块布料做成的,按照马兰的说法,这叫兄妹装。走出去一看就是一家人。

苏志峰弯着嘴角,满脸自豪而骄傲的牵着闺女和儿子去报名,然后带他们去认识老师。

他如今带着初二,还不能给两个孩子当老师呢,只能够先暂时交给其他老师了。

不过如今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他心里还是放心很多的。

两人出现在校园的时候,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毕竟两人也是县里的名人了。全县的孩子都知道他们两的大名。知道他们两有多了不起。也是全县所有父母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之前两人在小学的时候混在一群小学生里面,所以就算跳级了也没人觉得奇怪。这会儿两个小萝卜头混入了一群少年中学生里面,就特别显眼了。

基本上一看到他们两人,甭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知道他们两人的身份了。

好多孩子从教室里面跑出来看热闹。

嘴里议论纷纷,“啊,就是他们啊。”

“被苏老师牵着呢,肯定就是他们了。”

“看着长得好可爱啊,原来他们真的这么小。”

“这么小,真的那么聪明吗?不是我妈吹牛吧。”

“看那小姑娘好像有些紧张,那个小小男孩看起来好严肃啊。像个小大人,哈哈哈。比我爸爸装的还像。”

“……”

宋楚抬头看着苏志峰,“爸爸,他们都好热情的样子。”

苏志峰笑着道,“这些哥哥姐姐呢都知道你们,可能是太喜欢你们了。楚楚你也不要怕,他们不会欺负你的。”

宋楚道,“我不怕的,我之前来过这里,还认识了一些朋友。”

江博一听这话,撅了噘嘴,他竟然都不知道这事儿!

苏志峰带着两个孩子认识了他们的新任班主任蔡老师。

蔡老师是一位女老师。这也是苏志峰特意安排的班级的。他认为,比起儿子,闺女更需要呵护。一位女性班主任可能更合适。所以就挑了蔡老师所在的二班。

蔡老师也三十多岁的人了。平时挺严肃的一个人。这会儿看着宋楚和江博了,眼里满是都要溢出来的母爱。

旁边其他过来看热闹的老师也都一脸笑容。

之前他们就一直盼着苏志峰带孩子过来玩。

楚楚他们有些人见过,有些人没见过。但是江博是都没见过的。

苏老师平时都护着孩子,坚决不带孩子过来显摆。导致大伙儿这心里一直惦记着呢。如今知道孩子们要来学校念书了,都跑过来了。

“苏老师,这下子藏不住了吧,咱们以后天天可以看到了。”

“苏老师,你们家这孩子养的也太好了,这到底吃的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