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安家立命的研究所最终被丧尸围攻之后,她心里就缺乏安全感,最怕的就是哪一天灾难又来了。

特别是蔡老师每次讲这些消息的时候,讲的特别悲壮,讲到有战士牺牲,敌人侵占多少华国军事据点,讲的人心里难受。

宋楚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闪着泪光,“小博哥不是做了武器了吗,咋还没把他们打跑?”

江博:“……应该没这么快做出来,他们效率很低!”没错,不是他的原因,是这个国家的军工厂不给力。

江博这会儿也挺郁闷的,战争怎么来的这么快呢,让他在楚楚面前挺没面子的。早知道来的这么快,他就早点搞出来了,给楚楚的礼物可以送别的,送迫击炮也行啊。

宋楚问道,“那啥时候能做出来?”

江博想了想,“应该……差不多了。”

宋楚选择相信小博哥的话,他从来不骗人的。说到都是做到的。

其实江博只是预估的,不过他预估的还算准确。

这次资料拿到了武器研究所之后,就被一群武器科研大佬们围着研究了。

因为送到研究所的时候,并没有说是谁做的,只说是新式武器。

大佬们以为是国外的新式武器,赶紧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武器杀伤力是巨大的,最起码可以打破坦克的装甲。

这边得出结论之后,军工厂这边就赶紧赶制几台出来试验。

因为是新式武器,还得调整机床,就耽误了点时间。

也是边境这边发生摩擦了,军工厂这边太繁忙,耽误了点时间。终于赶制出来之后,他们拿出来实验了一下,发现榴弹药型罩直径93mm,却可穿透600mm装甲钢板。

这实验结果可让军工厂的领导们吓一跳,赶紧把军方领导请过来了。

生怕边境那边的Y国军队装备了这种东西,虽然他们边境因为地形因素没使用坦克,但是这东西杀伤力很大的,用来打人也是很强悍的。

首都军方领导倒是知道这武器的来源,知道这火箭筒的实验结果只会,顿时如获至宝,骄傲的不得了,“他们怎么可能装备这个,这是国产的!”

“国产的?不是说是最新的技术吗,咱军工厂这边没搞这研究啊。”

“这不是你们军工厂出来的。”

“好像也不是二厂。”军工厂厂长道。

军方领导道,“这是下面省份送过来的,应该是他们搞的。”

这消息可把军工厂厂长给惊到了,“他们也能研发武器?”

这研发武器,那得是专门的试验场地才行啊。一般研究所都搞不了。而且没有军工厂的技术支持,凭空造武器更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件事儿,军方领导就没透露了。他也知道的不是特别清楚,这应该是保密的。

“赶紧让工厂加工生产这个。我们这次没法用坦克,敌人可是飞机坦克都用上了。火箭筒正好是他们的克星。这次就让咱们这新式武器,给他们量量肌肉。”

于是军工厂这边紧赶慢赶的,愣是在十月底给赶制出来了。

正好敌方拒绝了华国的再次何谈请求,还扩大了战争范围。这一批新式武器就被运送到西南战场上面去了。

这消息宋楚他们是不知道的。只知道敌人太嚣张了,咱们都要和谈了,和他们讲道理,他们竟然还拒绝,还准备长期的和咱们打仗,简直就是没事儿找事儿,就欺负咱们穷!

蔡老师说,“他们也很穷!”

穷还这么嚣张?更气了!

宋楚道,“蔡老师,我们以后一定会好好赚钱的,让国家越来越富裕,一定比他们有钱。”

蔡老师欣慰道,“同学们,也不要担心,咱们的军人还是英勇的,在反击战开始之后,咱们的军人同志已经开始将敌人赶出咱们的国土了。我相信,胜利就在不久之后了。”

江博闻言,默默的将准备再设计一些武器的想法放下了,反正按照这个速度,就算是他弄出来了,也用不上了。

都是楚楚问道,“小博哥,你说十一上了战场没有啊?”

十一就是火箭筒的名字。

江博道,“应该上了吧。”

“真想看看它英勇杀敌的样子。”宋楚一脸向往。

江博表示这个就没法实现了,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他觉得楚楚真要是看到那个场景,估摸着一辈子都要做噩梦了。

十一也不会是她心目中英勇的战士了。

西南边境,因为敌人再次增兵,华国的边防部队也在紧密的调动。

这一次上面已经彻底下了命令了,要将敌人赶出华国的领土。打的他们还不了手。

这些边境军人都是老兵,已经打了十几年的战了,还有援朝的士兵呢,对于这种战争简直就是小意思。

要克服的就是高原反应,以及气候问题。

但是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倒是让他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大伙儿的战斗热情高昂。

特别是听说新式武器来了战场之后,就更高兴了。

这种火箭筒,每个班都是配一架的。

小班长们负责学习这种新式武器,也不复杂,毕竟之前设计的时候,江博就是保留了这里的火箭筒的发射原理。只是改变了射程和威力而已。

没花几个小时,就学会了。小班长学习完了之后,领了新武器,回来就和战士们吹嘘,“同志们,这可是咱们华国国产的,可不是外面技术。”

战士们一阵欢呼。

华国制造,简直就是他们的骄傲。

一个年轻小战士不放心的问道,“技术好不?”

其他人也看着班长,心里都打鼓。不怪他们不打鼓,毕竟以前的武器都是国外引进的。他们自己的技术……嗯,暂时不提了。

班长其实心里也打鼓,但是领导说这武器贼好用,让他们悠着点,吓唬一下敌人就行了,别真的打人家坦克,万一把坦克打坏了,他们到时候就不能缴获坦克了。

他硬着头皮道,“必须好,咱华国人做的东西能不好?咱华国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做最好的!待会儿咱就用这个打他们的装甲车,把他们的链子给打坏,让他们开不动坦克。那坦克就是咱们的!”

这一番话激起了战士们的战斗热情。

缴获也是战斗动力啊。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咱们造。

咱现在也不缺,但是能搞敌人的不是更好?

很快机会就来了。敌人那边增兵之后,就嚣张的开始挑衅了。一场战争打响了。

班长负责指挥火箭筒的发射。

“对着那装甲车,看到没,就打它。给我一炮过去……”

‘去’字还没说完,对面那坦克的装甲上面就开了一朵花,报废了。

小班长:“……”不,这不是他要的结果,那是他的坦克啊……

负责火箭筒的小战士高兴坏了,“哎呀班长,这贼好用了!咱华国制造就是牛!”

然后又是一炮打过去,又有一辆坦克报废了。

小班长这才找回了理智,大声吼道,“别打了别打了,再打咱们就没坦克了,赶紧换装,换老火箭筒。这新武器也太狠了,打这群怂蛋还用不上这宝贝疙瘩。”

这种事儿在其他部队也发生了。有些班长热血,才不管缴获呢,见能打就打。

最后战役停止的时候,敌人开出来的坦克基本上都没了。后面的坦克也不敢出门了,生怕被华国的这种武器给打穿了。

甭管咋样,新式武器一出场,就给敌人来了重重的一击。

虽然这场战役里面,坦克飞机基本上没啥用处。但是华国这新武器展现出来的力量,让敌军那边有些忌惮。一直以为人家武器不行,结果这突然拿出个武器就比他们的火箭筒强。还能打穿装甲。谁知道后面还有没有别的武器。

新式武器也给了前线军人们更大的信心。所有的军人都知道,新式武器是国产的,比国外的都要好,还能打穿敌人的坦克。他们本来就是英勇无畏的边疆军人,如今国家给了强有力的后盾,这场仗一定要打的漂亮。

于是进入十一月之后,敌人虽然还没退兵,但是却有些畏畏缩缩了。

华国这边却热情高涨。

战线不断的往地方那边推进。

等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双方终于停火,开始和谈了。

蔡老师拿着报纸,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

这次读报纸,就报导了新式武器。还给了一个特写,“国家新式火箭筒,炮击敌人坦克装甲,让敌人坦克装甲闻风丧胆……”

蔡老师还不知道这是江博研发的武器。

她激动红了眼睛,“同志们,看到没,咱们国家自主研发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武器。这就是我们的国家的力量。这也是知识的力量。你们一定要好好念书,以后也做出新式武器,让敌人闻风丧胆,让我们华国越来越强大!”

学生们热血沸腾,为英勇的解放军同志骄傲,为华国制造骄傲!

宋楚比大家都激动,跟着大伙儿鼓掌,然后情不自禁的给了旁边江博一个拥抱。“你太棒了小博哥!”

江博脸红的看着窗外。

心里想着,这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他还能做得更好……

第59章

马兰和苏志峰也知道了报纸上的消息,知道自己儿子在这次战争中也出了一份大力气,顿时觉得与有荣焉。

可惜种种顾虑,只能够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

只能自己偷偷乐呵。

马兰打算着晚上煮羊肉火锅,找人庆祝庆祝。

托她儿子的福,如今他们家里供应也充足,关系也结交的很广阔,别人家买不到的东西,他们家都能买。连稀少的牛羊肉,马兰都能找到人帮着带。

买了几根大羊排,下班回来就给炖了,香味飘散的很远,连苏小花都从隔壁跑回来了,围着灶台打转。

和苏家这香喷喷的味道比起来,隔壁那浓浓的中药味道也让人没法忽视。

宋楚闻了闻,觉得这东西肯定不好吃,就问马兰,“妈妈,林爷爷家在吃啥,他们不是有粮食吃吗?咱家的粮食不是都还清了吗,那么多吃的,应该够吃了吧。为啥要吃这么难吃的东西?”

马兰道,“这不是吃的,这是中药,生病的人就会吃。”

“所以是他们生病了吗?”

宋楚问道。

马兰摸了摸她的脑袋,“应该是你那位林奶奶生病了。我今天回来的时候还看到林大爷了。他好着呢。”

宋楚看到自家被隔壁养的胖乎乎的小花,弯腰就把猫儿给抱起来了,回了屋里,把自己的麦芽糖用纸给包着,用毛线给绑在了小花的背上,然后还给下了张小卡片,“林奶奶好好吃药,祝林奶奶早日康复。”

然后让小花去找林奶奶去。

苏小花现在和林老太很熟悉了,把它往院墙那边一放,它就能够很麻溜的顺着梯子去人家家里找人。

隔壁,林老太正在喝药。

她身体瘦削,身体不大好,一到冬天就一堆老毛病。偏偏还吃不了苦头,以前年轻的时候过的日子好,吃个药一堆的蜜糖蜜枣,还吃过国外的奶糖。如今就只能含一口红糖,可她不喜欢这个味道。

突然,苏小花从院墙跳过来,跑到林老太屋里,就跃到了桌上。

林老太看到它背上背着东西呢,伸手给解开了。

看到纸条上面的字之后,就红了眼睛。

林大爷正给她冲红糖水,就看到林老太手里拿着麦芽糖。

“哪里来的?”

“小花送来的,隔壁楚楚送的。”林老太笑着含了一口麦芽糖。

苏家这边也开始吃饭了,也巧了,刚开饭,苏校长也来了。

老爷子如今是越活越年轻了,大晚上的戴着帽子穿着长款棉袄就跑来了。

一进屋激动的看着江博,神秘兮兮的问,“是不是小博弄的。”

苏志峰和马兰就知道他问的啥事儿了。两人也没说啥,就是点头。

苏校长激动坏了,有点儿老泪纵横的倾向,马兰赶紧道,“爸你正好来了我们晚上炖了羊肉,你就在这吃,回头给妈带点回去。”

“我得喝一杯,”苏校长要求道。

老爷子发话了,苏志峰还能说啥?好在家里存了点米酒,凑合着喝。

“我是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我们老苏家出这样的国之栋梁。小博啊,爷爷真为你骄傲。我就是现在入了土,我也瞑目了。”

马兰道,“爸爸,你别说这话啊。”

苏志峰也不赞同道,“就是,挺好的日子,您老可别想那些。”

宋楚嚷嚷道,“爷爷是要长命千岁的。”

苏校长就笑开了,“我太高兴了,咱不计较那些。来,咱喝一杯。”

一家人端着米酒碰杯。

喝完之后,苏校长就走了,他还得回家去陪老太太去。

苏志峰不放心,还骑车送他。“爸,你以后可别大晚上出门了,白天来。”

苏校长坐在后座上面,“那我一晚上可睡不着觉了。”

他又道,“志峰啊,你得做好准备了,我看你们可能要离开这里了。小博这么重要,是不可能一直这么放任不管的。平安县留不住他。”

苏志峰心里挺内疚的,“爸,真要这样,我就只能跟着孩子走了。我和马兰也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在外面。”

“走把走吧,我还少不了你?老子三个儿子!”

苏校长豪气道。

但是刚豪气完了又道,“可惜三个都比不上你一个……”

三个儿子之一的苏志峰:“……”

晚上睡觉的时候,宋楚还在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小博哥,你看爷爷多高兴啊,你就是咱老苏家的骄傲,是所有人的骄傲。”

但是江博难得的没理她,坐在床头看着宋楚之前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他现在每天睡前必须看一遍。

而且每次都直接略过宋楚描写他日常生活的片段,直奔主题——夸奖他的那堆话。

他最喜欢的就是结束语——这就是优秀的苏江博,也是我最爱的小博哥。

楚楚说最爱他呢。

江博看完,心里美滋滋的,然后叠放起来放在枕头下面。

宋楚还挺不好意思的,觉得自己其实也没写的那么精彩,为啥小博哥每天都要看呢。最重要的是还当着她的面看。就是再厚脸皮,也有些撑不住了。她侧躺着看着江博,“小博哥,你可不可以不要看这个了。”

江博躺在床上,规规矩矩的将手放在自己的腹部,闭着眼睛道,“可以,你再给我写一份别的。”

宋楚:“……”

十二月中旬,和谈的事儿基本上就解决了。

这对于战士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后续事情解决之后,首都军工研究所的所长就想办法联系上了军方这边的领导,他们想知道,之前那位设计出新式火箭筒的专家在哪里,这种人才,还是要吸引进军工研究所,才能有更大的贡献啊。

首都军区的参谋长倒是知道点消息。“陈副总已经在处理这件事情了。现在领导们也很重视这位专家,肯定是要吸引进入军工机构的。”

“他要是来了,一个项目组长是必须的。”研究所所长肯定道。

参谋长也挺高兴,要是这位专家以后还能够搞出新式武器,那他们部队的战斗力会更强,迟早把岛收回来的。

两人想的挺好,但是身为副总理的陈首长这边却犯了难。因为上面的领导安排他去邀请苏江博同志加入国家研究所。

苏江博之前的几次动作和特殊情况就已经被领导们关注到了,人工降雨、化肥、发动机、炼钢炉、新型材料、信号拦截设备、武器……

这一次次的让人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他身上。

成绩一次比一次亮眼,而且都还是不同领域的,不带重复的。

这次还让国家亮了一次肌肉,当然是更受重视了。

几位大领导们就商量着,这样的同志必须要受到国家的重视。

听说上次就被特务们盯住了,虽然安排了人保护,而且这次还抓了很多特务,但是谁知道还有没有隐藏的钉子呢。

而且就算没有特务,平时的意外也是很多的。那毕竟是一个孩子,总是让人觉得不放心,不安全。

那平安县也是个地方,各方面环境也不利于搞研发工作。

基于这种种的考虑,领导们最终得出结论,还是得邀请他来首度。

陈首长作为唯一一个到过平安县的高级领导人,就被安排了这个任务。正好也再次去平安县钢厂那边考察新型的钢材。

陈首长觉得这个任务很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