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这座刚刚建好的寺庙便热闹起来!

洗三礼后,白木香见识到她家的红皮小猴子如何褪去胎皮,迅速的长成个圆圆胖胖漂亮宝宝的过程。胎皮一褪,露出的是雪雪白的皮肤,脑门儿上小老头儿似的额纹也随着胎皮的褪去不见踪影,那个皱巴巴的小家伙,展眼就变得饱满可爱。

可能是在北疆时常吃肉喝奶的原因,白木香自己身子骨好,孩子也格外健壮,出月子时解开包被,胳膊腿的的舞晃着,精神极了。而且,裴秀小童鞋生的,简直不必问都知道是裴县尊的儿子,完全就是裴县尊的缩小版,裴七叔极爱抱小裴秀,一直说,“跟如玉小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裴如玉对儿子更不必说,玩具置了一屋子。白木香不满的戳戳儿子的胖脸,眯着眼盯着胖儿子的五官瞧,胖儿子像条小金鱼给他娘吐出一串小泡泡,他娘不满的说,“不都说儿子一般像娘的多么。”

“等咱们裴行出生肯定像你。”裴如玉用轻柔的丝棉巾给儿子擦去嘴角的泡泡,笑眯眯的安慰妻子,“其实像谁都一样啊,都是咱俩的骨肉。”

白木香不满,要是孩子像她,她也会说漂亮话。她辛辛苦苦的怀胎十月,结果生出来,从头到脚,连鼓鼓的后脑勺都像足裴如玉,简直没处说理去!

*

帝都裴家是五月接到的裴如玉的书信,裴太太打四月份就算着白木香是三月生产的日子,若是顺利,四月份信就能到了。结果,一直等到五月中,从北疆的信方姗姗来迟送到裴府。

裴太太接到儿子的信,当下就想撕开看,却又紧张的捏在手里有些哆嗦,侍女递上裁纸刀,裴太太摆摆手,忽地起身,先往自打儿子走后就请来的一尊白玉观音那里很虔诚的拜了拜,尔后,裴太太一阵旋风似的,提裙就刮往老太太那里去了。

裴老太太见裴太太来的急,忙问,“可是有事?”

裴太太咽了咽吐沫,方把袖子里笼着的书信躬着腰拿出来递给老太太,喜悦中带着一丝期冀紧张,“如玉来信了,约摸是木香生了。我还没看,先拿过来请老太太看。”裴太太说着心脏砰砰直跳,她心里十分盼望媳妇能一举得男,又担心看到媳妇生闺女,难免失望,索性就先拿到老太太这里来,想着老太太福气大,定能保佑她儿媳妇给她生个孙子的!

裴老太太果然镇定许多,根本没等侍女取来裁纸刀就把信撕开,一目十行的扫过第一行,裴老太太拍着大腿郎笑出声,“好,好,木香果然是咱们老裴家的功臣啊!生了!儿子!”

裴太太躬着的腰背蓦然挺直,提溜在半空的心脏砰的落回肚子里,几乎是有一种虚脱感的一屁股坐在椅子里,长长的吁了口气,脸上的笑抑制不住浮现在眼角眉梢每一处岁月的细纹处,裴太太顾不得别个,连声问,“老太太,是什么时辰生的,孩子有几斤重,长什么样啊?”

裴老太太也不介意儿媳妇这一迭声的发问,笑声爽朗,“三月二十六将午时的时候生的,挺顺利,生出来有五斤二两,孩子不算大,却是个结实孩子,说是长的跟如玉一个模样,小七都说,像足了如玉小时候。”

“阿弥佗佛!”裴太太双手合什拜了拜,整个人身心仿佛沉浸在温泉水中一般,从里到外透出舒心,过一时,裴太太才想起来问,“木香都好吧?”

“都好。如玉说让咱们不用担心,北疆什么东西都是样样齐全的。”裴老太太把信从头到尾读了三遍才递给裴太太,双眼笑弯成一条线,轻舒了口气,说,“木香可算是生了,成亲这都两年了,先时我不说是怕他们小夫妻着急。如今生了,我也放心了。”

裴太太一面看信一面应和老太太的话,“可不是么,我也一直悬心这事,木香家里就她一个,她又一直没动静。”

“这回都能放心了。”裴老太太纠正儿媳,“也不一定木香以后就没个兄弟,小七和亲家太太今年大喜,先时咱们准备的贺礼,打发几个妥当人过去走一趟。小七这姻缘,我挂心了小二十年,如今他有了着落,我跟太爷都能放心了,也能跟地下的三太爷有个交待,让他老人家放心。”

每每想到裴七叔和李红梅的事,裴太太就忍不住唇角抽搐,不如当如何评价。这可真是,原是亲家母,如今又要做妯娌。好在帝都风气开放,也不大讲究这些,七叔这些年不容易,能在中年寻个伴儿,裴太太也替他高兴。裴太太笑,“老太太说的是。”悄悄同老太太道,“我那里攒了许多给孩子使的东西,一并装箱带去。”

裴老太太微微颌首,交待长媳,“悄不声的添上就行,那父子俩都是驴脾气,原本去岁就该打发两个老成婆子过去的,那老东西死活不答应。我这院儿里李忠他们夫妻最妥当不过,让他们押车,再带上几个健仆,往北疆走一趟。”

裴太太答应着,想着也要派自己身边几个懂事的人,主要是去瞧一瞧孙子,这离得老远,也见不着孙子的面儿。她就裴如玉这一个儿子,儿子给她生了大孙子,她这能不想么?简直头大半年接到媳妇有身孕的事,她就开始想孙子盼孙子了!当初老太爷绝情非要把如玉出族,不然她就接孙子回帝都养着,北疆那苦寒之地,孙子这不是得打小受苦么。只要一想这些,裴太太就心疼的一抽一抽的!

当然,也要给儿媳妇多置办些养身子的药材,把儿媳妇身子养好了,才能继续给她生孙子啊!最好能多给她生几个孙子!

傍晚裴老太爷回家,见老婆子唇角掩不住的喜气盈腮,一猜便中,“我孙女木香生了?”

这死老头子!咋这么会猜哩!

裴老太太冷哼一声,咬牙发狠,“我就不告诉你是生的曾孙还是曾孙女!”

裴老太爷不急不徐的换了家常衣裳,唇角一翘瞥向老婆子,“看你这面相,定是曾孙无疑的!”

裴老太太的脸登时拉得老长,裴老太爷坐着吃茶,关切的问,“我孙女木香可好?”

“都好。”裴老太太无奈,实在绷不住也笑了,跟老头子唧咕起来,“三月二十六近午时生的,生的很顺利,就是晚了大半个月,原是诊着三月初的日子,如玉信里说他先前急的不行,不过,听说亲家太太生木香时就是迟了半个月左右,木香这生产上约是像亲家太太的。咱们裴秀,哎哟,那小模样长的,跟如玉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说的好像裴老太太眼见过一般。

裴老太爷端着茶碗一哂,“不都说儿子多像母亲么,怎么不像木香啊?”

“像谁不一样,孩子大人平安就好。”裴老太太笑弯了眼,“这不是我说嘴,论相貌还是如玉更出挑。”

“男孩子,性情好才是真正的好。”裴老太爷说,“收拾些滋补物什,着人给木香送去。北疆那里其实什么都有,可这也是咱们做祖父母的心意。老白去的早,要是老白活着,我们老哥儿俩还能喝一盅。”

裴老太太也一直感激当初白老太爷救自家老头子的事,闻言缓声劝道,“只要孩子们好,咱们老亲家泉下有知,定也是欣慰的。”裴老太太手肘悄悄顶老头子一记,小声道,“当初我总担心木香家里单薄,就她一个。这孩子还真如你算的那般,跟如玉命格相合,多子多孙的命。”

“行了行了,你还有脸挑别人。你当裴如玉什么出众人物啊,不就考个状元,看把你轻狂的,你看看木香,不远千里的跟他去北疆,一点儿不嫌苦不嫌累,这样的好闺女哪里寻去?还说这样的话!你孙子对不住人家的地方多了去,你哪里知道他干的那些好事,换个旁人早跟他一拍两散了!”裴老太爷心说,裴如玉也就是一张好脸,木香那闺女则是犯了所有年轻女孩子都容易犯的错,稀罕俊俏小伙子,才叫裴如玉捡了这天大便宜!裴如玉也不算命里无福了!

如今曾孙竟长得像裴如玉,难不成以后也是个靠脸吃饭的!

“看你说的,如玉也很出众的。”裴老太太不满老头子这话。

“出众到北疆去了。”

裴老太太气噎,简直跟这老头子说不到成块儿,当初也不知自己怎地眼瞎相中这么头驴!裴老太爷不管老妻拿白眼翻他,他老人家乐滋滋的喝了几盅小酒,拿出祖传的玉佩给老妻说,“这个给木香捎去,我虽与裴如玉断绝关系,不再是祖孙,木香却是与我的孙女是一样的。这个给阿秀收着吧。”

裴老太太看他嘴硬,这虽只是块不值钱的青玉,却是自曾祖传下来的,一直都是传予长房,原本该传给裴如玉的,如今祖孙俩形同陌路,裴老太爷断不服软,他干脆传给曾孙裴秀。

裴老太太哼一声,夺过玉匣,自己妥妥的收了起来,准备装箱的时候一并给曾孙捎去!裴老太爷又说,“今年得的南面儿的新茶给小七捎些去,他这总算有了着落。当年三弟去前,把他托付给咱们,这些年我就担心以后到了地府不好跟三弟交待。”

“这叫什么话,小七有小七的姻缘。”

裴老太爷偷笑,说,“小七平时就爱吃辣的,约摸亲家太太性子辣投了他的缘。”

“你这也叫大伯说的话。”裴老太太也忍不住笑,通过头准备歇了,“不管怎么说,小七有个伴儿,以后过日子比孤独一人有滋味的多。”

晚上因多吃了几杯酒,裴老太爷说了几句话,倒头便睡,一夜酣声如雷,畅意无比,就是吵得裴老太太一宿没睡好,气的夜间偷偷揪裴老太爷耳朵数次!

作者有话要说:PS:勤奋的二更~~~~~大家晚安~~~~~

☆、好心疼大爷哟~

如同旧诗中说的那般,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实在出了萧关后, 裴家仆婢便觉大开眼界, 此生方知世间有这般荒凉萧索的路途。倘非有小九叔一路代为打点, 他们靠自己怕是根本走不到出关这一刻, 更不必提到月湾县给大爷、大奶奶和小少爷请安了。

能跟出来的,都是忠仆。尤其年长些的老仆,四十来岁,说句看着裴如玉长大都不为过, 想到裴如玉自出生起,皆是在老太太老太爷跟前百般细致的长大, 如今却是在离家几千里外,这样的穷地方为官。这些老仆心中倒有说不出来的心疼伤感。

李忠媳妇想到大爷幼时生病, 一夜一夜的哭,老太爷白天在衙门做官, 晚上就抱着他,给他轻轻的打扇, 哄他睡觉。如今祖孙俩恩断义绝,再不来往,大爷又在这荒凉大漠受苦, 只要一想到此事,她这个做下人都伤心难受。

与李忠媳妇一样想法的就是裴太太的陪房郑诚家的,两位管事媳妇原本一个是老太太的心腹,一个是裴太太的陪房,在府中其实有些微妙的竞争关系, 今日远行,却是忽然就由平日间的虚客套转为了老姐妹的贴心。

她们尤其佩服小九叔一行,虽是商贾,行事当真俐落周到。联想到大奶奶为人,虽则出身差些,脾气也坏,却是肯跟着大爷千里迢迢来北疆就任,乡下姑娘泼辣,还能在这样的穷僻地方生下小爷,可知大奶奶如同她娘家族人一般,就仿佛这茫茫戈壁滩上生长着的胡扬,虽不若牡丹芍药美丽,却是耐得住风沙经得住风霜,令人敬佩!

裴家人和小九叔是七月初到的月湾县,一路上裴家人自觉大事小情也见识了许多,这一次却又让他们震憾们。他们走过关外沙州那样的大城,也经过三五户牧民组成的村落,百户聚居便可称县城的地方。原本以为大爷就任的县也是那种百来户人家的北疆地界儿,好些的能有个城门城墙,再简单些的县城,可能整个县城也就一条街巷,他家大爷顶着县令的名儿,干着里长的活儿,日子荒凉冷落,好些的能有几间地窝子几间泥坯房,差些就只能住大帐了。

不过,一路上也没少听小九叔说月湾县的整齐热闹,诸人就想,自家大爷终归是状元出身,治理一县之地当然绰绰有余,想到日子也起码得是个关内财主级别。

真正到月湾县的时候,他们仍是震惊住了,马车远远的开始排队,他们先是排在最后,慢慢的他们身后也有了另外排队的人,是户做拉脚生意的骡车,车上坐满了人,有挎篮提壶的,有膝上放着包袱背着货物的,车上人多,东西便都自己带。如今近城门,大家把各自的东西往车上一放,人先挤挤挨挨的从车上下来。

那拉脚的中年人很热络,用有些拗口的汉话同一个妇人道,“你这干货干净齐整,定能卖个好价钱。”

“我在家先挑捡些,大的小的各分出来,卖相好。这也是跟县城里的干货铺子学的。”

另一人说,“东门总是这些人,李老大,以后咱们还是打南门进,我听说南门人少。”

“你那是哪辈子听说的这消息,现在数南门人多。烧香的拜佛的,买东西做生意的,多是打南门进。城南原本空的很,没几间屋子,也没人在那里起屋子。县太爷盖了好大一片宅子,听说县尊太太的织坊都搬了过去,还有新伊城的大商人到咱们月湾县开店铺。如今官老爷们来来往往的也爱住咱们月湾县,咱们月湾的牛羊,喝的是天山流下的雪水,吃的是天山脚下的青草,都说味儿好。”

“今年修井渠你家出人了不?”

“这能不出么,你不出,以后浇地就没你家的份儿。”

“我们村里长家是拿钱雇的人。里长家两个儿子出去收棉花,一个去收羊毛,里长上了年岁,也干不了活,就雇了人去代他家的工。”

“今年雇工的也不少,实在抽不出丁的人家,就花钱雇的。自己雇人省一些,要是自己家当有丁没空,也可以直接跟衙门交一笔丁银,不出丁也可以,县衙统一雇了好些人。”

“这次抽丁的法子与先时不一样,先时是按家里四十往下成年男丁的人头来算。这一回是新算法,按田地多寡算,譬如你家要是佃户,没田地,那是一个丁都不用出的。”

“那要是有千亩良田的,岂不是要出很多丁?他家没那些人怎么办?”

“就是先前说的,没丁可以出丁银,一个丁多少钱。有了这钱,县里再统一花银子募人来修,这一回许多外县的壮劳力听了消息,都跑来挣钱修渠的。”

“哪里用外县听说,我家里男人大伯子小叔子,还有我娘家兄弟都来修渠,一春一夏比往日种稻种麦的强不少。今年我家没种稻麦,种的棉花,待棉花熟了,也不担心卖处,我们一村子卖棉花的都和县尊太太的织纺签了契约,都不愁卖的。”

“那你家吃啥喝啥。”李忠媳妇忍不住问了句。

“买米买面啊。”那妇人见李忠媳妇头插银簪,衣裳也体面,心中隐隐有些羡慕,想着今年秋卖了棉花也让自家男人给自己打根银簪,也用不了几钱银的。算了,还是给男人扯块好料子,做活不穿,专是出门的时候穿。那妇人笑,“大嫂你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头一回来咱们月湾吧。”

“是啊,排队也要排这许久,可真热闹。”

“以前没这样热闹,都是县尊大人过来咱们月湾,咱们月湾才这样热闹的!哎,大嫂你可是来着了,许多新伊的贵人都会骑马一百多里路,来咱们这里吃饭,说咱们县的饭馆子手艺好。不少老大人到了咱们县就达不动步了,都要住上好些天才会继续赶路。大嫂你们有住的地方没,我娘家姨妈家的妯娌的小姑子的三闺女嫁的就是月湾县,现下家里开着食铺客舍,里头东西干净,饭菜可口,连着好几个月被县尊大人评为县里第三干净食铺了。”

这妇人委实热络,李忠媳妇忙说,“我们有住的地方的。”

“那也好。就是一样,咱们月湾县规矩与旁的地方不一样,到咱们县,可得格外注意干净,男人与十岁以前的孩子不许在县里随地大小解,也不准随地丢不要的东西,县里有放脏东西的竹篓子,甭管是干果壳还是瓜子皮,都要放在竹篓子里,有人每天打扫。有些不知规矩的,尤其是男人,还跟在自家一样,想方便了找个犄角旮旯掏出那活儿就尿,旁的地方无妨,咱们县再不成的!轻的罚钱,重的挨鞭子做工也是有的。”

李忠媳妇是相府里的管事媳妇,平日里多么体面,听这北疆妇人一通屎啊尿啊掏那活儿的大咧咧一讲,人家还是好意,只处尴尬的笑着虚应几句。

好在终于轮到他们进城了,那些在车上放着货物的都把各自的货提到手里,小声说着这样可以省钱,不用花进城钱。就是赶脚的空骡车,也不收进城钱。

裴家人与小九叔他们大车小辆,自是按规矩交进城费,也不多,十个铜板。不过,裴家仆婢精明,想着每天进城出门的车马不少,便是只收有货物的这些车马的钱,每天也是笔不小的花费。

赵诚媳妇突然说,“咱们这些车马才收了十个铜板,大爷仁善,不忍多收百姓的进城钱。”

小九叔心下想,这些小钱裴如玉一向不介意,就是现在如那些拉脚的驴骡车,故意空车时城省进城钱,裴如玉的精明不可能不知,他偏偏放手不理。可裴如玉收起他家的织坊、染坊、靴子铺、地毯行,还有每年大宗的棉花、羊毛交易、这些商税是一分不能少的。

其实,裴如玉一碗水端平,县里其他大宗交易也是一样。

小九叔欣赏着城中两畔新值的绿树,树苗尚且细小,秋风中的叶子哗哗轻响,应是怕牛羊啃食树干,树干上都围着厚厚的毡子。县中人流较去岁更多,竟有熙攘之势,但干净整洁没有半点变化,带着强烈的裴如玉的品味。

裴家人进城都看傻了,一路过来,莫说关外,就是关内这样热闹的县城也罕见,寻常州府也要赶到集市或者店铺多的街道方有这样的光景吧。进城时油漆厚重的实木大门,城墙是白色的泥坯墙,这是北疆特有的白土,望之干净细腻。进得城内,店铺的吆喝声,买家讨还价钱的吆喝声,来来往往摩肩擦踵的操着各地方言的声音,还有食铺摊子传出的饭食香气,烟囱里冒出的腾腾灰烟,汇聚成一幅喧嚣热闹的人间画卷,涌入裴家人的眼眶!

哎,他家大爷任职的这县城可真不错,人多,热闹,而且这样的干净。平整的街面看不到乱丢的果皮果壳,更没有脏污之物,便是铺子人家的布幌招牌,哪怕旧些也浆洗擦拭的干干净净,在外支着的摊子各有法度,不能支到街上来。

有骡马骆驼牛羊群的进城会单独收一点卫生费,牲口拉在路上,立刻有背着竹篓的人过去铲粪,这差使在帝都有个名,人称粪官儿。都是穷人干,他们还分地盘儿,谁抢了就是谁的,介时背回家,可积在田中做肥料。

便是裴家人平生也很少见这样干净的小城,帝都城每到夏日,街上亦是蚊蝇乱走,护城河里屎尿发臭,一场豪雨后倘城中积水,出门真真是蹚着粪水走路。

这样干净的小城,当真令人情不自禁的心生喜欢。

果然不愧是大爷他家治理的地方啊!

裴家仆人都不禁油然而生出无数的自豪感!一起来的一位裴家旁支的裴敬裴十三爷也忍不住张大嘴巴感慨,“我的个娘诶,如玉哥这地方也太好了吧!这哪里是没人烟的地方,简直是人烟鼎沸!”

裴敬十六七岁,这里爹娘病逝后就是跟着大伯过日子,他大伯把他爹留下的家业险都过成自己的,裴敬弄回一部分后就都是自己过日子,他读书不大成,家里又没人管,族学换了师傅后他便不读书了。成天梦想做游侠,自打裴如玉远谪北疆,在家族里算是凉了,裴敬倒不是势利眼的人,主要他比裴如玉小,而且,裴如玉自幼就是天才的读书种子,很少与裴敬这样连秀才都考不中的笨蛋打交道。故而,俩人虽是族兄弟,竟然很不熟。

这次是听说族长老太太要给裴七叔捎成亲的东西,裴敬读书那些年,因着他爹娘早逝,按现在的说法,也是个命硬的,他年纪也小,裴七叔少不得多关照他些。他记持着七叔,就求和族长太爷,跟来一道看看。

裴敬问小九叔,“九叔,我七叔不是开药铺么,他药堂在哪儿,我过去找他。”

小九叔笑,“来都来了,不在这一时半刻,咱们先去县衙,一会儿我打发人陪你去药铺。”

裴敬想自己又不是小孩子,不认得路也会打听啊,一走两走的就不见了身影,好在这是月湾县,大家也不很担心,让裴敬的小厮赶紧去找他。小九叔带着裴家人直接去的县衙,一到县衙,裴家人又开始心疼他家大爷了。

哎,这也就是个寻常泥坯宅子的样儿,连青砖片瓦都不见一个,就是县城郊外有钱人家还都是盖青砖大瓦房哪,可怜他家大爷,生来那样的贵重人儿,如今要受这样的委屈。

小九叔认得守门衙役,直接就进去了。

家里人都不在,小九叔熟门熟路的跟衙役要了两处宽敞客院,先去卸车搬东西,再安置人品,另外托人去寻白木香一声,就说相府打发人过来请安。

衙役跑去寻县尊太太,今天是县尊太太往平安寺捐南无阿弥陀佛贴金印花绢的日子,他当差不得去看,可他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但凡能去的,都去瞧热闹了。听说那绢丈许高,上面的佛像慈悲威严,贴金更是金光四射,光金子就用了许多。县尊太太亲自把这印花绢捐给寺里,中元节法事上用,所有信佛的,爱凑热闹的,都早早去占位子了。

因他们月湾县的庙建的体面,还有新伊城过来的高僧愿意常驻庙里,宣讲佛法。

得过了大半个时辰,白木香裴如玉裴七叔李红梅一行才回来,后头还有踢踏踢踏跟着的裴敬。县尊大人怀里抱着个睡熟的裹着薄棉被的香包包,今天去寺里捐印花绢,县尊县尊太太都要到场,小裴秀就交给七叔爷和外婆在药堂照顾了。

知道家里来人,白木香也记挂着要回来看孩子,捐过印花绢后就打算回来的,结果遇到往庙里报信的衙役,知道小九叔到了,还有相府来的人。

待到药堂,正遇到裴敬手足无措的哄着嚎啕震天的小裴秀,裴如玉一看裴敬那一脸心虚,就知是这小子把他儿子弄哭了。白木香接过孩子到后头喂了一回奶,小家伙才算好了。裴敬着实有些冤枉,他就戳了一下胖脸蛋儿,哪里就知道小孩子这样容易哭啊。看他族兄那仿佛要杀人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哟,族弟大老远过来看望,怎么也不能是这样的寒冰脸对待吧。

虽然他以往跟这个族兄也不熟,还有,他主要是来看七叔的,族兄算是个顺带脚。

但这样待族弟也太冷淡了吧。

裴敬心里腹诽着冷淡不近人情的族兄,裴家一行仆婢见到裴如玉却是激动的不得了,扑上前就请安见礼。裴如玉连忙道,“可别这样,都不要多礼,进屋说话。”

仆婢们跟着自家大爷进了屋,这才给裴七叔见礼,给现在的亲家太太以后的准七太太请安,小圆小雀小福端来热腾腾的奶茶,裴如玉说,“北疆都是喝奶茶,你们尝尝,路上应该喝过了吧?”

“喝过,挺好喝的。其实帝都也有,就是这样煮的人不多。”李忠笑,“见七老爷、大爷、大奶奶、亲家太太都平安,我们就放心了。来时老太太、太太千万吩咐,一定得把东西送到,也要多看看主子们,担心主子们在外头吃苦,毕竟不是家里。”

“我们都挺好的。”屋里暖和,裴如玉解开小包被,小裴秀挥舞着小拳头的手就露了出来,这孩子小时候夜里常嚎,如今大些倒是不淘气,就是饿了尿了拉了才会嚎一两声。他转着小脑袋,扭着小胖脸,瞪着一双乌溜溜的黑葡萄似的眼睛看屋里咋来了这些人。

小裴秀自幼见人见的多,她娘经常带他出门,所以他也不胖的,倒是好奇的吸吮着胖手指,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再看看那个。

李忠媳妇和赵城媳妇一见小裴秀忍不住连声道,“唉哟,咱们小爷长的,这可真是跟大爷小时候一模一样,不差分毫!这一脸的福相,真招人稀罕哟!”

“特像裴如玉吧,一点儿不像我。”白木香坐一畔翘着脚喝奶茶,闲搭一句。

李忠媳妇忙道,“像谁都一样。大奶奶你跟大爷原就有夫妻相,像大爷也就是像您了。”

“是啊,算着大奶奶的产期,太太就在菩萨跟前一天三柱香求菩萨保佑大奶奶,待接到大爷的信儿,家里喜的了不得。”

“还有七老爷和亲家太太的喜讯,去岁接到七老爷的信,老太太就开始给七老爷准备成亲的东西,这回都装箱子时让我们一起带了来。还有老太爷给七老爷写的信,给大奶奶的信,老太爷也记挂大奶奶,说让大奶奶好生养身子,忙不过来只管多买几个服侍的人,万不要累着自己。”

如今看大奶奶倒不像是累着的,都进屋这半天的,大奶奶就没接过秀小爷抱一抱,都是自家大爷在抱。哎,大爷原也是少爷性情,硬生生被大奶奶给磨了出来。心下却不知,她家大爷平日间就爱抱孩子,非但他家大爷爱抱,他家七老爷也特别稀罕孩子特别爱抱哪。

白木香惬意的吃着奶茶,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大家说话,问过家里人可还安康,路上可还顺遂,中午大家不分主仆,一起吃的午饭,便先打发裴家下人各去歇着了。

裴家男仆不知怎么想的,李忠家的与赵诚家的这次又想到一处去了,心想,大奶奶可真有心气,她们来这半日,都没见窈窈的影子,小爷都这样大了,大奶奶硬是奶妈子都没请一个,都是自己带孩子不说,瞧身边儿这俩丫头,原本窈窈是个出挑的不见了踪影,勉强算齐头正脸的小财也没见着,就俩小圆小雀,一个腿脚有问题,一个黑的跟锅底似的,哪怕他家大爷再饥不择食,也不要这样的啊。

其实这真是两人想多了,小圆腿脚有些问题是真的,可也不影响走路,小圆走路比旁人半点儿不慢。再说小雀有些黑,这是故意晒出来的,小雀脸上原是有一块不小的胎记,这姑娘对自己的相貌有些自卑。白木香随口说,“这胎记虽去不掉,可颜色也不算深,你平时多晒晒,把肉皮晒的黑些,打眼一望也不太显的。”

给小雀提了醒,这姑娘一有太阳就寻外头的活计晒黑,经过将将一年的努力,晒成个黑灿灿的姑娘,脸上的胎记果然不大显了。

再说,就算俩人真是什么标志美人,裴如玉那性情,往常家时什么颜色好的丫环没见过,他也没弄俩通房啥的。自从白木香有了身孕,裴如玉的心就全在媳妇儿子身上了,如今看儿子还看不过来哪,哪里有那闲心。

只是,裴家这些老仆,难免又在心里狠狠的心疼了他家大爷一回!觉着大爷给大奶奶降伏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肥肥的大长更哟,求表扬~~~~~~~~~~

☆、终于要成亲了!

男人与女人关注的地方会有明显的倾向性的不同, 譬如李忠赵诚,两人的关注点都在自家大爷还有大爷所在县城上头, 当然, 小爷白胖招人疼,明显大奶奶养的很好,这也很让人欣慰啦。他们都是二门外当差, 听说过大奶奶如何彪悍, 在北疆这样的地界儿, 原本两人挺担忧小爷受苦, 可孩子一看就是壮实肥硕的大胖小子,他们也就放心了。

至于两人媳妇想的什么大奶奶有心眼儿,身边平头正脸的丫环都没一个, 皆是歪瓜劣枣,会降伏人啥的,李忠赵诚根本没那想法。就是大爷大奶奶成天拌嘴的时候, 大爷也没要府里丫环服侍, 如今大奶奶生了小爷,这样招人疼的大胖小子, 大爷哪里还会有旁的想头。

女色这方面, 男人最有发言权, 有时真不看身边丫环如何,倘是那花花心肠的,就是灰头土脸的也能拉炕头儿上去,倘是他家大爷这样的正经人, 就是天仙绝色搁跟前,也不多看一眼的。

裴家男人都疼孩子,瞧瞧小爷都是大爷在抱,想当年几个老爷小时候也这样,老太爷天生就爱带孩子,哄孩子玩儿。

到大爷这儿,可见真是祖孙一脉相承了。

大爷大奶奶情分即好,俩人也正是年轻,正当好生蜜里调油的过日子,越发趁势多生几个小爷才好。

李忠赵诚都是官宦人家的老仆,跟着主人走南闯北也见过些世面,只看这县城气象就知他家大爷做官的本事了。如今太爷还在生大爷的气,待以后祖孙和睦了,提携大爷不过一句话的事。主要是大爷会治理地方,提携起来好提携。倘是那实在提携不成的,就是官里再大的官儿,你把他提上去有时却是祸非福啊!

当然,这也是俩人自己的想头儿,他们不过是仆人,虽则有些见识,却哪里知官场风云,就他家大爷的政治立场,一辈子在北疆呆着都是有可能的。

不然,裴老太爷也不能跟状元孙子一刀两断!!

李忠家的和赵诚家的是晚上才见着了窈窈姑娘,窈窈姑娘现在也不是在相府里掐尖要强、口齿不饶人的样儿了,逢人见面三分笑,并不因在大爷身边贴身服侍就骄狂的眼里没人那般。

就李忠家的和赵诚家的两个管事媳妇说,这窈窈倒是招人疼了许多,莫不是因着在大爷身边失宠,人也和气了。

赵诚家的请她到自己屋里坐坐,窈窈笑着去了,说,“我在铺子里,也不知两位大娘过来。”又问路上可好。

两人都说好。

窈窈看过分派给她们的院子,笑道,“在县里不能跟咱们府里比,这是县衙最好的客院了。”听的赵诚家的心里发酸,拈着帕子擦眼角,“大爷金尊玉贵的长大,如今竟住这样的屋舍,我一想到这儿,心里就针扎一般。”

窈窈一笑,“大娘说哪里的话,北疆这边儿都是这样的屋舍,就是往新伊城去,将军大人的屋子也是这样的白泥房。虽不比关内的青砖灰瓦好看,住起来实诚,我们这屋子冬暖夏凉的,可舒坦了。”

进得屋里,窈窈也不让赵诚家的招呼她,径自倒了两杯茶,先递给赵诚家的一杯。赵诚家的接了,连忙请窈窈坐,全不似以往在府里时管事媳妇和大丫环之间鸡飞狗跳,拉着她的手说,“我来的时候,太太还特意吩咐让我捎几件得用的首饰给你,太太也记挂你哪。”说着拿出个漆红的小首饰匣递给窈窈,窈窈连忙起身行个礼,说,“不能在太太跟前磕头谢赏,还请大娘回去帮我代个话,说谢太太记挂着婢子,还赏婢子这许多东西。”这才接过红匣,笑道,“当初我也是硬着头皮到太太跟前求的情,求太太允我在大爷身边服侍。太太允了我,我一辈子感激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