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要的就是“名声有损”!

“你出去请他过来,就说我肚子疼。”

兴平顿了顿,脸色微微一红。

“你悄悄的领他过来,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那宫女心中惧怕不已,完全不理解长得不俊俏,看起来那方面也不是很强的花木兰怎么就让兴平露出这幅怀春的样子来!

这可是魏国使团的地盘,不是北凉的后宫,被抓到了不是开玩笑的!

说不得两国的关系就完了!

宫女不愿意去传话,磨磨蹭蹭地就是不走,兴平公主气的柳眉倒竖,对着那宫女骂道:“你再不去,你信不信我自己去找他!”

宫女被她吓得一抖,连忙掉头出帐寻找贺穆兰的踪影,她真害怕最近越发暴躁易怒的兴平真的会去找贺穆兰搭讪!

好在贺穆兰出来是巡查各处的守卫情况的,边走边看边找守卫聊一聊,走的不算太远,那宫女远远的坠在后面,等到她走到四周没什么人的地方才撞起胆子冲了出去,一下子行了一个大礼,像是一鼓作气一般极快地开口:

“花将军我家公主身体不适请您过去看看!”

贺穆兰莫名地挑了挑眉。

“身体不适?那该去找御医啊。”

宫女支支吾吾:“就是肚子疼…那个…不用去找御医。”

肚子疼?

不用找御医?

那找她做什么?难道是要什么东西需要她帮忙?

没过一会儿,贺穆兰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你们没准备吗?这可奇怪了,一般走这么多个月,东西应该都备全了才是啊!不过没关系,我那还有一些,你跟我来。”

可怜的宫女完全不知道贺穆兰在说些什么,顶着一个营地里虎贲军暧昧的眼光跟着她走了大半个营地回到了贺穆兰的营帐,呆若木鸡地捧着一盒子东西游荡在营地之中。

半个时辰后。

“你带这么多纱布和细棉回来干什么!”

兴平公主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叫了起来。

“我不是叫你把花木兰请过来吗!你到底说没说我身体不适?!”

宫女哆哆嗦嗦的把一盒子干净的、看起来是绷带一般的纱布递到兴平公主面前。

“婢婢婢子说了,花将军说他是男人不好亲自帮您准备,说说说会找找找找些补血的东西让御医端来,说说说下面的路会走慢点…”

补血?

绷带、纱布?

兴平公主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第416章 闷骚木兰

沮渠菩提从铁核桃里拿出那张纸后,几乎是泣不成声的找到了孟玉龙的身前,一下子就软倒了下去。

孟玉龙见到自家的世子成了这样,吓得大吃一惊,连忙把他一把抱了起来,直接抱到了自己的营帐里。

沮渠菩提从小被孟王后养大,虽然性格单纯温和,却不是那种懦弱胆怯的小孩,否则也不会愿意跟着魏国使团走这一趟了,能让他哭的如此之惨,如此失态,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孟玉龙的铁卫营不能主动进入虎贲军保卫的范围,而沮渠菩提身边一直有暗卫保护,所以孟玉龙大叫了一声“保护的人呢?都死了吗?”,却被沮渠菩提抓住了袖子摇了摇。

“我让他们留在原地了,是我的命令…表兄,你放我下来。”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侍卫离开你,虎贲军中虽然安全,难保有人图谋不轨。王后的叮嘱你都忘了吗?”

孟玉龙寒着脸将表弟训了一顿,这才把他放到地上。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魏国有谁对你无礼?”

他只能想到这个。

谁料提起这个菩提又是一阵抽泣,将紧紧攥在手中的纸团递给孟玉龙看:“还记得我一直当玩物的那个大核桃吗?我今日请花将军把它开了,里面的不是核桃,是这张纸…”

孟玉龙慎重地接过了那团纸,看完后也是浑身一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核桃是哪里来的?这个主子是谁?”

纸条上的话很简单,是一个“手下”向主子传递情报的纸张,内容也十分简单,就十个字而已。

“西秦有陷阱,小心二王妃”。

“我在兄长院子里的花坛中捡到的,恐怕他在暗处的手下一直用这种办法传讯,那天我去的时候阿兄不在,二嫂去礼佛了,我闲着无聊晃了一圈晃到了后院那棵核桃树下,就把这个大核桃捡走了。”

沮渠菩提的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早就有人传了讯回来,告诉他西秦有危险!可是我把这个核桃捡走了,阿兄才没察觉到危险,在西秦中了埋伏!”

他哭的差点一口气接不上来。

“是我害死了阿兄!”

“不要胡说,不是你的错。要怪就怪那些藏头露尾的恶人,设计陷害世子殿下。”孟玉龙伸出大拇指擦掉菩提脸上的眼泪。“还有二王妃,如果二王妃也有问题,恐怕防不胜防。”

“二嫂能有什么问题?她都出家为尼了。”菩提哭着说道:“当初核桃要是到了阿兄手里…到了阿兄手里…”

“你把核桃和纸条都藏好,等他日王后和我们汇合后你再给她。兴国世子身边的手下说不得王后也知道,到时候查出是谁送的信一查便知。”孟玉龙口中这么安慰,其实心里已经确定那个人十有八九是死了。

若沮渠兴国的探子还活着,却发现沮渠兴国中了埋伏被西秦所俘,一定会想办法联络到宫中的孟王后。

可有这封信在,让他们知道二王妃有问题,只要他们还活着,就一定能查出个真相。

毕竟二王妃也是河西大族出身,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沮渠菩提心神受了震荡,完全不能打起精神来,直到哭泣渐渐止住了,眼睛还是红肿不堪,根本没办法出营。

否则给魏国和北凉的官员们看到了,还不知道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样大的打击,让沮渠菩提这样从小没有见识过多少黑暗的孩子几乎有些一蹶不振。孟玉龙只是表哥,又不是他妈,当然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让对方振作起来,只能不停的安慰他,用以后离开北凉的生活给他打气。

“你和王后可以去西域,听说西域有不少女王,还有很多女富商,白马应该很高兴见到她们…”

“江南的刘宋烟雨如画,到处都是湖,连空气都是湿润的,不像我们这里,到处都是风沙和贫瘠的土地,南方下起雨来甚至几个月不歇…”

“我们就这么丢下一切走了真的好吗?”沮渠菩提突然仰起自己的脸,“我两位哥哥如果都不是死于意外,那他们的仇不用报了吗?我们就这样走了,谁来祭祀他们呢?”

“你不是想走遍天下,看看其他国家和北凉有什么不同吗?”孟玉龙摸了摸沮渠菩提的脑袋:“报仇的事情,王后和我们都不会忘了的。你身后除了北凉,还有孟家,你不相信孟家?”

沮渠菩提低下头。

“我害了阿兄,不能一走了之…”

“你还小,这些事交给我们这些大人吧。”孟玉龙斩钉截铁地说着:“王后不会放过任何坏人,你不相信孟家也要相信王后,我们只是离开宫中,又不是亡命天涯,那时候我们在暗,敌人在明,该担心的是他们才是。”

“是这样吗?”

沮渠菩提摸了摸怀中的核桃。

“花将军很好,我们这样坑他…”

他和贺穆兰相处了一阵子,知道了她就是个面冷心热的好心人,事事都照顾着他,正因为如此,一想到自己和孟玉龙跑了她可能会遭到的处罚,沮渠菩提就觉得过意不去。

在旅程中弄丢了世子,送嫁将军和迎亲的将军都要倒霉。孟玉龙还好,因为孟家的缘故所以父王不会动他,最多罢官,可听说花木兰出身低微,家中在朝中并无势力,能混到现在全靠拓跋焘的信任和提拔,一旦出了这种事让拓跋焘震怒,说不定以后的前途就给他毁了…

听到沮渠菩提担心这种事情,孟玉龙简直都要咆哮了。

“你居然还担心花木兰的事!如果北凉和魏国打起来,领军的八成就是这位将军,你也看到他杀人时多么凶猛了,你没有想过如果被杀的是北凉的百姓,他会不会手软?哪个将军手中没有尸骨累累的人命?就算他因为这个事情吃了责罚,那也是他的报应!”

他看着怔住的沮渠菩提,长叹了一口气。

“我们这些武将,几乎没有几个得到善终的。花木兰现在还年轻,魏国有的仗要打。只要魏帝需要他打仗,他就没事。你就不要杞人忧天了!”

孟玉龙安抚了许久,直到贺穆兰一直没等到沮渠菩提回来亲自来铁卫营这边接他,他才把眼睛红红的沮渠菩提送了出去。

贺穆兰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见沮渠菩提情绪半点不见得变好,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几乎是半扶着把他接回了虎贲营中。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离开绿洲,那些商队有的回返姑臧,有的继续向东,全部都动了起来。

整个绿洲忙碌而热闹,为了公主的安全,所有商队都住在绿洲的外围,这让许多好奇想看到公主美貌的商人都觉得失望。

直到整个大军离开了绿洲,贺穆兰还遥遥地看着商队们拼命跟在后面想不掉队,再想一想死在绿洲里的那些马贼,她突然就觉得在这个时代想要生存,有时候真的光靠拼命是不行的。

最需要的,恐怕是必要的运气。

因为考虑到兴平公主“身体不适”,路上的行程放慢了许多,直到天色渐渐昏暗才到达了青铜峡。

青铜峡是一道山谷,在这荒凉的西部,青铜峡简直就是一个特殊的奇迹。此地青草莺莺不说,还有壮观的瀑布和平原,在青铜峡中生活的部族成百上千,是北凉在河西走廊上重要的城镇之一。

原本魏国使臣就是准备在青铜峡换了骆驼,丢弃掉北凉押送嫁妆的车子,让所有骆驼载物进入沙漠的,所以所有人一到了青铜峡,立刻就有大量的奴隶和官员迎出青铜峡中的小镇,将他们迎接了进去。

第二天,整个使团都在紧张的准备着入沙漠的辎重,袁放不放心的将水和粮草点了一遍又一遍,尚且湿润的马草和豆料被负在骆驼的背上,绑了紧紧的。每个骆驼的身上都是满载着水袋,五千人能饮用六天的水都在这里,除了每个骑士随身带着的干粮和食水,这些就是真正保命的本钱。

至于兴平公主贵重的嫁妆,则是被厚厚的羊毛毡子裹起,完全不露出珠光宝气的捆在骆驼的背上,就连兴平公主都换乘了一匹白色的骆驼,那骆驼的驼峰上安置着厚厚的褥子,兴平公主不是第一次骑骆驼,上去后只是有些害怕,但很快就收敛了自己的情绪。

因为她是和亲的公主,为了害怕她会被晒伤,两边一直有宫使轮流举着巨大的伞盖为她遮挡阳光。即使伞盖做的十分轻便,这么举着也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轮换的宫使和奴隶可谓是惨不忍睹,就连坐在骆驼山的兴平公主都有些于心不忍,最终还是自己戴上了纱笼和完全不透出一寸皮肤的臂遮等物。

贺穆兰还记得兴平公主身上有癸水,生怕她坐在骆驼上会因为体力不支而晕过去,又或者硬撑不愿意休息,所以带着沮渠菩提一直跟在兴平公主的旁边,不停嘘寒问暖。

可怜的兴平公主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自己没有“身体不适”,就算她再怎么想引诱敌方大将,可对方要是误会自己身上有癸水,都不可能一亲芳泽的!

这男人怎么回事?难道他的外表是假的,其实内心是个色中老手吗?怎么连女人这个都注意!

“将军为什么老去兴平公主那边?”郑宗咬牙切齿地看着那边,对着身边的袁放发着牢骚。

“人言可畏,他不担心别人说闲话吗?”

袁放被太阳晒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他都怀疑真的进入沙漠自己会不会像条鱼一般干死。

他来自南方,陈郡很少有这么大的太阳,而且一晒就是几十天,就算青铜峡这段的风景比他处都好得多,袁放还是有种想跳下去不走了的冲动。

听到郑宗的话,袁放懒洋洋地看了贺穆兰一眼,见她果真和兴平公主有说有笑,不以为然地开口:“菩提世子不在旁边吗?旅途这么枯燥,给兴平公主解解闷也是对的。太阳这么大,万一晒晕过去了也好接住。”

除了太阳大,此地的风也不小,天热,兴平公主本身穿的就单薄,如今被风一吹拂,那衣服就贴到了她的身上,露出婀娜多姿的身段来。

要不然怎么说这个公主是个尤物,即使她骑在骆驼上,一干虎贲军从身后远远看去,也能看到兴平不盈一握的腰肢和成熟的犹如蜜桃一般圆润的臀部曲线,再想象着她丰满的上身和如牛奶般白滑的皮肤…

莫说一干虎贲军的小伙子们都在偷偷咽着口水,就连袁放都觉得喉咙有些干。

“这公主这么骑着骆驼确实太显眼了,有些动摇军心…”

“就是!”

郑宗赞同地点头。

“我到将军那边去提点提点,陈节和蛮古也是,离得那么远,就不知道劝谏一下将军!”

郑宗像是从袁放这里得到了勇气,立刻一夹马肚子,驱马向着贺穆兰奔去。

“傻子,陈节和蛮古才不敢靠近呢…”袁放翻了个白眼,“你自己上赶着倒霉,别怪我不提醒你,哎!”

郑宗驾着马钻到贺穆兰身边,骆驼走的慢,越影却是神骏,跟在骆驼身后老是不耐烦,所以贺穆兰换了大红跟在白骆驼旁边,远处看着红红白白很是相配,即使骆驼比马高一截也十分协调。

这样的协调让郑宗更是烦躁,一凑近贺穆兰就硬邦邦地开口叫道:“花将军你又不喝水!”

“呃?”

贺穆兰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这位凑上来的译官。

她刚刚正跟兴平公主聊到钦汗城的丽子园。

郑宗见贺穆兰半点不开窍,恨铁不成钢地继续当着搅屎棍:“将军我和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因为形象就把喝的水留下来擦身子!你居然一天都没有如厕!你是铁打吗?嘴巴不干吗?肚子不难受吗?赶紧喝一口水…”

郑宗从腰间解下水囊。

“你要倒了,叫我们怎么办?”

“郑宗你胡说什么…”

贺穆兰有些不悦地瞪视着他。

“你只是译官,又不是我的亲卫,怎么还管起我的吃喝拉撒起来了!”

郑宗没想到贺穆兰说的这么不客气,原本只是想岔开她和兴平公主愉快的聊天氛围的,却被贺穆兰的话刺的脸色一白,呐呐道:

“将军觉得我是多管闲事?”

贺穆兰是个女子,被郑宗一天到晚关心着吃喝拉撒,说不烦躁心虚是假的,再加上身边跟着一个女子和小孩,就这么大喇喇地讨论着“今天上没上厕所,你今天没喝水”这样的问题…

脸色自然也不会好看。

唯有兴平公主心中一喜。

‘这位译官说他为了干净把喝的水拿去擦身…’

她娇羞地用动人的眼神看了一眼贺穆兰。

‘一定是那天我嫌他体臭,他为了不让我嫌弃才这么做的!’

想不到他看起来冷面冷心,其实也闷骚的很,会偷偷去擦洗身子…

兴平公主眼神更加荡漾。

闷骚好,只要能骚动…

她就有希望。

第417章 百鬼夜行

在八月初进入沙漠的决定真的是很疯狂,所有的人——不管帅的不帅的老的小的男的女都像是被刷了一层油。

整个队伍里,大概只有全身裹着轻纱、披着斗篷,身上抹着北凉宫廷所制药膏的兴平公主还保持着原来的肤色,但这种肤色已经比她离开北凉时更深了一些,贺穆兰很难保证她到了平城还有没有那一身好皮肤。

据她所知,皮肤白的女生很容易长斑和晒伤。

‘陛下啊,如果我带回去的兴平公主变丑了那真不是我的错啊…’贺穆兰泪流满面的想着。

‘在这个没有防晒霜没有空调车的世界里,我能把她带回平城就已经很了不起啦!’

贺穆兰现在的皮肤已经晒成了古铜色,一笑一口不怎么白的牙,别说她自己说自己是个女人,就算是什么德高望重的老者说她是个女人,恐怕也没有半个人相信。

到了后来,贺穆兰半是被郑宗逼着,半是真的必须要补充水分了,在路上不停的喝水才能减少自己大量流汗所带来的消耗,尿是半点没有的,晚上就寝时如果不拿水随便擦下,她甚至可以从自己的身上抹下盐粒来。

袁放和陈节等人每每看到贺穆兰如今的打扮和样子都会露出复杂的表情,那意思大概是“陛下太过分了怎么能让个女人出使这么热的地方”之类的样子,恐怕在他们心里,拓跋焘已经成了压榨贺穆兰每一滴汗水和泪水的无良boss了吧。

进入沙漠之后,贺穆兰才发觉到人类的渺小,天地之间的景色完全是一模一样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沙、沙、沙…

即使像是贺穆兰这样方向感极强之人,都了沙漠里都是两眼一码黑。她完全不能理解那些向导们是怎么从长得完全一模一样的沙丘里分辨出正确的道路。

盖吴认识的那个叫做老桑头的向导确实是个非常有用的人。他教所有人在白色的风帽下面塞一块布巾,这样就能防止头皮晒伤。他告诉所有人,在太阳最大最炎热的时候反倒不能喝水,因为不但不能解渴,还会马上变成汗流掉,应该在黄昏和清晨时分大量补充水,这样白天就不会因为缺水而昏厥。

他带领着使团从沙丘的背阴之处行走,他对这片沙漠里每一个大绿洲小绿洲都了若指掌,北凉在青铜峡征召的向导们在他的面前就像是无知的稚子,每一个人到最后都恭恭敬敬地喊他为“桑师父”,因为他带给整个使团的帮助甚至比那些任劳任怨的骆驼都大。

卢水胡人们都与有荣焉,与此同时,从卢水胡人那里传出的关于老桑头的故事也蔓延开来。

什么他早年随着盖天台东征西走,去过魔鬼峡,下过北燕的深海,上过皑皑的雪山,穿越过无人走过的沼泽,几乎要把他说成什么野外冒险的专家一般。

虽然贺穆兰知道这其中有故意夸大和吹牛的成分,但团队里有这样的传闻有助于整个团队信心的增长,所以贺穆兰也没有去管这些流言,流言越传越奇怪,到了最后贺穆兰甚至听说过“老桑头知道某个沙漠宝藏去取的时候却被马贼追踪结果被削掉了手指才逃出来”这样的传闻。

许多人都对传说中的“宝藏”十分好奇,有些性子鲁直的甚至大咧咧地去问老桑头那些宝藏是不是真的,被勃然大怒的老桑头直接给赶走了。

好在他一天到晚都在卢水胡人之中,才没有被人套麻袋直接拉到哪个角落里逼供。

只是传出那个有宝藏的人其心思之险恶,实在是令人发指。

“有没有查到是谁传的?”

贺穆兰原本并不想阻止之前的流言,可当流言可能危及到人的性命时,尤其盖吴又亲自来请求贺穆兰彻查此事,她当然要做出这个团队领袖该有的决定。

调查流言的事情交给了郑宗和袁放,他们一个熟悉全团的情况,一个通晓数族的语言,在抽丝剥茧问了许多人后,郑宗那边有了些消息。

“并不是卢水胡人那里传出来的,而是一个北凉铁卫营的士卒。他是敦煌人,在当地听说过‘夜枭寻宝’的事情。这个老桑头以前手指没断的时候曾经在敦煌住过,有些名声。他曾经招募人手进入过一次沙漠,说是寻宝,结果全军覆没,只有他断了手指回来…”

郑宗表情严肃:“他的手废了以后,在敦煌又老被人询问宝藏之事,后来有一天就失踪了,在敦煌再没有了影踪。原本这个北凉人也不知道这个老桑头就是那个夜枭,但卢水胡人传出他之前的名号是‘夜枭’,手指断掉的特征又符合,就这么传了出来。”

“这么说,他真的知道一笔宝藏在敦煌?”盖吴眨了眨眼,“那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他如果要取出宝藏,那时候不需要跑,只要召集天台军的兄弟们一起去敦煌就行了,难道不比在敦煌招募杂牌一起进沙漠要强吗?”

“难怪他对沙漠这么熟悉,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沙漠中寻找水源,如何快速通过沙丘…”袁放想的却是其他的问题,“这个人以前进过沙漠深处,或者为了进沙漠做过大量的准备,现在才能凭借给商队当‘向导’度日。就这点来说,他不折不扣是个宝贝。”

“这件事我不想再在使团里听到。”贺穆兰皱着眉对身边的那罗浑说,“你传我的令,全军不允许再去骚扰老桑头。即使他知道什么宝藏的消息,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没必要闹得人人皆知,军心浮动。我们是来接亲的,兴平公主那些嫁妆已经让人头疼了,再来个‘宝藏之谜’,我们连路都不用赶了!”

“是!”

那罗浑点了点头。

盖吴却还是紧锁眉头,大概不知道为什么老桑头四年前跑到北凉来“寻宝”,又这么多年都没有回去。

他这几年的经历是个谜,他又不愿意和他们这些族人诉说。

“我阿爷要还活着就好了。”良久之后,盖吴叹了口气,“还是我不能服众,正是因为我不值得信任,桑阿叔也不敢让我们分享他的过去。”

“不必自责,人人都有秘密。”贺穆兰拍了拍徒弟的肩膀,对他眨了眨眼。

她若不自己说出来她是女人,谁能知道她是女子?

盖吴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感激地笑了笑,开口继续说道:“不管怎么样,桑阿叔的人品绝对…”

“将军,桑师父求见!”

门外蛮古突然对着帐内通报。

帐子里一群人正在议论老桑头的事情,此时却是说曹操曹操到,几个人面面相觑,贺穆兰整了整衣衫,让他进来。

老桑头入帐的时候也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人,和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后,老桑头面带忧色地告诉贺穆兰:

“今天晚上星河璀璨,又有红月出现,从明天开始,白天赶不了路了。”

“为何?”

贺穆兰听到不能赶路不由得一急。

“这个绿洲非常小,水源不够,如果在这里多盘桓几天,我们的马就要先渴死了!”

马喝水比人的量要大得多,这么多天来,马匹对水的消耗占水源损耗最大的一部分,连贺穆兰的越影和大红这几天都是蔫蔫的,根本提不起精神来。

“红月和群星一起出现,说明接下来几天都是酷热的天气,这个热度会比现在更甚,极度炎热的天气会让瘴气出现,沙漠里也会‘游丝’,游丝让整个沙漠的样子都扭曲起来,最容易迷路,所以从明日起,我们白天不能再赶路了。”

老桑头显然也对现在出现这鬼天气十分头疼。

“来之前我和其他几位向导都沟通过,接下来的路需要两天才能到达下一个大的绿洲,但路程还算好走,我们明日白天还在这个砂岩所在的绿洲休息,但从傍晚开始要‘夜行晓宿’,否则会有大量的人中暑脱水甚至干死。”

他说的慎重,帐中诸人也不由得严肃起来。

“晚上出发?看的到路吗?”

袁放最担心的是迷路的问题。“白天辨认方向原本就困难,晚上再看不见路,会不会走错路?”

“晚上行路,和白天行路没什么区别。对于骆驼来说,几乎不需要用眼睛来辨别方向。我和其他几个向导都在晚上指过路,这条路又不是什么生僻的路线,晚上行路最该担心遇见的是遇见毒虫毒蛇,而不是方向。”

老桑头对他的担心并不放在心上。

“桑师父认为我们必须要夜行晓宿才能到达钦汗城吗?白天一点险都不能冒?我们现在水还是够的。”

贺穆兰也担心五千多人晚上行军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