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就笑了,小时候她就是有办法对付她娘。

三姐妹又想起小时候每次做饭,都是马兰负责去偷油偷盐的日子,然后做的饭菜就会比娘做的好吃,每次美滋滋的吃完一顿之后,再一起被娘骂。被她拿着扫把追着打。然后马兰负责去哄娘开心。那会儿过的穷,但是一点也没觉得苦呢。

吃饭的时候,宋楚就发现自己妈妈和大姨二姨之间的气氛不一样了。二姨还说起了以前带妈妈去山里踩蘑菇的事儿。

这是去年没有的,去年上了桌子,都没开过口呢。

宋楚觉得很开心。

吃完饭之后,李四喜就偷偷的问马兰,“你和你姐他们有些不一样啊,好了?”

马兰道,“我们本来就没矛盾。”

“骗谁呢,都是我生的,我还不知道你们那点儿破事?”

李四喜表示一切都瞒不过她的眼睛。

马兰自己也有反思,确实没顾忌过姐妹之间的感受,“娘,以后我们回娘家,你们别那么大阵仗了,搞得人挺不自在的。都是一家人。”

她也知道,这都是因为老马家底子太薄了,难得出个出息的,就特别重视。像老苏家那样各个都不算差,就算小博再出息,她公婆再重视,也不会说偏疼哪一个。

“娘,咱老马家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这心态要放平整。”

李四喜哼了一声,“我咋不平整了?我不就是偏心吗,你孝顺,我偏你咋了?”

宋楚道,“我知道,外婆是想要大姨二姨拍马屁。”

马兰和李四喜:“……”

“外婆,大姨二姨是大人了,她们会不好意思的,你想听啥,以后我和小宝弟弟一起说给你听。”

李四喜红着脸就走了。

啥跟啥啊,她才不是想被人拍马屁呢。再说了,当闺女的和她这个当年的说句话好听的话咋了,还不好意思。再大,那也是她闺女。

没错,她就是喜欢听好话!

这次马桂花和马菊花倒是没提前走,马兰走的时候,她们还顺路送了一程。

两人一人拎着一个大鱼头……李四喜同志充分的展现了她扣扣索索的行为,表示想吃鱼肉就带着孩子回来吃,让她贴补闺女婆家,那是不可能的。能有个鱼头炖汤就不错了。

马兰这边也拎着两人送的咸菜。马菊花还自豪道,“想吃就让人带信,现在条件好了,咱家不缺这个。”

马兰骑上自行车,“成,我不和你客气。”

马桂花道,“路上慢点儿。”

“知道啦。”

宋楚坐在妈妈的身后,“大姨二姨,你们以后要来县城玩啊,带大家一起来玩。”

“好。”

马桂花和马菊花还没答应呢,李小宝就嚷嚷开了。

以前他总是想去县城玩,他妈从来不带他去。现在楚楚姐姐都邀请他了,他就可以去了。

其他孩子们也是一脸期待。

“去啥去啊,山里那么大还不够你野的?”马菊花捏了一下儿子的耳朵,可不准备去。城里啥都要钱,去了还不得吃苏家多少东西呢,他们这穷亲戚才不去添麻烦呢。

马兰看出她的心思,扔下一句,“死要面子!”

然后骑着车子就走了。

宋楚给他们招手。

马菊花一脸愤怒,“啥意思,她啥意思,我这不去给她添麻烦,她还骂我,不知道好歹。我下次带一家人去吃,看她咋说。”

马桂花笑着不说话。

……

和家里姐妹关系好起来了,马兰心情确实好了很多。连工作热情都高涨了。

高厂长夸她有大将之风,以后绝对是钢厂的骨干。

马兰觉得自己家庭事业双丰收,已经走在人生巅峰了。

突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了,高厂长接了起来,是吕县长打来的带那话。

高厂长听了几句,就激动道,“真的?”

“谁骗你啊。”吕县长道,“赶紧通知马兰同志过来,这东西得亲手交给她们。”

高厂长放下电话就站起来,“小马,赶紧让后勤处备车。咱去县里。”

马兰问道,“是县里急事儿吗?”

“是你有事儿。”高厂长激动道,

马兰:“……”

马兰这边匆匆忙忙的跟着高厂长往家里去了。

他们到家的时候,吕县长也带着人过来了。连苏志峰都听到消息回来了。

宋楚一开门,发现爸爸妈妈,还有县长伯伯都来了。

“妈妈,咋了?”她刚还在写书呢。

苏志峰和马兰都不知道咋回事,只知道首都这边有人来找他们。

然而事实上,人家也不是找他们的,而是找苏江博的。

军人拿着一个礼盒,“按照大领导的指示,来给华国少年代表苏江博同志送礼物的,请问哪一位是苏江博同志。”

他们儿子啥时候成了华国少年代表了?

马兰和苏志峰忙指着从站在宋楚背后的江博。

这位从首都来的警卫员就将盒子放在了江博的面前。

江博没动,不知道这是要干啥。好好的怎么又上门了呢?

宋楚道,“小博哥,别人送你的礼物,接着啊。”

江博就接了过来。

这军人就敬了个军礼,“任务完成,首长还有什么指示?”

江博反应了一下,这才知道这个首长是喊他的,他摇摇头。

这位军人就走了。

走的干净利落。

吕县长客气的出去送人,马兰他们则盯着江博手里的盒子。猜测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马兰道,“不会是给啥金子吧。”

高厂长道,“大领导咋会那么俗气?”

马兰觉得一点都不俗气。恨不得用金子砸她。

江博道,“打开不就知道了吗?”

然后放在桌上打开盖子。当然不是金子,而是一个卷轴。

江博就随手将卷轴打开了。

就露出一行字,“少年强,国强”

高厂长看到落款,激动的热泪盈眶。

苏志峰道,“这是大领导对小博的肯定和期许啊。”

马兰除了感慨之外,最强烈的想法就是,赶紧给裱起来,挂在自家屋里。

拿着这个,她全国各地都能去。

第63章

吕县长送走了首都来的同志之后,也跑苏家来看这礼物。

看到送的是这个。吕县长比高厂长还要激动,“这字简直大气磅礴。写的真好。这意义也好。咱领导对小博这是很看重啊。小博,你可要时刻记住大领导对你的期望。”

江博内心没啥波动。

他知道这个领导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首领。但是首领给他写一幅字画,为什么会让这些人这么激动。

对于江博来说,一幅字画,可能还不如给他点粮食和肉来的更精贵,没错,他就是这么现实的人。

对于这其中的意义,他也并不能理解。

宋楚也没法理解,但是她觉得这是别人亲手写的东西,那肯定是十分用心了,就如同她送礼物给小博哥,也喜欢用自己做的一样。那样更能表达自己的心意。

所以宋楚觉得这个大领导爷爷对小博哥是真的喜欢的。

“小博哥,这位爷爷对你很用心呢,咱以后也给他送礼物吧。咱得回礼。”她也可以和小博哥一起画一幅画送给这位爷爷。

吕县长哈哈的笑了笑,“咱楚楚可真是客气。不过回礼倒是不用了,大领导也不缺这些,再说了,这字画也是大领导感谢小博哥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才送的礼物。不用回礼。

江博才不听他的话呢,反正楚楚说要回礼,那就肯定是要回礼的。而且他也不想欠别人东西。爸爸妈妈看起来很喜欢这份礼物,那就不能退回去,他得还一份礼物。

反正别人亲手给他做一样东西,他就给人家亲手做一样东西就好了。

正好他要做电动车,就做一辆电动车给这位大领导。

等吕县长离开之后,马兰就将这礼物给放了起来,也不敢藏在放钱的地方,担心被蛀虫了,还是得用玻璃给镶嵌起来,挂在墙上面。

这事儿也简单,家里就有盖着桌面的玻璃。

第二天,马兰就请了厂里的木匠师傅到家里来帮着打了木框,给这幅画做镶嵌。

这师傅也认识几个字,本来以为是来做普通字画的镶嵌,还说马兰咋突然也搞这一套了。突然看到那落款之后,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是真的?”

马兰道,“咱也不敢弄假的呀。”

“……”木匠师傅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道,“咋不早说呢,你早说我那还有几块上好的老檀木呢。”

马兰尴尬道,“这用不着吧。”

木匠师傅不乐意了,“咋用不着呢,这以后可是传家的宝贝。这全国有几幅这字画的?”

马兰还真不知道。

木匠师傅满脸不高兴,觉得马兰他们不够重视。骑着马兰家的自行车就往厂里跑,然后将自己珍藏的宝贝给拿出来了。

这还是他无意中在废品回收站给收到的。

这会儿不搞木头的人,不知道这种木头的珍贵,那些有钱的资本家都把这好东西给藏起来了,只有一些败家的玩意儿才将这东西当废品卖了。

木匠师傅细心的做了一副镶嵌框,还在上面雕了五角星。

做出来的成品,愣是比马兰想的要高大上多了。

挂在墙上,还真成了艺术品了。

木匠师傅一脸满足道,“这才配得上这幅字画。”

马兰也觉得好看,要给他多补贴点钱,“不用了,这种事儿不能谈钱,咱光荣。”

木匠师傅一摆手,连之前说好的工钱都不要了。

这种私下里接活的时候,多少要收点外水的,在这会儿也算见不得人的。平时倒也算了,在伟大的领导的字画面前干这事儿,作为工人阶级的木匠师傅表示亏心。

马兰:“……”看来她的思想觉悟还是不够高。没到这境界。

晚上一家人站在书房的墙边上,看着这幅画。

苏志峰感慨,“可惜我不是少年了。”

马兰道,“没事儿,你还是个老少年。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

苏志峰:“……”

马兰:“……咳咳咳,我说为了人民。”

宋楚捂着嘴偷笑,然后看着江博道,“小博哥,加油。”

这事儿两口子也没到处宣扬,但是这木匠师傅往厂里一说,越传越广,好多人都知道了。

苏志强和徐美丽都是钢厂的,也听到这消息了,苏志强道,“元宵节咱在你们家过吧,自己带菜过去。这事儿爸妈肯定会同意的。”

于是等元宵节这天,苏校长和苏老太都来马兰家这边了。

苏校长激动的看了那字画,然后带着全家的孙子和儿子一起品鉴。

先用专业的语言夸了一番这字,这字写的多好,多么磅礴大气。然后问孩子们,“知道这上面的话是啥意思吗?”

苏宝刚现在也算是个有文化的小少年了,“我知道,就是说咱们少年强大了,国家就会强大。”

苏校长点头,“所以,你们该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了?”

孩子们的脸憋红了。

他们学习是为了以后可以不用学习。

苏宝亮不好意思的问道,“爷爷,那咋样才算是强大?和小博这样吗?”

宋楚道,“变成博士就很强大了。”

苏校长笑了起来,“也差不多是这么回事。当然,也不是一定要成为博士,都考上大学就行,考上大学,好好的建设祖国。”

苏宝刚立马表示,“那我们还是当博士吧。”当了博士又可以让国家强大,还可以不用学习呢。一举两得。

其他孩子也点头,“对对对,我们还是要当博士的。”

苏校长听的乐开怀了。

“咱老苏家的孩子们,果然都是有志气的,一代比一代强。比你们爸强多了。”

他身后站着的三个爸。

特别是苏志峰,简直一言难尽。想着老爷子要是知道这群孩子想要当博士的真正原因,还不得气的厥过去?

因为这件喜事,苏校长又在这边喝了两杯,这次是他自己带过来的白酒。喝了两杯就醉了。苏志峰就和大哥苏志强一起骑车送两老回家。

回去的路上苏校长还在说着醉话,“咱老苏家出息了,咱小博以后能让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咱们华国要成为世界强国……”

苏志峰和苏志强:“……”您老心真大哟。

……

过了元宵节,宋楚和江博就开学了。

两人这半学期之后就要升高中了,所以一开学就忙碌起来了。

作为毕业班的孩子,不止要学习新的课程,还要学习前面的课程。

老师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新课快速的学完了。然后让孩子们开始学初一的课程,甚至连小学五六年级的课程都给重新学了学。

这对于其他孩子来说简直就是煎熬,不过对宋楚倒是挺有利。

在江博的帮助下,她的基础知识学的还是很扎实的。而且江博还给她划重点。

所以这学期,班上就她学的最轻松,每天还能腾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写书。

每天放学之后,她坐在江博的小车上面,看着巷子两边的房子,听着里面的说话声。看着路口坐着的瞎眼老奶奶,还有瘸腿的老爷爷,被绳子牵着,绑在门口的三岁小孩……

石头巷里,众生百态,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故事。

这么人汇聚在石头巷里,这个巷子就有故事了。

宋楚每天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打字机打出自己想象中的故事。

江博见她忙着,又不用他帮忙了,只能默默的给自己找点事儿干,正好还得给那位大领导回礼呢。

只是这次要做的电动车比较复杂。要不是他上次和爸爸那边开了口,要做出电动车,他也不会因为送人礼物,就做这么复杂的东西。

这东西不止要重新做发动机,还要做电池。做了电池还要做充电器。还有一些零零总总的小技术。

江博删减之后,决定只保留核心的技术就行,其他技术能免就免了。

毕竟他们太穷了,连自行车厂都不能够开很多,这种电动车使用也不会很广泛,没必要搞那么多功能了。

这边,宋楚用一个小时写完了瞎眼老奶奶的故事之后,她揉了揉眼睛,就过来看江博。发现他正在白纸上面画出了一幅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