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皇后的铁血,他们可是亲身体会过了。

“是吗?那今天本宫到要看看,皇后该怎么处置本宫。”不退反进.荣妃的气焰越发的嚣张.她就不信.这些人真敢对她动手。

“请荣妃娘娘止步。”荣妃脚步一动.御前带刀侍卫已经整齐的排成一排,拦在了她的身前.手都齐齐放在了刀把上,随时都有出鞘的可能。

看到此.荣妃的脸色不由一变.先前的笃定也被这一举动打散了。

“住手…”就在荣妃进退维谷的时候.及时的传来了另一道阻止的声音。

“荣妃娘娘也是挂念皇上安危,还请各位见谅,荣妃并非有意违抗皇后娘娘旨意.只希望皇后娘娘念在荣妃娘娘对皇上一片赤诚的心意上.宽恕荣妃娘娘。”前来的是贤妃娘娘.自从皇上遇刺之后.这后宫里的大小事务皇后都交给了她.她也是过得如履薄冰.神情憔悴。

后宫之中.各宫大小主子.宫女.太监.多不胜数.可是她必须得保证.无一人踏出宫外.就连他们的言行举止都要监控.这重担可不是一般人能挑起的。

但凡意图出宫者.不论身份,不论缘由,一律处死。

已经有几个宫的侍女.意图挑衅于皇后的旨意.被斩杀于宫门.而这也威慑了骚乱的后宫.让她更能尽心的管理后宫事务。

今儿个,才听闻国舅爷进宫,她就觉得心中忐忑,却不想.还真出事了。

皇后的一道旨意.只许进不许出.断了国舅出宫的大门.也禁锢了多少大臣的出入。

这无疑是加剧了众人对皇上安危的精测。

一旦皇上救冶无果.那么这后果…

想到此,本暂时安分下来的女人们慌乱了,就连朝中的大臣们也乱了。

暗潮汹涌.都只是为自己谋一条生路。

可是,这却扰乱了后宫的平静,也扰乱了奉天朝堂的安定.更扰乱了多少枭雄的思绪。

可让人惊奇的却是.一旦皇上驾崩.最有帝位竞争力的各位王爷.却闭门谢客。

这不禁又让满朝文武感到匪夷所思的同时,也对这皇上遇刺一事的幕后缘由产生了更多的猜想。

没有着急的赶往京诚.更没有召集所属势力.只是一道旨令.奉行皇后懿旨,若有异心叛乱者,一举镇压铲除,绝不手软。

各位王爷对皇后的拥护.或许可以说显而易见。

如果皇上一旦驾崩.那么这帝位必然将会传于皇上的子嗣.可是轩辕皇屈指可数的子嗣中.都属年幼.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母妃都有一定的势力.但是和几位王爷一比.那就不言而喻。

最大的可能性.那就是皇后肚子里的孩子.那才是皇位的真正继承者。

这也是大多数臣子顾虑的.毕竟皇后肚子里还有孩子.一旦产下孩子是皇子,这帝位十之八九还是这皇子.那么这朝政自然就掌控在了皇后的手里;一旦皇后生下的是公主.那么.这又有难以预料的变数了。

思来想去.关键在于皇后肚里的孩子.能否安然产下?是皇子还是公主.这都是关乎奉天安定的因素。

皇后不自觉间就成了奉天天地变换的关键人物。

一旦荣妃真被就地处决,那么这后宫的动乱必然一发不可牧拾.想及此,贤妃这才急急赶来,还好赶上了。

“请两位娘娘速速离开。”就在这一会的功大,朝阳宫内似乎有了动静.严正以待的太医们从偏殿里匆匆进入朝阳宫.进进出出.也顾不上门外的两位娘娘了。

而这却也让两人的心都悬到半空.这是否意味着皇上的境况真的不乐观。

两位娘娘的脸上都浮现了凝重.但是却又闯入不得.面前站立的可是手握刀柄的御前侍卫.就算在这个时候.他们也是忠于职守的。

不一会,皇上病危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皇宫.整个后宫顿时一片悲泣声。

和外界断了联系,在宫内却又无所依靠的女人们只能流着眼泪.等待着厄运的到来。

只有少数的几个主子,神色哀戚但还能保持镇定.对于她们来说.这一天早在进宫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只不过没想到会来的那么早。

恍惚间.想到了皇后之前说的话.一荣惧荣.一损惧损.她们这才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她们的支柱永远都是皇上.一旦皇上没有了.那么她们的天空也就塌了。

紧接着.一个个宫阁的主子们,一扫之前凝重的氛围.没有哭泣.没有惶恐.有的只是比寻常多了几分安静的氛围。

虽然隐隐约约还是能看出凝重和绝望,但是她们这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恢复往日的平静和生活步调.以示一切如常。

一个看一个.一个接一个.整个后宫,慢慢的又恢复了宁静.奇异的转变,却也让所有的人和了一口气.但是却也知道.这暂时的压抑.总会有爆发的那一刻。

然而就在这急剧转转变的过程中.皇后居然放开了宫中禁令.后宫女子可以和家人通信。

这一改变,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却也让皇宫的安危感到诡异莫测.皇上的安危也变得虚虚实实,难以辨别。

但是朝中势力却奇异的安定了不少.接到了来自宫中的来信.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静观其变,暂时的按兵不动。

这一紧一松的旨意,却保证了在轩辕皇遇刺之后,奉天的安宁。

皇后几乎没有露过面.但是只有见到皇后的人才知道.皇后瘦了。

皇上的箭清除了.箭伤在慢慢的愈合,因为伤口感染引发的高烧不断,这才是让皇后担忧的最主要原因。

不眠不休的守护病人,就算是一般人体力都有些吃力.更何况.此刻的皇后有孕在身。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女子,在诡谲的风云变幻中.保住了自己.稳住了局势,也尽到了为人妻,母仪天下的职责。

没人知道.当后宫女子慌乱的时候.皇后的手中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多少的叛乱信息。

当别的女人忙着哭泣的时候.皇后却慎重的下达了一个又一个的旨令.铲平叛乱.清理朝中叛乱势力。

期间,胆敢挑衅与皇后旨意的人,一经查实.毫不留情。

没有人知道.当青青守在独孤韵身边的同时,果断处理政务的时候.她的无奈越来越增加。

只因,她清楚的意识到.奉天已经处于一个封建王朝由威入衰的后期阶段,虽然独孤韵有竭力而冶.但是却已经没有回天乏术之力.皇权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局限和分散。

即使趁此堤乱.整顿朝纲.清除异己.但是这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事情,可以改善目前的状况,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更改现状。

朝廷的一次动荡.官员的一次换血.军队的一次证战.所造成的损失.那是难以估计的.这些会让奉天的经济近十年内难以复苏。

整体的经济将延缓很多年.经济的延缓发展.必然会导致国库的空虚.作为封建王朝的统冶阶层.一旦国库空虚.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多方面的发展,教育,工商农业,特别是至关重要的军备力量。

作为封建王朝的统冶者.一旦失去了军事力量的优势.那么必然也就失去了王者的尊严和保证。

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害怕这些,而不整治目前的形势,那么不可避免的就是因为权力的分散而导致的派系斗争.以及民间的武装力量的组织壮大.动乱同样会在不远的将来爆发。

可是,独孤韵却只能选择伤筋动骨,毕竟,这还能延缓一个国家衰败的时限,若是有了问题不去解决,那不等同于明知道病症在那,却不医冶一样。

这就是帝王的悲哀.也是帝王的无奈。

可是,这种无奈和这种悲哀又有多少人能理解,青青看着床上的独孤韵,再一次的威叹。

“查到这次刺杀皇上的凶手是难了吗?”青青虽然没有胃口.但还是尽可能的保证自身的营养供给。

在吃过饭之后,青青开口问询。

“回娘娘.无迹可寻。”负责查案的大理寺卿邱清泉也就是贤妃的父亲.刚毅的脸上有着凝重。

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臣.对于此结果似乎也并没有感到意外。

“再此期间违抗本宫旨意.趁势作乱者可有拟出名单?”青青对此也不意外,如果真有那么好查,也不叫刺杀了。

只不过,既然已经发生了,有些事情.不管有没有查出,都得有个交代.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臣已拟定.都遵照皇后娘娘旨意严惩不贷,只不过有一人.臣还请皇后娘娘裁定?”邱清泉的话似乎也印证了青青的预测,青青起身,缓缓的走动着.活动活动这久坐麻木的身躯。

“何人?”青青顺应的问出了疑感。

“国舅邱清泉。”邱清泉的话,无疑更加印证了此次动乱的最终目的。

“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大人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后果,本宫承担。”青青的话无疑是给了邱清泉最好的保证.他大可放手去做。

“多谢娘娘。”邱清泉看着眼前的女子.她的承诺给了他行使职权的后盾,可是,却也把她自己拱到了矛盾的最中心位置。

以后,她将会面临更多的敌对势力。

这些.皇后娘娘不可能想不到.可是她还是选择了继续。

虽然这一切都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但是看着眼前的女子.他的心中总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感叹。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八章

就在轩辕皇昏睡期间,朝中不少朝臣被牵连查办,不少重臣被关押流放。

但是自始至终.却从未出现过株连九族的灭门案件.更甚有的是父亲被关押,但是其子因为其才华出众.同样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这不同于以往的律法制度,不禁让当事人有些匪夷所思,就是当朝也感到摸不清。

“当朝择贤任用.不论出身.不论年龄.只要尽忠于朝廷者.都是奉天的臣民。”皇后的一句话.让人心惶惶的朝堂慢慢的趋于安定.奇异的.受到惩处者的家属,并没有出现预料中的结党营私.举旗相抗,反而成了主动避嫌,忠诚之辈。

然,这样的政策之下.依旧有人胆敢虎嘴捋须。

国舅殷祁刚,因为策划刺杀当今皇后,以至于误伤当今天子.罪名确实,证据确凿,定秋后处斩,其一干门徒也被量罪定刑。

外戚势力也因为此,被狠狠的削弱了。

身居后宫.深得宠幸的荣妃娘娘却是走投无路,求助无门。

只因她在后宫之中,虽然皇后并没有限制其行动,但是,她现在才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墙倒众人推.自扫门前雪。

以前总是在她身后跟随的人们.现在一个人都没有了.就连贤妃娘娘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和她拉开了距离。

殷祁刚的旧属.大半以上的人都因为此事受到了牵连.剩下的.就算是想帮忙也是有心无力,这种情况下,也都无奈的选择了保存实力。

总是高高在上,胸有成竹的荣妃殷娥也品尝到了从未有过的无奈和绝望.眼看其父就要被处决.她只能希望皇上能够在处决之前.尽快醒来.念在其父对皇上的赤胆忠心以及自己对皇上的一片赤诚上.网开一面.宽赦其死罪。

“娘娘,此事荣妃娘娘难逃其咎,还请娘娘明示?”负责彻查此案的邱清泉.再一次的请示青青。

他不明白,为何皇后一直未动荣妃娘娘.可知.这荣妃娘娘才是皇后娘娘最大的劲敌啊。

“荣妃娘娘最近没什么动静了吧?”青青挺着不大.但是却同样感到吃力的肚子,缓缓的行走于御花园中。

“没有了。”邱清泉对于青青的问题有些怔忡.但是却也瞬间明白了皇后的意思。

“邱大人,这短时间以来,一直都是贤妃娘娘帮助本宫打理事务,不偏不倚,深得本宫心意;而大人竭心尽力为朝廷办事.刚正不阿.一直受皇上信赖。可是人言可畏.本宫不想因为某些不必要的因素而影响了大人和贤妃的清誉,故而,还希望大人事无巨细.谨慎而行。”虽然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由皇后的口中吐出来,这不免让邱清泉心中一暖,这段时间以来.他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一个不慎.不止自己.就是贤妃也会受到牵连.一旦根基不稳,那么他们势必不会再有生存的机会。

整顿朝堂势力.本就是借着一方打击另外一方.庆幸的是.皇后娘娘这此器重的是他们,所以他们也就成为了主导的一方;

若是他们没有那个能力,那么他们也就必然会成为弃子.沦为牺牲品。

作为多年的老臣.他心中自然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更重要的是,但凡皇后参与的政变中.他有种坚信.坚信皇后娘娘必然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这个信念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多年来的一幕幕积累的。

“皇后娘娘请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三思而行。”邱清泉跟在皇后的身后.沉稳的答道。

“本宫永远记得,那么一天.当所有人都质疑于本宫和太子的时候.是大人挺身而出,为本宫和太子说话。”青青的思绪似乎飘飞到了远去的记忆中,脸上的神情让人看不清.但是不知不觉中却有着一种久违的疏离和冷漠。

“本宫知道.大人并非为本宫说话.大人生性耿直刚毅.但是.大人却不知,那一刻.却永远的烙在了本宫的脑海里.让本宫知道.奉天.只要有大人的存在.那么即使黑暗完全笼罩了奉天.却也掩不去大人的光亮。”青青的话语让邱清泉沉稳的双眸也闪过惊诧,看着眼前背对自己站立的女子.作为一个臣子,一个为朝廷奉献了大半辈子的重臣,他头一次感受到了被肯定.被认可。

不是因为他的帮扶.也不是因为他的利用价值.而是一种由心的,客观的没有旁系的认可。

这比赏赐他什么无价之宝更让他动容。

“老臣多谢娘娘。”刚毅的面庞有着无法掩饰的动容.邱清泉稳稳的跪在了青青的身后,这一跪,是对皇后由衷的尊敬和感谢。

“大人请起,江山自有人才出.大人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转身,青青缓缓弯腰.扶起地上的邱清泉。

邱清泉.这个男人.值得她敬佩.也值得她保全。

“臣多谢娘娘提点。”邱清泉在青青的扶持下.站了起来.不知何为泪意的眼眶也有了湿意。

有了皇后娘娘的这句话.他也可以着手请辞.隐居山林了。

算来,他这一辈子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陪本宫走走吧.大人和本宫也算是少之又少的旧识了。”就这样.年近五旬的邱清泉陪着挺着肚子的皇后漫步在御花园中。

“启慕皇后娘娘,皇上醒了,可是…”就在这时.一个栖凤宫的小太监跑到了青青跟前,脸上有着喜色,却也有着担忧。

“无妨.说吧。”青青脚步未停.继续走着.对于皇上的苏醒.也到了时候了。

“荣妃娘娘去求见皇上,恰好皇上就醒过来了.所以.现在皇上正由荣妃娘娘陪着呢。”小太监话这么说着.想到荣妃那梨花带雨.委屈满腹的样子.再想到皇上那不明就里的样子,就为皇后抱屈。

这段时间以来.皇后娘娘不但要安稳后宫安宁.还得保证天下稳定.整个人都瘦得不像话了,可是有谁看见,只要出了栖凤宫.就只听到关于皇后娘娘的暴行,却没有人能体会到娘娘的辛苦和无奈。

现在好了.风暴过去了.皇上也醒了.要是皇上有心偏担荣妃娘娘.为国舅平反.那么皇后娘娘该如何自处啊?

全朝上下,想要娘娘死的,何止一两人啊。

“传本宫懿旨.吾皇天龙真身,逢凶化吉.免百姓三日赋税.共贺吾皇醒来,谢苍天庇佑。”却不想.皇后娘娘并没有急着赶回栖凤宫.反而平静的下达了旨意。

“谨遵娘娘懿旨。”邱清泉也趁机告辞离宫.对于皇后之前的话语,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恩威并施.棒压同进.皇上醒来了.自然是笼络人心的时候来了.之前作恶的一系列人等,必将会成为刀刃之肉。

首当其冲的第一人必然是皇后.其次就是贤王以及他。

“娘娘…”看着站着眺望远方的皇后.小太监小声的提醒.想说什么却又不敢,只是眼中却已经流露出了担忧.就怕荣妃娘娘在皇上那里胡说八道,让皇上错怪了皇后娘娘。

“奴才叩见皇后娘娘.皇上有旨.请皇后娘娘速速回宫。”.仿佛没有听到小太监的声音.青青只是平静的看着远方.整个人让人难以看清情绪.不一会,另一个小太监急急跑来了。

“走吧。”青青转身.不疾不徐的走着.平静的脸上让人看不出喜怒.可是,那孱弱的背影却让人看了心酸。

这哪像一个怀孕的女人啊.更别提是养尊处优的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就是有这种魔力,没有贴心的话语,更没有笼络人心的手段,可是,只要呆在她的身边,自然而然,就会被她吸引.就会对其有种难以形容的信任。

不远的距离.却也不近.当青青走回栖凤宫的时候.宫人们早就恭候多时。

脸上挂起习惯的笑容.缓缓的踏进了朝阳宫.直到看到靠在床头的独孤韵。

“臣妾参见皇上。”盈盈一礼.青青并没有看向站在床尾的荣妃娘娘。

“皇后…”挣扎着坐起身子.独狐韵的双眸贪婪的看着青青那消瘦的脸颊,双手示意青青上前。

“青青瘦了。”握着青青递上的双手,独孤韵的双眸中有着让人难以言明的情愫,有久别重逢的喜悦,还是有别的。

“你们退下吧.联想单独和皇后说说话。”独孤韵环视了一眼里里外外站着的人.吩咐道。

一瞬间,在场的人都走了个干干净净.荣妃就是有话想说,却也只是唇瓣动了动,却没有出口。

“青青.辛苦了。”握着青青的双手.独孤韵依旧没有血色的脸庞上才着疼情和内疚。

“皇上醒了就好.皇上醒了.我也可以安安心心的睡个好觉了。”青青不置可否的笑言.脸上毫不掩饰的流露了倦态。

“上来吧,从现在起.联守护着皇后。”独狐韵坚定的话语本该让人感到动容,可是.青青的心却有着从未有过的平静,静到不起一点涟漪。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上醒了.可要好生保重.我就先回去了.如果皇上怜惜的话.让我好好睡一觉吧.不要让人来打扰我。”青青笑着拒绝了独孤韵的邀请.她当然明白,此时的独孤韵不会对她怎样.但是她又怎么会那么轻易的就上了独狐韵的龙床呢?

更何况是在这种特殊而又敏感的时期呢?

“也好,青青就好好休息,什么都不用想,联不会让人打扰到青青的。”独狐韵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却还是笑着说道。

久睡初醒的温润脸庞,却有着有些奇异的血色。

“多谢皇上。”.青青缓缓起身,告辞.转身,走人。

到了这一刻.她的心反而更定了.奇异的.没有任何干扰的定了。

“皇后娘娘,请留步。”.却不想,才走出了朝阳宫的范围.就有人堵在了路口。

荣妃娘娘神情复杂的看着青青,有仇恨.有愤怒.还有些许的敬畏。

站定身形.淡漠的看着眼前的女子,青青没有开口.也没有因为受堵而流露出什么不悦的情绪来。

当然.这种反应.算是青青在皇宫里的一贯表现.似乎没有什么能让青青冲破理智。

“殷娥在此求皇后娘娘,求娘娘向皇上呈请.家父真的没有派人行刺于皇后娘娘,一切都是有人栽赃陷害.还请娘娘明鉴。”思来想去,一切的根源莫不过是皇后遇刺一事.才导致了皇上遇刺.只要洗刷了刺杀皇后的嫌疑,那么自然也就洗脱了罪责。

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就算殷祁刚真的没有行凶的可能性,但是却已经成了既定事实,想要翻案又谈何容易?

就算是皇上有心查清此案.若是没有查出真正的凶手.同样也不可能让殷祁刚免罪。

“刺杀一案事关重大,讲究是真凭实据,若是娘娘能够查出真正的凶手是谁?那么国舅大人的罪名自然赦免,如果不能.本宫也无能为力。”没有转弯,青青直接点明了案件的中枢,自然荣妃已经想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她自然也就会有法子解决。

“不过,本宫提醒娘娘一句,一旦娘娘提出质疑,那么娘娘必然逃脱不了此案,到时候,就算是皇上想要保全娘娘,也很难。”青青看着跪在地上的贤妃,残酷的点明了她即将面临的因境。

同时却也表明了,之所以贤妃娘娘能够安然呆在宫里.却并未受到牵连的原因.从某方面来说,还是皇后娘娘的庇护,要不,她早就锒铛下狱,怎么还能见到皇上醒来。

“多谢皇后娘娘忠告.但是事已至此,臣妾也只想放手一接.就算不能救出父亲.殷氏一门独留臣妾苟且偷生.恋享容华.又有何意?”殷娥惨淡一笑,这或许是她将来最好的结局,难说因为殷氏的失势,皇上不会在关照于她,留在这后宫,她又有何尊严,又怎么存活?

今天的情景不已经明显的流露出了皇上的决定.虽然皇上或许还不知他昏迷的日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看他对皇后的态度就知道,这一切既然是皇后主持的,那么皇上又怎会否定了皇后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