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知晓殿下应该是去了蒋侯爷的老家,只盼着殿下能够找到埋银子的准确地点。

转眼又过了半个月,天儿越发的冷了,沈家的慧锦明日就要成亲了,那边要在宅子里摆喜宴,大沈老太爷把沈家人全部接了过去。等到了沈家牡丹瞧见沈慧宝瘦了不少,精神也有些不好,脸上的红疙瘩还没好全,能隐隐瞧见一些红印子。

心情不好,她越发的不知道掩饰自己了,看着牡丹连个好脸色都不肯给她了,重重的哼了一声。

慧锦直接拉着牡丹进了房,道:“牡丹姐,你甭理她就是了,自从上次被涮下来后她就一直这样了,对府中的姐妹们没一个好脸色,竟给人甩脸子看了。”

牡丹也的确没打算搭理沈慧宝,只冲慧锦笑道,“无妨,我今日来是恭喜慧锦妹妹的,只盼着你日后在魏家能过的如意。”

慧锦心中又是羞涩,又是喜悦,还有些小小的担忧,两人在房里说了好一会的话儿才出去了。

这一顿喜宴吃的倒也尽兴,只是姑娘家的这一桌老是有个板着脸的慧宝实在让人膈应的慌。好在沈家太忙,也不可能紧留着她们,等吃了这顿,沈家人就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算是二更啦,求评啊,不要因为我断更一天就抛弃我啦,我还是很勤快的啊!!!!

第91章

翌日一早,沈慧锦就要出嫁了,长长的迎亲队伍,喜庆吉祥,魏瑾言骑着高头大马,一身红衣,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后面的喜轿。

沈慧锦的嫁妆足足有六十四台,抬嫁妆的人绵延数里路,路旁边的人指指点点的,“这沈家二姑娘可是沈家大房嫡出的姑娘,怎么会下嫁魏家,听闻沈老太爷回来了,沈老太爷竟也答应了,”

“你是不知,我听人说沈大老爷是个糊涂的,当初想把这沈二姑娘嫁给刘家小公子刘湛呢…后来传出那事儿,这才罢休了,估计是怕这大老爷糊涂,又把姑娘给随意许了人家,沈家太太这才赶紧给沈家二姑娘定了一门亲事。说起来,寒门倒是无所谓,只要男方人品性子就成了,我听人说这魏家公子是个好的,指不定日后还有大的作为呢。”

等到迎亲队伍到了魏家大门,魏瑾言翻身下马踢了轿门,旁边的喜婆美滋滋的说了几句吉祥话儿,就扶着花轿里的沈慧锦下了花轿。只一下来,周围的人群都有些错不开眼了,只觉得这新娘身上的嫁衣可真艳美无双啊,还从来没瞧见过那家姑娘出嫁能有这么好看的嫁衣。

魏瑾言也有些呆住了,随后不知想到什么,面上柔柔一笑,从喜婆手中接过女儿家柔软似无骨的小手,看着白皙纤细的小手搁在自己宽大黝黑的手掌中,男人想着,这辈子一定要对她好,这就是他唯一的妻了。

旁边的人群还没有从嫁衣中恢复过来,只看着那一抹娇艳的红进了宅子里头。有的姑娘家已经忍不住问了出来,“方才那沈家二姑娘的嫁衣在那里制出来的?太让人惊艳了。”

“不清楚啊,还从未瞧见过这样的嫁衣,若是能有一件这样的嫁衣该有多好。”

“我好似听说是在沈家衣铺里头制的,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回头问问去。”

第二天,思菊从衣铺回来后,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去了,兴冲冲的扑到了牡丹面前,“姑娘,您不知晓,自从沈二姑娘昨日出嫁后,光是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都有好几十人来我们的衣铺里头问那嫁衣的事情了,今天就预定了十件出去,有些姑娘虽买不起,不过却看中了铺子里其他的衣裳,连带着生意都好了许多。”。

牡丹不以为然,她知晓随着这嫁衣穿的姑娘家越多,就会越多的人上门来订,她道:“思菊,这嫁衣记得以后每日只能定一件,我们衣铺的绣娘不多,这衣极耗费时间和人力,每日一件已经是极限了,至于其他的衣裳就不受限制了,若是绣娘和裁缝不够,你再去请一些就是了。”

思菊的卖身契早就还给她了,衣铺也是交给她搭理在,只等着寻一个好儿郎就把她嫁出去了。

衣铺里头的生意越来越好,不出半个月,明园戏班子演了一出叫西游记的故事型戏曲,这戏曲一出,大力受到平陵人的追捧,不管是世家公子姑娘们,还是老太太,老太爷们,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上了这戏曲。

半个月的时间几乎场场爆满,很多人都心急的等着看第二曲,牡丹也把第二曲送去了戏园子里。

西游记戏曲火了,整个平陵人都知晓了明园戏曲班出了新戏曲,好看的不得了,据说一共有二十多曲,如今才演到第二曲。

因为牡丹的建议,这个戏曲不似以往那样唱出来的,几乎都是说出来的,有些像现代的话剧,每次新戏之前,牡丹都会让戏曲班子排演一遍给她看,不过关就不许上台演出。明园戏曲班里的都是些庶民,下等人,自然不会反驳牡丹,也不会像牡丹那时候看的后世的大明星一样傲居,这些戏班子出身的人都很听话,完全的配合牡丹。因此,在牡丹的一遍遍修改和指导下,他们演的是活灵活现,就算有别的戏曲班子模仿也模仿的不到味,因此明园戏曲班子几乎没有被抢去什么生意。

这都半个月的时间了,殿下还是没有回来,牡丹心中甚是担忧,也不知晓殿下到底找到那些银子的下落没有,只盼着殿下莫要空手而归。

天气越发的冷了,翌日一早,寇江来报,说是庄子已经建成了,牡丹带着思菊跟念春去了庄子看了看,一到庄子里,牡丹就被迷住了,庄子里花了大价钱从南方运过来不少四季常青树,哪怕现在到处都是一片秋黄的景色,庄子里头却是绿意盈然。

庄子里不仅有下棋,垂钓,还有蹴鞠,骑马,狩猎的地方。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原本庄子里是没有温泉的,没想到建庄子的时候挖出一个温泉来,所以牡丹又设计了一下,像是女子过来庄园可以泡泡温泉,垂钓一下,下下棋,牡丹还弄了一些美容方面的,像是泡了温泉,可以敷下面膜,之后运动运动,吃些养生美容的食物,调养身子,修生养性之类的。

牡丹贪新鲜,在庄子里住了好几日,这几日让人在平陵宣传了起来,很多人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总觉得一个庄子里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不过也有人抱着试试的态度过来庄子住了几日。

这人是平陵望族王家的儿媳妇姜氏,只比牡丹大几岁,这些日子因为与夫君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又不能回娘家诉苦,听闻有这么一个庄子,便想着出来躲几日。等到了庄子里,看着庄子里的美景,本来阴郁的心情不由的好了许多。

之后由着庄子里的婢女带着她去泡了温泉,脸上敷了一层白乎乎滑腻腻的东西,瞧着这东西姜氏原本是不愿意敷在脸上的,只那婢女笑道:“奶奶,这东西是用糯米粉跟蜂蜜和牛奶调制成的,长时间的敷面能够让皮肤白皙细腻,这可是您擦任何粉脂都比不上的。”

姜氏犹如了半响,还是让这婢女帮着她敷了面,等到一刻钟后让婢女帮着净了面,她下意识的摸了摸脸,发觉真是光滑了不少。又让婢女端了铜镜过来,瞧着面上滑嫩了不少,心中也不由的欣慰了起来。

之后无聊的时候姜氏就找人下下棋,跟她对弈的是个姑娘家,长的清丽,面容白皙,皮肤又滑又嫩的,一头黑发并未挽起,只用只跟绸带松松绾绾的扎在脑后,两人下棋的时候经常是一语不发,只默默的对弈。

等这样持续了两日,每天姜氏都能看见那姑娘,心中也不由的好奇了起来,第二日在对弈的时候忍不住开口问道:“看姑娘应该是比我小,就冒然的称呼姑娘一声妹妹吧,这几日都能瞧见妹妹,不知妹妹是哪家的姑娘?”

跟着姜氏对弈的正是在庄子里住了好几日的牡丹,闻言,不由的笑道:“我是沈家三房的姑娘,不知姐姐是?”

姜氏笑着说了自己的身份,两人这一说上话,就熟了许多,两人聊的多了,牡丹也就知道姜氏的事情了。姜氏是平陵望族王家的儿媳,原本姜氏才嫁入王家时夫妻感情也算是好的,只是新鲜劲一过去,王家大爷王彦就很少来姜氏的房中了,姜氏心中气恼,想着才成亲时彦对她的甜言蜜语,说这辈子只爱她一人,如今不过才几年而已就忘记了当初的话了,因此每次彦过来,她总是气恼,给王彦脸色看,王彦也越发不爱来她房中了,两人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差。

牡丹知晓后,劝慰姜氏不少,姜氏也渐渐解开了心结,心想着自己已经有了儿子,为何非要那心思放在男人身上,对女人来说,夫君从来不是女子的出路,只有孩子才是女人的指望。

等到几日后姜氏离开的时候两人已经是很亲密的好友了。

姜氏来的时候,面容凄苦,面色有些发黄,等到离去的时候春风满面,面容白皙嫩滑,透着健康的红润,整个完全像是变了一个样。等回去的时候,王彦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的都怔住了,当天就歇在了姜氏的房中。姜氏对彦的态度也变了,不再像以往那样哭哭啼啼,反而看开了,他爱来不来,许是这股子怠慢和漫不经心的样子,王彦反而对姜氏越发的稀罕了,整个月都歇在姜氏的房中,当然,这只是后话。

姜氏回去后就把庄子的好处告诉了几个玩的好奶奶和姑娘们。

姜氏的面色是骗不了人的,那些奶奶姑娘们自然也都相信那庄子是真的不错了,结伴而行去了庄子上小住一段时日了。

眼看着庄子的生意越来越好,戏班子那边也是火热的不得了,天儿都到了深秋了,殿下依旧还是没有回来。

牡丹没有等回殿下,却等来一个其他的消息,太皇太妃来到了平陵。

这消息一出,让平陵的姑娘们都有些激动了,太皇太妃是殿下的生母,如今到了平陵自然是住在王府里头,这都多少年了,太皇太妃都没来过平陵,如今过来只怕是为了殿下的婚事。

太皇太妃的到来让平陵的姑娘们翘盼着,太皇太妃也果然没让这些姑娘们失望,来的第二天就给平陵的官家小姐和世家望族的小姐们发了帖子。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只要年纪满了十五,不过十八都收到了这帖子。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炸了一下午丸子,要过年了,好忙啊,家里大大小小的卫生还要做,好多事儿啊。

( >﹏< )

我能保证日更,多的这段时间就不敢保证了。

在跟大家说声元旦快乐。

第92章

牡丹看着手中的烫金帖子,有些发怔,又有些苦恼。是啊,她差点把太皇太妃给忘记了,她知晓殿下跟太皇太妃的关系不是很好,因此也一直没在意过太皇太妃,如今太皇太妃突然到来肯定是为了殿下的亲事,这是先让平陵的闺秀们都过去给她看看眼吧,

念春在旁边看书,扭头过来看了眼牡丹手中的帖子,又发觉牡丹愣愣的,不由的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笑道,“姑娘,你是担心太皇太妃看中别的姑娘家了?你放心,就是她看中了,殿下也是不会娶的。”

牡丹回神,摇了摇头,把手中的帖子放在了桌面上,道:“我不是担心这个,我知晓殿下的心意,也知晓殿下肯定不会听从太皇太妃的安排,我只是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会给殿下添乱。我听闻宣帝把各地税收又涨了不少,好多庶民受不住这高额的税收,已经往各王的封地里迁移了。来到殿下封地的庶民最多,这时候…”这时候殿下怎么会有心思放在这上面。

哎,这太皇太妃就是个喜欢添乱的主,更何况若无意外,这还会是她将来的婆婆,也不知…牡丹摇了摇头,没敢继续往下想了。

念春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显然是在担心这事。

牡丹却知晓这样还没完,真正让宣帝失去民心的是几个月后的雪灾,几个月后,卫国的槐州会有一场很大的雪灾,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宣帝没有派遣官员去救灾也就算了,那高高的粮税他也没降,在这样的灾年,一般的平民百姓如何交的出这高昂的粮税。之后宣帝就越发不得民心了,后来多多少少又发生了一些事情,民间便开始推举宴王殿下为帝,在之后就是连连的战事…

牡丹想到这里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她似乎什么忙都帮不上,这雪灾不同于蝗灾,蝗灾你至少还能捡蝗虫吃,雪灾却是天气寒冷,颗粒无收,而且槐州距离凉州挺远,她实在不知该怎么跟殿下开这个口。123456789123456789就算殿下知晓了,远水救不了近火,再加上那是宣帝的地方,殿下也不能随意离开封地去赈灾。

这个事实在不好办。

正想着心事,衣铺的思菊回来了,手中捧着好几件衣裳,“姑娘,这是今年给您赶制的秋冬的衣裳,都已经做好了,奴婢给你收起来吧。”

“去吧。”牡丹心不在焉的道。

思菊收拾衣裳,从衣箱里头扒出红木盒子,好奇的道:“姑娘,这是什么?”

牡丹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是殿下之前给她那一匣子珍珠,不由的扬起嘴角笑了笑,转身接过那红木盒子,放在桌上打开了,瞧见莹润的珍珠,笑道:“这是当初救下小世子后殿下给的赏赐,说起来这珍珠原本被我送出去几次,最后都被殿下找回给了我。”她说着又不由的想到之前和殿下的渊源,似乎都是从这一匣子珍珠开始的,她伸手拿起那颗最大的珍珠,在光线之下,散发着莹润的光泽,让人舍不得移开眼。

思菊也觉得这珍珠漂亮极了,笑道:“姑娘,把这般极品的珍珠藏于箱底太埋没它们了,倒不如拿去镶钻到首饰上去。”

牡丹想着也的确是这样,不由的点了点头,笑道:“那就不压在箱底了,赶明儿找两件合适的首饰镶钻了。”

她说着把珍珠放回了匣子里,让思菊放在了梳妆台上的首饰盒子里,想着都是在自己家中了,也不必压在箱底,抽个空拿去首饰铺子里镶了首饰就好。

~~

太皇太妃宴请各位闺秀的日子是在七日后,这几日牡丹忙着西游记的戏曲,都没空出门。不想第二日那边沈家的几个姐妹过来了。123456789那边沈家的大姑娘沈慧颜,二姑娘沈慧锦都已经出嫁,满十五的似乎也只有三姑娘沈慧宝,二房嫡出四姑娘沈慧香,和三房的庶出五姑娘沈慧柔。123456789

牡丹正在房里头修稿子,老太太身边的丫头过来通报让牡丹过去聚聚,牡丹挺好奇的,这大沈老太太竟然肯带着自家的姑娘来他们府上,不由的问这丫头是怎么回事。这大丫鬟笑道:“四姑娘是不知,大老太太说是大沈老太爷要她多过来走动走动,说都是一家子的,莫要生分了。”

牡丹一想,的确应该是伯祖父要她们过来的,只得收了稿子,带着念香一起过去了。

等到了老太太那边的时候只瞧见慧香跟慧柔,没看见沈慧宝。

老太太看她过来,笑问道:“牡丹,你来的时候没瞧见慧宝?慧宝说是过去你院子里找你去了。”

牡丹也没在意,这宅子里也不是只有一条路通往她的竹苑,只以为两人是错过了,“祖母,我没瞧见她,许是错过了。”

那边的大沈老太太怒道:“那丫头,一来就到处乱跑,老妹妹跟牡丹姑娘可莫要怪她。”

二老太太笑了笑,“老姐姐说的这是什么话…”

看着两个老太太言笑晏晏的样子,牡丹不由的感概,这就是所谓的大家族的老太太们,合不拢的时候立刻撕破面皮儿,等到了需要和好的时候,立刻忘记了以往争锋先对撕破脸的样子,开始说说笑笑了起来。

牡丹又听着大沈老太太笑着说,“老妹妹啊,过几日就是太皇太妃请姑娘们过去聚聚的日子了,到时候咱们两家的姑娘可记得结伴而去,也好相互有个照应是不是?”

两边沈家的姑娘适龄的也只有牡丹,沈慧宝,沈慧香和沈慧柔了。

沈慧宝的性子就不说了,被大老爷养的目中无人,骄横无比。四姑娘沈慧香跟沈慧柔性子都还不错,沈慧香偶尔也会有点小脾气,但是心肠不坏,不会跟慧宝一样不分场合就闹脾气。至于慧柔,她是庶出,被三房的太太养的很是柔弱,性子温温顺顺的,说的好听点是温顺,不好听的就是软弱了。

牡丹是四个中闺龄最大的了,自然带着两个妹妹去了隔壁偏房里头说话,慧香还算是健谈,跟牡丹挺聊得来的,慧柔就只有面上带着温顺的笑意在旁边听着两个姐姐说话,偶尔会柔柔的回应一句。

沈慧香说着说着,朝着外头张望了一眼,忽然小声的凑在牡丹耳旁道:“牡丹姐,你是不知,慧宝那丫头前些日子不是整日每个好脸色吗?前两日听闻太皇太妃来到平陵,她立刻就精神了,等到昨天太皇太妃下了帖子,她整个人都活了过来。牡丹姐是不知,今个一早她跟我说话的口气,完完全全就是把自己当成了王妃了。当真是可笑的紧。”顿了下,又道:“幸好她脸上的疙瘩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不然若是这次没法去王府,她不非得气死,闹的家宅不宁不可!”说着又转头问慧柔,”慧柔,你说是不是?”

旁边的慧柔柔声道;“四姐,三姐长的漂亮,只怕这次能入了太皇太妃的眼…”

沈慧香哼了一声,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五妹,难不成你忘了上次殿下在沈府发生的事情?那日殿下可是当场拂了她的面儿,就算太皇太妃瞧上了又如何,总归要殿下愿意才成。”

慧柔笑笑,不吭声了。

正说着,外头响起了慧宝的声音,“牡丹姐,四妹,五妹你们在哪里?”

门外的丫鬟道:“慧宝姑娘,你回来了,姑娘他她们正在里头呢,你也赶紧进去吧。”

等到慧宝推门而入,牡丹瞧着她果然和上次的时候不同了,面上带着笑,没了那股子横眉怒目的样儿。沈慧宝也一眼就看见了牡丹,冲她笑了笑,只笑容有些奇怪,似乎还有些躲着牡丹的眼神。

沈牡丹自然也注意到了,却没往其他的地儿想,只让丫鬟搬了凳子在旁边让慧宝坐下,笑问道:“方才一来就听闻祖母说妹妹去竹苑找我了,真是不巧,我刚好过来,没跟妹妹碰上头,让妹妹白跑一趟了,妹妹莫要见怪。”

沈慧宝笑了笑,却不去看牡丹的眼睛,“姐姐说笑了,我怎会怪姐姐。”

几个姐妹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沈慧宝反而有些心不在焉的,连沈慧香都觉得有些奇怪,这三姐今个一大早听闻要过来就好一通梳妆打扮,她还以为她又要在牡丹姐面前炫耀她的美貌,却不想,这会竟然无动于衷?真是怪了。

留着大沈老太太和三个姑娘吃了午膳,她们才离去了。

牡丹也没在意什么,回去后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没过两天,牡丹忽然想起放在首饰盒子里的那匣子珍珠了,想让思菊拿去外头的首饰铺子里头镶在首饰上,忙让思菊去拿了那珍珠。

没一会,思菊却是慌慌张张的跑了出来,小脸都有些发白了,人也快哭了,“姑娘…”

牡丹抬头,有些奇怪,“这是怎么了?”

思菊眼都红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姑娘,那匣子珍珠不见了!”

牡丹闻言,先是怔了下,又皱了下眉头,站起来去了屋子里头,瞧见那首饰屉子里大开着,其他的首饰还在,那个装着珍珠的红木锦盒也还在,她打开红木锦盒,里头的几颗珍珠却是不见了。

牡丹脸色也有些不好了,想了想,回头冲思菊道:“去把豆儿和翠儿叫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新年快乐啊,哈哈 ,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有个好的开始,去掉霉运,剩下好运连连~

第93章

思菊也有些傻眼了,还以为姑娘是怀疑豆儿和翠儿,想着不应该啊,那两个丫头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儿来啊。可也不可能是念春姑娘压,念春姑娘是殿下的人。更加不是自己,自己这几日都是在衣铺里头,都没动过首饰盒子,难不成真是豆儿和翠儿,她结结巴巴的问道,“姑娘,您是怀疑…”

不等她说完,牡丹已经打断了她的话,“不是她们,我只是想叫她们过来问点话儿,你快些叫她们进来。”

思菊这才慌忙出去了,心中惊慌不已,不是豆儿,翠儿,也不是她和思菊,那会是谁?这可是殿下送给姑娘的东西啊,说是定情信物都不为过,却被人偷了去,若是给殿下知晓了,殿下也不知会不会怪自家姑娘。她心中担忧,去叫了豆儿和翠儿,两丫头还不知晓发生了什么事情,听思菊把事情一说,两人都吓的不行,等到了牡丹的房中,两人慌忙跪了下来,豆儿更是哭的凄惨,“姑娘,不是奴婢们偷的…”

牡丹揉了揉额头,让思菊搬了张雕花四角凳子过来,等她坐下,才道:“好了,你们起来吧,我知晓不是你们拿的,让你们过来是想问你们几句话。你们还记不记得前几日…就是那边的几个沈姑娘过来的那一日,那一日沈慧宝是不是来过竹苑里,有没有进过我的房间?”

两个丫头爬了起来,吓的都不轻,身子还有些抖,豆儿抹了一把眼泪道:“那日慧宝姑娘的确来过竹苑里,姑娘刚走没多久慧宝姑娘就过来了。那时候思菊姐姐在衣铺里头,老爷去了衙署,少爷也出门了,院里只有奴婢跟翠儿。奴婢们瞧见慧宝小姐过来就跟她说姑娘您已经去了老太太那边,慧宝姑娘却说不急,说想去姑娘房里头瞧瞧,奴婢们拦不住…后来奴婢奉了茶水进去就出来了…”

没有主子的吩咐,一般的二等三等丫鬟的确不能进主子的房间里头,豆儿和翠儿更是遵循着,没有半分逾越,那日送茶水进去也是因为思菊不在,她们才进去送了茶水。123456789123456789

牡丹点了点头,又想起那日沈慧宝躲躲闪闪的样子,心中已经知晓珍珠被谁拿了去。挥了挥手,让两个丫鬟退下去后,旁边的思菊还有些不敢相信,呆愣愣的问牡丹,“姑娘,您说那珍珠是慧宝姑娘偷去的?她…她也太…”思菊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个沈慧宝了,望族的大家闺秀啊,竟然干出了偷鸡摸狗的事情,说出来,沈慧宝简直就不用活了,还要连累沈家的姑娘们的名声!

牡丹也不知该怎么说沈慧宝,竟然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简直是——沈大老爷跟谢姨娘到底是怎么教养她的?这样的姑娘家,连累了整个沈家都不出奇。她再也坐不下去了,备了马车,立刻去了那边。

她过去也没找大沈老太爷和大老太太,直接去了大房。

大房这时候只有大老爷沈浩国在,钱氏似乎出门了。沈浩国听闻牡丹过来原本是不想见她的,又怕她去找了老太爷,只得让她进来了,让看看了座,上了茶,才问道:“牡丹怎的今天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儿?”

牡丹道:“伯父,我找慧宝有些事情,让慧宝出来一下吧。”

沈浩国看着牡丹脸色实在不好,知晓肯定又是慧宝做了什么事儿出来,有些不想让她见慧宝,却不想门外突然传来慧宝嘻笑的声音,“姨娘,你瞧瞧这可真好看,等着过几日去王府的时候我可要带上这一套珍珠首饰,到时所有的姑娘们都比不上我的。姨娘,若是我能进王府做王妃,到时就让爹休了母亲,迎娶你做妻好不好?”

牡丹闻言,面上怔了一下,都不知该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了,这沈慧宝脑子真的没问题吗?她再也坐不下去,大步走了出去,看着门外沈慧宝正挽着谢姨娘的手臂往房里头走,沈慧宝穿的艳丽,头上插着一根攒珠青玉簪,原本的一颗珠子被那颗差不多婴儿拳头大小的珍珠取代了。123456789123456789那珍珠不愧是极品珍珠,衬得沈慧宝的脸蛋越发的娇艳莹润。耳垂带着一对青玉珍珠坠,赫然就是那几颗小点的珍珠里的两颗,手上戴的青玉戒指,上面也镶钻了一颗不大的珍珠。

两人还没瞧见牡丹,还有说有笑的,等感觉前面人影的时候,沈慧宝抬头,看见牡丹,脸色瞬间发白,身子也不由自主的往谢姨娘身后缩了缩,结结巴巴的道:“你…你怎么过来了?”

沈牡丹站在房檐的台阶上看着她们,忍不住冷笑了下,“沈慧宝,你会不知我过来找你做什么?真是没想到沈家竟然教养出你这样的姑娘来,你这样迟早连累了沈家所有人!”

沈慧宝脸色有些发白,竟没有反驳,谢姨娘也呐呐的说不出话来。只有沈浩国全然不知,又听闻牡丹这话说慧宝,自然是不答应了,上前一步,皱眉道:“牡丹,慧宝好歹是你妹妹,你不知道客气一些?你说的这都是什么话?我们家慧宝到底怎么样你了?”

牡丹回头,看着眼前这个糊涂的中年男人,压着心中的怒火,道:“伯父,你在如此娇惯着沈慧宝,到头来她会害了沈家所有的人,你知晓她做了什么事情吗?”她说着转头指了指沈慧宝头上,耳垂和手指上的珍珠,冷声道:“她偷了我的珍珠!堂堂沈家的三姑娘竟然偷了自己堂姐的珍珠,这事儿要是传出来,伯父,你猜猜,沈慧宝还有没有脸面活下去?猜猜沈家姐妹会不会被她牵连了?”

沈慧宝被人这样当场揭了老低,恼羞成怒,再也顾不上什么了,从谢姨娘身后站了出来,指着牡丹怒道:“你凭什么说我偷了你的珍珠?你怎么证明这是你的珍珠?你们沈家一个落魄户,你爹一个庶出子能有什么银钱给你弄这样的珍珠?倒不如说你窥探我的珍珠,上门耍赖来了吧!”

“这…”沈浩国有些糊涂了,她记得闺女之前好像的确没有这样的珍珠首饰来着,且这珍珠一看就不是凡品,莫不是真是慧宝偷拿牡丹的?沈浩国皱眉看向沈慧宝,就算他在娇宠自己的妾氏跟庶出女,也不可能让她们做出这种事情来,若是被老太爷知晓了,会活活打死她们的。

沈浩国看向谢姨娘,皱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这珍珠到底是谁的?以前好像没瞧见宝儿有这样的首饰。”

谢姨娘有些慌张,结结巴巴的道:“老…老爷,这…这就是宝儿的首饰,你不是给了我一些铺子和田产吗?这些年我存下的银子一大半都用来…买这珍珠了…”看着牡丹越来越凌厉的神色,谢姨娘渐渐有些说不下去了,面色也越发的白了。她求救似的看向自己的女儿。沈慧宝哼了一声,“爹,我都说了,她们那边怎么可能买的起这种珍珠?这珍珠最少都是两万两银子往上,这明明是姨娘买来给我做嫁妆底的。”

沈浩国一想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儿,这珍珠价值不菲,那边沈家怎么可能买的起,应该是这牡丹冤枉了自家姑娘吧?不由的劝导,“侄女,你莫要冤枉了慧宝,她肯定没有拿你的东西,这珍珠价值不菲,你爹那种官儿,存上一辈子的俸禄都买不起的,许是你买了些便宜的珍珠被你家丫鬟偷拿去了?我看你还是回去找丫鬟们问问吧。”

牡丹的拳头攥了又攥,本想转身去告知了大沈老太爷,可看着沈慧宝得意的样儿,心中真是愤恨,这女人就该受到教训,她也不多说什么了,转身就离开了。

沈浩国三人立马呆住了,三人都还以为这沈牡丹要再纠缠一阵子了,没想到就这样离开了?沈慧宝看着牡丹离去的背影,心中微微有些不安,又想着,她一个落魄户的女儿那里得来这样的珍珠,说不定就是捡的或者偷的,就算她说出来,别人也不会信她的,毕竟两家的家世摆在那里的。这样一想,沈慧宝心中又安定了下来。

~~

牡丹回去后只当做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儿,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等着宴会那一天的到来。倒是思菊跟念春看着珍珠没要回来,念春忍不住道:“姑娘,要不我帮你把那珍珠偷偷的拿回来吧?”

牡丹摇头,“不用了,既然她敢干出这样的事儿,后果她就受着吧。”就看她承受不承受的起了。

距离宴会的日子不过三日了,太皇太妃这次的宴请,所有的姑娘家都知晓是什么意思,是太皇太妃相看儿媳的意思,原本大家也都知晓殿下不在平陵,这次应该是见不到殿下的,没想到宴会的前一日忽然传来消息,说是宴王殿下回来了。

这一消息让平陵的闺秀们都有些兴奋,都以为明日见不到殿下的,殿下竟回来了,看来明日的宴会有可能是殿下亲自挑选妃子了。这让平陵的闺秀们越发的期待着明天,也越发的想要打扮的出众一些,好引起殿下的注意。

牡丹得知这消息,怔了下,想着原本还以为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让沈慧宝受到教训,没想到殿下这么快就回来了,有她哭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啦~多给点评论吧,~~~~(>_<)~~~~

第94章

翌日一早,牡丹起床梳洗后,让思菊找了件白色交领中衣,又穿了一件石榴红的绣金莲小袄子,外头套着一件芙蓉色挑丝云纹长褂子,□也在里头穿了厚厚的白色小袄裤,外头一条密荷色团锦琢花长裙。一头黑发挽了一个发髻,上头插着一支梅花步摇簪,整个人的打算既不会显得太突出,也不会太素雅,在这样的场合是很中规中矩的打扮。

没一会,沈家那边的沈慧香和沈慧柔过来了,没瞧见沈慧宝,牡丹问道,“沈慧宝了?”

沈慧香笑道:“牡丹姐,你别管她了,今个一早我跟慧柔去找她,说是过来跟你一起去王府,她一甩袖子就离开了,说是不过来,也不知晓她怎么回事。”

牡丹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多说什么,笑了笑,道:“好了,不管她了,我们去王府吧。”

等到三人来到了王府,王府门口的小厮立马笑脸相迎了上去,“沈姑娘,您过来了——快请进吧。”

说起来,王府里上上下下的仆人们都是认识牡丹了,大家都知晓她是殿下的爱人,却没有一个人敢对外透露过这件事情,平陵王府里头的下人都是千挑细选出来的,他们都知晓殿下的性格,不会触殿下的逆鳞。

小厮把三位沈家姑娘迎了进去,王府管家正站在院子里,瞧见三人进来,迎上前去,笑道:“沈姑娘,老奴这就带你们进去。”

沈慧香和沈慧柔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的,没想过王府的管家会亲自迎她们进门,沈慧香不由的扯了扯牡丹的衣袖,小声的问道:“牡丹姐,怎么会是王府管家迎我们进去?”哪怕是王府的管家,都是平陵世家望族们的巴结的对象,她们实在闹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也不大清楚。”牡丹惊讶的挑了挑眉,这是殿下的意思吧?殿下这是?莫不是打算…

等到管家把她们送到王府内院一个园子里的时候,里面已经站着或是坐着不少大家闺秀们了,个个打扮的美艳动人。这深秋的后院,因为这些闺秀们的来到立刻生动了起来,衬得旁边的秋菊和睡莲花都失去了颜色。人群当中最显眼的当属一位穿着柔绢曳弟长裙的姑娘,她里头似乎只穿着单衣,身形一点也不显得臃肿,很是苗条,腰间用编成的金丝腰带竖着,更显得腰身纤细,盈盈一握。有秋风吹来,这美艳的女子微微颤抖了下,越发显的这姑娘美艳动人,楚楚可怜。

这姑娘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发髻,发间只插着一根镶珍珠青玉簪子,饶是头上只有这么一件头饰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在明亮的光亮照射下,簪子上头的珍珠荧光流转,散发着柔润的光泽,更是衬得那本来就美艳无双姑娘家越发的娇媚。哪怕在场的都是长的不差的闺秀们,她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姑娘太娇艳动人了,目光总是不由自主的落在她的身上。

沈慧香愣愣的看着那姑娘,过了半响才哼了声,又有些泄气的道:“三姐姐这容貌还真是美艳无比。”就算她再不喜欢自己这个堂姐,也不得不承认她的容貌是真的美艳无双,在场的姑娘们没有一个能比的上她的,只怕这次——沈慧香在心底默默的叹了口气,心中微微的有些嫉妒了起来。

牡丹轻轻的恩了一些,收回目光,寻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了下来,沈慧香和沈慧柔也跟了过去。

没一会听见下人通报,“太皇太妃驾到——”

在场的姑娘们立刻蹲身行了礼。

太皇太妃来到上位坐下,笑道:“都快些起来吧,哎哟,这么多漂亮的姑娘们,看的本宫都花了眼。瞧瞧看,连旁边的花儿都被你们比了下去。”太皇太妃说着,一眼就瞧见人群当中最显眼的沈慧宝了,看着她头上的珍珠更是一愣,面上的笑容也越发大了,冲沈慧宝招了招手,笑道:“这位姑娘是哪家的?这容貌也太出众了,快上前来让本宫瞧瞧。”

沈慧宝一脸娇羞的上前,行了礼,柔声道:“沈氏慧宝见过太皇太妃,太皇太妃千岁。”

边上立刻有人在太皇太妃的耳边说了一句,太皇太妃恍然,笑道:“原来是沈老将军的孙女,瞧瞧看,这模样跟沈老将军可真不像,怎么沈家就出落了这么动人的姑娘家。来来,在上前一些,坐在本宫身边,让本宫好生瞧瞧。”

沈慧宝又朝前走了几步,坐在了太皇太妃旁边的凳子上,她心中有些紧张,也不敢抬头看太皇太妃,微微垂着头,头上那支镶珍珠青玉簪越发显得夺目莹润。太皇太妃不动声色的在沈慧宝头上,耳垂和手上打量了几眼,柔声笑道:“这丫头长的貌美,在配上这珍珠首饰越发显的出众了,本宫瞧着平陵可没有一个能赶得上你这丫头的容貌了,丫头这珍珠哪里得来的?本宫瞧着这珍珠可不是凡品。”

沈慧宝心中一慌,不知太皇太妃为何会这么问,毕竟这珍珠——她急忙道:“回太皇太妃的话,这…这珍珠是民女姨娘买来的。”

太皇太妃哦了一声,笑道:“不知你姨娘在何处买的?本宫没想到平陵的首饰铺子里头还能有这样极品珍珠贩卖。”

下头的姑娘也都晓得似乎有些不对劲了,目光都放在了沈慧宝头上那颗莹润的珍珠之上,心里暗暗的想着,可不是,平陵的首饰铺子何时出过这样极品的珍珠?要是有的话也轮不到她一个庶女买去了。都暗暗猜测她头上的珍珠到底从哪里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