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焕这才不多说什么,点了点头。

过几日就要出发了,郦江已经封江了,走水路是不成了,只能赶着马车走官道了,如今路上还下着雪,只怕速度会慢许多的。

思菊得知要跟着一起出门也很是欢喜,不过大半天的时间就把三人的东西收拾妥当了,沈天源也雇好了两辆马车,路上带了不少的干粮,之前施家送的一些干货和野味也带上了,还带了一些豆子,黍米,瓦罐。有时进不了城需在外面过夜,准备这些东西准是没错的,两辆马车足够装下这些东西了。

第二日三人就上了马车一路朝着安阳驶去。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到,睡觉去,好困了。求妹纸们多多评论,咳咳,这就是我双更的动力了。

38、、

当初阿焕才从安阳回来,情绪低沉,把自己关在书房好几日,自此性格也有些变化,不爱说话。沈牡丹跟沈天源虽然有注意到他的变化,但问他发生了何时,他直说无事。问了随同前去的六儿,六儿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说是少爷有一日回来之后脸色白的吓人,回来之后再房里待了几日不肯出门,问少爷发生了何时,少爷也不说话。

说起来,六儿和思菊从小就跟着她们了,对他们的话算是言听计从,且沈家虽为官家,但他们三房过的落魄,根本就没有什么官家小姐少爷的架子,也没把思菊和六儿当奴才对待,沈焕出门是不爱带着六儿的,当初去安阳虽有六儿跟着,但也不过是照顾他的起居饮食,沈焕有时出门是不带着六儿的,因此六儿当初也不知沈焕发生了何时。

沈牡丹只知道是沈焕复考之前发生的事情,具体到底是那一日,如今时间过的太久她根本记不清楚了。坐在马车里沈牡丹蹙着眉头,使劲想着,奈何时间实在是过的太久,印象太过模糊了。她又沉思了半响,猜测阿焕当初到底是遇到了什么麻烦,安阳乃是上京,在路上走一圈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贵的人,一抓一大把的世子,王爷,有爵位的人。沈焕的性子有些毛糙,许是因为这般才惹了事情,只是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事情。

不过能在发生如此事情之后还能考上儒生,可见阿焕是真的聪明,只是上一世…沈牡丹暗暗叹了口气,想着到时一定要跟在阿焕身边,莫让他惹出什么事情来。

马车的车窗挂着厚厚的帘子,沈牡丹怀中抱着个小暖炉并不觉得怎么冷,她抱一会就给思菊让她抱会暖暖身子,思菊就冲着自家姑娘傻乐了两声接了过来,不一会在递给自家的姑娘。

外头的大雪渐渐变小,马车慢悠悠的走了一天,这一天的时间都是在马车上吃了些干粮饱腹。酉时的时候天色就差不多暗了下来,下雪天的走的慢,这一天时间都还没进城,如今还在荒郊野外的,晚上只能在外头过夜了,天色暗下来,马车也不能再继续前进了,只得原地休息一夜。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的停在旁边的树林子旁,车夫下来喂了马。沈牡丹,思菊和沈焕也下了马车,这天冷的,一天就只吃了硬邦邦的饼子喝着冰冷的水,都有些受不住,思菊去寻了些柴回来,如今雪已经停了,把地上的雪扫出一块空地来,点了半天的火才算是点燃了,用石头垒了一个简易灶台,装了雪水煮了一瓦罐热水,众人喝了些热水这才舒服不少,沈牡丹又把带的豆子,黍米跟风干的野味割了几块丢进来煮了腊味粥。

沈焕在一旁同两位车夫说着话,沈牡丹站起身子朝着远处遥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官道上似乎驶过来一辆马车,没多久那辆马车就过来了,瞧见这里有人停着,里面传来一个姑娘家说话的声音,“旺叔,就在这里停着吧,那边有两辆马车,正好有个伴,今晚只能在这野外将就一晚上了。”

瓦罐里面熬煮的野味粥已经咕噜噜的响了起来,散发出阵阵的香味,沈牡丹这边的人都朝着那刚来的马车看了过去,如今这个天还要出远门的着实不多,能够路上结个伴儿也是好的。等到那马车上的姑娘走下来,沈牡丹就怔住了,过了会忍不住笑了起来,没想到这去上京都能碰见熟人。

那下了马车的姑娘也瞧见了沈牡丹,呆了一下,提着裙角欢喜的朝着沈牡丹跑了过来,“牡丹姑娘,你怎的也在这里?你…这是要去上京?”

这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前几日沈牡丹在寺庙救下的人,施宝秋。沈牡丹记得这姑娘说要去上京找那元泽庆讨个说法,还以为她会等到开春天儿暖和一些才去的,不想现在就碰到她了。

沈牡丹也朝着施宝秋笑了笑,“施姑娘,正是巧了,我家阿弟春上要去安阳参加儒生的考试,怕开了年再去来不及,这才现在上路的。”

听见儒生考试,施宝秋欢喜的笑脸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闷闷不乐的。

思菊认识她,知晓她害的自家姑娘在寺庙后山待了几日,对她微微有些抵触。只有沈焕不知,沈牡丹介绍的时候也直说是寺庙认识的好友。

这次施宝秋上京只带了一个丫鬟一个车夫,施家父母虽不放心,但却没拦着,总觉得要她亲自去认清那穷小子的面目比较好。

沈牡丹想着一起去上京路上也好有个伴儿,邀请了施宝秋跟她家丫鬟红双和车夫旺叔过来一起吃了腊味粥,吃过饭食,所有人挤在三辆马车上休息了一夜。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三辆马车结伴而行,一路朝着安阳驶去,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到了安阳附近的定远县,约莫着再过个两三日的时间就能到安阳了,到时候正好过年了。

这一个多月沈牡丹同施宝秋熟了许多,两人姐妹相称,牡丹比她大两个月,她唤牡丹为姐姐。相处了这一个多月,沈牡丹知晓这姑娘性子真的非常好,虽被父母呵护着长大,性格却不骄不躁,待人有礼,只是略微有些绵软了一些,是个好姑娘。这一个多月的相处,思菊也对她没了成见,沈焕也总是很亲热的唤她宝秋姐姐。

马车渐渐驶进了定远,这里虽是个县城,但挨着安阳,人口量不少,也很是繁华,几人寻了个客栈住下,马车停在了客栈后院,车夫歇下马车,让店小二把几匹马牵去马槽喂食。众人一路忙着赶路,都是又疲又累,便打算在客栈休息一日在继续启程。

要了几间房,几人洗漱了一番便来到楼下客栈吃些东西,点了几个菜,又给几个车夫要了肉食和小酒。沈牡丹,沈焕,施宝秋,思菊坐在一桌吃着东西。施宝秋明显胃口不好,看起来有些恹恹的,沈牡丹知晓她在担心什么,替她夹了一些开胃小菜,笑道:“快些吃吧,莫要想些无用的事了。”

施宝秋蹙着眉头应了声,心不在焉的吃着东西。

沈焕也已经知晓施宝秋上京的原因了,安慰她道:“宝秋姐姐,你莫要伤心了,为了那样的人不值当。”

施宝秋抬头冲沈焕一笑,“我知晓的,阿焕莫要担心,我无事。”越到上京她的心中便越不安,不知到时找到了元泽庆到底该怎么办,心中也偶尔会抱着一丝的期待,说不定泽庆并没有在上京娶妻,只不过是诓她的,说不定只是他生了重病,不愿连累她罢了。有时又会想着他若是真的娶妻了,自己当真要上前质问他吗?这样做又能如何了?

施宝秋的心乱糟糟的,其余三人虽看在眼中又安慰不了她,这还要她自己想通了才是。

几人正闷不做声的吃着东西,身后客栈的木梯出忽然传来一阵阵吵闹声,众人回头一看,木梯的台阶之上有个长相妩媚的女子正跪在地上抱着一个长相好看的男人哭泣着,“爷,奴家错了,求爷原谅了奴家这一次,莫要赶奴家走,奴家日后一定安安分分的待在爷的身边,只求爷给奴家一次机会。”

那女子当真妩媚,漂亮,哪怕穿着厚厚的桃红袄子也遮盖不住鼓鼓的胸,细细的腰肢,就连哭泣的时候也惹人怜惜,恨不得让旁人替她哭了才是。

那长相极俊的男人看都未看抱紧他大腿的妩媚女子,一伸腿,那女子摔倒在一旁伏在地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俊美男子下了木梯,不再看上面的女子一眼,寻了个空的桌子坐下,施宝秋同思菊都愤愤的看着那俊美的男子,施宝秋更是气的小胸脯一鼓一鼓的,又看了一眼木梯之上哭的伤心的女子,她再也忍受不住,腾地站起身来走到了那男子身边。

沈牡丹没想到她会突然跑过来,想拉都拉不住了,暗道一声糟了。那男人穿着暗紫色绣金边衣袍,披着一件白狐大氅,腰间的佩玉更是翠绿翠绿,身后佩剑的侍卫,都代表着这男人的身份非富即贵。且那女子方才说日后一定安安分分的待在爷的身边,也就是说这女子应该是这男子的妾氏,还做了什么不安分的事情这才要赶她走的。宝秋这丫头想着自己的遭遇,脑子一糊涂就这么冲了上去。

施宝秋站在男人的对面,指了指木梯上还呜呜咽咽哭着的女子,气愤的道:“何必如此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为难一个女子!天下间最绝情的就是你们男人了!”

沈牡丹起身,唤道:“宝秋回来,莫要多说了。”施宝秋不解的回往了沈牡丹一眼,“牡丹姐…”

那男人抬头看了施宝秋一眼,瞧她气呼呼的样子,轻笑,“我负过你的情?”

施宝秋瞬间臊红了脸,“你…你,自然是没有,我…我只是说你负了楼上那女子的情。你…你不能…”她正结结巴巴的说着,那楼上的妩媚女子忽然起身冲了下来,一把推开了施宝秋,一脸的泪水,表情却狠绝,“奴家与爷的事岂容你来多管闲事,莫要以为奴家不知你怀了什么心思!”

施宝秋摔倒在地,呆愣愣的抬头去看那妩媚的女子,男人的神情却慢慢冷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点忙,下午都没时间码字,晚上喂奶的时候喂着喂着自己还睡着了,幸好定了闹钟到九点,赶紧爬起来码字,带孩子实在是太累啦。~~~~(>_<)~~~~

对了,看书的有木有做妈妈的,小孩拉肚子怎么办啊,喂了妈咪爱,肚脐上也贴了丁桂儿脐贴,好像没用啊,每天还要拉两三道。

39、、

沈牡丹不想施宝秋参合到这件事情里面,起身来到施宝秋面前把她搀扶了起来,低声说道:“宝秋,莫要管这些闲事,快些去吃东西,吃了东西好好休息一下。”

施宝秋也知自己是好心办了坏事,轻轻点了点头,扶着沈牡丹的手臂站了起来,两人回到位置了,施宝秋不再多看那边一眼,夹着桌上的菜默默吃了起来。身后又传来那女子哀求的声音,“爷,奴家知错了,求爷在给奴家一次机会。”

“滚开!”男子的声音冷冰冰的,不带任何感情,“不过是养的一只雀儿,不想如今连我的事情都敢管了,莫要以为我不知你以前在后宅做的那些事情,以前宠着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意你怎么惹事,如今腻了你,你便什么都不是了,在如此也只会惹我越发的厌烦。”他的声音顿了顿,“把她扔出去吧。”

身后的侍卫捉起地上的女子朝外走去,那女子吓的不轻,眼泪糊了脸上的妆,使劲挣扎着要朝着那男子扑去,“爷,奴家错了,奴家知错了,求爷在给奴家一个机会…”她的声音渐渐远处。

沈牡丹和施宝秋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虽说这女子有错,但这男人也是个无情的。何止这男人无情,天下间的男子大多是如此吧,我爱你时捧你在手中细心的呵护着,我不爱你时你便是那地上的尘土,随我践踏。

施宝秋忍不住往外看了一眼,瞧见那侍卫一把把女子扔了出去,女子撞在了一丈之外的石阶之上闷哼了一声,瘫软在地上便不再动弹了。施宝秋的脸色有些发白,这才知晓这男人是多么的狠,她方才差一点就惹上他了。她这时更加不敢转身去看那男子,低头吃着东西,却如坐针毡,总觉得身后有一道目光紧紧的注视着她。

没吃多少东西便有些受不住了,施宝秋抬头冲沈牡丹露出个求救的神色来,“牡丹姐,我吃饱了,想先上去休息了。”

沈牡丹朝着施宝秋身后看了一眼,发觉方才那男人正极有兴趣的盯着施宝秋,似乎察觉到了沈牡丹打量的目光,他微微转了下头,冲沈牡丹露出个笑容来,温和有礼,沈牡丹转过目光,冲施宝秋笑道:“吃饱了就早些上去休息,我也吃的差不多了,阿焕,思菊你们吃好了便也早上上去休息。”

陪着施宝秋上了楼进了房,施宝秋脸色还有些苍白,她愣愣的坐在房间里,沈牡丹替她倒了杯茶水递给她,她接过茶水说了声谢谢,怔怔的看中手中的茶盅不再说话。

沈牡丹也不好劝说她什么,之后每顿食饭的时候许是怕碰见那男人,施宝秋都不肯下楼在房里吃的。一行人在客栈休息了一日,第三日启程朝着安阳走去。前几日又下了场小雪,这两日天气放晴,皑皑白雪开始化了起来,马车走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来。

如今是沈牡丹,施宝秋,思菊坐在一辆马车上,另外多出来的一辆马车上放着大家的行李,马草,打算不再进镇或村子里补充东西了,马车上的东西足够支撑到安阳了。

马车行驶了没多久,官道后方就传来马蹄的哒哒声和马车压在积雪之上的咯吱上,沈牡丹掀开帘子看了一眼,瞧见后方跟着不少马车,最前面的是辆双马马车,阵势颇大,身后的马车均是拉着一车车的货物行李,粗乱了数了一下,差不多有十来辆的马车了。

到酉时马车便停下休息整顿了,沈牡丹他们的车子刚刚停下,后面的马车也一溜儿的跟着停了下来,等瞧见最前面那客栈有过一面之缘的男人下了马车,沈牡丹心中清明了几分。既然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走的,定然是去安阳,男子气度不凡,身份一看就金贵着,如今还要赶往安阳的也就只有封地的那几个王或者世子们了,也不知这人的身份到底是谁。不过,若能避开最好避开,这样的身份他们招惹不起。

施宝秋自然也发现了那男人,面色有些不好,她对这男人又惧又厌的,如今知晓身后的车队是他的,之后更是连马车都不肯下一步了,都在马车上待着了。

两日之后就到了安阳,这期间后面的马车一直跟着,直到马车终于驶到了安阳北门外。

安阳乃是卫朝上京,天下脚下,都城自然宏伟,巍峨,壮观,墙高四丈,顶宽三长,底宽五丈,周长约二十公里。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这北城门算是正城门,每日来往进京出城的人不少,沈牡丹一行人好奇的看着这巍峨的城,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沈牡丹心中却想起自己最后飘荡的那个时代,那才是真正的惊人,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不用马儿就能奔跑的车子,还有那么多稀奇古怪震撼人心的东西。

“姐,这里就是上京安阳了?真是宏伟壮观。”沈焕头伸在车窗外稀奇的瞧着,看着守在城门的士兵配着长剑,神情冷峻,忽又听见击鼓声传来,沈焕急了,回头冲车夫喊道:“快些,城门要关闭了。”

各处的城门均是卯时开,酉时关,击鼓为号,临淮只是个县城,自然不需要关闭城门,但这个规矩大家都是知晓的,眼看着士兵就要关闭城门了,马车还没驶到城门前,沈焕急的从马车上跳了下去,冲到城门前冲着士兵说道:“几位大哥能否通融一下,让我们的马车进去之后再关闭城门?求求几位大哥了。”

主要是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大家不想年三十没在城外待着,希望今夜进门寻个位置住下,置办些东西,明日也好吃顿年饭。

“不成,酉时一到城门必须关闭,任何人来都没的说,明个一早卯时才能开城门,你们在城外待上一夜吧。”士兵面容严肃,说罢,伸手做出一个手势跟着退到了城门内,眼看着就打算开始关城门了,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响,“等等!”

沈焕回头一看,发现是一直跟在那男人旁边的侍卫,侍卫几步奔到城门前,从腰间掏出一块铜牌来,上面隐约刻着一个字,沈焕眼神好,发觉好像是个景字。那侍卫把铜牌递到士兵面前,开口道:“我们爷今夜要回宫,麻烦还请通融一下。”

那士兵一瞧见铜牌脸色都变了,忙躬了躬身子,恭敬的道:“是,是,小的这就让开。”说罢,冲着身后一挥手,高声道:“都停住了,等着这些马车进城了再关闭城门…”

沈焕还有些发愣,那侍卫收回铜牌转头看了沈焕一眼,“还不赶紧快些,莫要耽误了我们爷进城。”

沈焕这才回了神,冲这侍卫道了声谢这才忙回到了自己马车上,催着车夫赶紧驾车进城。沈牡丹自然也瞧见了方才的情况,轻声问道:“可瞧见了那铜牌上的字?”

“是个景字。”沈焕回道。

沈牡丹恍然大悟,知道那男人到底是谁了,那男人也是位有封地的王爷,当今的六王,景王,似乎同宴王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这景王也真是厉害,如今都到了年关这才堪堪来到京城,时间点掐的可真够准的。

随着马车进入了城内,城内自是一片繁华的景象,青砖大瓦房,热闹的集市,来往的人群。沈牡丹问身旁的施宝秋,“宝秋,如今到了安阳你打算如何了?可有位置住?我同阿焕准备去租间院子住一段时日,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去?”

施宝秋脸色还是有些不好,人有些无精打采的,她摇了摇头,“牡丹姐,不用了,我有位置住,当初要来安阳的时候母亲说她有位好友就住在安阳,给了我地址,让我到了安阳就去寻那位姑姑去。”如今也是住在陌生人的家中,施宝秋也不好意思邀请牡丹前去同住。

沈牡丹问施宝秋要了地址,说是等安排好了之后去寻她,之后两人就分道扬镳了。

沈牡丹他们都是第一次来这般繁华的都城,一切都是新鲜的紧,先找了间汤面铺子吃了碗汤面,沈牡丹又顺势打探了一些附近有没有租房的位置,知晓城南有不少宅子出租,吃了面又坐着马车来到了城南,城南这一块没有城北繁华,胜在安静,而且治安也还算不错。

花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找到一间不错的宅子,是个有两间院子的小宅子,沈焕,沈牡丹,思菊他们住一个院,两个车夫住在另外一个院里。之后又去置办了一些用品和明日需要的食材这才回到了宅子里,大家都累的不行,梳洗过后,就都睡下了。

~~

金玉交辉,巍峨壮观,气势宏伟的宫城内,身穿浅蓝色衣裙的宫女和小太监们正四下忙碌着,为明日年三十做着准备,有小宫女端着各色糕点,茶水进了永福宫中。

正殿中央的坐着一位年约四十岁的妇人,挽着倾髻,发间插着一根玉凤簪,皮肤还算白皙,只眼角两颊都有了纹路,但看五官却是极美的,只怕年轻时也是个倾城的美人儿,此刻貌美妇人正拭着眼下的泪水,她满面愁云的看着不远处坐着的俊朗男子,哀声道:“宴儿,哀家知晓这些年你一直怪着哀家,只当初哀家也是无法,你们兄弟三人只有景儿不善武艺,这才跟皇上哀求让你和珩儿去的,本以为有你们两人坐镇应该是无恙的,却…却不想珩儿…他…”美貌妇人说着眼泪落的更急了,“哀家知晓现在说什么都挽不回珩儿了,可这些年你跟景儿越发的不对盘,哀家心中难受啊,哀家真是没想到当初草率做下的决定会让你们兄弟三人成为如今这般样子,如今连景儿也越发的不搭理哀家了…瞧瞧看着都什么时候了,他竟然还没回京。”

坐在下首的卫琅宴抬头看了美貌妇人一眼,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冷淡的说道:“太妃多虑了,儿臣并没有责怪太妃,六哥也只是有事在路上耽搁了而已。”

美貌妇人便是当今的皇太妃,贾皇太妃。

贾皇太妃闻言,眼泪到还是没停下,“那宴儿为何不让梓安来瞧瞧哀家,哀家甚是想念梓安。”

卫琅宴道:“梓安已经歇息了,明天在带他来看望太妃。”

正说着间,忽然有小宫女跑了过来,兴高采烈的冲贾皇太妃道:“皇太妃娘娘,景王来了。”

贾皇太妃一怔,脸色终于露出了笑意,站起身来,“快快,去瞧瞧,哀家的景儿回来了。”说着竟然不顾坐在下首的卫琅宴起身朝着殿门外迎去。很快贾皇太妃就随着一个长的好看的年轻男子进了殿里。

那男人进殿瞧见卫琅宴,露出个笑容,“七弟也回来了。”

卫琅宴恩了一声,举了举手中的酒杯,“早六哥一步而已,六哥陪我喝几杯。”

卫安景一笑,在他对面坐下,身后立刻有小宫女上前斟了一杯酒水,他冲着卫琅宴举了举酒杯,仰头一干而净。

瞧见两个儿子相处的样子,贾太妃又忍不住落了泪,欢喜的道:“瞧见你们两兄弟如此模样,哀家也就放心了,只盼着日后你们两兄弟多多走动,莫要生分了兄弟之间的感情才是。”

下面的两兄弟都没有说话,默默的举杯喝着酒水。

贾皇太后又想起心中忧虑的事情了,这两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长的又好,只一个性子太过轻佻,家中妾氏无数,另外一个性子冷淡,家中连一个妾氏都没有,连身边伺候的人大多都是男人。

如今这次回来可要帮他们把妃子选了才成,不过年后回到封地,谁知何年马月才又能见上一面。想了想,贾皇太妃道:“你们两个也老大不小了,景儿虽说家中不少妾氏,始终没个正妃也是不成的,还有宴儿也是如此,你们如今连个子嗣都还没有,在这样如何叫哀家放心。哀家瞧着你们外家姨母有两个表妹很是不错,性子温顺,贤良,长的也是端庄漂亮,一个是凤家的语蓉,一个是薛家的含芷,哀家这里正好有她们的画像,你们可要瞧瞧看,若是中意哀家明日就让皇上下旨赐婚。”

卫琅宴听完,没任何表情,只道:“儿臣如今并无侧妃的打算,不劳皇太后操心了。”

卫安景也啊了一声,笑眯眯的道:“皇太后何必如此麻烦,儿臣后院的女人多的是,随便立一个为妃子就是了,二臣无所谓的。”

贾皇太后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每年他们回京她都要提提他们的亲事,每年他们都要如此推三阻四的。她心中气急,拍桌怒道:“你们是不是想气死哀家,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明日哀家就让皇上赐婚于你们。”

卫琅宴笑了笑,“皇太后尽管去就是了,儿臣如今还有事便先行一步了。”

卫安景也跟着笑道:“儿臣和七弟一个意思,也先行告退了。”

两兄弟说罢便起身退出了殿外,只留下贾皇太后一人气急败坏的在殿里跺脚,砸东西,砸了好一会她忍不住扑在一旁铺着白狐皮的贵妃榻上呜呜的哭了起来。她就不知自己的两个儿子如此如此的不省心,她晓得自己若是明日敢去求了皇上赐婚,他们两个就敢立刻抗旨,倒不是针对皇上,而是针对她这个做母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带小孩去医院了,没有便便,所以也化验不了,医生给开了思密达,然后让停母乳两天,喂无乳糖奶粉,昨天折腾了一天,孩子根本不吃,一天连二十毫升都没吃进去。晚上喂了点稀饭,后来夜里实在闹的很,怎么都不吃奶粉,还是给母乳吃了。幸好昨天没拉了,今天拉的一道,也是干的了,呜呜,累死我了!!!昨天实在没精力码字了,所以断更了,今天晚上看看能不能在写一章出来。

还要谢谢各位出注意的妹纸们的关系,╭(╯3╰)╮

40、、

卫琅宴同卫安景出了永福宫,两人相视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见了淡漠和冷意。卫安景冷冰冰的看了卫琅宴一眼,由着身后的侍卫在他身上披上了白狐大氅,卫琅宴也由着陈弘文替他披上黑貂大氅,两人一黑一白,站在白雪皑皑的永福宫前,同样的高大俊美,同样的英武不凡,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如今却如连陌路人都不如。

两人上了马车,一路朝着宫门驶去。

马车中,卫琅宴闭着眼,想起小时三兄弟在一起练武读书的情景了,长大后虽因为母妃的原因与六哥有些生分却绝不会像今日这般形同陌路,他们三兄弟为何会走到今日这般的地步…

“殿下,明日既是年三十又是太后的大寿,殿下写下的百寿字属下已让人裱好,梓安世子也写了祝贺的联子,明日方可送给太后娘娘。殿下可还有别的需要嘱咐的事情?”

耳边响起陈弘文的声音。

卫琅宴闭着眼摇了摇头,“明日早上让梓安吃饱一些,要在宫里待上一天,我怕他到时又不能好好吃东西。”

“是,殿下。”

第二日一早卫琅宴带着梓安去了宫中,先是去见了贾皇太妃,贾皇太妃拉着他说起了册立妃子的事情,他颇为不耐烦,应付了几句便带着梓安离去了。

走出永福宫的卫琅宴抬头看了一眼放晴的天,忍不住低低叹了口气,一直牵着他的手的卫梓安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小皇叔,你叹气做什么?可是有什么伤心的事?您说出来让梓安也帮您想想法子。”

卫琅宴忍不住蹲□子抱起有些瘦弱的孩子朝着大殿那边走去,“梓安莫要多想,我无事。”他只是在想关于册立妃子的事情,他对女人的感觉一直很平淡,可有可无,许是因为从小就见惯了自个母妃装柔弱为了圣宠不择手段的样子,他瞧见那些柔柔弱弱的女子实在是不喜的紧,这些年身边也没个女人伺候着。前几年因为五哥的事情他心中一直郁郁,更不会想到册立妃子的事情,如今他也二十有三了,总归是要册立妃子的,是谁根本无所谓,只不想是被母妃所选中的人。

卫琅宴皱眉想着,脑海中不知怎的忽然冒出一女子平静的双眸,他一怔,脚步也停了下来,怎的会想起她来?从今往后两人应该再也没有交集了才是。他慢慢跨出左脚朝前继续走着,心中想着定是因为别的女子看见他时要么含情脉脉,要么惧怕,所以自己才记住了她每次表现对他的畏惧却又显得太过平静的双眼。是的,一定是因为这个原因。

想通了原因,卫琅宴不再纠结,抱着卫梓安一路朝着宴会的大厅走去。

今个既然年三十的,又是皇太后的寿辰,宴请了上京不少的贵族们,也有许多名门贵女前来。几个亲王之中也只有卫琅宴和卫安景还未婚配,这些贵女们的含情脉脉的眼光便在他们两人之中转来转去,都希望这两位长相英俊的亲王能够看中她们。卫琅宴一直冷着个脸,就连自觉是对女子温和有礼的卫安景也受不住这种被当成猴子一样观赏的目光,脸色有些不好。

当今皇上是先皇最大的孩子,下面还有六个儿子,最小的便是卫琅宴了。皇上如今已有四十多岁了,最大的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太子卫宣和卫琅宴这个皇叔同岁,说也奇怪,皇上除了这个太子卫宣外再也无任何儿子,其余的几个全是公主,其中大公主二十有一,剩余的几个公主年龄最大的只有十四,最小的不过几岁。

这些辈分低的太子公主们先是向太后贺了寿,依次跟皇上,皇后,长公主,大长公主,亲王们问好。等几个公主来问了卫琅宴的好,卫琅宴让陈弘文把准备的礼物一一分了下去,这才瞧见大公主卫蕙带着一个长相非常好看的男人朝着这边走来。

卫琅宴的眉头不自觉的蹙了起来,几个公主之中他最讨厌的便是这大公主卫蕙,封号阳石公主。此人极爱男色,性格更是嚣张跋扈,阴狠,之前的两任驸马对外说是生病亡故,其实是这大公主厌烦了他们,让人把他们弄死了。皇上知道这事后极其的震怒,让她闭门思过了两年,没想到这一解了禁她就在外弄了个驸马回公主府。皇上无奈,只得交代她莫要再胡闹了,日后同驸马好好过日子。

卫蕙带着那长相有些清柔的男子来到卫琅宴面前,行了个礼,笑吟吟的说道:“七皇叔,如今有两年未见着你了,七皇叔可还安好,阳石可是很想念七皇叔。对了,七皇叔,这是阳石的新驸马元泽庆,泽庆,这是我七皇叔宴王…”说罢,眼角含春的看着自己的这位七皇叔,暗暗感叹,这世间的男子能比得过自己七皇叔的真是少之又少啊。

那好看的男子上前一步,冲卫琅宴行了个礼,恭声道:“泽庆见过七皇叔。”

元泽庆?卫琅宴的目光看向这新驸马,开口问道;“你老家可是临淮县水云村?”

元泽庆一惊,怎么都不会想到这宴王殿下竟会知道他老家在何处,急忙回道:“回宴王的话,泽庆的确是临淮县的人。”

“哦,正好本王前些日子在临淮停留了一段时日,遇见一位姑娘,说是有位未婚夫背信弃义,在上京娶了妻子,她说那负心人便是叫元泽庆,不知那姑娘口中的元泽庆可是你?”

元泽庆神色大变,惊惧的看了旁边的阳石公主一眼,神情惶惶,又不敢欺瞒宴王,犹犹豫豫的道:“泽庆实在是因为各中原因才…才不得不与她解除婚约的…还请宴王明察。”

卫琅宴瞧着阳石铁青的脸色说道,“跟本王也无什么关系,你们且下去吧。”

元泽庆跟着面色不好的卫蕙战战克克的走了下去。

之后便是吃吃喝喝,看戏听曲,这一吃喝便是一下午的时间,几位公主跟太后闹着说想出宫瞧瞧民间的年三十晚上是如何过的,太后心情甚好,便依了,又让几位亲王和太子也一起去体会体会民间的疾苦。如此,几位亲王只得跟着公主和太子带着侍卫出了宫,朝着最热闹的北城走去。

~~~

沈牡丹三人翌日一早就醒了过来,忙活开来,今个可是大年三十的,若是在以往肯定会欢欢喜喜的待在家里等着吃年饭,如今出门在外,和家中是比不了的,不过沈牡丹昨天买了不少食材,一早就跟思菊在厨房里忙活开来了,熬煮卤肉,炸鱼块,炸肉丸,熬煮了红豆沙,蒸了猪肉馅,豆沙馅,蔗糖馅的包子,还有粉蒸肉,粉蒸鱼,羊肉煨了清汤,炒个醋溜菘菜,炖萝卜。

忙活了一天的时间才把这些菜拾到了出来,沈牡丹让沈焕去叫了两个车夫过来一起吃年饭。两个车夫都是从临淮租的,会和他们一起呆在上京,直至沈焕考试完毕在回到临淮去。两个车夫都是四十来岁的人,一个唤冯叔,一个唤牛叔。

小小的方桌摆了满当当的菜,等到沈焕把人叫过来,沈牡丹冲两位车夫笑道:“冯叔,牛叔,今个是大年三十,如今因为我们的关系你们却不得和家中妻儿团圆,牡丹深感歉意,今日和思菊折腾住一桌子菜,请了两位叔叔过来一同和我们吃个年饭。”

冯叔,牛叔自知这沈家姑娘是个好心肠,待人有礼的姑娘,且如今出门在外,也不拘小节了,笑呵呵的坐下一同吃了这年饭。

吃了年饭,沈焕和思菊都想出去走走,看看这京城的年三十夜晚是何样的。沈牡丹也是如此想法,出门之前给了冯叔牛叔一些银子让他们也出门看看去,给自家的妻儿买些礼物。之后又给了思菊和沈焕一些银子,告诉他们若是喜欢什么尽管买。之后怕夜市上人太多,告诫思菊一定要紧紧的跟着阿焕才是。

思菊捧着银子乐呵呵的点头。

三人这才出了门朝着北城走去,来到集市当真是热闹非凡,各种小吃,小商贩,耍杂技的,猜谜中花灯的。几人乐呵呵的逛着,沈焕和思菊性子急躁,这里跑跑,那里看看,每样都是新奇的紧,沈牡丹紧紧的跟在他们身后,奈何人太多了,摩肩擦踵,不一会三人就被挤散了开来。

沈牡丹有些担心,寻着两人的背影追了上去,奈何人实在太多,她一个不小心就被人撞倒在地,抬头一看,是个长相很好看的男人。那男人也知晓自己撞了人,急忙道歉,“姑娘,对不起了,在下不是故…”

他话还没完,前面忽然响起一个略微不耐烦的骄横声音,“元泽庆,你还在做甚,还不赶紧跟上了,莫要同我七皇…七叔叔他们走散了!”

元泽庆?沈牡丹心中一动,抬头看了这男人一眼,又去望方才说话的女子,发现是位长相动人的女子,只这女子腮骨有些高,显得人有些刻薄,不讲理。

那男子看了前方的女子一眼,又回头从身上掏出一锭银子急急的塞到了沈牡丹手中,说道:“姑娘,对不起了,这银子你拿去请个大夫瞧瞧,我还有些事情便先走一步了。”

“元泽庆?”沈牡丹忽然开口了,“你叫元泽庆?可是临淮县云水村的元泽庆?”

作者有话要说:啊啊,搞定,睡觉去。上一章是贾皇太妃,脑子有点糊涂,写错了。

41、、

沈牡丹说着,缓缓站起身来,被元泽庆塞到心中的银子也递还给了他,说道:“我无大碍,银子就不需要了。”瞧见他愣愣的样子,又问道,“你可是临淮县水云村的元泽庆?”

这叫元泽庆的好看男人面色有些发虚,他又看了沈牡丹一眼,不明白今个是怎么回事,怎么竟碰上说认识他的人,难不成这姑娘认识宝秋?想到宝秋,他便有些心虚,施家对他那般的好,他却背信弃义做了驸马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也是无法,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一个是乡野地主家的女儿,正常的男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的。

看着紧紧盯着他的女子,元泽庆始终心虚觉得对不起宝秋,正要糊弄过去的时候,耳畔突然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声音,“元泽庆,你到底在作甚…这女子又是谁?”

沈牡丹瞧见方才在前方神色不耐的女子已经走了过来,微仰着头,拿下巴对着她,神情轻蔑。

大冷天的,元泽庆急的头上直冒汗,转过身子小心翼翼的陪着笑,“阳石,我方才不小心撞了这姑娘,在同她道歉…阳石,我们赶紧走吧,七叔叔他们都快瞧不见身影了。”

卫蕙冷眼看着对面的女子,仰头问道:“你方才同他说了什么?”

沈牡丹回道:“这位公子方才撞了我,要赔银子我,让我去瞧大夫,我觉得没什么大碍,便把银子还给了他,如今已经没什么事情了,就不打扰两位了。”说罢,转过离开,额头却已起了一层薄汗,她暗暗吁了一口气,悄悄的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方才她真是没想到这一辈子会遇上她,这女子的名讳在上一辈她就很熟悉了。

阳石公主,炀帝最大的女儿,骄横跋扈,喜好男色,性子阴晴不定,怪戾无常,猜疑心妒忌心极重。在她活着的二十几年中,有过好几位驸马,不过这些驸马的下场都很是凄惨,全部惨死。就算有驸马的期间,她也经常与其他的男子厮混苟-合,直到后来宴王继位剥了她的封号,让人把她送去寺庙削发为尼,在去寺庙的路上不知是不是被仇家寻到,死法极惨,发现尸身时身上连一件遮身的衣物都没有,光裸着身子,身上全是青紫交错的伤痕,头颅还被人割去了。

想到这阳石公主的为人,沈牡丹就后怕不已,方才幸好并未同那元泽庆多说什么。且,她已经肯定方才那男子就是宝秋曾经的未婚夫婿元泽庆了,他的口音还是带着凉州临淮那边的口音,不会错的,瞧她和公主的样子,如今应当是那阳石公主的驸马爷。

如果他真是阳石公主的驸马爷,沈牡丹觉得自己一定要去告诉宝秋,让她不必在寻他问个明白了,不若让阳石公主知道了宝秋的身份,那宝秋就别想活下去了。

沈牡丹回头看了一眼,阳石和那元泽庆已经混在人群当中瞧不见了身影,她彻底松了口气,想起方才的情况真真是后怕不已。

~~

卫蕙面色极为不好的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着身边唯唯诺诺的男子,她心中说不出的憋屈和厌恶,这男子真是窝囊,连个男人样都没有,何时自己才能寻到如同七皇叔那般的男人,那样的才算是男人,顶天立地有着一身傲骨的男人。又想到方才的情况,忍不住冷哼了一声,就算她再不喜眼前这男人,如今他也是自己的驸马,岂容其他的女子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