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顾明严急切地冲进面馆,就看见他年轻的三叔从厨房走了出来,俊美脸庞似乎没平时那么冷。

顾怀修看见侄子了,却又像不认识一样回到座位,慢慢品尝他的女人为他做的面,秀色可餐。

“少爷吃什么?”小兰热情地招呼道。

顾明严很想立即冲进去,但记起上次在厨房把清溪惹哭的事,他滴水不漏地道:“我找你们小姐,请她出来一下。”说完坐到了面馆距离三叔最远的一张桌子旁。

清溪被顾怀修的一番捉弄弄红了脸,别说顾明严,就是母亲来,她也会戴着口罩相见。

走出厨房,清溪努力不往顾怀修那边看,一路走到了顾明严这边,坐下了。

“摘了吧,没有外人。”顾明严玩笑般地说,想观察女孩的脸色。

清溪摇头,也努力装成没事人的样子:“顾大哥有事吗?”

顾明严早已领教过清溪的固执,暂且不管口罩,笑着道:“下午两点多,我去城北路见客户,好像看见你与一位先生进了咖啡厅,是你吧?我本来想下车打招呼,又担心认错了人。”

清溪睫毛颤了颤,现在她最不想提到的,就是高远。

但既然顾明严看见了,清溪就镇定地承认道:“是,那是报社的高先生,负责美食专栏,本来是想帮我在报纸上宣传下的,但主编不看好他的稿子,这件事便黄了。”

顾明严无意识地攥了攥手,如果没得到高远突然不告而别的古怪消息,顾明严也就信了清溪的话,可,他敢肯定,清溪与高远之间没那么简单。

顾明严很想刨根问底,却又不想暴露自己派人盯着清溪的事。

扫眼厨房对面的黑衣男人,顾明严涌起新的疑惑,朝顾怀修扬扬下巴:“他怎么去厨房了?”

清溪有点不耐烦了,耐着性子道:“去拿盐。”

女孩语气转冷,顾明严聪明地岔开话题,笑着道:“今天公司忙,我还没吃饭,怎么样,麻烦清溪小姐给我来一碗面?”

“什么面?”清溪态度缓和下来。

顾明严问今天都做哪三种,然后点了一碗最简单的素面。

打烊后,顾明严送清溪回家,他挨着清溪走,顾怀修保持二十来步的距离。

往常清溪不会放在心上,但今晚,她总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高远彻底在杭城消失了,消失之前递了两封信,一封给房东,一封送去报社。

“这个高远,辞职这么大的事居然也不打声招呼,丢下一堆烂摊子,明天就是交稿日,他下期的稿子还没给我!”

一大早上,看到秘书递给他的高远辞职信,日报的邹主编气得不行,骂声传遍了整层办公室。

忙碌的作家、记者们纷纷抬起头,眼里冒着一道道精光。高远的美食专栏搞了两个月了,一周一期,群众反映非常好,高远在职他们只能眼红,现在高远走了,他留下的位置顿时成了人人觊觎的香饽饽。

盼望着盼望着,发完脾气的邹主编终于走出他的单人办公室,皱着眉头扫视底下的员工们。

“主编,让我试试吧?”有人毛遂自荐。

邹主编哼了声,突然指着一个方向道:“小叶,今天起你接替高远的位置,今晚辛苦些,赶篇稿子出来,明早我要。”

被称为小叶的女员工平平静静地哎了声。

漆黑的深夜,清溪再次从噩梦中惊醒。

她又梦见高远了,梦见在那间破旧的出租屋,高远脱了衣服扑过来,梦里没有顾怀修,只有高远一个人,虽然每次在高远真的碰到她前她都会从深深的绝望中惊醒,但醒前漫长的恐惧,是她无论怎么努力都摆脱不了的。

晚上做恶梦,白天她也心绪不宁,一边忙碌一边留意外面的各种声音,怕高远突然出现。

这种情况持续了整整一周,清溪才慢慢放下了担心。

月底恰逢周末,上午打烊回来,清溪又在院子里碰到了要出发去韩家的母亲。

“娘。”清溪娇娇地唤道,独自经营饭馆的徐家大小姐,只有在母亲面前,才会撒撒娇。

林晚音被女儿眼底的青黑吓到了,担忧地扶住女儿肩膀,摸摸额头问:“清溪是不是病了?”

清溪摇头,她没事,就是这阵子没睡好,很累。

林晚音不信,扭头吩咐翠翠:“你马上去请大夫,不管大夫怎么说,今天不许小姐再出门了,面馆那边贴个告示,就说店家有事,歇业三天。”

翠翠偷偷看清溪,没等清溪拒绝,林晚音声音一冷,破天荒地严厉起来。

翠翠慌不迭地跑出门,去请大夫。

林晚音又将女儿拉到婆母面前,请婆母看着点,免得女儿偷跑出去做生意。

徐老太太看着还很委屈似的大孙女,难得与儿媳妇一条心了,瞪着清溪与儿媳妇说话:“你快去吧,家里有我,今儿个她敢出门半步,我打断她的腿。”老太太神色严肃极了,不知道的恐怕真要误会她多恨这个孙女呢。

林晚音与婆母关系僵硬,但她相信婆母对孙女们的关心,再三叮嘱清溪好好休息,这才出发。

黄包车车夫脚步轻快地将徐太太送到了韩家别墅前。

林晚音下车往里走,看见家主韩戎站在一辆崭新的粉色自行车前,侧脸认真,不知道在研究什么。男人脾气古怪,林晚音只看一眼便收回视线,目不斜视地往里走,可她的学生韩莹却兴奋地从大厅跑了出来,手里抓着一张报纸朝她大叫:“老师,清溪姐姐上报纸了!”

林晚音愣住了。

韩莹举起报纸给她看。

报纸上的字太小,林晚音又太激动,脑袋左晃右晃,硬是没找到。

不远的自行车旁,韩戎嘀咕了声“笨”。

而林晚音终于在韩莹手指的帮忙下看到了美食专栏,一行加粗的黑色大标题格外醒目:古有豆腐西施,今有面条美人。

短短的功夫,林晚音的脸色变了几遍,从惊喜到错愕,然后又迫不及待地看标题下的小字。

果然是介绍徐庆堂的,笔者称她的双胞胎儿子过生日要吃长寿面,一家四口便去御桥街下馆子,意外发现一家只卖三样面的新面馆,然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去了。笔者描述生动,两个儿子吃面前的不满、吃面后天真要求下次还来吃的憨态跃然纸上。

一篇文章到了收尾部分,笔者才专门夸赞了徐庆堂的面条,最后以俏皮的口吻提到面馆老板是个非常漂亮的美女,双胞胎兄弟俩特别喜欢,因为是美女姐姐做的面,兄弟俩连平时最不爱吃的香菜都肯吃了。

林晚音看了一遍,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老师,咱们快去告诉清溪姐姐吧,她肯定要高兴坏了!”韩莹开心地建议,早就想认识老师的三个女儿了。

这……

林晚音为难地看向韩戎,这么大的好消息,她的心已经飞回家里了,可,韩戎会答应吗?

“爹,今天下午再上课行吗?”韩莹大声撒娇,“我想去看清溪姐姐!”

韩戎拍拍自行车后座,皱眉道:“不练自行车了?”

韩莹回答地毫不犹豫:“等我回来再学!”

韩戎瞥眼女儿旁边的小妇人,不太情愿地点点头,叫司机开车送一趟。

第39章 039

林晚音带韩莹过来时,清溪刚看完大夫,说是心力交瘁,需放松心情注意休息,倒不用吃药。

徐老太太让翠翠送大夫出门。

清溪躺在床上,有点不敢看祖母。

徐老太太坐在旁边,默默地打量孙女。这阵子孙女起早贪黑,归来打声招呼就回房睡觉,她都没有仔细瞧过,现在才发现孙女脸蛋虽然还是白白嫩嫩的,却瘦了一圈,加上眼底的憔悴,活脱脱一个家道中落的可怜闺秀。

徐老太太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是她的孙女啊,她没了丈夫没了儿子,就剩孙女们是亲的了。老二去学堂读书,以后怕是要常在外头,老三还是个娃娃,只有大孙女最懂事,也最可怜,辛辛苦苦地要撑起徐家的祖业,还要赚钱养妹妹们。

孙女当初要开面馆,徐老太太一百万个反对,一来更希望孙女嫁进顾家做穿金戴银的少奶奶,二来也是觉得孙女只是一时冲动,根本没有那个心性与本事。可是呢,顾家的婚事黄了,孙女比她预料地能干,领着两个丫鬟,竟真把面馆开了起来,就像一颗养在花盘里的娇花,谁都觉得她离开花盆会死,可花硬是在地里扎了根。

徐老太太是不姓徐,但她的丈夫、儿子姓徐,她也是徐家的女人,经过这三个月,徐老太太在大孙女身上看到了振兴徐庆堂的希望。既然有希望,她为何还要反对?真成了大孙女的绊脚石,以后怎么去见那爷俩?

“清溪啊,酒楼只做中午、晚上的生意,那面馆也这样,往后别起早了,你还小,把身子拖垮了,往后谁接你爹的刀?”就祖孙俩在,徐老太太替孙女拉上被子,语重心长地劝道。

清溪想说话,嘴唇才动,就被徐老太太按住了,然后用一副她是因为疼爱孙女才做了一个违心决定的语气道:“不就是为了多赚钱吗?咱们不缺那点早饭钱,往后哪里需要花钱了,尽管跟祖母提,只要别动祖母的棺材本,其他的祖母都舍得。”

清溪眨眨眼睛,嬉皮笑脸地问了一个她早就好奇的问题:“祖母手里有多少钱?”

徐老太太嘴角抽了抽,别提钱,一提她就心肝肉疼。徐家几辈子积攒的家底都由她把着,有了银行后,儿子劝她存银行,徐老太太不放心,非要藏在家里。藏在家里,徐老太太也怕贼惦记,保险起见,将一箱黄金埋在她房间的地底下了,占总积蓄的五分之一吧。

来杭城给顾老太太过寿,徐老太太不方便带金子银子,除了一些随身首饰,她便把方便拿的大额纸票带在了身上,一是怕搁在家里出事,二也是防着到了顾家有出钱的地方,不想叫人看低,那次带的纸票加首饰,也有总积蓄的五分之一。

家中出变故,儿子横死,匪徒也卷走了徐家足足五分之三的家底,虽然剩下的五分之二足够她们祖孙四个几辈子吃穿不愁,可徐老太太还是心疼被抢走的大部分家财。

“不告诉你,免得你有恃无恐败家乱花。”徐老太太点了点孙女鼻尖儿。

清溪就道:“那我不要祖母的,还是赚早饭钱吧。”

徐老太太误会孙女真是因为钱才宁可辛苦,撇撇嘴,朝孙女伸出一个手指头:“你听话,祖母先给你一千,但花大钱时必须跟我商量,不能自己瞎做主,你还小,容易上当受骗。”

清溪大惊,向来小气的祖母居然肯一下子掏出一千块,那祖母手里,少说少说也有万八千呢!

小姑娘杏眼亮晶晶的,好像看到了金山银山,徐老太太没好气地捏捏孙女脸蛋,哼道:“不许告诉你娘,祖母对你掏心掏肺,你敢合着你娘搜刮我的棺材本,小心我一分都不往外掏了!香水也不给你买!”

清溪就又想到了火车上祖母将她护在怀里的那一幕,她这个祖母啊,重男轻女是真的,嫌弃母亲是真的,但疼她也是真的。

清溪埋到祖母怀里,偷偷地哭了,有家人关心真好。

祖孙俩先交了心,在清溪停止早餐生意上还没达成一致意见,林晚音、韩莹就到了。

韩莹是贵客,徐老太太叫孙女继续躺着,她笑成一朵花似的出门迎接。

韩莹没见过徐老太太的其他面目,见老人家这么热情,就把徐老太太当成了和蔼可亲的长辈。林晚音见婆母表面上只是把韩莹当小辈疼爱,并没有什么过分撮合玉溪与韩莹当朋友的明显举动,也就放了心。

韩莹开心地公布了喜讯。韩莹母亲去世早,韩戎怕女儿在外上当吃亏,保护的过于周全了,以致于韩莹没有结交多少真正的朋友,但十二岁的小女孩,非常渴望多几个伙伴,所以见到花般娇柔的清溪、活泼热情的玉溪、小绵羊似的奶娃娃云溪,韩莹别提多满足了。

清溪捧着报纸,满眼的难以置信。

看到“古有豆腐西施”的标题,清溪第一个想到了高远,高远对她做出那种事,清溪只想与他撇清所有关系,报纸也不需要对方帮忙,但看完整篇文章,清溪突然不确定面馆登报的事到底与高远有没有关系了。

根据文章内容,清溪很肯定,笔者是多次带双胞胎儿子来面馆吃饭的那位短发太太,女人文静知性的气质很符合编辑、作家的身份,稿子里夸赞她的内容也与高远的稿子完全不同,但,怎么会这么巧呢?

“清溪姐姐,我敢打赌,今天去面馆的人肯定特别多!”韩莹眼睛亮亮地道。

清溪猛地醒了过来,其他先不考虑,她今天必须营业啊!

“娘,祖母,我真的没事,精神不好是因为生意没有起色,现在生意要火了,我没什么发愁的了,明天保证就会彻底恢复。”清溪一骨碌坐了起来,希望长辈们同意她今天营业。

林晚音请示地看向婆母。

徐老太太瞅瞅报纸,知道这是难得的好机会,勉强答应了,然后决定再给孙女请个会按摩的丫鬟,待在家里伺候孙女,每天为孙女消累解乏,另外孙女的一日三餐也不能再在面馆糊弄,得叫厨房做好了送过去,补汤什么都喝起来。

人逢喜事精神爽,清溪睡了一个多小时,起来便去了面馆。

然而与预期的不同,晌午生意确实比昨日好了点,但差别不大,而且新增的客人多是男客,吃着吃着要么去厨房要盐要么要香菜,或是主动跑厨房附近找小兰结账,想方设法往厨房里瞄,分明是冲着报纸上的“面条美人”来的。

清溪很沮丧,不想靠脸拉生意。

小兰劝她:“长得美又不是小姐的错,以前殿试封状元,同样才学的两个考生,皇帝还会自然偏向长得年轻俊俏的呢,也没见新状元傻乎乎地把名头让出去啊。再说了,小姐不露脸,他们第一次来是为了看热闹,第二次还来,那肯定是喜欢小姐的面了,您就安心数钱吧,别胡思乱想。”

清溪看看小兰,好像也有道理。

晚上客人又多了一波,九张桌子坐的满满当当都是男客,男人们看不到清溪,就盯着小兰打量,饶是小兰这种大宅子里出来的丫鬟,面皮都有点受不了了,但又必须忍着,不能给客人们使脸色,一个人就等于一毛钱呢。

“哎,我这面里怎么有只蟑螂?”六点多,面馆里坐满了客人,大多数人都安心地低头吃面,却有位一看就像混混的光头男人突然咋胡起来。

所有人都看向他。

小兰刚送上来一碗面,下意识地辩解:“不可能,我们面馆干干净净,何况这时节也没蟑螂。”

“没蟑螂?那你过来看看,我碗里的是什么。”光头男瞪着眼睛站了起来,一脸狰狞。

小兰绷着脸走过去,就见大海碗奶白的清汤中,果然飘着一只……

她脸色难看起来,鼓足勇气回视捣乱的男人:“这么大的蟑螂,假如真是面里的,那我送上来时怎么没看见?”

光头男用手指剔剔泛黄的门牙,往地上呸了一口:“埋在面底下的,我一挑面就露出来了,废话少说,叫你们老板出来,一毛钱一碗的面,不能这么糊弄人。”

光头男还带了一个小弟,这会儿跟着拍桌子吆喝。

面对两个身强体壮的混混,小兰又怒又怕,浑身都颤抖起来。

“既然你不叫,那我们去厨房找她!”光头男邪笑,一把推开小兰,就朝厨房走去了。小兰想阻拦,光头男的小弟一转身,张开双臂挡着她,一脸淫笑,小兰白了脸,不得不退了几步。

“谁找我?”厨房门口,突然多了一道纤细单薄的身影。她穿着最普通的黑裤白衫,不显腰不显胸,毫无美感,脸也被口罩挡住了,唯有一双清亮的杏眼露在外面,额头白皙光洁,底下睫毛长长,眸若秋水,平静地扫视了一圈面馆。

什么叫美人?

光凭这双眼睛,这把雏莺似的嗓音,便让在座的众人相信,报纸所言不虚,面馆老板确实是美人。可人都是贪婪的,看到了眼睛,就还想再看看脸,看看她究竟能有多美。大多数人有心没胆,克制着花花心思,光头男天不怕地不怕,摸着下巴从头到尾地端详清溪一番,挑衅地道:“我找你,我面里有蟑螂,你说怎么办吧?”

“我敢保证今晚除了先生的那碗面,其他客人以及后面的面都干干净净,先生如果还想吃面,我会退还你的饭钱,再免费赠您一碗,如果先生不想吃面了,我也会退还先生的饭钱,另赔一毛作为补偿。”清溪不卑不亢地道。

有人赞许地点头。

光头男存心找事,又怎么会轻易被清溪打发?

他慢慢走向清溪,吊儿郎当地笑:“我不缺钱,听说老板是个美女,我这辈子还没见过美人呢,这样,你把口罩摘了让我看一眼,看完我立马走人,一毛钱都不用你退。”

清溪皱眉,警告地道:“既然先生不满我的赔偿,那咱们去警局吧,请警察裁断。”

光头男晃晃脑袋,刚要说话,面馆门口突然传来一道声音:“老板,来碗炸酱面。”

清溪望过去,是个陌生的男人,穿了一身黑色便服,面容冷峻,乍一看颇有几分那人的气势。

“好,先生稍等。”清溪应了声,准备回厨房。

“小美人别走啊,给哥哥好好瞧瞧。”光头男伸手就要拽她胳膊,但就在他抓到清溪的前一秒,新来的黑衣男人几个箭步冲了过来,好哥们似的搂住光头男肩膀,冷冷地笑:“李哥,好久不见,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

光头男全身僵硬,眼睛想往下瞄,又不敢动。

清溪却看见了黑衣男人手里的枪,细长的枪头,死死地抵在光头男腰间,被两人的衣服挡住了。

她惊恐地抬头。

黑衣男人看她一眼,继续与光头男说话:“三爷有句话让我转告你,走,咱们去外面谈。”

光头男战战兢兢地跟他往外走,孙子似的大气不敢出。

然后,跨出面馆的光头男与他的小弟,就再也没有进来吃面了。

一阵诡异的沉默后,面馆又恢复了平静,吃面的吃面,结账的结账。

“那是三爷派来保护小姐的人吧?”翠翠一边烧火,一边望着清溪道,脸庞被火光照得通红,或许,也是激动红的,从没有哪一刻,她会像现在这样感激冷冰冰的顾三爷,一个人一句话一把枪,就把混混解决了。

清溪低头揉面,好像没听到翠翠的问题。

可她的心里,全是顾怀修的影子,是那天他送她回来,在车里说的话。

“我派了人跟踪你,监视或保护,随你理解。”

冷冷的男人,冷冷的声音,怎么听都动机不纯,但他派来的人,却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了。

看着手里的面团,清溪想到了方才。

她知道她表现地很镇定,可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与光头男说话的时候,手一直在抖。

然后那人一说“三爷”,她就不怕了。

第40章 040

晚上七点,进面馆的客人终于开始变少,但也比平时多。

清溪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意红火的负面影响,腰酸腿软,初冬时节,她竟然热得冒汗,可虽然身体累,她心里很快活,小兰一报单子,清溪就干劲十足地重新忙碌起来。如果她没数错,今晚差不多已经卖了四十碗了,这还只是面馆登报的第一天。

“小姐,叶小姐来了。”小兰突然跑过来,兴奋地道。

清溪动作一停,叶小姐就是双胞胎的母亲,也是她推测的那位署名叶萍的文章作者。

“就一碗?”听完小兰报的单子,清溪意外问。

小兰点头:“叶小姐自己来的。”

清溪明白了,立即着手做叶小姐的面,面条出锅,清溪摘下口罩,亲自端了出去。

店里还坐着几位不知是慕面而来还是慕美而来的男客,终于见到美女老板的庐山真面目,几个男客都看愣了神,清溪只做不知,笑着朝单独坐一桌的短发太太走去。

叶萍朝清溪笑了笑,看眼其他客人,她亲昵地问:“今天生意还行吗?”

清溪坐在她对面,杏眼里装满了感激:“好多了,多谢叶小姐。”

叶萍吸口面香,感叹道:“你谢我,我也要谢你,你有所不知,我们报的美食专栏原本由另一位作家负责,那天他突然辞职了,主编临时将专栏交给我,还要求我当晚就写篇稿子出来。我以前负责的工作与美食毫无关系,而且我与先生去年才搬到杭城,对本地知名酒楼、饭馆了解不多,吃过的几家还都被同事写过了,可把我愁的啊,然后忽然想到你,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她说的真诚,清溪笑道:“我帮的是小忙,你帮了我大忙,以后你们再来,都算我请客。”

叶萍忙道不用。

又来了一位年迈的老者,清溪让叶萍先用,她去做面。

等她再次坐到叶萍对面,叶萍已经吃了一大半,不太好意思地解释道:“刚刚下班,好饿。”